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软件学院级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中大计算机课程安排

中大计算机课程安排导言:计算机课程是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机会。
本文将从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介绍中大计算机课程的安排。
一、课程设置中大计算机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
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方面的课程。
每个学期学生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中大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结构、算法、网络等方面的知识;2. 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常用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与开发;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开发;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协议。
2. 编程语言课程:包括C语言、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的学习。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和算法,培养良好的编程思维和习惯。
3.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包括线性表、树、图等数据结构和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基本算法的学习。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原理和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 计算机网络课程:包括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 数据库系统课程:包括数据库设计、SQL语言、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软件学院是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按“软件工程类”招生,所属软件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设有服务工程、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
学院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省重点学科,进入软件工程专业学习可实现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全程培养。
学院是教育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始终坚持“高质量、工程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学生能力评估与优化过程培养体系,强化学生项目开发与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精英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获国家精品课程两门,工程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来源于IBM、Intel、百度东软集团、中软国际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项目经理,聘请境外高校知名教授授课,并与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韩国等国外著名高校合作培养,开展了与国外高校互派交换生学习、赴法国IT企业实习等多个交流项目。
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历年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100%,且就业质量高。
二、培养目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需求为导向,面向软件产业,以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实际工程为工程教育背景环境,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道德素质,拥有良好团队协作精神,软件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软件工程问题,具有软件产业实践经验,适应现代化工程团队、新产品和新系统开发需求,能依据工程需要自发学习并优化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拥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练达的社会交往与组织管理能力、卓越的国际竞争能力,有社会意识和企业家敏锐性的软件工程专业精英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研究、大中型软件系统开发、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新方法和新技术开发等软件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开发技术管理及软件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面向信息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培养软件工程师及相关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良好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系统分析与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目标具体如下:1.基础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坚实的数学和基础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技术和工具。
3.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际项目和实训,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和系统分析能力,使其具备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与维护等职业能力。
4.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方案的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通过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多人协作的软件开发环境。
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具备上述目标的软件工程人才,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包含以下课程:1.编程基础: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等基础课程,以建立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
2.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扩展能力。
3.软件工程基础: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质量保证等内容。
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介绍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Java为例,介绍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程能力。
6.软件测试与维护:介绍软件测试和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软件测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7.项目管理与实践: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8.创新实践:通过科研课题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1级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培养方案(1)

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培养方案(2012级执行)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学院2012-4-24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培养方案(2012级执行)一、专业定位软件工程技术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融合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诸多学科知识的本科专业。
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建设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的办学定位,以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主干学科)等理论为基础,以大型复杂软件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的原则、方法、技术及相应的支撑工具、平台与环境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软件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从事计算机软件特别是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开发、应用、项目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高的编程技能、规范的软件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项目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专业理论知识;(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4)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的综合能力,熟悉主流的开发技术、方法和工具,接受了完整的项目实训,具有软件工程思想,积累了一定的开发经验;(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别是软件工程的发展动态,了解行业领域知识,能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6)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7)熟悉文献检索,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8)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计算机研发能力;(9)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外语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综述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综述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培养软件工程人才需要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与趋势,值培养目标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2、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3、具备扎实的编程能力和软件设计能力;4、熟练使用软件工程的相关工具和技术;5、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6、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二、培养方案的内容软件工程的培养方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理论课程,并开设与软件工程相关的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等;2、实践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实验、软件开发实践、项目管理实践等;3、专业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原理、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项目管理等;4、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如网页设计与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等;5、实训课程:开设一些实训课程,让学生能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6、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的毕业之作,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应用。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毕业设计题目。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为了使软件工程的培养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学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1、教学团队建设:学校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教学团队,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软件工程课程;2、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需要建立良好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3、教材建设:为了适应软件工程教育需要,学校需要开发一些适合软件工程教育的教材和教辅资料;4、企业合作:学校需要与一些软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5、评估与改进:学校需要按照一定的周期对软件工程培养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2-
编号 0 1 2 3 8 9
类别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工程技术类课程 工程管理类课程 校企共建 IT 前沿课程 学科前沿课程或学术讲座
Business Intelligence (supported by IBM)
2 36 衣杨副教授 考试
虚拟化与按需计算(Fujitsu)
SE-806 Virtualization and On-Demand Computing 1 24
外聘
考查
(supported by Fujitsu)
SE-807 绿色 IT 技术(Fujitsu)
SE-305 Softwa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cess 1 18
Management
课程负责人 外语学院 理论部/外聘 李文军教授 郭嵩山教授 蔡坚铮先生 李师贤教授等 李长森副教授 冯剑琳教授 李文军教授 汤庸教授 刘咏梅教授 龙冬阳教授 余阳副教授 朝红阳教授 余顺争教授 倪江群教授 李晓宁高工 常会友教授
备注说明 遵照中山大学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
引进 IT 业界最新主流技术。
五、 学位论文
1、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并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完成学位论文的时间:全日制学生 为 2 个学期,非全日制学生为 3 个学期。
2、软件工程实践是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由学校教师或企业中经过学校聘任 的资深技术人员或业务主管负责指导,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实际的软件工程,具有明确的需求背景 和应用价值,可以结合软件项目、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过程管理、软件开发技术、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进行研究。选题应有一定的先进性、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充分展示作者综合运用软件工程的基础理 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必须以专业理论为基础,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项 目技术报告、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等,评价论文的主要依据是看其内容是否有新见解,以及能否综合 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课 号:SW02003 课程名称(中文):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课程名称(英文):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学 时:60/40 学 分:4 开课学期:春 预修课程:CS01002C 语言程序设计 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信息科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将介绍 C++的语法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并讨论了利用 C++语言提供的
计
春
课程名称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原理 Internet 程序设计(Java、XML、 JSP、ASP) *信息安全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商务智能 软件建模原理 计算机图形学 人机界面设计 *CMM 讲座 文化素质类课程
( 2+9* )门课
学 学时
分 40/40 3 60/20 3.5
80/40 5
40/40 3
489
学 分:4.5 开课学期:春 预修课程:CS01002C 语言程序设计/SW0200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含 C++) 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信息科学 主要内容: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软件的灵魂,这两者的学习乃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基础,数据结
构与算法课程系统地讨论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基本算法,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算法设计方法, 以便培养学生数据抽象,算法时、空复杂性的分析能力以及通过设计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484
四、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计算机 组成原理
C语言程序 设计
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2013 级使用)专业名称软件工程(电子设计与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专业代码 080902学院名称软件学院培养方案执笔人签字学科(术)带头人签字教学院长签字院长签字2013年4月软件工程专业(电子设计与信息处理软件开发)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有关信息处理软件应用、设计及开发方面知识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船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2.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4.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5.具有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方案,使用适当的行业开发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6.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有个人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7.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8.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干学科:软件工程主要实践教学:程序设计实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训、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电子线路综合实践、信息处理综合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2010年7月
一、培养目标
针对我国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并掌握并熟练运用国际上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现代软件工程规范与方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多类型的实用型、工程型、复合型、创新型软件实用人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符合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及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能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基本能力应当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测试工程师、网络与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软件工程师、以及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某一应用领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3、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基本的数学和语言要求;熟练掌握英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拥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工作能力,通晓和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
●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自学习的能力以适应软件技术的快速变化;
●具有从事信息和软件工程领域的开发、设计及组织管理能力。
三、授予学位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授予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五、专业核心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I)、程序设计(II)、数据结构与算法、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软件测试、系统分析与设计。
六、专业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90%以上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优势课程: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测试、人机交互技术。
✧特色课程:软件工程专业导论、软件设计综合实验、软件工程实训(初级)、软件工程实训(中级)、
软件工程实训(综合项目)、统一通信、服务计算。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
附表一:软件工程专业必修课程及学期分布一览
附表二: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