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弄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3.秦汉以来:重农抑商4.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出现5.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世界最早货币“交子”出现;商税收入成重要裁员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7.明清:商业繁荣,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徽商、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特定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闭市后不准交易2.宋朝: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城郊和乡村出现“草市”,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3.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4.城市兴起与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5.扬一益二:扬州、成都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是重要外贸港口3.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清朝:海禁,闭关锁国,只开广州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6.朝贡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前言: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小结: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已出现4.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5.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6.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赔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涵盖了从商品交换到货币流通的演变,以及商业组织形式的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古代商业的发展过程、商业活动的特点和商业组织的演变。

1. 古代商业的起源古代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当时人们主要通过物物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求,例如用粮食交换工具、动物皮毛交换食物等。

这种简单的商品交换奠定了商业发展的基础。

2. 货币的出现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易的增加,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种普遍接受的媒介来方便交换。

于是,货币的概念应运而生。

最早的货币形式包括贝壳、金属器具等,后来逐渐发展成铜币、银币和纸币等。

货币的出现加速了商业活动的发展,使交易更加便捷和高效。

3. 商业活动的特点古代商业活动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需求多样化:古代商业活动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包括食物、衣物、器具、工艺品等。

(2) 贸易网络的形成:商人通过长途贸易建立了广泛的贸易网络,连接了不同地区和文化。

(3) 商业信用的重要性:商业信用在古代商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对交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4) 商业风险的存在:古代商业活动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天灾、战争、劫掠等,商人需要应对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 商业组织的演变古代商业组织形式的演变经历了从个体经营到集体经营的过程。

最早的商业组织形式是个体商人,他们独立经营,负责采购、销售和运输等。

随着商业活动的扩大,商人们开始组成商业行会,共同管理和保护商业利益。

行会成员之间分享信息、资源和风险,提高了商业活动的效率和安全性。

5. 商业交流的发展商业交流是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贸易网络的扩大,商人们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长途贸易。

例如,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了东方和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商品的交流。

商业交流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6. 商业法律和规范的出现为了保护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古代社会逐渐建立了商业法律和规范。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
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夏代的商国人就开始了经商行为,商国第七任君主王亥为中国商业始祖。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改变战国时期货币种类繁多,度(长短)量(容积)衡(轻重)不一的现状,决定统一货币,把原来秦国流通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这就是通称的“秦半两”。

他还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特别是统一货币对后世影响深远。

两汉时期,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两汉政府实行“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政策,商业出现了初步的发展。

3、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

安史之乱后,对外商业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

越州是东南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的聚集之地。

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4、两宋时期商业繁荣
两宋时期的商业繁荣是全方位的,不仅商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华。

商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促进了商业的继续繁荣。

5、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明清徽商与晋商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

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

在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引言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耕社会向城市化、市场化社会的转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古代商业的发展,并探讨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商业的起源商业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交换物品和服务的重要性。

最早的商业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原始社会,当时人们通过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交易。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商业活动逐渐演变为专门的职业。

三、古代商业的发展阶段1. 早期商业阶段早期商业阶段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城市成为商业交流的重要场所。

人们开始使用货币进行交易,这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同时,商业活动也开始跨越国界,形成了国际贸易。

2. 商业组织的兴起商业组织的兴起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好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在古代,商人组成了各种商会和商业组织,如古代中国的商人会、古代阿拉伯的商人公会等。

这些组织为商人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3. 商业法律的形成为了保护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各个古代文明国家相继制定了商业法律。

商业法律的形成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维护了商人的权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4. 商业技术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技术的进步。

例如,古代航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古代印刷术的发明使商业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古代纺织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商品的生产效率等。

四、古代商业的影响1. 经济影响古代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商业活动的兴起为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提供了便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2. 文化交流古代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商人通过商业活动的往来,带来了各种文化产品和思想观念的传播。

这种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3. 社会变革古代商业的发展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商业活动的兴起使得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出现了专门从事商业的职业群体。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代商业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古代商业的起源古代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开始形成的时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可以通过交换物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最初的交换方式是以物换物,即物物交换。

这种交换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一种普遍接受的媒介物,如贝壳、金属等,作为交换的工具,这就是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浮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便利性和效率,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阶段1. 原始社会的商业活动:在原始社会,商业活动主要以部落间的贸易为主。

由于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等原因,商业活动规模相对较小,主要以实物交换为主。

2. 古代国家的商业发展:随着国家的形成和交通的改善,商业活动逐渐扩大。

古代国家的商业活动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形成为了繁华的商业街区和市场。

商人开始浮现,他们以购买低价商品,再以高价销售的方式获取利润。

3. 古代商业的繁荣:在古代社会的某些时期,商业活动达到了繁荣的阶段。

例如,古代中国的唐朝和宋朝时期,商业活动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形成为了繁荣的市场和商业网络。

在古代欧洲,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也非常繁荣,形成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

三、古代商业对社会的影响1. 经济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

2. 文化交流: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商人的跨地区贸易和文化传播带来了各种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3. 社会分工:商业活动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形成。

不同的商人从事不同的行业和职业,形成为了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 财富积累:商业活动的成功使商人能够积累财富,提高社会地位。

必修2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

必修2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

五、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一)原因: 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三、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一)原因: (二)表现: 1、徽商
2、晋商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 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 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 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 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4、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5、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一)原因: (二)表现:
1、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2、中外贸易发展, 3、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4、每个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 5、设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 但发展受到限制: 如市区和住宅区分开(空间) 闭市后不得有经营活动(时间)
古代商业的发展
大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大都会 (2)海外贸易的发展: A、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B、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2、繁荣的原因:
古代商业的发展
(1)农业和手工业继续发展
(2)疏浚大运河,开辟海运,并在各地遍设驿站
(3)国家统一,有利于商品在大范围内流通
(4)海外贸易的发展
五、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徽商和晋商
古代商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
解题关键:宋元时期出现了繁荣局面, 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边境 柜坊、飞钱和纸币很早就产生了,国 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 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 荣。 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 思路引领: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 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政府对商 走向繁荣。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

在古代,商业活动主要包括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市场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从古代商业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商业形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古代商业的起源古代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定居形成部落社会的阶段。

当时,人们开始种植农作物并养殖牲畜,产生了多余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

为了获取自己所需的物品,人们开始进行物物交换,即商品交换。

这种最早的商业活动为后来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阶段1. 原始社会的商业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部落间的交流中。

人们通过物物交换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用粮食交换衣物、用石器交换兽皮等。

这种交换方式在当时的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2. 古代国家的商业发展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古代国家的商业活动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展开,城市成为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重要场所。

同时,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多,人们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阶层。

他们通过经营和贸易获得利润,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3. 古代商业的国际化阶段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古代商业逐渐走向国际化。

商人们开始进行跨国贸易,将各地的特产和商品进行交换。

例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得以发展,希腊和罗马的商人也通过地中海进行贸易往来。

这种国际化的商业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

三、古代商业的形式1. 商品交换商品交换是古代商业活动的最早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形式。

人们通过交换自己的物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交换方式在原始社会和古代国家时期都有存在。

2. 货币流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发展出货币作为交换媒介。

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交换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古代的货币形式有金银币、贝壳、布币等。

古代商业发展的六个阶段

古代商业发展的六个阶段

古代商业发展的六个阶段
答: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为:商周时期:商业开始兴起,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和货币,商业主要由官府控制,为官府和贵族服务,即"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私商逐渐成为商业主体,货币流通广泛,形成了著名的商业中心。

秦汉时期:商业发展艰难,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以及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水路和陆路商运都十分发达,出现了规模宏大的航船,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宋元时期:商业经济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明清时期:商业在城镇中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如晋商和徽商等,但闭关锁国政策对商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

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探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演变特点和中国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归纳法,比较法,分析插图,问题探究,历史比较,阅读法和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演示
教学过程:
导入1:同学们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都会发现商业性广告铺天盖地的向我们袭来,可见当今社会的商业竞争异常激烈,那么什么是商业呢?商业是以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为前提的,从大的方面分为内贸和外贸两种。

好,那么下面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你是一位商人,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的商业活动?换句话哪些因素会对你的生意产生影响?也就是为了把你的生意做好,你在经商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回答)大家说的非常好,这些因素确实影响着商业的发展,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放眼历朝历代,看看古代社会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商业发展的。

导入2: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
思考: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
1、先秦时期----兴起
①“商人”的来历:商朝人善于经商,经商的人被称为“商人”。

使用贝为货币。

商业由官府控制。

(工商食官)
②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尊为祖师。

2、秦汉------艰难发展
思考: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概况:秦汉到隋唐,经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材料:“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3、隋唐商业----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大运河的开通。

(还包括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表现:A金融方面:柜坊和飞钱出现
【课堂思考】: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

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

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B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C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
D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
4、宋元商业---繁荣
两宋——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思考:两宋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社会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业活动。

水陆交通的便利。

元朝——表现: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5、明清时期商业发展
概况:①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
②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A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D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乾隆年间开始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汇兑,为官府代理钱粮。

)。

结论: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

注意——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出现商帮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宋朝以前——概况:①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坊(居民住宅区)分开。

②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③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如汉唐长安城设有东、西“市”等等。

宋朝时期——概况:①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A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B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②“草市”也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
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
(1)重要大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一批新兴城市兴起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催生了。

表现: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扬一益二”。

(3)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多样化和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活跃。

②隋唐以后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增多,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

过度:刚才讲的都是古代中国内贸的发展情况,那么外贸呢,是一种怎样发展情况一起来学习一下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逐渐由盛而衰
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主要特点: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朝贡贸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如郑和下西洋)
3、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走向衰弱:
原因: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表现:只开广州一处,只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外贸。

出口商品仅占总量3%左右。

过度:自商朝时期商业兴起到明清之际商业的发展,期间体现了怎样的特征呢?
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起源早,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宋元明清时期商业日益繁荣。

②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相联系,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③从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④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⑤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明清时期逐渐由盛而衰。

课堂小结:商业、农业、手工业之间互相联系,“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商业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的进步是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明朝中后期,催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是古代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生力量。

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