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辅导复习:驳论文写作训练-作文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驳论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高考语文:“驳论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高考语文:“驳论文”写作指导及范文举个例子,东汉有一位少年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

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

他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人们多年来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正确的。

在驳论文中,我们可以把陈蕃的话作为靶子,指出其片面性,然后结合薛勤的观点加以证论,证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合理性,由此驳倒陈蕃的观点。

总之,在写驳论文时,我们需要树立敌论,辨析敌论中的合理成分和漏洞,展开议论并驳斥敌论,最终做出结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开卷有益”的含义,同时避免读不好的书所带来的危害。

对于“读书无用”论,我们可以通过反方事例来引出反方观点,即学渣B最终成为了学霸A的老板。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读书并非无用,而是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在这个纷杂的网络时代,我们需要保持独立清醒的认识,不被片面的言论所左右。

说读书无用,是浮躁的表现,是严重的错误。

读书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好地适应社会。

因此,读书是非常必要的。

2020年,的爆发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虽然我们高三的学生响应了国家号召,呆在家里,但是还是时刻准备着今年的高考。

这次深圳市的线上考试,每个学生都是答卷主导者,都是未来各种各样考试答卷人,贵在自觉,重在过程。

我们可以看看___里的那个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高三女孩,身处逆境却仍在争分夺秒,每天坚持研究准备高考。

这是何等的自觉。

医生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给她一间临时自室,叫做“梦开始的教室”。

这是一个难得的过程,不管最终高考的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在她的人生当中绝对是一个美好的回忆,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回忆。

这是她人生一辈子成长与成熟的养料呀。

原来,过程如此美好。

高三作文辅导复习:驳论文写作训练

高三作文辅导复习:驳论文写作训练

高三作文辅导复习:驳论文写作训练记得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画面:一群大学生正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进行对话。

一个学生问:“您在研究中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丁先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兴趣,兴趣会推着你一直向前走。

”同理,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首先治愈学生的“厌写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营造“我要写”“我想写”的写作氛围。

换句话说,满足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是保持其写作积极性,激发其写作热情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对初三学生进行驳论文写作指导时,我围绕着激趣,设计了两堂作文指导训练课、一堂口语训练课,让学生感到驳论文写作并不难,同时掌握驳论文写作的一些技巧,现将三堂课的课堂设计展示如下。

课型一:仿写,引导学生把握批驳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鲁迅先生的议论文以其思想的深邃、思维的缜密和语言的精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如何写驳论文?鲁迅先生的回答是:“要挖好防卫的战壕,经过周密的思考,击中敌人的要害。

”我们讲读了鲁迅先生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对于这种“击中要害”的艺术已有初步了解。

在指导学生初次写驳论文时,我就以鲁迅先生的范文《狗的驳诘》为例,引导学生感悟,并设计了一堂仿写课。

首先,我出示鲁迅先生的杂文《狗的驳诘》。

狗的驳诘鲁迅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象乞食者。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我逃走了。

“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这篇短文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含蓄,思想深刻,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发笑,他们私语,他们沉默,他们感悟,很快进入情境。

腹有诗书气自华(议一 驳论文训练)

  腹有诗书气自华(议一 驳论文训练)

腹有诗书气自华(议一驳论文训练)周静雯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少,人生的大考一点点临近。

时间那么紧迫,高三了还看名著,我看还是算了吧——家长和老师们都这么提醒我们。

然而在我看来,只要时间处理得好,高三读名著并非不可。

高三能不能读名著,读不读名著,要视各人的情况而定。

文科生《红楼梦》《三国演义》《子夜》等长篇小说都不能看?岂不是白白将附加分拱手相让?何况如今在一卷中也加大了对名著的考查,若是不将原著读完仅靠那些资料应付考试,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这一段是归谬法)阅读名著有利于提升思想境界也有利于写作。

阅读《安娜卡列尼娜》,是与书中人物安娜对话,也是在与作者托尔斯泰对话;阅读莫言的《蛙》让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也进入了姑妈的内心世界,领会了作者的思想。

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把自己浸润在中华文化里,审美能力也有大幅提升……有时,遇到精辟的句子,禁不住高声诵读,禁不住摘录下来;华彩的语言让人反复吟咏,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岂不乐乎?如此,岂不是一举多得?(这一段与其空洞地说教,不如举些例子)高三时期,我们的思想已经渐趋成熟,更能读出其中的深意。

在《子夜》的开始,吴老太爷走到哪都带着本《太上感应篇》,若是初中生读到这一段也许就不会像高三时读一样了解它。

但在高三我们就会了解到,《太上感应篇》目的在于写出吴老太爷是封建旧势力的守护者,他顽固守旧,满腹的封建伦理。

我们也明白他的死也表明封建势力终将走向灭亡。

不到高三,我们可能读不懂其中的奥义。

高三的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高三阅读名著,是最好的休息。

学习工作都讲究有张有弛,高三同样如此。

择一个周末宁静的午后,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之后,读一章名著,既是休息,也是学习。

总比把大把的时间放在网游上强,比纯粹打发时间的QQ聊天上强。

调节了生活的节奏,也充实了被题海书山简单化的自己,丰富了单调的高三生活。

有人说,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三阅读名著,就能让心灵回归诗意,可以让自己以更阳光更轻松的状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

高中驳论文范文800字

高中驳论文范文800字

高中驳论文范文800字引言驳论文是一种辩论性质的文章,旨在通过对对方观点的反驳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高中阶段,驳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训练方式。

本文将以800字的篇幅,为大家提供一篇高中驳论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正文题目:应该取消高考高考是中国教育制度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它不仅是高中生们的重要考试,更是决定他们未来的关键性考试。

但是,有人认为高考应该被取消,因为它给学生带来了太大的压力,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但是,我认为高考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同时也是学生们努力学习的动力来源。

首先,高考可以促进教育公平。

在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性,一些地区的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另一些地区的学生则面临着教育资源的匮乏。

高考的存在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其次,高考也是学生们努力学习的动力来源。

高考是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这种竞争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他们更加认真地学习。

如果取消高考,学生们就失去了这种动力来源,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下降。

最后,虽然高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取消高考。

相反,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让高考更加公平。

例如,可以加强对高考的监管,严厉打击作弊行为,同时也可以加大对贫困地区学生的资助力度,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结论综上所述,高考是必要的,它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同时也是学生们努力学习的动力来源。

虽然高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但是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取消高考。

因此,我们应该支持高考的存在,同时也应该努力让高考更加公平,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高考作文指导】“驳论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高考作文指导】“驳论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高考作文指导】“驳论文”写作指导及范文驳论文的基本写法:议论文是比较常见的文体之一,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

其中,论点体现了作者的观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理论和事实,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式,三者密不可分。

就论证方式而言,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直接阐明论点,与之对应的是“立论文”;驳论是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主张,与之对应的是“驳论文”。

反驳的对象:一、反驳论点。

行文时,可直接反驳对方论点,也可间接反驳对方论点。

间接反驳又分归谬法和反证法。

归谬法是就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使之露出马脚,由此进行反驳;反证法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驳倒对方。

二、反驳论据。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依据,揭露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也就驳倒了对方的论点。

一般来说,论据包括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和数字论据三种。

反驳论据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揭露对方理论荒谬、事实虚假和数字混乱。

三、反驳论证。

反驳论证是揭露对方在议论过程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比如:前提与结论相矛盾,一篇文章中存在相互对立的多种观点,论点与论据不统一。

总之,只要发现对方在论证上有逻辑错误,就可以进行反驳。

要想写好驳论文,需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1. 摆出对方错误的论点,作为反驳的靶子。

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错误观点,树靶子,确立攻击目标。

怎样树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概括性的语言,将所批驳的论点复述一遍,并指出其弊端。

二是摘抄材料的关键语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

驳斥时,要避开对方的思路,抓住致命弱点不放,全力回击。

东汉有一少年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

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

他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多年来,人们大多赞同薛勤的说法,认为“一屋不扫”,怎能“扫天下”?对此,我们可以把陈蕃的话作为靶子,指出其片面性,然后结合薛勤的观点加以证论,证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合理性,由此驳倒陈蕃的观点。

【高考作文指导】“驳论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高考作文指导】“驳论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高考作文指导】“驳论文”写作指导及范文驳论文的基本写法:议论文是比较常见的文体之一,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

其中,论点体现了作者的观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理论和事实,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式,三者密不可分。

就论证方式而言,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直接阐明论点,与之对应的是“立论文”;驳论是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主张,与之对应的是“驳论文”。

反驳的对象:一、反驳论点。

行文时,可直接反驳对方论点,也可间接反驳对方论点。

间接反驳又分归谬法和反证法。

归谬法是就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使之露出马脚,由此进行反驳;反证法是证明与对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驳倒对方。

二、反驳论据。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依据,揭露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也就驳倒了对方的论点。

一般来说,论据包括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和数字论据三种。

反驳论据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揭露对方理论荒谬、事实虚假和数字混乱。

三、反驳论证。

反驳论证是揭露对方在议论过程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比如:前提与结论相矛盾,一篇文章中存在相互对立的多种观点,论点与论据不统一。

总之,只要发现对方在论证上有逻辑错误,就可以进行反驳。

要想写好驳论文,需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1. 摆出对方错误的论点,作为反驳的靶子。

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错误观点,树靶子,确立攻击目标。

怎样树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概括性的语言,将所批驳的论点复述一遍,并指出其弊端。

二是摘抄材料的关键语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

驳斥时,要避开对方的思路,抓住致命弱点不放,全力回击。

东汉有一少年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

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

他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多年来,人们大多赞同薛勤的说法,认为“一屋不扫”,怎能“扫天下”?对此,我们可以把陈蕃的话作为靶子,指出其片面性,然后结合薛勤的观点加以证论,证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合理性,由此驳倒陈蕃的观点。

驳论文高考作文满分600字(精选范文6篇)

驳论文高考作文满分600字(精选范文6篇)

驳论文高考作文满分600字(精选范文6篇)关于驳论文高考作文满分,精选4篇高考精选范文,字数为600字。

“你们说,这次考试成绩如何?”我们的语文老师说道。

我的心中不禁一颤,“啊,我们考得不好。

”我心里不禁暗暗自笑:“哼,这次就是一场“暴风雨”了!”“这次,我们班有一人考了80分,我们班就有一个不会背的“大懒虫”了吧,不过我们也是有希望的啊。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了,我们班立马沸腾起来,“你说,这个成绩如何?”“你们说,这个成绩如何?”。

“老师,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呢?”“老师,您不是说我们班考得不好吗?”“你说,这次考试成绩如何?”我们班的“大懒虫”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驳论文作文满分(精选范文):1“你们说,这次考试成绩如何?”我们的语文老师说道。

我的心中不禁一颤,“啊,我们考得不好。

”我心里不禁暗暗自笑:“哼,这次就是一场“暴风雨”了!”“这次,我们班有一人考了80分,我们班就有一个不会背的“大懒虫”了吧,不过我们也是有希望的啊……”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了,我们班立马沸腾起来,“你说,这个成绩如何?”“你们说,这个成绩如何?”……“老师,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呢?”“老师,您不是说我们班考得不好吗?”“你说,这次考试成绩如何?”我们班的“大懒虫”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那我们就来说一说吧……”“大懒虫”们一边答应着,一边想这个成绩是多么令人吃惊啊!“大懒虫”们有些不耐烦了,“哎,老师,您说,这个成绩怎么这么差啊?”“老师,您能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吗?”“大懒虫,你们说,这个成绩怎么这么不好啊?”“老师,我们这次考得不好的话就来一场暴风雨吧,老师,您别生气了,我们还有很多题没有做完呢!”“好,那我们就来说几句话了吧……”“大懒虫”们的话题都被老师说的差不多了,“这次考试成绩怎么这么不好啊?”“老师,您能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吗?”“老师,我们这次考试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数学成绩不是很好,我们不会的,所以我们不会的……”……说完,老师就开心的笑了笑。

高考作文指导:应用文体写作之驳论文

高考作文指导:应用文体写作之驳论文

高考作文指导:应用文体写作之驳论文一、关于驳论文驳论文是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

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1.驳论点;2.驳论据;3.驳论证。

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

二、驳论文的写作思路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

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树靶子,列现象,示弊端,探根源,指出路。

下面以课文《拿来主义》为例加以说明:1.树靶子写驳论文,一般是先树立待批驳的“靶子”,即是摆出错误观点,或是列出错误论据,或是展出错误论证,然后加以驳斥,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比如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拿来主义。

在“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的反复比照之下,引出“拿来主义”。

论证一味的“送去”,则有可能走上卖国之路;而一味的接受“送来”,则意味着甘心接受文化的经济的侵略。

显然“送去”与“送来”都不行,则顺理成章地亮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主张。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列现象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

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

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3.示弊端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

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作文辅导复习:驳论文写作训练高三作文辅导复习:驳论文写作训练记得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画面:一群大学生正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进行对话。

一个学生问:“您在研究中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丁先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兴趣,兴趣会推着你一直向前走。

”同理,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首先治愈学生的“厌写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营造“我要写”“我想写”的写作氛围。

换句话说,满足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是保持其写作积极性,激发其写作热情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对初三学生进行驳论文写作指导时,我围绕着激趣,设计了两堂作文指导训练课、一堂口语训练课,让学生感到驳论文写作并不难,同时掌握驳论文写作的一些技巧,现将三堂课的课堂设计展示如下。

课型一:仿写,引导学生把握批驳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鲁迅先生的议论文以其思想的深邃、思维的缜密和语言的精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如何写驳论文?鲁迅先生的回答是:“要挖好防卫的战壕,经过周密的思考,击中敌人的要害。

”我们讲读了鲁迅先生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对于这种“击中要害”的艺术已有初步了解。

在指导学生初次写驳论文时,我就以鲁迅先生的范文《狗的驳诘》为例,引导学生感悟,并设计了一堂仿写课。

首先,我出示鲁迅先生的杂文《狗的驳诘》。

狗的驳诘鲁迅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象乞食者。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我逃走了。

“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摘自《野草》)这篇短文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含蓄,思想深刻,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发笑,他们私语,他们沉默,他们感悟,很快进入情境。

然后,我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1.此文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2.此文的主旨是什么?3.文中的狗对人首先是什么态度?然后又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这样?4.狗要驳斥的对象是谁?它要反驳的观点是什么?它是怎样反驳的?5.狗正面立论的观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支撑起自己的观点的?6.文章最精彩的段落在哪里?为什么?通过点拨引导学生把握范文的特点:这篇杂文构思独特,它尽管是以记叙为主,对话贯穿全文,却包含着驳论文的本质特点,可以说是一个驳论过程的速写,给我们学写驳论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狗摆事实,说道理,支撑起“人比狗更势利”的观点,这与人对狗的指责“你这势利的狗”针锋相对,从而有力地反驳人的“叱咤”,替自己正了名。

文中最精彩的段落是列举人势利的论据段,人之所以由“傲慢”“叱咤”到“逃走”,就是被狗击中了要害。

学生心领神会,深深地为鲁迅先生语言之精湛、思想之深刻所折服。

最后,我引导学生:不能成为一棵凝聚着思想精华的参天大树,也要做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狗的驳诘》批驳了人的势利,那么人性中还有哪些劣根、哪些陋习值得批驳呢?谁来驳诘最合理呢?它该怎样反驳呢?要求学生以《______的驳诘》为题仿写。

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思维非常活跃,不到20分钟,一篇篇意趣盎然的文章展现在眼前。

让我们通过学生的命题来看看他们巧妙的构思吧:“猫的驳诘”“鼠的驳诘”“狼的驳诘”“花的驳诘”“狐狸的驳诘”“蟑螂的驳诘”“蝴蝶的驳诘”“黄鼠狼的驳诘”……更不乏生动幽默、思想深刻、见解新颖的精彩片段。

如:蝴蝶的驳诘:“美丽招谁惹谁了?我没有涂脂抹粉,没有奢望霓裳羽衣,没有故作姿态,甚至没有想到过要利用美丽去达到什么目的,我美丽,我快乐,有什么错吗?”猫的驳诘:“时代在发展,鼠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赢得种族的生存,鼠辈们也越来越狡猾了,这都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你们怎么能说我玩忽职守,犯有渎职罪呢?我没有收取‘硕鼠’贿赂的和氏璧而同意他承包检察院机关的整体搬迁工程;我也没有因为‘米老鼠’私下写信向上级部门举报我,就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她,判她十八年有期徒刑,或直接派人将她来个‘杀人灭口’;我甚至没有进过‘松鼠’开在森林里的‘迷你火锅城’,更别说去‘田鼠’的‘勿忘我娱乐总会’溜达溜达了……”鲁迅先生说:“‘会模仿’决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会模仿’的,‘会模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么?”(鲁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这一课时,我指导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品味—感悟—模仿中,把握驳论文“击中要害”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型二:引发学生的动情点,引导他们为情而写,为理而驳。

这些年,作文教学的教坛上热热闹闹,风起云涌,“新概念作文”“创新作文”“想象作文”“反作文”等作文教学理念,使人眼花缭乱。

其实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作文开花结果的土壤乃生活,作文的本色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艺术地表达出来,作文的生命缘于一个情字。

驳论文的写作同样如此。

规范的驳论文的写作对初三学生来说有点勉为其难,他们往往无从下手。

因此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写驳论文,引发其动情点,引导他们为情而写,为理而驳,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反驳的技巧,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岂不是“一石三鸟”吗?这一节课,我首先在黑板上最醒目的位置板书了“丑陋的衡阳人”五个大字,绝大部分身为衡阳人的学生先是发笑,继而“不平”。

这正是我要引导学生进入的情境,我还是以鲁迅先生为例引导学生。

鲁迅弃医从文的动机就是缘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情,他要医治国民麻木的灵魂,他要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于是他不仅仅是用笔,而更像是用一把解剖刀在剖析当时那个病态的社会,无情地揭露国民的劣根性,这正是因为“爱之深,恨之切”啊。

因此,这堂课我们不仅仅是在学写作文,更是在反思。

谁没有缺点呢?谁不值得反思呢?何况衡阳人本身就存在很多丑陋的地方,外地人对衡阳人也存在着很多偏见。

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角度看,写好今天这篇作文更是每个衡阳学子的神圣职责,也许你对衡阳人的某些病态的解剖可以引起患者和疗治专家的注意,那你或许就成了衡阳的功臣;同时针对外地人对衡阳人的某些偏见,作为一个衡阳人,我们更有责任反驳,以正视听。

学生群情激奋,跃跃欲试。

紧接着我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1.外地人对衡阳人有哪些看法?有哪些典型言论?2.你觉得衡阳的丑陋现象有哪些?衡阳人又是如何替自己辩解的呢?3.外地人对衡阳人的指责,衡阳人替自己的辩解,有哪些看法实事求是,又有哪些观点偏激甚至是误解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据理力争,他们已进入为情而驳、为理而辩的情境,他们有意无意地用到很多在课堂上还没有完全弄明白的反驳技巧。

充分讨论后,我要求学生以“衡阳人丑陋吗”为总话题,或针对衡阳人的某些丑陋现象及某些错误言论进行批驳,以引起患者和疗治者注意;或针对某些批判指责衡阳人的偏激言行进行反驳,替衡阳人正名。

为了使反思更深刻、批驳更有力,我给了学生一周的时间去观察,搜集素材,选择角度行文。

一周后,学生纷纷交上了他们的作品。

后生可畏,学生思维之活跃,观察之细腻,见解之独到,令我感慨不已。

看,他们在剖析衡阳人:《是追悼会还是欢送会》——反思丧葬仪式上演绎到了极致的唱夜歌现象。

《老爷车现象折射出政府的不作为》——指出衡阳的痼疾(老爷车街头巷尾拉客),将矛头直指政府。

还有《牌馆雨后春笋现象探秘》《衡阳土话和衡阳人心态》《恶小•善小•城市环境》……学生也针对外地人对衡阳的误解、片面性言论,著文予以澄清或反驳。

如《火车好坐,衡阳难过吗》《谁说“柏油马路黄土盖”》《脏乱差是衡阳的代名词吗》《衡阳人土吗》《衡阳人素质低吗》,《衡阳人丑陋吗》……他们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角度,为自身、为家乡人据理力争,甚至有学生仿照《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慷慨陈词:“翻开一部衡阳的历史,我们从古以来,不乏仁人志士、英雄豪杰。

船山先生思想之精辟光耀文明史,巾帼群英不让须眉令人扼腕,明翰烈士壮言之豪迈照彻新生路。

更别说今天,京广线上雷宏的鲜血染红了沉默的钢轨,11•3英雄团体用生命谱写了烈火中永生的新篇章……我们的城市有着英雄情结,展翅的大雁都愿意留驻在这美丽的城市呢!倘若说衡阳人丑陋,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指全部,那简直是污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写驳论文,情和理都得到了激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型三:组织学生展开辩论会,在口语运用中训练学生的反驳技巧。

在组织驳论文教学的过程中,我布置我教的两个班之间展开一场辩论赛,有意引导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一些反驳技巧运用到生活中。

我先在学生中征集论辩题,让学生留意观察思考。

由于学生对辩论赛很感兴趣,我征集到很多论辩佳题。

如:1.是否“知足常乐”?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3.是否该“班门弄斧”?4.“逆境”是否“有利于成才”?5.人的自我实现是重过程还是重结果?6.科学发展是否应该有伦理界限?7.环境立法促进还是阻碍经济发展?8.网聊是有聊还是无聊?9.网络是加强还是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0.中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11.中学生携带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反复讨论后,我们选定了理论性不太强、离学生生活较近的、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网聊是有聊还是无聊”作为比赛的题目。

让两班自选人马,抽题后自找资料,自行准备。

我还请了8位语文界同行充当论辩赛的评委。

比赛是周四的第七节课,在学校的会议室进行的,两班的学生等待已久,非常激动,辩手双方更是严阵以待。

一辩陈述己方观点时,横向、纵向比较,科技、人文融合,有理有据。

自由辩论过程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平时在课堂上学的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破立结合等写作技巧在比赛中都非常巧妙合理地使用上了,四辩总结陈词更是一篇非常规范的破立相结合的议论文,有先破后立的,有先立后破的。

整个论辩过程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令当评委的语文界同行、参观的老师、学生赞不绝口,论辩的双方及双方班级更是“辩情”洋溢,结果,失利一方的辩手还都哭了呢。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无论是情景作文的创设,还是其他形式的想象作文的训练,都应重视激活学生的思维,触发他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让他们表达自我对生活的思考,从心坎里明白,作文其实并不神秘,也不可怕,此乃青春的编年史,心灵的守望录,是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