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补虚药

合集下载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

中药学丨补虚药(补气药)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补虚药一、概念:凡以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治疗虚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二、功用与适应症:补气,用于气虚证;补阳,用于阳虚证;补血,用于血虚证;补阴,用于阴虚证。

三、注意:1.宜久煎(另煎),或做丸散剂;2.注意配伍健脾消食药。

补气药治疗气虚证,见气短、乏力、头晕、脉虚无力、舌淡等。

主治肺脾气虚证。

肺气虚见自汗、恶风、易感冒、语音低怯等;脾气虚见食少、便溏、消瘦、脏器下垂等。

人参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经。

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证。

补脾益肺——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止渴——热病津伤的口渴,消渴证。

安神益智——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配伍】人参配附子:人参甘温补气,力宏固脱;附子辛热回阳,补火救逆。

两药相合,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效佳。

人参配蛤蚧:人参甘温善补肺气,蛤蚧性平补肺益肾。

两药相合,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甚效。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人参性温补气,麦冬寒凉滋阴,五味子酸收敛阴。

三药相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所常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补元气可用15~30g,文火另煎,与煎好的药液合对,或频频灌之;研粉,一次1g,一日2次;或入丸散。

野生人参功效最佳,多用于挽救虚脱;生晒人参性较平和,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药性偏温,多用于气阳两虚者。

【使用注意】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

因属补虚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服。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

党参甘,温。

归脾、肺经。

补中益气——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生津养血——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血虚萎黄,头晕心慌。

人参与党参的比较人参、党参,均能补气生津,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肺气不足气短喘促,以及气津两伤之口渴等证。

《中医中药补虚药》课件

《中医中药补虚药》课件

助阳药
如附子、肉桂等,主要用于治 疗阳虚证。
补虚药的功效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03
增强免疫功能
补虚药能够补充人体所需 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 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调节生理功能
补虚药能够调节人体生理 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延 缓衰老。
改善虚弱症状
补虚药能够改善气虚、血 虚、阴虚、阳虚等虚弱症 状,如乏力、头晕、心悸 、畏寒等。
02
中医补虚药的常见药材
人参
补气固脱
人参能补充人体的元气 ,对于气虚所致的脱证
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益智安神
人参能益智安神,对于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 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延缓衰老
人参含有多种抗氧化物 质,能清除自由基,延
缓细胞衰老。
提高免疫力
人参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提高抗病能力。
当归
养血调经
当归能补血养血,对于血虚所 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
补阳药的配伍原则
补阳药与温里药的配伍
温里药有助于温中散寒,促进阳气的生发,与补阳药配伍可增强机体 活力。
补阳药与行气药的配伍
行气药有助于疏通气机,促进气的运行,与补阳药配伍可增强机体抗 病能力。
补阳药与消食药的配伍
消食药有助于消化食物,促进营养吸收,与补阳药配伍可提高机体抗 病和修复能力。
补阳药与利水药的配伍
清燥药有助于清除燥热,滋润脏腑,与补阴药配 伍可增强滋阴效果。
补阴药与养气药的配伍
养气药有助于补充正气,促进津液的生成和输布 ,与补阴药配伍可增强机体滋润能力。
ABCD
补阴药与利湿药的配伍
利湿药有助于排泄体内湿邪,避免湿邪伤阴,与 补阴药配伍可促进阴液的生成。

『五版中药学』补虚药

『五版中药学』补虚药

『五版中药学』补虚药1.补气药人参【歌诀】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药性】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应用】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气血亏虚之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增为15~30g。

宜文火另煎兑服。

【注意】反藜芦。

党参【歌诀】党参甘平,补中益气,止渴生津,邪实者忌。

【药性】甘,平。

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益肺,补血,生津。

【应用】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

【用法用量】煎服,9~30g。

【鉴别用药】人参与党参均具有补脾气、补肺气、益气生津、益气生血及扶正祛邪之功,用于脾肺气虚、津伤口渴、消渴、血虚及气虚邪实之证。

但党参甘平和缓,药力薄弱,古方治上述之轻证和慢性疾患,多用党参加量代替人参。

但党参不具有人参益气救脱之功,凡元气虚脱之际仍以人参为用。

人参尚可益气助阳、安神增智,而党参兼有补血之功。

黄芪【歌诀】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药性】甘,微温。

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用法用量】煎服,9~30g。

益气补中宜炙用,余多生用。

白术【歌诀】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药性】甘、苦,温。

归脾、胃经。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应用】脾胃气虚证及脾虚之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

【鉴别用药】白术与苍术均具有健脾和燥湿两种功效。

然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多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

此外,白术利尿、止汗、安胎,苍术则解表、祛风湿、明目。

甘草【歌诀】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药性】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中药学—补虚药(补气补阳补血补阴)

中药学—补虚药(补气补阳补血补阴)

中药学—补虚药(补气补阳补血补阴)补虚药凡是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症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也称补益药或补养药本类药物能够辅助正气,补益精微,根据“甘能补”的理论(一)补气药补脾气/肺气/心气/肾气/元气大多数归经都是脾胃人参性味:性温,味甘、微苦、微温。

归经:归脾,肺,心,肾。

主治: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为补益剂,具有补气,益气健脾之功效】天王补心丹: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麦门冬、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

【为安神剂, 具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效】八珍汤: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

【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

主治气血两虚证】西洋参性味:性凉,味甘、微苦。

归经:心经、肺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较之于人参,补气作用略差,但比较适合补阴清热,适合气阴两伤】党参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生津。

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补中焦之气】太子参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脾、肺经。

功效: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主治: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适合儿童,不会产生性早熟】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为: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适合脾气虚,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

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

【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

主治表虚自汗证】白术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白术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术主治: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痰饮水肿,表虚自汗,胎动不安。

中药学——补虚药

中药学——补虚药

2
对于中药材,一般采用煎服或泡茶饮用的方式 ,每日2-3次,每次100-200ml。
3
对于中成药,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疗 程服用。
注意个体差异与不良反应
01
中药补虚药也存在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如使用不当会对身体 造成一定损害。
02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中药补
虚药,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阴虚体质
选用如枸杞子、麦冬、鳖甲等滋阴中药, 可改善口干、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
血虚体质
选用如当归、熟地黄、白芍等养血中药, 可改善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症状。
阳虚体质
选用如肉桂、淫羊藿、鹿茸等温阳中药, 可改善畏寒、四肢不温、腹泻等症状。
合理安排剂量与疗程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安排剂量和疗程, 不宜过量使用或长期服用。
中药补虚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增强机体免疫力
抗衰老作用
中药补虚药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抗病能力。
中药补虚药中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够清 除体内的自由基,抵抗衰老过程,具有一定 的保健作用。
治疗慢性疾病
美容养颜
中药补虚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 血压、慢性胃炎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 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类
根据补虚药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阳 药、补阴药四类。
主要功效与作用
1 2
改善体质
补虚药可补充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改善体质 ,增强机体免疫力。
调理脏腑功能
补虚药具有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可改善消化 、代谢、内分泌等系统功能。
3
抗病能力
补虚药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减轻或消除疾病 引起的体虚症状。

(医学课件)中药学——补虚药

(医学课件)中药学——补虚药

久病体虚
手术对人体正气有很大的损耗,需用补虚药补充人体正气,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手术后调理
02
常用补虚药物介绍
功效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安神益智
用法用量
3~10g,宜文火另煎,将参汁与其它药汁对匀后服用
人参
功效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用法用量
10~30g,水煎服,宜文火煎煮
党参
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生肌
《医学课件》中药学——补虚药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补虚药概述常用补虚药物介绍补虚药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补虚药应用案例分析
01
补虚药概述
补虚药:指具有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改善体质虚弱、正气不足等症状,提高机体抗邪能力,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补虚药的定义
补虚药的种类和功效
如人参、黄芪、白术等,具有补气健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用于治疗脾气虚、肺气虚等病症。
补气药
补血药
补阳药
补阴药
如当归、熟地黄、白芍等,具有养血调经、滋补肝肾等作用,用于治疗血虚、贫血等病症。
如鹿茸、淫羊藿、肉苁蓉等,具有补肾壮阳、温中祛寒等作用,用于治疗肾阳虚、腰膝酸软等病症。
如枸杞子、女贞子、桑葚等,具有滋阴润燥、补肾益精等作用,用于治疗阴虚内热、津液不足等病症。
服用补虚药的时间应合理安排,一般建议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
04
补虚药应用案例分析
患者因长期劳累过度,出现身体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疾病症状
医生建议用人参泡水喝,每日3克,连续服用1个月,以益气养血、安神定志。
人参应用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精力充沛。

中药学第19节补虚药

中药学第19节补虚药

2.补血 2.补血 ---血虚证 ---血虚证 对血虚而肾阳虚衰者,本品既能补血促 进营血生成,又能温补肾阳,较一般补血 药照顾全面。
3.托毒生肌 3.托毒生肌 ---正虚疮疡溃后不敛 ---正虚疮疡溃后不敛
(1)疮疡已成,因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顶 塌陷不起,难溃难腐:+附子、黄芪、当归 (2)疮疡后期,毒势已去,因气血虚弱,脓水清稀, 溃久难敛:研末外用
2.安胎→肾虚冲任不固→胎动不安、胎漏下血、滑胎 安胎 3.活血、续筋骨→跌扑损伤肿痛骨折、习惯性关节脱位 活血、 活血
菟丝子
菟丝子
1.补肾阳 1.补肾阳 固精缩尿 肾阳虚 止带
一般肾阳虚证 生殖功能低下 精关不固 固涩无力 膀胱失约 带脉不固
2.明目 2.明目→肝肾不足→视物昏花 明目 3.止泻 3.止泻→脾肾阳虚→消化不良性腹泻 止泻 4.安胎 4.安胎→肝肾不足→胎动不安 安胎
补肺气 补脾气
2.补气 补气
补心气 补肾气
3.生津止渴 生津止渴 4.安神益智 安神益智


性味归经】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应用】 【功效应用】 1.( 1.(1)补脾益气(要药) 补脾益气(要药) ---脾气虚证 ---脾气虚证(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①单用熬膏服 ②+党参、白术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煎服,9~24g。宜先煎。经砂炒醋淬后, 有效成分更容易煎出。 药理研究】 【药理研究】 能增强疫功能;补血、提升白细胞数、 增加冠脉流量和提高耐缺氧能力虚动物功能状态。
2.健骨 2.健骨 3.止血 3.止血 4.养血安神 4.养血安神
2.活血化瘀, 2.活血化瘀,止痛 活血化瘀 ---瘀血诸痛证 ---瘀血诸痛证 又为活血化瘀要药,尤宜于伴有疼痛的瘀 血证及瘀滞与血虚并存者。

补虚药优秀PPT课件

补虚药优秀PPT课件

17:49
6
第一部分
补气药
17:49
7
概述
一、含义:
补气
气虚证 二、功效与主治:
17:49
8
补气
补肺气 补脾气 补心气 补肾气 补元气
→ →
→ → → → → → → →
肺气虚证 脾气虚证 心气虚证 肾气不固
主主主 呼声表 吸音 呼声自 多音汗 吸低 少微
17:49
主主主 运升统 化清血 脘脏出 腹器血 胀下证 满垂 、, 纳泄 差泻
一、大补元气
气虚欲脱证
人参
大补元气、挽救虚脱 抗休克、强心、抗缺氧、 保护心肌等
元气欲脱证?
1.单用(气脱)独参汤 2.亡阳:+附子(P78) 3.亡阴:+麦冬、五味子(P78)
17:49
优质,大剂量, 浓煎频服
16
二、补肺脾益心肾之气,用于脾肺心肾气虚证
1.补肺、脾之气作用强,为治肺、脾气虚证的要药
相同点: 健脾燥湿
脾虚湿滞证
白术:虚证 苍术:实证
不同点: 兼有功效及适应证
17:49
43
山 药(附)
药材来源:
薯蓣科草质藤本薯蓣的
根茎
主产于河南,且以怀庆府地区
产者品质较佳(怀山药)
17:49
44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肺、脾、肾经。
功效与应用:
补脾、肺、肾之气
益脾、肺、肾之阴
气阴双补
特 点
肺脾肾兼治
17:49
19
四、安神增智
宁心安神




虚虚
心神不宁
心悸失眠 健忘
17:49
益智
消除疲劳 延缓中老年人记忆力减退 对儿童智力发育迟缓者有 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6
四、配伍应用
1.补虚药能与中药中任何一类药物配伍
2.补虚药之间的配伍
补阳药+补气药 补血药+补气药 补阴药+补气药 补阴药+补血药 补阴药+补阳药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7
五、使用注意
防碍邪气外驱 闭门留寇
1.因证选药:当补应补之得当 误补益疾
邪气更盛
2.证候禁忌: 切忌误补或滥补
气虚欲脱证
人参
大补元气、挽救虚脱 抗休克、强心、抗缺氧、 保护心肌等
元气欲脱证?
1.单用(气脱)独参汤
2.亡阳:+附子(P78)
3.亡阴:+麦冬、五味子(P78)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优质,大剂量, 浓煎频服
18
二、补肺脾益心肾之气,用于脾肺心肾气虚证
1.补肺、脾之气作用强,为治肺、脾气虚证的要药
→ →
→ → → → → → → →
主 主 主 纳 主泄 主 主
呼 声 表 差 运泻 升 统
吸音
化清血
呼声自 多音汗 吸低 少微
2021/2/26
脘脏出 腹器血 胀下证 满垂 、,
多主 主 遗虚遗
梦神 血 尿喘精
志 脉 、,、
尿带滑
频下精
心脉
,,
悸结
失代

第十九节补虚药
气轻 虚证 证
表 现 为 脏 腑
微重
欲证
绝 ,元 四气 肢虚 厥脱 冷,

11
三、性能特点:
1.药性:平或微温 特殊:西洋参→寒性
2.药味:甘,能清热燥湿→兼苦味 3.归经:均归脾经,大部分兼归肺经,少数归心、
肾经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12
四、配伍应用:
1.脾气虚证
兼见
气机阻滞+行气药
2.肺气虚证 (1)喘咳+止咳平喘药 (2)自汗证+止汗药
脾气虚证
肺气虚证
脾虚证 脾虚夹湿 脾不统血 脾不生血 脾不升清
2021/2/26
肺气虚 肺肾两虚
第十九节补虚药
19
2.补心气 心气虚证
安神增智
心悸,怔忡, 脉结代
失眠多梦, 健忘
3.补肾气 肾气虚证
2021/2/26
虚喘
阳痿
肾精亏虚证
第十九节补虚药
20
三、生津止渴 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直接生津 补益脾胃之气,间接生津
便溏腹泻+化湿止泻药 出血+止血药 脏器下垂+升阳药
3.心气虚证+安神药
饮食停滞+消食药
4.肾气虚证+固精止遗、止带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13
人 参(掌握)
药材来源: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人参的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14
药材命名:
产地:上党人参
东北人参(吉林人参,长白山人参)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25
西洋参(了解)
药材来源: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西洋参的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26
性味归经:
甘、微苦、凉。 归肺、心、肾、脾经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27
功效与应用:
一、补益元气
1.力量较人参弱; 2.兼能清火养阴生津
气阴两脱证
肺:补肺气、养肺阴、
清肺热
心:补心气、养心阴 肾:补肾气、益肾阴 脾:补脾气、养脾阴
二、补气养阴 三、清火生津
2021/2/26
5
三、性能特点
1.药性:补阳药及大部分补气药、补血药温; 补阴药及部分补气药、补血药寒凉
22..药 药味 味: :甘 甘为 为主 主 33..归 归经 经: :无 无规 规律 律性 性 44..升 升降 降浮 浮沉 沉: :无 无规 规律 律性 性 55..毒 毒性 性: :仙 仙茅 茅有 有毒 毒, ,其 其余 余药 药在 在常 常用 用剂 剂量 量内 内无 无毒 毒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23
用法用量:
煎服,3~9g。 挽救虚脱,剂量可增加为15~30g,优质人参 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 研末吞服,0.5~1g。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24
使用注意:
1.不能滥用
2.使用禁忌
(1)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 (2)不能与具有中枢兴奋作用药物同用 (3)不宜同时吃萝卜(降低药效)、喝茶 (4)水肿,肾功能不全者不用 (5)失眠实证、热证要慎用
韩国参(百济参、高丽参) 东洋人参
生晒参
加工方法:生晒参
红参
2021/2/26
糖参
第十九节补参 移山参
药用部位:全须参
直须参 弯须参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16
性味归经:
甘,微温。 归肺、脾、心、肾经。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17
功效与应用:
一、大补元气
2
概述
一、含义:
• 凡是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正气虚衰为主
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 虚药。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3
• 虚及虚证

精气夺则虚
阳与气不足 阴与血不足
功能低下
物质亏耗
• 为何不说补益药?补养药?
分类
2021/2/26
补气药 补阳药 补血药 补阴药
第十九节补虚药
虚证
4
第十九节
补虚药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1
教学要求
• 掌握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黄、阿胶、 麦冬、枸杞子、龟甲、鹿茸、淫羊藿、杜仲、 菟丝子
• 熟悉党参、甘草、何首乌、南沙参、女贞子、 鳖甲、续断、紫河车
• 了解西洋参、白芍、黄精、巴戟天、冬虫夏草、 补骨脂、益智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1.气阴两伤之汗出口渴、倦怠乏力生脉散 2.消渴病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21
四、安神增智
宁心安神




虚虚
心神不宁
心悸失眠 健忘
2021/2/26
益智
消除疲劳 延缓中老年人记忆力减退 对儿童智力发育迟缓者有 促进作用
第十九节补虚药
22
五、扶正驱邪(书无) 1.表证兼有正虚或虚人外感→人参败毒散 2.温热病,热邪炽盛,兼虚→人参白虎汤 3.便秘兼虚证→黄龙汤
二、功效与主治
1.主要功效和主治病证
增强功能活动 ( 补气、补阳)
气虚证 阳虚证
补虚扶弱
虚证
补充物质不足 (补血、补阴)
血虚证 阴虚证
2.兼有功效和兼治病证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调节和促进物质及能量代谢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改善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增强机体解毒功能 改善造血系统功能
3.用法方面:
宜久煎或入丸、膏剂或其它新剂型 部分滋腻补虚药使用时,注意顾护脾胃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8
第一部分
补气药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9
概述
一、含义:
补气
气虚证 二、功效与主治:
2021/2/26
第十九节补虚药
10
补气
补肺气 补脾气 补心气 补肾气 补元气
肺气虚证 脾气虚证 心气虚证 肾气不固 元气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