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检验基础知识100个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检验医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检验医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检验医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医学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可以帮助人们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因此非常值得关注。

而作为医学中最为核心的一个分支,检验医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微观层面上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从检验医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两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检验医学的概念检验医学是指运用现代化学、生化、物理、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和技术,对体液、组织和细胞等生理液体或有机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评估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一门学科。

检验医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体液、组织和细胞等方面进行检测,以了解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这些液体或有机物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采集,例如:血液、尿液、脑脊液、胸腹水、组织、分泌物等等。

液体或有机物质经过化学、生化、物理、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检测手段的分析与研究后,可以得出一些关于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信息,比如是否有病毒感染或癌症等等。

检验医学既可以用于诊断疾病、监测病情、评估治疗效果,也可以用于预防疾病。

二、检验医学的基本原理1. 检验医学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检验医学对于液体或有机物质的浓度、含量等性质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还可以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定性分析,从而确定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种定量和定性分析往往是通过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技术来实现的,比如光学分析、免疫学分析、酶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对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2. 临床应用检验医学在临床应用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医生通过检验医学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值来确定糖尿病的病情,也可以检测肝功能的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来判断肝癌的可能性。

检验医学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深度,也为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医院检验科面试题目(3篇)

医院检验科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与概念1. 请简要描述医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

2. 医学检验主要包括哪些分支学科?请举例说明每个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3. 请解释什么是标本?在医学检验过程中,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需要注意哪些事项?4. 什么是质谱技术?它在临床实验室中有什么应用?5. 请简述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在检验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二、标本采集与处理6. 请详细描述标本采集的流程,包括标本采集前的准备、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采集后的处理。

7. 请解释什么是生物安全和感染控制?在检验科工作中,如何进行生物安全和感染控制?8. 请描述标本的保存方法,以及不同类型标本的保存时间。

9. 请简述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保证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检验技术与设备10. 请解释什么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11. 请列举检验科常用的仪器设备,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12. 请描述质谱技术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检验技术的区别。

13. 请解释什么是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和方法是什么?14. 请简述ISO 1189在实验室认证中的重要性。

四、结果分析与诊断15. 请解释什么是临床意义题目?请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临床意义题目及其解题思路。

16. 请描述如何处理和防止异常的实验结果。

17. 请简述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分析。

18. 请描述临床实验室中常见的数据分析和解读方法。

五、质量控制与标准19. 请解释什么是质量控制计划?请简述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计划的方法。

20. 请描述如何保证检验结果满足HL7、ISO、ASTM等相关的行业标准。

21. 请简述生物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以及它在检验过程中的作用。

六、团队合作与职业发展22. 请描述你在团队合作中是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

23. 请谈谈你对检验科工作的看法,以及你为何选择从事这个职业。

大专医学检验面试基础知识

大专医学检验面试基础知识

大专医学检验面试基础知识一、引言本文将介绍大专医学检验面试的基础知识,包括常见的面试题目、相关技能要求以及面试注意事项等内容。

通过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应聘者更好地应对医学检验岗位的面试。

二、常见面试题目1.什么是医学检验,其作用是什么?2.请介绍一下常用的医学检验设备和仪器。

3.请解释一下血液常规检验中的各项指标。

4.什么是细胞学检验,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哪些?5.请介绍一下免疫学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6.请解释一下常见的生化学指标,如血糖、胆固醇等。

7.请介绍一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8.如何进行尿液常规检验,有哪些指标需要检测?9.请介绍一下体外诊断试剂的分类及其应用。

10.如何进行血型鉴定,有哪些血型系统?三、技能要求1.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常见的医学检验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知识。

3.具备良好的实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常见的检验方法和技术,如血常规、尿液分析等。

4.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细心的操作习惯,能够准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医务人员和其他科室进行有效的协作。

四、面试注意事项1.提前准备面试常见问题的答案,并进行反复练习,以增加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2.注意仪表仪容,穿着得体,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在回答问题时,要清晰明了地表达观点,尽量用简洁的语言阐述问题。

4.面试过程中要保持自信、冷静和礼貌,尽量与面试官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

5.在面试结束后,可以主动询问面试结果和后续步骤,以展示自己的积极主动性。

结语以上是大专医学检验面试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帮助应聘者更好地准备医学检验岗位的面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医学检验面试题目(3篇)

医学检验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与技能部分1. 题目:请简述医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解答: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生物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辅助临床诊断、治疗、疾病预防、健康评估等医学活动。

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2. 题目:请列举三种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并简要说明其检测原理。

解答:(1)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血液系统功能。

检测原理:采用血细胞分析仪,通过光电比色法、电阻抗法等技术进行检测。

(2)肝功能:检测肝脏在代谢、解毒、合成等方面的功能。

检测原理: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

(3)肾功能:检测肾脏在排泄代谢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等方面的功能。

检测原理: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尿素氮(BUN)、肌酐(Cr)、电解质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

3. 题目:请简述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解答:检验前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检验前质量控制措施包括:(1)合理采集标本:按照规范要求采集标本,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标本储存和运输:妥善保存和运输标本,避免标本污染、变质等。

(3)检验前准备: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如设备校准、试剂准备、人员培训等。

4. 题目: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检验结果误差及其原因。

解答:(1)系统误差:由于仪器设备、试剂、操作等系统性因素导致的误差。

原因:仪器设备故障、试剂质量问题、操作不规范等。

(2)随机误差:由于实验条件、环境等随机因素导致的误差。

原因:实验条件不稳定、环境变化等。

(3)个体差异:由于个体生理、病理等因素导致的误差。

原因:个体差异、疾病状态等。

5. 题目:请简述检验结果解释的原则。

解答:检验结果解释应遵循以下原则:(1)结合临床:将检验结果与临床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相结合,全面分析。

【检验】医学检验基础知识100个基本概念

【检验】医学检验基础知识100个基本概念

【检验】医学检验基础知识100个基本概念1.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亚铁血红素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点彩红细胞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6.ABO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7.病理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8.肾小管蛋白尿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

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1.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2.异型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退行性变白细胞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14.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15.红斑狼疮细胞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16.内源性凝血系统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Ⅸa-PF3-Ⅷ-Ca]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Ⅹ。

17.外源性凝血系统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血凝的固相激活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的过程(简意: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的液相激活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酶激活。

100个医学知识点

100个医学知识点

100个医学知识点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关乎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深厚的研究基础。

在医学领域中,有许多知识点被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100个医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医学的世界。

第一部分:基础医学知识1.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遗传学: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

3. 生理学:研究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心脏跳动、肺呼吸等。

4. 解剖学:研究人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位置,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5. 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影响,以确保合理用药。

6. 免疫学: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及其对抗外界病原体的能力。

7. 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组织病理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8.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和病原学特征,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第二部分:临床医学知识9. 诊断学: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确定疾病种类和严重程度。

10. 心电图:记录心脏电活动,用于诊断心脏病和心律失常。

11. 血液学:研究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包括血细胞、凝血、血液病等。

12. 内科学: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如心脏病、肺病、肝病等。

13. 外科学:研究手术治疗方法和技术,如心脏手术、肝脏移植等。

14. 儿科学: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儿童疾病,如儿童感冒、发育迟缓等。

15. 妇产科学: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和妇女生殖健康,如子宫肌瘤、乳腺癌等。

16. 神经科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等。

17. 骨科学:研究骨骼系统的疾病和损伤,如骨折、关节炎等。

18. 眼科学:研究眼部疾病和视觉问题,如近视、白内障等。

19. 耳鼻喉科学:研究耳鼻喉部位的疾病,如中耳炎、鼻窦炎等。

20. 皮肤科学:研究皮肤和皮肤附件的疾病,如湿疹、痤疮等。

第三部分:公共卫生知识21. 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规律。

中医基础知识100个必背知识

中医基础知识100个必背知识

中医基础知识100个必背知识1.整体观念: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互关联,共同维持生理功能平衡。

2.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哲学概念,用于解释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如脏腑有阴阳属性之分(心属阳,肾属阴),以及疾病的发生与阴阳失衡有关。

3.五行理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代表宇宙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基本规律,并与人体五脏系统相对应,描述脏腑间相生相克的关系。

4.藏象理论:五脏(心、肝、脾、肺、肾)及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如“心主血脉”、“脾主运化”。

5.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和营养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中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功能,血则濡养全身,津液滋润内外。

6.经络系统: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

7.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收集病情信息,全面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

8.辨证论治: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根据病人的证候表现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9.治未病思想:预防为主的医疗保健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

10.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中药汤剂、丸散膏丹等各种药物疗法,以及针灸、推拿、拔罐、导引等非药物疗法在中医治疗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11.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总纲,用于归纳和概括疾病的性质、部位、邪正关系等。

12.脏腑辨证:依据五脏六腑功能失常所表现的症状特点进行辨证,如心火上炎、脾虚湿困等。

13.六淫七情致病: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是外感病邪的主要来源,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内伤病因的重要因素。

14.精、气、神:中医认为精、气、神为生命活动的三大支柱,三者相辅相成,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15.升降出入理论:描述人体气机运行的基本规律,包括脏腑之气的升降与天地之气的交合。

医学检验必备知识点

医学检验必备知识点

医学检验必备知识点
1.医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医学检验的定义、目的、分类等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分类。

2. 标本采集与处理:包括不同类型标本的采集方法、存储条件、处理技术等内容。

3. 常见检验指标及其意义:介绍常见的生化、免疫、血液学等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如血糖、白细胞计数、肝功能指标等。

4.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诊断:介绍检验结果的判断标准、异常结果的意义及可能的诊断等内容。

5. 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指导:通过医学检验结果,辅助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6.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介绍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如内部质控、外部质控等。

7. 医学检验中的安全问题:介绍医学检验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如标本污染、操作安全等。

8. 新技术的应用:介绍近年来医学检验领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如基因检测、流式细胞术等。

9. 科研与实践:介绍医学检验在科研和实践中的应用及意义,如新药研发、病原体检测等。

10.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介绍医学检验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技巧,如沟通技巧、协作能力等。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医学检验基础知识100个基本概念1.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亚铁血红素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点彩红细胞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6.ABO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7.病理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8.肾小管蛋白尿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

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1.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2.异型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退行性变白细胞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14.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15.红斑狼疮细胞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 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16.内源性凝血系统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Ⅸa-PF3-Ⅷ-Ca]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Ⅹ。

17.外源性凝血系统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血凝的固相激活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的过程(简意: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的液相激活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酶激活。

20.Rh血型红细胞上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为Rh血型。

21.渗透压差是体内水重吸收的动力,浓度差和电位差是一些溶质重吸收的动力。

22.真性糖尿因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所致。

23.肾性糖尿指血糖处于正常水平,由于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能力减低所致。

24.血红蛋白尿指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而由尿中出现的现象。

25.乳糜尿指尿中含有淋巴液,外观是牛奶状称为乳糜尿。

26.血型是肾小管中蛋白聚集物形成的管状铸型。

27.溶组织内阿米巴为公认致病的阿米巴,根据其生活史各期的变化而分滋养体和包囊期,可引起肠阿米巴痢疾或其他阿米巴病。

28.渗出液由局部组织发炎引起的炎性积液,渗出是炎症病灶内血管中的液体成份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或体腔过程。

29.滤出液血管内的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毛细血管滤出,这种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称滤出液。

30.血液流变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力学分支,是研究血液宏观流动性质,血细胞流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

31.PH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用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32.稀释倍数稀释前溶液浓度除以稀释后的溶液浓度所得的商。

33.双缩脲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甲酪基(CONH2)的化合物与碱性铜溶液作用,形成紫色复合物的反应。

34.中位数计量资料的一群观察值按大小依次排列,其所在的数位于中间者即为中位数。

35.变异系数标准差除以均数而得的百分比,表示方法的相对精密度。

36.酶酶是由生物体产生的一类具有特异性和催化能力的蛋白质,亦称生物催化剂。

37.正常值应用统计方法来确定的某种生理指标的正常波动范围。

38.糖原异生非糖物质(如某些氨基酸及乳酸、丙酮酸和甘油)在肝脏和肾脏等器官中某些特有酶的催化下转变成糖原或葡萄糖的过程。

39.摩尔浓度是以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表示的浓度。

40.蛋白质误差样品溶液中含有蛋白质或多肽时,常使pH值的比色测定出现严重的误差。

41.酶的活性单位指在一定的作用条件下,酶促反应中单位时间内作用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42.精密度对同一样品多次测定,每次测定结果和平均值的相接近程度。

43.医学决定水平指在诊断及治疗工作时,对疾病诊断或治疗起关键作用的某一被测成分的浓度。

44.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现象。

45.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和真值接近的程度。

46.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对于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现象。

47.溶血当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因细胞外液体进入细胞内,使红细胞过度膨胀而发生破裂,这一现象谓溶血。

48.摩尔吸光数在规定的波长处,1摩尔浓度的溶液通过光径25px比色他时的吸光度。

49.比色法以可见光作光源,比较溶液颜色深浅度以测定所含有色物质浓度的方法。

50.体液是指机体内的水溶液,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物质——电解质、小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等。

51.真脂中性脂肪或称三酸甘油酯。

52.酶激活剂能使无活性的酶原变成有活性的物质。

53.水解酶凡促进作用物的加水分解作用的酶。

54.荧光分析法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所发生的能反映出该物质特性的荧光,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55.标准溶液亦称基准溶液,是浓度已经准确测知的溶液。

56.米氏常数简指反应速度v为最大速度V的一半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57.同工酶在同一种属中其理化及生物性质不同而能催化相同反应的酶。

58.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而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沉淀析出。

59.酶的热稳定试验利用不同来源的酶对热的稳定性不同,比较血清加热前后酶活性的变化来区别酶的器官来源。

60.等电点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特定的pH溶液中所带正电荷数恰好等于负电荷数。

此时蛋白在电场中不再移动,此溶液的pH称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61.鞭毛细菌体上附着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62.荚膜细菌细胞壁外围绕的粘性、胶胨样物质,厚度在0.2μm上者,称为荚膜。

63.芽胞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折光性很强的小体,有强大的抵抗力。

64.L型细菌无细胞壁或细胞壁有缺陷的细菌。

65.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真菌或螺旋体的病毒,在易感的宿主细胞内增殖并将其裂解。

66.质粒存于细菌染色体外的环形DNA。

67.条件致病菌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平衡状态破坏时可引起疾病者。

68.外毒素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

69.内素素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外部结构,当菌体死亡或裂解后才释出的毒性物质。

70.甲型溶血指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细菌菌落周围的草绿色溶血环。

71.乙型溶血指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细菌菌落周围的无色透明溶血环。

72.异染颗粒指白喉杆菌菌体的染色性不均匀而出现的染色较深的颗粒。

73.菌体抗原是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有抗原性、耐热与相应抗体呈颗粒状凝集。

74.鞭毛抗原细菌的鞭毛蛋白,有抗原性、不耐热,与相应的抗体呈絮状凝集。

75.表面抗原细菌体周围的多糖成份,不耐热,可阻断0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

76.ETEC产肠毒素型大肠埃希氏菌。

77.EPEC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茵。

78.EIEC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79.非发酵菌指一大群不发酵糖类、专性需氧、无芽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80.卫星现象指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在金葡萄周围处的菌落增大现象。

81.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而生成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等免疫应答产物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82.补体结合试验抗原与抗体结合时可激活补体,此为两组抗体抗原争夺补体的试验。

83.非均相免疫技术指在免疫反应中必需分离结合型与游离型标记物的技术。

84.抗原特异性指抗原具有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

85.补体是一组具有酶活性而不耐热的球蛋白,存于人和动物的正常新鲜血清中。

86.免疫活性细胞能接受抗原刺激而发生分化、增殖形成免疫效应物质并能进行特性免疫反应的细胞。

87.体液免疫B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

88.细胞免疫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

89.变态反应是机体受同一抗原再刺激后发生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反应。

90.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杭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91.免疫佐剂促进抗体产生的抗原辅助剂。

92.单克隆抗体通过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纯净抗体。

93.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液相中特异结合生成沉淀物的反应。

94.双向扩散试验指在琼脂内抗原和抗体各自向对方扩散,在适当比例处形成沉淀线的试验方法。

95.凝集反应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96.均相免疫技术指在免疫反应中不需要分离结合型与游离型标记物的技术。

97.荧光抗体技术以荧光物标记抗体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

98.自身免疫病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抗原成分的抗体或免疫细胞,从而导致细胞损伤的疾病。

99.免疫缺陷病由遗传和其它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幼稚或免疫反应障碍或不全的疾病。

100.独特型指同一个体不同B细胞系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抗原性差异,即可变区中高变区的抗原决定簇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