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解剖学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

咽鼓管咽口:鼻咽部两侧壁上,相当于下鼻甲后1cm处

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的前上后方半圆形隆起

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纵行皱襞下端的一突起,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开口

十二指肠悬韧带:十二指肠的悬肌和包绕其下端的腹膜皱襞公共构成

角切迹:胃小弯的最低处呈角状的切迹

阑尾:蚯状突起,长6-8cm,常连于盲肠后壁内侧

直肠横襞:直肠腔内2-3个由粘膜和环形肌构成的半月形皱襞

齿状线:肛瓣和肛柱的下端共同构成的锯齿状环行线

白线:肛梳下缘的一不甚明显的环行线

肝门:肝脏面的横沟,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进出的门户

胆囊三角:肝总管,胆囊管和其上得肝下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区

内脏:包括笑话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的器官,大部分位于胸腔腹腔盆腔内,借管道与外界相连

胸骨旁线:进过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中点的垂直线

舌乳头:舌背粘膜上的许多小突起

幽门瓣:在胃的幽门处胃粘膜覆盖于幽门括约肌的表面,形成环形的粘膜皱襞

肝胰壶腹:胆总管在十二指肠降部中份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

蝶筛隐窝:在上鼻甲的后上方与鼻腔顶壁间有一凹陷

声门裂:左右声壁及杓状软骨底部之间的裂隙

气管隆山脊:气管杈内面形成的一向上凸的略偏左侧的半月状山脊

喉结:由两块甲状软骨在正中线结合而成,前角上端向前突出的称为喉结

弹性圆锥:是张于环状软骨弓上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膜状结构肺门:内侧面贴近纵膈的中份凹陷处

肺根:进出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的部分

肺段:每一肺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合成支气管肺段

心包区:在第四胸肋关节平面以下,两侧胸膜返折线之间的区域

纵膈:纵膈是左右纵膈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胸膜顶:是肋胸膜和纵隔膜向上延续的部分,覆盖于肺尖

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转折处的最大隐窝

胸膜隐窝: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处的胸膜腔在深呼吸时,肺缘也不能充满的部分

肾窦:肾门伸入肾实质的空隙

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呈四边形的凹陷,有肾血管、肾盂、淋巴管和神经通过

肾皮质:位于肾实质的浅部,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

肾髓质:位于肾皮质的深处,由15-20个肾椎体组成

肾乳头:由2-3哥肾锥体的尖端合成一个肾乳头,顶端有许多小孔,尿液由此流入肾小盏肾区:在腰部,肾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竖脊肌外侧缘和第12肋的夹角处

子宫峡: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较细的部分

阴道穹:阴道的上端宽阔,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两者之间环形凹陷

腹膜:覆盖在腹壁,盆腔内表面和脏器外表面薄而光滑的浆膜

直肠子宫陷凹:是腹膜在子宫和直肠之间形成的腹膜凹陷,站立或半卧的最低位

房室交点:房间沟,后室间沟和冠状沟的交叉处

动脉圆锥:右心室腔在室上山脊于肺动脉口之间的部分,腔壁光滑,又称漏斗部

室上山脊:是右房室于肺动脉口之间的弓形性隆起,把右室腔分为漏斗部和窦部

隔缘肉柱:又名节制索,是右室腔内连于前乳头根部与室间隔下部的一条肌束

右纤维三角:又名中央纤维体,位于二尖瓣环,三尖瓣环和主动脉后瓣环之间

主动脉窦:主动脉口周围的纤维环上附有三个半月形的瓣膜主动脉瓣,瓣膜于动脉壁之间的内腔称为主动脉窦

窦房结:心的正常起搏点,具有自动节律性,位于上腔静脉根部和右心房交界处。

卵圆窝:房间隔下部有一浅凹,称卵圆窝,为胎儿期卵圆孔闭合后的痕迹,房间隔缺损多发生于此。

三尖瓣复合体:纤维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的合称

心包横窦:脏层将主动脉升部和肺动脉共同包绕,是其上方留有的一横行空隙

主动脉小球:主动脉下弓下方的2-3个粟粒状小球,为化学感受器

颈动脉窦:为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内有神经末梢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小球:是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炼狱颈总动脉分杈处后方。

掌深弓:位于掌腱膜深面,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构成

掌浅弓:位于屈指肌腱深面,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浅支吻合构成

肠系膜上动脉:在腹腔干下约1cm,约平第1腰椎平面起自腹主动脉前壁

静脉角:同侧境内静脉于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形成的夹角,左静脉角有胸导管注入,右静脉角有有淋巴管注入

胸导管:起于第一腰椎前方,由左右腰干及肠干汇合而成的乳糜池,注入静脉角

巩膜静脉窦:在角膜缘的巩膜实质内有一呈环形的小管

视神经盘:在视网膜内面,于视神经起始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圆盘状隆起

黄斑:在视神经盘颞侧稍下方,有一直径为2mm的的黄色圆形区域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胞体及树突的聚集部分,富有血管

白质: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聚集而成,色泽白而亮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胶质细胞:又称神经胶质,是神经组织内出神经元外的一大类细胞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长突起和由胶质细胞所形成的包被结构

神经核: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位于中枢,除皮质外

神经节: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位于周围(感觉神经节和内脏神经节)纤维束:起止、行程和功能相似的神经纤维,位于中枢

内侧丘系: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上行纤维束。经延脑、桥脑、中脑、终于丘脑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传递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冲动。

外侧丘系:传导双侧听觉,以对侧为主。是从蜗神经发出的神经纤维,横行穿越内侧丘系,眼内侧丘系的外缘上行,止于间脑的内侧膝状体。

三叉丘系:传导对侧头面部的浅感觉(痛、温)和粗糙触觉。三叉神经脊束核及三叉神经桥脑核发出的神经纤维交叉至对侧上行,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

神经: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在一起形成粗细不等的神经,由结缔组织包裹

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的某些部位,灰质与白质混杂交织的区域

马尾:腰骶和尾神经根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

桥脑小脑三界(cp角):延脑桥脑和小脑的交角处

小脑扁桃体:在蚓垂两旁,靠近延脑背面的小脑半球向下膨隆

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灰厚质团体,位置接近脑底

纹状体:是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

新纹状体:在发生学上比较年轻,包括尾状核及壳核,起源于端脑

旧纹状体:苍白球是纹状体上叫古老的部分,起源于间脑,进化上比较古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