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server实验报告—数据库和表的创建
创建数据库和表的实验步骤

创建数据库和表的实验步骤一.实验名称:创建数据库和表二.目的和要求:(1)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了解表的结构特点。
(3)了解SQL Server 的基本数据类型。
(4)了解空值概念。
(5)学会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三.实验准备首先要明确,能够创建数据库的用户必须是系统管理员,或是被授权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的用户。
其次创建数据库必须要确定数据库名、所有者(即创建数据库的用户)、数据库大小(最初的大小、最大的大小、是否允许增长及增长方式)和存储数据库的文件。
然后,确定数据库包含哪些表,以及所包含的各表的结构,还要了解SQL Server的常用数据类型,以创建数据库的表。
此外还要了解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表的方法。
四.实验内容:1、实验题目创建用于学校管理的学生-课程数据库,数据库名为“DB_自己的学号”,包含学生的信息、课程的信息以及学生选修的信息,即数据库中包含下列3个表:(l)Student:学生信息表。
(2)Course:课程信息表。
(3)Sc:选修情况表。
2.实验步骤(1)使用 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按照上述要求创建学生-课程数据库。
启动查询分析器→在“查询”窗口中输人创建数据库的T-SQL语句。
单击快捷工具栏的执行图标执行上述语句,并查看执行结果(也可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
打开查询分析器,在工作区域输入create database DB_**********创建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库,结果如图(1)所示:[创建数据库和表的实验步骤]。
实验一 SQL Server数据库及表的建立

实验一 SQL Server数据库及表的建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QL SERVER的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的使用;
2、掌握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练习使用SQL语句、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创建数据库;
2、练习使用SQL语句、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创建数据库表;
三、实验步骤
实验一SQL Server 数据库及表的建立
1,按要求创建一个名为companyinfo 的数据库: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
2,在companyinfo 数据库中创建名为“category”的类别表,名为“product”的产品信息表,名为“employee”的雇员表,名为“customer”的客户表和名为“p_order”的订单表。
类别表
产品信息表
雇员表
客户表
订单表
2、用T-SQL 语句实现:。
SQL SERVER数据库实验

实验报告
选课序号: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1.实验目的
(1)创建与使用数据库。了解数据库及其各类逻辑对象、数据库的文件与文件组的概念;实践数据库的设计、创建、查看和维护等的操作,。
(2)T—SQL查询。掌握SELECT查询命令,INSERT、UPDATE和DELETE等更新命令,及T—查询与更新命令的增强功能操作。
(3)杂志订购情况主表OrderH(订单编号Ono,客户代码Cno,订购日期Odate,订单货款金额合计OMsum,订单盈利金额合计OPsum),主键为订单编号Ono。
(4)杂志订购情况明细表OrderList(订单编号Ono,杂志代码Mno,订购数量Onum,进货单价Miprice,订购单价Moprice,订购金额Omoney,盈利金额Oprofit),主键为(订单编号Ono,杂志代码Mno),订购金额=订购单价×订购数量,盈利金额=(订购单价-进货单价)×订购数量。
CREATEFUNCTIONdbo.fGetProfit(@timedatetime,@typevarchar(20))RETURNSnumeric(10,2)
AS
BEGIN
RETURN(SELECTSUM(Oprofit)AS总利润
FROMMagazineJOINOrderListON(Magazine.Mno=OrderList.Mno)JOINOrderHON(OrderList.Ono=OrderH。Ono)
FROMOrderHJOINOrderListON(OrderH.Ono=OrderList.Ono)JOINMagazineON(OrderList。Mno=Magazine。Mno)
sqlserver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SQL Server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熟悉并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其功能特点、操作方法和应用场景。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深入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SQL Server的基本操作,为后续的数据库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1. 了解SQL Server版本和功能特点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我们了解了SQL Server的不同版本及其功能特点。
目前,SQL Server最新版本是SQL Server 2008,它只能在Windows上运行,操作系统的系统稳定性对数据库十分重要。
2. 安装SQL Server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教材的指导,成功安装了SQL Server 2008。
安装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安装选项的选择,确保安装了必要的组件和工具。
3. 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在SQL Server中,我们通过对象资源管理器创建了名为“testdb”的数据库。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设置了数据库的名称、文件路径、文件大小等参数。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修改数据库的属性,如修改数据库的名称、删除数据库等。
4. 创建和管理表在“testdb”数据库中,我们创建了名为“employees”的表,用于存储员工信息。
在创建表的过程中,我们定义了表的列名、数据类型、约束等属性。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修改表的属性,如添加列、删除列等。
5. 查询数据通过查询语句,我们从“employees”表中检索了所有员工的信息。
在查询过程中,我们使用了SELECT语句,并通过WHERE子句对结果进行了筛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聚合函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6. 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在“employees”表中,我们插入了新的员工信息,更新了现有员工的信息,并删除了离职的员工信息。
在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事务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及数据库中表的建立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数据库及数据库中表的建立学院:计算机班级:网络0803 学号:姓名:任课教师:孟彩霞时间:一.实验目的1.熟悉SQL Server2000的环境。
2.掌握企业管理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对数据库及其对象有基本了解,了解SQLServer2000进行配置的方法。
3.掌握查询分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在查询分析器中实行T-SQL语气的方法。
4.了解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5.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及查看数据库属性。
6.学会使用T-SQL语气创建数据库。
7.了解SQL Server 2000的基本数据类型、空值的概念,以及表的结构特点。
8.学会使用T-SQL语气和企业管理器创建表结构和修改表结构。
9.学会使用SQL Server 2000提供的数据完整性功能,并在创建表时定义表的数据完整性。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数据完整性的概念及分类。
二.实验内容1.学会使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管理工具。
2.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3.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4.使用T-SQL语句创建一个图书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为TSGL,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初始大小,增长方式,文件的增长上限等均可采用默认值。
5.使用T-SQL语句或企业管理器创建课本第二章习题10的SPJ数据库,可以自行定义文件大小,增长方式等。
6.查看物理磁盘目录,理解并分析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7.使用企业管理器查看数据库属性。
8.使用T-SQL语句或企业管理器对于(2)-(5)中建立的数据库进行和删除操作。
9.用企业管理器在教务管理数据库JWGL中创建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学生选课表SC。
10.用TQL语句在MARKET数据库中创建客户信息基本表CUOSTOMERS,货品信息表GOODS,订单信息表ORDERS。
11.使用T-SQL语句在SPJ数据库中建立第2章习题10中的4张表:S,P,J,SPJ.12.使用T-SQL语句在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TSGL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创建数据库及关系表⼀、实验⽬的1. 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能够中该环境中进⾏⽇常数据库操作;2. 掌握在SQL Server中使⽤图形化⼯具创建数据库的⽅法;3.掌握建⽴关系表的语句,掌握定义主码约束及外码约束的语句;4.掌握修改表结构的语句。
⼆、实验要求1.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组成,会使⽤图形化⼯具创建数据库。
2.编写建⽴表及主、外码约束的T-SQL语句,并执⾏这些语句,在数据库中建⽴符合要求的关系表。
3.编写修改表结构的语句。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创建符合如下条件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名字为:Students数据⽂件的逻辑⽂件名为:Students_dat,存放在D:\Test录下(若D:盘中⽆此⼦⽬录,可先建⽴此⽬录,然后再创建数据库。
);⽂件的初始⼤⼩为:5MB;增长⽅式为⾃动增长,每次增加1MB。
⽇志⽂件的逻辑⽂件名字为:Students_log,也存放在D:\Test⽬录下;⽇志⽂件的初始⼤⼩为:2MB;⽇志⽂件的增长⽅式为⾃动增长,每次增加10%。
2.在已建⽴的Students数据库中,写出创建满⾜下述条件的四张表的SQL 语句,并查看执⾏结果。
Teacher表结构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7)primary key,Sname nchar(10)not null,Ssex nchar(2),Sage tinyint,Sdept nvarchar(20),Spec char(10))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10),Cname nvarchar(20)not null,Credit int,Semester tinyint,Primary key(Cno))create table sc(Sno char(7)not null,Cno char(10)not null,Grade tinyint,primary key(Sno,Cno),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 foreign key(Cno )references Course(Cno), ) create table teacher(Tno char(8)not null,Tname char(10)not null,Dept nvarchar(20),Salary numeric(6,2),Birthery smalldatetime)执⾏结果:2.写出实现如下操作的SQL语句,并查看执⾏结果:(1)在SC表中添加⼀个新的修课类别列:列名为:XKLB,类型为char(4)。
数据库应用实验报告创建数据库和表以及表操作

实验一创建数据库和表以及表操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表的结构特点;2.了解SQL Server的基本数据类型,空值概念;3.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和表;4.学会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5.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对数据表进行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6.学会使用T-SQL对数据表进行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二、实验内容1.实验题目(1)创建用于企业管理的员工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为YGGL,包含员工的信息、部门信息以及员工的薪水信息。
数据库YGGL包含下列3个表。
(1)Employees:员工自然信息表。
(2)Departments:部门信息表。
(3)Salary:员工薪水情况表。
各表的结构分别如表T2.1,表T2.2,表T2.3所示。
表T2.1 Employees表结构表T2.2 Departments表结构实验步骤1.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YGGL要求:数据库YGGL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大小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默认为不限制),按1MB增长(默认是按5%比例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均采用默认值,分别为 YGGL_data 和e:\sql\data\MSSQL\Data\YGGL.mdf,其中e:\sql\data\MSSQL为SQL Server 的系统安装目录;事务日志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也均采用默认值分别为YGGL—LOG 和 e:\sql\data\MSSQL\Data\YGGL_Log.1df。
以系统管理员Administrator是被授权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的用户登录SQL Server服务器,启动企业管理器一>在服务器上单击鼠标右键一>新建数据库一>输入数据库名“YGGL”一>选择“数据文件”选项卡一>设置增长方式和增长比例一>选择“事务口志”选项卡一设置增长方式和增长比例。
数据库和表的创建实验报告

数据库和表的创建实验报告数据库和表的创建实验报告引言: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存储、管理和检索大量的数据。
在数据库中,表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它由列和行组成,用于存储具有相同结构的数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和表,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实验步骤:1. 创建数据库:首先,我们需要使用SQL语句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在MySQL中,可以使用以下语句创建一个名为"mydb"的数据库:```sqlCREATE DATABASE mydb;```创建数据库后,可以使用以下语句选择要使用的数据库:```sqlUSE mydb;```2. 创建表: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SQL语句创建一个新的表。
表的创建需要指定表的名称和各列的名称、数据类型和约束条件。
以下是一个示例创建名为"students"的表的语句:CREATE TABLE students (id INT PRIMARY KEY,name VARCHAR(50),age INT,gender VARCHAR(10));```上述语句创建了一个包含id、name、age和gender列的表。
其中,id列被定义为主键,保证了每个记录的唯一性。
name列和gender列被定义为VARCHAR类型,可以存储最大长度为50和10的字符串。
age列被定义为INT 类型,用于存储整数值。
3. 插入数据:创建表后,我们可以使用INSERT语句向表中插入数据。
以下是一个示例插入数据的语句:```sqlINSERT INTO students (id, name, age, gender)VALUES (1, 'Alice', 20, 'Female'),(2, 'Bob', 21, 'Male'),(3, 'Charlie', 19, 'Male');```上述语句将三条记录插入到students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分签名日期数据库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实验名称数据表的管理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实验地点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实验目的1、掌握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Express Edition的安装过程2、熟悉SQL Server 2005 Express Edition的基本菜单功能,界面。
3、掌握SQL Server 2005的启动、服务器注册等功能。
二、实验内容1、数据库的创建2、数据库的修改3、数据的导入4、数据的导出5、数据库的分离三、实验环境Windows XP操作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Express Edition。
四、相关知识1、数据库命令规则取决于数据库兼容的级别,而数据库级别可以用存储过程sp_helpdb 来查询。
注意:其一由于在T-SQL中,“@”表示局部变量,“@@”表示全局变量,“##”表示全局临时对象,所以不建议用这些符号作为数据库名称的开头;其二虽然在SQL Server 2005中,保留字区分大小写,但也不建议用改过大小写的保留字作为数据库名。
2、数据库文件:每个SQL Server 2005的数据库至少包含二个文件:一个数据文件(.mdf)和一个日志文件(.ldf)。
3、数据库的创建命令:CREATE DATABASE4、数据库的修改命令:ALTER DATABASE只有数据库管到员或具有CREATE DATABASE权限的数据库所有者才有权执行ATER DATABASE语句。
在实际操作中,ALTER DATABASE一次只能修改一种参数5、数据库的删除命令:DROP DATABASE6、数据库的分离命令:SP_DETACH_DB 'filename'7、数据库的附加命令:CREATE DATABASE…FOR ATTACH8、数据的导入是指从其他数据源中把数据复制到SQL Server数据库中。
9、数据的导出是指从SQL Server数据库中把数据复制到其他数据源中。
2五、操作步骤(一)、数据库的创建1、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数据库“teachingDataA”,要求将数据库存放在C盘的teaching management目录下。
步骤1: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C盘根目录,新建一目录“teaching management”。
步骤2:打开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在Windows的【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2005】,在“连接到服务器”窗口中选择相应的服务器和身份验证方式(这里选择“Windows验证方式”),如图1所示,单击“连接”按钮。
图1 连接服务器步骤3: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选择命令【新建数据库】,如图2所示。
图2 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步骤4:在“新建数据库”窗口中输入数据库名“teachingDataA”,将路径设置为C:\teaching management。
步骤5: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第3页共 13页42、使用CREATE DA TABASE 命令创建数据库“teachingDataB ”,要求将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均存放在C 盘的“teaching management ”中。
步骤1: 打开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新建查询】。
步骤2: 在查询编辑器中输入建库命令,如图3所示:图3 在查询编辑器中键入建库命令步骤3: 单击查询编辑器上方的【执行】按钮,可以看【消息】框中显示“命令已成功完成”,则表明已完成建库。
如果希望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查看新建的数据库,可以单击“对象资源管理器”中的刷新按钮,然后展开数据库即可看到新建的数据库teachingDataA 和teachingDataB 。
如果在Windows 中打开资源管理器,可以在C 盘的teaching management 文件夹中看到二个文件:teachingDataA.mdf ,teachingDataA_log.ldf 和teachingDataB.mdf ,teachingDataB_log.ldf 。
(二)、数据库的修改1、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修改数据库“teachingDataA ”,将自动增长方式修改为2M ,并添加次要数据文件teachingDataA3.ndf ,其数据增长也设置为2M 。
步骤1: 在图4的 【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teachingData3,选择【属性】命令,然后在“数据库属性”窗口的【选择页】中选择【文件】,单击主文件行中的自动增长按钮,然后按要求将文件增长【按MB 】设置为“2”,如图4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4 设置文件增长为“2MB”步骤2:在“数据库属性”窗口中单击【添加】按钮,输入逻辑文件名teachingDataA3,并采用与步骤1类似的方法设置文件增长为2MB。
步骤3:单击【确定】按钮。
此时,可以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看到C盘下的新文件teachingData3.ndf。
2、使用ALTER DATABASE命令进行修改数据库“teachingDataB”,将自动增长方式修改为2M,并添加次要数据文件teachingDataA3.mdf,其数据增长也设置为2M。
步骤1:在查询编辑器中输入如图5所示命令,单击【执行】按钮,即可将自动增长方式修改为2MB。
图5 修改自动增长方式语句步骤2:在查询编辑器中输入如图6所示命令,单击查询编辑器上方的【执行】命令。
第5页共 13页图6 添加次要文件(三)、数据的导入1、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将Access数据库文件coursedata.mdb 中的表course导入到数据库teachingDataA中。
步骤1: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名“teachingDataA”,选择【任务】|【导入数据】命令。
步骤2:在弹出的“欢迎使用SQL Server导入导出向导”的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然后在图7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数据源类型“Microsoft Access”、文件名“coursedata.mdb”等选项。
图7 选择要导入的Access文件步骤3:单击【下一步】,弹出【选择目标】选项,在该对话框中选择要导入的数6据的目标数据库“teachingDataA”,如图8所示。
图8 选择目标步骤4:单击【下一步】,弹出【指定表复制或查询】选项,这里采用默认的选择。
步骤5:单击【下一步】,选择源表和目标如图8所示,这时如果单击【预览】按钮可以预览course数据表。
第7页共 13页图8 选择源表course步骤6:单击【下一步】,选择【立即执行】后,单击【完成】按钮。
步骤7:关闭“SQL Server导入导出向导”完成后,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展开【对象资源管理器】中的【数据库】和【teachingData】,选中【表】,单击【对象资源管理器】中的刷新按钮,可以看到表“dbo.course”。
右击“dbo.course”选择打开表命令,即可打开该表。
(四)、数据的导出将teachingDataA数据库中的表course导出到Excel表中,要求将表存在C盘teaching management文件夹中,保存为course.xls。
步骤1: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名“teachingDataA”,选择【任务】|【导出数据】命令。
步骤2:在弹出的“欢迎使用SQL Server导入导出向导”的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然后在图9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文件名“teachingDataA”等选项。
图9 选择导出数据源步骤3:单击【下一步】,然后在如图10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目标为“MicrosoftExcel”,文件路径为“C:\teaching management\course.xls”。
8图9 选择导出目标步骤4:单击【下一步】,弹出【指定表复制或查询】选项,这里采用默认的选择。
步骤5:单击【下一步】,选择源表和目标视图。
(这时如果单击【预览】按钮可以预览course数据表。
单击【编辑】按钮可以进行列映射编辑)步骤6:单击【下一步】,选择【立即执行】后,单击【完成】按钮。
步骤7:关闭“SQL Server导入导出向导”完成后,可以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中看到C盘的teaching management文件夹中有一个course.xls文件。
(五)、数据库的分离1、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将数据库teachingDataA分离。
步骤1:打开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右击【对象资源管理器】中【数据库】下的【teachingDataA】选择命令【任务】|【分离】。
第9页共 13页步骤2:单击【确定】按钮。
2、使用T-SQL命令语句将数据库teachingDataB分离。
步骤1:在查询编辑器中输入命令:SP_DETACH_DB 'teachingDataB' 步骤2:单击“执行”按钮。
10六、实验结果及总结1、我按要求输入代码但系统报错,无法执行(具体代码及报错信息如下图所示),为什么?答:将上图中的花括号{}全部改为圆括号()即可运行。
2、我在建立数据库时输入如下图的代码,但不能执行,为什么?答:请在“name='teachingDataB'”和“name='teachingDataB_log'”加上逗号,即正确的第11页共 13页代码应该为:create database teachingDataBon primary( name='teachingDataB',filename='c:\teaching managemant\teachingDataB.mdf')log on(name='teachingDataB_log',filename='c:\teaching managemant\teachingDataB.ldf')3、出于对数据库的安全考虑,希望将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名和日志文件的逻辑文件名分别指定为teaching_Data1和teaching_Data2,而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名分别指定为Mycollege_Data.mdf,Mycollege_log.ldf,则该如何创建数据库文件答:如下图所示:七、实验小结:1.你在编程过程中花时多少?答: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