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义笔记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义笔记

语义一、语义的内容和性质(一)意义与语义:意义(价值、语义)例如:1、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意义;2、粮食对于一个农民的意义;3、这个词在这句话的意义是什么;(语义)所以,“意义”和“语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所指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它们不是同义词,而是上下位概念。

而“语义”一项在语言意义这个范畴内也有几层意思;语言单位的意义:语义:可推行的交际单位的意义:不可推行的“举烛”事件使燕国强大(?书燕说)语义:是人们对“三个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语言世界)(二)语义的内容(主要类型)1、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认知角度)①理性意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以及人的精神世界中的现象的理性认识在语言中的反映。

如:妇女:【 + 人】【 + 成年】生命:【 + 生命】【 + 停止】理性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是语义的核心内容。

②附加意义:是附着在理性意义上的反映语言使用者的心理文化等特征意义。

A、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表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感情或态度,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

如:“成功”和“得逞”“成果、后果、结果”语体色彩: 表词语所用的社会坏境通常有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

如:书面语体,母亲;口语语体,妈、娘;一般语体,妈妈;B、联想色彩a、形象联想:指词的理性意义所引起的人们对现实中某种形象的联想。

b、意义联想:由于多义词的几个义项或同音词的几个意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联想。

(比如说“元音和原因”同音)c、文化联想:是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社会观念的作用而产生的联想。

(如:中国人和英美人谈到对狗的看法)2、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语言系统角度)词汇意义:词的语言形式能够表达的全部内容,包括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与人的认知能力有关。

语法意义:语法形式表达的意义。

从语素、词、短语中、句子等语法单位中抽象出来的,用语言的特点有关。

(“他学习我”和“我学习他”词汇意义不变,构成词汇相同)3、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语言状态角度上):语言意义:是词在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它是抽象的概括的是全社会共同理解的。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

第四章语法一、名词解释1.语法2.客观存在的语法3.主观认识的语法4.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5.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6.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7.词法(形态学)和句法(造句法)8.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9.核心语法(小语法)和外围语法(大语法)10.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11.语法形式12.语法意义13.语法手段14.词法手段15.句法手段16.综合性语言17.分析性语言18.虚词、语类选择、语序19.语法范畴20.词法范畴、体词性范畴、谓词性范畴、句法范畴、类别范畴、关系范畴21.附加、屈折、异根、零形式22. 重音、轻读23.词类24.体词性词组、谓词性词组,向心词组、离心词组25.完全主谓句、不完全主谓句、非主谓句。

26.多重复句 27.句组二、简答和论述1.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2.请结合具体例子谈一谈语法和语音、语法和语汇、语法和修辞、语法和语境、语法和逻辑之间的关系。

3.语言学家研究语法,首先必须限定某个范围,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

研究的内容不同,语法规则就会有所区别,这种区别最重要的有:4.历时语法与共时语法的区别:上面(1)5.教学语法与面向信息处理语法的区别:上面(2)6.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的区别:上面(3)7.语法现象的分类(传统语法学、结构语法学和现代形式语法学分别怎样对语法现象进行划分?)8.词法规则、句法规则的区别:9.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的关系。

10.为什么说每个语言成分都既处在组合关系中又处在聚合关系中?11.为什么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12.为什么说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主要是指应用于词和句子的规则?13.现代形式语法学把语法分为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为什么说这种语法分类是一种较新的观点,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重要的意义?14.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15.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16.为什么说语法规律只有一种,而语法规则可以多种多样17.为什么说方言语法实际上是共时语法现象反映历时语法现象?18.为什么说形态丰富的语言中词法问题重要,而汉语中句法问题更重要?19.语法手段中的词法手段有哪些?20.语法手段中的句法手段有哪些?21.词的轻重音的作用:22.词的重叠的作用:23.语序的作用:24.语调的作用:25.类别范畴的表现形式:26.关系范畴的表现形式27.词缀和词尾有哪些不同?28.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29.词法范畴中的体词性范畴和谓词性范畴各包括哪些内容?30. 什么是句法范畴?请结合例子论述句法范畴所包括的内容.31.语法手段和语言类型有什么关系?32.不同语言的不同虚词形式:33.不同语言的不同语类选择形式.34.不同语言中相同的语法意义和不同的语法范畴.35.外语中的主句、小句、从句.36.英语的动词谓语句一般可以分为七种主要句型.37.汉语的动词谓语句分类和英语不同38.复杂结构单句、复谓结构单句与复句的区别39.为什么说词和句子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40.为什么说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41.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42.划分词类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标准:43.各种语言词类划分结果的特点?44.为什么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词类数量和类型?45.如何理解词组作为一种语法单位,它与词这种语法单位实际上是同质不同量的关系?46.词类和词组的聚合类的关系?47.汉语中比较重要的三种特殊词组:48.句子的类型49.什么叫复句,复句的判断标准是什么?50.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的定义及其原则:51.多重复句与句组的区别:52.要不要把句组作为一级语法单位?53.句组要不要作为语法单位?(请答出各种不同意见的根据所在)54.句组有哪些语法作用?55.句组的三种意义关系和三类衔接形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三、聚合规则
词类
1)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划分 2)根据词的形态变化划分词类 3)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词类 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按照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名词:前面能加数量词(如“一个„人‟”,“两张„纸‟”),不能加“ 很”、“不”,后面不能加“了”,一般不能做谓语 形容词:前面能加“很”,后面能加“了”、“的”,在偏正结构中能修 饰名词,能做述语 动词:后面能加“的”、“了”,前面能加“不”但不能加“很”,能做 述语
1)交际中能用来对话的片段,不管多么短,都算一个句子 “谁?”——“我。” 2)从语音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完整的语调 3)句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句子的交际功能可分若干功能类型,简称句类
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句子可以归纳为若干结构类型,简称句型
二、组合规则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1)→(2)移位、删除 (2)→(3)移位、添加 (1)→(4)移位 (4)→(5)移位、添加 (1)→(6)替换 (6)→(7)替换
四、变换
变换和句法同义
(1)我打破了杯子。 (2)杯子被我打破了。 (1)→(2)移位、添加 (3)杯子我打破了。 (1)→(3)移位 (4)我把杯子打破了。 (1)→(4)移位、添加 语义关系:施事(我)---动作(打破)---受事(杯子)
语素的不同类别: 1)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语素分为词根和词缀 词根:山、钱、家、说、炒、table、dance、fresh、blue、spy 词缀:老-、第-、-子、-者、-性、dis-、un-、co-、-ful、-er
词缀按与词根语素的位臵关系,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 词缀按功能可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二、组合规则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语言的性质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语言的性质
3、语言交际表达为一个过程。 一方面,语言线条性特点,决定了说着和听者运用语言 交际,表现为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交际过程本身也分为五 个阶段:编码-发出-传送-接收-解码。
其中涉及心理、生理、物理等因素,但是没有社会因素作根底, 没有对社会约定的语言的共同理解,语言交际无法进行。
再看一个材料: 〔背景:20年代一个来华的德国牧师要给在他们家当女佣的
二、语言为全民使用。 三、语言为全民效劳。
思考: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对语言的 使用有一定影响,这是否与全民性矛盾?
需要注意:自言自语现象。 它是在个人范围内进行的,但是它并不
能否认语言交际的社会性。因为:
1、自言自语也是对语言的运用,只不过说者和 听者是一个人承担而已。
2、自言自语并不是交际的主要方面。
第二节 语言的全民性
一、语言为全民所创造。
全民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上世世代代的人们,另 一方面是某个断代社会上的人们。
与植物有关的器官:种、苗、叶、枝、蘖 农具词汇:鉏、夷、斤、斸、耒、耜、耞、芟、镈、耨、 刈 关于农业生产活动场所的词:仓库、仓廪、田、田野、 沟、仓、渠、场、廪、畴、陆、阜、陵、墐、井、沟渎 与农业有关的动作行为的词来:坺、舂、耕、垦、耦、 耰、种
畜牧业方面的词汇只有6个:六畜、牧、刍、豢、牢、饩。 渔猎业方面的词汇有:搏、罟、网罟、罛、罶、罝、罗、罜、狩、蒐、 弋、毕、矠、阱、鄂。
我的祖母照片〕那时,祖母对照相机这东西非常恐惧,说是能 把小孩的灵魂摄去,因此千方百计谢绝了,这让德国人莫名其 妙,同时感到非常遗憾。〔?齐鲁晚报?〕
思考:在有的交际中尽管有时候对一些语言没有形成共同 的理解,但是交际仍然能够进行。这种个体性语言成分的存在 是否违背语言交际的社会性呢?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提纲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提纲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提纲第四章语法【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语法结构的基本规律,包括:语法的结构单位——句子、词组、词、语素;语素和词组合成更大的语法单位的类型;语法结构的层次性与递归性特点;语法的聚合规则;句子的变换、语言结构的类型和普遍特征。

难点是学会运用已学的语法理论分析和阐释常见的语法现象。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 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1.1.1 语言语法规则的存在客观性用什么样的形式体现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有规则的。

1.1.2 从母语者和二语习得者的材料看1.2 语法和语法研究1.2.1 语法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词法)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句法)的总和。

The rules of syntax combine words into phrases and phrases into sentences.(1)语言中现成的词不能任意更换其中的构成成分,同时也不能任意挪动它们的位置。

(2)一句话可以只有一个词,也可以有几个词。

(3)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1.2.2 语法是客观存在的,语法研究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进行客观的归纳、总结和描写。

语法研究不能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性。

1.2.3 几个概念(1)语法中的任何成分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语法成分的内容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的表达者是语法形式。

(2)在词的范围内的语法形式称为形态,如英语表示“复数”的“-s”就是一种形态。

词序表示词与词的关系,超出了词的范围,因此词序不是形态。

(3)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就成为一种语法手段。

如附加语素和词序就是两种语法手段。

(4)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

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2.1 语法的两个基本规则2.1.1 组合规则语法单位互相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断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2.1.2 聚合规则指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语法上能够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词形成一个聚合,如果用来替换的不是从这个聚合里选出的词,句子也不能成立。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笔记句法学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笔记句法学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笔记句法学Chapter 4 Syntax 句法学1.W hat is Syntax?Syntax studies the sentence structure of language. The term syntax came originally from Greek. It literally meant arrangement. It means that sentences are structured according to a particular arrangement of words. Well-arranged sentences are considered grammatical sentences. Grammatical sentences are formed following a set of syntactic rules.句法学研究语言的句子结构。

该术语来自希腊语,字意是排列。

句子是根据一种特定的排列词的方式构成的。

排列正确的句子被认为是合乎语法的句子。

合乎语法的句子是根据一套句法规则构成的。

句法是一个规则系统。

2. Syntax as a system of rules 句法是规则系统Syntax consists of a set of abstract rules that allow words to be combined with other words to form grammatical sentences. A sentence is considered grammatical when it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grammatical knowledge in the mind of native speakers. Universally found in the grammars f all human languages, syntactic rules comprise the system of internalized linguistic knowledge of a language speaker known as linguistic competence.The syntactic rules of any language are finite in number, and yet there is no limit to the number of sentences native speakers of that language are able to produce and comprehend.句法是一个由一套数量有限的抽象规则组成的系统,句子由单词组合而成。

语言学概论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

语言学概论课件 第四章 语法学

• 英语: • 名词:1、属格(加后缀-’s) • 2、通格(不加后缀) • 人称代词:主格、宾格、属格
一、语法范畴
• 4.时和体 • 时和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件的时间关系和 过程状态。 • 时(tense)表示事件时间、参照时间、说话时间之间的时 序关系, • 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一、语法范畴
• 5.态 • 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 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主动态和被动态。主动态表示 主语是动词的施事,即行为动作的主体,被动态表示主语是 动词的受事,即行为动作的对象。 • 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 动态则用助动词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递归性——指在语言单位的组合过程中,各种语法规 则可以反复地无限地使用。例如: 木头房子
一所木头房子
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他的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他的小学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他的丈夫的小学老师的一所木头房子
• 鸦鹊鹊,肚下白,打下请老伯,老伯耳朵 聋;请裁缝,裁缝手脚慢;请老板,老板 心肠黑;请菩萨,菩萨心眼偏;请神仙, 神仙要猜拳;请和尚,和尚不睁眼……
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 (一)语法形式 • 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 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 。 • 语法形式可分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语法形式可以 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词缀、重叠以及 各种语音形式。 • 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通过能否组合、 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 有些语言主要通过不同的词形变化来体现名词和动 词的区别,但有些语言主要通过不同的组合功能来 体现。 “鸭蛋大”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语法

词法和句法的联系:范畴不同,相互依存, 4 、 词法和句法的联系 : 范畴不同 , 相互依存 , 相互 补充。 A、词以确定的形式进入句子,造句时词法与 补充。 词以确定的形式进入句子, 句法规则并用。 某些句法特点受制于词法:we‘re 句法规则并用。B、某些句法特点受制于词法:we re English。 二者相互补充: studying English 。 C 、 二者相互补充 : 形态变化少 句法重要/语序重要( → 句法重要 / 语序重要 ( 汉 ) 要/语序次要 (俄) 形态变化多→ 形态变化多 → 词法重
(3)根据能否单说或者单独回答问题,可把 )根据能否单说或者单独回答问题, 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自由语素是能单说(单独成句)的语素, 自由语素是能单说(单独成句)的语素,如普 通话的“ 蝴蝶、巧克力” 通话的“笔、走、大、谁、蝴蝶、巧克力” 等。
粘着语素是不能成词的语素以及虽能单独成词 但成词后不能处于单说地位的语素, 但成词后不能处于单说地位的语素,前面提 到的不成词语素都是粘着语素, 到的不成词语素都是粘着语素,成词语素里 的所有虚词也是粘着语素。 的所有虚词也是粘着语素。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语法的性质 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 语法的构成(语法单位) 语法的构成(语法单位) 语法的发展演变
语法的性质
语法是一套规则系统, 一、语法的定义 (一)语法是一套规则系统, 语言单位的组合结构和制约关系。 语言单位的组合结构和制约关系。语法就是词的 构成、变化的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构成、变化的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是语言在 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种规则是客观存在 于一种语言之中, 于一种语言之中,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 同遵守。语法规则主要是指组合规则 聚合规则。 组合规则和 同遵守。语法规则主要是指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 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 潜存的。 组合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现实的 潜存的。 组合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 现实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语法三、分析题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1)夕阳把远山照得通红主语谓语状语中心语介宾述补(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1)热爱人民的周总理动宾定中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定中动宾2、变换下列句子,使其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1)我打破了杯子。

1)我打破了杯子。

——我把杯子打破了。

——杯子被我打破了。

——杯子我打破了。

——杯子我把它打破了。

——我打破的是杯子。

——杯子是我打破的。

……2)我打破了杯子。

——我没有打破杯子。

3)我打破了杯子。

——我打破了杯子了么?(2)我们找到了小王。

1)我们找到了小王。

——小王我们找到了。

——小王被我们找到了。

——我们把小王找到了。

——小王是我们找到的。

——我们找到的是小王。

—2)我们找到了小王。

——我们没有找到小王。

3)我们找到了小王。

——我们找到了小王了?3、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1)关心的是他母亲。

——被关心的人是他母亲——关心人的是他母亲(2)虚构故事吓坏人——虚构故事把人吓坏了——虚构的故事用来吓唬坏人(3)咬死猎人的狗——狗咬死了猎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4)鸡不吃了——鸡不吃食物了——我们不吃鸡了5、用变换的方法辨析下列结构之间的差别。

(1)在池子里洗衣服--在池子里养金鱼*把衣服洗在池子里——把金鱼养在池子里*洗衣服洗到池子里——养金鱼养到池子里这说明“池子里”仅仅是“洗衣服”这个行为的处所,但不必然是“衣服”的处所;与此相反,“池子里”既是“养金鱼”的处所,也是“鱼”的处所。

(2)在黑板上写字——在教室里写字——在火车上写字字写在黑板上——字写在教室里——字写在火车上(人呆)在黑板上写字——(人呆)在教室里写字——(人呆)在火车上写字以上变换说明:(1)“黑板上”是“字”的处所,不必然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2)“教室里”是“写字”的行为发生的处所,但不必然是“字”的处所;(3)“火车上”既是“写字”行为的处所,也可以是“字”的处所。

五.问答题1、简述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实词具有实在的意义,直接代表现实现象,可以作句子的主要成分,能够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又称“语法词”(grammatical word)或“功能词”(function word)。

其意义较虚,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在句子中可以帮助造句,起到一定的语法功能的作用。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是:(1)实词大多数都能单说,但虚词不能。

(2)实词可以充任词组或句子结构中的结构成分,但虚词不能。

(3)实词有实在的意义,虚词的意义比较虚。

2、简述词根、词缀、词尾的区别。

词根是一种构词语素,它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由它体现出来。

如“学校”中的“学”和“校”,“石头”中的“石”,都是词根。

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的其本身不能单独成词构词语素。

如“石头”中的“头”。

词缀又可以分为前缀、后缀、中缀三种。

词尾处于词的末尾,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

因此,词尾是一个变词语素,而不是构词语素。

例如英语book(书)中的-s,walking(行走)中的-ing,等等。

汉语没有词尾。

3、试述提供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

各种基本语法结构的语法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体现出来。

提供语法形式的手段主要有下面几种:(1)选词进入结构的同首先要在语法的词类聚合中进行选择。

我们之所以知道“读书”是述宾结构,“好书”是偏正结构,正是从“读”和“好”所属的词类来确定的。

(2)词序词选出来以后,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加以排列。

各种语言里述宾结构两项的位置是句法结构的重要标志。

汉、英、法、德等语言属于宾语在后的类型,日语、傈僳语、彝语等好多语言属于宾语在前的类型,“写字”、“吃饭”在日语里的词序是“字写”、“饭吃”。

汉语缺少词形变化,更多地依靠词序来确定结构关系。

(3)虚词和词形变化词和词的组合还需要“粘合剂”,这就是虚同和词形变化。

虚词是汉语中除了词序以外的重要组合手段。

在有变格、变位等词形变化的语言里,词要组成结构,往往要通过词形变化来实现。

4、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就是词的语法形式(形态)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类。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体、时、人称、态,等等。

自然语言中常见的语法范畴有(1)性(gender)“性”的语法范畴是属于名词类的词所具有的,印欧语系的语言大多有这种语法范畴。

不过性的数量不等,如法语有阳性和阴性,俄语和德语有阳性、阴性和中性。

俄语以辅音结尾的为阳性,以a结尾的为阴性,以o结尾的为中性。

要注意的是,作为语法范畴的“性”不同于自然性别(sex)。

(2)数(number)“数”的语法范畴一般也为名词类的词所有,表示现实中的事物的数量关系,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有的语言还有双数、三数、四数之分,如阿拉伯语除了单复数外有双数。

通常只有表示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事物的名词才有数的语法范畴,像专有名词、抽象名词等就没有数的变化。

(3)格(case)“格”属于名词和代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这类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与其它词的语法关系。

格的数量在不同的语言中也是不一样的,德语有主格、与格、所有格、宾格,俄语有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

英语的代词有主格(nominative case)、宾格(objective case)、所有格(possessive case)之分,一般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因为主格和宾格没有形式上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来确定的所有格是在词后面加¢s表示。

(4)体(aspect)“体”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情况、方式,可以表示动作的开始、持续、结束、完成等多种意义。

英语有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

汉语的体的分类有不同的说法,如认为“了”表示完成体,“过”表示经历体,“着”表示进行体,重叠表示尝试体,如看看、摸摸、拍拍、捏捏等。

(5)时(tense)“体”属于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和进行的时间,确定时间的标准是说话(写)的时刻。

时的范畴一般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英语一共有16种时态(tense),常用的有13种。

通常所说的英语时态,是把时和体结合在一起说的。

(6)人称(person)人称表示说话者本人和所说的话中的动作行为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英语动词只有be的现在时的单数有人称的变化,如am、is、are,其它动词只在现在时单数时有第三人称和其它人称的对立。

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变化情况是在动词后附加词尾s,个别有变化的,变化规则同名词复数的变化规则相同,如加-es。

(7)态(voice)“态”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与主体的关系。

通常把态分为主动态(active voice)和被动态(passive voice)两种。

句子使用的态不同,动作行为的主体和客体在句子中表示的方法就不同。

用主动态时,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主体,即动作的发出者。

用被动态时,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客体,即动作的支配者,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例如:Father reads the newspaper-The newspaper is read by father.5、举例说明语法结构的"普遍特征"。

语言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语音、词义、语法也有共同的特点,这叫做“普遍特征”。

比如:(1)一切语言都至少有由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鸟儿飞)。

(2)一切语言都有形容词性词语修饰名词性词语(小鸟儿),副词性词语修饰形容词性词语(很小)。

(3)一切语言都有办法把动词性词语全部或一部转成名词性词语(调查[农村]→农村[调查],飞→飞的,写→写的、所写的);把动词性词语转成形容词性词语(飞→飞鸟,烧→烧杯)。

(4)一切语言都有办法把几个名词性词语连在一起(鸟儿和虫子),把几个动词性词语连在一起(试试,适应和改造[环境])。

(5)一切语言都有否定句(鸟儿不飞了)和疑问句(鸟儿还能飞吗),都能够把某些句子变成祈使句(快飞吧!)。

(6)一切语言的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都至少有两种发生关系的方式(鸟儿飞[自动],鸟儿吃虫子[他动])。

6.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有何区别自由词组是严格按照句法-语义规则根据表达需要临时构成的词语组合。

固定词组是形式上象词组但功能上类似于词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

二者的区别如下:(1)从来源上看,自由词组是根据需要临时构成的,而固定词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2)从功能上看,固定词组在语法结构中的作用与词完全一样相当于一个词,也没有必要再行切分,而自由词组本身不仅可以切分出词,还可以切分出低一层级的自由词组乃至固定词组。

而固定词组内是决不能内含自由词组或固定词组的。

(3)从可离散性角度看,固定词组中的成分一般不能更换、增删,次序不能颠倒,但自由词组可以。

(4)从习得的角度看,自由词组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交际有需要,马上就能按照语法规则把有关的词组织起来;但固定词组则是语言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往往是一些历史事件或寓言的概括,必须象词一样一个个地学习记忆。

7.如何区别构词后缀和构形后缀(词尾)(1)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

词尾是指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如英语book加上s以后成为books,walk加上-s,-ing,-ed,之后而成为walks,walking,walked.(2)词缀是词汇词或词位词的构成成分,是构词法的概念,与词根相对;词尾是构形法的概念,与词干相对,是语法词的构成成分。

(3)词缀本身不一定有意义,但附加在词根上之后可以使构成的词在体上增加一些新的词汇意义。

比如“尖——尖子”。

词尾本身就含有语法意义,添加在词干之后构成的语法词增加了特定的语法范畴意义。

比如:“孩子——孩子们”、“worker——workers”。

(4)例子:在“孩子们”这个语法词中,“孩”是词根,“子”是词缀(后缀),“孩子”是由词根语素“孩”和词缀语素“子”构成的词位词,这个词位词充任词干并与词尾“们”一起构成语法词“孩子们”。

8.什么是内部曲折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即通过词的内部的词根中的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构成语法形式。

比如英语名词woman的复数形式,按一般规律是附加词尾s,但它则是采取内部屈折的方式,把元音[9]变成[i],整个词的读音变成了[wimin],又如speak-spoke-spoken,give-gave-given,choose-chose-chosen;名词复数如foot-feet (脚),tooth-teeth(齿),goose-geese(鹅),stand-stood-stood(站),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