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质量分级及评估

合集下载

珍珠知识

珍珠知识

珍珠知识国际市场上珍珠的质量主要由珍珠的光泽、皮质、形状、大小、珍珠层厚度、颜色、搭配及钻孔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国家由于文化及审美方面的差异,对上述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珍珠的质量评估仍然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

总的来说,评估是在日光或自然光的光源条件下,以白色为背景下进行的。

一、光泽分级珍珠是具有特殊珍珠光泽的一种有机宝石,珍珠特殊的美是由其特有的珍珠光泽产生的,因此珍珠的光泽是珍珠质量最特征性的要素。

特别是养殖珍珠,其他的要素如大小及形状等都可以人为或部分人为控制,光泽更成为一种独特的指标。

珍珠光泽的强弱主要与珍珠层的厚薄、珍珠层文石或方解石的排列有序程度、珍珠的生长状况、水体微量元素等有关,因而珍珠的光择实际上又是珍珠层厚度的一种外在指标,也是珍珠母贝生长健康情况的体现。

一般来说,珍珠的生长时间适度(一般2~4年)、形成珍珠的水体环境良好、珍珠贝的键康状况良好,珍珠的光泽就越强;相反,珍珠的生长时间过短或珠贝的健康状况欠佳,珠贝分泌的珍珠质的勺数量及质量都差,珍珠的光泽就差。

珍珠光泽好坏的衡量,目前并无完整的量化指标。

美国主要根据其表面反光影像线条清晰度将其分为四级:A表面光泽特别明亮、均匀反光如镜面反射、反光影像线条清晰的视为最高光泽;B光泽清晰明亮、影像清晰的视为高光泽。

c光泽明亮、反光线条均匀但不完全清晰的视为中等光泽。

D珠层较薄、珍珠表面反光模糊、弱而且分散的视为低劣。

二、皮质分级皮质又称为皮光或光洁度、净度、瑕疵,它是指珍珠表层结构致密、细腻、光滑的程度,或者是表面瑕疵的明显程度。

珍珠表面常见的瑕疵包括隆起(疱)、纹线、裂纹、凹坑、黑点、缺口、针尖以及珠层剥落等,其中破口和剥落对珍珠质量的影响最严重。

在比较理想和健康的环境中生长形成的珍珠,其表面常常致密光滑。

但养殖珍珠的海水中往往有各种微生物生长,珍珠母贝在几年的生长过程中也往往可能受到某些病菌的影响,同时插核技术也可能会影响到珍珠的形成及其皮质,因此真正完全光滑无瑕疵的珍珠是极少的。

有机宝石之珍珠

有机宝石之珍珠

六、珍珠的鉴别
(3)衍射法
天然珍珠无论从哪个方向透射、衍射的 图案都具有六个点,因为碳酸钙的雏晶C晶轴 呈放射状排列。 无核养殖珍珠的衍射图案同天然珍珠。 有核养殖珍珠,X—射线的透射方向不同, 贝壳珠核的平行层状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图案, 沿大多数方向透射时,可获4个点的衍射图案, 但X-射线从两个夹角互为90°的方向透射样 品时,可获得6个点衍射图案。如果珍珠层很 厚时,从任何方向照射均同天然珍珠。
六、珍珠的鉴别
3.X—射线
(1)发光 天然珍珠不发荧光(除去淡水天然珍珠或 某些澳大利亚海水珍珠发出浅黄色光外)。 无核养殖珍珠发出强的荧光和磷光。 有核养殖珍珠大多数采用淡水珠母,通常 发出浅绿色荧光和磷光。
六、珍珠的鉴别
(2)照相术
在X光线照射下,天然珍珠、无核和有 核养殖珍珠的同心结构有所不同。天然珍珠 可显示为一完整由外向中心的同心圆线。无 核养殖珍珠,也显示为一系列同心线条,但 在中心部位出现一个不规则的中空部分。有 核养殖珍珠,则在同心圆结构的核的部位出 现围绕核部的一条强的线。
5.瑕疵
珍珠多带有瑕疵,表面瑕疵愈少,品质 愈佳。通常经过人工处理将不好或多余的部 分去掉。
六、珍珠的鉴别
1.放大观察
(1)表面特征:具有碳酸钙片状晶体互相重叠而 构成的台阶状表面。
六、珍珠的鉴别
(2)内部结构
天然珍珠,文石小片的长轴方向呈放射状 排列,构成同心结构。内部各层呈“暧色”色 调,如浅黄色、浅褐色或黑色等,中心刺物为 一小砂粒或寄生虫。
四、养殖珍珠
(2)淡水养殖珍珠 以无核养殖珍珠为主,其形状有圆、半 圆、长圆,但更多的是异形,且表面褶皱多, 颜色多为白、褐、紫、紫蓝、橙黄、棕灰等。 在淡水养殖珍珠中,由三角帆蚌所培育的珍 珠为最好。褶皱少,圆润柔和,光泽明亮。

买珍珠的知识点总结

买珍珠的知识点总结

买珍珠的知识点总结珍珠是一种贵重的宝石,因其独特的外观和光泽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购买珍珠时,消费者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以便能够辨认珍珠的质量和真实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购买珍珠时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帮助消费者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1. 珍珠的种类珍珠的种类包括淡水珍珠、南海珍珠、黑珍珠等。

每种珍珠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产地,因此在购买珍珠时需要了解各种珍珠的特性,以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款式和品质。

2. 珍珠的质量珍珠的质量取决于其形状、光泽、大小、颜色和表面的光滑度。

一般而言,圆形的珍珠比较稀有和昂贵,而不规则形状的珍珠则相对便宜。

另外,珍珠的光泽越好,质量也越高,因此在购买珍珠时需要注意其光泽是否均匀且明亮。

3. 珍珠的尺寸珍珠的尺寸一般以直径来衡量,常见的尺寸包括6-7mm、7-8mm、8-9mm等。

尺寸越大的珍珠通常也比较昂贵,因此在购买珍珠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尺寸。

4. 珍珠的颜色珍珠的颜色有白色、粉色、金色、黑色等,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产地和特点。

一般而言,白色和粉色的珍珠比较常见,而金色和黑色的珍珠则比较稀有和昂贵。

5. 珍珠的真伪珍珠的真伪是购买珍珠时最重要的一点。

一般来说,真正的珍珠是具有天然的光泽和纹理,而假冒的珍珠则往往是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制造的。

因此,在购买珍珠时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辨别真假,比如用牙齿轻轻咬一下珍珠,真正的珍珠会有一种略微的粗糙感,而假的珍珠则会感觉比较光滑。

6. 珍珠的保存珍珠是比较脆弱的宝石,容易受到化学品和碰撞的影响,因此在购买珍珠后需要注意其保存方法。

一般建议将珍珠远离化妆品和香水等化学品,同时避免珍珠与硬物接触,以免刮花或者损坏其表面。

7. 珍珠的价格珍珠的价格取决于其品质和产地,高品质的珍珠通常也比较昂贵。

一般来说,南海珍珠和黑珍珠价格比较高,而淡水珍珠和人工生产的珍珠则相对便宜。

因此在购买珍珠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款式和品质。

珍珠的分类标准及种类

珍珠的分类标准及种类

珍珠的分类标准及种类
珍珠的分类标准:
1、按形状:圆形珍珠、近圆形珍珠、卵形珍珠、粒状珍珠、结晶珍珠、焦油珍珠等。

2、按质地:鹦鹉粉珍珠、竹笋珍珠、精白珍珠、青光珍珠、凸面珍珠、云母珍珠等。

4、按产区:澳大利亚珍珠、活黑珍珠、日本有田珍珠、泰国曼谷珍珠、中国昆山珍珠、新加坡珍珠等。

珍珠的种类:
1、混合材质珍珠:混合水晶珍珠,混合玛瑙珍珠,混合玻璃珍珠,混合珀斯珍珠等。

2、金属珍珠:黄金珍珠,玫瑰金珍珠,铂金珍珠,钛金珍珠等。

3、宝石珍珠:钻石珍珠,黄宝石珍珠,红宝石珍珠,蓝宝石珍珠,翡翠珍珠等。

4、珍珠母贝:大理石珍珠母贝,陶土珍珠母贝,宝石珍珠母贝,玉石珍珠母贝,花卉珍珠母贝等。

5、多色珍珠:五彩珍珠,六彩珍珠,七彩珍珠,八彩珍珠,九彩珍珠等。

6、胶皮珍珠:螺丝珍珠,螺旋珍珠,雪花珍珠,点状珍珠,九宫格珍珠等。

珍珠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珍珠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珍珠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国际市场上珍珠的质量主要由珍珠的光泽、皮质、形状、大小、珍珠层厚度、颜色、搭配及钻孔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国家由于文化及审美方面的差异,对上述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珍珠的质量评估仍然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

总的来说,评估是在日光或自然光的光源条件下,以白色为背景下进行的。

一、光泽分级珍珠是具有特殊珍珠光泽的一种有机宝石,珍珠特殊的美是由其特有的珍珠光泽产生的,因此珍珠的光泽是珍珠质量最特征性的要素。

特别是养殖珍珠,其他的要素如大小及形状等都可以人为或部分人为控制,光泽更成为一种独特的指标。

珍珠光泽的强弱主要与珍珠层的厚薄、珍珠层文石或方解石的排列有序程度、珍珠的生长状况、水体微量元素等有关,因而珍珠的光择实际上又是珍珠层厚度的一种外在指标,也是珍珠母贝生长健康情况的体现。

一般来说,珍珠的生长时间适度(一般2,4年)、形成珍珠的水体环境良好、珍珠贝的键康状况良好,珍珠的光泽就越强;相反,珍珠的生长时间过短或珠贝的健康状况欠佳,珠贝分泌的珍珠质的勺数量及质量都差,珍珠的光泽就差。

珍珠光泽好坏的衡量,目前并无完整的量化指标。

美国主要根据其表面反光影像线条清晰度将其分为四级:A表面光泽特别明亮、均匀反光如镜面反射、反光影像线条清晰的视为最高光泽;B光泽清晰明亮、影像清晰的视为高光泽。

c光泽明亮、反光线条均匀但不完全清晰的视为中等光泽。

D珠层较薄、珍珠表面反光模糊、弱而且分散的视为低劣。

二、皮质分级皮质又称为皮光或光洁度、净度、瑕疵,它是指珍珠表层结构致密、细腻、光滑的程度,或者是表面瑕疵的明显程度。

珍珠表面常见的瑕疵包括隆起(疱)、纹线、裂纹、凹坑、黑点、缺口、针尖以及珠层剥落等,其中破口和剥落对珍珠质量的影响最严重。

在比较理想和健康的环境中生长形成的珍珠,其表面常常致密光滑。

但养殖珍珠的海水中往往有各种微生物生长,珍珠母贝在几年的生长过程中也往往可能受到某些病菌的影响,同时插核技术也可能会影响到珍珠的形成及其皮质,因此真正完全光滑无瑕疵的珍珠是极少的。

养殖珍珠的国家标准

养殖珍珠的国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殖珍珠的定义、分类、质量 因素及其级别、等级指标、检验方法和标识的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殖珍珠的生产、贸易、质量 评价等活动,不适用于经辐照、染色等处理的养 殖珍珠的分级。
对于天然珍珠的分级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 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 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越光明的地方就越容易产生黑暗所带来的恐惧感。黑卡,我希望它就是一张卡
GB/T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16552、 GB/T16553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 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天然珍珠 pearl
在贝类或蚌类等动物体内,不经人为因素自 然的分泌物。它们由碳酸钙(主要为文石)、有 机质(主要为贝壳硬蛋白)和水等组成,呈同心 层状或同心层放射状结构,呈珍珠光泽。
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与最大最小直径 平均值之比的百分数。
3.8 大小 size 单粒养殖珍珠的尺寸。
3.9 形状 shape 养殖珍珠的外部形态。
越光明的地方就越容易产生黑暗所带来的恐惧感。黑卡,我希望它就是一张卡
3.10 光泽 luster
养殖珍珠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及映像的清晰 程度。
3.11 瑕疵 blemish
在淡水中蚌类生物体内形成的养殖珍珠。
根据蚌种类别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子类型: 三角帆蚌淡水养殖珍珠、褶纹冠蚌淡水养殖珍珠
背角无齿蚌淡水养殖珍珠等。

珍珠知识点总结

珍珠知识点总结

珍珠知识点总结珍珠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它来源于贝类动物体内的珍珠腺分泌的一种物质,经过长时间的沉积而形成。

珍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珍贵珠宝原料。

在市场上,珍珠的种类繁多,质地和颜色各异,因此人们常常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困惑。

下面我们将围绕珍珠的来源、品质、鉴别、保养以及市场行情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珍珠的来源珍珠是一种天然产物,它来源于贝类动物体内的珍珠腺分泌的一种物质,经过长时间的沉积而形成。

原始的珍珠形成于自然环境中,需要贝类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遇到外界刺激或异物侵入时,珍珠腺会分泌一种物质来包裹这些刺激或异物,逐渐形成珍珠。

目前,人工培育珍珠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产业。

二、珍珠的品质珍珠的品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珍珠的形状珍珠的形状有圆珠、卵圆珠、半圆珠、扁圆珠、不规则珠等。

圆珠是最珍贵的,而不规则珠是最常见的。

2、珍珠的大小珍珠的大小受到贝类动物、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较大的珍珠更加稀有和珍贵。

3、珍珠的颜色珍珠的颜色也是影响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有白色、粉色、金色、银灰色、黑色等。

4、珍珠的光泽珍珠的光泽是指珍珠表面反射出的光线,一般而言,越光泽,珍珠也就越珍贵。

5、珍珠的纹理珍珠的纹理分为网眼型、细纹型、小粒型等多种,纹理越清晰越规整的珍珠也就越好。

三、珍珠的鉴别鉴别珍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观察珍珠的外观通过肉眼观察珍珠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来进行初步鉴别。

真正的珍珠表面应该光滑细腻,而假冒珍珠可能有明显的瑕疵和痕迹。

2、使用光线照射通过使用光线照射珍珠的表面,能够观察到珍珠的光泽和纹理。

3、使用渗透测试将珍珠放入甲醛溶液中,真正的珍珠和假冒珍珠在接触甲醛溶液后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可以用来鉴别真伪。

4、使用专业设备一些珠宝鉴定机构和珍珠商家会使用一些专业设备来测定珍珠的品质,例如光谱分析仪和显微镜。

四、珍珠的保养珍珠是一种比较脆弱的宝石,需要进行专门的保养。

珍珠有哪些级别好坏怎么辨别

珍珠有哪些级别好坏怎么辨别

珍珠有哪些级别好坏怎么辨别1、看光泽。

一般来说,无光或者少光的珍珠缺少了美感,所以质量上要差一些。

按照珍珠的光泽我们可以将它的好坏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极强,强,中和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A、B、C、D四个层次。

其中A级,反射光特别明亮,锐利均匀,映像清晰,是珍珠中的上品。

B级,反射光明亮,标面能看见物体影像,品质仅次于A级。

C级,反射光不明亮,表面能看见物体,但影像较模糊,品质稍差。

D级,反射光几乎全为漫反射,表面光泽呆滞,几乎无映像,这种是珍珠制品中比较不好一类。

2、看圆度。

珍珠是越圆越好,圆润的珍珠更具有美感,其光泽也是一流的。

圆度也是有着标准的。

珍珠的圆润度大多数时候是不需要用尺来测量的,用肉眼也可以看出圆度。

海水珍珠的标准则比淡水珠的标准要高一些的,例如正圆是≤1%,近圆是≤10%。

在购买时,要多多比较,看看哪款珍珠的圆润度更好一些。

3、看瑕疵。

事实上没有100%无暇的珍珠,即使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瑕疵,但是放在放大镜下还会发现珍珠表面有少数的斑点瑕疵。

我们一般讲的无暇是指用肉眼观看,在0.5米处观看时是看不到瑕疵的。

按照珍珠含有的瑕疵将其分为四个等级,A级含有的瑕疵较少,是珍珠制品中的上乘。

4、看大小。

天然养殖的珍珠时间越长,珍珠的形状也就越大,数量越为稀少。

一般来讲珍珠都是越大越值钱,价值越高,市面上大颗粒的珍珠甚少,大都以小颗粒居多。

多数时候6毫米以下的珍珠,是不会用来加工珍珠制品的,因为它还没有达到珠宝的等级,但因为小珍珠有小珍珠的美感,所以也有不少朋友喜爱。

7-9毫米的,大小居中,价格也相对合理。

超过10毫米的珍珠就比较难见了,11毫米以上的就更加少见和昂贵了。

越大,数量就越稀少,而价格往往也是较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矿物成分:
• 文 石(CaCO3)——斜方晶系 • 方解石( CaCO3 )——三斜晶系
一般以文石为主,方解石很少。 合浦珍珠矿物相及相对含量表 种 别 优质珠 一般珠 文 石 95~85% 74% 方解石 5~15% 26%
3、结构构造

珍珠呈同心圆状构造。结构致密,由 六方板状文石的微晶成层排列,有机质 象水泥砌砖一样胶结文石。
马氏珠母贝(日本阿古屋贝),珠母贝属,日本和 中国主要用它养殖海水珍珠
日本和中国的海水珠
5. 中国淡水珍珠
1)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日本最大的淡水 湖—琵琶湖是最重要的淡水养珠基地,其产 品被称为琵琶珠。 2)产珠蚌是许氏帆蚌 (池碟蚌 ) 。琵琶珠色 泽及形状多样。 其他地区的淡水珠以琵琶珠的名称进入 市场。自 70 年代末,由于琵琶湖的严重污 染,淡水养珠业急剧萎缩。
3) 日本珍珠的特征: 圆形、白色,直径一般不超过10mm。 经严格挑选、质量最好的日本珠出自 Mikimoto公司,称为: Mikimoto pearl(御木本珍珠) 带证销售的。
4. 中国海水珍珠
1) 也是马氏珠母贝;中国叫合浦珠母贝。 2) 我国广西合浦1958年开始试验,由马氏珠母 贝(合浦珠母贝)生产珍珠,并取得成功。 3) 由于我国珍珠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产量的不断 增加,现在国际上已出现了: Chinese akoya pearl 中国阿古屋贝珍珠,中国海水珠,这样的专门 术语。
3) 产黑色南洋珠的贝类为珠母贝。 因其分泌的珍珠质带黑或灰的色素,故 又称黑唇牡蛎或黑蝶贝。 4) 波利维亚产全球黑色珍珠的93—96% 这里产较大且较黑的珍珠,最大的珠达 到26.95mm,大多数为9至13mm。 1990年的产量为575公斤,1999年 的产量为8200公斤,猛增了13倍多。
珍珠的历史
珍珠在地球上出现已有2亿年。 (1)原始社会的打猎、捕鱼、采野果为生时,就 发现了珍珠。 (2) 公元前 11 世纪到公元前 6 世纪,《诗经》中 就有珍珠的记载。 (3)公元前2000多年,已发现产珍珠的黑蚌。 (4) 公元前 311 年,战国时燕昭王已知道珍珠生 于蚌。
(5)宋代( 公元960~1279年)已有养殖珍珠方法的 记载《文昌杂录》。我国是第一个发明养殖珍珠 方法的国家。 (6) 明代初 (13 世纪) 已养殖出举世闻名的菩萨珍珠。 欧洲的珍珠养殖技术始于17世纪,比我国晚 500~600年。 近代珍珠养殖日本处于领先地位。 19世纪末,御木本养殖成功第一颗海水贝附珍珠。 20世纪初,养殖成功圆形的海水珍珠。
第三节. 珍珠的基本特性
1、化学成分 2、物相组成 3、内部结构 4、表面形貌 5、力学性质 6、光学性质 7、其他性质
1、化学成分
无机成分 91~96 % 有机成分 2 ~7 % 水(H2O) 0.5 ~2 % 无机成分主要为 : 碳酸钙(90%±)、碳酸镁、磷酸钙、氧化硅、氧化 铝、氧化铁等。 微量元素:K、Na、Li、Sr、Mn、Cu、Ti、V、 Zn、等。 有机成分: 壳角蛋白质,其中含10多种氨基酸。
2) 大体以赤道为界: 南部海域(澳大利亚)的大珠母贝因唇边肌 肉是白色或灰色的被称为银唇或白唇牡蛎(白 蝶贝)。 所产珍珠以白色为主; 北部海域如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泰国等的大珠母贝普遍具金黄色外观, 称金唇贝或黄唇牡蛎。 所产珍珠多带金色、杏黄色色调。
白蝶贝(包括银唇、黄唇等),珠母贝属的大珠母贝种
马白珍珠
什么叫马白珠? 最初这种贝附珠是用马白牡蛎生产的,随后用 其他贝类生产的贝附珠都称为马白珠。 现今企鹅珍珠贝较多用于生产马白珠,包括在 我国海南岛的三亚海域。
第八节. 养殖珍珠的质量因素及分级


原理:利用珍珠内部不 同结构层对X射线的透过 性差异,使内部特征显 示在胶片上。 可以准确鉴别珍珠壳层 厚度。
5、其它方法
1、重液法 2、磁场反应法 3、内窥镜法 4、紫外线摄影法 5、X射线荧光法 6、X射线衍射法
第七节. 品种及产地
1. 白色南洋珠 1)产于双壳类珠母贝属的大珠母贝。 分布范围: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 尼西亚、泰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南海北 部湾、海南岛及西沙、南沙群岛。
2、透光检查
用强点光源从背面透射珍珠,有核养殖珍珠可 隐见到其内部珠核的平行层状构造。
3、放大观察钻孔
用放大镜观察珍珠孔口处:
• 人工养殖珍珠常出现有一层明显的褐色线 迹——壳角基质间痕线。 • 天然珍珠无核,珍珠层厚实,一直深入至珠 体中心,层次细密,一般无明显间痕。
壳角基质 间痕部位
4、X射线照相法

(2)比重: 2.70左右。不同种类和产地的珍珠 比重不同。 天然海水珍珠比重 2.61~2.85 天然淡水珍珠比重 2.66~2.78 (多低于 2.74) 海水养殖珍珠比重 2.72~2.78 淡水养殖珍珠比重 (低于多数天然淡水珠)
6、光学性质
(1)颜色
体色:与珍珠的化学成分(金属微量元素)有关的主体 颜色。 伴色:珍珠的内部圈层对光的反射、干涉等形成的颜色。 晕色:是体色和伴色综合作用产生的。不同角度观察珍 珠时可变化的彩虹色。
中国的珍珠业
(1)中国的合浦,在先秦时期采珠业和珍珠贸易相当兴盛。 (2)由于历年滥采酷捕,到汉代,珠母贝濒临灭绝。
(3) 明代是中国采珠业的鼎盛时期。 弘治年间(1488~1505年)珍珠年产量最高达2.8万 两,输出到国际市场。 (4) 清代到国民党时期,合浦珍珠自然资源日渐破坏,珍 珠业每况愈下,几乎濒临灭绝。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在合浦白龙建立了 珍珠养殖场。 (6) 70年代末,珍珠养殖业蓬勃发展。 (7)目前,中国淡水珠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5%以上,养殖 珍珠向优质方向发展。 (8) 80年代又培养出了黑珍珠。
3)目前市场上的白色南洋珠:
粒径一般较大。 直径大多为9~16mm,平均直径大多为 13.5mm。 据1998年统计,白色南洋珠的世界产量 为2440公斤,首位的是澳大利亚(1560 公斤),其次是印度尼西亚。
白色南洋珠
2. 黑色南洋珠
1) 主要产地是波利维亚群岛中的塔希提 (大溪地)和库克岛,裴济群岛和冲绳岛也 有少量产出。 2) 黑色珍珠为黑色,也包括深灰色、蓝色、 紫色及褐色的珍珠。 黑珍珠颜色越黑越珍贵,但黑色中带孔雀 绿色调者最珍贵。
4) 自90年代以来,由于采用了一些新工艺, 在植入小片外套膜后,又植入了珠核。中 国已能生产出相当圆、相当好的产品。 5) 当前在我国主要是用三角帆蚌和褶皱冠蚌 生产淡水珠,也开始使用许氏帆蚌(池碟 蚌)。
新殖的背附珍珠叫马白珍珠(马比珠); 又称似珍珠、组合珍珠。 2) 其生产方法是把珠母、滑石块、白云石或塑料的 拱形珠核放到牡蛎的贝壳和外套膜之间。当拱形珠 核被一定厚度的珍珠质覆盖后,从贝壳上切下。 3) 珍珠切下后,将拱形珠核掏出。用树脂填充珍珠 质空壳,而后用一块抛光的珠母将底封上。 4) 大小从9mm到17mm或更大,形态以圆形、心 形和梨形居多。
珍珠形成图解
软体动物横切面 珍珠囊的形成
S—外壳层 P—珠母层 (珍珠层)
Ea—外套膜外表皮 B —结缔结织 Ei—外套膜内表皮
人工养殖珍珠: 用人工方法将“异物”(异体贝的外套膜细 胞小片和贝壳珠核)植入育珠贝的体内组织中, 培养出珍珠囊并生长成珍珠。 三种类型:
⑴有核珍珠:同时移植异体贝细胞小片和珠核到育珠 贝体内外套膜皮下,使之形成珍珠囊和珍珠; ⑵无核珍珠:只移植异体贝的细胞小片到育珠贝体内 外套膜皮下,生成珍珠囊并形成珍珠; ⑶附壳珍珠:把珠核做成一定形状的核模,放置在育 珠贝的贝壳和外套膜 之间,可形成附在贝壳上的珍 珠。
珍珠养殖水塘,每亩可吊养1000个蚌
工人分选珍珠
第二节、珍珠的形成原理 双贝类软体动物:
海水中:马氏贝、白蝶贝、黑蝶贝、企鹅贝、金唇贝、 银唇贝、牡蛎、车磲等。 淡水中: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无齿蚌(河蚌)等。 珍珠成因——异物说: 外来异物(砂粒、生物碎屑、寄生虫等)侵入到软 体动物的贝壳内面和外套膜之间,刺激上皮细胞分泌出 珍珠质粘液,同时引起上皮细胞增生向内凹陷,逐渐形 成珍珠囊。珍珠囊内上皮细胞继续不断分泌珍珠质,在 异物上一层层沉淀,结果形成珍珠。
第四节.珍珠的分类及品种
天然海水珠
海水珠
养殖海水珠
天然淡水珠 无核珠
珍珠
淡水珠
养殖淡水珠
塑料珠 玻璃珠 贝壳珠
有核珠 附壳珠
人造珠
(仿珍珠)
第五节. 珍珠的质量评价及分级 1、珍珠质量评价因素 2、珍珠质量分级标准
1、珍珠质量评价因素
(1)光泽(珠光、皮光) (2)颜色(皮色) (3)形状 (4)质地(皮质) (5)大小
2、珍珠质量分级标准
(见国标)GB/T18781—2002
第六节. 天然与养殖珍珠的鉴别
1、经验法 2、透光检查 3、放大观察钻孔 4、X射线照相法 5、其它方法
1、经验法
根据外观特征初步识别: • 天然珍珠:质地细腻、透明 度较高、光泽柔和、外形多 不规则,个体较小。 • 养殖珍珠:因成珠时间短, 质地较粗糙,透明度和光泽 不及天然珍珠好,形状多为 圆形(海水珠)、椭圆形 (淡水珠)等,个体较大, 表面常见有勒腰、褶皱纹等 现象。
黑蝶贝,珠母贝属的珠母贝,产黑色南洋珠
黑色南洋珠
3. 日本海水珠
本沿海,当地称akoya(阿古屋贝),也广泛 分布于朝鲜、中国、斯里兰卡沿岸海域。 2) 因日本最先用这种贝类养殖珍珠,故国 际上通常把用马氏珠母贝养殖的珍珠都称为 日本阿古屋贝珍珠,而国内简译为日本海水 珠或日本珠。
1) 产珠的双壳类为马氏珠母贝,盛产于日
(5)发光性
紫外线下:常有不同强度的浅蓝色、黄色、绿色、 粉红色等荧光。 X射线下:一般发黄白色及绿色荧光和磷光。
7、其他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