中职哲学与人生12
《第12课实现人生价值》作业设计方案-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3哲学与人生

《实现人生价值》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现人生价值》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人生价值的基本内涵与重要性;2. 掌握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和方法;3. 结合个人实际,制定实现人生价值的行动计划;4. 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与实践能力,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实现人生价值》课程的核心内容展开,具体包括:1. 阅读材料:学生需阅读与人生价值相关的经典文章或段落,并做好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就“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进行课堂讨论,每组需准备发言提纲,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制定计划: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目标、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4. 案例分析:分析一至两个与人生价值实现相关的成功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并思考其对自己的启示。
5. 反思总结:对本次课程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实现人生价值方面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提出以下要求:1. 认真阅读材料,笔记应详细、清晰,体现个人思考;2. 课堂讨论要积极参与,发言提纲应条理清晰,观点明确;3. 制定行动计划时,要结合自身实际,目标具体可行,步骤明确;4. 案例分析要客观全面,总结经验时要有所取舍,突出重点;5. 反思总结要真实客观,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内容的完整性:作业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涵盖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2. 质量的优劣:作业的质量如何,是否体现了学生的思考与实践;3. 态度的端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按时完成;4. 创新的程度:学生在作业中是否有创新性的观点与想法。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批改:教师对每份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优点与不足;2. 课堂讲解:挑选优秀作业进行课堂讲解,供大家学习借鉴;3. 个别辅导:对作业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改进;4. 课后答疑:通过课后答疑的方式,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疑问。
中职哲学与人生12

第十二课
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
1.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理想、信念的区别与联系
中职哲学与人生12
理想
信念
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 重在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
区 间的关系
法和态度
别 主要是指向未来
主要是面对现在
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 为人们的行生实12现是有条件的
理想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表现在实际行动
案例
中职哲学与人生12
❖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43岁去法国勤工俭学时才开始学法 语。当时有人对他能否学好法语表示怀疑。他自信地 回答:“我今年43岁了,1天学1字,1年可学365个字, 7年可学2555个字,到了50岁时岂不就是一个通法语 的人了吗?假若1天学2个字,到46.5岁,就可以学通 一国文字,我尽管笨,但没有1天学1个字、2个字也学 不会的。”由于徐特立坚持天天学法语,不到五年, 他就可以阅读法文书籍了。
2.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中职哲学与人生12
❖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定力作用 提升作用 动力作用
有有志而无成者矣, 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
——王阳明
理想,能让所有不幸
的中人感职到哲快学乐与。人生12
——高尔基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中职哲学与理人想生是1火2 ,点燃熄灭的灯;
第十二课
中职哲学与人生12
三、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中1.职意志哲是学实与现人理生想1所2必要的主观条件
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
服困难、实现目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世界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让学生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2 教学内容哲学与世界观的概念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探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分析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哲学与世界观的概念,探讨哲学的基本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与世界观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的思考第二章:哲学与方法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哲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方法解决问题2.2 教学内容哲学与方法论的概念解析常用的哲学方法介绍哲学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哲学与方法论的概念,介绍常用的哲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与方法论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哲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章:价值观与人生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价值观的形成与作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2 教学内容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概念解析价值观的形成与作用分析正确人生观的树立与培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概念,分析价值观的形成与作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正确人生观的树立与培养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正确人生观的思考与树立第四章:道德观与法律观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观与法律观的关系让学生掌握道德观与法律观的内涵让学生学会运用道德观与法律观分析问题4.2 教学内容道德观与法律观的概念解析道德观与法律观的内涵分析道德观与法律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德观与法律观的概念,分析道德观与法律观的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道德观与法律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道德观与法律观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道德观与法律观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五章:人的本质与人生目的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的本质与人生目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人生目的的确定方法让学生学会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人的本质与人生目的的概念解析人生目的的确定方法分析有意义的人生的追求与实现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的本质与人生目的的概念,分析人生目的的确定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有意义的人生的追求与实现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人的本质与人生目的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有意义的人生的思考与追求第六章: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让学生学会积极面对人生挑战6.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的关系解析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介绍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策略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介绍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策略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能力第七章: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际关系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7.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解析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介绍有效的沟通技巧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介绍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沟通场景,训练学生沟通技巧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运用沟通技巧的能力第八章: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职业规划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步骤与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8.2 教学内容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的关系解析职业规划的步骤与方法介绍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的策略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介绍职业规划的步骤与方法小组讨论法:分析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的策略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的能力第九章: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让学生掌握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9.2 教学内容社会责任感的概念解析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介绍良好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树立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的内涵,介绍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良好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树立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树立良好公民意识的能力第十章:终身学习与自我完善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自我完善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持续发展自我10.2 教学内容终身学习与自我完善的概念解析自我完善的方法介绍持续发展自我的策略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终身学习与自我完善的概念,介绍自我完善的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持续发展自我的策略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终身学习与自我完善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持续发展自我的能力第十一章:创业精神与创业指导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创业精神的内涵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流程创业精神的概念解析创业的基本流程介绍11.3 教学方法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创业精神与创业流程的理解第十二章:生活规划与时间管理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活规划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日常生活12.2 教学内容生活规划的概念解析时间管理的方法介绍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的策略分析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活规划与时间管理的概念,介绍时间管理的方法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生活规划,实践时间管理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活规划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理解个人生活规划:评估学生制定并实践生活规划的能力第十三章: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压力管理的技巧让学生学会维护心理健康13.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解析压力管理技巧的介绍维护心理健康的策略分析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介绍压力管理技巧心理咨询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压力测试,提供心理咨询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的理解心理咨询报告:评估学生进行压力测试和心理咨询的能力第十四章: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法律素养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14.2 教学内容法律意识的概念解析法律素养的基本内容介绍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策略分析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的概念,介绍法律知识的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能力第十五章:综合素养与全面发展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综合素养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全面提升综合素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追求全面发展15.2 教学内容综合素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解析全面提升综合素养的方法介绍追求全面发展的策略分析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综合素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介绍全面提升综合素养的方法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养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综合素养与个人发展的理解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养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
《第12课实现人生价值》作业设计方案-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3哲学与人生

《实现人生价值》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现人生价值》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人生价值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掌握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和方法;3. 结合个人实际,制定实现人生价值的行动计划;4. 培养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人生价值的相关内容,理解人生价值的概念、特点及实现的意义。
2. 思考与讨论:结合个人实际,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实际行动去实现这些目标。
可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
3.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实现人生价值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目标、实施步骤、时间安排等。
4. 案例分析:收集并分析至少两个与人生价值实现相关的成功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到自己的行动计划中。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完成每一部分内容,确保作业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理论学习部分需有明确的笔记或心得体会。
3. 思考与讨论部分需结合个人实际,内容真实、具体。
4. 制定行动计划时,要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避免空洞和泛泛而谈。
5. 案例分析部分需注明案例来源,并详细分析其成功经验及对自己的启示。
6. 作业以书面形式完成,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2. 评价内容包括理论学习的深度、思考与讨论的真实性、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和启发性等。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作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 教师将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方面的练习和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现人生价值》这一课程的核心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人生态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2.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哲学的研究对象。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提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定义和作用2. 哲学的基本问题3.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的定义和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
2. 教学难点: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哲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哲学流派,认识到哲学的多样性。
2. 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哲学流派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的哲学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见的哲学流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常见的哲学流派。
2. 讲解:讲解常见的哲学流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3. 案例分析: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的定义和价值,认识到人生观的重要性。
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课题: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教学目标:1.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勇担责任。
3.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教学重点:1. 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2. 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教学难点: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教学时数:理论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一、实现理想要有坚强意志1、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有一个古代成语叫“卧薪尝胆”,说的就是越王勾践以俭养志的故事。
春秋时候,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做了俘虏,给吴王夫差养马三年。
回国之后,勾践立志报仇雪恨。
他惟恐舒服的日子消磨意志,就把软绵绵的褥子撤下去,拿柴草当褥子;在屋梁上挂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都要用舌头舔一舔,以示不忘苦难,以激励自己的斗志。
就这样,勾践东山再起,终于打败了吴国,报了国仇。
教师:这个典故说明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人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许多困难,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前进的。
因此,具有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2、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其中,理想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这是区别)。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这是联系)。
追求一种理想,意味着坚信这种理想是正确可行的,而这种坚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一种状态。
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与课件第12课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与课件第12课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中职哲学与人生中的第12课,主要内容涵盖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人生的真正意义,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并对未来的人生道路进行规划。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的重要性;2.掌握人生的核心价值观;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教学重点1.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2.人生的核心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导入本课的内容,通过引入一个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或者一个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第二步:理论讲解(15分钟)在本环节,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的概念,并向学生传达人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1 人生的意义教师通过讲解人生的意义的不同层面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哲学思想和名人名言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2 人生的价值观教师介绍人生的核心价值观,并解释每个价值观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这些价值观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运用他们学到的人生的核心价值观,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思考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权衡。
第四步: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1.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2.你认为人生的核心价值观有哪些?3.选择一个核心价值观,并解释你为什么选择它。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和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和交流。
第五步: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25分钟)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总结和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激情和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第六步: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人生的意义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轴心和主宰,是 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是我 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根本动力。
3
理想信念的四个特点:
第一,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理想信念反映不同阶级的 利益。资产阶级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而无产阶级则要推 翻资本主义制度,谋求翻身得解放。
4
第二,可塑性。一是因为作为具体的人可以超越其 所处的经济地位树立不同的理想信念。二是由于科学理 论的教育作用,人们的理想信念也会逐渐发生改变。 第三,相对稳定性。理想信念是人们认识的升华, 因而一旦形成往往不易改变。 第四,实践性。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 到检验和发展。 而理想信念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5
理想信念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作用。理想信念能给人 以明确的人生方向和无穷的力量,鼓舞人的斗志,甚至 能激起人们为之献身。P111《最后一片叶子》理想信念能够 引导人们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邓小平说得 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 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 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 第三,理想信念的内在驱动作用。理想信念一旦形 成,就会指引人们自觉地为目标而奋斗不懈,这就是理 想信念的驱动作用。(P111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9
一、坚强的意志品质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必备条件 什么是意志? 就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 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其过程包括决定阶段 和执行阶段。
10
意志的特征: 第一,意志行动的目的性。这样才能既发动 符合于目的的某些行动,又能制止不符合目的的 某些行动。 第二,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克 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意志行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坚定信念以奠定实现理想的基础
人生是船,信念是桨;人生是树,信念是根。 没有船桨的划动,船就会停滞不前;没有根系 的支持,树就无法高耸云霄。
第十二课
三、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1.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
什么是意志?பைடு நூலகம்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
服困难、实现目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第十二课 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 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 二、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信念 三、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四、实现理想与人生责任
伟人
意志 理想
责任 信念
思考
伟 人 成 功 的 秘 诀
请谈谈上述案例对你的启示。
理想转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要有坚定的信念。
第二要有坚强的意志。 第三要有自觉的责任。
立志需躬行 实际行动
思考与讨论
怎样理解理想变为现实的 几个重要条件?
二、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信念
1.信念是实现理想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 要实现理想,
就要努力追求理 想。坚定的信念、 执著的追求、不 懈的奋斗是通向 理想彼岸的桥梁。
人贵有自尊之心,自立之举,自强之志。 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夫之
说一说
(1)举例说明自己、体育名将等成长、成 功的故事。
吴敏霞、郭晶晶
(2)说明以上事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信念和理想从来就是不分开的,没有了坚定 的信念,理想不过是转瞬即逝的彩虹;没有了理 想,再好的信念也只能是在漆黑的夜里去摸索。
苏叔阳说:信念理想,是使人奋斗 的精神支柱和力量。信念和理想就像是 一对孪生兄弟,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他们 就被绑在一起了。
2.信念的主要特征
复合性:德同则相聚,道合须志同 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执著性:身体力行,不达目的不罢休 多样性:因人们需要的多彩而丰富多样
克服重重困难,双双创
造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
在 大 庆 油 田 工 作 的 10 年
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 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进喜
三轮车夫的理想与奋斗
吉林人陈平从1996年开始考研,连续经历了10次失 败。靠蹬三轮车维持生活。在拉车的间隙里,他勤学不怠, 终于在第11次考研之后梦圆2006。
2009 年 4 月 , 同 样 靠 蹬 三 轮车养家糊口的蔡伟,凭借自 己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钻研精 神和独到见解,被复旦大学出 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破格 录取为博士。
系
“理想信念”把这两个单独概念各自侧重的方面辩证地统 一为一体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 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 风帆。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 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 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
2.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第十二课
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
1.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理想、信念的区别与联系
理想
信念
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 重在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
区 间的关系
法和态度
别 主要是指向未来
主要是面对现在
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 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
联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孟子
•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 他还算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牲畜。
•
——莎士比亚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讨 论
“人与动物的本 质区别在哪里?”
人和动物的不同,就是人是有理想的,人生在 世,既离不开对物质的依赖,更离不开对精神的追 求。富于理想,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人能 在一定的理性支配下,朝着一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 创造性的活动。
在近50年来,我致力于 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 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我 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 的美,这就是使我终生能 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 主要因素了。
——居里夫人
3.信念的作用
在走向理想的过程中,信念是战胜各种困 难的支撑力量、精力集中的凝聚力量、持 之以恒的稳定力量和聚集各方的感召力量。
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就叫意志行动。
“宁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1960年,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油田转战大 庆油田。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他们以“宁可少活20 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 干5天5夜,打出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当 年 , 王 进 喜 率 领 1205
钻 井 队 和 1202 钻 井 队 ,
定力作用 提升作用 动力作用
有有志而无成者矣, 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
——王阳明
理想,能让所有不幸 的人感到快乐。
——高尔基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流沙河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 柱折屋塌,柱坚屋固。
“人可以没有金钱,但 不能没有理想信念,丧失 理想信念,就会毁灭一 生。”
——犯人 李真
河北高院对李真案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死刑
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奋斗目标
你们临开始运动以前应 该定定方向。比如航海远行 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 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 走,才能达到目的地。若是 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 永无到达的日子。
李大钊
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 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 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 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法)雨果
3.理想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理想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表现在实际行动
案例
❖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43岁去法国勤工俭学时才开始学法 语。当时有人对他能否学好法语表示怀疑。他自信地 回答:“我今年43岁了,1天学1字,1年可学365个字, 7年可学2555个字,到了50岁时岂不就是一个通法语 的人了吗?假若1天学2个字,到46.5岁,就可以学通 一国文字,我尽管笨,但没有1天学1个字、2个字也学 不会的。”由于徐特立坚持天天学法语,不到五年, 他就可以阅读法文书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