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方言
南阳土话词典 最全面的南阳方言大全盘点

南阳土话词典最全面的南阳方言大全盘点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南阳土话词典最全面的南阳方言大全盘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1、苛叉人:特别麻烦人,使人极其受累2、别筋:不协调,不顺手3、这人秦:指某人有心计、诡谲、阴险4、光身汉:单身5、没一巴鹰:丢三落四或来无影去无踪6、磨兑:磨磨唧唧7、磨事人:指小孩子在大人面前撒娇8、不咋着:不太好9、二古筋:不聪明、说话做事常出错10、二异子:不公不母、不男不女11、驴屎蛋:外面光里面脏12、饿死鬼:贪吃的人13、木腔:说低俗话,做下流事14、松松(xiongxiaong)的:很容易15、贱伙:不该献媚去做,偏去做16、可pia:事没办成或效益低17、翅楞:炫耀、显摆自己18、秃噜个嘴:爱吃别人的19、木矗个脸:毫无表情20、鸡皮冻儿:薄薄一层冰21、四不距离:前无村后无店,离住户远22、拍话:聊天23、去球吧:不赞成这种说法或做法24、叨里美:说得好听,有趣味25、一身杂旋:指一个人毛病多26、木耳性:不长记性27、格意:讨厌28、不虑后:不为以后过日子考虑,不勤俭持家、过于浪费、挥霍29、蚂几廖:知了30、吃:吃奶。
妈儿两字要快速连读31、各意球货:对某人或事物讨厌,这里专指讨厌的人32、尻总人:背地里整人、坑人33、日掘人:从侧面讽刺、挖苦、批评XX精品范文大全34、娟挤:聪明、灵动、投机35、信球儿八插:傻瓜、不聪明36、骡子球:指某人不会给别人办好事37、二目需:脸皮子厚38、肉里刺:指某人不开朗还有倔脾气39、球皮烂杆子:穷酸泼皮40、相不中:没看上41、英记:惦记42、去球吧:算了吧43、枝棱:打扮漂亮或长相俊美44、鞋货:大声喊45、科牌科牌:商量商量46、屎急:慌张47、踮奔:步行48、蛙开跑:快跑49、戳祸:惹祸50、圣人蛋:某个另类人行为举止与众不同51、麻搭:麻烦52、祛火吧:结束53、稀屎溜:胆小鬼54、搁哪:在哪儿或放哪儿55、白说:别说56、瞎喷:说大话,说不实际的话57、红事:结婚事58、白事:丧事59、末喝都:末了、最后60、达那个蛋:骂人话61、各酒眼:闭上眼62、麻披子:不明事理胡搅蛮缠63、花虎六稍:色彩斑驳64、出绿绿:在地面上快速地来回跑65、糊涂蛋:心底不清66、吞钱兽:侵吞公私财物67暮囊:不爱说话,不爱交际,没本事68、猴跳:有心眼又精明能干69、烧里:爱出风头、显摆、炫耀自己70、烹了:大事不好71、蹬了:关系分裂72、膘人:欺骗人73、爱宾:摆架子,不与人言笑,爱一本正经74、见天:每天75、早起起:早上76、一目楞:从入睡到自己醒来77、多晚?:啥时候78、扁食:饺子79、后依儿:后天80、黑了:晚上81、斯气:变质、有异味82、摆治人:捉弄人83、摆治病:治病84、那货:那个人85、整一架:打架86、格着恁恼:用不着生气87、扭球别棒:某人说话做事不随和不顺从88、喝汤:吃晚饭89、乘开:意为“等一刻”,等一会儿90、溅摆:—轻狂91、烧毛:—走路、办事毛糙不稳当92、尖俏:刻薄、爱挑剔93、赖孙:—不是好人94、胡叉:糊涂不讲理95、摘删:应给不给或剔除出去96、泽楞:故意炫耀97、喝汤:吃晚饭98、重茬:一块地连续二年种一个品种99、烂茬:一个品种在一块地连种三年100、瞎火:不成功101、别招:别动,别摸102、着不着:知道103、眼气:眼馋、羡慕104、细发:仔细105、圪蹴:蹲106、胳对点:住房、用具勉强可用107、闷呆欣:不聪明108、鼓捣:做某种事情109、摆个卖不着架子:—傲气、不在乎110、嘴拖落着地:—形容爱吃别人的东西111、疙瘩暴云:云彩浓重112、风发(féngfa):感冒113、埋迹:肮脏;糟蹋,恶心114、样美儿:正好115、拿捏人:不随便、不顺手、不自在116、毒气:厉害,牛117、尖(jián):抠门、吝啬118、忘记王二哥贵姓:狂妄之意119、日冒:不严谨,粗心120、当蛮儿着:故意121、去伙:完了122、砸了:事情没成123、挺那儿:躺下124、麻搭:麻烦125、黑不溜鳅:特别的黑126、强强(jiàngjiàng)巴巴:勉强;127、腰粗:喻家庭财产丰厚128、瓷实(cishi):结实、殷实129、老是:常常、总是130、黑了(黑老):晚上131、腿儿粗:喻有坚实的靠山132、不徐顾:没看见或者没留意133、末了儿:最后134、叫唤:喊叫、吵闹135、抬杠:争辩136、打渣子:开玩笑137、焦毛:滑稽。
河南南阳方言儿化现象研究

河南南阳方言儿化现象研究同其他北方方言相比,南阳话儿化现象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分布在名词、形容词、方位词、量词中。
在分布数量上,除名词、形容词较多外,其余词类分布数量较少。
本文分别从语表结构、语里意义和语值特点的层面对这些较为典型、常见的儿化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
标签:南阳方言儿化语表结构语里意义语值特点袁家骅在《汉语方言概要》中指出:“儿化是北方方言的普遍特点。
”南阳方言属中原官话的郑曹片,其儿化现象更有一些特殊之处,具体探析如下:一、与指示代词有关的儿化(一)语表结构、语里意义在《金瓶梅》《红楼梦》《西游记》等一些明清小说及北京口语中,与指示代词有关的儿化最常见的是“这儿”“那儿”等,南阳方言中,与指示代词有关的儿化,最常见的结构为“指示代词+A儿化”。
例如:这不儿那不儿这哈儿那哈儿这主儿那主儿这咪儿那咪儿以上“指示代词”和后面的语素是相融的关系,即他们只有黏附在一起使用,才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
这些词若去掉“这”“那”分别变成“不儿、主儿、咪儿、哈儿”,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或变得毫无意义。
“这/那不儿”一般用于寻找人或物的回答语中,可以看作兼词,相当于普通话的“介词‘在’+方位词‘这/那里’”。
例如:甲:“也不知儿猫娃儿跑哪儿了(不知道小猫跑到哪里了)?”乙:“那不儿(在那里)。
”而“这/那哈儿”属方位词,等同于普通话“这/那里”,它经常与“改”“哩”黏附在一起使用,例如:甲:“你给我帽子搁哪儿了(你把我帽子放哪了)?”乙:“改这/那哈儿哩(在这/那儿)!”“这/那主儿”常用于发话者对对方的戏称,含有不尊重的意味,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这家伙”。
例如:这主儿猴儿能猴儿能哩(这家伙太狡猾了)。
另外,“这/那咪儿”相当于普通话中“这/那边”。
(二)语值特点1.加重贬义色彩,表蔑视。
例如“这/那主儿”中的“这/那主”本身就含有不庄重的色彩,若与“儿”连用,则加重这种感情色彩,表示对对方的轻视(指称小孩时除外)。
南阳话南阳方言四级听写考试试卷

南阳话南阳方言四级听写考试试卷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南阳话南阳方言四级听写考试试卷,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南阳土话四级考试试卷满分100分时间30分钟一.填空题1:我老家的三嫂锅出溜滩的好“锅出溜”意思是2:看你这娃儿憨八儿湿脸的“憨八儿湿脸”意思是3:他摔了一跤,也太儿,步罗盖儿都词流血了“也太儿”是指4:这娃学习不咋捉,好卖夜眼“卖夜眼”是什么意思5:“我里马扎爷”的意思是二.单项选择题.1你今天做的芝麻叶绿豆面条太甜了“太甜了”的意思是:A放糖太多了B放盐太多了c放盐太少了2“老掌柜”的意思是指:A老板B家里的旧柜子c父亲D爷爷3“抬杠”:A俩人抬根木头B说话爱狡辩c做运动4“裤闯着”是指:A勇猛无比的意思B裤子皱了c蹲着5“如果你来西峡就窝儿到龙潭沟玩玩”,“就窝儿”是指:A住下后B吃完饭c顺便6“日冒蛋”是指:A蛋的一种B白天的烟气c不稳重,莽撞7“羊门儿”是指:A母羊B羊圈的门c正好8“燕黑儿”是指:A昨天晚上B天黑了c地上可脏D黑色的燕子9“日他张姐”是指:A和张姐有不正当关系B骂他老丈人的c语气词口头禅10“不粘弦”是指:A胶过期了或胶不好B琴不好c不行11看你那“信球样”是指:A你很聪明B你打球不太好c你很傻子很天真的样子12“一担挑”是指:A一个扁担B挑水c打架D老婆的妹夫或姐夫13你张往干啥去哩,“张往”是指:A前天B地名c现在14我拿个克拉蛋儿向你头上赃过去。
“克拉蛋儿”是指:A钻石B石头c土疙瘩15你这伙光好靠对人“靠对”是指:A靠近B巴结领导c欺骗三,连线题,根据两边的词和解释把相应的用直线连接起来.中间点点不予考虑。
共15分1:别打扎自...........变形+古怪2:肉拧头...............别开玩笑3:疙料.................软抗4:保动.................糊涂虫5:疙瘩蛋..............不要动四,名词解释1:不飙人2:老眼儿3:前帮4:姜帮头儿5:半吊子6:寥天地儿7:兴叉8:不沾闲9:真蛋球10:不注贵11:癔二八症12:钻窟隆打洞13:后院14:糠包菜15:稀屎包16:拍瞎话儿17:肉头娃18:舅倌19.挖崩子20.浪摆啥哩五.解答题,请解释下面五段话的意思一.夜儿黑,树上有个马机聊,叫乐一黑,今儿个轻到切,我一瞅,打扎子!恁大,想送给你,就爬到毛子上去够,某召护好,一夏版药仰摆叉,可疼。
南阳方言

南阳方言简况南阳方言是指分布在南阳辖区内的方言。
在市级机关、大型工矿企业一般同时使用普通话和南阳方言。
县以下和一般单位以南阳方言为主,兼用普通话。
各级学校教师以普通话为主,但农村小学除语文课外,多用南阳方言授课。
总的来说,社会上仍以南阳方言为主。
南阳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南阳属于夏代文化,《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南阳,夏人之居也”的记述。
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文物普查也在南阳发现了多处夏代文化遗址。
同时还证明,南阳是商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它承担着商代文化向东转移的桥梁作用。
夏商时期,南阳作为夏文化腹地,其语言应当是占主导地位的代表性方言。
西周时期,南阳分封了不少诸侯国以维护奴隶主的统治,方言分歧从此开始,但差异不会很大。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急剧变革的大动荡时期,这种变化在南阳表现得也很明显。
南阳是中原和荆楚争夺的战略要地,南方崛起的楚国锋芒直指中原,以图王室。
这一时期,南阳的诸侯国先后被楚所灭,南阳尽为楚地。
当时列国中吴、越、楚诸国的语言同中原各国的语言差异可能很大,此时却有了交融的机会。
战国时期,南阳是秦、楚、韩争夺之地。
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南阳尽为秦所有,并设置南阳郡,从此南阳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秦统一中国,改变了长期以来纷争混乱割据称雄的局面。
秦始皇迁六国不轨之民于南阳,实际是将其余六国的贵族迁入南阳,使南阳方言吸收了各地语言。
西汉时期,南阳冶铁业发达,汉武帝任用南阳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冶铁事。
汉元帝任命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发展水利事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南阳成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
东汉时期,由于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他手下的廿八宿多出自南阳,南阳有“帝乡”之称,在全国政治、经济地位显赫,其语言代表性地位必然加强,它和当时的共同语之间差异不会很大。
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战乱局面,南阳处于割据状态,从而导致了南阳方言一定的分歧。
唐代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北移,语言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全民族共同语的加强,方言的分化差异逐渐削弱,汉语言的主要差别是北音和南言。
南阳方言语音探究

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南阳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5)第三章南阳方言中的语流音变情况 (10)第四章南阳方言的尖团特色 (19)第五章余论 (20)南阳方言语音探究中文摘要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历史上曾一度是经济、政治、文化要镇,一直以来对其周围地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处在豫陕鄂三省交界处,是华中与南楚相沟通之地。
由于南阳在历史文化上的重要影响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研究南阳方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迄今为止关于南阳方言研究的论著甚少,还留有大片空白,对南阳方言语音的特殊性进行关注探讨的研究也为数不多。
鉴于此种现状,本文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之上,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综合采用多种方法,以期对南阳方言的语音面貌加以详细论述。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介绍南阳的历史、地理沿革及语言使用情况。
简要描述南阳方言在整个方言区划中所属片区,南阳方言的内部差异,内部分区及其概貌。
然后概述南阳方言语音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南阳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简要介绍南阳方言的声母、韵母和调值情况,及其与普通话的对比。
第三章南阳方言中的语流音变情况南阳方言的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声变、韵变和调变。
从这三方面并结合普通话语音与南阳话语音对应表,来分析南阳方言音变情况。
第四章南阳方言的尖团特色简要介绍尖团音在各方言中的分布情况及研究现状,并结合语音实例详论南阳方言的尖团音特色。
第五章余论简要阐述南阳方言语音研究的重要意义。
(简述。
)关键词:南阳方言语音语流音变尖团特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南阳的历史沿革、地理区划及方言概况1.南阳的历史沿革南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40万~50万年前,就有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
南阳在夏朝时,地属豫州,接近夏都。
殷商时,武丁“奋伐荆楚”,把这里作为前哨阵地,遗留下来的有距南阳市东北5千米的十里庙遗址。
西周时期,宣王册封他的舅父申伯于南阳,称为申伯国。
浅析《说文解字》中的南阳方言

浅析《说文解字》中的南阳方言摘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说文解字》中一些在普通话中已经绝迹或者很少使用的字,依然活跃在南阳方言中。
笔者从中摘出一二,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说文解字;南阳;方言俗语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
南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南鲁片。
[1]根据徐奕昌先生的研究,南阳方言区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次方言区:中部区,包括南阳市、南阳县、南召县、方城县、新野县、唐河县、社旗县以及镇平、邓县东部和桐柏县西部。
此区以南阳市为代表。
西部区,包括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以及镇平、邓县西部。
此区以内乡县为代表。
东北区,包括桐柏县东部,此区以桐柏县为代表。
[2]笔者近年来致力于南阳方言(主要是中部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考证了一批可以在《说文》中得到印证的方言俗语词。
本文记音采用国际音标,条目字标注南阳方言的实际调值。
南阳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相同,区别只在调值方面。
文中和普通话读音相同,区别只在调值的条目字不再注音,读者可根据下表去识别这些条目字的南阳方音。
南阳方音四声调值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南阳方音四声调值与普通话对应关系表一、口部1.嗛《说文·口部》:“嗛,口有所衔也。
从口,兼声。
”[3](p31)段《注》引孙叔然云:“嗛者,颊里也。
假借为衔字。
”[4](p55)可见,“嗛”本义是指“用嘴含物”。
《晏子春秋·外篇上一》:“嗛酒嘗膳,再拜,告饜而出。
”用的就是本义。
此义字本作“嗛”,借作“衔”。
后本字消失,借字通行。
普通话以“含”取代了“嗛”这一意义。
而南阳方言则仍然用“嗛”,如:你嘴里嗛哩啥好吃哩呀?南阳方言“嗛”音[ uan31],或[ yε31],与普通话读音稍异。
2.口窡《说文·口部》:“口窡,口满食也。
从口,窡声。
”[3](p31)南阳方音读[t uo23]。
其本义是“口中塞满食物”,由此引申出“塞满、堵实”之义,由于塞满某一容器,就是该容器的容积,进而又引申出“容纳”义。
经典南阳话VS普通话

经典南阳话VS普通话南阳话是河南省南阳地区的方言,中原官话的分支,基本上与河南话一样,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由于南阳地大人多,各县之间方言也有小小差异。
语法基本上与普通话近似。
但有较多的语气助词。
如“还没有干什么”通常说成“木有住哩!”发音南阳话的词句中的字多为普通话拼音方案中的一声和四声,二三省的相对较少。
下面为南阳话中所包含的部分词汇(其中可能包含一些其他区也有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标准文字的比较。
其中会有较多的南阳话口语无法用文字表示,只能同同音字表示。
南阳话南阳话发音普通话木有/木有呆 mú yóu dāi没有啥子↓/啥呀↗ shà zi 什么不粘弦būzhān xián 不行不中būzhōng不行白 bái 不要镇 zhèn 非常咋zā怎么啥 shà什么前傍儿 qiáng bānger上午后儿傍儿 hòuer bānger下午早起 zao qi 早上黑了hēh liao 晚上夜儿黑 yèar hēh昨晚夜儿早 yèar zao 昨天早上夜儿个 yèar ge 昨天明儿个 mínger ge 明天前儿个 qiánr ge 前天后儿个 hòuer ge 后天一蹦子yībēng zi 很长时间年是个 nián shì ge 去年忙利 máng li 马上麻利快 má li kuài 快点妮/闺女niēr/gūn nu 女儿娃儿 wá-er 儿子舅官儿 jiù guér 内弟自个儿 zì gér 自己耷 dá父辈中最小的男性伯bāi父辈中最大的男性牛板儿 óu bēr赶牛车的人弟儿们 dìr men 弟兄老鳖一lāo biēyī窝囊废瞎眼壳泡虫xiāyān ke páo chòng 睁眼瞎白字客 bái zìkāi文盲客kāi晚辈的男朋友稀客xī kái 不常来的贵客二挤 èr jǐ二百五信球/二球 xìn qiú/èr qiú笨蛋二流子 èr liú zi 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流光锤 liú guáng chūi无赖、土匪老掌柜lāo zhāng gùi 当家的(父亲)菠萝盖儿bō ló gèr 膝盖肚膜脐儿 dùmō qiér 肚脐眼眼眨毛yān zā máo 眼睫毛耳跟儿 ér gèhr 耳朵蛋 dàn 睾丸小鸡马儿xiāo jīmār小男孩的阴茎妈儿mār乳房胳老肢 géh lào zhíer 腋窝蚂知了(蚂寂寥)mājī liáo 蝉(知了)小虫xiāo chóng 麻雀老鸹 láo guà乌鸦夜蝙蝠(燕鳖虎) yàn biēhū蝙蝠皇皇苗 huáng huáng miáo 蒲公英吽 óu 牛地曲莲儿 dìqū liánr 地钱蜍串 chú chuàn 蚯蚓蝎虎xiē hu 壁虎蛤蟆 héh ma 青蛙赖毒 lài du 蟾蜍长虫 cháng chòng 蛇带劲 dái jìn 舒服美气mēi qi 舒坦杂鲜 láo guà滑稽可笑路数稠 láo guà重形式礼节费事 fèi shì淘气叫毛 jiào máo 搞笑木囊mūnāng笨棒撒 bàng sa 魁梧慢不腾腾 màn bū téng téng 慢条斯理囊 náng 好不吃拉劲būchī lá jìn 不重要、没意思的拽zhuāi高傲墩儿 dwúnr 凳子踢拉板儿tī la bēr拖鞋雪花膏xuēhuāgāo护肤霜万金油 wàn jīn yóu 清凉油灶火 zào huó厨房夹道 jiádāo胡同琉璃卟对儿 liú lì bú dèr 小玻璃弹珠旮落 géh láo 角落坷垃kēh lā土块扁食biǎn shi 饺子藏旯没(墙老木) qiáng lāo mū捉迷藏圪蹴 géh jiu 蹲各意 gèh yì讨厌揍 zòu 干噘 júe 骂靠对kāo dei 捉弄吃妈儿chīmār吃奶睡瞌 shèi ké睡觉拍话儿pāi huàr 聊天屙屎ēshī大便尿泡 niào pāo小便彪biāo骗喝汤hētāng吃晚饭愣中lēng zhōng中意放老奸 fàng lāo jiàn 拉稀疟疾嚣嚯 xié huò大叫打渣子dāzhā zi 开玩笑恶索(wu suo) 讨厌------------------你咋镇恶索人里嘭圈(peng quan) 弄糟,失败---------嘭圈,又坏事了肉(rou) 办事慢,行动迟缓-----------快走,白肉了不须顾没注意----------------------小狗跑丢了,你须顾不须顾秦(qin) 阴险,狠毒-----------------俺头镇秦,光扣我钱胰(yi)子-------香皂雨界-----------雨伞哭眼-小洞洞洋绍_好瞥洋腔洋调的人隔乙球-很讨人嫌的人该哪儿里?--在哪儿里?个挤主眼--闭上眼忙(mer)上——户院外边的空场日溜--瞎转悠豁戳——颇实能干膘穗——体态,体型眼尖里很——有先见锅出溜——锅贴面漏求能——使能处显摆———炫耀南阳话南阳话是河南省南阳地区的方言,中原官话的分支,基本上与河南话一样,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南阳方言与扁食文化

南阳方言与扁食文化在外读书,总能偶尔听到几句家乡的方言,曾经认为在普通话横行的年代,讲几句家乡方言仿佛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挺丢人的,但现在想想我们南阳话不仅不土,甚至很雅。
我们说“成开”其实就是书面语的“顷刻”;我们说“ra”是“人家”古语的合音,我们口语中的“些许儿”如今仍是文雅的书面语。
我们南阳是什么地方?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是光武帝刘秀发迹的地方,是张仲景和张衡的故乡!想想也是,家乡的方言世代相传,其丰富的内涵、既生动形象又极具表现力,讲起来十分过瘾。
中原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它分布于河南、陕西关中、山东南部为中心,覆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390个县市,根据1987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一共分为郑曹、蔡鲁、洛徐、信蚌、汾河、关中、秦陇、陇中、南疆等九片。
中原官话的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是中原官话区的主要特点。
中原官话和冀鲁官话、胶辽官话的主要区别是古入声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
中原官话的使用人口仅次于西南官话。
苏州市吴江县菀坪镇、宣城市以东部分乡村、皖南广德县、浙江长兴县、天津市区属中原官话方言岛。
中原官话以河南、陕西关中、山东南部为中心,覆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390个县市,《中原官话分区(稿)》最新的分法分为分为兖菏片、徐淮片、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陇中片、南疆片等十三片。
史料记载,北宋时的河南话即为官方普通话,经过几千年的融合发展与今日河南方言大同小异。
南阳话,属河南方言,是中原官话的一个分支,属于南鲁片。
作为秦汉之际经济文化要地,许多古音古字古词得以保留于民间至今。
南阳方言中既有浓郁的中原韵味,又有鲜活的儒学风采,其生活用语、歇后语幽默风趣,表情达意准确生动。
除了河北,南阳方言只要少一些“去声”,把声母j q x发音标准,其实离普通话最为接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CS:南阳方言!!!!
瓦开跑(形容跑快)长虫皮布袋(编织袋)板儿起(白天)岔板事儿(糗事)土骨堆(土丘)箩头(竹筐)死疙瘩(绳打的死结)厥人(骂人)表人(骗人)害货(坏人)埋挤(贬低别人)搁意人(恶心人)布罗盖儿(膝盖)胳牢枝儿(腋窝)燕儿黑(昨天晚上)今儿清早起(今天早上)后意儿(后天)钱儿里(前天)旧罐儿货(骂人的话)二火山(骂人的话)流光蛋(骂人的话)兴叉精(过分的傲气)喀拉蛋儿(土疙瘩)嘛义俏儿(喜鹊)小虫(麻雀)长虫(蛇)咯意球(不爽的意思)灶火(厨房)当门儿哩(故意哩)难烦(喜欢)肚母济儿(肚脐眼)水不济儿(像水枪一样的手工制作的玩具)楞叉(过分的傲气)兴叉(过分的高兴)抓里(干啥)哪孩儿(哪里)某里(没有)奏啥(干啥)不占闲(不行)滚烫嘴儿(说话快的人)圣人蛋(装B的人)火晒(形容人比较混里开)磨人(形容小孩一个劲的让大人烦躁)白(不要)嫩(那么)弄啥里(干啥)扯糊搔(事稠的人)阵仙儿(形容少?? 这么点的意思)胳就(蹲)瘪可叉子(骂女孩的话)鑫球(说人不聪明)二球(脑子不够使)地蹦(走路)出须人(贬低别人)枯楚(褶皱)门搁劳里(门后)恶里很(牛
叉)偶(牛)楚川(蚯蚓)部戈(鸽子)木你当里(你以为呢)球皮(耍赖)歪日(语气词)后帮(下午)墙帮(上午)美气(心里舒服)舞扎(撕抓)格也(小孩打架)着(知道)阁僚(让人不觉得不舒服如歪三阁僚四)门咋(语气词)清是(语气词放在句首加强语气)够不卓(摸不到)该这(在这如某某不该这)睡不啄(失眠)些货(叫喊)去火(算了)不吭气儿(不做声)八叉(被训如吃八叉)肉里很(墨迹)验别胡儿(蝙蝠)提拉板儿(拖鞋)打渣子(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