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讲义第四章 语法三
《语言学概论》语法部分

作业
• 谈谈你对语法的组合规则的认识
语法(二)
一 语法的聚合 二 变换 三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一 语法的聚合
• 具有相同语法特征的单位总是聚合成类, 供组合选择。语法的聚合是多种多样的, 最普遍的是词类和词形变化。语法的聚合 就是语法单位分类和变化的规则。 1 词类 2 形态 3语法范畴
作业
• 根据你掌握的语言的情况,你觉得语言的 普遍特征还有哪些?包括语法、语音、词 汇的。
• (2)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 • A派生词缀 • B屈折词缀
二者的主要区别:
• (1)派生词缀粘附在词根词缀上构成新词,也即 增加了新的词义内容或者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 • (2)派生词缀可以与那些词根搭配,无法用语法 条件说明,因此,只能用收录词典的方式一一列 举。屈折词缀可以搭配哪些词根,基本可以用语 法条件来说明。 • (3)如果一个词既有派生词缀又有屈折词缀,那 么屈折词缀一定出现在派生词缀之后。
二 变换
• 1 变换和句型 • 2变换和句法同义 • 3变换和句法多义
变换和句型
• 每个句子类别又可以下分很多小类,这些 句子之间有内在联系,可以相互转换:陈 述-疑问 陈述-祈使 • 变换是语法格式的有规则的变化,它能超 越一个语法格式的范围,揭示有关格式之 间的关系。 • 变换的方法:增减成分 改变语序 替代 等
• 区别(1)表示“存在”,说明事物的位置, 着眼点是空间。(2)表示动作和行为的 “持续”,着眼点是时间。
变换的作用
• 1 辨析歧义的结构 • 2 发现造成歧义的词语的小类
三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 一 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 • 二 语言的普遍特征
语言学概论_第四章语法

2.语法意义:通过一类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 语法意义不等于词汇意义。
如:英语中名词加词尾“- s”表示复数, “- s” 就是语法形式,“表示复数”就是语法意义。
3、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 本类型,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如:“一张动物园”,看起来是量词误用, 其实是“我要买一张去动物园的票”这句 话的成分省略现象。
初中,某数学老师讲方程式变换,在讲台 上袖子一挽大声喝道:同学们注意!我要 变形了!……
5.语法和逻辑
逻辑是语言表现内容的规律,语法是 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二者的关系非常紧 密。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语言 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从基本要求看, 一般人们说话不但要合语法,也要合逻辑。 个别不合逻辑的,只要大家都这么说,都 懂得是什么意思,就不能完全用逻辑来苛 求了。
“科学”本为名词,后产生出“具有科学属 性的”这一意义,用该词修饰或描写此属
严密的系统性 相对的稳定性
语法的高度抽象性
小明喝牛奶。 妈妈已经吃过饭了。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语法规则具有强大的递归性
学生在看书。 隔壁的学生在看他的书。 隔壁在xx小学读书的学生在家里看他的辅
导书。 隔壁在xx小学读书的学生在家里看他昨天
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他一直想要的辅导书。
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江西人不怕辣 湖南人辣不怕 四川人怕不辣
(4)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 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实际上已经是 表达层面上的一种语法手段了。
如:滚蛋!
6.根据语法手段的不同可把人类语言分为:
语言
综合性语言:主要使用词形变化、 词的轻重音等语法手段的语言。 如俄语、德语
精讲-第四章 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一些公认的习惯和规则,语言的习惯和规则,或者说组词造句
的规则,就是“语法”。
第四章,我们将要学习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本章知识结构
第四章 语言的结构 规则——语法 第一节 语 法概说
1.什么是语法 2.语法的性质和特点 3.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 关系
第二节 语法现 象和语法研究
1.语法研究的 范围和目的 2.语法研究的 角度和现象
三、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关系
(二)语法和语汇 语汇是指语言中使用的词语。包括词语的意义、用法和类别等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往往会影响到语法,因为某些特定词语会
造成语法上的差异。比如“长2米”和“短2米”,前句是两个 意思两种结构(主谓:长度是2米/动宾:长出了2米),而后 一句只是-个意思和一种结构(动宾:短少了2米)。这种意义 和结构区别就是因为“长、短”这对词语只要“长”才具有“
语言学概论
新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 《语言学概论》配套讲义
第四章 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主讲人:林刚老师
本章导学
问题:平常说话需要思考说出的话是否符合规则? 有的说:不需要,往往脱口而出。(语言获得-母语)
有的说:需要思考规则,尤其是讲外语时。(语言习得-外语)
就像下棋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一样,人们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
第一节 语法概说
本节学习要点
1.语法规则是说本族语的直觉知识,是本族人在使用语言 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语感”。
2.语法规则具有的共同性质和特点:高度的抽象性、强大
的递归性、严密的系统性、相对的稳定性。
3.语法规则和其他语言要素,如语音、语汇、修辞、语境
、逻辑等,都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
一、什么是语法
语言学概论4语法学

第三章——语法(教材上是第四章)本章学习要点:1、语法的定义和语法单位;2、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3、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4、语言的结构分类;5、构词法和构形法;6、语素和词;7、词类;8、句法结构;9、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10、句式转换;11、语法的发展。
语法一章是整个语言学概论课程的重点,本章内容多,而且很多问题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学习难度比较大,我们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一章还要涉及到相关外语知识的应用,我们的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而不是汉语,尽管我们是以汉语为主,但有些现象,是汉语所没有的,比如形态变化问题、单数复数问题、比较级、时态等等,如果没有外语实例,那就无法说清楚,也很空泛,这就无法回避外语。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什么是语法(教材上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直接找不到。
但是,我在讲语言的定义的时候讲过。
)语法是语言中词的构成、变化规则与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
前者是词法,后者是句法,词法和句法合称语法。
把语法分成词法和句法两部分,是西方传统语法学提出的一种切分方法,是西方语法研究的传统做法。
事实上这两部分并不能截然分开,特别是在汉语这样的语言里更难截然分开。
不过,我们的语言学概论不是汉语概论,应该适应西方语言学研究的传统,词法和句法分开,是各国语法研究学者都普遍接受的。
词法:语法是语言中词的构成、变化规则与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
这个定义跟我们以前接触到的关于语法的定义不一样。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见该书下册第1页)原因主要就是在这个“词的变化”上。
词的构成我们比较熟悉(现代汉语告诉我们:语素构成词,词和词组构成句子),词的变化我们还不太熟悉和明确。
词的构成我们学习汉语时就懂了,但词的变化就必须要英语或其他外语的例子才能说得清楚。
因为汉语中词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而且它比较单一,只有极少数的词有词缀。
比如,book和books,这就是词的变化,汉语就没有shu和shus的变化,也没有“书们”的说法。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语法

(4)重音移动法
• 改变重音位置构成新词的方法。 • digest [’daiʤest] n • [dai’ ʤest] v • • • • contest combine convict 汉语没有重音移动法
(5)重叠法
• 同形词根相加构成新词的方法。 • 汉语常用这种方法。 • 注意区分重叠式的合成词与叠音式单纯词 的区别。 • 星星、猩猩、常常、刚刚、往往、姥姥、 奶奶、爷爷
练习
• • • • • • • 一、用替换的方法找语素。 练习1:羌语北部方言 练习2:西班牙语。 二、指出下列语素的变体 礼、不、啊、 -s(英语动词第三人称单数) -ed(英语动词过去式)
练习一:羌语北部方言
• • • • 1. t’i 喝 det’i已喝 2. qu害怕 doqu已害怕 3. ts’y倒 døts’y已倒 4. kara询问 dakara已询问
第四章 语法
•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 本部分讲授普通语法学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及分析方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 理论和方法,解释分析各种语法现象,提 高理解和分析语言的能力。 • 二、重点和难点 • 1、构词法和构形法 • 2、词类的划分和句法结构 • 3、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
教学内容
• • • • • • • • 4.1 语法和语法学 4.2 语法单位 4.3 词法 4.4 句法 4.5 语法分类 4.6 语法范畴 4.7 语言的形态分类 4.8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结果
• • • • • • • • un:a Ómbre: man está:is akí :here el:the gáto:cat enférmo:ill
4.2.2 词
•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造句单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 “独立运用”是说词在造句时能够作为一个单位反复出现, 区别于语素。有两种情况,一是能单说,如“我、朋友、 书”等;二是不能单说,只能单用。如“的、了”。 • 我的朋友来了。 • 我去看朋友。 • 我借了朋友的书。 • “最小”区别于短语,短语可以扩展,词不能扩展。例如: • 我的朋友——我的好朋友——我的新朋友 • “朋友”不能说成“朋的友”。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提纲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提纲第四章语法【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语法结构的基本规律,包括:语法的结构单位——句子、词组、词、语素;语素和词组合成更大的语法单位的类型;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与递归性特点;语法的聚合规则;句子的变换、语言结构的类型和普遍特征。
难点是学会运用已学的语法理论分析和阐释常见的语法现象。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 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1 语言语法规则的存在客观性用什么样的形式体现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有规则的。
1.1.2 从母语者和二语习得者的材料看1.2 语法和语法研究1.2.1 语法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词法)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句法)的总和。
The rules of syntax combine words into phrases and phrases into sentences.(1)语言中现成的词不能任意更换其中的构成成分,同时也不能任意挪动它们的位置。
(2)一句话可以只有一个词,也可以有几个词。
(3)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1.2.2 语法是客观存在的,语法研究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进行客观的归纳、总结和描写。
语法研究不能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性。
1.2.3 几个概念(1)语法中的任何成分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语法成分的内容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的表达者是语法形式。
(2)在词的范围内的语法形式称为形态,如英语表示“复数”的“-s”就是一种形态。
词序表示词与词的关系,超出了词的范围,因此词序不是形态。
(3)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就成为一种语法手段。
如附加语素和词序就是两种语法手段。
(4)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
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2.1 语法的两个基本规则2.1.1 组合规则语法单位互相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断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2.1.2 聚合规则指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语法上能够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词形成一个聚合,如果用来替换的不是从这个聚合里选出的词,句子也不能成立。
语言学概论课程讲义目录及部分课程讲义

语言学概论课程讲义目录及部分课程讲义《语言学概论》课程目录第一章语言和语言研究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二、语言的若干属性三、语言学第二节语言功能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二、心理方面功能第三节语言历史一、语言起源二、语言分化三、语言的接触和融合四、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第四节西方语言学简史一、传统语言学二、历史比较语言学三、现代语言学四、当代语言学第二章语言结构第一节语言的结构系统一、语言的层级与层面二、语言结构的共性和个性三、语言结构类型第二节语音一、语音和语音学二、音素和音位三、语音特征四、语音组合第三节语义一、语义和语义学二、语义单位三、义素分析四、语义场五、语义的组合第四节语汇一、语汇和语汇学二、语汇层级三、语汇聚类四、语汇构成第五节语法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三、词类四、短语五、句子六、语段第三章语言运用第一节言语交际一、语言运用与语用学二、言语交际的过程三、言语交际的原则四、言语交际的制约因素第二节言语行为一、言语行为的概念二、言语行为的类型三、间接言语行为第三节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一、话语表达二、话语理解第四节交际变体和语用对策一、交际变体二、语言交际障碍三、社会语用对策第四章语言学习第一节第一语言获得一、第一语言获得理论二、儿童语言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语言获得一、第二语言获得理论二、中介语三、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四、第二语言教学法附录世界语言谱系分类表参考文献语言学概论课程名称:语言和语言研究(一)教学目标:掌握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点:语言与言语、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重难点:语言与言语、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课程内容:第一章语言和语言研究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一)语言是什么语言学界至今对语言还没有一个清晰而统一的定义。
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对语言有不同的看法。
一般来说,可以把语言定义为: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

• 英语: • 名词:1、属格(加后缀-’s) • 2、通格(不加后缀) • 人称代词:主格、宾格、属格
一、语法范畴
• 4.时和体 • 时和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件的时间关系和 过程状态。 • 时(tense)表示事件时间、参照时间、说话时间之间的时 序关系, • 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一、语法范畴
• 5.态 • 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 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主动态和被动态。主动态表示 主语是动词的施事,即行为动作的主体,被动态表示主语是 动词的受事,即行为动作的对象。 • 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 动态则用助动词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递归性——指在语言单位的组合过程中,各种语法规 则可以反复地无限地使用。例如: 木头房子
一所木头房子
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他的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他的小学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他的丈夫的小学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 鸦鹊鹊,肚下白,打下请老伯,老伯耳朵 聋;请裁缝,裁缝手脚慢;请老板,老板 心肠黑;请菩萨,菩萨心眼偏;请神仙, 神仙要猜拳;请和尚,和尚不睁眼……
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 (一)语法形式 • 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 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 。 • 语法形式可分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语法形式可以 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词缀、重叠以及 各种语音形式。 • 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通过能否组合、 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 有些语言主要通过不同的词形变化来体现名词和动 词的区别,但有些语言主要通过不同的组合功能来 体现。 “鸭蛋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形式和意义是语法不可分割两个 方面
语法首先是关于语言形式的规则。词形变化、 词与词的排列组合、结构中的虚词、语言单位 都是某种形式。 语法也是关于语言意义的规则。词形变化有意 义、词与词的排列组合有意义、结构中的虚词 有意义、语言单位的定义就包括了它们必须也 有意义。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2011年7月13日
①词形变化: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 ②词形变化: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 凡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叫句法 凡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叫如 语类选择 :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 虚词: 异根: c凡是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 异根 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 语序::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 句法 ③、①虚词: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 : 语序: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 词的重叠: ③语类选择: :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 词的重叠 词的轻重音: ②词的轻重音 is 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 虚词 were 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 was /、语类选择、 义的形式,包括附加、屈折、异根、零形式。 语序、 义的形式,包括附加、/ are有又叫综 语类选择、语序、语 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手段,又叫分析性手段。 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手段,又叫分析性手段。 / 虚词、 形式。 go /形式。 be / am /。 屈折、异根、零形式。 want 定的语法意义的形式。 助动词:have,has,will,shall…… 定的语法意义的形式 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助动词: 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中间或后头加词尾 动词 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他工作 合性的手段。在词的前面、 你看 合性的手段:在词的前面 、词的轻 /看你 四种类型:有词形变化、:逐个”的意思,“天天/ 名词+ 调四种类型。辅助词 如a、附加 :有词形变化 “逐个”的意思,+ 天天/ :主谓结构 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型形式。 零形式: 我学习冠词 你看/ d、附加: :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型形式。 零形式 /工作报告 a,the…… 名词 报告工作/ 动词) 如:报告工作 (动词) `record/`content(名词) 冠词: 名词和量词重叠有“ 如:名词和量词重叠有 如:re`cord /con`tent( / worked / working形容词+名词 重音、 / /books work 指示代词:这重音、停顿等来表 重音 ut 词的重叠三种类型: : 如:book cut(过去式 cut(过去分词 义fish形容词复数 / 偏正结构 好书 指示代词: ,那,这 / 听听/+ 美丽的花园 “ (名词) 过去式)/ 过去分词) 那 这 fish /讲讲 复数) 如:c、词的重叠三种类型过去分词 重音、听听(复数 过去式 ④语调: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 语调: 动词重叠有“尝试 、 件件/家家” 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 , 动词重叠有“尝试” 讲讲/ 件件/家家”。东.西 买卖/买.卖 汉语中,东西含义:从词对结构要求上说,是看哪一类 买卖/ 汉语中虚词 :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 ,东西/ / 屈折: b、屈折 形容词的重叠由程度增加之义, 两方面的含义 两方面的 些…… 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介词: 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介词:为、对、关于 ,“高高 关于…… 试验试验” 形容词的重叠由程度增加之义 试验试验”。含义:从词对结构要求上说, 功能词 “ 连词 如:write /wrote ”↔“。 !build / built ,是看哪些 词能进入某个位置;从结构对词的要求上说, 词能进入某个位置;从结构对词的要求上说 连词: 你去? 如:“你去? foot feet 笔直笔直/喷喷香” 你去!” 的/笔直笔直/喷喷香” /你去 :和、同、与…… 词类的组合能够成立。 语气词:啊我们两人/一组。 词类的组合能够成立。 语气词↔“我们两人/一组。” 我们/两人一组。 “我们/两人一组。” : 、嗨…… “
语言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第四章-第三节
5
一、形式和意义是语法不可分割两个 方面(续5)
语法成分 语法形式 共同语法 形式类聚 语法手段 综合手段 (附加、曲折、 附加、曲折、 附加 异根、零形式) 异根、零形式) 分析手段 (语序、虚 语序、 语调、 词、语调、 词类选择) 词类选择) 词法范畴 语法范畴 句法范畴 语法意义 共同语法 意义类聚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2011年7月13日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第三节 2
一、形式和意义是语法不可分割两个 方面(续2)
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 ⑴ 语法形式不是语音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有 语法形式。 作用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作用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共同作用的语音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⑵ 语法形式不是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有 共同作用的词语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下列情况都属于语法形式: 下列情况都属于语法形式: ⑶ 一些和语音、词语变化无关的形式,同样可以表达 句末语调的升调表示疑问。 a 句末语调的升调表示疑问。 某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也只能是语法形式 动词在语音上重叠表示“尝试”的意义。 b 动词在语音上重叠表示“尝试”的意义。 worker\ book\ worker\ book\ computer 轻声有时起到了区分词和词组的作用。 C 轻声有时起到了区分词和词组的作用。 是具体的单个词 不同写法) 单个词的 如:(是具体的单个词的不同写法) ,可以前加“不” 汉语中有一些词,都可以做动词,可以前加“ 汉语中有一些词,都可以做动词 worker +s\ book +s\ +s\ +s 否定,可以后加“ +s\ computer动态, 表否定,可以后加“着、了、过”表动态,把这些词归 的意义, 表示一类意义, 复数的意义 +s这种词语变化 (表示一类意义 为一类, 动词。 ,即复数的意义,+s这种词语变化 为一类,即动词。这种能共同与某种成分组合并归为某 就是一种语法形式) 就是一种语法形式) 种类别的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种类别的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修饰、陈述、 (性、数、格、 (修饰、陈述、 支配、补充、 支配、补充、 时、体、态) 并列) 并列)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2011年7月13日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第三节
6
二、语法形式的几种手段
语法手段:根据某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将其 归并为几个基本的类,这就叫做语法手段,可分 词法手段 、 句法手段 两类。 为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第三节
1
一、形式和意义是语法不可分割两个 方面(续1)
1、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1) 语法形式是指能体现语法意义的那些形式,语法意 义是指那些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 (2) 二者是语法研究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语法研究 的重要任务就是发现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 即抓住一种形式要问这种形式有什么意义,发现一种 意义要问这种意义是怎么来的。 (3) 二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相同语法意义在不同 的语言中用不同的形式体现。如: 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 英语是在动词后加ed ,汉语是在动词后加“了、过”, 在同一语言内部二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也有多种形 式对应一种意义,比如名词特指意义在汉语中可以前 加指示代词或特定介词。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2011年7月13日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第三节 8
4.2.3.5分析性手段与综合性手段
凡是能够构成词内不同的语法形式,导致词形变化 的手段称为综合性手段,而所构成的语法形式超越 词的范围(语法形式由两个或两上以上的词来体现) 的方法称为分析性手段。 综合性手段包括:附加、内部屈折、零形态、异根、 词的轻重音等。分析性手段包括:语序、选词、语 调、虚词等等。 分析性语言,简称分析语,如汉语、苗语、越南语 等,主要使用虚词、语序等语法手段。 综合性手段起主要作用的语言则是综合性语言,简 称综合语。如拉丁语、俄语、德语、阿拉伯语等。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2011年7月13日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第三节 7
三、语法意义的几个主要范畴
语法范畴: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 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就叫语法范畴,分为 词法范畴 和 句法范畴 。
凡是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 凡是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 也称为类别和关系范畴, 也称为类别和关系范畴,凡是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 法范畴,也即属性范畴,包括:体词性和谓词性的语法 法范畴,也即属性范畴,包括:体词性和谓词性的语法 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句法范畴 句法范畴。 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句法范畴。 范畴。 范畴。 分为:类别范畴 范畴( 分为:类别范畴(由词类和语类选择形式表示的语 体词性范畴:由名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有性、 体词性范畴:由名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有性、 法意义)、关系范畴 )、关系范畴( 法意义)、关系范畴(通过语序或虚词表示语法关系 有定和无定之别。 数、格、有定和无定之别。 的语法意义,有修饰关系、支配关系、陈述关系、 的语法意义,有修饰关系、支配关系、陈述关系、补 谓词性范畴: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谓词性范畴: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充关系、并列关系)。 充关系、并列关系)。 有时、 人称之分。 有时、体、态、人称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