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

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商业发展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商业贸易的起源、商业网络的形成和商业制度的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商业贸易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类开始采用农业经济模式,进而产生了一定的剩余产品。
这些剩余产品鼓励了人们进行物物交换,逐渐形成了商业贸易的雏形。
在青铜时代,商业贸易加速了货币交换的发展,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使贸易更为方便。
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商业贸易以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为主要交易物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兴起,商业贸易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和地方经济的繁荣,商业贸易得以进一步发展。
古代丝绸之路的形成,对中国与其他亚洲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商业网络的形成商业网络是商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是由商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所构成的。
古代中国商业网络的形成可粗略分为两个阶段:地方性商业网络和区域性商业网络。
地方性商业网络主要指的是古代中国各地独立发展的商业网络。
这种网络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个地方经济的独立繁荣和商业交流的需求。
例如宋代的临安、明代的商业城市荆州等,都是地方性商业网络的代表。
地方性商业网络的形成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也加速了商人之间的联系和商业文化的交流。
随着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区域性商业网络逐渐形成。
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例,它连接中原地区与西亚、欧洲国家之间的商业贸易网络。
丝绸之路的形成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商业联系和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国商业的繁荣发展。
同时,区域性商业网络也促进了商业制度的完善和商业文化的交融。
三、商业制度的发展商业制度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商业制度主要包括市场的形成、商业法规的制定和商会的建立。
古代中国商业市场的形成与经济繁荣密切相关。
各个朝代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纷纷设立市场,为商人提供便利的交易环境。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知识点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知识点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
2.发展(1)古代中国①商朝: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
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
②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③秦汉: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④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⑤元、明、清时期: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2)古代世界①古埃及: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王经常派商队到国外去从事贸易活动。
②古希腊:各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③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④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⑤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3)丝绸之路①概念: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贸易通道。
②陆上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
③海上丝绸之路: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
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
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④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
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贡品种类等均有严格规定。
⑤公行贸易: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
3.作用(1)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整体把握
古代商业的发展可归纳为“五先”与“五后”五个变化(三二p98) 商业场所: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 交易媒介:先物物交换,后一般等价物,直至固定为金银。 商人组织:先亲缘组织,后业缘组织和地缘组织。 主导商业:先官商,后私商。 政府管控:先直接严控,后间接宽松。
.
请思考,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对外贸易贸渐易趋。萎缩。那时,只开广州一处对外
通商,规定由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
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人教版必修二教材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
➢延伸拓展:中西“商业革命”的比较
西欧的“商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 大变革。 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 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 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同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 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世界有力地联结为一个整 体。
出现草市(民间市集)
.
二、“市”的发展— “市”是商品买卖的场所
朝代
市的发展情况
秦 代 商品明码标价
汉 代 集中贸易,严格管理,长安九市
南北朝 唐代 宋代 明清
草市(民间集市)形成,设立草市尉 草市普遍,夜市繁荣(有时空限制) 突破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
商业区繁华
.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朝代
主要商业都会
政治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
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
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夏代的商国人就开始了经商行为,商国第七任君主王亥为中国商业始祖。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改变战国时期货币种类繁多,度(长短)量(容积)衡(轻重)不一的现状,决定统一货币,把原来秦国流通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这就是通称的“秦半两”。
他还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特别是统一货币对后世影响深远。
两汉时期,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两汉政府实行“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政策,商业出现了初步的发展。
3、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
安史之乱后,对外商业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
越州是东南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的聚集之地。
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4、两宋时期商业繁荣
两宋时期的商业繁荣是全方位的,不仅商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华。
商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促进了商业的继续繁荣。
5、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明清徽商与晋商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
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
在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古代商业的发展概述(PPT 31张)

小结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 商人 商品 商人 奢 侈 大商 品 人 为 主 媒介 地点 市 商路 国内 商路 政策 抑商
生产 资料 两宋 生活 明清 商帮 资料 为主
飞钱商 锁国
• • • • • • • • •
• • • •
必修二 经济成长历程
第3课古代商业的 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古代商业发展的一般原因和表现
政治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农业、手工业的 发展
经济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交通 金融
水陆交通的便利 纸币和汇票的出现和应用
表现:商品、商人、货币、城市和市场
城市: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 城市
(一)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政治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 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阅读课本,归纳宋元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共28张ppt)

4. 重要方式:朝贡贸易
5. 影响:(1)对人类: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再生产,大大丰富
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兴起。 (2)对中国:中国通过海、陆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 香料、药材和琉璃等。 (3)对世界:中国丝绸之路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 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
路线。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
路同为国家行动,是以“和合文化”
为特色的外交活动。
◎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与南海一号沉船模型
(一)中国商业贸易通道
1. 丝绸之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 2. 中国古代海上贸易通道: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 近达南洋,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
◎洛阳唐墓出 土东罗马金币
◎白衣大食倭 马亚帝国金币
课程标准
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 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 通道;知道货币、信贷、 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 中的角色
为“把一次交换,拆分为两次
( 商
交易”,人们造出了两件威力巨
辽) 宁父
大的法宝,来完成这次前无古人
喀庚 左罍
的拆分,那就是:货币,和商人。
县铭
小“ 波子
货币切分了买卖,商人连接
汰荷 出贝
了交易。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 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 之贱也,甚矣!
——(清)归玄恭《归庄集》
(二)商业的发展
老头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件(17张)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趋势一: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趋势二:从多样货币到统一货币; 趋势三:铸币权从地方逐步收归中央;
趋势四:由重量文书向通宝、元宝演变; 趋势五:从金属货币到纸币; 趋势六:明清时白银逐渐货币化。
商业贸易的工具——信贷
结合教材P38内容梳理各地信贷概况及中国信贷演变脉络?
拜占庭:6世纪 中国丝织技术 传入。博物馆 首场大量中国 元明瓷器。
13世纪,阿拉伯 人用罗盘针导航, 并传到欧洲。
广州:西汉南 越王墓出土编 钟、波斯银盒、 非洲象牙。
敦煌莫高窟: 始建于4世纪的 佛教宝库。
长安:唐代建有 基督教寺院;印 度天文历法知识 传到唐朝。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 《群神宴》上的青花瓷。
PART.01
商业贸易的 起源与发展
宏观层面
商业贸易的起源
材料1: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
得其所。
——《易经•系辞》
材料2: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
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 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国外
公元前22-前21世纪, 公元前16-前11世纪, 公元前4世纪, 16世纪,银行出现
出现放贷业务
借贷合约完备
出现汇票雏形 为商人提供信用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希腊
威尼斯
信贷
国内
春秋
借贷普遍 出现
唐朝
出现飞钱
宋朝
出现交子、 会子
明中后
出现新式金 融机构
清朝
资本性借贷, 庄票产生
唐朝·飞钱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原因
1.国家统一、社 会安定; 2.农业、手工业 发展;等
整理课件
10
时 特点
概况
期
明 1.继续繁荣。 国内市场扩大: 清 2.小农经济 1.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商品化程度提高
与市场联系 2.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日益密切, 3.出现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社会上经商 4.城镇商业依然繁荣; 风气浓厚, 5.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较快; 商业发展出 6.货币作用越来越大,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 现新特点。 货币(赋役征银)
4.对外开放;
5.金融创新(服务机构、 工具)使商业活动更方 便快捷;
7.对外贸易发达,广州是重要港口
整理课件
7
时 特点
期
宋 1.繁荣; 元 2.古代商业
进入新的高 峰期
概况
原因
1.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 松,海上丝绸之路发 展 2.元朝国家统一、政策 开明、交通发达; 3.社会相对安定;
整理课件
8
时 特点
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
(5)隋朝:仍铸造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商业发展
(6)唐朝: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造的开元通宝
成为唐代的通货,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设柜坊专营货币的
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7)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
整理课件
1.国家统一;
2.农业、手工业发展
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修筑驰道;
4.两汉开通并保护丝绸之 路,进行外贸;
2
5.重农抑商;
一、概况 1、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市场发达
“市”(邸店、柜坊)、日中为市、夜市、草市
4、宋元:商业发展进入高峰期
⑴宋代表现:①打破市坊界限和时间限制,出现夜市、早市和草市; 集镇兴盛,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②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四川益州)。 ③交换品种速增,城市中出现不同类型的集市。 ④商税越来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⑤重视边境贸易(榷场)和海外贸易。 ⑵元代表现:①纸币广泛流通。 ②漕运、海运发达,遍设驿站。 ③大都是政治、文化、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 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⑴原因 ①政局稳定,国家统一 ②农业、手工业的发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③中外交往频繁和民族交往密切
④交通发达
⑤统一的通用货币
⑵表现
①商人增多 ②市场成熟 A、有固定的交易场所—— “市” B、有了邸店和柜坊 C、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D、后期,一些大城市有了夜市 E、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③发达的水陆交通 ④对外贸易的发达 ⑤城市兴旺 ⑶影响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政权的巩固。
第三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标: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高考考点: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商业的繁荣
1、商周:商业的产生
古代商族始祖契的六世孙王亥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很多奴隶, 贩运货物到远处去做买卖。以后,做买卖成了商族人的主要谋生手 段之一。 周朝建立后,商族人地位每况愈下,于是纷纷重操旧业,到处 去跑买卖。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跑买卖的人称作“商人”。称他们 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8、元朝:纸币为主要货币 9、明朝:明初推行钞法,禁用金银、铜钱;明中后期,白银成为 法定货币
10、清朝:流通白银
注意:中国先民对白银的认识和利用有着悠久 的历史,白银很早就被制作成工艺品和货币。 中国古代把白银用做货币大量使用,是在唐宋 以后的事情。到了元代,银本位制得到进一步 强化,政府把白银作为一种主要货币,银锭” 元宝”出现。到明清,银本位制不断巩固加强, 银币在明朝成为正式货币,元宝、碎银和银元 成为清朝法定货币,白银在明清王朝的经济发 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朝 秦 汉 代 代 市的发展情况 法律规定,明码标价
代 专门管理机构;“市”有门、墙;长安九市 草市形成,设“草市尉”管理
草市演变为商业中心;后期夜市繁荣
(唐末突破 时间的限制)
南北朝
唐 代
宋 代 明 清
突破了时空限制;形成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 受到官吏直接监管;草市已具较完备饮食服务 设施
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2007山东文综)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 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 反映了 B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 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⑷隋唐时期商业繁荣的特点 ①交通便利 ②货币统一 私家店肆、驿驴、水运 五铢钱、开元通宝
◆徽商与晋商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 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 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 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探究: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时空限制
商业的地位
1、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2、商业经济并不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 只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
中发现其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宋代的“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
三、古代中国货币的演变
1、新石器晚期到夏:天然贝币
2、商周:出现骨贝、铜贝等人造贝币
3、春秋战国:诸侯各自铸币,以青铜为主,也有黄金和白银
6、唐朝:“开元通宝”(唐高祖)
例1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 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 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A、汉代 B、六朝 C、唐代 D、宋代
D
5、明清: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表现:①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苏州等地出现资 本主义萌芽。 ②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贵金属货币白银广泛使用。 ③农产品商品化加强,破产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也成为商品。 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快。 ⑤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
----杜荀鹤(晚唐诗人)
材料三:有人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 繁荣“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 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 绝……” 上述材料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主要 表现在哪里?
唐代后期和宋代的“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出现夜 市
情景解读4:你从唐都长安和宋都东京(开封)的商业活动
例3(2014·全国卷Ⅰ·T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 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 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选A。结合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知, 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
7、北宋:铜、铁、金、银各色货币并行;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例2、(2014·全国卷Ⅱ·T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 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 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交子的产生是因为“蜀民以铁钱重, 私为券”,而不是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故B不正确。材料中并 未提及富商社会地位的提高,只是讲了他们之间的商业纠纷问题, 故C不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虽是北宋时期的历史现象,但材料中 并未体现,故D也不正确。
二者的相同点: ⑴产生原因 :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 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②防范中外反对势力联合、巩固统治的需要; ③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等。 ⑵内容:都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部分官方主持的贸易。 ⑶后果:都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 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情景解读2:
1、古代的“市”是什么场所?
商品交换的场所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2、你能从《木兰辞》这首诗歌里分 析出北朝时期在商业活动的主要特 点吗? 商业活动受空间限制
情景解读3:
材料一:《周易· 系辞》有“日中为市”。 唐朝初期仍然有“日中而市”的古风 材料二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商业都会
3、城市经历了由政治中心到经济中心, 从城市到农村的发展历程
请思考: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政治
封建国家稳定、统一、强盛,为经济发展奠定 基础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 经济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其他
商业交通、市场发展、城市繁荣、货币
二、“市”的发展
做一做:
情景解读1: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 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 都城临淄,赵国的都城邯郸,楚国的都城郢都成为当 时著名而繁华的商业中心。
你能说出古代“市”(经济中心)和“城” (政治中心)分布的特点吗?
“市”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 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
2、秦汉:商业的初步发展
想一想:结合材料分析秦汉时期我国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分 别是什么?
材料
说一说:通过丝绸之路,中西方交换的商 品有哪些?
1、中国出口:自中国出发之货物主要以丝绸、茶、 瓷器、金、银、五金、书籍等。 2、西方进口:琉璃、猫眼石、明珠、象牙、香料、 宝石、水晶、玛瑙、琥珀、骆驼皮、乳香、没药、安 息香、沉香、檀香、卢荟、胡椒等。 主要西传及传 入中国物品多数经陆上丝路。
⑴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汉初社会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是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汉文帝将抑商政策改为宽 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实行“入粟拜爵”;两汉 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⑵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 中心。
3、隋唐: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1、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概念: ⑴海禁是禁止民间人士非经过官方许可,私自出洋从事海外贸易 。 ⑵闭关锁国是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 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实 行“禁海”。 2、二者的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二者的区别:⑴实施背景不同: 明朝海禁:明朝建立之初,退居北方草原的蒙古势力仍对明朝构成一定威胁,日本倭 寇在沿海进行骚扰掠夺,政局不稳。 清朝闭关锁国: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满州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建国之初,内有多股反 对势力的反对,如前明残余势力、明末农民起义军队等多股反对势力,外有西方殖民者的 骚扰掠夺,统治亟待加强。 ⑵主要针对对象不同: 明朝海禁主要是针对倭寇,而清朝闭关锁国先是针对东南沿海抗清势力,后来主要用 于防范西方殖民者。 ⑶危害严重程度不同: 明朝中前期,中华文明依然处于世界领先;清朝时,中国已经无论是制度、经济、技 术还是思想文化都全方位落后于世界潮流,在这样不同背景下的海禁政策,加上具体措施、 程度的不同,就造成乐不同的程度的后果,明朝海禁,对中国海外贸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是不如清朝闭关锁国带来的巨大摧残和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