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检查方法3
高供高计三相四线接线错误检查及分析

模拟屏接线: 以三相四线的接线方式,通过后台控制 输入电压、电流参数,可模拟三相三线 接线和三相四线接线。
高供高计三相四线计量基础知识
高供高计三相四线计量的正确接线
表脚接线: 第一元件: UA,IA 第二元件: UB,IB 第三元件: UC,IC
高供高计三相四线计量基础知识
.
UB
.
UBA
高供高计三相四线接线错误分析
根据测量结果分析电流接线
就近原理:以夹 角小于60°来判 断线电流是否从 属A/B/C电压。 假设I1是IC ,I2是
.
UAB
.. (I.A) UA
I2
IA ,I3是IB ,则
UA与I2的角度为 24°, UB与I3的 角度超过90°,
.
UCB
.
(-IB)
高供高计三相四线计量的正确接线
接线盒接线: 第一元件: UA,IA 第二元件: UB,IB 第三元件: UC,IC
高供高计三相四线计量基础知识
正确接线的六角图
.
UAB
三相四线接线方式(感性)
.
UAC
.
UA
.
Ia
.
UCB
.
Ic
.
UC
.
UBC
.
.
UB
Ib
.
.
UCA
UBA
高供高计三相四线计量基础知识
正确接线的六角图
测试题一
12
99.5
1
0.98
23
99.5
2
0.97
31
99.5
3
0.98
3
0
23
31
1
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错误接线分析

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错误接线分析摘要:三相四线电能表的功能主要在于精确计量电能,进而实现用电安全与保证计量的科学性,电能表常装置在客户终端。
要实现电能计量功能的准确、高效,就一定要确保电能表接线的正确。
本文分析了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的错误接线,并提出检测方法,以供同行业参考。
关键词:三相四线;电能表;接线0.引言通常来说,国内多采取相量法来检查三相四线电能表的错位接线,但因相量法操作较为复杂,对从业时间不长的用电稽查人员而言,实践难度大且易产生误判,缺乏时效性。
对比之下,压降测试技术通过高效的工作效率与精确的电能计量,已广泛应用于装表接电的实际工作中,对用户与供电单位的经济效益起到了有利保障。
1.常见错误接线一是电压断线,电能表二次回路基本是使用铜芯导线为材料,而入户电线主要以多股铝芯线为主。
两种材料对连接工艺有严格标准,即如果线路于连接时处理不慎,则会致使导线长时间运行在过压的状态,易发生氧化,从而导致电能表缺相运行,最终计量发生误差。
二是电压电流相位不同。
这种错误接线会使得电流互感器和电能表装置位于不同操作界面,在功率参数的作用下,电能表的运行不稳定,快慢不一。
对此可行抽压法,对三相四线正转情况施以相关核查、考量。
三是零线未接入,由于零线接触不适导致内部线路发生断开,在电量负荷不均时,电能表计量受到极大制约。
2.检测三相四线电能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方法2.1检测原理对电流二次同路极性端各相电压幅值展开检测,得知测量值中电流同相电压最小。
如果Ua1、Ub1、Uc1分别对应流过电能表一元件、二元件、三元件的电流线圈电压降,可得出电能表每一电压线圈所加电压相位关系图。
可知Uaa1、Uab1、Uac1作为A相电压对应a1、b1、c1电压值,其中Ua同相的极性端电压幅值最低,同理可证,把极性端对各相位电压幅值测出,最小电压便是该相电流。
3.测试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错误接线方法3.1仪表准备通过压降测试技术测试时,测试仪表中应包括高精度的数字万用表、相序表、钳形电流表[1]。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分析和判断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分析和判断一、引言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用于对电能进行计量和监测的重要设备。
正确的连接线对于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错误的连接线,导致电能计量出现异常甚至错误。
对于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的分析和判断显得十分重要。
二、错误连接线的原因分析1. 人为失误人为失误是导致错误连接线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由于疏忽大意或者不熟悉设备操作流程,错误地连接了计量装置的线路。
将A相接到了B相的端子上,将B相接到了C相的端子上,导致了线路的错误连接。
2.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也是导致错误连接线的原因之一。
如果计量装置的插头、端子等零部件出现了损坏或者老化问题,可能会导致连接线接触不良或者断路现象,从而导致错误连接线的出现。
3. 环境影响环境因素也会对连接线造成影响。
设备安装位置不当、工作环境湿度大、温度变化较大等都可能导致连接线的腐蚀、断裂等问题,进而产生错误的连接线。
4. 维修错误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如果维修人员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连接线错误。
在更换设备零部件时,未按照正确的顺序连接线,或者没有正确地连接线固定,都可能导致错误连接线的产生。
5. 设计缺陷在一些情况下,设备本身存在设计缺陷,可能会导致连接线错误。
计量装置的插头设计不合理,易于误接线;端子标识不清晰,容易造成误操作等。
三、错误连接线的判断方法1. 监测报警现代的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通常会设置监测报警功能,一旦发现连接线错误,会立即产生报警信号。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判断错误连接线的方法之一。
通过监测报警,操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 电能计量数据异常错误连接线可能会导致电能计量数据出现异常。
通过对计量数据的定期分析和比对,可以发现异常数据并进行错误连接线的判断。
3. 线路自检设备通常也会提供线路自检功能,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对设备进行线路自检,判断连接线是否正确。
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常见错误接线及判断

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常见错误接线及判断摘要: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企业实现电量结算及线损考核的重要工具,电能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发、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发、供电企业在提高计量准确性方面都越来越重视。
而计量装置的接线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计量的准确性。
因此,掌握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的分析方法极为重要。
关键词:计量装置三相四线电能表接线类型一、引言为确保供电企业和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不受损失,对于准确计量电能,使电能计量装置准确、稳定运行在计量管理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
掌握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检查是每个计量工作者必须具备的。
因此,计量人员、用电检查人员必须学会错误接线的判断方法。
造成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原因:1.构成电能计量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出现故障。
2.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错误。
3.人为抄读电能计量装置或进行电量计算出现的错误。
4.窃电行为引起的计量失准。
5.外界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电能计量装置故障。
二、计量装置的原理电能计量是通过二次电路、互感器以及电能表按一定的结构组合从而实现在线电能计量功能。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在现代电力市场条件下为了能够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电能生产者和使用提供优越的服务,建立现代化的电能计量、交易以及电力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提供电能计量的源头,对于电能的管理和计量是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能计量装置是为计量电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包括电能表、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终端、集中抄表集中器、计量柜(计量表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实验接线盒以及二次回路等。
电能表按接线方式不同可分为:单相表、三相三线电能表、三相四线电能表。
三、常见的错误接线类型三相四线电能表四根电压线钳分别夹电能表2、5、8、10号接线端子,三根电流线钳夹1、4、7号端子,校验仪上则按颜色和顺序依次接好即可。
三相四线电能表在正确接线的情况下,计量功率为:P=P1+P2+P3=3IpUpcosφ电能表计量正常,若接线出现错误,则会出现漏计或错计电量,从而造成相应的损失。
低压三相四线制错误接线分析判定方法

低压三相四线制错误接线分析判定方法1、接线图2、判断步骤和方法(1)测量相电压U1、U2、U3的电压值,正常情况下,相电压为220V 左右,线电压U12/U23/U31的电压值在380V左右;若U1、U2、U3电压为几十伏,则说明该相断线;若U12/U23/U31中有电压为0者,则说明线电压为0者的两相接入了同一相;测量I1、I2、I3的电流值,根据负荷情况判定二次电流的大小。
(2)如三相电压未失压,测量U1/I1,U1/I2,U1/I3,U2/I2之间的夹角;如有失压,选定相电压正常的任何一相,测量正常相的相电压对三相电流的相位角,再测量另外正常相对本相的电流相位角。
(3)测量电压相序,以验证最终分析判定的结果是否和测量结果一致。
(4)根据测试的相位角度关系绘制向量图,在依据负载相位角判定错误接线类型(5)计算更正系数和退补电量(6)更正接线例1:某三相四线客户,现场测量U1、U2、U3均在228V左右,U12=403V,U23=398V,U31=402V,电流I1=1.21A,I2=1.20A,I3=1.20A,负载为感性15°,U1/I1夹角192°,U1/I2夹角为136°,U1/I3夹角为253°,U2/I2夹角252°,U3/I3夹角133°,用相序表测量为逆相序,错误接线期间抄见电量为-50000kwh,请分析错接线形式,计算更正系数和退补电量。
分析:根据上述相位关系绘制向量图如下1、假定U1为A相,那么U3为B相电压,U2为C相;依据判断出的电压相别和负载相位角关系,可判定电流I1/I2/I3的相别。
结论:电压A、C、B(逆相序,同时从绘制的向量图也可以判定相序,U1-U2-U3的顺序为逆,因此是逆相序),电流接入-Ia,Ib,Ic更正系数Kg计算的方法:退补电量△W=W(kg-1)=-50000(-1.49-1)=124500kwh如果△W大于0,则客户应向供电部门补电量,如果△W小于0,供电部门应向客户退电量。
谈谈电能计量装置常见错误接线和检查方法

谈谈电能计量装置常见错误接线和检查方法引言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不仅取决于电能表、互感器的等级,还与它们的接线有关。
即使电能表和互感器本身准确性很高,接线错误也会导致整套计量装置少计、不计或反记,致使电力企业遭受损失。
因此,在电力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做到预防工作,以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总结,主要就电能计量错误接线的形式及检查方法进行了论述。
1 电能计量装置中常见错误接线在整个电能计量装置中,主要包括电能表、互感器和附件、失压计时仪以及二次回路部分。
在出现接线错误的过程中,都能通过不同的部件反映出来。
而在电能计量装置中常见错误接线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1 计量单相电路有功电能的错误接线计量单相电路有功电能的错误接线是整个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中最为常见的错误类型,在这种错误类型中,主要分为以下5个方面:第一,工作人员在连接相线与零线的过程中,由于工作失误将其接反。
第二,在整个装置中,工作人员没有准确的区分装置的进出线。
第三,在接线的过程中,电流线圈与电源之间出现短路。
第四,在接线时,工作人员忘记连接电压钩连片。
第五,在计量380V单相负载电能时,工作人员习惯用一只220V的单相电能表读数乘以2的方法来计量,然而这种方法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与稳定性。
1.2 計量三相四线电路有功电能的错误接线计量三相四线电路有功电能的错误接线形式中,主要包括以下3种:(1)在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电压线圈连接的过程中,电压线圈中线出现断线状况。
(2)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在运转的过程中,本应经过一台电流互感器接入电路,然而在某些状况下经过两台电流互感器连入电路,由此造成错误接线。
(3)在计量三相四线电路有功电能时,工作人员习惯使用三相三线两元件来对其进行计量,这样的计量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很大的偏差。
1.3 计量三相三线电路有功电能的错误接线计量三相三线电路有功电能的错误接线形式有:(1)电流端子进出线接反;(2)电压端子接线顺序不对;(3)电压与电流相位不对应等。
电能计量装置三相四线错误接线分析

电能计量装置三相四线错误接线分析【摘要】为确保电能计量的公平、公正,电能计量装置必须正确接线、准确计量,因此避免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接线显得尤为重要,而供电企业的大多数电能均是被三相四线制的用户消耗掉的,对这些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错误接线分析会对供电企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对错误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按正确接线方式进行电量追退,能更好地维护发、供、用电三方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计量装置错误接线分析1 电能计量装置的基础知识1.1 电能计量装置的概念电能计量装置包含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
1.2 电能表的分类电能表的分类一般有以下五种:按使用电源性质:分为交流电能表和直流电能表。
按结构及原理:分为感应式、电子式和机电式。
按准确度等级:分为普通级和精密级。
普通级电能表一般用于测量电能,常见等级有0.5、1.0、2.0 、3.0 级;精密级电能表则主要作为标准表,用于校验普通电能表,常见等级有0.01、0.05、0.2 级等按用途:分为工业与民用电能表、电子标准电能表及特殊用途电能表等。
按接线:分为单相两线有功电能表、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三相三线60°无功电能表、三相四线90°无功电能表。
1.3 电能表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分类及介绍(1)电能表用互感器按用途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2)电能表用互感器按接线分①电能表用电压互感器按接线分为单相电压互感器和三相电压互感器。
②电能表用电流互感器按接线分为:单一变比的电流互感器、有两个变比的电流互感器、还有多抽头式的电流互感器。
2 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的正确接线2.1 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方式常见的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共同特点是有三个规格相同的驱动元件,其接线方式是:其电流Ia、Ib 、Ic 分别通过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的电流线圈,电压Ua、Ub、Uc 分别并接于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的电压线圈上,因此三相四线电路可看成由三个单相电路组成,所以总的电能为各相电能(以功率表示)之和。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分析和判断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分析和判断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产中,由于人员操作不当、设备故障、配电系统改造等原因,电能计量装置的连线错误情况时有发生。
其中,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
下面将从错误连接线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
一、错误连接线的原因1、现场施工疏忽在电气设备安装、改造和维修过程中,有时候为了简单快捷,施工人员可能会选择不按照规定的接线方式进行连线,导致出现错误连接线的情况。
2、设备故障引起在设备本身存在故障的情况下,电能计量装置也会出现误差,而且可能会引起错误连接线。
例如,接线端子松动、连接线路短路、计量装置内部部件损坏等。
3、电气工程改造在电气工程改造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现有设备的移位、重新接线或更换,如果在改造过程中没有按照原有接线方式进行连线,则也会引起错误连接线。
1、计量误差增大错误连接线会导致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出现误差,进而产生计量误差。
这种误差可能是累积误差,也可能是单次测量误差。
误差的增大会导致电能计量不准确,进而影响到用户的用电量计量和电费计算。
2、计量装置故障错误连接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计量装置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引起设备故障,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给设备带来更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查明原因,重新接线发现错误连接线后,首先要查明具体原因,了解接线方式和接线要求,然后重新按照规定的接线方式进行接线,保证接地可靠、保护完好。
2、加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加强施工管理是避免出现错误连接线的关键,严格执行电气设备施工规定,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按照标准规定接线。
3、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电能计量装置的连线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错误连接线,确保计量装置的正常工作。
总之,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是一种常见的设备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影响。
因此,应加强施工管理,保证设备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接地,同时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四线错误接线检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要求1、遵守安全工作规程,正确使用仪表;2、画出向量图,描述故障错误;3、列出各元件功率表达式及总的功率表达式;4、求出更正系数。
二、使用工具1、低压验电笔;2、相位表;3、相序表。
三、适用范围三相四线制感应式有功电能表与三相四线制感应式跨相900无功电能表无TV 、经TA 接入或经TV 、TA 接入的联合接线方式。
四、相关知识① 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正确接线的相量图:②正确功率表达式: u u u I U P ϕcos 1= v v v I U P ϕcos 2= w w w I U P ϕcos 3=ϕϕϕϕcos 3cos cos cos 3210UI I U I U I U P P P P w w w v v v u u u =++=++= )090900( ≤≤-≤≤ϕϕ::容性时感性时五、操作步骤说明:①下列涉及1、2、3数字均表示电能表第几元件;N 表示有功电能表的零线端,②操作前均需办理第二种工作票,并做好安全措施。
1、未经TV ,经TA 接入的三相四线制有功和无功电能表接线方式: (1)测量相电压,判断是否存在断相。
U 1N = U 2N = U 3N = 注:不近似或不等于220V 的为断线相。
(2)测量各相与参考点(U u )的电压,判断哪相是U 相。
U 1u = U 2u = U 3u = 注:①0V 为U 相;②其他两相近似或等于380V ,则非0V 相为U 相。
(3)确定电压相序。
注:①利用相序表确定电压相序;②利用任意正常两相相电压的夹角(按顺序相邻两相夹角为1200或相隔两相夹角为2400均为正相序;反之类推)。
12120U U ∧••= 013240U U ∧••= 023120U U ∧••=均为正相序; 012240U U ∧••= 013120U U ∧••= 023240U U ∧••=均为逆相序; (4)测量相电流,判断是否存在短路、断相。
I 1= I 2= I 3=注:①出现短路,仍有较小电流,出现断相电流为0A ;②同时出现短路与断相,应从TA 二次接线端子处测量(此处相序永远正确),如哪相电流为0A ,则就是哪相电流断路。
(5)以任意一正常的相电压为基准,测量与正常相电流的夹角,判断相电流的相序。
11U I ∧••= 12U I ∧••= 13U I ∧••= (设U 1、I 1、I 2、I 3均为正常) (6)如出现相电流极性反,测量相应元件进出电流线的对地电压,判断哪种极性反(此项只能记录在草稿纸上)。
注:①TA 极性反与表尾反的区别:即TA 极性反是指从TA 二次出线端K 1、K 2与联合接线盒之间的电流线接反;表尾反是指从TA 二次出线K 1、K 2未接反,只是从联合接线盒到有功电能表的电流进出线接反;②相电流进线对地电压>相电流出线对地电压,则为TA 极性反;③相电流进线对地电压<相电流出线对地电压,则为电流表尾反。
(8)正确描述故障结果: ①电压相序: ②电压断相: ③电流相序: ④电流短路: ⑤电流断相: ⑥电流互感器反极性: ⑦电流表尾反:(9)写出各元件功率表达式及总的功率表达式(10)求出更正系数K=P P2、经TV ,经TA 接入的三相四线制有功和无功电能表接线方式: (1)测量相电压,判断是否存在断相。
U 1N = U 2N = U 3N =注:不近似或不等于57.7V ,为断相。
(2)测量各相与参考点(U u )的电压,判断哪相是U 相及是否存在极性反。
U 1u = U 2u = U 3u = 注:①0V 为U 相;②其他两相近似或等于100V ,则非0V 相为U 相; ③出现相近或等于57.7V 的相为极性反的相;④一面加电:TV 一次断相,断相电压<10V ;TV 二次断相,断相电压>10V(当A 相TV 一次断,其他一相极性反为例外);⑤二面或三面加电:当只有电压断相而没有电压极性反时,与一面加电情况相同;当电压断相与电压极性反同时出现时,二面加电,TV 一次断相,断相电压为12V 左右;TV 二次断相,断相电压为25V 左右;三面加电,TV 一次断相,断相电压为15V 左右;TV 二次断相,断相电压为25V 左右。
(3)确定电压相序 注:①利用相序表。
Ⅰ、电压极性未反,按正常情况判断;Ⅱ、出现电压极性反,测量为正相序,实际为逆相序;测量为逆相序,实际为正相序。
②利用未断相两相相电压的夹角。
正相序;反之类推;Ⅱ、电压极性反,按已知电压(U u )为参考,结合测量出的角度,判断出电压相序。
(4)测量相电流,判断是否存在短路、断相。
I 1= I 2= I 3=注:①出现短路,仍有较小电流,出现断相,电流为0A ;②同时出现短路与断相,应从TA 二次接线端子处测量,如哪相电流为0A ,则就是哪相电流断相。
(5)以任意一正常的相电压为基准,测量与正常相电流的夹角,判断相电流的相序。
11U I ∧••= 12U I ∧••= 13U I ∧••= (设U 1、I 1、I 2、I 3均为正常) (6)如出现相电流极性反,测量相应元件进出电流线的对地电压,判断哪种极性反(此项只能记录在草稿纸上)。
注:①TA 极性反与表尾反的区别:即TA 极性反是指从TA 二次出线端K 1、K 2与联合接线盒之间的电流线接反;表尾反是指从TA 二次出线K 1、K 2未接反,只是从联合接线盒到有功电能表的电流进出线接反; ②当相电流进线对地电压>相电流出线对地电压,则为TA 极性反;③当相电流进线对地电压<相电流出线对地电压,则为电流表尾反。
(7)根据上述结果画出向量图 ①以万特模拟接线台为标准Ⅰ、出现断相,则断相电压U U 21-='(U 为正常相电压)Ⅱ、出现极性反,则极性反电压U U -='(U 为正常相电压) Ⅲ、断相与极性反同时出现时,则根据上述两种情况综合考虑(8)正确描述故障结果:①电压相序:②电压互感器一次(二次)断相:④电流相序: ⑤电流短路: ⑥电流断相:⑦电流互感器反极性:⑧电流表尾反:(9)写出各元件功率表达式及总的功率表达式。
(10)求出更正系数。
K=P Pu 1u 2u 3 逆相序/ 24032=∧••U UA I 01= A I 5.22= A I 5.23=32522=∧••I U 26532=∧••I U(V U I 12.02=进 V U I 36.02=出)① 电压相序:u 、w 、v ② 电压断相:u ③ 电流相序:I w 、I u 、I v ④ 电流表尾反接:第二元件 ⑤ 电流断相:w 功率表达式:01='P )60cos()60cos(2ϕϕ-=-=' UI I U P u u w ϕϕcos cos 3UI I U P v v v ==' )sin 23cos 23(cos )60cos(321ϕϕϕϕ+=+-='+'+'='UI UI UI P P P P更正系数: ϕϕϕϕtg UI UI P P K +=+='=332)sin 23cos 23(cos 30u 1u 2u 3 逆相序/ 24032=∧••U UA I 21.01= A I 5.22= A I 5.23=32522=∧••I U 26532=∧••I U(V U I 14.02=进 V U I 64.02=出 V U I 53.03=出 V U I 28.03=出)故障现象:① 电压相序:v 、u 、w ② 电压断相:v ③ 电流相序:I w 、I u 、I v ④ 电流短路:w ⑤ 电流互感器极性反:v ⑥ 电流表尾反接:第二元件 功率表式:01='P ϕϕcos )180cos(2UI I U P u u u -=+=' )60cos()60cos(3ϕϕ+=+=' UI I U P v v w )sin 23cos 21(cos )60cos(321ϕϕϕϕ+-=-+='+'+'='UI UI UI P P P P更正系数:ϕϕϕϕtg UI UI P P K 316)sin 23cos 21(cos 30+-=+-='=V U u 0.01= V U u 4.542= V U u 5.1003= 逆相序/ 12031=∧••U UA I 5.11= A I 14.02= A I 5.13=7111=∧••I U 31131=∧••I U(V U I 29.01=进 V U I 12.01=出 V U I 09.03=进 V U I 28.03=出)故障现象:① 电压相序:u 、w 、v ② 电压互感器一次断相:w ③ 电流相序:I w 、I u 、I v ④ 电流短路:u⑤ 电流互感器极性反:w ⑥ 电流表尾反接:第三元件 功率表达式:02='P ϕϕcos )180cos(3UI I U P u u u -=+=' )60cos()60cos(1ϕϕ+=+='UI I U P v v w)sin 23cos 21(cos )60cos(321ϕϕϕϕ+-=-+='+'+'='UI UI UI P P P P更正系数:ϕϕϕϕtg UI UI P P K 316)sin 23cos 21(cos 30+-=+-='=例4、 V U N 9.571= V U N 9.572= V U N 1.263= V U u 0.01= V U u 9.572= V U u 6.383= 逆相序/ 30021=∧••U UA I 01= A I 5.12= A I 5.13=14021=∧••I U 8031=∧••I U( V U I 3.03=进 V U I 16.03=出)故障现象:① 电压相序:u 、v 、w ② 电压互感器二次断相:w ③ 电压互感器极性反:v ④ 电流相序:I u 、I v 、I w ⑤ 电流断相:u⑥ 电流互感器极性反:w 功率表达式:01='P ϕϕcos )180cos(2UI I U P v v v -=+=' ϕϕsin 23)90cos(213UI I U P w w uv -=+=')sin 23(cos cos sin 23321ϕϕϕϕ+-=--='+'+'='UI UI UI P P P P 更正系数:ϕϕϕϕtg UI UI PP K 326)sin 23(cos cos 30+-=+-='=例5、V U N 4.261= V U N 7.572= V U N 1.583= V U u 3.401= V U u 0.02= V U u 1.583= 正相序/ 6032=∧••U UA I 2.01= A I 5.12= A I 5.13=8022=∧••I U 32032=∧••I U(V U I 32.02=进 V U I 16.02=出 V U I 12.03=出 V U I 29.03=出)故障现象:① 电压相序:v 、u 、w ② 电压互感器二次断相:v ③ 电压互感器极性反:w ④ 电流相序:I u 、I w 、I v ⑤ 电流断相:u⑥ 电流互感器极性反:w ⑦ 电流表尾反接:第三元件 功率表达式:01='P)60cos()60cos(2ϕϕ+=+=' UI I U P w w u )120cos()120cos(3ϕϕ-=-=' UI I U P v v w0)sin 23cos 21sin 23cos 21()120cos()60cos(321=+--=-++='+'+'='ϕϕϕϕϕϕUI UI UI P PP P 更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