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传统文化之凉茶32页PPT
广东传统文化之凉茶PPT课件

二、凉茶含义
• 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 • 广东凉茶是凉茶文化的代表。 • 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 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 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 痛等疾患。
• 凉茶对于广东人,可以说是“生命源于水,健康 源于凉茶”。 • 除了清热解毒外,凉茶还可去湿生津、清火、明 目、散结、消肿等,还可治目赤头痛、头晕耳鸣、 疔疮肿毒和高血压,夏天完全可以当清凉饮料饮 用。体质偏寒凉的不宜多饮,孕妇、老人和儿童 也不宜喝凉茶。 • 另有一说为,凉茶是广东、福建地区对煮好的中 药的液体部分的通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凉茶
• 许多人一提起凉茶就会想起“王老吉”和“加多 宝”。确实这些也属于凉茶的种类之一。但是, 凉茶到底是什么,它的发展史又是怎样的,为什 么它可以申请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这些 在接下来由我来向大家解释一下。
一、入选非遗
• 2005年底,凉茶已入 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 遗产。 • 2006年5月28日,广东 凉茶成功列入国家首 批“非物质文化保护 遗产”名录。
• 4、清热去湿茶: • 适合用于肠胃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 口不好,腹胀或痛,口臭,口腔溃疡,牙肉肿痛, 或有湿疹,皮肤瘙痒,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 苔黄厚。组方:银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 克,火炭母30克,山栀子15克,绵茵陈15克,扁 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 英15克。
• 5、清肝明目茶: • 适合用于肝胆湿热证:头胀痛,烦躁易怒,眼屎 多,口苦,眼睛红或痒或流泪,睡眠差,大便硬 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组方:夏枯草15克, 桑叶10克,野菊花15克,山栀子15克,绵茵陈15 克,溪黄草15克,车前子10克,黄芩10克。
广东凉茶

凉茶广东凉茶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
广东凉茶是凉茶文化的代表。
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凉茶对于广东人,可以说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于凉茶”。
除了清热解毒外,凉茶还可去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还可治目赤头痛、头晕耳鸣、疔疮肿毒和高血压,夏天完全可以当清凉饮料饮用。
体质偏寒凉的不宜多饮,孕妇和儿童也不宜喝凉茶.凉茶介绍另有一说为,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对煮好的中药的液体部分的通称。
与某些针对特点疾病的中药茶,凉茶又一般指具有清热、下火功效的,一般人都可以喝的中药。
凉茶不是茶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凉茶也不一定凉,热着喝效果更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板蓝根凉茶。
夏天偏热多湿的气候容易使人肠胃失调,再加上有的人嗜食辛辣、味重食物,难免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火、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食欲不佳等症状。
凉茶本是广东人的最爱,自古以来,广东人喝凉茶就喝出了名。
其实,凉茶是祛暑败火气最有效直接的方法。
甚至有专家预测,板蓝根凉茶有望成为国内唯一可与可口可乐相抗衡的民族饮料。
2007年我国凉茶销售量破500万吨,直逼可口可乐全球销量;其中出口到海外的产品已占到了总量的1/3,美国是最大出口国.凉茶历史凉茶的历史悠久,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
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凉茶,其配方、术语世代相传。
关于凉茶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在岭南和海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数百年来,林立于广东、香港、澳门的凉茶铺,形成了一条岭南文化的独特风景线。
凉茶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持久的扩张力,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饮料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凉茶发明人历史最早的广东凉茶是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始创的王老吉凉茶。
6.凉茶文化

按凉茶药味分
苦味凉茶 苦味凉茶大部分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因而药材性寒 凉,口感苦涩,多偏重于治疗。苦味凉茶的代表是斑痧 凉茶、二十四味凉茶、广东凉茶。还有王老吉、黄振龙、 邓老、健生堂等都是这类凉茶的著名品牌。
甘味凉茶
甘味凉茶较苦味凉茶药性更平和,大部分由味甘淡性寒 之药物组成,更偏重于调养保健。例如薄荷甘草茶、竹 蔗茅根水、小儿七星茶、夏桑菊等,这些茶适用于发热 感冒、烦躁咬牙烦躁口干、食滞纳呆、便干尿黄、舌红 苔薄或黄、指纹紫、脉浮数等证。尤其适用于老人儿童 和体质虚弱的人饮用。
广州凉茶满街巷, 王老吉来三虎堂; 更有神农癍痧茶, 廿四味中妙药藏。 王老吉,王老吉, 四时感冒最使得, 饮一茶啦最止咳
广州王老吉凉茶,就是在当时广州瘴疠横行的背景 下研制出来的,它是由十味广东民间草药组成,功 效清热解暑、去湿消滞、生津止渴,主治外感风热 而见发热、喉痛、声沙、口苦尿黄,兼有泄泻、腹 痛、食少体倦等胃肠湿热症状者。
饮料型凉茶 这类凉茶即前面提到的保健凉茶,药力轻,适合四 季引用。包装采用瓶装、罐装、利乐装几种,携带 方便,很得人们喜爱。饮料型凉茶正在成为饮料中 的一个新的正在快速增长的品类。
邓老凉茶
2003年一场sars席卷神州大地,邓铁涛提出, SARS是温病的一种,可以采用中医药预防。4 月,媒体公布邓铁涛推荐的一份预防 SARS的 药方,这是在邓老凉茶配方上再添加了几味药 配伍而成的药方。
如今的廿四味所用的药材有十多味至廿八味不等, 需视乎不同情况而加减,但大致上离不开桑叶、菊 花、金银花、竹叶、薄荷、茅根、罗汉果、藿香、 紫苏、香薷、桑叶、薄荷、淡豆豉、苦梅根、相思 藤、水翁花、布渣叶、救必应、黄牛茶及鸭脚木这 类清热解毒的药材。
使用注意
由于廿四味之主要药材都偏寒凉,所以体质虚寒者、 孕妇不宜饮用。廿四味所用药材较多,饮用者又不 清楚廿四味内的药材,所以服用西药期间或容易药 物敏感的人士,也不宜饮用,避免引起不必要之副 作用。
凉茶,两广人的独门饮料

凉茶,两广人的独门饮料1. 引言1.1 凉茶的历史凉茶起源于中国南方,据传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当时,人们发现将各种中草药和茶叶混合煎煮后,可以消暑解渴,有助于清热去火,因此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到了明清时期,凉茶已经成为了南方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在清代广东有了目前凉茶的概念。
当时,广东人开始将各种中草药和茶叶一起煎煮,调制成独特的清凉饮料,供人们解暑降火。
随着时间的推移,凉茶的制作方法逐渐丰富起来,各种口味的凉茶也应运而生,成为了广东地区的一大特色。
在现代社会,凉茶不仅在广东地区广泛流行,也受到了其他地区人们的喜爱,并经过不断创新,成为了一种健康饮品。
凉茶的历史悠久,传承千年,始终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1.2 两广人的饮茶习惯两广人的饮茶习惯可以说是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无论是在家中、在工作场所还是在外出就餐,两广人都习惯性地喝茶。
茶对于两广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社交的方式和文化的象征。
在两广地区,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家庭中的长辈常常会为家人泡上一杯暖茶,表示关爱和温暖;在办公场所,同事之间常常会聚在一起喝茶,交流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外出就餐时,品茶也是两广人习惯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
两广人的饮茶习惯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更融入到他们的文化精神中,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特色。
2. 正文2.1 凉茶的制作方法凉茶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几种基本材料和一些耐心,就可以在家中制作出清凉爽口的凉茶。
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干茶叶、水、冰糖或红糖等。
干茶叶可以选择绿茶、铁观音、菊花等品种,根据个人口味和健康需求选择合适的茶叶。
水的质量也很重要,最好选择纯净水或山泉水来煮茶,这样可以保证凉茶的口感和质量。
将干茶叶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茶叶充分展开,释放出香气。
接着,将茶叶放入热水中煮沸,然后转小火继续煮约5-10分钟,等水变浓后即可关火。
广东饮食文化讲义课件PPT课件( 33页)

客家盐焗鸡
皮嫩肉滑
香浓美味
温补功能
盐焗鸡的由来
据说,300多年前的东江地区沿海的一些 盐场,有人把熟鸡用纱纸包好放入盐堆腌 储,发现这种鸡肉鲜香可口,别有风味。 后来随之东江首府盐业发达,当地的菜馆 争用最好的菜肴款待客人,于是创制了鲜 鸡烫盐焗制的方法….
客家酿豆腐
广东之早茶文化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就是问"饮 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 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 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你对早茶文化知道有多少?
广东人在别人替自己倒茶时,习惯以右手食指与 中指微屈,叩击桌面以表谢意。这个简单的动作, 原来源于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话说乾隆皇帝下 江南时,有一次扮作仆人,给扮作主子的随从倒 茶。随从受宠若惊,若是在皇宫里,此等待遇当 跪拜叩头谢之。但是这是在宫外,不能暴露乾隆 的天子身份,于是随从灵机一动,便发明了以上 手势代替跪拜叩头之礼,并流传沿袭至今。
清远白切鸡
原质原味 皮爽肉滑
清远乌鬃鹅
佛山濑粉
软韧爽滑 色香味俱全
肇庆裹蒸
甘香软滑 齿颊留香
东莞荷叶饭
清热解暑 里外透香
返回主菜单
关于荷叶饭
公元551年,梁朝始兴太守陈霸先,奉命率兵镇 守京口。旷日持久的战争,炎炎似火的盛夏,使 军中粮食短缺,兵士暑热不堪。梁朝民众争相以 荷叶包饭,夹放鱼肉,接济梁军,慰劳将士。军 心因此而大振,暑热因此而顿消。于是,陈霸先 一举打败北齐鲜卑十万大军。荷叶包饭也从此开 始流传。明代以后,这种清暑美餐已传到繁华圩 镇和都市,以至绵长飘香至今….
广东饮食文化
中医知识科普-广府凉茶

2006年5月20日,凉茶经国务院 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
凉茶,不凉,也并非茶, 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 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 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 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凉茶是人们根据当地的气候、水 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 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指导。
北五花茶则以罗汉果五花茶为基本方:罗汉果加金银 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等五花。
菊花
北
槐花
清热解毒
五
葛花
解酒祛湿
花
金银花
健胃消滞
茶
木棉花
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解酒祛湿、 健胃消滞等作用,较适合感冒而出现皮肤 干燥、鼻干咽痒等症状的北方阳盛体质者 饮用。
夏天西瓜冬天萝卜,饮食有季节 性的禁忌;在五花茶,这季节性特 别表现在宜夏不宜秋。
五花茶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饮品, 广东人常饮的凉茶之一,性微寒, 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去湿、减低 肠胃刺热、利小便、凉血。
预防夏季风热感冒及流行性感 冒的功效,尤其适合夏天时饮用, 其他功效则视乎所用的药材而定。
金银花 清热、降火
木棉花 清热、泻火
厚朴花 疏肝、利咽
鸡蛋花 清肺、降火
槐花 明目、除烦
玄参 清热、降火
天花粉 清热、泻火
薄荷 疏肝、利咽
地骨皮
原
清肺、降火
料
山栀子 明目、除烦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牡丹皮 消炎、镇痛
02 消暑化湿茶
阴 中医把中 阳 暑 暑分为: 暑
其中,阳暑通常见于长时间在太 阳暴晒下的劳动者、运动人士,症 状是头晕倦怠、口渴身热。
所谓“阴暑”,是指“暑热在内、寒湿在外”
凉茶

凉茶●概述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
广东凉茶是凉茶文化的代表。
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凉茶对于广东人,可以说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于凉茶”。
除了清热解毒外,凉茶还可去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还可治目赤头痛、头晕耳鸣、疔疮肿毒和高血压,夏天完全可以当清凉饮料饮用。
体质偏寒凉的不宜多饮,孕妇和儿童也不宜喝凉茶。
●介绍凉茶是广东、福建、广西地区对煮好的中药的液体部分的通称。
与某些针对特点疾病的中药茶,凉茶又一般指具有清热、下火功效的,一般人都可以喝的中药。
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凉茶也不一定凉,热着喝效果更好。
夏天偏热多湿的气候容易使人肠胃失调,再加上有的人嗜食辛辣、味重食物,难免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火、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食欲不佳等症状。
凉茶本是广东人的最爱,自古以来,广东人喝凉茶就喝出了名。
夏桑菊是凉茶中叫常见的一种。
夏桑菊源自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经典名方“桑菊饮”,味道甘甜,气味芳香,可以清热解毒。
夏桑菊不是一种植物,夏即夏枯草,桑即冬桑叶,菊即甘菊。
1980年,星群药业采用独家保密工艺,在全国首创夏桑菊,工业化大生产近30年。
经过市场的培育和洗礼,星群夏桑菊颗粒遍布广东及华南地区,销往港澳、美加等地区,惠及亿万人民。
星群夏桑菊清热解毒、清肝明目,解疮毒等功效,家喻户晓。
星群夏桑菊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
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
同时,白云山星群夏桑菊其配方有效部位成分“氨基酸”、“熊果酸”、“齐墩果酸”、“生物黄酮”等具有杀灭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株的作用,可用于人的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和禽流感的防治。
[3]据检测研究,其中绿原酸等氨基酸成分含量是其它品牌夏桑菊的5-8倍,并申请了专利保护,同时也在全国第一家采用指纹图谱专利技术评价夏桑菊质量,可全面提升人们对流感、禽流感的抵抗力,被誉为“中药达菲”。
凉茶继承了什么PPT32页

凉茶继承了什么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