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

合集下载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等压面图(或等值线图)是一种用于表示等值线或等压线的图形方法,常用于气象学、地理学以及物理学等领域。

通过等压面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区域的气压、高度或其他物理量的分布情况,从而进行天气预测、地理分析等工作。

等压面图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等压线的形态:等压线的形态可以是闭合的环、环相交的交叉线、一组线交织成网状等。

闭合的环表示这个区域的压力值较高,而环相交的交叉线则表示压力梯度较大,标志着气压的变化较为剧烈。

2. 等压线的间距:等压线的间距越近,表示压力梯度越大,气压的变化越剧烈。

这常常与气象系统的特性有关,如强冷暖锋的存在会导致等压线间距变小。

3. 等压线的粗细:等压线的粗细和线型可以表示物理量的大小和走势。

通常来说,较粗的等压线表示物理量较大的区域,而较细的等压线表示物理量较小的区域。

4. 等压线的高度:等压线的高度可以表示高度或海拔等参数。

随着等压线的高度升高,表示物理量随高度的变化趋势。

这对于气象学中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分析尤为重要。

在应用技巧上,我们可以通过等压面图进行以下方面的分析和预测:1. 气象系统的判断:通过等压面图,我们可以判断出大气中的冷暖锋、高压和低压等气象系统的位置和强度。

这有助于天气的预测和气象灾害的预警。

2. 风场的分析:等压面图可以表现出风场的分布情况。

通常来说,等压线越靠近,风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速越小。

通过等压面图,我们可以得知不同区域的风速和风向,从而进行风力的分析。

3. 地理分析:等压面图可以用于地形、海洋等自然环境的分析。

通过等压线的形态和间距,我们可以推断出地形的高低和坡度,以及海洋的海气流动情况。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等压面图是用来表示大气中各高度上等压面(常用的有850hPa、700hPa、500hPa、300hPa等)上的气象要素的分布和特征的一种图形化工具。

它给出了某个等高面上的气压分布、风向风速和温度等信息。

1. 熟悉等压面的定义和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

了解不同等压面上的气流分布、气压系统分布、湿度和温度分布等特点,可以更好地判断图上气象要素的分布和变化。

2. 注意等压线的分布和间距。

等压线用来表示气压的分布,等压线的间距越密集,表示气压的梯度越大,风力越大。

相邻等压线的间距越大,说明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弱。

通过观察等压线的形态和间距,可以判断风速的变化。

3. 观察风向风速的箭头和标注。

等压面图上常常标注有箭头,箭头的方向表示风向,箭头的长度表示风速。

通过观察箭头的方向和长度,可以判断风向的变化和风速的大小。

4. 注意等压面图上的气压系统。

等压面图上的气压系统通常用H(高压系统)和L(低压系统)表示,气压系统的分布和相对位置对天气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通过观察气压系统的分布和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天气的变化趋势。

5. 和其他气象资料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

等压面图只是提供了某个等高面上气象要素的分布和特点,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天气状况,需结合其他气象资料如降水、云量、气温等一起进行分析。

等压面图在气象预报、天气分析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观察等压面图,可以得到不同高度上的气象要素的变化和趋势,对天气形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等压面图也可以用于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的预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于气象从业人员和气象爱好者而言,了解和掌握等压面图的判断方法和应用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等压面图是一种常用的天气图,描述了一个特定等压面(通常是500百帕)上的天气情况和地面上的气压场。

它对于气象预报和天气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学习气象的人来说,掌握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非常重要。

判断高低气压区等压面图上,通常用红色表示高压区,蓝色表示低压区。

高压区的中心通常是一个向外发散的圆形或椭圆形,半径越大,高压区越强。

低压区的中心通常是一个向内收缩的圆形或椭圆形,半径越小,低压区越强。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断高低气压区的位置和强度。

判断风向风速等压线越靠近,表示该等压面上气压的变化越小,反之亦然。

等压线的形状与分布规律可以显示出风向和风速。

风的方向指的是风从哪个方向吹向哪个方向,风向垂直于等压线,风速与等压线的距离成反比例关系,等压线间距越大,风速越大。

通过等压线的形态,可以预测风向、风速和湍流的实际情况。

判断气温和湿度等压面图还可以用来判断气温和湿度。

等压线的形态和相互关系可以反映出天气系统(如暖气团、冷气团、锋面等)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暖气团会导致等压面向上隆起,且等压线间距变大;冷气团则使等压面变得平整且等压线间距变小,锋面的出现会造成等压线弯曲,且典型的锋面上通常会出现降雨。

湿度的变化也可以通过云的形态和长度来显示出来。

应用技巧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一些应用技巧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等压面图。

下面是几个例子。

1.搜索“X”型异常天气如果在等压面图上看到一个“X”型的等压线分布,就意味着有异常天气即将来临,如暴风雨和均匀降雨等。

2.分辨四个象限在500百帕的等压面图上,将图像分成四个象限(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将有助于理解地球的大气环流以及风的流动情况。

3.调整等压面在等压面图上,平行等压线之间的距离会随着海拔高度和空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将等压线与等高线配对,就可以调整等压面,以使等压面更好地描绘风向、风速和气温等信息。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等压面图是一种常用的地理学研究方法,用来表示大气压强的分布情况。

通过等压线的分布和形状,可以判断大气的稳定性、风向和风力等气象要素,对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判读等压面图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等压线的分布:等压线是连接具有相同气压值的地点的线,它反映了地球上不同地点的气压差异。

分析等压线的分布可以判断高压和低压系统的位置和强弱。

等压线的间距越密集,表示气压变化越大,反映了气压梯度的陡峭程度,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强。

2. 等压线的形状:等压线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可以反映大气的稳定性和风向。

当等压线闭合成圆形或椭圆形时,表示高压系统或低压系统相对稳定,风向沿等压线闭合区域的周边方向吹送。

当等压线呈三角形或扇形的形状时,表示大气不稳定,风向从等压线的最长边吹向最短边方向。

3. 等压线的变化: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等压线分布,可以判断气压的变化情况,进而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

当等压线的分布发生平移、扩张或收缩时,反映了气压场的演变过程,预示着天气的变化。

应用技巧方面,等压面图的重要用途之一是天气预报。

通过分析等压线的分布和形状,可以判断不同气压系统的位置与强度,进而预测地面天气的变化。

当等压线的分布呈现环状,且闭合区域内气压值较低时,预示着可能出现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当等压线的分布为平缓的环形,且闭合区域内气压值较高时,预示着可能出现晴朗或持续稳定天气。

通过分析等压线的形状和变化,还可以推测上层风向和风力。

当等压线呈三角形或扇形时,预示着可能存在较大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风的形成;当等压线逐渐靠近,变得更为密集时,预示着上层风速增强,可能会带来强劲的对流运动。

20-21版:微专题4 等压面图的判读(步步高)

20-21版:微专题4 等压面图的判读(步步高)

解析 根据③处等压面上凸、④处等压面下凹,判断出P③>P④,与之相 对应的①、②两处气压P①<P②,故四地气压大小是:③>④>②>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解析 甲地近地面是高压,气流下沉;乙地近地面为低压,气流上升。
2.此时甲地风向可能为
A.东南风
B.正西风
√C.正北风
D.西北风
解析 甲地水平面上气流由①流向②,高空大气运动不受摩擦力影响,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转90°,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可能 为正北风,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回答3~4题。 3.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解析 由图可知:①处是高压,②处是低压,近地面气压高低与高空相 反,那么近地面③处是低压,④处是高压。所以可以判断气压大小为: ②<①<③<④。水平面上①流向②,④流向③。垂直方向③处气流上 升流向①,②处气流下沉流向④。四地空气流动状况是④—③—①— ②—④,顺时针方向。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若该地等压面的弯曲是由热力环流引起的,则该地可能是 A.白天的城区 B.夜晚的城区
√C.夏季的湖泊
D.冬季的湖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近地面等压线向上凸起,高空等压线向下凹陷, 表示近地面为高气压,高空为低气压,由此推断,当地盛行下沉气流, 若这是由热力环流引起的,则当地近地面应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城 市排放的废热较多,散热不畅,气温总是城区高于郊区,空气膨胀上升, 排除A、B。 夏季的湖泊,由于热容量较大,升温慢, 气温低于湖岸,空气冷却下沉,选项C 符合题意。 冬季的湖泊,降温慢,气温高于湖岸, 空气膨胀上升,排除D。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

浅析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与应用技巧等压面图(Isopleth Map)是地理学、气象学等科学领域常用的一种图形展示方式,用来表示某一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它通过在地图上绘制等值线,即连接相同数值的点的线,来展示不同地点之间变量值的差异和趋势。

以下将对等压面图的判断方法和应用技巧进行简要分析。

一、判断方法1. 等值线的分布密度:通过观察等值线的分布密度,可以判断出某一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和范围。

等值线的密度越大,表示变量在空间上的变化越剧烈,反之则表示变化较为平缓。

2. 等值线的间距:等值线的间距表示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异。

间距越小,表示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越剧烈;间距越大,表示变化越平缓。

3. 等值线的形状:等值线的形状主要分为闭合型、弯曲型和分散型三种。

闭合型等值线表示该变量在某一地理区域内有相对高或相对低的区域;弯曲型等值线表示该变量在区域间呈现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分散型等值线表示该变量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分散分布的特点。

4. 等值线的走向:通过观察等值线的走向,可以判断出某一地理区域变量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等值线的走向主要有横向、纵向和斜向三种。

横向等值线表示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相对平缓;纵向等值线表示变量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斜向等值线表示变量在地理空间上同时具有纵向和横向的分布特点。

二、应用技巧1. 注意等值线的间距选择:在绘制等压面图时,应根据变量的具体数值范围和分布情况来选择适当的等值线间距。

间距太小会导致等值线过于密集,不易观察变量的整体走势;间距太大又会导致等值线稀疏,不能准确反映变量的变化趋势。

2. 指明等压面图的参考点:在绘制等压面图时,应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参考点,标明其具体数值。

通过对比这些参考点的数值,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变量的空间分布情况。

3. 应用色彩渐变:可以利用色彩渐变的方式来突出等压面图中不同等值线之间的差异。

通常可以选用暖色调代表高数值,冷色调代表低数值,中间色调代表中间数值。

等压面线图的判读

等压面线图的判读

1.(2009·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 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3)题。
(1)N地风向为( A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2009·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 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3)题。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C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1).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 D )
A.PA>PC>PB
B.PA<PC<PB
C.PC>PB>PA
D.PA=PC=PB
(2).此时A、B两地近地面的天气特征( D )
①高空(一般认为1500米以上)——风向与等压线平 行(风受两个力影响,无摩擦力);
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影响, 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大小 原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越
小。 ①同一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
梯度力大→风力大。 ②不同图中:
等压面、线图的判读
一、等压面的判读技巧 1.等压线与等压面的联系与区别
不 同点
相同点
等 大多数情况下,所有的点不会 都由
压 在一个水平面上;表示垂直方 气压

等 压
向 中 各 水上 标 点 平气 注 都 方压 的 在 向相是同上同海一气的拔水压点。平相的面同集上点;合的表;集示图合;相 的 组同 点 成
中心,海洋中有低压中心。
4.根据近地面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

!等压面、线图的判读

!等压面、线图的判读

3.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 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3).C点近地面吹( C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状况图,图中 a、b、c分别代表各自所在等压线的气压值。读图,完成 4~5题。
4.若图中等压线的数值a<b<c,则下图中能够表示①处此 后一段时间内气压变化特点的曲线是( C ) A.Ⅰ C.Ⅲ B.Ⅱ D.Ⅳ
A
D
1.(2009·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
等压线,图中 N 地气压高于 P 地。读图完成 (1) ~ (3) 题。
(1)N地风向为( A ) A.东北风 C.西北风
B.东南风 D.西南风
1.(2009·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
等压线,图中 N 地气压高于 P 地。读图完成 (1) ~ (3) 题。
4.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等压面、线图的判读
不 同 点 等 大多数情况下,所有的点不 压 会在一个水平面上;表示垂 面 直方向上气压相同的点的集 合;图中标注的是海拔。 等 各点都在同一水平面上;表 压 示水平方向上气压相同点的 线 集合;图中标注的是气压。 相同点 都由 气压 相同 的点 组成
3.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 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1).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 D ) A.PA>PC>PB B.PA<PC<PB C.PC>PB>PA D.PA=PC=PB (2).此时A、B两地近地面的天气特征( D ) A.A近地晴朗,B近地晴朗 B.A近地阴雨,B近地阴雨 C.A近地阴雨,B近地晴朗 D.A近地晴朗,B近地阴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 2013级高二 编号:32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 命题人: 王汝华 审核人:郭纪秀 编写时间:5月11号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行政班 教学班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课前自学案★【预习目标】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分析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的直接原因: 。

[温馨提示](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位于南半球。

【自主检测】(2014·沈阳四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 1、F 2、F 3为A 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 1、F 2、F 3依次为( )A .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B .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C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D .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2.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 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2013级高二编号:32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命题人:王汝华审核人:郭纪秀编写时间:5月11号A.①B.②C.③D.④解析:1.B 2.D 第11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1为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该要求,所以可以判断B项正确。

第12题,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位于北半球,所以可以判断④表示的方向正确。

3.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M地。

N地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3.解析:选A 根据气压高低和北半球可判断出N地风向为东北风。

7.(2014·济南二模)下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

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少于乙地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解析:选A 图中甲地等压线较稀疏,而乙地等压线较稠密,则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依据风向判读方法,甲地吹西南风、乙地吹偏东风;甲地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而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

8.(2014·西安一模)下图是某区域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

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选A 从气流运动方向可看出,图中①位于高压中心、②位于低压中心、③④位于低压槽附近,故①气压最高。

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2013级高二编号:32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命题人:王汝华审核人:郭纪秀编写时间:5月11号[2014·福建质检]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

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

完成6~7题。

6.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4月B.6月C.7月D.8月解析:图中显示1~4月辐射差额逐渐上升,但还小于0,说明气温还在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渐减小;4月中旬辐射差额为0以后,气温才逐渐升高;从4月中旬一直到8月中旬,辐射差额为正值,说明气温一直升高,到8月中旬辐射差额为0时,气温达到最高。

答案:D7.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

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解析:受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影响,全球不同纬度间的热量进行着交换,从而使低纬度不会一直升温,高纬度不会一直降温。

答案:A下图是“某地区2012年1月8日某时500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2013级高二编号:32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命题人:王汝华审核人:郭纪秀编写时间:5月11号3.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可能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北风D.西北风解析:由500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图可以判断,甲的东北侧为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甲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答案:D4.造成甲、乙两地500百帕等压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地势高低B.海陆性质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解析: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因为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

答案:A[2014·江苏苏北四市联考]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2013级高二编号:32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命题人:王汝华审核人:郭纪秀编写时间:5月11号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解析: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甲处气压高于乙处,丙处气压高于丁处;同一垂直面上,海拔高气压低,故气压甲>乙>丙>丁。

答案:D2.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解析: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近地面最终形成的风向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成一定的夹角,故M处为东北风。

答案:A(2014·福州检测)读某区域2012年10月下旬某时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图,完成(1)~(3)题。

(1)下列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乌兰巴托B.北京C.东京D.福州(2)图中北京的风向是( )A.偏西B.偏北C.东南D.东北(3)首尔目前受锋面控制,天气状况是( )A.大风、升温、阴雨天气B.风力减小、升温、天气晴朗C.大风、降温、阴雨天气D.风力减小、降温、天气晴朗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2013级高二编号:32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命题人:王汝华审核人:郭纪秀编写时间:5月11号解析:(1)D (2)A (3)C 第(1)题,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表示该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福州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故D项正确。

第(2)题,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是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结合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北京地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北方向,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形成偏西风,故A项正确。

第(3)题,首尔位于低压槽附近,易形成锋面,且该锋面位于气旋的西侧,向东南方向运动,应是冷锋,会出现大风、降温、阴雨天气,故选择C项。

★13.(2014·银川一中高三月考)阅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24分)(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最大接近(不超过)________hPa。

图中M点在1月风向为________。

(8分)(2)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与澳大利亚的巴斯海峡所处的纬度差不多,2013年7月在此旅游的王先生发现前者的风浪远大于后者,这是为什么?(16分)解析:第(1)题,从图2中可知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在1 022~1 024 hPa,1月最低气压在1 002~1 004 hPa,两月气压差在18~22 hPa,即最大不超过22 hPa。

图中M点在1月风向为西北风或偏北风。

第(2)题,7月份这两个海峡均受盛行西风影响,其风浪大小除与风力大小有关外,还与海陆轮廓有关。

答案:(1)22 西北风(或偏北风)(2)巴斯海峡的延伸方向与西风风向一致,风浪较小,库克海峡延伸方向与西风风向不一致,风浪较大。

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2013级高二编号:32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命题人:王汝华审核人:郭纪秀编写时间:5月11号★课内探究案★探究知识点一判断风力、风向的方法见补充材料【例1】读下图,回答(1)一(2)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 P N,则0点风向为( )A.②⑥B.⑥⑦C.⑦⑧ D.②⑧(2)若此图表示高空,P M< P N,则0点风向为( )A.②③ B.③⑦ C.③⑥ D.⑦⑧解析第一步,获取题干关键信息,明确答题方向。

由题干可知,本题要求通过M、N两地的气压差异,判断风向;由第(1)题的“北半球”和第(2)题的“高空”可知,解答第(1)题时应注意“高空和近地面风向”,解答第(2)题时应注意“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解题。

第(1)题,若此图示意北半球,P M> P N,风向右偏转;在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为⑦,在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为⑥。

第(2)题,若此图表示高空,P M< P N,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向右偏转为③,在南半球向左偏转为⑦。

答案 (1)B(2)B【研学】【当堂检测】等温线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2.判断海陆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暖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如下图: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2013级高二编号:32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命题人:王汝华审核人:郭纪秀编写时间:5月11号5.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的影响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

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

6.判断地形名称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小。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如下左图表示盆地的等温线分布,右图表示山地的等温线分布。

7.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8.判读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和地形的关系等温线分布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气温除受纬度、太阳辐射影响外,还受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等温线不一定与纬线一致,经常发生弯曲。

其走向有以下几种类型:(1)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这是全球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它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