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1.原材料进场登记:原材料进场后,需由仓库管理员进行进场登记,
包括原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供应商信息等。
2.报验申请:采购部门需填写原材料报验申请单,包括原材料的名称、供应商、规格、数量等信息,并注明是否需要送检。
4.送检安排:如果质量控制部门决定需要进行送检,他们将向实验室
部门提交送检申请,包括原材料的名称、供应商、规格、数量等信息,并
说明送检要求和标准。
5.送检执行:实验室部门根据送检申请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送检工作。
送检包括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抽样、测试和检验等,以确认其质量是否符合
要求。
6.检验结果评估:实验室部门将完成的检验报告提交给质量控制部门。
质量控制部门会根据检验结果评估原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并做出相应的
决策。
7.报验结果处理:根据检验结果,质量控制部门将报验结果通知采购
部门。
如果原材料合格,采购部门将安排将原材料移交给生产部门使用;
如果原材料不合格,采购部门将协商解决方案,如退回供应商、补充更换等。
8.记录管理:所有相关的报验单、送检申请、检验报告等文件将按要
求进行归档和管理,以备将来的审计和追溯需要。
以上就是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的大致步骤。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要求,对该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率和原材料质量控制水平。
水利建设原材料与设备进场验证与验收报验规程

水利建设原材料与设备进场验证与验收报验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水利建设项目中原材料与设备的进场验证与验收报验流程,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
2. 进场验证2.1 原材料进场验证- 由项目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对原材料进行验收,并核对与采购合同的规格、数量、质量等是否一致。
- 验收人员应填写进场验证记录表,详细记录验收情况,并留存相关文件和样品。
2.2 设备进场验证- 设备进场前,项目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应核对设备清单,确保与合同约定的设备一致。
- 设备供应商或制造商应提供设备出厂合格证明,并由项目负责人或指定人员进行验证。
- 验证人员应填写设备进场验证记录表,并保留相关文件和证明。
3. 验收报验3.1 原材料验收报验- 原材料验收合格后,验收人员应填写验收报验单,详细记录验收情况,并将报验单提交给相关部门。
- 相关部门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验收报验,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和项目需求。
3.2 设备验收报验- 设备验收合格后,验收人员应填写验收报验单,详细记录验收情况,并将报验单提交给相关部门。
- 相关部门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验收报验,确保设备符合质量要求和项目需求。
4. 规程执行- 执行本规程的各个环节应记录并留存相关文件和证明。
- 如发现原材料或设备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通知供应商或制造商,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 如涉及法律问题或纠纷,应及时寻求法律意见,并根据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5. 结论本文档规范了水利建设项目中原材料与设备的进场验证与验收报验流程,有助于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
执行本规程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各个环节的记录和留存完整。
工程原材料进场报验制度

工程原材料进场报验制度
一、目的与范围
本制度旨在明确工程原材料进场的报验程序和质量要求,适用于所有参与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供应商。
二、责任主体
1. 施工单位负责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报验工作。
2. 监理单位负责对进场原材料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
3. 供应商需提供符合规范的材料和完整的质量证明文件。
三、报验程序
1. 材料进场前,供应商应向施工单位提交产品合格证明、检验报告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2. 施工单位在材料进场时,应对材料的外观、规格、数量等进行初步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3. 对于需要复检的材料,施工单位应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抽样送检,并将检验结果及时报送监理单位。
4. 监理单位根据报验资料和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批准材料使用。
四、质量要求
1. 所有进场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不得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
2. 对于关键材料,如钢材、水泥等,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执行,确保质量可靠。
3. 对于不合格材料,必须立即退场,并追溯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五、记录与报告
1.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整的材料进场报验记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检验结果等信息。
2. 监理单位应定期汇总材料报验情况,并向建设单位报告。
六、违规处理
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将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七、其他事项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项目管理团队负责解释和修订。
原材料进场报验审批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审批流程
实施要点:
1. 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参与送检材料的见证取样,确保样品有代表性。
2. 专业监理工程师要认真复核材料质保资料和检验报告等。
3.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材料质量或检验数据有疑问的可以提出补充检测要求。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建筑材料(设备)报审 (承包方) 提供生产许可证 提供材料质保书 审批 (监理工程师) 允许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按规定批量监理见证取样送检 (承包方) 独立平等抽查试验 (监 理) 同意使用 不准使用退换处理 合格 不合格 可 否 进 行 退 换 提供材料相应性能测试报告
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操作规范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操作规范一、原材料进场报验责任分工1.企业质量部门负责制定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的操作规范,统一进行管理。
2.仓库管理人员负责接收进场的原材料,并确保与送检物料符合。
3.质量部门对原材料送检结果进行评估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
二、原材料进场前操作1.企业质量部门应与供应商签署供货合同,并明确合格的原材料要求和质量标准。
2.进场原材料应有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检验项目,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3.质量部门应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种类的原材料确定对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三、原材料进场操作规范1.接收进场的原材料时,仓库管理人员应核对送货单上的物料名称、规格、数量和质量标准是否与合同和订单相符,并进行记录。
3.对于大宗、散装原材料,应在进场前抽样,并与供应商共同进行见证,并封存样品。
4.对于小包装的原材料,应按照抽样检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抽样地点,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5.仓库管理人员对进场原材料进行记录,包括供应商名称、日期、原材料数量、检验结果等。
1.质量部门应及时将需要送检的原材料信息通知给检验部门,并确保送检样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检验部门按照质量标准和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并签字确认。
3.根据检验结果,质量部门对原材料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并填写检验结果报告。
4.若原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质量部门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处理。
五、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结果处理1.质量部门根据原材料的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接收原材料,并及时将结果通知给仓库管理人员。
2.如果原材料不合格,应记录不合格原因和数量,并及时通知供应商。
3.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仓库管理人员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其被误用。
4.质量部门应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找解决方案,并记录和跟踪处理过程。
六、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结果归档1.质量部门应将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的相关记录、报告等文档归档保存。
2.归档的文件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存储,以便于查阅和追溯。
监理材料进场验收流程

监理材料进场验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报审:所有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施工单位需向监理单位提交书面报验申请,并附上合格证、材料合格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
2.监理人员检查验收:监理人员接到报验申请后,应对材料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进行宏观检查验收。
对于甲供材料,还需与样品进行核对。
此外,材料包装应完好,产品合格证书、中文说明及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质量保证资料)应齐全。
对于进口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商品检验。
3.见证取样送检:对于需要复验的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送样工作。
施工单位试验员应现场取样,监理单位现场见证员、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应现场见证取样、封样,并由施工单位送样员与监理单位现场见证员共同送检。
4.核查附件资料:监理人员应核查《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中的附件资料,包括质量证明资料及复试报告等。
经审核合格后,签署意见,合格的材料予以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则予以退场。
5.签发监理通知书:在审核完材料后,监理人员应及时签发监理通知书,明确材料的合格性,并对不合格的材料进行退场处理。
6.旁站见证:在材料退场时,监理人员应进行旁站见证,确保不合格材料被正确、完整地退场。
7.登记台帐:监理人员应按照公司规定,及时做好进场材料台帐登记工作,以便后续查阅和管理。
1。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流程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1、现场类,不需要进行报验(例如混凝土、机械连接与钢筋焊接等)项目注意事项备注混凝土记录好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部位、方量及混凝土等级;抗压试块每组3个抗渗试块每组6个试块留置标养抗压:方量<1000m³时,每100m³留置1组抗压试块;方量≥1000m³时,每200m³留置1组抗压试块标养抗渗:以不超过每500m³,留置1组抗渗试块;同条件:每个部位留置2-3组同条件试块;送检:除同条件试块外,要求在试块成型后4天内将其送到指定检测中心喷射混凝土记录好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部位、方量及混凝土等级;大板试模尺寸45*35*12cm 试块留置抗压试块:每20m留置1组抗压试块;抗渗:每40m留置1组抗渗试块,车站内每20m取一组;送检:要求在试块成型后4天内将其送到指定检测中心钢筋连接 需要资料:套筒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工人的上岗培训证(厂家提供);机械连接在正式送检之前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检测项目:拉伸、残余变形),合格后方可送检;各个型号钢筋机械连接及不同厂家的钢筋,在使用前均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机械连接的最大代表批量为500个接头,同一厂家、同一规格连续检验合格10个批次后,最大代表批量可以为1000个;每组3个试件(检测项目:拉伸)连接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过复试检验合格的(即钢筋报告日期必须在连接送检日期之前);地连墙、主体结构连接接头数量均需各个工点人员自行统计,合理填写委托单送检接头数量;报告日期要赶在代表部位混凝土浇筑日期之前钢筋焊接 需要资料:焊条、焊丝合格证及焊工证(填写委托单需要焊工证号);钢筋焊接在正式送检之前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检测项目:拉伸),合格后方可送检;各个型号类型的钢筋焊接(单面搭接焊、双面搭接焊、闪光对焊等)及不同厂家的钢筋(徐钢、沙钢等),在使用前均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焊接接头最大代表批量为300个接头;送检:闪光对焊一组6个试件(检测项目:拉伸、弯曲),其它每组3个(检测项目:拉伸)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过复试检验合格的(即钢筋报告日期必须在连接送检日期之前);地连墙、主体结构连接接头数量均需各个工点人员自行统计,合理填写委托单送检接头数量;报告日期要赶在代表部位混凝土浇筑日期之前2、需要进场报验送检的原材料(例如钢筋、水泥、钢板等需要进行进场复试的原材料资料)工作流程:根据物资提供的进场资料做好报审资料,登记台账→同监理一起对进场原材进行验收→原材的取样、送检(监理见证)→取回报告,更新台账信息,闭合报审资料→资料的整理、归档。
工程施工原材报检

工程施工原材报检一、前言工程施工原材料采购和使用是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质量要求,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报检。
本文将介绍工程施工原材料报检的一般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二、报检流程1. 原材料采购首先,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确定所需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并通过采购渠道进行购买。
在采购过程中,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 原材料验收在原材料到达施工现场之后,需要进行验收。
验收人员需要对原材料的外观、尺寸、标识等进行检查,确保原材料的完整性和正常性。
同时,还需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证书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3. 原材料报检一旦原材料验收合格,就需要进行报检。
报检是指将原材料送往质量监督部门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取得检测报告。
在报检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分样,并根据质量监督部门或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要求进行标识和包装。
报检的费用一般由施工单位承担。
4. 检测报告审核一旦收到原材料的检测报告,施工单位需要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
需要注意的是,检测报告中的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且需要对应到具体的原材料批次。
如果检测报告存在问题,需要及时与检测机构沟通,并进行重检或复检。
5. 原材料登记经过审核的检测报告,施工单位需要将原材料信息及检测报告信息登记到相应的记录簿中,包括原材料名称、规格、批次、供应商、检测报告编号等。
登记过程中需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原材料使用经过上述程序的原材料,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保护,并注意追溯原材料的相关信息,以便在施工后的质量验收中进行追溯和溯源。
7. 质量验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使用的原材料和施工成品进行质量验收。
质量验收的标准和要求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且需要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进场报验送检
1、现场类,不需要进行报验(例如混凝土、机械连接与钢筋焊接等)
项目注意事项备注
记录好混凝土浇
筑的时间、部位、方量及混凝土等级
;
标养抗压
:方量<1000m 3时,每100m3留置 1 组抗压
试块;
抗压
试块
方量≥1000m3时,每200m3留置 1 组抗压试块
每组3 个混凝土试块留置
标养抗渗:以不超过每500m3,留置 1 组抗渗试块;
抗渗试块
每组6 个
同条件:每个部位留置2-3 组同条件试块;
送检:除同条件试块外,要求在试块成型后 4 天内将其送到指定检测中心
记录好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部位、方量及混凝土等级;
喷射混凝土试块留置
抗压试块:每20m 留置 1 组抗压试块;
抗渗:每40m 留置 1 组抗渗试块,车
站内每20m 取一组;
大板试模
尺寸
45*35*12cm 送检:要求在试块成型后 4 天内将其送到指定检测中心
需要资料:套筒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工人的上岗培训证(厂家提
供
);
机械连接在正式送检之前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检测项目:拉伸、残余变形),
合格后方可送检;
报告日期要各个型号钢筋机械连接及不同厂家的钢筋,在使用前均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
钢筋连接机械连接的最大代表批量为500 个接头,同一厂家、同一规格连续检验合格
10 个批次后,最大代表批量可以为1000 个;每组3 个试件(检测项目:拉伸)
赶在代表部
位混凝土浇
筑日期之前连接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过复试检验合格的(即钢筋报告日期必须在连接送检
日期之前);
地连墙、主体结构连接接头数量均需各个工点人员
自
行
统
计
,合理填写委托单
送检接头数量;
需要资料:焊条、焊丝合格证及焊工证(填写委托单需要焊工证号);
钢筋焊接在正式送检之前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检测项目:拉伸),合格后方
可送检;
各个型号类型的钢筋焊接(单面搭接焊、双面搭接焊、闪光对焊等)及不同
厂家的钢筋(徐钢、沙钢等),在使用前均需要做工艺检验试验;报告日期要
钢筋焊接焊接接头最大代表批量为300 个接头;
送检:闪光对焊一组 6 个试件(检测项目:拉伸、弯
曲
),其它每组 3 个(检
赶在代表部
位混凝土浇测项目:拉伸)筑日期之前使用的钢筋必须是经过复试检验合格的(即钢筋报告日期必须在连接送检日期
之前);
地连墙、主体结构连接接头数量均需各个工点人员
自
行
统
计
,合理填写委托单
送检接头数量;
2、需要进场报验送检的原材料(例如钢筋、水泥、钢板等需要进行进场复试的原材料
第1页共 3 页
资料)
工作流程:根据物资提供的进场资料做好报审资料,登记台账→同监理一起对进场原材进行验收→原材的取样、送检(监理见证)→取回报告,更新台账信息,闭合报审资料→资料的整理、归档。
项目注意事项备注
需要核对信息:钢筋厂家是否在规定使用名录内,进场钢筋规格、数量与材
质单是否相一致(钢筋铭牌、材质单、送货单相互对照检查);
钢筋最大达标批量为60 t;每组取10 根55 ㎝长钢筋(送宏达);取 5 根55
㎝,2 根35 ㎝钢筋(送第三方);
钢筋
检测项目:拉伸、弯曲、重量偏差,抗震钢筋需要检测抗震要求,如HRB400E
钢筋,光圆钢筋不需要检测该项目;
报审资料:报审表、钢筋进场验收记录、原材料进场清单、材质单、铭牌复印
件+ 钢筋复试报告(全套)
需要核对信息:钢板厂家是否在规定使用名录内,进场钢板规格、数量与材
质单是否相一致(钢板号、材质单、送货单相互对照检查);
钢板最大达标批量为60 t;每组取 2 根55 ㎝长,2 ㎝宽(送宏达);
钢板
检测项目:拉伸、弯曲;钢板常用规格有Q235 和Q345,不同钢板的检测标
准规范是不同的,送检时委托单信息对照钢板材质单认真填写;
报审资料:报审表、原材料进场清单、材质单+ 钢板复试报告(全套)
需要核对信息:水泥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是否相一致;使用部位及进场数量;
施工现场最大设计水泥用量是多少(按工程部位统计);
水泥同一厂水泥最大代表批量:袋装水泥为200 吨,散装水泥为500 吨;
家、同一型检测项目:混凝土配合比、喷射混凝土及现场注浆用水泥的具体检测项目不同,号、同一强依照轨道公司下发的《试验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管理办法》具体填写;度、同一批水泥次、同一部
取样:2 袋,各 6 ㎏,填写委托单后注意填写封条;
位连续进场报审资料:报审表、原材料进场清单、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3 天)+ 水
可合到一批泥3 天报告+ 水泥28 天报告+ 出厂检验报告(28 天)<水泥厂家补>(全
进行报审检
套)
验补充说明:水泥拿到 3 天复试报告,结果合格,现场即可使用,有特殊要求除
外
基本信息参照钢筋、钢板、水泥,检测项目及取样频率参照轨道公司下发的《试
验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管理办法》
其它进
场材料
报审资料:报审表、原材料进场清单、合格证、原材材质单(质量证明书)+
复试报告(全套)
3、只需要进行进场报验,不需要复试检验的物资、构配件(工字钢、套筒、焊条、
第 2 页共 3 页
焊丝等)
这些材料、构配件等不需要进行复试检验,直接进行资料报审就行。
工作流程:根据物资提供的进场资料做好报审资料,登记台账→同监理一起对进场原材、构配件等进行验收→签字盖章后,将完整资料整理、归档。
完整资料:报审表、原材料进场清单、合格证、材质单、原材料检测报告(厂家提供)等。
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