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相四线电度表错误接线分析之欧阳学文创编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分析和判断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分析和判断1. 引言1.1 背景介绍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是供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对电能进行计量和监测。
正确连接线是保证电能计量准确性和供电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容易出现错误连接线的情况,导致电能计量数据不准确甚至可能损坏装置。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的连接原理以及如何正确判断和避免错误连接线,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常见的错误连接线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及对影响与解决方法的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在日常使用中更加灵活和准确地应对各种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电力行业的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连接线问题,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的分析和判断,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方法,以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效率和准确性。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连接原理,深入理解其工作机制和电路结构;2. 探讨错误连接线的原因和可能情况,以提高对错误连接线的识别能力;3. 提出判断错误连接线的方法和步骤,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 分析常见的错误连接线情况,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5. 探讨错误连接线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保证装置正常运行;6. 总结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展望,为日后的电能计量装置连接维护提供参考。
2. 正文2.1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连接原理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连接原理主要是通过接线板和电能表实现电能的准确计量。
接线板上有三相四线的接线端子,分别对应A相、B相、C相和零线。
在接线板上接好线后,再将电能表与接线板连接,电能表通过对接线板的接线进行监测和计量电能的消耗情况。
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错误接线分析

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错误接线分析摘要:三相四线电能表的功能主要在于精确计量电能,进而实现用电安全与保证计量的科学性,电能表常装置在客户终端。
要实现电能计量功能的准确、高效,就一定要确保电能表接线的正确。
本文分析了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的错误接线,并提出检测方法,以供同行业参考。
关键词:三相四线;电能表;接线0.引言通常来说,国内多采取相量法来检查三相四线电能表的错位接线,但因相量法操作较为复杂,对从业时间不长的用电稽查人员而言,实践难度大且易产生误判,缺乏时效性。
对比之下,压降测试技术通过高效的工作效率与精确的电能计量,已广泛应用于装表接电的实际工作中,对用户与供电单位的经济效益起到了有利保障。
1.常见错误接线一是电压断线,电能表二次回路基本是使用铜芯导线为材料,而入户电线主要以多股铝芯线为主。
两种材料对连接工艺有严格标准,即如果线路于连接时处理不慎,则会致使导线长时间运行在过压的状态,易发生氧化,从而导致电能表缺相运行,最终计量发生误差。
二是电压电流相位不同。
这种错误接线会使得电流互感器和电能表装置位于不同操作界面,在功率参数的作用下,电能表的运行不稳定,快慢不一。
对此可行抽压法,对三相四线正转情况施以相关核查、考量。
三是零线未接入,由于零线接触不适导致内部线路发生断开,在电量负荷不均时,电能表计量受到极大制约。
2.检测三相四线电能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方法2.1检测原理对电流二次同路极性端各相电压幅值展开检测,得知测量值中电流同相电压最小。
如果Ua1、Ub1、Uc1分别对应流过电能表一元件、二元件、三元件的电流线圈电压降,可得出电能表每一电压线圈所加电压相位关系图。
可知Uaa1、Uab1、Uac1作为A相电压对应a1、b1、c1电压值,其中Ua同相的极性端电压幅值最低,同理可证,把极性端对各相位电压幅值测出,最小电压便是该相电流。
3.测试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错误接线方法3.1仪表准备通过压降测试技术测试时,测试仪表中应包括高精度的数字万用表、相序表、钳形电流表[1]。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分析和判断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分析和判断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电能计量设备,通常被用于对低压电网中的电能进行计量。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或者其它原因,可能会出现错误的连接,从而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和计量精度。
本文将会对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连接线进行分析和判断。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一般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三相四线电能表和配电箱等组成。
这些部件都有特定的接线方法,正确的连接方式可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和计量精度。
当这些部件的接线发生错误时,可能会导致电能计量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计量精度大幅降低。
错误连接线的判断方法:1. 对比装置说明书:在进行接线之前,应当认真阅读电能计量装置的说明书,确认每个部件的正确接线方法,以免错误连接。
3. 逐一排除法: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每一个部件进行逐一排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错误连接或接线不良的情况。
1. 连接绝缘带的位置不对:有时候,在连接电缆时,绝缘带的位置可能会连接到器件的导电部分上,导致电路短路,应当及时更换正确的绝缘带。
2. 连接头未必负:在连接电线时,连接头必须正确接地,否则可能会导致电器短路。
应当注意检查连接头的负极性。
3. 接线处错位放置:在连接电器时,应该注意每根电线与器件接触的位置,以确保电路正确连接。
4. 电缆长度不符合要求:由于低压电能计量装置需要计量的电压和电流比较小,而电缆的长度和其电感系数成正比,电缆长度过长可能会导致电流损失和测量误差增加,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合适的线缆。
错误连接线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错误的连接方式可能会导致电能计量装置失效,得到的计量数据不准确。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短路或者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
因此,在使用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时,应当认真阅读说明书、检查配线图、逐一排除错误连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和计量精度。
同时,使用电能计量装置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电力知识和正确的操作技能,确保安全使用。
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错误接线分析

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错误接线分析摘要:三相四线电能表的功能主要在于精确计量电能,进而实现用电安全与保证计量的科学性,电能表常装置在客户终端。
要实现电能计量功能的准确、高效,就一定要确保电能表接线的正确。
本文分析了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的错误接线,并提出检测方法,以供同行业参考。
关键词:三相四线;电能表;接线0.引言通常来说,国内多采取相量法来检查三相四线电能表的错位接线,但因相量法操作较为复杂,对从业时间不长的用电稽查人员而言,实践难度大且易产生误判,缺乏时效性。
对比之下,压降测试技术通过高效的工作效率与精确的电能计量,已广泛应用于装表接电的实际工作中,对用户与供电单位的经济效益起到了有利保障。
1.常见错误接线一是电压断线,电能表二次回路基本是使用铜芯导线为材料,而入户电线主要以多股铝芯线为主。
两种材料对连接工艺有严格标准,即如果线路于连接时处理不慎,则会致使导线长时间运行在过压的状态,易发生氧化,从而导致电能表缺相运行,最终计量发生误差。
二是电压电流相位不同。
这种错误接线会使得电流互感器和电能表装置位于不同操作界面,在功率参数的作用下,电能表的运行不稳定,快慢不一。
对此可行抽压法,对三相四线正转情况施以相关核查、考量。
三是零线未接入,由于零线接触不适导致内部线路发生断开,在电量负荷不均时,电能表计量受到极大制约。
2.检测三相四线电能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方法2.1检测原理对电流二次同路极性端各相电压幅值展开检测,得知测量值中电流同相电压最小。
如果Ua1、Ub1、Uc1分别对应流过电能表一元件、二元件、三元件的电流线圈电压降,可得出电能表每一电压线圈所加电压相位关系图。
可知Uaa1、Uab1、Uac1作为A相电压对应a1、b1、c1电压值,其中Ua同相的极性端电压幅值最低,同理可证,把极性端对各相位电压幅值测出,最小电压便是该相电流。
3.测试三相四线电能表常见错误接线方法3.1仪表准备通过压降测试技术测试时,测试仪表中应包括高精度的数字万用表、相序表、钳形电流表[1]。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分析和判断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分析和判断一、引言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用于对电能进行计量和监测的重要设备。
正确的连接线对于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错误的连接线,导致电能计量出现异常甚至错误。
对于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连接线的分析和判断显得十分重要。
二、错误连接线的原因分析1. 人为失误人为失误是导致错误连接线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由于疏忽大意或者不熟悉设备操作流程,错误地连接了计量装置的线路。
将A相接到了B相的端子上,将B相接到了C相的端子上,导致了线路的错误连接。
2.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也是导致错误连接线的原因之一。
如果计量装置的插头、端子等零部件出现了损坏或者老化问题,可能会导致连接线接触不良或者断路现象,从而导致错误连接线的出现。
3. 环境影响环境因素也会对连接线造成影响。
设备安装位置不当、工作环境湿度大、温度变化较大等都可能导致连接线的腐蚀、断裂等问题,进而产生错误的连接线。
4. 维修错误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如果维修人员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连接线错误。
在更换设备零部件时,未按照正确的顺序连接线,或者没有正确地连接线固定,都可能导致错误连接线的产生。
5. 设计缺陷在一些情况下,设备本身存在设计缺陷,可能会导致连接线错误。
计量装置的插头设计不合理,易于误接线;端子标识不清晰,容易造成误操作等。
三、错误连接线的判断方法1. 监测报警现代的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通常会设置监测报警功能,一旦发现连接线错误,会立即产生报警信号。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判断错误连接线的方法之一。
通过监测报警,操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2. 电能计量数据异常错误连接线可能会导致电能计量数据出现异常。
通过对计量数据的定期分析和比对,可以发现异常数据并进行错误连接线的判断。
3. 线路自检设备通常也会提供线路自检功能,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对设备进行线路自检,判断连接线是否正确。
三相四线电度表错误接线分析 (2)

三相四线电度表错误接线分析1 前言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在低压系统电能计量中应用较为普遍,其接线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入和经过电流互感器间接接入两种方式,直接接入法主要用于负荷电流较小的用户,负荷较大的用户一般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法。
采用电流互感器间接接入时,在实际接线中经常会出现电流互感器接反、电流电压不同相、电压回路断线等造成电度表不能准确计量等现象,本文针对以上几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判断依据。
2 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经电流互感器间接接入正确接线正确接线图及向量图如图1所示,此时三相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a COS(180°-Φa)+ U b I b COSΦb+ U c I c COSΦc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UICOSΦ,是正确接线计量值的1/3,此时电度表明显走慢。
B、C 相CT接反与A相接反结果相同。
3.1.2 2CT接反3个CT中2个CT接反,假设为A、B相CT接反,其接线图及向量图如图3所示:此时三相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a COS(180°-Φa)+ U b I b COS(180°-Φb)+ U c I c COS(180°-Φc)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3UICOSΦ,是正确接线计量值的-1倍,此时电度表反转。
3.2电压、电流回路不同相3.2.1两元件电压、电流不同相假设A相电压、电流同相,其它两相电压、电流不同相,其接线图、向量图如图5所示。
图6所示接法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b COS(120°+Φb)+ U b I c COS(120°+Φc)+ U c I a COS(120°+Φa)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3UICOS(120°+Φ),此时电度表反转,计量值为正确接法的-1/(1/2+ tanΦ* /2)图7所示接法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c COS(120°-Φc)+ U b I a COS(120°-Φa)+ U c I b COS(120°-Φb)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3UICOS(120°-Φ)当0°<Φ<30°时,电度表反转,当Φ=30°时,电度表不转,当Φ>30°时,电度表正转,但比正确接线时慢,此时计量值为正确接法的1/(-1/2+ tanΦ* /2)3.4电压回路断线3.4.1一相电压断线假设为A相断线,其接线图如图8所示此时第一元件不计量,有功功率计算式为:P= U b I b COSΦb+ U c I c COSΦc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2UICOSΦ,此时计量值为正确接法的2/3,电度表走慢。
三相四线电度表错误接线分析

三相四线电度表错误接线分析1 前言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在低压系统电能计量中应用较为普遍,其接线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入和经过电流互感器间接接入两种方式,直接接入法主要用于负荷电流较小的用户,负荷较大的用户一般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法。
采用电流互感器间接接入时,在实际接线中经常会出现电流互感器接反、电流电压不同相、电压回路断线等造成电度表不能准确计量等现象,本文针对以上几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判断依据。
2 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经电流互感器间接接入正确接线正确接线图及向量图如图1所示,此时三相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a COS(180°-Φa)+ U b I b COSΦb+ U c I c COSΦc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UICOSΦ,是正确接线计量值的1/3,此时电度表明显走慢。
B、C 相CT接反与A相接反结果相同。
3.1.2 2CT接反3个CT中2个CT接反,假设为A、B相CT接反,其接线图及向量图如图3所示:此时三相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a COS(180°-Φa)+ U b I b COS(180°-Φb)+ U c I c COS(180°-Φc)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3UICOSΦ,是正确接线计量值的-1倍,此时电度表反转。
3.2电压、电流回路不同相3.2.1两元件电压、电流不同相假设A相电压、电流同相,其它两相电压、电流不同相,其接线图、向量图如图5所示。
图6所示接法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b COS(120°+Φb)+ U b I c COS(120°+Φc)+ U c I a COS(120°+Φa)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3UICOS(120°+Φ),此时电度表反转,计量值为正确接法的-1/(1/2+ tanΦ* /2)图7所示接法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式为P=U a I c COS(120°-Φc)+ U b I a COS(120°-Φa)+ U c I b COS(120°-Φb)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3UICOS(120°-Φ)当0°<Φ<30°时,电度表反转,当Φ=30°时,电度表不转,当Φ>30°时,电度表正转,但比正确接线时慢,此时计量值为正确接法的1/(-1/2+ tanΦ* /2)3.4电压回路断线3.4.1一相电压断线假设为A相断线,其接线图如图8所示此时第一元件不计量,有功功率计算式为:P= U b I b COSΦb+ U c I c COSΦc假设三相负载对称,则此时有功功率为:P=2UICOSΦ,此时计量值为正确接法的2/3,电度表走慢。
电能计量装置三相四线错误接线分析

电能计量装置三相四线错误接线分析【摘要】为确保电能计量的公平、公正,电能计量装置必须正确接线、准确计量,因此避免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接线显得尤为重要,而供电企业的大多数电能均是被三相四线制的用户消耗掉的,对这些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错误接线分析会对供电企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对错误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按正确接线方式进行电量追退,能更好地维护发、供、用电三方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计量装置错误接线分析1 电能计量装置的基础知识1.1 电能计量装置的概念电能计量装置包含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
1.2 电能表的分类电能表的分类一般有以下五种:按使用电源性质:分为交流电能表和直流电能表。
按结构及原理:分为感应式、电子式和机电式。
按准确度等级:分为普通级和精密级。
普通级电能表一般用于测量电能,常见等级有0.5、1.0、2.0 、3.0 级;精密级电能表则主要作为标准表,用于校验普通电能表,常见等级有0.01、0.05、0.2 级等按用途:分为工业与民用电能表、电子标准电能表及特殊用途电能表等。
按接线:分为单相两线有功电能表、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三相三线60°无功电能表、三相四线90°无功电能表。
1.3 电能表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分类及介绍(1)电能表用互感器按用途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2)电能表用互感器按接线分①电能表用电压互感器按接线分为单相电压互感器和三相电压互感器。
②电能表用电流互感器按接线分为:单一变比的电流互感器、有两个变比的电流互感器、还有多抽头式的电流互感器。
2 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的正确接线2.1 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方式常见的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共同特点是有三个规格相同的驱动元件,其接线方式是:其电流Ia、Ib 、Ic 分别通过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的电流线圈,电压Ua、Ub、Uc 分别并接于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的电压线圈上,因此三相四线电路可看成由三个单相电路组成,所以总的电能为各相电能(以功率表示)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四线电度表错误接线的分析与判断欧阳光明(2021.03.07)动力工程部电气车间二O一一年九月三相四线电度表接线方式的分析与判断1、三相四线电度表标准接线方式P=P1+P2+P3=UAIAcosψA+ UBIBcosψB+ UCICcosψC=3 UI cosψ2、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B、C而电流正相序是B、C、A 的接线方式P=P1+P2+P3=UAIBcos(120°+ψB)+ UBICcos(120°+ψC)+ UCIAcos (120°+ψA)=3 UI cos(120°+ψ)=-3 UI cos(60°-ψ)故当Ψ在0°~60°内,呈反转状态。
3、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B、C而电流正相序是C、A、B 的接线方式P=P1+P2+P3=UAICcos(120°-ψC)+ UBIAcos(120°-ψA)+ UCIBcos(120°-ψB)=3 UI cos(120°-ψ)=-3 UI cos(60°+ψ)故当Ψ在0°~30°内,呈反转状态。
4、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B、C、A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的接线方式P=P1+P2+P3=UBIAcos(120°-ψA)+ UCIBcos(120°-ψB)+ UAICcos(120°-ψC)=3 UI cos(120°-ψ)=-3 UI cos(60°+ψ)故当Ψ在0°~30°内,呈反转状态。
或正或反5、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B、C、A而电流正相序是B、C、A 的接线方式P=P1+P2+P3=UBIBcosψB+ UCICcosψC+ UAIAcosψA=3 UI cosψ6、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B、C、A而电流正相序是C、A、B 的接线方式P=P1+P2+P3=UBICcos(120°+ψC)+ UCIAcos(120°+ψA)+ UAIBcos (120°+ψB)=3 UI cos(120°+ψC)=-3 UI cos(60°-ψC)故当Ψ在0°~30°内,呈反转状态。
或正或反7、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C、A、B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的接线方式P=P1+P2+P3=UCIAcos (120°+ψA )+ UAIBcos (120°+ψB )+ UBICcos (120°+ψC )=3 UI cos (120°+ψ)=-3 UI cos (60°-ψ)故当Ψ在0°~60°内,呈反转状态。
或正或反8、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C 、A 、B 而电流正相序是B 、C 、A 的接线方式P=P1+P2+P3=UCIBcos (120°-ψB )+ UAICcos (120°-ψC )+ UBIAcos (120°-ψA ) =3 UI cos (120°-ψ)=-3 UI cos (60°+ψ)故当Ψ在0°~30°内,呈反转状态。
或正或反9、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C 、A 、B 而电流正相序是C 、A 、B 的接线方式P=P1+P2+P3=UCICcosψC+ UAIAcosψA+ UBIBcosψB=3 UI cos ψ10、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 、B 、C 而电流反相序是C 、B 、A 的接线方式P=P1+P2+P3=UAICcos (120°-ψC )+ UBIBcosψB+ UCIAcos (120°+ψA ) =UI(cos120°cosψ+sin120°sinψ)+UIcosψ+ UI(cos120°cosψ-sin120°sinψ) = UI(-21cosψ+23sinψ)+ UIcosψ+ UI(-21cosψ-23sinψ)=0的接线方式P=P1+P2+P3=UAIBcos(120°+ψB)+ UBIAcos(120°-ψA)+ UCICcosψC=012、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B、C而电流反相序是A、C、B 的接线方式P=P1+P2+P3=UAIAcosψA+ UBICcos(120°+ψC)+ UCIBcos(120°-ψB)=013、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B、C、A而电流反相序是C、B、A 的接线方式P=P1+P2+P3=UBICcos(120°+ψC)+ UCIBcos(120°-ψB)+ UAIAcosψA=014、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B、C、A而电流反相序是B、A、C 的接线方式P=P1+P2+P3=UBIBcosψB+ UCIAcos(120°+ψA)+ UAICcos(120°-ψC)=015、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B、C、A而电流反相序是A、C、B 的接线方式P=P1+P2+P3=UBIAcosψA+ UCICcos(120°+ψC)+ UAIBcos(120°-ψB)=0的接线方式P=P1+P2+P3=UCICcosψC+ UAIBcos(120°+ψB)+ UBIAcos(120°-ψA)=017、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C、A、B而电流反相序是B、A、C 的接线方式P=P1+P2+P3=UCIBcos(120°-ψB)+ UAIAψA+ UBICcos(120°+ψC)=018、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C、A、B而电流反相序是A、C、B 的接线方式P=P1+P2+P3=UCIAcosψA+ UAICcos(120°+ψC)+ UBIBcos(120°-ψB)=019、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C、B、A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的接线方式P=P1+P2+P3=UCIAcos(120°+ψA)+ UBIBcosψB+ UAICcos(120°-ψC)=020、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C、B、A而电流正相序是B、C、A 的接线方式P=P1+P2+P3=UCIBcos(120°-ψB)+ UBICcos(120°+ψC)+ UAIAcosψA=0的接线方式P=P1+P2+P3=UCICcosψC+ UBIAcos(120°-ψA)+ UAIBcos(120°+ψB)=022、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B、A、C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的接线方式P=P1+P2+P3=UBIAcos(120°-ψA)+ UAIBcos(120°+ψB)+ UCICcosψC=023、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B、A、C而电流正相序是B、C、A 的接线方式P=P1+P2+P3=UBIBc osψB+ UAICcos(120°-ψC)+ UCIAcos(120°+ψA)=024、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B、A、C而电流正相序是C、A、B 的接线方式P=P1+P2+P3=UBICcos(120°+ψC)+ UAIAcosψA+ UCIBcos(120°-ψB)=025、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A、C、B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的接线方式P=P1+P2+P3=UAIAcosψA+ UCIBcos(120°-ψB)+ UBICcos(120°+ψC)=0的接线方式P=P1+P2+P3=UAIBcos(120°+ψB)+ UCICcosψC+ UBIAcos(120°-ψA)=027、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A、C、B而电流正相序是C、A、B 的接线方式P=P1+P2+P3=UAICcos(120°-ψC)+ UCIAcos(120°+ψA)+ UBIBcosψB=028、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B、C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一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P=P1+P2+P3=UAIAcos(180°-ψA)+ UBIBcosψB+ UCICcosψC=- UAIAcosψA+ UBIBcosψB+ UCICcosψC= UIcosψ29、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B、C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二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P=P1+P2+P3=UAIAcosψA+ UBIBcos(180°-ψB)+ UCICcosψC= UIcosψ30、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B、C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三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P=P1+P2+P3=UAIAcosψA+ UBIBcosψB+ UCICcos(180°-ψC)= UIcosψ31、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B、C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二、三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反转)P=P1+P2+P3=UAIAcosψA+ UBIBcos(180°-ψB)+ UCICcos(180°-ψC)= UAIAcosψA- UBIBcosψB- UCICcosψC= -UIcosψ32、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B、C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一、三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反转)P=P1+P2+P3=UAIAcos(180°-ψA)+ UBIBcosψB+ UCICcos(180°-ψC)= -UAIAcosψA+ UBIBcosψB- UCICcosψC= -UIcosψ33、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B、C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一、二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反转)P=P1+P2+P3=UAIAcos(180°-ψA)+ UBIBcos(180°-ψB)+ UCICcosψC= -UAIAcosψA- UBIBcosψB+ UCICcosψC= -UIcosψ34、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B、C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一、二、三相的电流均反接的接线方式(反转)P=P1+P2+P3=UAIAcos(180°-ψA)+ UBIBcos(180°-ψB)+ UCICcos(180°-ψC)= -UAIAcosψA- UBIBcosψB- UCICcosψC= -3UIcosψ35、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B、C而电流反相序是C、B、A且第一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正转但少计量)P=P1+P2+P3=UAICcos (120°-ψC )+ UBIBcosψB+ UCIAcos (60°-ψA )= UAIC(cos120°cosψC+sin120°sinψC)+ UBIBcosψB+UCIA(cos60°cosψC+sin60°sinψC) = UI (-21cosψ+23sinψ)+ UIcosψ+UI (21cosψ+23 sinψ) =3 UI sinψ+ UIcosψ = UI(3sinψ+cosψ)36、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 、B 、C 而电流反相序是C 、B 、A 且第二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反转)P=P1+P2+P3=UAICcos (120°-ψC )+ UBIBcos (180°-ψB )+ UCIAcos (120°+ψA ) = UI (-21cosψ+23sinψ)+ UI (-cosψ+0)+UI (-21cosψ-23 sinψ)=- UI Icosψ- UI Icosψ=-2 UI Icosψ37、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 、B 、C 而电流反相序是C 、B 、A 且第三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正转少计量)P=P1+P2+P3=UAICcos (60°+ψC )+ UBIBcosψB+ UCIAcos (120°+ψA ) = UI (21cosψ-23sinψ)+ UIcosψ+ UI (-21cosψ-23sinψ) =3UI sinψ+ UI cosψ38、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 、B 、C 而电流反相序是C 、B 、A 且第一、三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正转少计量)P=P1+P2+P3=UAICcos (60°+ψC )+ UBIBcosψB+ UCIAcos (60°-ψA ) =2 UIcosψ39、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 、B 、C 而电流反相序是C 、B 、A 且第一、二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反转)P=P1+P2+P3=UAICcos (120°-ψC )+ UBIBcos (180°-ψB )+ UCIAcos (120°+ψA ) = UI (-21cosψ+23sinψ)-UIcosψ+ UI (-21cosψ-23sinψ) =- 2UIcosψ40、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 、B 、C 而电流反相序是C 、B 、A 且第二、三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反转)P=P1+P2+P3=UAICcos (60°+ψC )+ UBIBcos (180°-ψB )+ UCIAcos (120°+ψA ) = UI (21cosψ-23sinψ)-UIcosψ+ UI (-21cosψ-23sinψ) =- UIcosψ-23UI sinψ41、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正相序A 、B 、C 而电流反相序是C 、B 、A 且第一、二、三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0)P=P1+P2+P3=UAICcos (60°+ψC )+ UBIBcos (180°-ψB )+ UCIAcos (60°-ψA ) = UI (21cosψ-23sinψ)-UIcosψ+ UI (21cosψ+23sinψ) =042、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C 、B 、A 而电流正相序是A 、B 、C 且第一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正转少计量)P=P1+P2+P3=UCIAcos(60°-ψA)+ UBIBcosψB+ UAICcos(120°-ψC)= UI(3sinψ+cosψ)43、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C、B、A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二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反转)P=P1+P2+P3=UCIAcos(120°+ψA)+ UBIBcos(180°-ψB)+ UAICcos(120°-ψC)=-2 UIcosψ44、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C、B、A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三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反转)P=P1+P2+P3=UCIAcos(120°+ψA)+ UBIBcos(180°-ψB)+ UAICcos(60°+ψC)=-UI cosψ-3UI sinψ45、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C、B、A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一、三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正转少计量)P=P1+P2+P3=UCIAcos(60°-ψA)+ UBIBcosψB+ UAICcos(60°+ψC)=2UIcosψ46、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C、B、A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一、二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反转)P=P1+P2+P3=UCIAcos(60°-ψA)+ UBIBcos(180°-ψB)+ UAICcos(120°-ψC)=- UIcosψ+3UI sinψ47、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C、B、A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二、三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反转)P=P1+P2+P3=UCIAcos(120°+ψA)+ UBIBcos(180°-ψB)+ UAICcos(60°+ψC)=- UIcosψ-3UI sinψ48、三相四线电度表电压反相序C、B、A而电流正相序是A、B、C 且第一、二、三相的电流反接的接线方式(0)P=P1+P2+P3=UCIAcos(60°-ψA)+ UBIBcos(180°-ψB)+ UAICcos(60°+ψC)=0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错误接线分析与判断错误接法三相四线制直通电度表共有36种接线方式,其中只有一种接线方式是最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