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隶书的写法
硬笔书法九种写法

硬笔书法九种写法硬笔书法又称钢笔字,是一种利用金属笔尖和墨汁来书写的书法艺术。
下面介绍一下硬笔书法的九种写法。
1. 仿宋字体:仿宋字体又称楷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基本字体,被公认为书写正式文文的基本字体。
硬笔书法仿宋字体要求字形端正、匀称,笔画粗细适度,不出现毛糙不清的情况。
2. 行楷字体:行书源于楷书,是楷书的变体。
行楷字体书写时速度较快,笔画流畅舒展,比仿宋字体要求粗壮有力,具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3. 隶书字体:隶书是汉字書法的一种,是中国古代秦汉时期唯一的官方书体。
硬笔书法隶书字体的特点是结构式撇捺峻峭,笔画斜劲,富于变化。
4. 楷草字体:楷草字体是书法艺术中比较罕见的一种字体。
硬笔书法楷草字体需要将楷书和小楷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笔画较为圆润,逐渐变得顺畅。
5. 行楷草字体:行楷草字体源于楷草字体,是硬笔书法中最为流行、受欢迎的字体,其书写格式灵活自如,可运用变体字给人以独特韵味。
6. 隶草字体:隶草字体是由隶书和草书相结合的字体。
硬笔书法隶草字体笔画豪迈雄健,注重偏旁部件的错位重叠,在自由发挥的同时又保持经世致用的特色。
7. 汉隶字体:汉隶字体是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经典字体。
运用硬笔书法书写汉隶字体时,要注意笔画强调直、横、豎的特点,以及钩形、倒挂钩等特殊结构的书写方式。
8. 仿古字体:仿古字体指的是仿古用字的字体。
硬笔书法仿古字体要求笔画深浅有致,特别是书写古龙、蝇头小楷的时候,需注意保持字形的整体协调。
9. 建筑字体:建筑字体适用于书写繁琐的建筑绘图。
硬笔书法建筑字体的笔画要求规整,线条流畅,需要注意每个笔画之间的距离和连结方式。
综上所述,硬笔书法具有多种字体形式,这些字体在书写方式、笔画特点、结构规范、形态美感上均不相同。
一位好的硬笔书法家应该具备熟练掌握多种字体的能力,并能在笔画、书写结构等方面进行巧妙的运用,从而营造出优雅、协调、和谐的书写氛围。
钢笔隶书的书写方法,你一定想不到!

钢笔隶书的书写方法,你一定想不到!钢笔隶书的写法和毛笔隶书基本相同,虽然线条瘦细劲挺,不象毛笔隶书那样有明显的粗细方圆变化,但精神气质却是一致的。
写时要用心体会,反复临习,才有收效。
一、点:篆书的点多为短横或短竖,不很明显。
隶书既兴,点画成形,虽比不上后来的楷行书之丰富多彩,却也多具变化,在整个隶书结字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楷书相比,隶书的点形体较圆浑,出锋不锐,力量内含。
有人说隶书的点如木楔。
看来是有其道理的。
如下图所示:三点水既不同于篆书,亦不同于楷书,三点聚拢,成左开右合之势,三点应与右部相呼应。
下四点应散开,长短参差,变化丰富。
八字点应成上合下开之势,左右展开,呼应相顾。
二、横:隶书作为汉字方块形状的奠基,在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的过程中,赋予了横画新的使命和特色。
隶书的横画,按其形体可分为平横和波磔横,如下图所示:隶书的横切记“雁不双飞”,即每字只应有一个重点的波磔横。
如年字上两横为平横,其笔势宜缩,末横为波磔横,其笔势应放。
道字因下部捺为主笔,捺磔,则上横只应用平横了。
三、竖:竖是仅次于横在方块汉字中频繁使用的笔画按其形体,隶书的竖可分为直竖和右弯竖两类,如下图所示:右弯竖多用于门字以及象门字这样以对称竖作为主笔的字中。
有时还出现类似门字的字中,如月,有,同,用,能、肃,膏等。
双人旁的竖笔亦用右弯竖,如德,往,役,征等字。
隶书的直竖用得较多,有悬针竖、垂露竖,平竖、圆竖四种,可细心体会,区别运用。
四、波挑:或叫掠,或称撇。
按其形体可分为斜,弯,直三种,如下图所示:斜波挑势较平,或叫平撇。
弯波挑势宜弯,先竖后挑。
直波挑几乎是竖笔带挑。
五、波磔:楷书称之为捺,其形体略如波磔横,但用法不同,按其作用,可分为平,斜两类。
如下图所示:平波磔多为一波三折,头部略高,向右部平出或稍下斜,多用于走部,走车部,之部、足部等字。
其势宜平,尾部夸张放开。
斜波碟使用较平波磔多,多用在人部、戈部等,其势应斜,上曲下弓,与所配之部应和谐呼应。
《三字经》钢笔隶书字帖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钢笔隶书标准写法

钢笔隶书标准写法隶书,又称行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字体,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千百年来广为传世的书体之一。
钢笔隶书,作为一种现代化书写方式,既有传统隶书的特点,又融入了钢笔的独特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下面将为您介绍钢笔隶书的标准写法。
一、材料准备在书写钢笔隶书之前,需要准备好一些必要的材料。
首先,选择一支适合的钢笔。
普遍来说,软硬度适中的笔尖较为适合隶书的写作,因此推荐使用中等硬度的钢笔笔尖。
其次,准备好一些笔墨。
墨水或者水性颜料都可以,不过建议选用黑色为主,以符合隶书的传统特点。
此外,还需要纸和毛笔字帖作为练习之用。
二、姿势与笔法在书写隶书时,正确的姿势和笔法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身体放松,手臂与肩膀保持一定角度。
笔直握笔,松紧适度,适当抬高手腕。
在书写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影响字迹的质量。
三、笔画结构隶书的特点之一是笔画结构独立且清晰。
在书写隶书时,每一个笔画都要用细心的态度书写,确保每个笔画的轮廓清晰准确,且彼此之间的间距得当。
对于各种常见的构造形式,如横、竖、撇、捺等,要熟悉并掌握每一种结构形式的写法,以提高钢笔隶书的书写水平。
四、字形特点隶书的字形特点是古朴、刚劲、遒劲,威严而不失庄重。
字形的曲线和笔画要求稳重有力,每一个笔画要有起承转合的过程。
字形不要出现倾斜或者断裂的情况,整体呈现出金石之韵,富有艺术美感。
五、练习方法要提高钢笔隶书的写作水平,良好的练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在练习之前,可以先摸清楚每个字的结构和形态,理解每个笔画的顺序和角度。
可以通过反复抄写模拟字帖来提高自己的笔法和字体掌握能力。
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书法家的作品,观察其笔画的结构和字形的优劣。
六、展示与分享在练习之后,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与他人分享。
可以将练习的字帖、作品贴在家中或者办公室,以便于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此外,也可以加入书法交流群体,与其他书法爱好者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书法教程第八章硬笔隶书

第一节 隶书的特点
四、偏旁独立,体式均衡
隶书偏旁沿用篆书独立平稳的写法,既与其他结构单位 相迎揖让,又各自重心平稳,笔画处置安排匀称,体式均衡而不 欹斜。有些偏旁部首如草字头、竹字头、宝盖、春字头、四点底、 登字头、皿字底等,更是直接采用小篆的写法,笔画左右对称, 不偏不倚。例字如图8-4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一、点 5.相向点
逆锋起笔,左点向右下、右点向左下行笔,呈上分下合而 未合状;或写为圆点两个,与下一笔有机融合,起承转接自然流 畅,如图8-9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一、点 6.相背点
运笔遵循“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法则,左点逆锋起笔转 左下如写短撇,右点逆锋起笔转右下拖笔收尾,呈八字形左右分 张,如图8-10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二、横 1.短横
短横类似于横点,但比横点略长,比长横短。横画本欲右 行,须先向左入,逆锋入笔后转右行笔,中间略拱,至尾部提笔 慢行收笔,或钝或尖,如图8-11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二、横 2.长横
起笔逆入回行造“蚕头”状,中部拱起,至尾部按笔蓄势, 再起波造“燕尾”状。注意,一般情况下长横做主笔,举足轻重, 事关成败,长横在一个字中只出现一次,即所谓“燕不双飞”, 否则犯重复之忌,如图8-12所示。
五、捺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捺画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和平捺的写法是:逆锋入笔 转左下运笔,在收笔处向左上回锋,呈一波三折之势,二者斜度 略有不同,如图8-15所示
二级硬笔书法范例

二级硬笔书法范例硬笔书法是指使用硬质笔尖(如钢笔、毛笔等)进行写书法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
它与软笔书法相比,硬笔书法的笔触更加坚硬有力,字体线条更加稳定,给人以刚劲有力的美感。
下面将介绍一些二级硬笔书法的范例作品,以供欣赏和学习。
1. 《行书》行书是硬笔书法中的一种字体风格,它以快速流利的笔势和独特的笔画结构著称。
行书的特点是笔画长短相间,字形流畅,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它注重笔画的韵律和节奏感,给人以活泼轻快的感觉。
这种书体适合书写篆刻、对联、横幅等作品。
2. 《楷书》楷书是硬笔书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字体风格,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楷书字形规整,笔画端正,线条平直,给人以稳重庄重的感觉。
它适合用于书写文章、书信、诗词等正式场合的作品。
楷书的笔画要求精细而准确,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写出优美的楷书作品。
3. 《隶书》隶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字体风格,它起源于秦朝,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书体。
隶书的特点是笔画刚劲有力,笔画粗细相间,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
它适合用于书写碑铭、题字等需要体现庄重感的场合。
隶书的字形繁复,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较高的技巧和耐心。
4. 《草书》草书是硬笔书法中最为潇洒的一种字体风格,它以行云流水般的笔势和狂放不羁的笔画著称。
草书的特点是笔画简练,字形变幻多样,给人以豪放洒脱的感觉。
它适合用于书写诗词、题字等需要表达个性和情感的作品。
草书的笔画要求轻重相宜,需要有较高的笔墨控制能力。
5. 《篆书》篆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字体风格,它起源于商代,发展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篆书的特点是笔画刚劲有力,字形方正稳定,给人以古朴庄重的感觉。
它适合用于书写印章、铭文等需要凸显尊贵和权威的作品。
篆书的字体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技巧和功底。
以上是一些二级硬笔书法的范例作品,每种字体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硬笔书法的艺术魅力,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小学书法课堂之隶书四硬笔书法课件

1.隶书的发展
战国末期,还出现了一种书写较篆书便捷的书 体,它摆脱了篆书用笔沉稳周圆的特点,表现出类 似后世隶书的笔带波磔、结构扁平的特征,人称古 隶。至东汉中后期,经过书家的美化和规范,点画 一波三磔,蚕头雁尾,具有浓重的装饰意味,特点 鲜明。 这样,隶书的发展便进人了一个辉煌灿烂的鼎 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古隶的草书促成了章草的诞 生;成熟隶书的进一步发展,导引了行草书和正书 的问世;章草和行书的结合测孕育了今草.
程邈研究成功后,就把自己历经10年搜集 研究成功的3000个隶书字写成一个奏本,并 送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以后,对程邈十分 赞赏,就任命他为御史。当时,各种上报给 皇帝的公文很多,篆体字又很难写,所以使 用隶书的人就多了起来。 因为这种字体常被地位低微的小官员使用, 写起来又很方便,所以称作隶书。
七、钩
右向钩: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提,一笔连 贯而写成。如:“长”、“农”、“表”。
弘扬传统文化,书法课堂进校园
钢笔楷书常用基本笔画
七、钩
横钩:先向右写横,行笔至出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 钩脚不宜太大,力送笔尖,左低右高。如:“买”、“你”、 “军”。
弘扬传统文化,书法课堂进校园
钢笔楷书常用基本笔画
弘扬传统文化,书法课堂进校园
钢笔楷书常用偏旁部首特征
二、字底
心字底:左为垂点,右为侧点,两个点左低右高,遥相呼 应。中阔的侧点往往是全字的重心所在。卧钩从左向右下斜落, 收笔时钩向字心。如:“思” “怎” “息”。
弘扬传统文化,书法课堂进校园Leabharlann 弘扬传统文化,书法课堂进校园
带点字底:带点字底在汉字中数量不多,主要有四点底、 心字底、小字底等,它对整个字的平衡起重要的作用。
书法瘦金体基本写法

书法瘦金体基本写法瘦金体,又称隶书,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书体,起源于秦朝。
瘦金体结构严谨、笔画苍劲有力,是历代书法家推崇的书体之一。
以下是瘦金体基本写法:一、用笔1. 钢笔瘦金体书写适用于钢笔写字,相比其他毛笔或者粗笔写字,瘦金体书写时更加精细,表现力强,可以处理一些较为细小的笔画。
2. 毛笔使用毛笔书写瘦金体也是比较常见的,毛笔笔画柔韧,能够表现出较为自然的线条特征,不仅能够做到紧密有度的笔画,还能表现出瘦金体独有的劲健风格。
二、笔画1. 起笔瘦金体书写要求起笔即定,所有笔画必须稳健,不可有半点浮动。
起笔要求力度适中,有力不过横折。
2. 点在写字时,点应该细而短,塑型要简单精准。
做到一笔一个中心,既要注意连笔,又要注意分笔清晰,全凭笔力精细调控。
3. 横书写瘦金体的横较多,要求横的宽度与粗细合理搭配,使横的深浅程度统一,不至于显得太斯文,也不至于显得太粗陋。
4. 竖竖的书写较少,笔画要细长卷走,不可过短,也不能过度拉长,要考虑字体的大小以及字形特点。
5. 折书写瘦金体的一大特点就是折的使用比较多,折笔应该先缓慢,其次快速而清晰,不可过度突出,也不能过于平凡。
三、字型1. 间距瘦金体的字间距比较窄,但需要确保相邻的字的相对距离及比例关系。
字的大小通常为6-8mm,过小会显得密集,过大则显得空洞。
2. 每笔必须契合瘦金体的字体横结构上每筆必須契合,撇折不可倚仗重力藏掖箸更为要紧。
折结构上,划线的厚度考虑要平衡,不可偏薄或偏厚。
转折处要滚转,而不可突然提起笔杆。
3. 字形风格瘦金体书写要求笔画遒劲有力,规整有序,字体端庄秀丽,方正大气,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与楷书相比,瘦金体更多的是注重“气韵生动”。
总体而言,瘦金体书写需要具备一定的功底和技巧,需要大量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通过对笔画、字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使自己的瘦金体书写更加准确、规范和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笔隶书的写法和毛笔隶书基本相同,虽然线条瘦细劲挺,不象毛笔隶书那样有明显的粗细方圆变化,但精神气质却是一致的。
写时要用心体会,反复临习,才有收效。
一、点,篆书的点多为短横或短竖,不很明显。
隶书既兴,点画成形,虽比不上后来的楷行书之丰富多彩,却也多具变化,在整个隶书结字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楷书相比,隶书的点形体较圆浑,出锋不锐,力量内含。
有人说
隶书。
点如木楔。
看来是有其道理的。
如下图所示:
三点水既不同于篆书,亦不同于楷书,三点聚拢,成左开右合之势,三点应与右部相呼应。
下四点应散开,长短参差,变化丰富。
八字点应成上合下开之势,左右展开,呼应相顾。
二、横,隶书作为汉字方块形状的奠基,在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的过程中,赋予了横画新的使命和特色。
隶书的横画,按其形体可分为平横和波磔横,如下图所示:
隶书的横切记“雁不双飞”,即每字只应有一个重点的波磔横。
如年字上两横为平横,其笔势宜缩,末横为波磔横,其笔势应放。
道字因下部捺为主笔,捺磔,则上横只应用平横了。
三、竖,竖是仅次于横在方块汉字中频繁使用的笔画按其形体,隶书的竖可分为直竖和右弯竖两类,如下图所示:
右弯竖多用于门字以及象门字这样以对称竖作为主笔的字中。
有时还出现类似门字的字中,如月,有,同,用,能、肃,膏等。
双人旁的竖笔亦用右弯竖,如德,往,役,征等字。
隶书的直竖用得较多,有悬针竖、垂露竖,平
竖、圆竖四种,可细心体会,区别运用。
四,波挑,或叫掠,或称撇。
按其形体可分为斜,弯,直三种,如下图所示:
斜波挑势较平,或叫平撇。
弯波挑势宜弯,先竖后挑。
直波挑几乎是竖笔带挑。
五、波磔,楷书称之为捺,其形体略如波磔横,但用法不同,按其作用,可分为平,斜两类。
如下图所示:
平波磔多为一波三折,头部略高,向右部平出或稍下斜,多用于走部,走车部,之部、足部等字。
其势宜平,尾部夸张放开。
斜波碟使用较平波磔多,多用在人部、戈部等,其势应斜,上曲下弓,与所配之部应和谐呼应。
六、折,折画在隶书中一般起副笔作用,它斩钉截铁,干净利落,分为直折和斜折,如下图所示:
直折多用于口、日,田,月等封闭结构,其势稍向内收拢,斜折多用于右耳部、子部等,其内折势比直折更加强烈。
七、钩隶书的钩大多用于副笔,与其它笔画相配合使用,其势较为圆转,应含蓄自然,如下图所示:
八、挑,隶书的挑(或称提)多作副笔用,其形与斜横相同,其势斜而平,无什么特别之处。
如下图所示:
掌握了隶书的点画特点之后,进一步则要研究隶书的结字规律,了解结字特点。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因字立形,各自成形,偏旁错落,形断意连,点画避就五个方面去分析:
一,因字立形隶书的总体势为扁方形,以左右八分取势,波磔分明,舒展自然。
但并不是所有的隶书都必须写成扁的,也就象楷书所有的字并不都是方块形状一样。
汉字的笔画有多有少,要写得顺乎自然,就必然有长短大小的变化,这便是因字立形。
如汉摩崖《石门颂》中的颂、定、谷、受、以、更、铭、石因其笔画较少,加上波挑,波磔的夸张和变化,所以横势扁方特点较突出而鲜明。
如图所示。
但象书、晏、骂、事、阳、躬、隆、域等字,笔画较多,横画亦多,所以写得较窄而长,八分势不明显。
如图所示。
还有《石门颂》中的命,升等字,竖笔写得更长更夸张,有趣味性。
因字立形不只是《石门颂》古朴夸张之结字特点,而且是所有汉碑的结字特点之一。
如下图所示:
二、各自成形隶书结字不但要求每个字的重心平稳,而且要求每一个字中的偏旁均能独立存在,而不欹斜。
这是由于它是从篆书独立偏旁演变而来的缘故。
如下图中的请,动、输、鲜、计、职、君、意等字,其上下左右偏旁都各自成形,而楷书则不具备这一特点。
一个字若上下左右都能独立成形,这样组合成一个字就要平稳了,这正是隶书的端庄、朴素、典雅的特点。
如下图所示:
三、偏旁错落隶书的偏旁既能独自成形而又错落有致,丰富多变,给人挪移生动之感。
如《石门颂》中的者、必、义、节、截、毒、屈、空等字,错落变化,生动有趣。
如者字,将波挑断开,位置错开,这一移
便增添了一份生气。
如必字,波挑和波磔对应交叉,三点随意点下,颇有趣味。
义字变异大,却不换原形,节字,缩上放下。
截字自然随意,毒字亦缩上放下,正斜映衬,令人爱之。
屈字上展下缩,左包之势显明。
空字将宝盖展开,完全盖尽,有篆书之意趣。
如下图所示:
四、形断意连汉字每个字都是由点画的连续书写而成,因此,在书写时就产生运笔的笔势,点画与点画之间呼应相顾,血脉贯通。
隶书的点画呼应和楷书一样,画断而意连,似断还连,形断神连,虽没有象草书那样的牵丝,但精
神意趣是紧密相连的。
笔画间毫不孤立,呼应相顾,配合默契。
所以,我们在临习隶书碑帖时,一定要注意笔势的往来,注意笔画间的呼应关系,做到形断意连,形神兼备。
如下图所示:
五、点画避就要使每个字写得都具有不同的形态、活泼、生动、优美,就要讲究点画之间的避就关系,要主次分明,轻重有别,隶书中点画避就有较多表现,有的收敛,有的放纵,各有意趣;你让一点,我进一点,穿插呼应,配合密切。
如下图的道字,上部首字收敛,下部的走车放开,用波磔表现,修长而舒展。
至字,上小下大,下部的土字,第一横收用短平横,第二横放用波磔横。
其字,上大下小,第二横长而下部点宜缩,子字竖弯向左伸展而横收敛,则字左下而右上,上下错开,而趣味生焉。
清字三点水敛而靠左上,以让右部之青字。
功字左部之工字缩以让右部之力字。
拾字提手旁让右部之合字。
六、变化生新隶书结字又善用笔画的增减和字形的变异来变化,结字奇特,耐人寻味。
如下图朔字变两点为横。
直字上下断开,中下部用点相连,罔字左右变为对应直画,垂字省上—横,下部变为山字,其字上部多加一竖画,年字中间变化为—横一点。
在字省去左竖。
师字省去左上一撇,右上又多加一点。
弘字右部变厶为口。
原字上部多加一点。
隶书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美化装饰特点.是次于行书的常用书体,特别是钢笔隶书,平直中有变化,风格多样,千姿百态,为广大青少年朋友所喜爱。
学习钢笔隶书,除了认真临池,反复读帖外,还应从整体上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八分取势。
隶书的最大特点是取横势,左右舒展,“八分”取势,所以又称为“八分书”。
在书写时,首先要设计好扁方格,为“八分”取势创造好条件。
写时要注意基本笔画的“平”,且平中略有斜势,修长而舒展,飘逸而
流美。
不要过于拘束,取势要宽,收放自如。
如下图所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隶字都取横势,亦有取纵势的,临帖时,应该区别对待.处理恰当。
如下图所示:
二、主次分明。
每个字都有主笔和副笔,练习时一定要处理好主次关系,重点要突出,主次应分明。
常言道:“蚕无二头,雁不双飞”。
即每个字中只能夸张主笔,写成蚕头雁(或称磔)尾,其次的横画要写成不带波磔的平横。
如图所示:
三.辨析文字。
汉碑中有许多字通过简省、挪移、异化、繁写等方法表现,和我们今天通用的简化字有较大差距。
这也正是汉碑之所长,变化丰富,千姿百态。
我们在临帖习字时,一方面要认真辨认分析,集字或创作时,不要用错。
如下图的:灵、定、泽、谷、其、秦、以、路、永、年、渊、源、尾、空、导(同道)、毒、霜、截、苗、者、知、执、深、议、凉、原、本、勒、必、节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