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日本文化概论)

合集下载

日本文学概论

日本文学概论

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文学是指在日本国土上产生的文学作品,涉及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漫画、小说集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

日本文学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演变成了众多类型和形式。

本文将介绍日本文学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以及其中的一些重要特点。

一、古典文学日本文学的最早期始于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在这一时期,万葉集成为了日本最早的文学遗产。

万葉集是一部由诗歌组成的集合,在这些诗歌中反映了日本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族等多种方面。

另外,此时期还形成了和歌,就是指依据艺术方式来发挥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到了公元10世纪的平安时代,日本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时期,诸如《源氏物语》和《枕草子》等重要的文学作品纷纷涌现。

《源氏物语》是一部非常长的小说,作者是女作家紫式部,用美丽的描写为这段历史画了一幅极其优美的图景。

《枕草子》则是一部集中讲述诸如春天、秋天等主题的杂文集。

这两部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的一些特点,更是成为了日本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

二、近代文学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文学逐渐进入了现代版的阶段。

在19世纪,时代大变,日本经历了市民文化和西方现代化思想的影响。

这样,代表近代小说创世人的坂口安吾,和执行战前的中原中也等人相继出现,使得小说从古典文学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在二战后的时期,日本文学迅速地扩大了内容范围,其中涌现出了形形色色的新兴文体。

例如,日后备受崇拜的村上春树,就创作了许多有深刻哲学思想的作品。

除此之外,同时期还出现了诸如映画莓之森、宫泽英明等人创造的漫画文学,现代严肃文学和另类小说等新型文学类型。

还有,日本俳句和短歌因其含义简洁而流行开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日本文学的重要性日本文学经过了千年的发展与扩张,已经成了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文学不仅分析了人类的私人感受,还是一种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整体社会和文化大环境的方法。

日本文学之所以能够聆听人类心灵的因素,其原因是因为日本人的心灵文化历来就是重要的,同时对诸多家用课程和社交礼仪也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

日本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日本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日本文化概论课程标准《日本文化概论》课程标准课程英文名称:The Introduction of Japanese Culture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日语专业学分数:2一、课程性质“日本文化概论”根据教育部日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的,为本科日语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

在我院日语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属于专业模块课程,是专业方向系列课程之一。

二、课程理念1、所属学科分析“日本文化概论”属于“文学”门类,其一级学科为“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为“日语语言文学”。

2、课程授课对象分析“日本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对象是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先修课程为《综合日语》、《日语听说》、《日语口语》、《日语阅读与写作》、《日本概况》等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内容选择分析本课程为本科日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

“日本文化概论”是一门围绕日本的文化特点及日本人的心理文化,以点带面地论述日本的历史、社会、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科技等各个文化领域的课程。

该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对日本历史及社会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

同时,使学生能将所学语言知识与日本文化相结合,逐步减少与日本人交往中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摩擦与冲突,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课程学习要求分析《日本文化概论》教学是以教学为手段的跨文化沟通活动,换言之《日本文化概论》教学既是教学活动,又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比较活动。

同时《日本文化概论》课程大都作为日语专业的一门课程,其直接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日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5、课程考核目标和方法分析“日本文化概论”课程的考核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并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的考核方法采用“课堂表现+课外作业+期末报告”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课上发言(回答问题和讲授)和参加小组讨论;“课外作业”包括论文写作与拓展阅读。

课程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提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形式相结合,加强学生对日本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关于日本文化概论方面论文

关于日本文化概论方面论文

关于日本文化概论方面论文日本的文化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是反映一个国家特殊性的东西,是一个社会综合的缩影。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日本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日本文化方面论文篇1试论日本姓氏文化现象摘要:姓氏文化是日本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日本人的姓氏产生较中国晚。

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在姓氏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人名的起名等方面,都很注重姓名的社会性、现实性。

日本虽国土面积小,人口不多,但日本人的姓氏却为数不少、千奇百怪。

日本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宗教、风俗等重要文化现象。

研究日本姓氏对于日本社会、文化、语言、文字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日本姓氏文化现象日本人的姓氏产生较中国晚。

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在姓氏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人名的起名等方面,都很注重姓名的社会性、现实性。

日本虽国土面积小,人口不多,但日本人的姓氏却为数不少、千奇百怪。

日本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宗教、风俗等重要文化现象。

1.日本人的姓氏起源较中国晚1.1中国人的姓氏起源中国人的姓氏起源据说可以追溯至上万年前对风、云、雷的崇拜。

传说中的女娲、伏羲为风姓,神农为雷姓,黄帝有云姓之称,等等。

上古时期,中国人姓和氏是分开的,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姓指的是一个人的血统,只有贵族才有闲空研究或者附会自己的血统。

而氏则代表此人的身份地位。

男人主外,平常使用能代表自己身份地位的氏而不用姓。

姓、氏分开的制度在汉以后就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姓、氏逐渐合流。

夏商周时期,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

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

先秦时期一般老百姓不准有姓氏,如变法的商鞅,本是卫国人,起先被称作卫鞅,后来在秦国变法成功,被封于商郡,从此改名为商鞅。

1.2日本人的姓氏产生与中国姓氏制度相比,日本的姓氏产生较晚。

日本文学概论

日本文学概论
和歌: 《新古今和歌集》 1201年源通具、藤原有家等人根据后鸟羽上 皇的敕命开始编纂的和歌集。共收录和歌20 卷1980余首,其中除了前代和歌,还收录了 大量镰仓当代的名家之作。歌风唯美、梦幻、 艳丽。
中世文学
军记物语: 《平家物语》 作者不详 。原称《平曲》,又称《平家琵琶曲》,为 盲艺人以琵琶伴奏演唱的台本,只有3卷,后经说书艺 人传唱、补充,加之一些文人校勘 、改造,在12011221年初步形成今传的13卷本。 《平家物语》主要叙述以平清盛为首的平氏家族的故事。 按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前6卷描写了平氏家族的荣华 鼎盛和骄奢霸道;后7卷着重描述了源平两大武士集团 大战的经过,渲染了平氏家族终被消灭的悲惨结局。
中古文学

日语假名 假名的形成大约是在9 世纪末、10世纪初。日 本人依据汉字草书创造 出平假名,柔软圆润; 依据汉字楷书的偏旁部 首创造出片假名,有棱 有角。因为它们是用来 替代正式汉字“真名” 衣 → 於 →
あ い う え お
片假名 阿 → ア 伊 → イ 宇 → ウ 江 → エ 於 → オ
中古文学
说话文学 : 《今昔物语集》: 诞生于公元12世纪初,作者不祥。总计31卷 (其中欠缺3卷),收录1040则故事。第1卷 至第5卷的内容是印度故事,第6卷至第10卷 是中国故事,第11卷至第31卷是日本故事。 内容包括佛教故事与世俗故事。
中世文学
中世文学
时代背景
镰仓幕府成立,到室町幕府成立,至江户幕府成立 (1192-1603) *天皇、贵族统治的没落 *武士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王朝传统文化与新兴的、地域性的、带有庶民 特征的文化产生碰撞
闲寂风雅静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近代文学时代背景从明治维新到日本战败18681945文明开化富国强兵脱亚入欧走上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成为世界一流大国梦想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最终战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弹受害国日本近代文学以半个世纪的时间高速度完成了西欧经历几百年的文艺史迎来日本文学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文学的各种流派各种要素和文学创作的各种可能性东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碰撞近代文学发展阶段一明治初年明治二十年二明治二三十年代三明治末期大正末期四昭和前期明治时代1868981912730大正时代191273019261225昭和时代19261225198917近代文学代表流派团体与作品一明治初年明治二十年文明开化与文学功利化时代启蒙思潮福泽谕吉劝学篇文明论之概略等翻译文学鲁滨逊漂流记伊索寓言等政治小说矢野龙溪经国美谈东海散士佳人奇遇等写实主义的萌芽坪内逍遥小说神髓等近代文学小说神髓作者坪内逍遥1885年出版否定了明治维新之前小说劝善惩恶的功利主义以及小说游乐娱乐的两个趋向

日语概论知识点总结

日语概论知识点总结

日语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日语的发展历史日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500年前的古代日本,那时的日语受到了来自中国和朝鲜的汉字和文字的影响。

在平安时代(794-1185年)和江户时代(1603-1868年)的日语中受到了大量汉字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日语中使用大量汉字的原因之一。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的知识和文化,这也对日语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到了20世纪,日语逐渐成为了现代的日本国语。

二、日语的音韵系统日语的音韵系统包括五个元音音节(a、i、u、e、o)和14个辅音音节(k、g、s、z、t、d、n、h、b、p、m、y、r、w)。

此外,日语中还有浊音和清音的区分,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同时,日语的音调相对平坦,不像一些其他亚洲语言那样存在明显的音调。

三、日语的书写系统日语的书写系统包括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三种。

汉字是从中国引进来的,用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和词汇。

平假名和片假名则是由汉字简化演变而来的,用来表达基础的词汇和语法。

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三种书写系统共同构成了日语书写的特点。

四、日语的语法日语的语法非常灵活,它是基于主谓宾的结构。

日语中使用助动词和助词的方式来表达词汇和语法的关系。

而且,在日语中需要着重注意谓语动词的位置以及词尾的变化。

此外,日语中还存在着敬语和尊敬语等不同的语体,这也是需要学习者了解和掌握的。

五、日语的文化意义日语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日本的语言,更是了解日本的文化和历史。

日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日本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而且,日语也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对学习者产生一种深刻的文化冲击。

综上所述,日语作为一种语言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门具有挑战性和魅力的语言。

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对日本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因此,学习日语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日本,还可以提高他们对于语言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会到这种魅力。

日本料理书籍参考

日本料理书籍参考
拾捌•「日常茶饭事」开出禅之花
拾玖•歌魂入茶吟出水仙花
贰拾•草庵茶里的「佗」之花
贰壹•「佗茶」点开了自由花
贰贰•草庵茶没有唐物的「劳薪味」
贰叁•商人茶和武士茶各自开花
贰肆•「庸人无用茶」把政治点「空」了
贰伍•「泪」是死亡的花蕾
贰陆•「数寄」之花开在宗教边缘
贰柒•「躏门」纳山海之花
第二章 歌学、歌论中的“幽玄”
第三章 连歌中的“幽玄”
第四章 能乐中的“幽玄”
Ⅱ 幽玄论(大西克礼)
一 作为艺术的歌道,作为美学思想的歌学
二 作为价值概念与样式概念的“幽玄”
三 中世歌学中的“幽玄”概念的展开
四 正彻、心敬、世阿弥、禅竹的“幽玄”概念
贰捌•「嗜好」绽放「数寄」花
贰玖•流「泪」的非理性之花
叁捂•「华丽的寂」兼并风雅
叁壹•「草体化」的异端之花
叁贰•「身美」的「振舞」之花
叁叁•「振舞」开花如敬神
叁肆•俳谐里有花月心
叁伍•「梅花开在草丛里」
叁陆•武士心「长夏草木深」
叁柒•秋天透出存在的芬芳
叁捌•秋天里的菊花和明月
一 近世饮食生活的特色
二 宽永时期的餐饮文化与《料理物语》
三 茶道与怀石料理的渗透
四 元禄时期的餐饮文化与新兴町人
五 享保时期的餐饮文化与审美意识
六 烹饪书籍的流派与烹饪理论
七 宝历至天明时期的餐饮文化与烹饪书本
八 化政时期的餐饮文化和会席料理
九 外国餐饮的影响
译后记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作 者:李冬君 著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摘要: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

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以及剑道,歌舞伎都是日本著名的文化。

关键词:日本文化,茶道,剑道,花道。

前言: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

在日本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

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3世纪末,百济博士王仁把中国儒家典籍《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传至日本。

5世纪,日本贵族已经能够较好的运用汉字了,继体天皇7年(513年),建立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交待制度,要求百济定期向日本派遣谙熟儒家典籍的汉学家,以后又增加医博士、历博士、天文、地理和阴阳五行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

到飞鸟时代,圣德太子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全面摄取中国文明制度,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日本茶道日本茶道源自中国。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1.简介: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

原称为“茶汤”。

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日本文化概论(二)

日本文化概论(二)

焼酎
日本酒のほか、日本人はまた焼酎をよく飲 んでいる。日本人に親しまれている焼酎は日 本酒を造る過程において酒粕又はもろみを 蒸留めして作られる飲み物である。酒に比べ てアルコール度数は高くて、平均20~30度ぐ てアルコール度数は高くて、平均20~30度ぐ らいである。
味噌
醤油と共に日本食の調味料としてなくては ならないものである。大豆を主な原料として米 又は大麦、大豆の麹などと塩を混ぜて発酵さ せて作るものである。味噌で作った味噌汁は 栄養の高い健康食で、多くの日本人は朝食 にこれを飲む。
自然への親しみと順応
植物自体には木霊と呼ばれる特別な生命があると 日本人は考えている。自然とのふれあいを通して、自 然への親しみや生命に対する畏敬の念も生まれる。 さらに稲が一般な作物と同じ気候に厳しく制限され ていて、天気の変化に十分に気を使わなければならな い。稲作の栽培と成長には、十分な降雨が必要となっ ている。しかし、雨ばかり降っては稲作ができないし、 全く雨が降らなくても稲作ができなくなる。自然に依存 すると同時に、自然の神秘さと不可測性をも語った。 日本人は自然と対立すると考えず、自然と共生し、自 然に従って生きると思っている。
和菓子
米と豆や砂糖でいろいろな和菓子も作られ る。見た目も歯触りもいい和菓子は洋菓子に 比べてカロリーが少なく、ダイエットに効果的 で、特に若い女性の間では人気がある。また、 お茶席などには、和菓子が一緒に出され、作 法によって食べる。
日本酒
日本古来のアルコール飲料である日本酒は 蒸した米に酵母を混ぜて、発酵させてできた ものである。アルコール度数は15度前後であ ものである。アルコール度数は15度前後であ る。
繊細性
稲作栽培には苗代から田植え、収穫、脱穀まで の過程はずっと農民の細かい取り扱いと観察が必 要であった。少しでも粗末にすると、一年の苦労が 水に流れてしまう。そこで、農作業の時期をはずさ ないように常に季節や気候の変化を読み取り、把握 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人々は自然や四季の移り変わ りを観察しているうちに季節に対する鋭くて繊細な 感受性を育成してきた。このような日本人の繊細性 は稲作作業だけではなく、文学、芸術、日常生活な どの各分野に影響を及ぼしてい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辻哲郎 (日本近代伦理学者)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表现在不只是单纯、被动地吸收,而 是主动吸收外来文化,并将外来文化进行消化、改造、 日本化,根据本国需要和现实可能性进行选择性地吸收。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
主导性 选择性 融合性
保守性
日本文化中,古与今、和与外、外与外 等文化要素都在一个统一体内杂然并存。 从日语的表现方式、日本的传统节日、 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上等等可以看出日本 文化的“混杂性”。 语言 わたしはパンを食べたいですね。 传统节日 宗教信仰
从公元三四世纪到六七世纪,以畿内为中心, 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高冢 古坟,标志着日本由弥生文化进入古坟文化的时 代。强大的专制集权已经形成,即以畿内为中心 的大和国终于在5世纪初统一了日本。这个时期, 移居日本的汉人和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记事,一 方面,中国的阴阳、天文等知识传入日本。到6世 纪,儒家经典、佛教等亦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揭开了日本精神文化的序章。
第二、日本是一个岛国 环境因素也是一大要素,它和文明 中心地的中国,以及邻国朝鲜都以海相 隔,与外界的交流具有主导权。
第三、单一的民族。 现在的日本除了大和民族之外,只 有自古以来存在的阿伊努族和朝鲜族等 少数民族。单一的民族使日本文化心理 可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阿伊努族人
第四、日本民族性格形成时期都有大规 模吸收外来文化的的重要体验。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日本历史 进入弥生时代。弥生时代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 高,日本进入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 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弥生人从事农耕,种 植粮食,共同劳动逐渐形成大的村落,父系社会 制度取代了母系制度,阶级差别、政治支配关系 也逐渐形成。当时,自然崇拜和巫术迷信依然支 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农耕祭祀活动盛行, 成为弥生文化的一大特征。
日本文化的开放性 从古至今,日本文化先后吸收了中国文 化、朝鲜文化、印度文化、甚至南蛮文 化(葡萄牙)、红毛文化(荷兰)、西 欧文化、美国文化等。
三大划时代的文化引入: 大化改新前后:中国隋唐文化的摄取 明治为新时期:西欧文化的摄取 二战后:美国文化的摄取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 即便从日本文化中拿走外来文化,剩 下的没有什么,作为摄取者、加工者的 日本人还是保存了自己的独立性。
性格形成时期:绳纹文化与弥生文化的 “混血” 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和喜爱成为日本民族 性格的一个构成部分。
第五、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 等诸方面的研究得知,日本人是南北不同人种 混血形成的。
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使日本文化具有更大的 宽容性和包容性。
பைடு நூலகம்
皆さん、がんばれよ、みてるんぞ!
二、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
第一、日本文化的周边性 第二、日本是一个岛国,环境因素也是一大要 素。 第三、单一的民族。 第四、日本民族性格形成时期都有大规模吸收 外来文化的的重要体验。 第五、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第一、日本文化的周边性 长期以来,日本是文明周边国。在漫 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独自地发展着自 身的文化,与作为亚洲文明中心的古印 度和古中国相比古代日本的文明水平时 相当低下的。 文化的吸收总是高向低处。
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和主体性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
中国文化被称之为自创性文化 日本文化表现出周边性和摄取性特征
• 摄取性的特点决定了日本文化具有开放性和 主体性的基本特征。
日本原初文化
日本历史始于石器的出现,绳纹时代即是日 本的石器时代。那个时期的陶器表面带有丰富多 彩的草绳模样,史称绳纹陶器。绳纹陶器历史久 远,外观渐趋复杂,花纹日益丰富多彩,说明其 时陶器工艺的成熟以及石器加工的发达。绳纹人 群居坚穴,仍以捕鱼、狩猎、采集为生,不知农 耕。生产力的滞后,亦使其当时社会滞留在母系 氏族公社阶段。巫术支配人们的原始社会生活, 也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