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类系统课件

合集下载

食品标准解析PPT课件

食品标准解析PPT课件

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 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
说明: ▪ 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其共同的使用范围内混合使用时如何 确定各自使用量的规定。
▪ 不具有同一功能食品添加剂不受本条约束; ▪ 着色剂要求具有同一色泽,如同是红色或蓝色,如果一种添加剂是
功能类别 面粉处理剂 被膜剂 水分保持剂 营养强化剂 防腐剂 稳定剂和凝固剂 甜味剂 增稠剂 食品用香料 加工助剂 其他
食品卫生法规
3.1.3 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
说明:
▪ 分类、分级的食品分类系统 ▪ 除外:该类别中特定的食品亚类或食品品种不适用本条规定 ▪ 仅限:仅该类别中的特定食品亚类或食品品种适用本规定 ▪ 其他:对未列入食品分类系统中的使用范围的补充 例如:柠檬黄 ▪ 03.0 冷冻饮品( 03.04 食用冰除外) ▪ 07.04焙烤食品馅料(仅限饼干夹心和蛋糕夹心)
食品卫生法规
3.1.1 主要内容
食品卫生法规
3.1.1 主要内容
3.1.2 基本术语
食品卫生法规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 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 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最大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所允许的最大添加量。 最大残留量 食品添加剂或其分解产物在最终食品中的允许残留水平。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 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国际编码系统(INS) 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编码,用于代替复杂的化学结构名称表述。 中国编码系统(CNS) 食品添加剂的中国编码,由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类别(见附录E)代码和 在本功能类别中的顺序号组成。

《食品线分类法》课件

《食品线分类法》课件

食品线分类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不断地完善和改进,逐渐形成了较为 完善的体系。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了 较为统一的食品分类标准,我国也制 定了自己的食品分类标准。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 求的不断提高,食品线分类法将会更 加注重科学性和精细化,对食品的分 类将会更加详细和全面,以更好地满 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随着信息化 技术的发展,食品线分类法将会更加 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监 管能力。
《食品线分类法》 ppt课件
目录
• 食品线分类法概述 • 食品线分类法的应用 • 食品线分类法的实施 • 食品线分类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食品线分类法的案例分析
01
食品线分类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食品线分类法是一种按照食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使 用目的等特点,将食品进行分类的方法。
特点
食品线分类法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等特点,能 够为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监管等环节提供有力支 持。
在食品销售与流通中的应用
营销策略
根据食品线分类法,企业可以制 定针对不同类别食品的营销策略 ,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市场占
有率。
物流管理
食品线分类法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 物流路线,优化库存管理,降低物 流成本。
价格体系
基于食品线分类法,企业可以建立 合理的价格体系,针对不同类别食 品制定价格策略,实现利润最大化 。
制定分类方案
根据分类体系,制定具体的分类方案 ,包括分类方法、分类标准、分类流 程等。
实施分类
按照制定的分类方案,对各类食品 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建立食品信息数据库
将分类结果录入数据库,建立食品 信息数据库,方便查询和管理。

食品分类系统资料课件

食品分类系统资料课件

国际食品分类系统对我国食品分类系统的影响和启示
重视食品分类系统的科学 性和系统性
我国应加强对食品自然属性和营养特点的研 究,建立更加科学、系统的食品分类体系, 以满足食品监管和营养研究的需要。
推进食品分类系统的国际 接轨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分类系统的研究和 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 交流,推进我国食品分类系统与国际接轨,
食品监管和执法
监管依据
食品分类系统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监管依据,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 劣食品的出现。
执法支持
在执法过程中,食品分类系统能够为执法人员提供快速准确的食品信息,支持执法工作 的顺利进行。
04 我国食品分类系统的现状 和未来发展
我国食品分类系统的现状和问题
要点一
现状
要点二
食品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
系统性
科学性
食品分类系统应具有系统性,各类食品之 间应相互独立、互不交叉,同一类别的食 品应具有相似的特点或用途。
食品分类系统应以科学为依据,根据食品 的来源、组成、营养价值、加工工艺等特 点进行分类。
实用性
动态性
食品分类系统应具有实用性,方便监管部 门、企业和消费者使用,有利于食品的流 通和管理。
VS
食品召回
一旦发现食品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分类系 统可以迅速定位到问题产品,并快速召回 ,防止问题食品进一步扩散。
食品标签和标识管理
食品标签
食品分类系统能够规范食品标签的标识内容 ,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了解食品的成分、生 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 权。
标识管理
通过食品分类系统,可以对不同类别的食品 进行标识管理,方便对食品进行分类储存、 运输和销售,提高管理效率。

健康食品ppt课件

健康食品ppt课件
性。
天然有机
优先选择有机、无农药 残留的食材,以降低食
品中的有害物质。
少加工
尽量选择未加工或少加 工的食物,避免高热量
、高盐、高糖食品。
健康食品的食用方法
01
02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适量烹饪
烹饪时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成 分,避免过度烹煮或油炸。
细嚼慢咽
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有助于 消化和吸收。
定时定量
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避免暴 饮暴食。
健康食品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健康食品概述 • 健康食品的营养成分 • 健康食品的选择与食用 • 健康食品的益处与效果 • 健康食品的推广与普及 • 健康食品的未来发展
01 健康食品概述
CHAPTER
健康食品的定义
健康食品的定义
指那些具有营养价值高、低热量 、低脂肪、低糖、低盐等特点, 能够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 食品。
详细描述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 秘等问题,同时还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健康 食品中富含膳食纤维,如全谷类、豆 类、蔬菜等。
03 健康食品的选择与食用
CHAPTER
如何选择健康食品
新鲜度
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 材,避免过期或变质的
食品。
多样化
摄入多种不同种类的食 物,以保证营养的全面
功能性食品市场崛起
针对特定健康需求的食品,如调节血糖、血脂、 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将受到市场的青睐。
3
天然有机食品流行
消费者对化学残留和转基因食品的担忧增加,天 然有机食品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健康食品的创新方向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PPT课件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PPT课件

二、强化食品
• (二)营养强化剂
常见的营养强化剂有: 1、氨基酸
主要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 例如:强化大米,强化面粉(添加赖氨酸)
二、强化食品
• (二)营养强化剂
常见的营养强化剂有:
2、其他含氮化合物,例如:牛磺酸 牛磺酸的作用:促进大脑生长发育,维护视觉 功能,尤其对于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 智力发育有益
三、有机食品
• (三)有机食品的标志
• 经过正规认证的产品在适用有机标志的同时,还必须注明该产品 认证机构的名称、认证标号等信息,目前国内外比较权威的认证 机构(部分):
中绿华夏有机认证 亚洲有机农产品协会
第五节 保健食品、强化食品、 转基因食品
一、保健食品
• (一)定义
保健食品指的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 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 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危害的食品。
3、经专门机构认证 不适用化学合成的农药、 限量使用限定的化 兽药、食品添加剂、饲 不同点 学合成生产资料 料添加剂和其他有害健 康的物质
二、绿色食品
• (三)绿色食品的分级
A级绿色食品
AA级绿色食品
三、有机食品
• (一)定义
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 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 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包括粮食、 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 调料等。
二、绿色食品
• (二)绿色食品的特征
3、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政府授权专门机构管理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 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于知识产权范畴,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二、绿色食品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ppt课件
目 录
• 功能性食品学概述 • 功能性食品的种类与特性 • 功能性食品的研发与生产 •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与前景 • 功能性食品的安全与监管
01
功能性食品学概述
定义与分类
功能性食品学定义
功能性食品学是一门研究功能性 食品的学科,主要涉及食品的生 理功能、营养特性以及人体健康 的关系。
02
功能性食品的种类与 特性
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
总结词
通过补充营养素、调节生理功能等方式,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
详细描述
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通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质等,有 助于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 康。
辅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
总结词
设计美观、实用的包装,提高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包装工艺
根据包装材料和产品特点,采 用适当的包装工艺,确保产品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伤 。
储存条件
根据产品的稳定性和保质期, 制定合理的储存条件,确保产
品品质和安全性。
04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与 前景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现状
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
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增长最快。
浓缩与干燥
对提取物进行浓缩和 干燥,以获得稳定的 成品。
制剂与成型
将提取物与其他配料 混合,制成适合消费 者食用的剂型和形状 。
质量检测与控制
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 环节进行质量检测和 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稳定。
功能性食品的包装与储存
包装材料选择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包装设计
功能性食品学的意义

商品分类介绍ppt课件

商品分类介绍ppt课件



16
商品分类

据 意
END

原 则

THINKS



17
其他车用电器
0
机油
1
润滑油
2
冷却液/防冻液
3
修理及防护产品
4
汽车喷漆
5
工具及配件
0
车用香氛
1
后视镜
2
方向盘套
3
汽车座套
4
车内地垫
5
遮阳用具
6
其他车内设备
0
雨刮片
1
车镜
2
轮胎
3
胎压计
4
防撞条
5
警示牌
6
防盗装置
7
其他外部配件
0
装饰护套
1
颈枕
2
腰靠
3
手机架
4
饮料架
5
置物袋
6
置物箱
7
车内吊饰
8
汽车贴饰
9
其他汽车饰品
品项数 3 10 13 26 1 2 1 4 0 2 3 0 0 2 3 0 2 20 2 6 20 5 3 15 6 2 0 2 0 2 2 6 8 8 8 2 2 4
2 14
10 4 16
商品分类

大分类 中分类
小分类


玻璃清洁剂

汽车清洁用品
原 则
汽车配件 清洁用品 汽车保养用品

清洁工具
4
商品分类
依 据
意 义
原 则
体 系
按商品生产方法分类 很多商品即便采用相同的原材料,由于生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功能性食品学》课件
通过实验和测试,对原料和配方的比 例、加工工艺等进行优化,以提高产 品的功能性和口感。
04
安全性评估
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确保产品 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符合相关法 规和标准。
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工艺
原料处理
对原料进行筛选、清洗、干燥等预处 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配方混合
将筛选好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加入必要的辅料和添加剂,制成功能 性食品的配方。
注意事项
在使用功能性食品时,应遵循适量原则,不 要过量使用或滥用。同时,应注意选择正规 品牌和渠道购买,避免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 、老年人等,在使用功能性食品时应特别谨
慎,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05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与前景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现状与规模
01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健康功能的食品,随着人 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对功能性食品中的原料、添加剂等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产品无毒、 无害、无副作用。
功能性安全性评估
对功能性食品的功能性进行评估,确保产品具有宣称的功能,并且无 不良影响。
风险评估
对功能性食品进行风险评估,综合考虑产品的安全性、效果和市场需 求等因素,为产品的上市和市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04
功能性食品的应用与效果
详细描述
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抗 氧化剂的食品,如柑橘类水果、草莓、坚果 、蔬菜等。这些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 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的损害,从而延缓 衰老和预防慢性疾病。
其他功能性食品
总结词
除了以上几种,还有许多具有其他功能性的食品,如 提高视力、改善睡眠等。
详细描述
富含维生素A、锌等营养成分的食品,如胡萝卜、南 瓜、鸡肝等。这些成分有助于维持视网膜健康,提高 视力。富含色氨酸的食品(如小米、牛奶)可以促进 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合成,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其 他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还包括富含钙的食品(如牛奶 )有助于骨骼健康,富含叶酸的食品(如绿叶蔬菜) 有助于降低贫血和神经管缺陷的风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括混合的和(或)调味的脂肪乳化制品 ▪ 02.04 脂肪类甜品 ▪ 02.05 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
2
15
03.0 冷冻饮品
5亚类:参照SB/T10007-1999《冷冻饮品分 类》
• 03.01冰淇淋类 • 03.02雪糕类 • 03.03风味冰、冰棍类 • 03.04食用冰 • 03.05其他冷冻饮品
2020/4/17
12
各大类食品分类说明
2020/4/17
13
01.0 乳及乳制品
下分8个亚类
▪ 01.01 乳及调制乳
▪ 01.06 干酪
▪ 01.02 发酵乳
▪ 01.07 以乳为主要配料的即
▪ 01.03 乳粉(包括加糖乳粉) 食风味甜点或其预制产品(不
和奶油粉及其调制产品
包括冰淇淋和调味酸奶)
2020/4/17
16
04.0 水果、蔬菜(包括块根类)、豆类、食 用菌、藻类、坚果以及籽类等
5亚类:主要参照CAC的分类体系,但将“蔬菜” 与“食用菌和藻类”及“坚果和籽类”分开 • 04.01 水果 • 04.02 蔬菜 • 04.03 食用菌和藻类 • 04.04 豆类制品 • 04.05 坚果和籽类
食品分类系统
2020/4/17
1
• 制定背景 • 研究方法 • 工作方式 • 重要说明 • 食品分类代码 • 各大类食品分类说明 • 原GB2760-1996的食品分类定位 • 各类产品说明
2020/4/17
2
制定背景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有关食品类别的规定 及问题
▪ 标准的使用范围中所涉及的食品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存在食品名称不够规范、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如“芥末 酱”、“辣根膏”以及“生湿(干)面条”、“生面湿制 品”等
▪ 01.04 炼乳及其调制产品
▪ 01.08 其他乳制品(如乳清 粉、酪蛋白粉等)
▪ 01.05 稀奶油(又名淡奶油)
及其类似品
2
14
02.0 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
5亚类:参照CAC ▪ 02.01 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 ▪ 02.02 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 ▪ 02.03 02.02类以外的脂肪乳化制品,包
04.02.02.03.01 酱渍的蔬菜 04.04.01.03.01 炸制半干豆腐
3、3-10位数字组成,同级食品代码位数相同 举例:3位数:01.0 乳及乳制品(13.0特殊营养用食
品涉及品种除外) 4位数:01.01 乳及调制乳 6位数:01.01.01 纯乳(全脂、部分脱脂、脱
脂),包括复原乳
2020/4/17
4
研究方法
▪ 全面、系统地分析CAC、美国和澳新等国 家地区有关添加剂使用的“食品分类”
▪ 参考我国相关食品的行业分类标准,结合 GB2760-1996中涉及的食品类别,从 而确定食品分类系统的框架内容
2
5
工作方式
▪ 建立食品分类系统专门工作小组。 ▪ 吸收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部门(包
棘皮类等水产及其加工制品) • 10.0 蛋及蛋制品 • 11.0 甜味料,包括蜂蜜 • 12.0 调味品 • 13.0 特殊营养用食品 • 14.0 饮料类 • 15.0 酒类 • 16.0 其他类(第01.0-15.0类除外)
2020/4/17
11
食品分类代码
2、大类基础上细分为亚类、次亚类等,原则不超过 4级,个别食品分到5级,各级之间以“.”号分隔 举例:04.01.02.08.01 蜜饯类
2020/4/17
7
“食品分类系统”的重要说明
4、使用的产品名称大部分根据国家相应的标准进行 表述。其余类别以市场通用名称表述,同时对该类产 品进行了特征性描述(涵盖范围、原料、工艺特点和 形态等) 如:14.04.02.01 特殊用途饮料(包括“运动饮料”、 “营养素饮料”等)
15.03.01.04 特种葡萄酒(按特殊工艺加工制作的 葡萄酒,如在葡萄原酒中加入白兰地,浓缩葡萄汁等)
括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的专家参 与研究,进行分组讨论,意见汇总形成初稿, 考虑食品添加剂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 的问题。 ▪ 前后召开会议20多次,耗时最长。
2
6
“食品分类系统”的重要说明
1、本食品分类系统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的定位 方法,不是法定的产品归类方法,也不用于产品的标 签。 2、本分类系统包含了最大可能完整的食物类别,包 括那些不允许使用添加剂的品种。 3、主要针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特点划分食物类别, 以行业分类标准(或标准体系表)作为重要参考。
美国:美国21 CFR 170中对直接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限量的 规定中,提出了食品总分类(general food categories),共43 类食品
澳新:澳新食品法典(Food Standard Code)1.3.1《食品添加 剂部分》专门提出了用于界定添加剂使用范围的食品分类系统, 与FCS相类似。
▪ 食品类别层次缺乏,使用范围过粗或过细如:罐头、炸鸡 调料
▪ GB2760缺乏对食品类别的标准化编码,很难查找某种食
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情况,这往往是添加剂使用和
监督中最常遇到的困难
2
3
制定背景
▪ 国际及国外发达国家对添加剂使用“食品分类”的规定
GSFA:食品分类系统(Food Category System,FCS)
2020/4/17
9
食品分类代码
1、大类编号顺序与CAC基本一致,共分为16 大类
01.0 乳及乳制品(13.0特殊营养用食品涉及品种除 外)
说明:含乳饮料(14.0大类)、冰激淋等乳基甜点 ( 03.0大类)除外 02.0 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 03.0 冷冻饮品 04.0 水果、蔬菜(包括块根类)、豆类、食用菌、 藻类、坚果以及籽类等
05.0 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类巧克力 和代巧克力)以及糖果
2
10
• 06.0 粮食和粮食制品,包括大米、面类焙烤制品)
• 07.0 焙烤食品 • 08.0 肉及肉制品 • 09.0 水产品及其制品(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软体类、
2020/4/17
8
“食品分类系统”的重要说明
5、食品分类采用分级系统,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 剂应用于一个总的类别时,则允许其可应用于总类 下的所有亚类(另有规定的除外)
举例:原则上03.0冷冻饮品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其 下所有的亚类都能使用。
但是,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下允许使用 的添加剂, 03.04食用冰不能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