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进场报验审批流程

合集下载

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验流程

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验流程

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验流程材料、构配件、设备资质报审流程一、施工单位填写“成品、半成品供应单位资质报审单”,报审单后所附的资质证明资料有(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的)、拟选用产品的认证书或型式检验检测报告等复印件,以上复印件必须加盖公章。

(2)还可以提供生产商的资质证明及产品的彩色宣传图册。

(3)甲供材料还需要提供供货合同。

(4)有经销商还需提供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销售授权书。

(5)对消防产品还需提供所在地的备案证明或消防产品网可查证明。

二、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供货商是否符合要求:首先,品牌库有的,采用品牌库的;其次,品牌库没有的合同有约定的,采用合同约定的;最后,上述两者都没约定的,施工单位拟选择三家报监理与建设单位确定经审核品牌及资质证明材料符合要求后,报建设单位审核、确定。

成品、半成品供应单位资质报审单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三份,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留一份。

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验流程一、资质审批流程完成后,施工单位方可订货、进场。

货物抵达现场时,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同时监理工程师通知建设单位工程师到场共同验货。

二、施工单位填报浙建监A10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的表格,报审表后所附的相关表格与质量证明资料有(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2、“设备开箱检验记录”;3、“设备及管道附件试验记录”;4、“材料试验报告(通用)”。

5、所附的质保资料有:合格证、出厂检验检测报告、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检测报告、主要配件或元器件的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检测报告。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工程名称:编号:包单位(章)目经理日期审查意见:经检查上述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符合/不符合设计文件和规范的要求,准许/不准许进场,同意/不同意使用于拟定部位。

设备开箱检查记录共页第页万达消控材料、设备进场报验流程一、资质报审与材料进场报验即在货物到场时同期进行,即在完成“材料、构配件、设备资质报审”和“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验”后,还需按照万达集团的“消防安全材料设备使用管理规定”走审批程序。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1.原材料进场登记:原材料进场后,需由仓库管理员进行进场登记,
包括原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供应商信息等。

2.报验申请:采购部门需填写原材料报验申请单,包括原材料的名称、供应商、规格、数量等信息,并注明是否需要送检。

4.送检安排:如果质量控制部门决定需要进行送检,他们将向实验室
部门提交送检申请,包括原材料的名称、供应商、规格、数量等信息,并
说明送检要求和标准。

5.送检执行:实验室部门根据送检申请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送检工作。

送检包括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抽样、测试和检验等,以确认其质量是否符合
要求。

6.检验结果评估:实验室部门将完成的检验报告提交给质量控制部门。

质量控制部门会根据检验结果评估原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并做出相应的
决策。

7.报验结果处理:根据检验结果,质量控制部门将报验结果通知采购
部门。

如果原材料合格,采购部门将安排将原材料移交给生产部门使用;
如果原材料不合格,采购部门将协商解决方案,如退回供应商、补充更换等。

8.记录管理:所有相关的报验单、送检申请、检验报告等文件将按要
求进行归档和管理,以备将来的审计和追溯需要。

以上就是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的大致步骤。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要求,对该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率和原材料质量控制水平。

水利设备及原材料进场检查与验收报验规定

水利设备及原材料进场检查与验收报验规定

水利设备及原材料进场检查与验收报验规定一、目的本报验规定旨在规范水利设备及原材料进场检查与验收流程,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报验规定适用于所有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水利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场检查与验收。

三、进场检查与验收流程3.1 进场检查3.1.1 水利设备和原材料进场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供进场通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

3.1.2 监理单位应按照施工单位提供的进场通知,组织人员进行进场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设备和原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 设备和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 设备和原材料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是否齐全;- 设备和原材料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辨。

3.1.3 进场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配合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3.2 进场验收3.2.1 水利设备和原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出进场验收申请,并提供验收所需的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

3.2.2 监理单位应按照施工单位提出的进场验收申请,组织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设备和原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 设备和原材料的外观是否完好;- 设备和原材料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是否齐全;- 设备和原材料的使用说明书是否清晰。

3.2.3 验收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验收合格的设备和原材料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序。

四、报验要求4.1 施工单位应在进场检查和进场验收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单位报验。

4.2 报验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设备和原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 设备和原材料的供货单位和生产厂家;- 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场检查和验收结果;- 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的复印件。

4.3 监理单位应及时审核报验资料,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施工单位。

五、附则5.1 如发现进场的设备和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要求,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原材料进场报验审批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审批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审批流程
实施要点:
1. 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参与送检材料的见证取样,确保样品有代表性。

2. 专业监理工程师要认真复核材料质保资料和检验报告等。

3.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材料质量或检验数据有疑问的可以提出补充检测要求。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建筑材料(设备)报审 (承包方) 提供生产许可证 提供材料质保书 审批 (监理工程师) 允许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按规定批量监理见证取样送检 (承包方) 独立平等抽查试验 (监 理) 同意使用 不准使用退换处理 合格 不合格 可 否 进 行 退 换 提供材料相应性能测试报告
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操作规范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操作规范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操作规范一、原材料进场报验责任分工1.企业质量部门负责制定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的操作规范,统一进行管理。

2.仓库管理人员负责接收进场的原材料,并确保与送检物料符合。

3.质量部门对原材料送检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

二、原材料进场前操作1.企业质量部门应与供应商签署供货合同,并明确合格的原材料要求和质量标准。

2.进场原材料应有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检验项目,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3.质量部门应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种类的原材料确定对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三、原材料进场操作规范1.接收进场的原材料时,仓库管理人员应核对送货单上的物料名称、规格、数量和质量标准是否与合同和订单相符,并进行记录。

3.对于大宗、散装原材料,应在进场前抽样,并与供应商共同进行见证,并封存样品。

4.对于小包装的原材料,应按照抽样检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抽样地点,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5.仓库管理人员对进场原材料进行记录,包括供应商名称、日期、原材料数量、检验结果等。

1.质量部门应及时将需要送检的原材料信息通知给检验部门,并确保送检样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检验部门按照质量标准和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并签字确认。

3.根据检验结果,质量部门对原材料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并填写检验结果报告。

4.若原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质量部门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处理。

五、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结果处理1.质量部门根据原材料的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接收原材料,并及时将结果通知给仓库管理人员。

2.如果原材料不合格,应记录不合格原因和数量,并及时通知供应商。

3.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仓库管理人员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其被误用。

4.质量部门应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找解决方案,并记录和跟踪处理过程。

六、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结果归档1.质量部门应将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的相关记录、报告等文档归档保存。

2.归档的文件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存储,以便于查阅和追溯。

材料进场报验制度模版(3篇)

材料进场报验制度模版(3篇)

材料进场报验制度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材料进场报验的程序,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合规性,保障施工工程质量。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单位及其工程项目,包括材料采购、进场、使用和验收等各个环节。

二、定义和缩略语2.1 定义(1)材料:指用于建筑施工或装饰装修的各种原材料、构件、设备等。

(2)进场报验:指材料到达工地之后,施工单位对材料进行验收和报验的工作。

(3)合规性:指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2.2 缩略语(1)工地:指建筑施工现场。

(2)SD:指施工单位。

三、报验程序3.1 报验前准备(1)施工单位收到材料交付通知后,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进场报验的准备工作。

(2)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材料交付通知单、准备验收工具和设备、准备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文件等。

3.2 测量和检查(1)施工单位进场前,应对材料进行测量和检查,确保其尺寸、外观和数量等符合要求。

(2)测量和检查的结果应进行记录,并与供应商或发货单位进行确认。

3.3 报验(1)报验时需填写进场报验单,并将其送交监理单位或项目管理部门。

(2)报验单上应包括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以及进场时间、验收标准和验收结果等相关信息。

(3)报验单需由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材料的进场情况和验收结果。

3.4 保存和备案(1)报验单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保存,以备后续文件管理和追溯。

(2)报验单及相关材料的备案负责人应进行记录和管理,并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四、报验标准4.1 国家标准材料的报验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例如GB、JG、JC等标准。

4.2 行业标准材料的报验还应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例如CB、GB/T等标准。

4.3 技术规范材料的报验还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例如建筑施工和装修工程的相关技术规范。

五、报验结果处理5.1 合格材料(1)如报验结果为合格,则施工单位可接收材料,并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安装或使用。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流程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流程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流程
邓超 2020年12月1日
目录
一、验收的目的 二、验收的程序 三、验收的内容 四、验收材料的台账登记
一、验收目的
1、为了有效控制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质量,杜绝 伪劣及三无产品,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二、验收程序
1、施工单位应在材料进场前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及项目部,原材料进入施工 现场后,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报验申请(附合格证、材料合格证明文件等), 通知监理单位现场监理人员、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到场进行验收; 材料进场后应提报相关资料,包括:A、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B、材 料相关的证明文件,包括供货厂商和生产商的资质资料:营业执照、组织机构 代码证、资质证书(如生产许可证、产品型式认可等)复印件并加盖公章原印, 若已完成样品确认的材料,上述资料无需重复提供;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产品 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检测报告(如第三方检验报告、出厂检验单、材质证明 书等,如果是复印件必须盖生产厂商的公章原印)等;C、材料进场验收记录;
二、验收程序
师应根据合同、图纸及技术要求仔细核对材料的品牌、规格及要求。 当设计、招标条件以及工程量清单三者指定的品牌范围不同时,以合同相关条文 规定的先后顺序为准。
2、资料审查不合格,监理工程师应通知施工单位重新申报资料,直到资料审查 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验收。
2.2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发料单、质保资料及型式检验报告等 是否齐全;
2.3认真核对报审资料与进场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及进场数量是否一致;
三、验收内容
B现场验收: 3、数据记录:应根据材料类别和检查项目认真填写《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填写 内容应真实、详细、清楚,监理工程师与项目工程师应同时签字确认。对需要 送检的材料及时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原材料报验规范

原材料报验规范

原材料报验规范第一节总则一、本细则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原材料及混凝土生产检测试验工作。

二、本细则编制依据:1、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2、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3、DL/T5055-1996《水工混凝土掺粉煤灰混凝土技术规范》。

4、DL/T5100-1999《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5、JGJ63-89《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6、GB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7、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9、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0、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1、JGJ23-85《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2、设计技术要求及其他有关规程规范。

三、承建单位对本工程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检测试验工作由承建单位的工地实验室自行完成,监理机构对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进行的抽样检测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完成,按照规范要求数量的10 %-20 %独立抽检。

四、承建单位应于工程开工前,提交一份满足工程需要的完整的现场试验室设置计划报监理机构和业主单位审批,其内容包括现场实验室资质、试验设备及检定情况、试验项目、试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情况。

五、凡用于永久工程的原材料(业主供应的除外),承建单位应在采购前将拟选生产厂家和产品的有关资料报送监理机构,经审批后方可采购。

六、承建单位对原材料应严格按规范、标准和合同要求、按检测内容和检测频率及时取样送交实验室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试验结果以月报形式报送监理审核。

七、本细则未尽部分参照合同文件技术条款及有关规程、规范。

第二节工程原材料进场验收质量控制一、建立进场原材料质量报批和监理认证制度,其流程见图6-1 。

二、承建单位应按进场材料报验单填报,并附上厂家质量证明、出厂检验单和试验室抽检试验报告(水泥按3 天强度报批)报送监理,经监理认证并核定该批材料的审批号后返回一份,承建单位在收件后方准出库,并要求在发料凭证上注明审批号,以便监理验收及质量跟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