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重新登记后的北京地质学会会员名录(部分)

620
666
一6
0 02
刘永深 陈铭 强 陈正 邦 程美 琪 李 择善 张 文彦
王令 型 王 丁
米 双庆 汪 长庆 白淑 兰 杜惠琴 覃 喻权 杜德明
张清 波 胡如 玉 杨 创利 张继 平 叶丽 霞 刘鸿 茹
黎若潮 朱 沂全 殷 文泰 陈欢 良 许 孝琴 孙 伯兴
肖宗 正 苏 志鹤 刘 湛
李毓 光
王 敬庭
石 小林
徐小 德 刘 廷忠 杨玉 桐
严 尉波
田 本裕
李相 忠 刘 德坤 马延明
谭巨银
石 绍宗
王学 锋
范 宗保
北 京 市地质 研 究所 地 质分 会 北京 西城 区 黄 寺大 街 2 号 联 系 人 苏 志鹤 姜守玉 姚俊英 邓一 岗 武铸成
王风 珍
:
:
000 1 5 3
1
11
电话 肖盈庆
张 凤兰
:
郁 建华 管 梅生 赵玉 山 李开 明 李福祥 纪玉 杰
付 会芹
周鸿勋
张志 敏 郑治 萝 郭凉安 张孝本
杨启 庆 莫彩 芬 李河邦 赵 波
李 惠华 刘 素芬 姬 广义
杨万 泉 杨鸿连
康天健 单青生
北京 市地 质调 查所 分 会 北京 市 昌平 县 沙河 镇 联系 人 李 安 宁 鲍亦 冈
丁长顺
:
:
02 206 973 1 3 3
费
鼎
李文 帛
赵举 孝
许 振湖
蔡 振京
:
唐文 周
地 质 矿产 部地 质遥 感 中心 会员单 位 陈荫 祥 薛鸿 纪
罗 亨树
谭筱 波 赵 长英 肖 继春
丁
巢
晖
何裕 盛
特邀主编朱日祥院士简介

等基 本 问题 为 出发点 , 为东亚 高纬度地 区 迄 今最早 的人类活动提供 了年代学新证 据 。 他还 从古地 磁学 角度论
证 了华北 、 扬子 、 塔里 木块体在早 古生 代都位于南半球 中、 低纬度地 区 , 进一 步验证 和修订 了扬子 与华北 块 体 在 印支 期 的对 接 过 程 是 先 东 后 西 的 闭合模 式 。 此 外 , 他在 国 内开 辟 了地 质 时期地 磁 场古 强 度研 究 新领域 ,
特邀 主 编牟书令教授 简介
牟 书令 , 男 , 19 4 4 年 出生 , 山东栖霞 人 , 19 6 8 年毕业 于北 京石 油学 院采油工 程
专 业 , 教 授 级 高级 工 程 师 , 俄 罗斯 自然科 学 院 、 工 程 院外籍 院士 及 多 个大学 的兼职
教 授 。 原 中国石 油化工 股 份有 限 公 司高级 副总 裁 、 董事 , 现任 中国石 油化 工 股 份有
篇学术论 文和专著 。
特邀主编朱 口祥院士简介
朱 日祥 , 男 , 1 9 5 5 年 出生 , 山西 大 同人 , 1 9 7 8 年 毕业 于 山西 大学 物理 系 , 19 8 4
年在 中国科学 院地பைடு நூலகம்球 物理 研 究 所 获 硕 士 学 位 , 19 8 9 年在 中国科 学 院地 质 研 究 所 获 博
国家 自然科学 二 等奖 、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 步奖 、
中国
青 年 科学 家 奖 、 中 国科学 院 自然 科学 一
等 奖 中国科学 院青 年 科学 家一 、
等奖 , 19 9 4 年 获 首届 国家杰 出青年基
金 资助 , 曾获 中国科学 院首届 “ 百 人 计 划 ” 优 秀科研 团 队称 号 , 为 国家 自然科学 基 金 委 “ 创 新研 究群 体 ” 学
印兴耀教授简介

印兴耀教授简介印兴耀,男,1962年11月生,浙江奉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物探专业;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无线电物理与无线电电子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教授;2000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2年11月至2013年4月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院长。
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油气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岩石物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球物理勘探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地球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特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负责人、山东省“勘查技术与工程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负责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化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海上油气》《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物探》等刊物编委会委员。
在教学上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过十几门课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和一等奖2项。
指导了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在科研方面,长期从事油气地球物理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在油气藏地震储层预测与含油气性识别的研究领域形成了独有的优势和特色。
第二届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

[ ] 嵩龄, 于“ 9徐 关 生态环 境建 设” 法的再 评论 ( 提 第二部 分) J . [ ] 中国科技 术语 ,0 7 5 :6— 0 20 ( )4 5 . [ O 周定 国. 格林威 治”9“ 1] “ - 格林尼 治” 名问题 [ ] 科技 译 J.
术 语 研 究 ,03 2 :1 4 . 20 ()4 — 2
中 国科 技 术 语 /2 1 第 2期 0 0年
阶段 [ B O ] 中 国新 闻 网,0 7—0 E/ L . 20 2—0 4,ht:/ t / p
WWW.sn c m . n. i a. o c
[ ] 嵩龄. 7徐 文化 遗产科 学的概念 性术语 翻译 与阐释 [ ] J.
中国科 技 术 语 ,0 8 3 :4— 9 20 ( )5 5 .
语 ,0 6 1 :3 20 ()1.
[ ] etR, rn B lm odV, t .B racay n 8Kn Ma i ,Pu w o ea ueurc.I : t 1
1 8 n o ilC nr 1 S d e . 9 5: 5~3 . 9 4 a d S ca o t . y n y 1 8 2 o 3
作 为 ‘pc lt e rcci nm nlt e 的 译文 , o seii t oyl o e c u ’ ash e c ar ”
4第4 . 9页右栏 ,或 2 3脱二氢氮杂一 W.2 3d eyrae d e ” “ ,- D ( ,-i hdozt i ) 一句应删去 。 d in 21 0 0年第 1 两个“ 期《 烧结” 一个也不能少》 :
[] 2 王有志. 英汉科技 翻译 中的术语定 名规 则探讨 [ ] 科 J.
技术语研究,0 5 4 :0—1. 2 0 ( ) 1 5 [] 3 樊静. 名词工作随 忆一 写在 全 国科技 名词委成立 2 0周 年之际[ ] 科技术语研究,0 5 2 :1 9 J. 20 ( ) 1 —1. [] 4 李启虎. “out 对 rb s ”中文译 名 的建 议 [ ] J .中国科技 术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地球物理勘探实施规范 (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地球物理勘探实施规范标准号:AQ 2038-2012替代标准号: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日期:2012-12-10技术说明书编码:2013-03-01时效状态:实施日期:CAS No:现行AQ 2038-2012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地球物理勘探实施规范前言本标准第1、2、3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包括:1)AQ 2037-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2)AQ 2038-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地球物理勘探实施规范;3)AQ 2039-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钻井实施规范;4)AQ 2040-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测录井实施规范;5)AQ 2041-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井下作业实施规范;6)AQ 2042-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陆上采油实施规范;7)AQ 2043-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陆上采气实施规范;8)AQ 2044-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海上油气生产实施规范;9)AQ 2045-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道储运实施规范;10)AQ 2046-2012 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程建设施工实施规范。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少林、田国发、尹洪雷、杜民、鞠义、李识宇、卞文龙、支景波、储庆、延伟。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行业地球物理勘探单位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要求。
地球物理工程技术系列职称评审申报办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技术职称申报办法(试行)1、申报对象:在科研、院校、企业、事业、国营、民营、学会、协会、机关、团体等单位工作的地球物理技术人员以及专业管理人员(包括在上述单位退休仍从事相关服务的地球物理工作者)均可申报由地球物理学会评审认定的地球物理专业各个级别技术职称。
2、申报范围:在地面、空中、海洋、地下(坑道和井下)运用重力法、磁法、电法、地震以及弹性波法、放射性法、声波法、地温测量法或其他地球物理方法,解决地质领域、工程领域或其他领域的科研、勘查、方法技术(包括专用仪器、数据处理及软件)研究、开发和生产等方面的科技人员。
3、申报时间:⑴可随时申报。
⑵根据申报材料内容,确定考核、面试和答辩具体时间,一般一年评审两次。
届时将发出通知。
⑶评审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者,由学会授予任职资格证书。
4、申报步骤:⑴撰写地球物理专业技术职称申请报告和个人简介(1200字以内),包括工作经历、突出业绩、自我评价、学科建议等。
⑵填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以及“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申报简表”。
⑶复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获奖证书、荣誉证书、专利证书、发明证书、聘任证书、业绩证明材料等。
⑷提交主要的专业论文、技术报告、编著译著、出版书刊方面的原件或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外语与计算机考核证明复印件等。
⑸上述申报材料请用挂号信邮寄至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并缴纳评审费。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并具有很多分支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和研究对象比较宽,职称评审条件的条款很难概括全面,可采用申报条件放宽,评审标准严格掌握的办法。
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属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地球物理专业工程师职称评审条件(试行)第一条适用范围:1、本条件适用于各行业从事地球物理以及从事相关专业仪器设备等生产、科研、开发、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地球物理专业工程师应具有系统的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解决在科研生产过程或综合技术管理中本专业领域常见技术问题的能力。
人员组织与保障措施

人员组织与保障措施根据《关于开展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6号)、《关于加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93号)和《关于印发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组织管理职责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180号)文件精神,该项工作人员组成由三条主线构成:第一为管理主线,由部组建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省组建省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第二为业务主线,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设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大区地调中心成立地区项目组具体协调;第三为技术主线,由业务职称单位和项目参加单位组成各专业项目组具体承担各项工作任务。
同时,为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特邀专家成立技术委员会,对项目运行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指导。
第一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为统筹推进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部决定成立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部领导任组长,部相关司局和地调局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储量利用调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负责总体实施方案审定、最终成果验收和成果发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办事机构设在勘查司,成员包括规划司、开发司、储量司、勘查司、地调局及其他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
承担具体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审核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组织最终成果的验收。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部的总体要求,组建省级潜力评价领导小组,成立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地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储量利用调查领导小组成员见国土资发[2007]193号文。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储量利用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见国土资厅发[2009]40号文。
第二节技术委员会负责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技术指南和技术要求的论证,负责项目业务指导和技术咨询,负责阶段性进展和最终成果审查。
主任:陈毓川副主任:叶天竺成员:常印佛、翟裕生、裴荣富、赵鹏大、汤中立、郑绵平、谢学锦、李裕伟、朱裕生、黄崇轲、钱大都、王世称、王保良、白万成、张金带、梅友松、倪斌、余中平、王炳铨、孙文珂、刘士毅、牟绪赞、任天祥、曾朝铭第三节项目管理办公室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以矿产资源研究所、发展研究中心、航遥中心为主要技术支撑。
《资源环境与工程》第五届指导委员会暨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第35卷第1期2021年2月资源环境与工程Resources Environment&EngineeringVol.35,No.1Feb.,2021《资源环境与工程》第五届指导委员会暨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指导委员会顾问(2人):金振民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景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导委员会主任(1人):胡道银湖北省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2人):夏亚灵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杜耘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李瑞勤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杨光武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党委委员、副厅长刘侃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教授邢光福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徐振坤湖北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马元湖北省地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熊保成湖北省地质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易万元湖北省地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阎忠宁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以姓氏笔画排序)王华品宜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牛志军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李琳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刘永生湖北省地质局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劲松湖北省地质局质量监督处处长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刘奇志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刘群神农架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孙仁先湖北省地质局环境地质处处长正高职高级工程师陈冰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发展与对外合作处处长杨明银湖北省地质局城乡地质处处长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张炜湖北省地质局发展规划处处长经济师郑忠明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总工程师钟贤华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矿业权管理处处长贺晓军荆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清乐湖北省地质局地质勘查处处长高宏发孝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秦训松湖北省地质局财务处处长曾沂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处长蒋少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董意群湖北省地质局工程地质处处长蔡俊雄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志勇湖北省地质局科技处处长薛明黄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一级调研员戴光忠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院长编辑委员会委员(63人):丁步桓鄂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王国斌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岩土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正高职高级工程师王泽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总地质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方邵平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院长正高职高级工程师石长柏湖北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龙清武荆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田望学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包雄斌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冯劼东湖北省地质局冶金地质勘探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朱燕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固废所负责人(主持工作)高级工程师刘伟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副主任刘冬勤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刘传逢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副院长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刘红亮湖北省地质学会秘书长刘坡拉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路院副总工程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江振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湖北煤炭地质局首席专第1期《资源环境与工程》第五届指导委员会暨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133家组组长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孙四权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苏昌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兼总工程师李永华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处处长李成香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李建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军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涛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党委委员、副站长杨永宏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吴专湖北省地质勘查装备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吴骏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基础研究处处长吴晓煦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土壤环境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吴祥红仙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会主席汪卫国黄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张文胜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张玉明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华成湖北冶金地质研究所(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正高职高级工程师陈国祥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陈金国湖北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党委副书记、副队长、工会主席欧阳继胜湖北省地质局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周洪恩咸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周从军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副校长赵中元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查修复处处长赵克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勘察一所所长高级工程师赵德君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胡起生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钟明湖北省城市地质工程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聂开红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党委委员、副队长晏鄂川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光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徐杨青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职高级工程师涂秉峰湖北非金属地质公司总工程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黄河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规划建设处处长黄长生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黄定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彭斌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岩土专业主任工程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彭三国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彭艳鹏湖北省国土测绘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舒志国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曾艾平湖北省海外地质事业中心副主任兼工会主席谢代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俊刚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雷贵华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蔡耀军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水利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所长正高职高级工程师谭睿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熊保成湖北省地质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潘献义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公司总经理瞿声华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正高职高级工程师主编(1人):熊保成副主编(1人):孙四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地球物理勘探分技术委员会
(SAC/TC355/SC2)委员名单
附件2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石油地质勘探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5/SC3)委员名单
附件3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钻井工程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5/SC4)委员名单
附件4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测井分技术委员会
(SAC/TC355/SC5)委员名单
附件5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油气田开发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5/SC6)委员名单
附件6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采油采气工程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5/SC7)委员名单
附件7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油气储运分技术委员会
(SAC/TC355/SC8)委员名单
附件8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石油专用管材分技术委员会
(SAC/TC355/SC9)委员名单
附件9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油气计量及分析方法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5/SC10)委
员名单
附件10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油气田节能节水分技术委员会
(SAC/TC355/SC11)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