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平喘药和抗过敏平喘药

合集下载

平喘药1

平喘药1
拮抗Ach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仅 对受胆碱能介导的支气管收缩有拮抗作用), 平喘作用有限,远不如 ?2 激动剂。
【 临床应用】 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局部作用起效比? 2激
动剂慢,但作用时间长 (4-8h). 用于慢性哮喘 长期控症。
对急性哮喘发作,? 2 激动剂控症不能耐受 者或不理想时作为辅助治疗药。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rhinovirus, influenza, parainfluenza, Mycoplasma pneumonia Allergens
Airborne pollens, (grass, trees, weeds), house-dust mites, animal danders, cockroaches, fungal spores Evironment
2.支气管扩张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茶 碱类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
3. 抗过敏平喘药
一、抗炎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平喘原理】非特异性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1. ?? 2-R 数目和改善其对激动剂的敏感性;
? 黏液产生和高分泌状态; 2.在各个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3.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类型】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
2.熟悉茶碱、异丙阿托品和色甘酸钠的 平喘特点和应用。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哮喘发病 机制示意图
炎症细胞、 炎症介质、细胞因子
的相互作用
神经调节 失衡以及气道平滑
肌功能异常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平滑肌痉挛 支气管哮喘
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 ? 心律失常 ? 中枢神经兴奋 ? 多尿
安全范围小
Table 1 The factors that trigger asthma Respiratory infections

呼吸系统平喘药物

呼吸系统平喘药物

路漫漫其悠远
呼吸系统平喘药物
路漫漫其悠远
呼吸系统平喘药物
一 、抗炎平喘药物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 炎平喘药物,可以达到长期防止哮喘发作 的效果,是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
路漫漫其悠远
呼吸系统平喘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多环节产生抗炎平喘作用 ,其 作用机制包括:
(1)抗炎作用,抑制气道黏膜中各种炎症细胞的趋 化、聚集、活化及多种炎症介质、致炎细胞因子的 生成及释放,减少渗出,减轻气道黏膜的充血水肿 和局部炎症反应; (2)抗过敏作用,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3)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前列腺素及白三烯 的合成与释放; (4)阻止ß受体下调,增强气道平滑肌ß2受体的反 应性。
德;均为局部用强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吸入起效
快,约30分钟达最大效应。用于慢性持续性哮喘长
期治疗。
路漫漫其悠远
呼吸系统平喘药物
二、支气管扩张药
(一) ß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非选择性ß-R激动剂 选择性ß2肾上腺素-R激动剂
ß1
ß2
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吸入,肾上腺素皮下注射,主要用于缓 解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麻黄碱可口服用于预防哮喘发 作和轻症哮喘的治疗。
呼吸系统平喘药物
平喘药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和作用部位不同可分为三 类:
(1)支气管扩张药:包括ß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茶 碱类和M胆碱受体阻断剂,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及哮喘症状;
(2)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类):用于防治慢性 支气管炎症,最终消除哮喘症状;
(3)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等能抑制过敏介质释 放,用于预防哮喘发作。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率约1%,临床采用特制的
吸入器粉雾吸入给药。约5%~10%被肥组织吸收,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镇咳、祛痰、平喘 痰、咳、喘三者的关系)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镇咳、祛痰、平喘 痰、咳、喘三者的关系)

有 炎 症 的 肺

5
病理表现
炎症细胞浸润 粘膜下组织水肿,血管通透性 增加, 腺体分泌亢进,平滑肌增生,上皮脱 落,气道反应性亢进等。
属Ⅰ型变态反应
6
哮喘时的基本结构变化是: 气道腔狭窄(收缩)
气道阻塞主要有三个原因: 炎症浸润 平滑肌收缩 粘液栓子
最终的结果是气道的重构 气道高反应性
主要药物
沙丁胺醇 氨茶碱 异丙托溴铵
抗炎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类
倍氯米松
抗过敏平喘药
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H1受体阻断药 白三烯受体阻断药
色甘酸钠 酮替芬 扎鲁司特
9
10
一、抗炎平喘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11
抗炎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
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目前作为 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
局部应用:吸入式给药 重症者不能控制时需全身给药
16
(一)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药理作用:
*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与过敏介质 * 促进黏液分泌和增强气道纤毛运动 * 降低血管通透性 * 减轻气道粘膜下水肿
17
18
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比较
作用受体
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麻黄碱
β2、β1、α
β2、β1
β2、β1、α
平喘 起效 维持 给药途径
呼吸系统药物
镇咳、祛痰、平喘 痰、咳、喘三者的关系
1
哮喘
是一种以呼吸道慢性炎症和呼吸道高反应性 为特征的疾病。
外源性哮喘
外源性过敏原→IgE →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 炎性介质→哮喘
内源性哮喘
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β受体兴奋性降低 ,α受体兴奋性升高

平喘药

平喘药

布地奈德
适应症:用于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或非依赖性的支气管 哮喘和哮喘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注意事项:①与口服糖皮质激素相比,在达到抗哮喘 的等效剂量时,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全身性作用较低; 2岁以下小儿应慎用或不用。②以吸入治疗替代全身糖 皮质激素用药,有时不能控制需全身用药才能控制的变 态反应性疾病,如鼻炎、湿疹,这些变态反应性疾病需 以全身的抗组胺药及(或)局部剂型控制症状。③肝功能 下降可轻度影响本品的清除。肺结核患者使用本品可能 需慎重考虑。
药物相互 作用
可常规于其他平喘药联合使用
用药监护
1.急性哮喘发作不宜应用
① 白三烯受体阻断剂的起效缓慢,作用弱,相当于色甘 酸钠,一般连续应用4周后才见疗效,仅适用于轻度、 中度哮喘和稳定期控制,或与糖皮质激素和β 2受体激 动剂合用。
2.提倡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
①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合用的治疗方案中,可减少合用 药物剂量。
黄嘌呤类药物
内容
①茶碱:舒张支气管、利尿、抗炎。口服易吸收,有效血药浓度520ug/L,大于20ug/L可产生中毒反应 ②氨茶碱:茶碱和乙二胺的复合物,静脉注射必须非常缓慢(至少 超过20min); ③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茶碱强10-15倍,并有镇 咳作用,不良反应较茶碱少。
①常见过度兴奋、烦躁、心律失常、呼吸急促、震颤和眩晕等。少 见出现过敏反应,部分患者也可见血性呕吐物
糖皮质激素类
项目 作用特点
内容
①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口腔吸收部分生物利用度小,全身不良反 应少 ②布地奈德: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状态
典型不良 反应
①常见口腔及咽喉部的念珠菌定植于感染、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
②长期、大剂量可出现皮肤瘀斑、肾上腺功能抑制、骨密度降低, 增加青光眼、白内障的危险。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

非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 本品对β1 β2受体均由明显的激动 作用。目前常用气雾给药,吸入量过大或频繁吸 入可诱发心悸和心动过速,有时诱发心律失常和 心绞痛,心力衰竭者可致心脏骤停。 肾上腺素 对αβ肾上腺素受体都有强大的激动作 用,通过激动呼吸道平滑肌与肥大细胞上β2受体, 能使支气管扩张,通气功能改善。肾上腺素的α受 体激动作用反而能减弱其平喘作用。激动心肌的 β1受体,使心脏的兴奋性增强,心率加快,心肌 耗氧量增加,导致心律失常。
代表药物
右美沙芬 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等或稍强。 无镇痛作用 无成瘾性、治疗量不抑制呼吸,不良反应 少 适应症与可待因相同,但因本品无镇痛作 用。故对伴有疼痛的咳嗽疗效不及可待因

喷托玮琳(咳必清) 对咳嗽中枢具有直接抑制作用 镇咳作用仅有可待因的1/3, 无成瘾性 无呼吸抑制作用。 不引起便秘,为一较好的镇咳药。

抗 胆 碱 药 2.抗胆碱药药效发挥较慢,达到最大药效约需12h,扩张支气管作用维持时间与β2受体激动剂相 同或略长,慢性哮喘患者,二者配伍有协同作用。 3.COPD病人的副交感神经亢进, Ach分泌过剩, 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咳、痰、呼 吸困难等,同时β受体数目减少,因此对于COPD 患者,抗胆碱药可显示与β受体激动药的吸入剂同 等或更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对于合并COPD的 慢性哮喘有效性更高,特别是合并COPD的高龄 哮喘患者,伍用抗胆碱药是有益的。


祛痰药



能使痰液变稀,粘稠度降低,易于 咳出,或能加速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使 痰液的转运功能改善的药物。
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恶心性祛痰药、刺激
性祛痰药、粘痰溶解药三类

药理学形考任务答案3

药理学形考任务答案3

药理学形考任务答案31.氯沙坦是一种降压药物,其降压机制是阻断了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和释放醛固酮作用。

2.卡托普利是一种更适合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但会有干咳副作用。

3.对于不能耐受ACEI的高血压患者,可替换的药物是氯沙坦。

4.氢氯噻嗪可单用于治疗轻度高血压。

5.氢氯噻嗪不可单独用于治疗重度高血压。

6.呋塞米减轻水钠潴留的机制是抑制肾小管特定部位钠和氯的重吸收。

7.卡托普利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ACE,减少缓激肽的降解,舒张血管;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缩血管作用,减轻后负荷;抑制血管紧张素刺激醛固酮生成的作用,减轻水钠潴留;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

8.卡维地洛是一种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的药物,使用初期可能出现心功能恶化。

18.维生素K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X 的合成,从而发挥止血作用。

19.铁剂的主要临床应用是治疗缺铁性贫血。

20.华法林口服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21.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作用特点是无中枢和抗组织胺作用,不能镇静、催眠,但能抗过敏和治疗晕动病。

22.组胺H1受体兴奋时,正确的反应是心率加快,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而不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水肿。

23.组胺H2受体兴奋时会产生胃酸和胃泌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而不是神经兴奋、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水肿。

24.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选择性高,主要作用于皮肤、黏膜毛细血管,而不是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子宫、中枢神经、胃壁细胞。

25.苯海拉明的主要药理作用是解除胃肠道、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痉挛,抗晕,止吐,而不是镇静催眠、引起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神经兴奋、抑制胃酸和胃泌素分泌增加。

26.色甘酸钠可用于哮喘是因为它能抑制抗原抗体结合后过敏介质的释放,而不是增加组织胺释放、抑制低免疫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增加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释放、增加5-HT的释放。

抗哮喘类药物的药物浓度检测原理及方法

抗哮喘类药物的药物浓度检测原理及方法

抗哮喘类药物的药物浓度检测原理及方法抗哮喘类药物是指一类能缓解或消除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喘息症状的药物。

临床常用的抗哮喘类药物按作用方式分为抗炎平喘药、抗过敏平喘药和支气管扩张药(包括抗胆碱药、茶碱类及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其中茶碱类药物治疗安全范围小,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较多见。

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常需进行TDM。

茶碱茶碱是一类常用支气管扩张药,其治疗指数窄,有效血药浓度为5~20μg/ml,超过15μg/ml时就有可能出现毒性反应,30μg/ml 以上可引起严重中毒反应,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因此,接受茶碱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有条件均需测定血药浓度。

茶碱测定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UV)、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测定法、薄层扫描内标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

(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1.原理以氯仿与异丙醇为提取液,抽提血清中的茶碱(theophylline),吹干抽提液后,用甲醇溶解,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

2.主要试剂及仪器和条件(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2)试剂:茶碱标准品贮存液与内标β-羟乙基茶碱液的浓度均为1mg/ml 乙醇溶液。

茶碱标准应用液用健康人无药血清稀释为所需浓度。

提取液为在95ml氯仿中,加入异丙醇5ml。

醋酸缓冲液:乙酸钠(CH3COONa •3H2O)0.68g溶于500ml水中,用冰醋酸调pH至4.0。

无水乙醇、乙腈等。

(3)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与醋酸盐缓冲液按8∶92 (V/V)配制。

不锈钢层析柱5mm(ID)×150mm,内填无定型十八烷基硅烷(YWG-C18H37)10μm。

流速3.0/分钟,检测波长254nm,满量程吸光度AUFS0.04A。

3.操作取待测血清、无药血清、质控血清与标准应用液(内含茶碱浓度分别为5.0、10.0、20.0和40.0μg/ml)100μl分别加于7支试管内。

【九版药理病理学】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九版药理病理学】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氧托溴铵和噻托溴铵。
二、支气管扩张药——M受体阻断药
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 bromide)
➢ 采用气雾剂 ➢ 对M1、M2、M3胆碱受体无选择性,但对气道平滑肌有较高的选择性,对心血管系统
作用不明显,也不影响痰液黏稠度和分泌。 ➢ 起效慢,对β2受体激动药耐受的患者有效,对老年性哮喘,尤其是对高迷走神经活性
二、支气管扩张药——茶碱类
(三)不良反应
➢ 胃肠道不良反应 ➢ 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食欲减退等。 ➢ 中枢兴奋 ➢ 主要有失眠、震颤、激动等症状,可用镇静药治疗。 ➢ 急性中毒 ➢ 常见于静脉注射过快或剂量较大,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骤降、谵妄、惊厥和 昏迷等,严重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静脉注射时要充分稀释并缓慢注射。另外,偶见横 纹肌溶解所致的急性肾衰竭,亦能致死。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故需血药浓度监测。
副作用。
三、抗过敏平喘药
(一)炎症细胞膜稳定药
色甘酸钠
➢ 药理作用 无扩张气道的作用,但能抑制抗原以及非特异性刺激引起的气管痉挛,作用机制为: 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钙内流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肺肥大细胞由抗原诱发 的过敏介质释放。 抑制气道感觉神经末梢功能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从而抑制各种刺激引起的支气管 痉挛。 阻断炎症细胞介导的反应:抑制巨噬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三、抗过敏平喘药
(一)炎症细胞膜稳定药
色甘酸钠
➢ 临床应用 预防哮喘发作药物,需在抗原和刺激物接触前7~10d给药,对过敏性、运动性、非特 异的外源性刺激效果较好。
三、抗过敏平喘药
(一)炎症细胞膜稳定药
奈多罗米钠
➢ 作用与色甘酸钠相似,但强于色甘酸钠。有肥大细胞膜稳定作用外,还有明显的抗炎作 用,但较糖皮质激素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抗炎平喘药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glucocoticoids, GCs)用于哮喘的治疗已有50年历史,是抗炎平喘药中抗炎作用最强,并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

但该药全身应用时不良反应较多,但主要以吸人方式在呼吸道局部应用,以充分发挥局部抗炎作用。

[药理作用]
1.抗炎
糖皮质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道过基因效应。

影响多种炎症相关基因的转录,抑制多种参与哮明发病的炎性细胞因子和钻附分子,并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2. 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降低哮嗽病人因吸人抗原。

受胆碱受体激动剂或冷空气刺激,及运动引起的支管收缩反应。

3. 增强支气管以及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对支气管学张及血管收缩的作用增强,有利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和黏膜水肿。

[临床应用)
用于支气管阔张药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慢性哮喘患者,反复应用本药可减少或终止哮喘发作,但不能缓解急性症状。

气雾吸入可减少口服激素用量或逐步替代口服激素。

但对哮端持续状志的患者,因不能收人足够的气雾量,往往疗效欠佳、不宜使用.
[不良反应]
吸人常用剂量的GCs时一般不产生不良反应。

GCs在吸人后,有80%~90%药物沉积在咽部并吞咽到胃肠道,沉积的GCs与咽部或全身不良反应有关。

局部副作用包括口腔真菌感染(鹅口疮)与声音嘶哑,用药后漱口可减少咽部药物残留,降低发生率:若吸人剂量过大,会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产生抑制作用。

目前常用的吸人用GCs有5种:丙酸氟替卡松(flaticasone propionate, FP)、丙酸倍氯米松(beclometasonedipropionate, BDP)、布地奈德(budesonide, BUD, 丁地去米松,布地缩松)、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A, 丙酮化曲安西龙)、氟尼缩松(lunisolide,FNS),这些吸人GCs的脂溶性高低顺序为FP> BDP>BUD>TAA>FNS, GCs脂溶性高低对药物的药效学与药动学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吸人GCs的全身不良反应,理想的吸人GCs应具有肝脏中快速而完全地代谢灭苦的特性。

由于BUD在肝内大代谢灭话要比HDP快3-4倍。

故BUD的全身不良反应少,特别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辅的抑制作用要比BOP小。

(二)抗白三烯药物
半胱氨酰白三烯(ystingl lekorione)是哮喘发病中的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

肺组织受抗原攻击时多种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能释放半胱氨酰白三烯,对气道产生作用时间较长的多环节作用,其作用强度要比组胶强1000倍:可增加支气管黏液分泌;降低支气管纤毛功能:促进气道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形成;促使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组织浸润,引起炎症反应;刺激C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缓激肽,引起神经源性炎症等。

抗白三烯药物是拮抗白三烯的各种生物学作用的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加强后者的抗炎作用,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对有些吸人糖皮质激索不能控制的哮喘病人,加币抗白三烯药物可收到控制的疗效。

现有的抗白三烯药物有:扎鲁司特(afirlukast) 和孟鲁司特(montclukast),具有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作用:齐留通(zileuton) 通过抑制5-脂氧酶起作用。

三、抗过敏平喘药
色甘酸二钠、铜替芬、奈多罗米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