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建筑调研报告
调研校舍建设情况汇报

调研校舍建设情况汇报
校舍建设情况调研汇报。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校校舍建设的现状,包括校舍的数量、结构、设施设
备等情况,以便为今后的校舍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方式,全面了解我校校舍建设情况。
三、调研结果。
1. 校舍数量及结构。
经过调研发现,我校共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等校舍共计
20座,其中教学楼占比最高,实验楼次之,图书馆和学生宿舍楼数量较少。
校舍
结构多为砖混结构,少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建筑风格统一,外观整洁美观。
2. 设施设备情况。
在校舍内部设施设备方面,教学楼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但
部分教室存在桌椅破损、黑板老化等问题;实验楼设备齐全,但部分设备已经过时;图书馆藏书丰富,但部分书籍已经陈旧;学生宿舍楼卫生条件良好,但部分宿舍配套设施需要更新。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部分校舍设施设备老化、教室
桌椅破损等,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学校加大校舍设施设备的维护力度,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校舍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校舍建设的资金投入,更新老化设施,提高校舍建设的品质。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全面了解了我校校舍建设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希望学校能够重视校舍建设,加大投入,提高校舍建设的质量,为师生营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以上是本次校舍建设情况调研的汇报,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关注和支持。
学校调研报告-以正定第一中学为例

正定第一中学调研报告引言对学校建筑的理解:学生视角:这所学校陪伴了我整个高中时期,它不单单是一个学习场所,更是一种感情寄托,这里面有我的同学老师和美好的回忆,更是我在高考路上奋斗的见证,是我走向成熟的转折点,它可以带给我喜怒哀乐,也可以释放我的不满情绪,尤其是那片枫树林,是释放压力的好地方。
所以以我作为学生的视角来说:我认为学校不单单可以学习,而是具有感情的“人”。
建筑师视角:学校是一个多功能较复杂建筑。
既要有应该具备的功能(教学区,生活区,宿舍区,运动区)与舒适度,也要求有秩序性,也要保证学生安全。
那么在设计中学校园的时候,要考略区域的划分和联系而且在正式设计之前要了解现代教育建筑设计方向及趋势,也要了解现代教育体制的发展,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能对应教育体制,更好的使用。
一座有着丰富校园文化气息及娱乐交流空间的校园,不仅仅是作为一两栋建筑物而存在,而是一个不同空间的组合体,同时因人的参与而显得生机勃勃。
与其说建筑是服务体系,不如说建筑与人相互依存。
项目概况正定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80年,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县华安东路2号,2001年被命名为“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校园占地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现有60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
教职工293人。
学校建有标准的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田径场、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学生餐厅等。
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区位分析(1)交通区位正定一中位于交通十字主干道的一角,沿路设有数个公交车站牌,出行方便。
不论是学习资料的运输还是学校所需货物的运输都可以直接通过交通主干道来进行。
但是也正因为学校处在交通干道的交叉口,并且学生宿舍安排的不合理性,会导致宿舍楼睡眠休息成问题。
在城市东西主干道的尽头有着火车站,以及高速公路入口,这些交通枢纽的存在也提高了外地学生来校的方便,同时在招生是也会相较其他学校方便。
学校新建大楼选址调研报告

学校新建大楼选址调研报告根据学校新建大楼选址调研报告要求,我们小组前往了市区进行了调研。
我们首先考察了市区内几个可能的选址,并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
在市区的东部,有一个空旷的地块,环境优美,但交通条件较差,周边设施也不够完善。
在西部,有一个商业区,交通方便且周边设施齐全,但价格较高。
南部的地块环境和周边设施都比较一般,但交通较为便利。
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西部的商业区是较为理想的选址。
该地段交通便利,周边设施完善,学校新建大楼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同时,商业区的规划和发展也将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建议学校新建大楼的选址应选择市区西部的商业区。
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并给予支持。
我们进一步对西部商业区进行了调查,与当地政府和商业园区管理部门取得了联系,并了解到该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未来发展规划。
商业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符合学校新建大楼的需求。
另外,商业区内还有许多商业综合体、娱乐设施和餐饮场所,能够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校外生活选择。
我们还考察了该地段的安全情况,了解了当地的治安状况和应急救援措施。
调研结果显示,该地段治安良好,邻近的消防、医疗等救援资源齐全,能够保障师生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综合来看,该地段符合学校新建大楼选址的综合条件。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了该商业区的拓展计划,未来还将引进更多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孵化基地,这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这一区域建设学校新大楼,也将有助于学校与当地企业和社会资源的融合,为师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最后,我们也特别考虑了学校师生的通勤和生活便利问题。
商业区周边的交通网络发达,不仅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还有地铁站和交通枢纽,对于来自各个方向的师生来说,通勤很为便利。
此外,商业区周边还有丰富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超市、餐饮、医疗等,能够满足师生们的日常需求。
基于以上综合分析,我们再次强烈建议学校新建大楼的选址选择市区西部的商业区。
校区调研报告

校区调研报告校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校区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学生对校区设施和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为校区改进和提升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调研范围包括校园建筑、设施设备、餐饮服务、图书馆资源、教学质量和文化活动等方面。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50份有效问卷。
同时,调研小组成员还进行了校园环境的实地考察和观察,对校区的建筑和设施进行评估和记录。
三、调研结果1. 校区建筑和设施大多数学生对校区建筑和设施的评价较好,认为新建的教学楼和图书馆设备齐全、宽敞明亮,能够满足学习需要。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对教室设施和体育馆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2. 餐饮服务学生普遍对校区餐饮服务的满意度较低,认为食堂菜品种类少、口味一般,价格略高。
同时,学生也提出对校区食堂环境卫生、用餐时间和食材质量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3. 图书馆资源大部分学生对校图书馆的资源和设施表示满意,认为馆内书籍丰富,阅览室条件良好。
但也有学生提出希望图书馆能增加电子书籍数量,提供更多的电子资源,方便学生获取和阅读。
4. 教学质量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较为一致,认为教师教学态度认真,课程内容丰富。
然而,部分学生认为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希望能增加更多互动和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5. 文化活动学生对校区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和质量表示满意,认为学校组织的文化节、社团活动等丰富了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也有学生表示希望能增加一些创新性和多元性的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校区建筑和设施的维护和改善,及时更新老旧设备。
2. 提升餐饮服务的质量,增加食堂菜品种类和口味的选择,合理调整价格,并加强食堂环境卫生。
3. 加大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力度,满足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需求。
4.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和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楼调研报告

教学楼调研报告
《教学楼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了解教学楼现有的设施和教学设备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收集学生对教学楼环境的满意度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
二、调研方法
1. 样本选择:随机抽取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
2. 调研内容:包括教室设施、教学设备、座位舒适度、环境卫生等方面。
3. 调研工具: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以确保调研对象的真实反馈。
三、调研结果
1. 教室设施:大多数学生对教室的空调、照明和座椅都比较满意,但也有少数人认为座椅不够舒适。
2. 教学设备:在教学设备完善程度方面,学生对投影仪和音响设备的性能表示满意,但对于黑板、幕布等传统设备的质量表示不太满意。
3. 环境卫生: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楼的环境卫生状况良好,但也有一些学生反映卫生间的清洁程度有待提高。
四、改进建议
1. 更新传统设备:对于教学楼中的传统设备,如黑板、幕布等,建议逐步更新换代,引进更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2. 提升座位舒适度:对于座椅的舒适度问题,建议更换或调整座椅,以提升学生的舒适感和学习体验。
3. 加强卫生管理:加大对教学楼卫生的维护力度,有效清洁卫生间和公共区域,保证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五、结论
通过本次教学楼调研,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教学楼设施和环境的满意度,也获得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希望学校能够针对调研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升,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北京第三十五中校园规划设计研究

北京第三十五中校园规划设计研究鲁涵岳1,邓 烨2,宗 轩3,4[1.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爱丁堡 EH16 5RP ;2.新工(中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2; 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4.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 200092]摘要:文章从设计源起、设计概况、设计构思与设计策略几个方面回顾北京第三十五中学(高中部)新建校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希望通过设计研究来探讨北京特殊地段的校园建筑所应具有的精神内涵与设计逻辑。
设计通过一条“线索”,两个“核心”,进行校园规划,通过保护与融合,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人文要素融于校园中,使北京三十五中成为一个“校中有校”的特殊校园。
关键词: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保护与融合;下沉庭院;公共空间[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25.24Research on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of Beijing No. 35 Middle SchoolLu Hanyue 1, Deng Ye 2, Zong Xuan 3,4[1.College of Arts,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Edinburgh EH16 5RP, the UK; 2.CPG (China)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Beijing 100032, China; 3.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China; 4.School of Continuous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new campus of Beijing No. 35 Middle School from the aspects of design origin, design overview, design conception and design strategy.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spiritual thoughts and design methodology of educational architecture in the special area in Bei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ign research. The design plans the campus through one “clue” and two “cores”, and integrates the rich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and unique cultural elements into the campus through protection and integration, making Beijing No. 35 Middle School a special campus with a school incorporating a school.Key words: campus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tection and integration; sinking courtyard; public space作为陪伴每个学生大段时光的学校,该是一座怎样的建筑;除了能赋予学生们学习空间之外,还能带来什么。
新建高级中学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建高级中学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内容描述工程背景与目标:通过对当前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新建高级中学的必要性以及建设工程的目标。
强调其对提高区域教育水平、优化教育资源分布的重要性。
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区域内的人口增长趋势、教育资源供需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论证新建高级中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分析学校定位、办学规模及特色等关键因素。
工程规划:详细介绍新建高中的总体规划方案,包括校园布局、建筑规模、建筑风格、功能分区等。
阐述教学设施、实验室、活动场所等设施的配套规划。
工程建设条件分析:从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政策环境、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技术方案:探讨工程实施中的技术方案选择,包括建筑设计、施工工艺、设备选型等,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用地现状调查、生态评估、交通影响评估等,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组织与管理:阐述项目组织架构、管理体系、人员配置及项目实施流程等内容,确保项目高效有序地进行。
投资与资金筹措: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进行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回报预期。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识别项目潜在的风险因素,如政策风险、市场变化风险、技术风险等,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
1. 背景介绍:阐述当前教育形势与新建高级中学的必要性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教育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备受关注。
本段将详细介绍当前教育形势以及新建高级中学的必要性。
从教育形势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教育需求不断增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尤为迫切。
现有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在一些快速发展、人口密集的地区,高级中学的学位供给压力日益增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
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建一所高级中学,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教育资源紧张的状况,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育创新和改革。
调研学校在建情况汇报材料

调研学校在建情况汇报材料
近期,我们对学校在建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现将调研结果进行汇报如下:
一、学校新校区建设情况。
新校区位于市区西北部,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规划建设总投资约20亿元。
目前,新校区已完成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主体建筑施工。
校区规划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工住宅等基础设施,预计将在明年底前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教学楼、实验楼建设情况。
教学楼和实验楼是新校区的核心建筑,目前已完成地基和主体结构施工,正在
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
教学楼共有8栋,实验楼共有4栋,设施齐全,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
三、图书馆、学生宿舍建设情况。
图书馆建设已完成外部建筑和内部装修,正在进行书籍采购和设备调试,预计
将在年底前开放。
学生宿舍区已完成主体建筑,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预计将在明年暑假前投入使用。
四、教工住宅建设情况。
教工住宅区位于新校区的东侧,目前已完成主体建筑和内部装修,正在进行设
备安装和环境布置,预计将在明年初交付使用。
五、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除了基础教学和生活设施外,新校区还规划建设了体育馆、食堂、篮球场、足
球场等配套设施,目前已完成部分建设,正在进行后续施工。
综上所述,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各项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新校区的建成将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们将继续关注新校区建设进展,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校园建筑调研报告
??方便了办公人员的生活;在空间方面设计的更加灵活,多采用大空间布局形式,适应多种不同的办公类型;智能型大楼更加完善了办公楼的工作效率,成为了一个新型的办公楼设计体系。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当今中外综合楼建筑的设计和发展特点。
2.了解综合楼建筑的设计要点。
3.学习综合楼建筑设计的方法。
三.调研类型:
1.实例调研: 通过对南京紫峰大厦、北京发展大厦的设计资料及网络调研,了解综合楼建筑的设计要点,从中找到合适的设计突破口和方法。
2.文献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找到综合楼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为今后综合楼的建筑设计指明方向。
四.调研内容:
案列一:南京绿地广场紫峰大厦
一.项目概况
紫峰大厦选址位于南京南鼓楼区鼓楼广场,东至中央路,西至北
京西路。
建筑用地面积为18721㎡。
主楼地上89层,主要功能设有六星级酒店、甲级办公楼;裙房地上6层局部7层,主要功能为商场与酒店附属用房;地下4层,主要功能为商场、停车库及设备机房。
二.总平面
1. 布局:
a) 裙楼主要用作商业,基本沿基地形状展开造型,采用集中式的布局组合方式,用地紧凑,形体和谐。
主楼与副楼作酒店和办公,后勤之用,将裙房的商业中庭2
嵌在其中,使整个建筑群虚实结合,凹凸有致。
b) 基地内部道路(包括消防通道)呈环状,沿基地形状包裹建筑,一般只供行人,不作机动车道路使用。
c) 基地中靠近主干道交汇路口的地方未设主要建筑,只设有一个设备库,使建筑群体位置后退,留有开阔的空间和视野,同时丰富基地景观。
d) 主楼的位置居于基地中心,远离相邻道路。
人行走于基地周边不感觉到压迫,在远处观看整个建筑的时候体谅对比不突兀,整体和谐美观。
e) 紫峰大厦的地面部分只有东南角设有少量地面停车场,作临
时停车用,大部分车辆停放于地下,使得基地的地面部分有很大余地可作景观,绿化,丰富建筑周边环境。
2. 流线:
a) 机动车流线:紫峰大厦共有4个机动车出入口。
沿中山北路设有酒店入口,在规划道路上开设商业入口和办公入口,每个不同功能的主要出入口旁,均设有地下车库出入口(2个入口,1个出口和1个出入口)。
基地在中山北路设有一条机动车辅道,规划道路上设一个直接出入口(距离主干道路口大于70米
b)行人流线:紫峰的办公,酒店和商业中庭部分的入口根据人流方向设置。
1.商业入口分别设在规划道路和中山北路的商业中庭两侧以吸收两边道路人流;
2.酒店行人入口设在中央路上,与机动车通过进入地下停车场的通道进行分离;
3.主办公楼入口设在中山北路上,在同路上的商业入口南侧,副办公楼的入口则设计在规划道路上,使办公路线与酒店和商业的对外流线互不重合。
山西上的非机动车地下道出入口地下负一层非机动车库d) 后
勤流线:货物运输通过西北副楼办公入口侧的地下车库出入口坡道进入地下室,通过分布于地下室各处的货梯到达各层使用。
与普通酒店,商业的机动车流线互不重合。
消防流线:紫峰大厦建筑被城市道路包裹,基地内机动车通车道路有限,若做环形消防道路在基地内则不能满足4米的宽度要求,且中山北路树木种植茂盛,绿树茂密,景观优美不宜破坏。
为满足消防要求,发生紧急情况时城市道路也做消防通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