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力学变化量专题解读-

初三物理力学变化量专题解读-
初三物理力学变化量专题解读-

力学变化量专题解读-

突破力综是教师的理想,是学生得高分的关键。我总结出三种方法:拆分法、整体法和变量法。以08年中考题40题为例

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配重A受到的重力为1200N,其底面积为5×10-2m2.

B、C都是定滑轮,D是动滑轮;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0H=2:5。小成受到的重力为600N,他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配重A对地面的P1为6×103pa。小成在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1,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

A1

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2,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

,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2为4×103pa。已知F1:F2=20:19,杠杆EH A2

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

(1)拉力F

A2

(2)拉力T2;

(3)动滑轮D受到的重力G。

一.关于拆分法

分别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动滑轮D为研究对象;杠杆EH为研究对象;小成为研究对象。每个研究对象包括两种状态,受力分析后列出等式。最后解四个方程组。(易得分,但计算量大,适合一般的学生)

二.关于整体法

以杠杆为核心,利用两次平衡列等式组方程组。(综合性强,易错,不易掌握,适合优生)三.关于变量法:

提要:属于巧解法,方法的引入,应重点理解方法的生成过程。所有关于变化量问题的引入,都以简单的计算题为铺垫,在实际计算的基础上,总结规律。

(一).知识储备:四种常见的变化量:固体,液体,杠杆,滑轮。

1.固体变化量的引入:(用实际数据证明)

如图1所示,已知长方体A的底面积S=1dm2,重G=10N,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问题1:物体受到几个作用力?(重力和支持力)

问题2:画出受力分析图?(如图2所如示)

问题3:地面的支持力N1和物体A所受重力G是一对______力,大小为_______N;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1=_______N;压力F1与支持力N1是一对______力。

问题4:用竖直向上的力T1=3N拉物体A(如图3所如示),

画出受力分析图?(如图4所示),

地面的支持力N2=_______N;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2=_______N。

问题5:用竖直向上的力T2=5N拉物体A(如图5所如示),

画出受力分析图?(如图6所示),

地面的支持力N3=_______N;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3=_______N。

问题6:在图3和图5中,

竖直向上的拉力变化量为△T=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面对物体A 的支持力变化量为△N=_____________;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为△F=________________;

结论:△T, △N,△F三者的关系是:△T=△N=△F

2.液体变化量的引入:(用实际数据证明)

如图所示:由甲到乙,液面升高量△h1=V1/S (变形V1=△h1 S)(1)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为△P1=ρg△h1 (2)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为△F1=ρg△h1S (3)

=ρgV1=ρg△h1S (4)物体所受浮力为F

由(3)、(4)式可得出结论:△F1=F浮

由乙到丙,竖直向下施加压力F

液面升高量△h2=(V2-V1)=△V /S (变形△V =△h2 S)(5)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为△P2=ρg△h2 (6)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为△F2=ρg△h2S (7)

=ρg△V=ρg△h2S (8)物体所受浮力变化量为△F

由(7)、(8)式可得出结论:△F2=△F浮=△F

3.杠杆变化量的引入:(用实际数据证明)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

如图所示:由甲到乙,杠杆都平衡,则等式G M×OA=BC ×G B(说明:由甲到乙杠杆的力臂OA没变,但对应的力的变化量为G M

,,右边G B没变,但对应的力臂的变化量为BC.所以

4.滑轮变化量的引入:(用实际数据证明)

如图所示:G A=10N G

=2N G B=16N

在甲图中F1=_________________

在乙图中F2=_________________

由甲到乙,

拉力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___

物重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___

问题:拉力的变化量与物重的变化量之间的

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F=△G/n

(说明:拉力的变化量等于物重的变化量除以绳子的段数)

(二)小综合:在四种变化量铺垫完成以后,用小综合进行巩固。(此图常见)

甲乙

如图所示:由甲到乙,人的拉力的变化量与物重变化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拉力的变化量与人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拉力的变化量与地面对人支持力变化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这四个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综合:在小综合基础上,再提高。(把08年中考题40题进行改变)此题三种解法,以变量法最为精典。

如图所示: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配重A受到的重力为1200N,其体积为3×10-2m3. D是动滑轮;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0H=2:5。小成受到的重力为600N,他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

,配重A正好浸没在水中。小成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

A1

为T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2,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

,配重

A2

A有1/3的体积被拉出水面。已知F1:F2=20:19,杠杆EH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

求(1)拉力F

(2)拉力T2;

(3)动滑轮D受到的重力G。

(四)配套练习(以历届中考题和模拟题为主,充分认识和体验变化量的

精妙之处)

1..如图10所示,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 和物体B 。当提升物体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 1;当提升物体B 时,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 2。已知小民的质量为65kg ,物体A 的质量为90kg ,物体B 的质量为50kg 。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民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 2∶F 1=________。

2.如图19所示,质量为70kg 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带有货箱的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第一次运送货物时,放入货箱的货物质量为160kg ,人用力F 1匀速拉绳,工人拉绳的功率P 1,货箱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1。第二次运送货物时,放入货箱的货物质量为120kg ,工人用力F 2匀速拉绳,货箱以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N 1与N 2之比为15:19。(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g 取10N/kg )

求:(1)货箱和动滑轮的总质量m ; (2)功率P 1;

(3)机械效率η2。

3.图8是小明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 的示意图。当物体A 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 所受浮力为80N ,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 1。当物体A 有1/2的体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时,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2,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 2。已知动滑轮所受重力为120N ,小明所受重力为600N ,N 1:N 2=13:12。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则物体A 所受重力为 N 。

图19 货箱

4.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电动门式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简易电动门式起动机架在一个水槽式的工作台上。MN 为质量可以不计(???),长为4m的横梁,行走装置可以把从水中提起的重物在横梁上左右移动。提升电动机通过钢丝绳和滑轮组提起重物,滑轮组的结构如图所示;

=0.5t的重物从水中匀速提至重物上表面求:(1)当使用该装置将体积为0.2m3,质量为m

1

刚好与水面相平时,(假设重物与水槽底不接触,钢丝绳重和轮,轴间的摩擦不计,水的阻力不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重物受到的浮力和动滑轮的重力分别是多少?(动滑轮的重力为750N)

(2)重物离开水面后该装置将重物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向上提升1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电动机拉动钢丝绳的功率分别是多少?

为0.2t,行走装置使提出水面的重物沿(3)若行走装置和提升电动机及定滑轮的总质量m

2

横梁从中点A向N端移动1m到B点,以M点为轴,N点向上的支持力改变量△F是多少?

5.如图所示的装置,O为杠杆AC的支点,OA:OC=1:2,在杠杆的A点挂一边长为0.2m 的立方体D,在杠杆上B点作用竖直向下的拉力F,当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P1为7000Pa,A点受到的向下的拉力为F1’;在杠杆上C点作用竖直向下的拉力F,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D对地面的压力P2为6000Pa,A点受到向下的拉力为F2’,OB:BC=1:2,杠杆和绳的质量忽略不计。求

(1):F1’和F2’的比值

(2):F的大小

(3):如果要使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需要在C点作用至少多大的力F’。

初三物理动态电路专题训练(含答案)

动态电路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1闭合、S2断开时,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若将电键S2也闭合,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差值与A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跟电压表V示数的比值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 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 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电流表A1与 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6.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将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量子力学中几种表象及其之间的关系

量子力学中几种表象及其之间的关系 摘要 体系的态可以用以坐标为变量的波函数ψ(x,t)来描写,力学量则以作用在这种波函数上的算符(量子力学中的算符代表对波函数的一种运算)来表示,这是量子力学中态和力学量的一种具体表述方式。态还可以用其他变量的函数作为波函数来描写体系的状态。 微观粒子体系的状态(量子态)和力学量的具体表示形式称为表象。 常用的表象有坐标表象、动量表象和能量表象。 而研究量子力学规律的各种表示形式以及这些不同形式之间的变换的理论,则称为表象理论。 关键词 态的表象 坐标表象 动量表象 Q 表象 算符表象 角动量表象 正文 体系的态既可用以x (表示全部坐标变量)为变量的波函数ψ(x,t)来描写,也可用以动量p 为变量的波函数c(p,t)来描写。ψ(x,t)和c(p,t)之间的变换关系是 式中 是动量的本征函数, dx x t x t p c dp x t p c t x p p )(),(),()(),(),(*ψ?=?=ψψψ /2 /1)2(1)(ipx p e x -=πψ

称ψ(x,t)是在坐标表象中的波函数,而c(p,t)是同一态在动量表象中的波函数。 由ψ(x,t)可知,粒子坐标在x 到x+dx 之间的概率 c 由(p,t )可知,粒子动量在p 到p+dp 之间的概率 如果ψ(x,t)所描写的状态是具有动量p ’的自由粒子的状态,即ψ(x,t)=ψp ’(x,t),则 在动量表象中,粒子具有确定动量p ’的波函数是以动量p 为变量的δ函数。 那么,态在任意力学量Q 的表象中的描写方式又是什么样呢? 设力学量Q 具有分立的本征值Q1,Q2,…Qn …,对应的本征函数为u1(x),u2(x),…,un(x),…,并组成正交归一的完全系。将态在坐标表象中的波函数ψ(x,t)按{un(x)}展开成 dx t x dx t x w 2 ),(),(ψ=dp t p c dp t p w 2 ),(),(=dx e x x dx x t x t p c t iEp p p p p /''')()()(),(),(-**?=ψ?=ψψψ /')'(t iEp e p p --=δ) ()(),(x u t a t x n n n ∑=ψ

(word完整版)新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应用之-动态电路分析.docx

专题动态电路分析 类型一: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例 1.如图 1 所示电路,将开关S 闭合,电流表的示数将;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针对练习:如图 2 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断开时,电阻R1和 R2是联,开关 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并联电路中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例 2.如图 3 所示电路中,灯泡L1和 L2是联,当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电流表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针对练习:如图 4 所示电路,灯泡L1和 L2是联,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电流表的示数A1的示数将;A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类型二:滑动变阻器的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 例 3.如图 5,是典型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请你判断 A 表和 V 表的变化。 A R1R2 V1 图1 R1 R2 V 图2 V L1 L 2 A 图3 A V L1L2 A 1 图4 针对练习:参考图 6,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由于各种原因,电压表改接在滑动变阻器的两 端,当滑片 P 向左移动时,请判断 A 表和 V 表的变化。 图 5图6 例 5.在如图 7 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 (A)安培表示数变大,灯变暗。(B)安培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伏特表示数不变,灯变亮。(D)伏特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针对练习:在如图 8 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三物理动态电路分析专题.doc

精心整理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1.如图 1 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 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假设灯丝的电阻不变) 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2.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电子温控装置,将热敏电阻 1 2 以及电压表和电流R2 R 、定值电阻R 表连入如图所示电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后,当温度升高 V 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小R1 A B.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S C.电流表示数变小, 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 电压表示数变小 3.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固定在一起, AB 间 1 F 越大,指针偏转角度越大的电表是 连接有可以收缩的导线, R 为定值电阻。可以显示出传感器所受的压力 A.电流表 B.电压表 C.电流表、电压表都可以 D.电流表、电压表都不可以 4. 如图 6 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 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 I ”关系图像如图 7 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A. 电源电压为 10V B.定值电阻 R1的阻值为 20Ω C.滑动变阻器 R 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2 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 A.灯泡 L1变亮、 L2亮度不变B.灯泡 L1变亮、 L2变暗 C.灯泡 L1亮度不变、 L2变亮 D.灯泡 L1变暗、 L2变亮 6、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邮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R1是滑动变阻器,它的 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 能知道邮箱内油量的多少。则 () A、油量增加,R1的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B、油量增加,R1的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C、油量减少,R1的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D、油量减少,R1的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R2R1P V V

(名师整理)最新物理中考复习《力学综合计算》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同步专题复习训练: 力学综合计算 1.如图甲所示,有一体积、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底部和正方体形状的物体上。已知物体的边长为10cm。弹簧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为10cm,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后,伸长的长度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体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此时水深24cm。求: (1)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打开出水孔,缓慢放水,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自然状态时,关闭出水孔。求放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1

2。如图所示,图甲是使用滑轮组从水中打捞一正方体物体的简化示意图,在打捞过程中物体始终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物体未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图乙是打捞过程中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计绳重,忽略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体的边长;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体的重力。 2

3.上海洋山港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图甲是将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桥吊从运输船上转运到正在建设中的洋山港码头时的情景。桥吊是码头上进行货物装卸的起重机,其简化示意图如图甲中所示,它由控制室、水平横梁AB以及两个竖直的支架CD和EF组成。运输船中不同位置有数个密封的水舱,向这些水舱加水或减水,能保证牵引车将桥吊从运输船转运到码头的过程中,运输船的甲板始终保持水平且与码头的地面相平。 (1)牵引车将桥吊缓缓向右拖向码头时,支架CD和EF下的轮子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请在图乙中画出支架CD下的轮子对运输船甲板摩擦力的示意图。 (2)若牵引车拖行桥吊的功率是50kW,9s内将桥吊沿水平方向匀速拖行了3m,则这段时间内牵引车对钢缆的拉力是多少牛? (3)已知桥吊的总质量是2200t,支架CD和EF的高度均是50m,C点到横梁A端的距离是60m,E点到横梁B端的距离是18m,桥吊的重心O到横梁A端和B端的距离分别是72m和28m。试求牵引车将桥吊从图甲所示的位置拖到图丙所示的位置时,运输船的水舱中增加了多少立方米的水? 3

力学专题液面升降问题

液面升降问题考查要点 液面升降问题是中考压轴题的考查热点,近三年(2014-2016年)的中考压轴题都是考查这方面的问题,以液体的压强和浮力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浮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题思路 利用量筒的原理 1.基本思路: 【例1】如图17-1所示,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a) (b) 图17-1 【思路点拨】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变化是由于容器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体积之和发生变化引起的。根据,因容器内原来的水的体积不变,关键是比较两个体积,一个是冰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一个是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求出这两个体积,再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解】(1)如图(a)所示,冰在水中,熔化前处于漂浮状态。 = = =①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求得:==② 比较①和②,= 也就是冰熔化后体积变小了,恰好占据了原来冰熔化前在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 (2)冰在盐水中:冰熔化前处于漂浮,如图(b),则 = = =③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推导与问题(1)相同。 =④ 比较③和④,因为< 所以> 也就是冰熔化后占据的体积要大于原来冰熔化前在盐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了。 【答案】(1)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 【变式练习】冰放在密度小于冰的液体中,静止后处于什么状态,熔化后,液面又如何变化? 【例2】如图17-2所示,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另一底面积为的圆柱体A有部分体积浸在水中,当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为h时(水没有溢出,圆柱体A也未全部没入水中),求:

2020中考物理 压轴专题:动态电路分析(含答案)

2020中考物理压轴专题:动态电路分析(含答案) 一、串联电路 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去表看电路,复杂电路可分别画出等效电路图,电路中的电流有条路径,电阻R、R1的连接方式是。 图1 (2)判断电表的测量对象:串联不用分析电流表,各处电流都相等,重点分析电压表,电压表测量两端的电压(并联法)。 (3)判断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时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电源电压不变,滑片P向左移动时→R接入电路的阻值→电路中的总阻值→电流表的示数→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实质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实质是定值电阻R1的阻值)。(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规律总结】滑片移动引起的串联电路动态分析:首先确定电阻的变化,根据电源电压不变,确定串联电路电流的变化,再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电阻大分得的电压就大),确定定值电阻及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根据电功、电功率的公式确定电功、电功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先电流后电压、先整体后部分) 滑片的移动方向R滑的变化电路中电流I的变化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定的变化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的变化 图2 2.如图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时,电流表A示数,电压表V1示数,电压表V2示数,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并联电路 3.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请回答下列问题:(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图4 (1)去表看电路,复杂电路可分别画出等效电路图,电路中的电流有条路径,电阻R、灯泡L的连接方式是。 (2)判断电表的测量对象:并联电路不分析电压表,各支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重点分析电流表,电流表测量的电流。 (3)判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利用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电源电压不变→电压表的示数;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通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通过灯泡L的电流→灯泡L亮度、电流表A的示数→电路总电阻→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规律总结】滑片移动引起的并联电路动态分析:首先确定电阻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确定电压表示数,根据欧姆定律确定变化支路中电流的变化,其他支路各物理量均不变(快速找出该支路),如图5所示(注:I1为定值电阻所在支路电流,I滑为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电流)。(先电压后电流,先支路后干路)滑片移动时R滑的变化本支路电阻的变化 本支路中电流的变化干路电流的变化 图5 4.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1的示数,电压表V的示数,电流表A2的示数,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初三物理力学变化量专题解读-

力学变化量专题解读- 突破力综是教师的理想,是学生得高分的关键。我总结出三种方法:拆分法、整体法和变量法。以08年中考题40题为例 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配重A受到的重力为1200N,其底面积为5×10-2m2. B、C都是定滑轮,D是动滑轮;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0H=2:5。小成受到的重力为600N,他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配重A对地面的P1为6×103pa。小成在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1,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 A1 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T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对地面的压力为F2,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F ,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2为4×103pa。已知F1:F2=20:19,杠杆EH A2 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 (1)拉力F ; A2 (2)拉力T2; (3)动滑轮D受到的重力G。 一.关于拆分法 分别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动滑轮D为研究对象;杠杆EH为研究对象;小成为研究对象。每个研究对象包括两种状态,受力分析后列出等式。最后解四个方程组。(易得分,但计算量大,适合一般的学生) 二.关于整体法 以杠杆为核心,利用两次平衡列等式组方程组。(综合性强,易错,不易掌握,适合优生)三.关于变量法: 提要:属于巧解法,方法的引入,应重点理解方法的生成过程。所有关于变化量问题的引入,都以简单的计算题为铺垫,在实际计算的基础上,总结规律。 (一).知识储备:四种常见的变化量:固体,液体,杠杆,滑轮。 1.固体变化量的引入:(用实际数据证明) 如图1所示,已知长方体A的底面积S=1dm2,重G=10N,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问题1:物体受到几个作用力?(重力和支持力) 问题2:画出受力分析图?(如图2所如示) 问题3:地面的支持力N1和物体A所受重力G是一对______力,大小为_______N;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1=_______N;压力F1与支持力N1是一对______力。

初三物理动态电路分析专题教案

初三物理动态电路分析 专题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复习目标: 1.会分析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2.会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复习重点: 1.知道串、并联电路特点. 2.会分析动态电路中由于开关断开、闭合以及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3.学会用“动态”的观点,用“隔离法”把电路简化,从而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弄清电压表所测电压. 复习难点: 1.会分析动态电路中由于开关断开、闭合以及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2.学会用“动态”的观点,用“隔离法”把电路简化,从而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弄清电压表所测电压. 课堂教学: 一、知识储备 1.电路特点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3)变形式: 3.判断电路连接——可以先简化电路,电流表当导线看,电压表当开路看(图1) 2 121211 11R R R U U U I I I + ===+=电阻关系:电压关系:电流关系:R U I =U R IR U ==2 1 2 1 2 1 R R R U U U I I I 电阻关系: 电压关系: 电流关系:

4)。 的电流; 的电流; 如何判断电压表测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方法一: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两端的 . 方法二:回路法——看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构成一个回 路,而且该回路上没有电源,则电压表就测那个用电器两端的电 压(如图6). 两端的电压. 二、动态电路的类型及分析 类型一: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流、电压以及电 阻 的变化. 例1.如图7所示电路,将开关S 闭合,电流表的示数 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先看好开关断开和闭合是分别是什么电路,最好画 出等效 电路,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 针对练习:如图8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断开时,电阻R 1 和R 2是 联,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如图9所示电路中,灯泡L 1和L 2是 联,当 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流表的示数 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3 图4 图5 图6

第三章 力学量和算符

第三章 力学量和算符 内容简介:在上一章中,我们系统地介绍了波动力学,它的着眼点是波函数 。用波函数描述粒子的运动状态。本章将介绍量子力学的另一种表述,它的着眼点是力学量和力学量的测量,并证实了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必须用线性厄米算符表示。然后进一步讨论力学量的测量,它的可能值、平均值以及具有确定值的条件。我们将证实算符的运动方程中含有对易子,出现 。 § 3.1 力学量算符的引入 § 3.2 算符的运算规则 § 3.3 厄米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 3.4 连续谱本征函数 § 3.5 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的测量 § 3.6 不确定关系 § 3.7 守恒与对称 在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用波函数描述。一旦给出了波函数,就确定了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在本章中我们将看到:所谓“确定”,是在能给出概率以及能求得平均值意义下说的。一般说来。当微观粒子处在某一运动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不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一可能值、均以一定的概率出现。当给定描述这一运动状态的波函数 后,力学量出现各种可能值的相应的概率就完全确定。利用统计平均的方法,可以算出该力学量的平均值,进而与实验的观测值相比较。既然一切力学量的平均值原则上可由 给出,而且这些平均值就是在 所描述的状态下相应的力学量的观测结果,在这种意义下认为,波函数描写了粒子的运动状态。 力学量的平均值 对以波函数(,)r t ψ描述的状态,按照波函数的统计解释,2 (,)r t ψ表示在t 时刻在 r r d r →+中找到粒子的几率,因此坐标的平均值显然是: ()2 *(,) (,)(,) 3.1.1r r t rdr r t r r t dr ψψψ∞ ∞ -∞ -∞ = =?? 坐标r 的函数()f r 的平均值是: ()()()* (,)(,) 3.1.2f r r t f r r t dr ψψ∞ -∞ =? 现在讨论动量的平均值。显然,P 的平均值P 不能简单的写成 2(,)P r t Pdr ψ∞ -∞ = ?,因为2 (,)r t dr ψ只表示在 r r dr →+中的概率而不代表在 P P dP →+中找到粒子的概率。要计算P ,应该先找到在t 时刻,在P P dP →+中找 到粒子的概率2 (,)C P t dP ,这相当于对(,)r t ψ作傅里叶变化,而(,)C r t 有公式 给出。动量p 的平均值可表示为 但前述做法比较麻烦,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直接从(,)r t ψ

初中物理动态电路分析专题训练汇编

第15讲动态电路分析 【知识点】: 1.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2.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3.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 1/R总= 1/R1+1/R2 ④分流作用:I1:I2=1/R1:1/R2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知识点透析】 动态电路在中考中一定有一个题,可能是选择,也可能是填空 【精讲例题】 1.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滑到b,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 流表A1的示数逐渐变小,这一过程中 A.滑片P是向左滑动的 B.电压表V的示数逐渐变小 C.电流表A的示数逐渐变小 D.电流表A与A1的示数差逐渐变小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 ) A.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 C.小灯泡亮度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 4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请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电流表 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例4 【随堂检测】

力学量和算符

第三章力学量和算符 内容简介:在上一章中,我们系统地介绍了波动力学,它的着眼点是波函数。用波函数描述粒子的运动状态。本章将介绍量子力学的另一种表述,它的着眼点是力学量和力学量的测量,并证实了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必须用线性厄米算符表示。然后进一步讨论力学量的测量,它的可能值、平均值以及具有确定值的条件。我们将证实算符的运动方程中含有对易子,出现。 §3.1 力学量算符的引入 §3.2 算符的运算规则 §3.3 厄米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3.4 连续谱本征函数 §3.5 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的测量 §3.6 不确定关系 §3.7 守恒与对称 在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用波函数描述。一旦给出了波函数,就确定了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在本章中我们将看到:所谓“确定”,是在能给出概率以及能求得平均值意义下说的。一般说来。当微观粒子处在某一运动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不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一可能值、均以一定的概率出现。当给定描述这一运动状态的波函数后,力学量出现各种可能值的相应的概率就完全确定。利用统计平均的方法,可以算出该力学量的平均值,进而与实验的观测值相比较。既然一切力学量的平均值原则上可由给出,而且这些平均值就是在所描述的状态下相应的力学量的观测结果,在这种意义下认为,波函数描写了粒子的运动状态。 力学量的平均值

对以波函数(,)r t ψ描述的状态,按照波函数的统计解释,2 (,)r t ψ表示在t 时刻在 r r d r →+中找到粒子的几率,因此坐标的平均值显然是: ()2 * (,)(,)(,) 3.1.1r r t rdr r t r r t dr ψψψ∞ ∞ -∞ -∞ = =?? 坐标r 的函数()f r 的平均值是: ()()() *(,)(,) 3.1.2f r r t f r r t dr ψψ∞ -∞ =? 现在讨论动量的平均值。显然,P 的平均值P 不能简单的写成 2(,)P r t Pdr ψ∞ -∞ = ?,因为2 (,)r t dr ψ只表示在 r r dr →+中的概率而不代表在 P P dP →+中找到粒子的概率。要计算P ,应该先找到在t 时刻,在P P dP →+中找 到粒子的概率2 (,)C P t dP ,这相当于对(,)r t ψ作傅里叶变化,而(,)C r t 有公式 给出。动量p 的平均值可表示为 但前述做法比较麻烦,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直接从(,)r t ψ 计算动量平均值的方法。由(3.1.4)式得 利用公式 可以得到 记动量算符为 ?p i =-? 则 ()* ?(,)(,) 3.1.9p r t p r t dr ψ ψ∞ -∞ = ? 从而有 ()()()* ?(,)(,) 3.1.10f p r t f p r t dr ψψ∞ -∞ = ? 例如:动能的平均值是 角动量L 的平均值是

专题--高中力学(受力分析总结及题型分析)

专题二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先分析重力,然后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电力、磁力、浮力等).所有物体都要进行力分析,不得遗漏。 可以假设为有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一定沿切线(与接触面平行)方向。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任意方向:F 合=0 或者 任意方向建立的坐标? ???? F 合x =0F 合y =0 3、共点力平衡的几条重要推论 (1)、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多力平衡: 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解读: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推论. (1)、物体受力平衡: (比如,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任何方向建立的坐标系,在坐标轴上均受力平衡(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例如,物体受三个力作用,且平衡,任意方向建立坐标,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题2、3)

题型分析 2.[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滑滑梯是小孩很喜欢的娱乐活动. 如图2所示,一个小孩正在滑梯上匀速下滑,则 ( ) A .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弹力大小相等 图2 B .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 .小孩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D .小孩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分析:如果 CD 3.[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如图3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 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小球对木板的 压力大小为 ( ) A .mg cos θ B .mg tan θ C.mg cos θ D.mg tan θ 图3 解析: 取光滑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于小球是 光滑的,因此小球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 标系,由于小球静止,则有坐标轴上的力平衡。 X 轴: F N1sin θ-F N2=0, y 轴:F N1cos θ-mg =0 解得:F N1=mg cos θ ,F N2=mg tan θ 由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知,小球对木板的压力为F N2′=F N2=mg tan θ. 4.[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如图4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静止置于 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 点, 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 ( ) A .滑块可能受到三个力作用 B .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图4 C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人教版-初三物理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1.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假设灯丝的电阻不变)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2.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电子温控装置,将热敏电阻R 1、定值电阻R 2以及电压表和电流表连入如图所示电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后,当温度升高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 A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B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3.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固定在一起,AB 间连接有可以收缩的导线,R 1为定值电阻。可以显示出传感器所受的压力F 越大,指针偏转角度越大的电表是 A .电流表 B .电压表 C .电流表、电压表都可以 D .电流表、电压表都不可以 4.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 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 -I ”关系图像如图7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10V B .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20Ω C .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D .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 ) A .灯泡L 1变亮、L 2亮度不变 B .灯泡L 1变亮、L 2变暗 C .灯泡L 1亮度不变、L 2变亮 D .灯泡L 1变暗、L 2变亮 R 2 A V R 1 S

力学动态平衡专题

力学动态平衡专题 一、矢量三角形法 特点:物体受三个力作用, 一为恒力,大小、方向均不变(通常为重力,也可能是其它力); 一为定力,方向不变,大小变化; 一为变力,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 分析技巧:正确画出物体所受的三个力,先作出恒力F3,通过受力分析确定定力F1的方向,并通过F3作一条直线,与另一变力F2构成一个闭合三角形。看这个变力F2在动态平衡中的方向变化,画出其变化平行线,形成动态三角形,三角形长短的变化对应力的变化。 1.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球对墙面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水平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图示位置.不 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增大,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2.如图所示,重物G系在OA、OB两根等长的轻绳上,轻绳的A端和B端挂在半圆形支架上.若

固定A端的位置,将OB绳的B端沿半圆形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OC的过程中()A.OA绳上的拉力减小B.OA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OB绳上的拉力减小 D.OB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3.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1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B.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4.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 5. A、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 B、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 C、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 D、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 二、相似三角形法 特点: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一为恒力,大小、方向不变(一般是重力),其它两个力的方向均发生变化。

人教版—初三物理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1.如图1所示得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得滑片P 向左移动得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假设灯丝得电阻不变) A .电压表得示数变小 B .电流表得示数变小 C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得比值变小 D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2.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电子温控装置,将热敏电阻R 1、定值电阻R 2以及电压表与电流表连入如图所示电路,热敏电阻得阻值随温度得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后,当温度升高时,电压表与电流表得示数变化情况就是 ( ) A .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B .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3.如图就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得压力传感器得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与滑动变阻器得滑片P 固定在一起,AB 间连接有可以收缩得导线,R 1为定值电阻。可以显示出传感器所受得压力F 越大,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得电表就是 A .电流表 B .电压表 C .电流表、电压表都可以 D .电流表、电压表都不可以 4、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 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得“U -I ”关系图像如图7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 得就是( ) A. 电源电压为10V B .定值电阻R 1得阻值为20Ω C .滑动变阻器R 2得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D .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5.如图所示得电路中,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得过程中( ) A .灯泡L 1变亮、L 2亮度不变 B .灯泡L 1变亮、L 2变暗 C .灯泡L 1亮度不变、L 2变亮 D .灯泡L 1变暗、L 2变亮 6、如图所示就是一种自动测定邮箱内油量多少得装置,R 1就是滑动变阻器,它得金属滑片就是杠杆得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得刻度,就能知道邮箱内油量得多少。则( ) A 、油量增加,R 1得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B 、油量增加,R 1得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C 、油量减少,R 1得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D 、油量减少,R 1得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R 2 A V R 1 S

1.7-量子力学中的算符和力学量

算符即运算规则算符即运算规则。。它作用在一个函数ψ(x)(x)上即是对上即是对ψ(x)(x)进行某进行某 种运算种运算,,得到另一个函数?(x) §1.7 1.7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和算符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和算符 例: )()(?x x F ?ψ=)()(?x xf x f x =)()(?x f x f I =dx d D = ?1、定义

2、乘法与对易 算符的乘法一般不服从交换律: )?(??ψψB A B A ≡A B B A ????≠例如:

则算符的对易式可记为则算符的对易式可记为::若对任意若对任意ΨΨ,都有: 则称 和 对易: 引入记号: ψψA B B A ????=A ?B ?]?,?[????B A A B B A ≡?0]?,?[=B A I x D ?]?,?[=h i p x x =]?,?[易证:

可定义算符的可定义算符的n n 次方为: A A A A n ???????=可定义算符的多项式和算符的函数可定义算符的多项式和算符的函数。。例如:

3、线性算符 设C 1, C 2为常数为常数,,若算符满足: 则称其为线性算符则称其为线性算符。。 量子力学态叠加原理要求力学量算符必须是线性算符 例如例如,,下列算符为线性算符下列算符为线性算符:: 2 2112211??)(?Ψ+Ψ=Ψ+ΨF C F C C C F x p H y x x ?,?,,2 ??? ??

算符的本征值方程:4、本征函数本征函数、、本征值 λ为算符 的本征值的本征值,,为算符 的本征值为λ的本征函数的本征函数。。 例如,e 2x 是微商算符的本征函数: )()(?x x F λψψ=)(x ψF ?F ?F ?

【中考物理】中考中考复习: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中考物理】中考中考复习: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知识分析:动态电路分析题和电路故障分析题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其原因是这两类题目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进行电路故障分析,要以动态电路分析能力作为基础,而电路故障分析又是动态电路分析的载体,因此我们将这两类分析题整合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在编排顺序中,我们以动态电路分析作为主线,而将电路故障作为电路动态变化的一个原因。 复习目标: 1.会分析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2.会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1.电路特点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3)变形式: 3.判断电路连接——可以先简化电路,电流表当导线看,电压表当开路看(图1) 方法:看电流表与哪个用电器串联,则就测通过那个用电器的电流(如图2、图3). 5.如何判断电压表测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方法: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如图5) 2 1 21211 11R R R U U U I I I + ===+=电阻关系:电压关系:电流关系:R U I = I U R IR U = = 2 1 2 1 2 1 R R R U U U I I I + = + = = = 电阻关系: 电压关系: 电流关系: 图5

类型一:滑动变阻器的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 例1: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请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分析方法: 练习1.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请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电 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练习2.如图15-40 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各电表示数变化情况是( )。 A .V 1增大,V 2减小,A 减小 B .V 1增大,V 2减小,A 增大 C .V 1减小,V 2增大,A 增大 D .V 1减小,V 2增大 A 减小 2、并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变化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例2: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请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电流表A 1的示数 ;电流表A 2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练习1.如图1所示,闭合电键S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请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 。(均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练习 2.如图2所示,闭合电键S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请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 化: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练习 3.如图3所示,闭合电键S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请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 (例 (例 (例 (例2(例3 (例4 图15-40

力学量算符之间的对易关系 - 屏幕长和宽

力学量算符之间的对易关系 讨论微观态ψ中某一力学量F 时,总是以∧ F 的本征质谱作为力学量F 的可能值。若我们同时观测状态ψ中的一组不同力学量 ,, G F ,将会得到什么结果呢?这一讲我们主要讨论这个问题。主要内容有: 一个关系:力学量算符之间的对易关系 三个定理?? ? ??力学量守恒定理不确定关系逆定理)共同本征态定理(包括 1 算符之间的对易关系 1.1 算符的基本运算关系 (1)算符之和:算符∧ F 与∧ G 之和∧ ∧+G F 定义为 ψψψ∧ ∧∧∧+=+G F G F )( (1) ψ为任意函数。一般∧ ∧ ∧ ∧ +=+F G G F ,例如粒子的哈密顿算符)()(22 r U T r U p H +=+=∧∧∧ μ 是 动能算符∧ T 与势能算符)(r U 之和。 (2)算符之积:算符∧ F 与∧ G 之积定义为 )()(ψψ∧ ∧∧∧=G F G F (2) 显然,算符之积对函数的作用有先后作用次序问题,一般不能颠倒,即∧ ∧∧ ∧≠F G G F 常记为 ∧ ∧ ∧ ∧≠-0F G G F (3) n 个相同算符∧F 的积定义为算符∧ F 的n 次幂 例如 dx d F =∧ ,则 222dx d F =∧,n n n dx d F =∧ 。 为了运算上的方便,引入量子括号 ∧ ∧∧∧∧∧-=??????F G G F G F , (5) 若 0,≠?? ? ???∧∧G F (6) 称算符∧F 与∧G 是不对易的(不能交换位臵),即∧ ∧∧∧≠F G G F 。

若 0,=?? ? ???∧∧G F (7) 称算符∧F 与∧G 是对易的,即∧ ∧∧∧=F G G F 。 下面几个经常使用的对易关系,请自行证明。 ?????????+=+=+=+-=∧∧∧∧∧∧∧ ∧∧∧ ∧∧∧∧∧∧ ∧∧∧∧∧∧∧∧∧∧∧∧ ∧) 11(],[],[],[)10(],[],[],[)9(] ,[],[],[)8(],[],[G M F M G F M G F M G F M F G M G F M F G F M G F F G G F 1.2 坐标算符与动量算符的对易关系 坐标算符是乘数因子,相互对易 []0],[0],[0 ,===x z z y y x (12) 动量算符是微分算符,因为 x y y x ???= ???2 2 ,则 0,0,0 ,=?? ? ???=?? ? ???=?? ? ???∧∧∧∧∧∧x z z y y x p p p p p p (13) 坐标算符与动量算符:设ψ为任意函数 ?? ??? ?? --=??-=??-=∧∧ψ ψψψψψx x i i x x i x p x x i p x x x )( 比较后可得 ψψψ i x p p x x x =-∧ ∧,即 i p x x =??? ???∧, (14a ) 但是 0,0 ,=?? ? ???=?? ? ???∧∧z y p x p x (14b ) 同理可得坐标算符与动量算符的其它对易关系式,可概括为 ij j i i p x δ =?? ? ???∧ , (14c) 其中 ),,()3,2,1(z y x i x i ≡== ),,()3,2,1(∧ ∧∧∧≡=z y x j p p p j p ※坐标算符与动量算符的对易关系是最基本的对易关系,其它力学量的对易关系均可由 此导出。 1.3 角动量算符的对易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