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药及补虚方

合集下载

第十五节 补虚药与方剂

第十五节    补虚药与方剂

甘草补气热毒清,止咳缓急调药性
1、益气补中 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 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2、祛痰止咳——痰多咳嗽。 3、缓急止痛——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 4、调和药性——药性峻猛的方剂中。 5、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使用注意 湿盛胀满、浮肿者不宜用。 十八反 久服较大剂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肿等。
熟地
类 别 植物 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 块根 原植物 黄 药 材
处方用名 性味归经
熟地黄、熟地、熟地炭 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
1.补血
熟地补血滋阴精,血虚潮热精亏证
血虚萎黄 眩晕,心悸失眠 月经不调,崩漏 2.滋阴——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 3.益精填髓——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
续断与骨碎补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 骨碎补 续断 补肾, 续伤 不同点 活血力强,兼能止血 补肾力胜,还能安胎
蛤蚧与冬虫夏草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补益精血力专 并能止血,化痰
温补肺肾, 冬虫夏草 纳气平喘
蛤蚧
类 药
别 植物 材 根
原 植 物 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
当 归
处方用名 当归、西当归、秦当归、川当归、云当归、 油当归、全当归、当归尾、酒当归。 性味归经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熟地与生地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 熟地 同出一源 生地 凉血清热,养阴生津 不同点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类 药
别 植物 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 材 根
原植物
白 芍
处方用名 性味归经 功效应用

中医补虚药方

中医补虚药方

中医补虚药方中医补虚药方(2009-04-08 12:58:43)转载标签:中医补气剂四君子汤【组成】党参(或人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

【功用】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少便溏、身疲乏力,苔白,脉缓弱之证。

参苓白术散【组成】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炒扁豆12克、山药12克、薏苡仁12克、莲肉9克、陈皮6克、砂仁3克、桔梗3克、大枣5枚。

【功用】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用于脾肺气虚,湿痰不化之食少乏力、便溏或泻,或咳嗽痰多等症。

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慢性肠炎久泻,结核病之身疲乏力、痰多食少以及慢性肾炎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

【功用】益气升阳:用于脾虚气弱重症,如身倦自汗,及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垂)、久泻、小便频急(如慢性泌尿系感染);气虚不能摄血之便血、崩漏等证。

也用于低血压头痛眩晕、或气虚嗜睡、气虚发热等证。

生脉散【组成】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

【功用】益气养阴,敛汗生脉:用于气阴衰微之汗多欲脱,脉微细欲绝,以及口渴、舌红无津、久咳肺虚、气短自汗等。

本方可用于各种热性病之神倦、口干,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见有气阴两虚之证者。

近已制成针剂,用于休克之急救。

补血剂四物汤【组成】熟地15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

【功用】补血活血调经:用于血虚或血虚兼瘀的病证及妇女月经不调。

当归补血汤【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

【功用】补气生血:用于失血后,气虚血少之证,如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脉虚无力。

归脾汤【组成】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0克、黄芪12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酸枣仁10克、龙眼肉10克、远志10克、木香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功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身疲食少,以及由于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及月经过多等症。

补脾胃肾阳虚的中药方剂大全

补脾胃肾阳虚的中药方剂大全

补脾胃肾阳虚的中药方剂大全补脾胃肾阳虚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特别是对于脾胃虚弱的人士来说,经常会出现口干口渴,消化不良,肌肉无力等症状,影响健康。

针对此类患者,中药方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补脾胃肾阳虚的中药方剂大全,并给出有关食谱或者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最后提出一条养生建议供读者参考。

一、中药方剂大全1. 枸杞炙丹参汤(治疗肾阳虚)用料:枸杞子30克,炙丹参20克,黄精15克,五味子10克,砂仁10克,天豆巴10克,慈姑5克,甘草3克,生姜3片。

用法:将所有药物水洗干净后加水煎煮,直到煎出400毫升左右的药液,去渣后饮用,每日一次。

2. 大补肾气丸(治疗肾阳虚)用料:当归20克,熟地10克,枸杞子10克,杜仲10克,巴戟天10克,肉苁蓉10克,山药10克,鹿茸5克,炙甘草5克。

用法:将所有药物研粉后和蜜丸,每次用4-6丸,每日3次。

3. 四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弱)用料:人参2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甘草10克。

用法:将所有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后分成三次服用,每次饮用一次。

4. 蒸鸡汤(治疗脾胃虚弱)用料:肉鸡1只,人参15克,生姜10克,枸杞子10克,红枣5个。

用法:将所有药物加水和鸡一起炖煮,煮至熟烂后取出鸡肉食用,鸡汤可以当水喝。

二、食谱及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1. 酸枣仁绿豆汤用料:酸枣仁、绿豆、冰糖、水。

用法:1. 用水将绿豆洗净后,加入锅中。

2. 加入适量的水,将酸枣仁洗净后加入锅中。

3. 火开后煮滚,调小火,煮煮绿豆粥。

4. 待绿豆熟透后加入适量的冰糖。

5. 再次煮热,均匀搅拌。

6. 再煮滚,等待凉透即可饮用。

2. 红枣银耳糯米粥用料:红枣、银耳、糯米、冰糖。

用法:1. 银耳浸泡后,加糯米煮粥,直至糯米熟透。

2. 红枣用清水泡洗,剪去头尾,挑掉红枣核,然后和银耳、冰糖一起放入锅中煮开。

3. 将煮好的红枣银耳汁倒入糯米粥中。

4. 液体不要加过多,糯米之间要有稍微的间隙,煮开后关小火炖至软糯即可食用。

补虚药

补虚药

补虚药补气药人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人参配附子: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

补中益气(脾肺),生津养血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

平补气阴,为治气虚、气阴两虚之佳品,固精止带、肾虚不固之要药益气养阴,脾肺肾、固精止带。

甘草:甘,平,归脾、胃、肺、心经。

补中益气、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配白芍,缓急止痛力强西洋参:苦、微甘,凉。

归心、肺、肾经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补气生津刺五加:甘、辛、微苦,温,归脾、肾、心经补气健脾、益肾强腰、养心安神、活血通络大枣:甘、温,归脾、胃经。

既补中益气,又养血安神,为气血双补之品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白扁豆:甘、微,微温,归脾、胃经。

健脾化湿治脾虚夹湿,化湿和中治暑湿吐泻健脾化湿,清暑解毒。

蜂蜜:甘、平,归脾、肺、大肠经。

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滑肠通便、解毒饴糖:甘、温,归脾、胃、肺经。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红景天:甘、苦、平,归肺、心经益气、平喘、活血通脉绞股蓝:甘、苦、寒,归脾、肺、肾经。

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

补阳药鹿茸:甘、咸、温,归肝、肾经。

药力峻猛,为血肉有情之品。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肉苁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治精血亏虚之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锁阳:甘、温,归肝、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巴戟天:甘、辛,微温,归肝、肾经。

为治肾阳虚衰或兼风湿之要药。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狗脊:苦、甘、温,归肝、肾经。

善治肾虚或风寒湿所致的腰脊强痛、难以俯卧。

补肾阳、强腰膝、祛风湿仙茅:辛、热,有毒,归肾、肝、脾经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寒除湿杜仲:甘、温,归肝、肾经。

补肾补虚的中药药方有些什么

补肾补虚的中药药方有些什么

补肾补虚的中药药方有些什么身体健康很重要,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多多的给自己的身体补充营养,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强壮,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药补肾很重要,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补肾补虚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肾补虚的中药方一、五倍子煎洗方五倍子20g。

将五倍子文火煎半小时,再加适量温开水,趁热熏洗阴部数分钟,待药温后浸泡龟头。

每晚1次,l5-20天为一疗程。

二、和乐丹淫羊藿、五味子、菟丝子、山萸肉、桑椹子、何首乌各等份。

共为细末,水泛为丸。

日服3次,每次6g,3-6g白酒为引,3周为一疗程,重者2-3个疗程。

服药开始期间忌房事半个月。

三、金锁固泄汤金樱子l5g、芡实12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枸杞子l5g、生地l2g、巴戟天lOg、怀山药12g、五味子9g、当归12g、炒枣仁12g、炙甘草5g。

水煎服,日一剂。

补肾补虚吃什么食物好1、羊肉《本草拾遗》中,将羊肉与人参相提并论,认为它是温补、强身、壮体的肉类上品。

现代营养学也证实,羊肉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微量性激素,的确有补肾作用。

不过,羊肉不宜与醋、茶叶同食,否则会降低补肾效果,产生鞣酸蛋白质,引发便秘。

2、驴肉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驴肉口感细腻,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的肉类。

中医认为,驴肉具有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的功效。

成年男性常吃驴肉可以改善由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起无力等症状。

3、鹌鹑鹌鹑肉不仅酥嫩美味,而且营养丰富。

鹌鹑肉和鹌鹑蛋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无机盐等。

具有补益肾气、强健腰膝的作用,是滋补妙品。

男子经常食用可以改善精力,提高欲望。

4、狗肉在我国一些地区和民族,有些人喜欢吃狗肉。

狗肉性温,具有补肾、温胃健脾的作用。

寒冷季节常吃狗肉不但可以御寒,还对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有些人认为,狗是人类最忠诚的伴侣,最好少吃或不吃狗肉。

5、鸽肉鸽子又称“白凤”,繁殖能力很强。

鸽肉和鸽子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软骨素、维生素和铁、锌等营养成分。

『五版中药学』补虚药

『五版中药学』补虚药

『五版中药学』补虚药1.补气药人参【歌诀】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药性】甘、微苦,微温。

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应用】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气血亏虚之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增为15~30g。

宜文火另煎兑服。

【注意】反藜芦。

党参【歌诀】党参甘平,补中益气,止渴生津,邪实者忌。

【药性】甘,平。

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益肺,补血,生津。

【应用】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

【用法用量】煎服,9~30g。

【鉴别用药】人参与党参均具有补脾气、补肺气、益气生津、益气生血及扶正祛邪之功,用于脾肺气虚、津伤口渴、消渴、血虚及气虚邪实之证。

但党参甘平和缓,药力薄弱,古方治上述之轻证和慢性疾患,多用党参加量代替人参。

但党参不具有人参益气救脱之功,凡元气虚脱之际仍以人参为用。

人参尚可益气助阳、安神增智,而党参兼有补血之功。

黄芪【歌诀】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药性】甘,微温。

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用法用量】煎服,9~30g。

益气补中宜炙用,余多生用。

白术【歌诀】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药性】甘、苦,温。

归脾、胃经。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应用】脾胃气虚证及脾虚之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

【鉴别用药】白术与苍术均具有健脾和燥湿两种功效。

然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多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

此外,白术利尿、止汗、安胎,苍术则解表、祛风湿、明目。

甘草【歌诀】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药性】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补气虚滋阴药材配方大全

补气虚滋阴药材配方大全

补气虚滋阴药材配方大全在中医理论中,补气虚和滋阴是两种常见的调理方法,用于增强体力、改善体质和平衡体内的阴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补气虚滋阴药材配方,这些配方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

1. 人参:人参是补气的上品,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的功效。

适用于气虚体弱、疲乏无力等症状。

2. 黄芪:黄芪能够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虚引起的自汗、浮肿等症状。

3. 白术:白术能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4. 当归: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滋阴,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

5. 熟地黄: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引起的口干舌燥、夜间盗汗等症状。

6. 玉竹:玉竹能滋阴润燥,适用于阴虚引起的干咳无痰、皮肤干燥等症状。

7. 枸杞子:枸杞子具有滋阴补肾、明目强身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眼花、腰膝酸软等症状。

8. 麦冬:麦冬能滋阴润肺,适用于肺阴虚引起的干咳、声音嘶哑等症状。

9. 天冬:天冬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咳嗽、口干等症状。

10. 银耳:银耳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适用于阴虚引起的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

11. 龟板:龟板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症状。

12. 鳖甲:鳖甲能滋阴清热、软坚散结,适用于阴虚引起的内热、肿块等症状。

13. 阿胶:阿胶能滋阴补血、润燥止血,适用于阴虚引起的贫血、便秘等症状。

14. 五味子:五味子能收敛止汗、益气生津,适用于气虚自汗、口干等症状。

15. 山药:山药能补脾益肺、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胃虚弱、肺肾不足等症状。

在使用这些药材时,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症状,选择适合的药材进行搭配。

同时,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平衡也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补虚药及补虚方

补虚药及补虚方
弱、小便不利,配防己、白
术等。
第四页,共51页。
3 白术
甘、苦,温。入脾、胃经。
补脾益气 用于脾胃气虚、 运化失常(四君子汤)或 脾胃虚寒(理中汤)。
健脾利水 水湿内停或水湿外 溢之水肿(五苓散)。
固表止汗 用于表虚自汗,配 黄芪、浮小麦。
安胎 治胎动不安,配当 归、白芍、黄芩等。
第五页,共51页。
证。
• 久病气虚、倦怠乏力、肺虚 喘促、脾虚泄泻(四君子 汤)。
• 气虚下陷之垂脱证(补中益 气汤)。
• 津伤口渴、肺虚气短,配麦 冬、五味子、生地。
第三页,共51页。
2 黄芪
甘,微温。入脾、肺经。
补气升阳 为重要的补气药、 用于气虚、中气下陷之垂脱
证。
固表止汗 用于表虚自汗,配
止汗药及防风、白术等。 益气托疮 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气虚脾
安胎 胎动不安,配杜仲、桑寄生。
第三十八页,共51页。
12 益智仁
辛,温。入脾、肾经。
温补肾阳、涩精缩尿 肾 阳不足、不能固摄所致的 滑精、尿频数,配山药、 桑螵蛸、菟丝子等。
温脾止泻、摄涎 脾阳不 振、运化失常引起的虚寒 泄泻、腹部疼痛,配党 参、白术、干姜;脾虚不 能摄涎,配党参、茯苓、 半夏、山药、陈皮等。
清热解毒 用于疮疡肿毒,配金 银花、连翘;治咽喉肿痛,配 桔梗、牛蒡子,中毒之解毒要 药。
润肺止咳 咳嗽喘息。
缓和药性 调和诸药,味甘矫 味。
第七页,共51页。
6 大枣
甘,平。入脾、胃经。
补脾和胃 调补脾胃的常用辅助药,多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配党参、 白术,加强补益脾胃的功能。
养血安神 用于内伤肝脾、耗伤营血,常 配甘草、浮小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