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管理的有效途径
10种方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10种方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1.帮助孩子认知情绪2.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
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
3.现在很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
其实,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
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当孩子很生气时,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很反感,完全不听。
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
4.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
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
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5.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6.前面讲积极情绪时说,我们应该刻意地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样给自己增加积极的元素。
具体该怎样做呢?7.品味美好,有很多方法。
比如,随时给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
生活中的点滴很容易被忽视略过,我们指给孩子看,就是在延长这些瞬间、扩大这些细节。
每天放学时,我们常常看夕阳的颜色。
有时是粉红的,她就说是草莓味的;有时是金黄色的,她就说是橙子味的。
这两天刚下过雪,我和女儿回来时,路上都是冰,很滑,一路走得很艰辛。
她倒是很乐观,说灌木丛上都是棉花糖。
我们又一起感受脚下的碎冰。
我们想象一个冰雪王国,想象自己住在里面。
她发现薄冰下面有气泡,就去踩踩,气泡就动一动。
我又抱她摸树上的冰挂……我希望她忽略路不好走的事,把这些点滴的美好存到心里。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方法是,存储记忆,延长美好。
就是说,给好事拍照、录像、写日记记录、存档,经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
另外,要提高品味的质量,就要培养孩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做事情的习惯。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小孩耳濡目染,都能跟大人学会做事情时合并几件事,这样似乎提高了效率,但实际上养成了分心的习惯。
专心地吃饭、打电话、走路,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更多。
幼儿园的情绪管理小技巧

幼儿园的情绪管理小技巧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的地方,也是他们情绪管理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教导孩子们如何正确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下面是一些幼儿园的情绪管理小技巧,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1. 建立情绪表达的渠道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绪。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开心、生气、难过等不同情绪的表情,或者通过制作情绪面具来展示自己的情绪。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2. 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幼儿园老师需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情绪,并试图理解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们表达情绪时,老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回应,比如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可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通过倾听和理解,孩子们会感到被尊重和关心,从而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
3. 教导情绪管理的技巧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故事等方式,教导孩子们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
例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演示如何在生气时深呼吸、数到十,或者通过故事来讲述如何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找到适当的方式来应对不同的情绪。
4. 建立积极的情绪氛围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赞扬和鼓励来建立积极的情绪氛围。
当孩子们表现出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时,老师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让孩子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同时,老师也要注意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主选择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5. 培养情绪管理的习惯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
例如,可以教导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先停下来思考,然后寻求帮助;或者在感到生气时先深呼吸,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引导,孩子们会逐渐养成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
总结:幼儿园的情绪管理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建立情绪表达的渠道、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情绪、教导情绪管理的技巧、建立积极的情绪氛围以及培养情绪管理的习惯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幼儿宣泄情绪的几种方法

幼儿宣泄情绪的几种方法引言幼儿宣泄情绪是他们正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有效的宣泄,幼儿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并学会控制情绪。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用于幼儿的宣泄情绪的方法,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指导幼儿情绪管理。
1.身体运动类宣泄方法1.1跳跃、奔跑和跳绳这些运动能够让幼儿通过活动身体来释放愤怒或焦虑情绪。
跳跃和奔跑可以帮助消耗过剩的精力,使幼儿感到放松和平静。
而跳绳则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控制节奏的同时宣泄情绪。
1.2建立活动游戏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引导幼儿参与一些有助于宣泄情绪的活动游戏,例如踢足球、玩捉迷藏或玩大战游戏。
这些游戏可以让幼儿积极参与,同时通过身体活动来宣泄情绪。
2.艺术类宣泄方法2.1绘画和涂鸦幼儿可以通过绘画和涂鸦表达自己的情绪。
提供给幼儿各种颜色的纸张、彩色笔、蜡笔和水彩颜料等材料,让他们自由地创作。
这种自由创作能够帮助幼儿转移焦点,减轻情绪负荷。
2.2塑料泥、沙盘和砂箱通过玩塑料泥、沙盘和砂箱,幼儿可以模拟和创造各种场景,表达内心的感受。
这些活动有助于幼儿放松和冷静下来,并且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场所进行情绪宣泄。
3.身心放松类宣泄方法3.1深呼吸和冥想教导幼儿深呼吸是一种有效的宣泄情绪的方法。
让幼儿坐下来,闭上眼睛,用鼻子缓慢地吸气然后再慢慢呼出来,让他们专注于呼吸的感觉。
这种冥想练习可以帮助幼儿放松神经系统,缓解紧张和压力。
3.2音乐疗法播放柔和轻快的音乐,让幼儿专注于音乐的旋律,通过听觉感受来宣泄情绪。
音乐疗法可以帮助幼儿调整情绪,降低情绪波动。
结论通过身体运动、艺术表达和身心放松等多种方法,幼儿可以有效地宣泄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家长和教育者在幼儿情绪管理中的指导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方法,并鼓励幼儿用这些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创造一个安全、支持和理解的环境,让幼儿自由地宣泄情绪,并借此发展更好的情绪管理技巧。
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技巧

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技巧幼儿的情绪管理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一、创设积极的情绪氛围为了帮助幼儿学会管理情绪,首先需要创设一个积极的情绪氛围。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情绪体验,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可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处理情绪。
二、教授情绪表达方式幼儿往往缺乏有效的情绪表达方式,容易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情绪失控。
因此,教师应该教授幼儿一些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如言语表达、肢体表达等。
同时,还可以与幼儿合作制定规则,明确情绪表达的边界,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表达情绪,而不是通过攻击或哭闹的方式来发泄。
三、倾听和理解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倾听和理解幼儿的情绪需求。
当幼儿表达情绪时,教师应该给予耐心倾听,并试图理解幼儿情绪背后的原因。
通过倾听和理解,教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应对情绪困扰,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四、教授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调节是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数数、想象等。
在幼儿遇到情绪困扰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这些策略来调节情绪,帮助他们恢复平静。
五、培养情绪识别能力情绪识别能力是幼儿情绪管理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绘本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情绪识别能力。
例如,利用卡片或图片让幼儿识别不同的情绪表情,并让他们描述这些情绪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掌握情绪管理的基本技巧。
六、建立情绪管理的习惯情绪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培养和习惯养成。
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对幼儿的情绪管理进行共同关注和引导。
在幼儿园中,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情绪管理训练的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实践和巩固所学的情绪管理技巧,逐渐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
幼儿教育中的情绪管理技巧

幼儿教育中的情绪管理技巧在幼儿教育中,情绪管理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时期是孩子情绪波动较大的阶段,教师和家长需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和表达情绪,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在幼儿教育中常用的情绪管理技巧,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1. 情绪教育情绪教育是培养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情绪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不同情绪,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例如,可以给孩子讲述有关情绪管理的故事,让他们通过故事中的人物体会和学习情绪管理的技巧。
2. 情绪表达让孩子学会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对于情绪管理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言语、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逐渐学会如何有效地释放和调节情绪。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及时表达情绪有助于减轻情绪压力,预防情绪爆发。
3. 情绪引导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情绪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当孩子情绪低落或愤怒时,可以通过温柔的语言、亲切的肢体语言来安抚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
情绪引导的关键是要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4. 情绪调节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是情绪管理的重要目标。
教师和家长可以教导孩子一些简单的放松、呼吸、冥想等方法,帮助他们平复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此外,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找到释放情绪的方式,也有助于孩子情绪调节的能力提升。
5. 情绪示范教师和家长作为孩子的情绪示范,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行为。
他们需要以身作则,用积极的情绪态度引导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展示消极的情绪,避免通过负面情绪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发展。
通过良好的情绪示范,孩子将更容易学会积极的情绪管理技巧。
在幼儿教育中,情绪管理技巧是促进孩子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意识,引导他们学会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给予孩子耐心的情绪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的方法

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的方法幼儿阶段是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在情绪管理方面的训练既需要家庭的培养引导,也需要学校教育的支持和引导。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的方法。
一、情绪表达和交流技巧幼儿通常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幼儿学会正确表达和交流情绪:1. 创设安全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支持和尊重的环境,让幼儿感到自己的情绪是被接纳和尊重的。
2. 情绪词汇教育:通过教授情绪词汇,例如"开心"、"生气"、"伤心"等,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3. 表情游戏:利用表情卡片或者模仿表情的游戏,帮助幼儿识别和理解不同情绪表达的面部表情。
4. 故事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引导他们将情绪和经历联系起来,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情绪认知和理解能力幼儿需要通过情绪认知和理解能力来正确应对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以下是培养幼儿情绪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方法:1. 观察和解释:鼓励幼儿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表达,帮助他们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 情绪颜色卡片:使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与幼儿讨论各种情绪,让他们理解每种情绪的特点和对应的行为。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亲身经历不同情绪场景,帮助他们理解情绪的表达和应对方式。
4. 情绪日记:鼓励幼儿记录自己每天的情绪变化,培养对情绪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三、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幼儿需要学会调节和应对自己的情绪,以下是培养幼儿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的方法:1. 情绪宣泄活动: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宣泄途径,例如绘画、手工制作、音乐等,让他们通过这些活动来释放负面情绪。
2. 身体活动:鼓励幼儿参加一些身体锻炼活动,例如户外游戏、运动比赛等,通过运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3. 深呼吸和放松练习:教导幼儿通过深呼吸和放松练习来缓解焦虑和烦躁情绪。
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

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这个时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幼儿们正在学习如何控制情绪。
情绪控制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它能帮助幼儿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下面是一些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
1. 给予幼儿情绪支持在幼儿时期,情绪支持是非常关键的。
幼儿们需要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得到关注和理解。
在幼儿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让他们把情绪表达出来,然后给予适当的安慰和关注。
例如,当幼儿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理解你现在很生气,但是你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生气。
我们可以一起想想解决的方法。
”2. 帮助幼儿学会情绪识别幼儿时期的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情绪识别的技能。
他们需要帮助来学会区分不同的情绪。
在幼儿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情绪。
例如,当幼儿哭泣的时候,我们可以问他们:“你现在是因为饿了还是因为累了?”通过这样的问答,幼儿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
3. 教授幼儿情绪调节技巧幼儿时期的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情绪调节的技能。
我们可以通过教授他们一些情绪调节技巧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个技能。
例如,当幼儿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教他们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自己的情绪。
当幼儿感到焦虑的时候,我们可以教他们通过放松练习来缓解焦虑。
4. 鼓励幼儿表达情感幼儿时期的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情感表达的技能。
我们可以通过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个技能。
例如,当幼儿感到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
当幼儿感到难过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悲伤。
5. 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幼儿时期的孩子们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一个温馨、稳定的家庭和学习环境来帮助幼儿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例如,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在幼儿时期,帮助孩子掌握情绪控制技能非常重要。
幼儿园老师如何引导幼儿的情绪管理

幼儿园老师如何引导幼儿的情绪管理幼儿情绪管理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情绪稳定和积极的幼儿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适应新环境和有效学习。
幼儿园老师在引导幼儿的情绪管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换位思考、情绪识别、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四个方面介绍幼儿园老师如何引导幼儿的情绪管理。
1. 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指幼儿园老师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要。
在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时刻意识到幼儿的能力和发展阶段,以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例如,幼儿可能因为离开家中而感到焦虑和害怕,老师可以通过安抚他们、提供额外的关爱和关注,帮助他们逐渐适应新环境。
2. 情绪识别情绪识别是幼儿园老师与幼儿建立连接的重要一步。
通过观察幼儿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音,老师能够识别幼儿的情绪状态。
当幼儿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时,老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行动方式。
例如,当幼儿表现出兴奋和开心时,老师可以与其分享这种积极的情绪,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而当幼儿感到沮丧或愤怒时,老师应该耐心倾听并提供安慰和支持。
3.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幼儿园老师帮助幼儿有效管理情绪的关键。
通过言语、绘画、游戏等多种方式,老师能够帮助幼儿表达情感,释放负面情绪,培养积极情绪。
例如,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他们的感受,或者通过角色扮演来模仿不同情绪状态,帮助幼儿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4. 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培养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设立清晰的规则和界限来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
例如,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定行为规范,并在他们出现负面情绪时,提醒他们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调整情绪。
此外,老师还可以运用冷静呼吸、放松练习等方法来帮助幼儿冷静下来,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总结起来,幼儿园老师在引导幼儿情绪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换位思考、情绪识别、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等方法,老师能够帮助幼儿有效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不仅有助于幼儿个体的发展,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幼儿园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情绪管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瑞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20年第02期
【摘要】心理学上对情绪的概念解释为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
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
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这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
简单说,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对幼儿而言,对一件玩具表现出是喜欢还是厌恶?对一只小动物表现出是亲近还是恐惧?对一种行为表现出是快乐还是愤怒……这都是情绪。
情绪是幼儿适应生存重要的心理工具,不同的情绪激发,驱动幼儿做出不同的行为。
【关键词】情绪管理幼儿身心健康有效途径
一、幼儿的情绪的构成要素
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比如,害羞时满脸通红,焦虑时哭闹不安,愤怒时浑身发抖,紧张时心跳加快……。
2.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会与实际行为相联系。
比如,幼儿间进行博弈游戏,一方因失败而产生生气和愤怒的情绪,进而摔扔游戏物品或推打其他幼儿。
这就是愤怒的情绪反应产生的功击性行为。
3.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
比如,同样是面对下雨,有的幼儿会意识到新种的小树苗会喝饱水而长高,因而愉悦、兴奋不已;有的幼儿会想到今天不能进行户外活动了,为此闷闷不乐。
4.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比如,在野外看到老虎会引起恐惧,而在动物园看到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却并不害怕,这就是人对情境的认知和评价在起作用。
二、幼儿情绪的作用
情绪是诸多心理因素中对人身心健康影响最大,作用最强的成分。
人们一般将喜悦、愉快等情绪称之为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而将忿怒、哀伤、惊怕、恐惧等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
对幼儿而言,愉悦的情绪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能更冷静更客观地对待困难和挫折,并寻找办法战胜它们;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和消极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够敏锐地觉察别人的情绪,具有同情心;能够与人愉快地合作,人际关系融洽。
而情绪低落的幼儿,其前进的动力、决心和成功的欲望更容易受到压抑和摧毁,这将阻碍他们发展学
习的能力;活动起来动作缓慢、反应迟钝、效率低下,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
情绪对幼儿发展的作用,第一情绪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第二情绪影响幼儿的智力发展。
第三情绪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
幼儿期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开始时期,情绪经常处在良好状态的幼儿,对成人的各种提示一般是乐于接受的,这样就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形成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独立活动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学研究指出: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幼儿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的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
三、幼儿情绪管理的途径
1.帮助幼儿识别自己的各种情绪。
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幼儿的各种情绪:开心、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不断丰富幼儿的情绪词汇库。
幼儿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就越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
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
而且有时候表达出来,情绪问题也就相应解决了。
例如,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提出:请小朋友找到一个你喜欢的伙伴,进行两两游戏,偏巧班级出勤人数为奇数,一个小朋友落单。
落单幼儿表现出无助和失落,甚至有想要退出游戏的行为表现。
这时教师要及时关注到幼儿的情绪变化,积极做出干预。
其中一种解决方案,教师协调说:“我发现小朋友们都找到伙伴了,但是某某小朋友暂时没有找到伙伴,他很失望,很孤单,老师告诉你们,其实这个游戏三个人玩也很有趣,有哪组小朋友愿意与他组成三人组呢?”游戏继续。
另一种解决方案,教师直接说:“我发现某某小朋友没有伙伴,他很失望,很孤单,没关系,老师和他一组。
”游戏继续。
无论哪种解决方案都清晰地指出幼儿落单后所表现的情绪是失望和低落的,很孤单。
这时幼儿不仅丰富了“失望”和“孤单”等情绪词汇,还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情绪体会,同时更为幼兒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
2.认同幼儿的情绪。
幼儿情绪控制能力通常较差,常会为一点小事而耿耿于怀,在这个时候,识别并认同幼儿的情绪,再加以引导,是让幼儿获得一份好心情的基本途径。
例如,有些孩子易生气和愤怒。
场景一:户外活动,某某小朋友在玩滚桶玩具,一会儿,他被其他小朋友玩的蹦床吸引了,于是跑去蹦蹦床。
这时,又有小朋友跑来玩滚桶玩具,某某马上过来抢,并大声说:“这是我的,我先玩的。
”其他小朋友不服气:“你都玩半天了,你不玩了,我才玩的。
”一番争抢后,某某小朋友失败了,便立刻大怒,坐在地上,搓着小脚,小手拍打着地面,怒气冲天的叫着:“你还我玩具,你是个坏人,抢我玩具的大坏人!”场景二: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幼儿玩投篮游戏,某某小朋友连续三次都没有投中,便生气地将球扔向墙壁,并叫道:“破球,我不要你了。
这类小朋友的“坏脾气”是由于他对自我情绪控制力弱的表现,对其应用的策略不是抑制他的愤怒情绪,而是帮助他宣泄情绪,学习表述情绪,并运用转移的方法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师可以分层次、分目标地帮助此类小朋友缓解易怒的情绪。
目标一:宣泄。
可以开展涂鸦活动,比如以淹没坏人的城堡为目标,不限线条和画法,随意涂抹一幅城堡图片。
目标二:表达。
表达不同于宣泄,表达是有逻辑性的。
可以将幼儿园小朋友出现的一些行为制作成图片,请易怒的幼儿讲述这些行为是否适合,遇到这样的行为应该如何对待。
让
幼儿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他遇到事情生气,用愤怒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原因。
目标三:延迟。
延迟情绪的表达,对于幼儿和成人而言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故事《钉钉子和拔钉子》,讲的就是延迟愤怒情绪的有效方法。
3.正确面对情绪。
允许幼儿表达消极的情绪,不做情绪的绑架者,不强迫幼儿压制自己的情绪,让幼儿自由表达感情。
其实,消极情绪对幼儿是有益的,是他认识自己、提高情商、学习成长的一个好机会。
给幼儿自己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教给他处理消极情绪的办法,他会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方法。
4.及时释放情绪。
情绪是人的必然生理反应,随着幼儿成长认知的丰富,他的情绪体验也越丰富。
帮助幼儿认识情绪、面对情绪的同时还应帮助幼儿释放情绪,给幼儿一个具体的空间,一定的时间,让其适度宣泄自己的情绪。
其实,不仅消极的情绪需要宣泄,积极的情绪也需要表达。
例如,在一些幼儿园会设置情绪教室。
日本的幼儿园设置有空间很小的“独处小屋”,目的都是给幼儿一定的空间来释放情绪,尊重幼儿的情绪表达。
教师也可以在班级设置“情绪树洞”,幼儿可以把自己的小秘密说给“树洞”听。
当遇到幼儿情绪很亢奋的情况,也可以在区角开设一个小舞台,请幼儿开摇滚演唱会,宣泄自己快乐的情绪……
总之,情绪管理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幼儿阶段是情绪培养的关键期,关系到幼儿未来智力、意识和整个人格的发展。
这一时期,幼儿的情绪不稳定,智力活动和行为很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和影响。
因此,关注幼儿的情绪发展,培养幼儿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