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散文的阅读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训练(2)(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训练(2)(含解析)新人教版

散文阅读训练(二) 归纳概括李仕才[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谁说春色不忧伤迟子建在我的故乡,十月便入冬了。

雪花是冬季的徽标,它一旦镶嵌在大地上,意味其强悍的统治开始了。

虽说年分四季,但由于南北不同和季节差异,四季的长度是不相等的,有的春短,有的秋长。

而我们那儿,最长的季节是冬天。

它裹挟着寒风,一吹就是半年,把人吹得脸颊通红,口唇干裂。

人们在呼号的风中得大声说话,不然对方听不清。

你走在户外,男人的髭须和女人的刘海,都被它染白了。

所以北国人在冬天,更接近童话世界的人,他们中谁没扮过白须神翁和白毛仙姑呢?被寒流折磨久了、被炉火烤得力气弱、被冬日单一蔬菜弄得食欲寡淡的人,谁不盼着春天呢?春天的到来是最铺张的。

三月中旬吧,就有它隐约的气息了。

连续几个晴天后,正午时屋檐会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那是春天的第一声呼吸,屋顶的积雪开始融化了。

人们看见活生生的水滴,眼里泛着喜悦的光影。

但别高兴得太早,春天伸了一下舌头,扮个鬼脸,就不见了。

寒流的长鞭子又甩了出来,鞭打得人还不能脱下冬衣。

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屋檐滴水时凝结的冰溜儿,就像望着脆弱的琴弦,不敢把动人的旋律弹奏。

到了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全然融化了,家家的白屋顶露出了本色,红瓦的现出热烈的红色,青瓦的现出深沉的钢青色,这时春天的脚步真的近了。

雪花隐遁,天空由灰白变成淡蓝,太阳苍白的面庞有了暖色,河岸柳树泛红,林中向阳山坡的达子香花,羞答答地打骨朵了,人们饲养的家禽,开始在冬窝里频频伸展翅膀,想啄春天的第一口湿泥,做自己的口红。

这时的春天怎么说呢,是婚日的盛装的新娘,呼之欲出了!到了五月,春天波涛汹涌地来了,所有的生命都荡漾在它明媚的波涛里!地上的草,林中的树,园田的菜圃,呈现着一派娇嫩的绿;山间原野的花儿,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蓝的如宝石,红的如玛瑙,白的如珍珠,金黄的如琥珀。

这时窗缝的封条撕下来了,门上用于抵御寒风的棉毡也取下来了,人们换下棉衣棉裤,家禽们又可以寻觅园田肥美的虫子,作为它们的小点心了!但这样的春色,也许过于寻常,并没有烙印在我心灵深处。

郭沫若散文阅读《银杏》附答案

郭沫若散文阅读《银杏》附答案

银杏郭沫若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

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专在乎你有这和杏相仿佛的果实,核皮是纯白如银,核仁是富于营养----这不用说已经就足以为你的特征了。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老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着动物般的性态,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下来的奇珍。

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

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你是只有在中国才有呀,一般人似呼也并不知道。

我到过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华侨,你侨居在日本大约已有中国的文化侨居在日本那样久远了吧。

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

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摺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澄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熏风会媚抚你,群鸟时来为你欢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当皓月流空,他们会在你脚下来聚会。

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但你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的江湖气息。

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搓枒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

那是多么的嶙峋而洒脱呀,巩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会产生过象你这样的高僧。

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象音乐一样洋溢入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在乎一切的草木之上,你超在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

你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可是我真有点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你,而且忘记得很久远,似乎是从古以来。

【课外阅读】艾青《虎斑贝》赏析2

【课外阅读】艾青《虎斑贝》赏析2

【课外阅读】艾青《虎斑贝》赏析2 今天在散文版闲逛,发现了艾青诗作赏析活动,看了《虎斑贝》一时有感,但碍于关于这首诗的鉴赏要十月末才开始,于是只有把帖子发在这里。

《虎斑贝》是一首咏物诗,但作者竭力模糊人与物的界限,从开篇的第二人称,到结尾的第一人称,作者循序渐进的完成了物与人、人与物的带入。

开篇的那几句诘问似是对虎斑贝,又似是对自己,中段的两节咏叹说的是虎斑贝,但却是作者自己带入虎斑贝之后得来的感受,带着一种同命相连的珍惜和感同身受的泣诉。

这两节与其说是作者用来喻己,不如说是用来感叹和自己怀有同样操守的一群人,在残酷现实的蹂躏中,用温润而坚定的修养与意志去固守自己纯净内心的生存状态。

如果说在第二节中“物”的形象还比较清晰的话,那么在第三节里这种“物”的概念则明显的被削弱掉,加入大量人性化元素,由静到动,勾勒出生命由平缓到颠沛的过程。

而最后一节的豁然开朗,无论从意境上还是从情怀上都由低回激烈转向雄浑壮阔,物的概念彻底被抵消,人的灵魂占据全面的主导,坚定的印证读者:这是人的感受,是“我”的感受。

从全篇的节奏看,遵循由迟缓到紧促再到舒缓的过程;从全文的情绪看,遵循着由沉吟到思虑再到豁然开朗的过程。

整部作品中,文字的节拍与情绪的节拍结合得很圆满,将感性的抒情与理性的推论结合起来,使人读后获得安定的振奋,而非焦虑的躁动,与作者当年的心境正相一致。

另外作者着意对物与人之外的第三方环境标志物进行刻画,利用通感引导读者的感受随着诗歌的整体意境前进。

由光亮处逐渐进入深海中,体会追忆所带来的阴寒晦暗感受;再由深海而乍见光明,那种温暖和开阔的感受与意境,几乎无需特殊体会就已经流转在读者的血脉中。

最后关于全诗的主旨,除了上面提到的借咏叹虎斑贝抒发以“我”为代表的生命群体,在险恶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自我,不屈不挠的傲岸情怀之外,诗中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索。

流露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于必然而至的艰辛甘之如饴,对于偶然而来的转机心存感激;诗人在历经磨难之后,仍然保留着对生活的希望与热爱。

第三板块 散文阅读 第四讲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解析版)

第三板块  散文阅读  第四讲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解析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讲练学案之散文阅读专题第四讲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知识精讲】散文的内容要点,是指散文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散文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整体概括大多是要概括全文主旨,而局部概括则包括概括特点、概括词意句意段意等。

1.方法(1)如何筛选整合文中信息①准确定位——对内容信息的筛选,要根据题目确定的范围来进行。

这个范围有时大有时小;有时以严谨的层次呈现,有时以散落在文中各个地方的形式呈现。

要想正确、完整地筛选信息,首先要把范围确定好。

②全面提取——在重点阅读区域里,注意进行信息比对,提取出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

③整合转化——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题要点。

④顺畅连缀——用归纳转述、概括分析的语句,连缀要点,力求连贯。

(2)内容要点概括的三种方法①直接摘录法。

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词句,确定题目的答案在文中的具体位置,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原句或从文中摘取重要词语的组合。

②拼接改写法。

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词句,通过拼接并改写的方式重新组合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作答时一般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筛选信息要点,但不能直接摘录,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词句意思的组合变换。

③意义综合法。

有些文段(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段),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公因式”,概括出内容要点。

(3)内容主旨概括“5法”①标题提示法——从文章标题上直接获取文章的中心主旨这类方法适用于概括议论性、抒情性散文的主旨。

②首尾归纳法——从文章的首尾段落中归纳出文章的中心主旨。

好文章大都是蕴含着作者的精心构思,许多散文往往是在开头、结尾,尤其是结尾部分表明中心主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把握了首尾阅读法,就会很快抓住文章的主旨。

③关键词句归纳法——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中心主旨。

许多抒情和状物的散文中,常有一些词句表明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观点或态度,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关键词句。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共享一下哟!散文阅读答题方法1.明确全文主旨。

通过“题目、开头、结尾”三位一体找(文章)的主旨。

另外还要留意散文阅读的题目、文中谈论抒情性语句和有主旨倾向的重要(句子)。

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2.留意讨论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简单,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2)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5)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3.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四周,准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

因此,落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精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4.缩小范围,认真取舍,做出答案。

依据对应句中相关的重要信息,提炼概括答案。

可采纳自组语言表述法(问作用好处的题)、摘取语句组合法、合并同类法、取主去次法、去偏取正法、抽象法、抓中心句法(指出缘由、概括特性要点的题)等。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时,许多人能依据题干要求,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筛选出来。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任何一篇语文散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要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

2.捕获“线索”,能理清思路。

天津市卷《片片蝶衣生》阅读

天津市卷《片片蝶衣生》阅读

天津市卷《片片蝶衣生》阅读作者:余映潮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中考》2018年第09期推荐理由:选文是优美的写景散文,同时也是咏物散文。

在中考试题中,选择咏物散文作为命题材料的并不多见,这表现出命题者独到的眼光。

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者设计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

客观题扩展了考查的范围;主观题设题精到,分别考查提炼概括能力、文句欣赏能力和对文段作用的赏析能力。

片片蝶衣生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

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拥向琴岛。

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

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

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

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

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

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正是蓝蝴蝶。

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

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

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地惹人怜惜!⑤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彩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

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

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

《写景咏物类散文阅读》教案(鲁人版教案设计)

《写景咏物类散文阅读》教案(鲁人版教案设计)

《写景咏物类散文阅读》教案(鲁人版教案设计)写景咏物类散文阅读(一)一朵早醒的桃花(1)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

(2)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3)我想念一朵小花。

(4)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

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

(5)那时天空正阴郁。

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6)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

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索的棚栏,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

(7)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

(8)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

(9)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10)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

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

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11)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

于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密的销魂的诉说。

(12)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13)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那个位置。

咏物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咏物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主讲者:潮州市湘桥区城基中学 庄咏雪
真题展示:



2008年重庆中考题《别踩疼了雪》 1.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 2.第7段的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品味语言,揣摩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说说它的表 达效果。 ①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 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踩疼了他们的 梦想。 ②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4.第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象征意义? 5.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青
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语言别 致,雅俗共赏,突出屋瓦的功效,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表现了作者对檐下 滴雨的喜爱。
当堂练习
完成《高分突破》p119《爬上窗台
白杨礼赞(节选)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 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 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 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 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 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 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 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 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 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 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 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 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 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 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 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 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 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 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 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 声赞美白杨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物散文的阅读[规律探讨]1、整体阅读后,确定所咏之物。

2、分析判断作者围绕所咏之物选取了哪些材料,找出各部分选材作者的意图所在,从而把握各部分材料与咏之物的关系,即哪些材料交待环境,哪些材料描绘所咏之物特征。

3、归纳、概括所咏之物所处环境及特征(表层与人格化特征)。

4、根据所咏之物的特征,结合作者议论(点睛之笔)找出物与人的精神或品格之间的关系来把握主题。

[例文]《访兰》[材料一]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

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

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

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

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

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材料二]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

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

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材料三]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

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一一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

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原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

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

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画龙点睛]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

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

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

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整体阅读]1、整体感知本文所咏之物是什么?2、围绕所咏之物作者选取了三个材料?请按文中材料划分,分别概述每个材料的内容[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3、分析作者选取的三个材料有何意图?[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4、根据上述分析,请你概括本文所咏之物的特征5、根据所咏之物的特征结合文中画龙点睛的议论谈谈本文的主题。

[微观阅读]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3、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4、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6、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练习1] 《心田上的百合花》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

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

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④(A)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C)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

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2、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句话应放在第④段(A)、(B)、(C)哪个位置?______3、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_____________5、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百合己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2] 《一朵早醒的桃花》(1)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

(2)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3)我想念一朵小花。

(4)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

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

(5)那时天空正阴郁。

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6)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

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索的棚栏,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

(7)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

(8)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

(9)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10)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

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

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11)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

于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密的销魂的诉说。

(12)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13)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那个位置。

那朵站得最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

(14)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

(15)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

1、在第四段至第九段中找出最能概括“早醒的桃花”形象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早醒的桃花”的“早醒”有什么意义:请从三方面来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早醒的桃花”和“孤独”表现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空和白扬为什么“冰冷地斜睨”早醒的桃花?“毫不羞怯”表现了桃花怎样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分析第一、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第六段写桃花“张开纯真的眼睛”看外界,视觉是怎样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早醒的桃花”象征意义。

叶子时期的梅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

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

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

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

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

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