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是一种能够监测、识别和指示电力线路故障的设备,其作用在于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需求。
本文将对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一、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1. 传统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传统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通常采用简单的电气故障指示器或机械故障指示器,主要通过电流或振动等物理信号来检测电力线路的故障状态,并通过指示灯或报警器来实现故障的指示。
这种指示器在功能上比较单一,只能简单地指示线路的故障状态,无法提供具体的故障信息和位置信息。
2. 智能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智能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开始逐渐成为主流。
智能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通常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通讯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线路的各种故障状态,并通过通讯网络将故障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智能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还可以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对故障位置的精确定位和显示。
3. 无线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传统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通常需要使用有线通讯网络,存在安装维护成本高、覆盖范围受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线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开始逐渐被引入,其采用无线通讯技术,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通讯和远程监控,大大降低了安装和维护成本,扩大了监控范围。
二、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趋势1. 多功能化未来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将向多功能化发展,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线路的各种故障状态,还可以实现对电网负荷、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的监测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2. 高可靠性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对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将采用更加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故障诊断算法,提高设备的故障识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保证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它能够及时、准确地指示线路故障,为电网运行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他们快速定位故障点,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对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目前,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类型,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
有线故障指示器采用有线传感器和数据传输设备,通过有线方式将故障信息传输给监控中心,监控人员通过监控中心实时监测线路状态。
无线故障指示器则采用无线传感器和通信设备,能够实现远程无线监测,监控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获取线路状态信息。
在传感技术方面,目前广泛应用的有线和无线故障指示器大多采用了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传感器技术,能够实现对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能够及时感知到线路的异常信号,并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判断和定位,提高了故障指示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通信技术方面,无线故障指示器采用了先进的无线通讯技术,如GSM、GPRS、NB-IoT等,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能够将故障信息及时传输给监控中心,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提高了故障指示器的监测范围和效率。
在数据处理技术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也越来越智能化,可以实现自动诊断和分析故障信息,提高了故障指示器的故障诊断能力和可靠性。
1. 智能化趋势3. 多参数监测趋势未来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将更加趋向于多参数监测,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电流、电压等基本参数,还能够监测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线路的运行状态,提高了故障指示器的监测精度和可靠性。
4. 大数据应用趋势未来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将更加注重大数据的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线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大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电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迄今为止没有可替代性。
在当前的时代发展下,电力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发挥了无可或缺的影响,而这便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力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与挑战。
在实际生活中,复杂的输配电线路网络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性的问题,如断电、跳闸、电力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等,这些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加强对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分析与研究则显得至关重要。
标签: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发展现状和趋势引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至今所取得的成就使我国终于摆脱之前用电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
为了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对电网线路中存在的故障及问题进行有效的排除极为重要。
但是我国的电力线路网络结构比较复杂,如果仅仅依靠电力工作人员对电力线路中的故障进行检查排除,会降低故障检修的效率,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基本介绍线路故障指示器分为普通故障指示器和智能型故障指示器。
普通故障指示器会在供配电网出现异常时出现发光以及翻牌形式向供配电网线路的巡查人员示警。
这种传统的指示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供配电网线路的故障指示需求,主要是因为这种指示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
而智能型故障指示器可以对供配电网中的短路、接地等情况进行监测的同时,监测线路运行时的电压、电流情况并进行记录。
此外,智能型故障指示器还具有通信功能,能够及时对电力工作人员发出故障信息,方便维修工作展开。
2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1.适应性较强,在整个电力行业领域中,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已经有了比较长的发展历程。
随着故障指示器的不断改善,目前其已具备比较良好的稳定性。
在电力线路中,其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当配电线路中的电流发生相应的故障时,故障指示器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处理,从而及时发现故障问题的存在,便于人们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来保障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
浅析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算法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引 言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 , 超高压、 长距离输电线路
越来 越多 。为减 少 线 路 故 障后 的 寻查 工 作 量 , 短 故 缩
定 和经济运 行都 有 十分重 要 的作 用 。 早期 的故 障定位 一般是 根据 模拟式 录波器 记录 的
故障录波图粗略的估计故障点的位置。随着计算机技
Ke r s:rn mi inl e; ut a g — au e n to i e a c to t v ln v to y wo d ta s s o i f l rn eme srme tmeh d; s n a mp d n eme d; a e igwa eme 3 (0 1 N . )
文章编 号 :04— 8X(0 1 0 0 0 0 10 2 9 2 1 )3— 0 4— 4
浅析输 电线路故障定位算法现状及发展趋势
周笛 陈霖 , (. 1 桂林供 电局 , 西 桂林 广
摘
5 10 ;. 4 0 22 广西大学 电气工程 学院, 南宁 500 ) 广西 3 04
te p e e tl e f u tl c t n. e d v lp n r n n tt s o o nd a r a n t e fu tl a o r u l- h r s n i a l o a o Th e eo me tte ds a d sau fh me a b o d o h a l o t n a e s mn a n i c i
i d A c r i g t t o ai r cp e, a e s me p t i d : n s n i l d n e r n e me r me tme r e . c o d n e lc t n p n i l i c n b u d u wo kn s o e i a mp e a c a g - a u e n t — z o h o i t s h o te o e sa ta el g wa e r n e me s r me tme o . h r s a d d me t ft e f u t o a o t o sa e d; t ri r v l n v a g — a u e n t d T e me t n e r s o h a l l c t n meh r h h i h i i i d b e y a ay e . n t e b sso i ,t r p s s t e su y d r cin o e l e f u t o a o lo i m rt e f t r . il n r f l z d O h a i ft s i p o o e t d i t f i a l l c t n ag r h h e o h t n i h o h t f u u e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是一种用于监测电力线路状态和指示故障信息的设备,它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电力系统对高效、可靠监测设备的需求。
本文将对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1. 传统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传统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大多采用传感器、微处理器和LED指示灯等组件,通过对电力线路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监测,当出现故障时,LED指示灯会亮起,以示警告。
这种指示器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可以实时监测线路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且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逐渐成为主流。
这种指示器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线路的状态,还可以对线路故障进行分析和诊断,提供更加精准的故障信息和解决方案。
智能化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可以与电力管理系统进行连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电力设备的不断更新,线路故障可能会引发火灾等严重安全问题。
防火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应运而生。
这种指示器在传统的监测基础上,还可以监测线路温度和电弧等指标,及时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 多功能化未来,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将朝着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监测电流、电压、温度等传统参数外,还将具备故障诊断、远程通信、数据存储等功能,从而满足电力系统对多方面监测的需求。
智能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也不例外。
未来的指示器将更加智能化,具备自学习、自适应、自调节的能力,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智能控制,实现更加高效、可靠的监测管理。
3. 可视化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将使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监测数据更加直观,使运维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线路状态,为故障诊断和处理提供更为直观的依据。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指示电力线路故障的设备,它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线路的运行状态,并在出现故障时发出警示信号。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建设的推进,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以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
一、智能化与自动化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作为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与自动化成为其发展的主导方向。
现代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电力线路的故障信息,并通过数据传输技术将数据传送至监控中心,实现对线路的智能监控和分析。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也能够自动判断和识别故障类型,并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报警,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对于故障的检测和指示要求具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为了提高指示器的精度,目前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算法,如电流和电压的监测技术、频率和相位的检测技术等,以确保故障的准确识别和定位。
指示器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具备了抗电磁干扰、抗振动和抗高温等特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三、远程监控和管理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已经实现了与监控中心的远程连接和数据传输。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监控中心可以实时地接收和处理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数据,并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这种远程监控和管理的方式使得故障的处理更加及时和方便,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需要与电力系统的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兼容,以实现数据的交互和共享。
为此,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需要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能够与不同厂家和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连接和通讯。
指示器也需要支持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以便于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对接。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在智能化、精准化和可靠化方面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
未来,随着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化,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更好的支持。
浅谈电网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电网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电网故障诊断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通过对故障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及时准确地确定故障位置和类型,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电网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当前电网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研究现状1. 传统故障诊断方法传统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电压、电流、阻抗等物理量的检测和分析,以及基于人工经验的故障判断。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对复杂多变的电网故障难以准确诊断,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2. 智能故障诊断技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故障诊断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逐渐崭露头角,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3. 实时监测系统为了更好地实现电网故障的即时监测和诊断,研究者们还致力于开发各类实时监测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对电网中的各种故障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为故障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发展趋势1. 多模态信息融合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电网系统中可以获得的信息种类越来越多,包括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多种物理量。
未来的故障诊断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利用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方式来进行故障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2. 智能化诊断系统未来的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电网故障的自动诊断和预测。
这种系统将大大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干预的成本和风险。
3. 基于云计算的诊断平台随着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电网故障诊断平台将以云计算为基础,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处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4.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在研究和开发电网故障诊断技术的过程中,对于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也将得到更多的重视。
特别是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中,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024年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发展现状1. 前言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可以对输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检测的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也在逐渐增长。
本文将分析当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的发展现状。
2. 市场规模近年来,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该市场规模超过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将保持稳定增长。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电力行业对线路安全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本的降低。
3. 技术发展趋势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中,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以下是一些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3.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一些先进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线路温度、振动和电流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系统中进行分析。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感器的性能将进一步提高,使得线路监测更加精确和可靠。
3.2 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得到应用。
通过对大量的线路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实现线路故障的预测和预警。
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使得线路监测系统具备了自主学习和优化的能力,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3.3 无线通信技术传统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通常采用有线通信方式,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系统开始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成本,还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4. 市场前景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电力行业对线路安全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线路监测系统的普及率也将不断提高。
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5. 挑战和机遇虽然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发表时间:2016-10-18T15:34:19.453Z 来源:《电力技术》2016年第8期作者:关昕[导读] 本文阐述了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介绍了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系统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贵州电网公司都匀供电局贵州都匀 558000摘要:本文阐述了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介绍了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系统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近年来电力科技发展,本文提出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的后续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输电线路;行波法;故障测距 1.引言
输电线路是电网中较容易故障的部分,输电线路故障后,快速、精确的定位故障点位置对缩短线路停电时间、快速恢复供电、降低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从长期运行的角度看,精确的故障点定位信息有助于运行单位的事故分析,及时地发现故障隐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线路运行的长期可靠性。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故障定位)从原理上可分为阻抗法、行波法、时域法、频域法等。
目前,获得实际应用的主要是阻抗法和行波法,保护/录波装置中主要应用的是阻抗法,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则一般是单独组屏。
相对而言,阻抗法受过渡电阻、系统运行方式、互感器等因素影响,在长线路、高阻故障情况下,定位误差较大,因此,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是目前国内电力运营单位最主要的故障定位手段。
本文首先阐述了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系统在国内发展及应用现状,介绍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
2.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原理及发展历程 2.1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原理
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法(也称为行波故障定位),根据需要的电气量的不同,可分为单端法、双端法、脉冲法。
目前,现场运行装置基本上都是采用采用双端法,其原理是利用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通过计算暂态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差来计算故障位置。
故障测距计算中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①行波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及波形畸变(即信号色散);②不同线路类型中行波波速的确定。
图1 双端行波测距原理
2.2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发展历程
在上世纪70年代,国外相关研究单位就提出了行波故障定位概念,但受采样、授时等技术的限制一直未能实用化。
在行波测距技术实用化之前,电力系统主要通过保护/录波装置数据利用阻抗测距法完成故障定位,但受故障过渡电阻、互感器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测距精度和可靠性较低,并且不适用直流输电、T阶等类型线路。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GPS、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成熟,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技术上逐渐成熟。
而在行波故障测距理论研究领域也取得了突破,中国电科院、山东科汇等单位采用小波变换、模量变换、自适应滤波器等手段[1~7]的综合应用解决了色散、波速确定等问题,行波故障测距装置进入实用化阶段。
3.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发展现状 3.1 应用规模
目前,基于行波原理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装置在我国电网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安装厂站数量超过3000个,全面覆盖500kV/330kV以上电压等级线路,距离较长的220kV电压等级线路也基本安装有行波故障测距装置。
在国内,从事该领域产品研制与开发的主要厂家是: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山东科汇公司、山大电力等,由于国内在此领域的应用水平较高,在装置开发和相关技术研究方面与国外机构差距较小。
3.2 应用效果
实际运行统计表明,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精度基本上达到500米~1000米,在现场运行中主要发挥了以下作用: 1)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应用有效缩短了线路停电时间,仅在辽宁电网,根据2006年~2009年统计,挽回停电损失上亿元。
2)对于四川、青海、云贵等地电网,由于输电线路多跨越山区、林地,巡线困难,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巡线工作量。
3)输电线路故障点的准确定位有助于运营单位采取预防性措施,这也间接降低了输电线路后续故障发生的概率。
但需要指出的是,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应用效果与现场的运行维护情况相关。
以辽宁电网为例,2014年上半年,220kV线路故障的定位成功率超过95%,平均误差在2级杆塔以内(不到500米误差);而运行维护不力的地区,故障定位成功率甚至不及50%。
3.3 存在的问题
(1)故障测距装置可靠性相对较低。
这是影响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应用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系统构成较为复杂,包括装置采样、通讯、GPS授时(精度要求较高)多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即可能导致故障失败。
根据各网省公司统计,由于通讯、GPS原因导致的故障定位失败占据故障总原因的70%以上。
(2)故障测距装置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原理性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行波故障测距装置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两个:
1)高阻故障对故障测距的影响,较高的故障过渡电阻会降低初始波头的幅值,这直接影响了故障定位的精度及可靠性。
2)直流输电线路由于间接采样导致装置启动、测距可靠性降低。
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一般通过PLC中性点电流提取暂态行波,但中性点电流对应于直流线路电压变化率,而非直流故障电压/电流暂态行波。
这就导致两个问题:装置启动可靠性降低和线路两侧波形差异较大从而扩大了测距误差。
2014年4月网内某直流线路连续3次故障,由于间接采样导致的问题致使装置故障定位失败,运行人员为查找故障点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全线巡查。
3)故障测距装置的应用范围仍相对较窄
目前,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应用仍局限于高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
前期研究表明,行波故障定位技术在配电网、铁路自闭贯通线及直流接地极等领域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8、9]。
但受线路结构、现场运行条件以及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在上述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有限,尚未达到工程应用要求,这也是今后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研究重点。
4.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发展方向
4.1 提高算法可靠性研究
(1)区域电网故障定位研究
图2 区域电网故障定位原理
区域电网故障定位技术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当故障线路一侧数据(M)缺失时,利用相邻线路对端数据(S)与N端数据构成双端测距。
区域电网故障定位在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①暂态行波在相邻线路上色散相对严重,初始波头的判定相对困难;②多条相邻线路结果不相同时,最终结果的判定。
区域电网故障定位在工程上具有以下意义:①从原理上提高系统可靠性,利用多端数据完成测距,避免一侧装置数据缺失导致故障定位失败;②可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和周期,减少装置配置数量,特别是对于35kV配电网而言。
(2)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研究
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基本原理是利用故障点反射波或母线反射波与初始波头时间差计算故障点距离,该算法仅需要一侧数据,无需GPS、通讯的配合。
单端行波故障测距研究主要是作为双端行波法的补充及后备,在双端行波故障定位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作为一种补偿手段,并可用于线路长度的修正。
4.2 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研究
如前所述,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依靠间接采样数据导致装置的可靠性相对较低。
因此,在该领域内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测距以及启动算法改进。
在技术发展趋势上,重点是基于低速采样数据的频域法定位以及多种方法的融合使用。
此外,直流接地极线路故障定位研究也是该领域研究重点。
4.3 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研究
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研究是今后故障测距技术应用研究的发展重要方向,技术上需要解决以下问题:①复杂线路结构对信号色散的影响;②基于配网变压器等低成本信号采样方法研究;此外,还需要解决测距装置成本较高以及维护困难问题。
从前期研究成果表明,在配电网距离较长的35kV~110kV电压等级应用行波测距技术上不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后续开发重点则是装置的研制与开发。
5.结语
(1)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在我国电网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实际应用效果与装置的运行维护关系密切,并且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可靠性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2)今后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的整体可靠性;2)扩展行波故障定位技术在配电网、铁路自闭贯通线及直流接地极等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