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医学用药指南
空间医学用药的禁忌

空间医学用药的禁忌一.胞内与胞外用药禁忌:空间医学用药更进一步精确,胞内和胞外不能同时应用于一种药,比如说益母草是解决胞内水又活血,胞内水来外走,如果胞外再加上浙贝,胞外又加水了,里外不能同时有用,如果把胞内的水泄到胞外,如果胞外也有水,两水混在一块,效果差。
如果益母草跟海浮石,水出来外头又去水,这个可以存在。
所以要注意。
二.水积与上升用药禁忌:所以干不能于干,胞内缺水外边加上干燥的药品更麻烦了,所以在胞内外要注意调和作用,在看病过程中处方过程中,就想一摊水,把水搬这或那,想怎么运动水,同时水大了怎么办。
水大大便一天四五次,云苓,这是专门治水,佩兰是调合水的分布。
这高了再分布,我们治的都是水,病因就是水,一个大水再让水来上走不可能的,大水与香附是矛盾,有水用香附往上提是提不上去的。
这是水的运行问题。
三.水的温化与用药:在一条河里怎么排泄它的水,河水大了,河边河沿还是水,泄不了洪了。
这个水的温度,水需要化成气才能达到升清降浊,水怎么化成气,一个阳光照。
人体的阳光就是心脏,我们借助心脏的动力,水化气炒枣仁,舌为淡白色,心脏无力缺血,炒枣仁。
水腻,借心脏力量再化水,蒸腾的是污浊的水,雾气腾腾的水对人体不利,这是舌根厚腻的,用肉桂温阳化水。
在水大的过程中,决提升不了。
用香附或羌活提升,提升不了,水气太大。
四.益母草与公英禁忌:公英怕水,因为公英是运动空间的精微物质的。
无处不到,假如有水把公英就困住了,所以公英怕水,有水公英不起太大作用,所以用益母草的过程中要少用公英,水出来公英用不上了。
在配伍上益母草配海浮石或桔梗。
这是用药禁忌。
五.三点一线用药禁忌:三点一线,一个方用三或五味都行,必须在一条线上,不能同一个点上,在同一个点上就有毛病,香附九节菖蒲不在一个点上,桔梗不在同一个点上,所以三点为一张,我们加强运动速度就是加强推动力撞击力,癌症后期转移怪他病太快,怪我的药没跟上,所以一定要自我检查,我们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水平。
人体空间医学用药之道

人体空间医学用药之道 ---- 郭志辰一.自然之空间,露,雨,雪,冰,诸种变化,一'水’字而已。
至清则升,至浊则降,升降浮沉,汽化生焉。
天人和一,人体内部,诸种变化,尽在于水,胞内之水,水之浓也,胞外之水,水之清也。
清升浊降,人之常态。
二.人之为病,无非细胞内外水之不均,无非水之盈缺变化,水之变,犹如自然,阴,雨,雾,露。
水变部位不一,疾病不一。
水之变,浓则浊,浊则滞,滞则不通,不通则腐,腐之长久,而寒热生焉。
故为医之道,调水而已。
人,生于胞内,即水中。
病危之际,水不动,塞于气管之中,曰痰,塞于血管之中,曰栓。
痰与栓,均水之变也。
水之聚,胞内为瘤,胞外为痞。
痞之变化多端,成形者,曰疝;围于细胞者,为癌,癌者,细胞辐射所不能也。
水聚于管道之内,曰栓。
栓于心,则为心梗;栓于肺,则为肺梗,栓于动脉,则为动脉血栓;栓于静脉,则为静脉血栓。
其名不同,一栓字而已,其栓之因,为水之聚也。
化栓通之,其病自愈。
水湿下注阴部,则阴部病变,湿流关节,关节病变,渗于皮肤,皮肤病焉。
大灾大难燥亦湿,瘟疫流行也同之。
燥则盛上头胸肺,湿则毁下并肠胃。
通观之,水做怪矣。
三.依此分析病因,譬如,传统中医言;肾不纳气,缘于外焦下侧空间之浊,空间之浊,乃能量之不通。
实为水气不通。
水气不通,影响肺区能量下降,为膈上病之根源,其象为舌根厚腻,其症为肺癌,食道癌,症虽多变,其因皆'水’也。
见其病,观其象,择白头翁,桂枝,用之则效,勿以病名为限。
水气滞于膈上,气无法升过于膈,其象为舌前厚,其症为背部紧,呃之生焉。
桂枝,生麦芽之属。
气聚膈下,诸病生焉,胰,胃,肝及腹下之病。
均缘于此。
其象为舌中隆起,香附之属。
医治之道,首通出路,次增其力,其病自愈。
四,依此理析之,传统中医言阴阳,五行,实为流通之道。
升降浮沉,水之流通;清升浊降,水之变化;能量撞击,水气之运动。
修炼之法,曰周天,於为流通之理,人体空间医学,以气血之流通为动力,推进公转运行,撞击细胞,恢复功能,未离水之运用。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80----90未整理完待续敬请原谅.docx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80----90 未整理完待续,敬请原谅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八十一)一节药物篇人体的百病无非就是淤滞与不足。
现代医学只看见了胞内的淤滞,没有注意到空间精微物质的淤滞,人体空间精微物质的淤滞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西医常说的神经官能症,现在的仪器检查不出来。
在空间精微物质淤积的情况下,检查不出病。
但是空间医学首先治理人体空间精微物质的淤滞,用公英、独活攻之。
要想健康,必须公转畅通,用社会上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这就是空间医学治病的妙诀。
公转畅通四个字,是空间医学用药的总方法,也是今后心的念力的总方法。
把身体的能量平衡,疏散多余物质,人就健康,任何人得病都是因为贪。
任何疾病,把所有的能量奉献出来,人体空了,旧的能量走了,新的能量补充了,人就健康,所以五脏六腑的健康,必须推出自己的物质,吸收新的物质,才能健康。
现在,大部分的人头部不清亮,为什么呢?头部区域好的物质太多,到头部流动不了,所以,血流量慢,血压高,头部不清亮。
头部闷是为什么?头部不能够及时新陈代谢,旧的物质走不了,新的物质上不来,一定要强调物质的更新才是健康身心的关键。
传统医学讲五行,这个五行太奥妙了,多少年来,就认为五行是唯心的,因为没有认识到五行的奥妙,五行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泻实补虚的作用,不光是相生相克,是人体内部物质能量调节的方法。
在运行过程中,实而泻之,虚而补之,不通的通之,这就是五行的作用。
空间医学讲公转,在运动中泻实,在运动中补虚,在运动中混化,在运动中异化,高度总结了五行的学说,高度概括了人体运行的概念,所以五行只是一个代名词,因为人体的精微物质难以叫出名字。
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起的名字很多,但是一个名字过去,过两天又一个新的名字出来,为什么?因为科学仪器的发展,对微观物质的认识逐渐不同,逐渐从宏观认识到微观。
比方说,头几年,立足于纳米科学,纳米是科学的最小单位。
现在,纳米不时兴,夸克是最小的物质,而古人就用一个名词概括所有的精微物质。
空间医学 讲解药物、处方的方法

空间医学讲解药物、处方的方法1、用药原则我们的药物,用药方法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下焦要动,第二步上焦要清,第三步外焦要降,这是我们的用药原则。
●下焦要动下焦要动,它是物质性的,能量物质性的,重点在会阴、丹田、少腹,使每一个细胞都运动起来,它所辐射的力度是向上运动。
传统医学为“清升浊降”,只有下焦能量向上撞击,才能达到清升,只有清升才达到浊降,即“清升浊降”。
我们处方一定要掌握原则,原则就是物质动起来,空间的能量撞击起来。
在传统医学中讲诸阳,什么是诸阳呢?就是诸气运动。
我们空间医学,与现代的科学结合与传统医学结合,动什么阳?只有动,才能够产生力度。
传统医学讲补正袪邪,补正,是补充下焦的动力,所以它也主张下部的动。
空间医学也掌握补正,但是没有讲袪邪,因为空间医学没有邪,空间医学讲新陈代谢,就是补正。
那么下焦的力量向上撞击,下焦空虚了,外焦的能量向下焦运行,它是个转行,所以它能够起到新陈代谢,这就叫补。
所以公转畅通,公转畅通的起点就是泻,终点就是推动力,中间就讲统一和谐。
所以八法汗、吐、下、温、清、补、和、消都在其中,不要说我们没有八法,运动都在其中。
所以空间医学讲动力,第一个动力点,就是人体下焦会阴。
公英,能够使会阴周围的细胞都运动起来,它运动了,细胞运动了必然有辐射,它辐射出来的精微物质,中医叫气。
实质上什么气呢?水气。
因为它是从细胞内部辐射出来的,它必然是水,水气在运动,在向上升,这叫升清。
而且这个气,是从细胞里面运动出来的,传统医学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所以没有细胞就没有空间的气。
所以补充下焦、运动下焦,就是启动细胞。
那么会阴部启动起来了,什么启动了?公英、黄芪、人参,这都是启动下焦的,各有利弊。
●上焦要清公英,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它的气、味特别的薄,所以它的走窜劲没有阻力,它无孔不入,这样产生的少腹部的蠕动,少腹部的撞击,达到了能量充足。
那么公英达到了能量充足,让少腹部都运动起来了,少腹肠系膜运动起来了,膀胱运动起来了,肾区运动起来了,子宫运动起来了,所以公英就治这么多病。
空间医学理法方药

空间医学理法方药
空间医学是一门研究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生理学、医学、工程学等。
在太空探索中,航天员面临着许多健康问题,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免疫系统失调等。
因此,空间医学的研究对于保障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空间医学的理法方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环境适应性训练
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需要适应微重力、高辐射等特殊环境,因此需要进行适应性训练。
这种训练包括重力模拟、运动训练、心理训练等,可以帮助航天员适应太空环境,减少健康问题的发生。
1.营养保健
在太空环境中,航天员的营养需求与地球上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制定特殊的饮食计划,包括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等食物,以满足航天员的营养需求。
此外,还需要进行营养监测和调整,以确保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1.药物治疗
在太空环境中,航天员可能会面临各种健康问题,如晕厥、呕吐、头痛等。
因此,需要准备一些药物来治疗这些问题。
这些药物包括晕车药、止吐药、止痛药等,可以帮助航天员缓解不适症状。
1.物理治疗
在太空环境中,航天员可能会面临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电疗、按摩等,以帮助航天员恢复身体健康。
总之,空间医学的理法方药是保障航天员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适应性训练、营养保健、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手段,可以帮助航天员适应太空环境,减少健康问题的发生。
3空间医学用药

川朴
掏空中焦,减轻中焦的 压力,促进下焦能量上升。
临床功效: 第一:斩援兵。第二:
减少中焦能量。
瓜蒌仁
疏通上焦能量,促 进外焦能量下行,补充肠内 津液。
临床功效: 第一:金生水。第
二:增水行舟。第三:通因 通用。
桔梗
引动上焦两侧空间能量 向上越肩井到外焦。(胞外)
临床功效: 第一:提壶揭盖。第二:
❖ 能量的特性是质轻,喜走窜流动,走窜流动性比较强, 在人体的变化是非常快,能够增加体内细胞撞击运动 ,恢复脏腑的功能。而物质质重喜静,流动缓慢,治疗 效果慢,所以空间医学是以药物作用在人体内产生能 量运动特性来研究药理,总结为空间本草。
破除四气、五味的观点
中医的四气五味障碍了空间医学能量运动的特 性,局限了草药的功能主治,所以空间医药学没有 四气五味的框框。只讲药物在人体内导致能量运动 的特点,中药不讲治什么病,治什么证,直接针对 能量瘀滞,疏通能量的作用。
四、佩兰
分解空间水湿。(胞外) 临床功效:第一:化湿。第二: 止泻。
五、香附
促使膈下中焦部位能量通过公转路线 越膈而上至膻中。(胞外)
临床功效: 第一:助脾生肺。第二:安
神定志。第三:疏通中焦,拉动下焦 的能量向上运动。
六、桂枝
打开细胞壁,使细胞内外的物质 与能量自由转化,调节压力平衡。
临床功效:开合人体大小细胞。
少水分。
丹参
增加胞内浓度压力,打 开枢纽。(胞内)
临床功效: 第一:疏通微循环。第
二:促进水分吸收。
黄芪
增加会阴区周围的细胞运动, 增加能量运动的推动力,加强人 体功能的恢复。(胞外)
临床功效: 第一:化瘀。第二:行
气。
生麦芽
“小方”用药总结《空间医学》

“小方”用药总结《空间医学》一、三胡【前胡P204:走肺经、柴胡P311:走肝经、元胡P322:走脾、肝、心经】,二、二黄【大黄P301:走三焦、黄芪P270:走肺、脾二经,增加全身能量,使能量向物质转化,舌苔软、无苔用】的妙用1、大黄别名: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峻、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香大黄、马蹄黄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忌用。
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
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食用方法加工炮制: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大小个分开,略浸,捞出,淋润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
加水稍浸泡、润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晒干或晾干。
取大黄片用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
服用方法: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
煎液亦可作灌肠用。
三、母留通【益母草P295、王不留行P259、路路通P289】:三者的共通之处“舌苔”大、厚、淡,水多等,都治疗水路不通引起的病变。
《空间医学》用药和处方方法

《空间医学》用药和处方方法作者:郭志辰今天我们讲用药和处方方法。
我们的用药方法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下焦要动;第二步,上焦要清;第三步,外焦要降。
这是我们的用药原则。
下焦要动。
它是物质性的,能量物质性的。
重点在会阴,在丹田、少腹。
使每一个细胞都运动起来,它所运动辐射的能量是向上运动。
传统医学讲清升浊降,只有下焦能量向上撞击,才能达到清升,只有清升才达到浊降。
处方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就是使物质运动起来,空间的能量撞击起来。
传统医学中讲的诸阳是什么呢?就是诸气运动。
空间医学是现代的科学、传统医学的紧密结合,空间医学认为,人体之中只有动,才能产生力度。
传统医学讲补正袪邪,补正就是补充下焦的动力,所以它也主张下焦的动。
空间医学也主张补正,但是没有讲袪邪,因为空间医学没有邪之一说。
空间医学认为新陈代谢就是补正。
那么,下焦的动力向上运动撞击,下焦空虚了,外焦的能量向下焦运行补充,起到了新陈代谢的作用。
所以,公转畅通的起点就是泻,终点就是推动力,中间就讲统一合谐。
因此上传统中医的八法——温、清、补、和、消都在其中。
不要认为空间医学没用八法,人体只要运动,就都在其中了。
所以,空间医学讲动力。
第一个动力点就是会阴、下焦。
蒲公英能够使会阴周围的细胞都运动起来,细胞运动了,必然有能量辐射,辐射出来的精微物质,中医叫气,实质上是什么气呢?水汽。
因为它是从细胞内部辐射出来的,它必然是水,所以,水汽的运动、向上升腾,这叫升清。
由于这个气是从细胞里面运动出来的,因此,传统医学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没有细胞就没有细胞的气,所以补充下焦、运动下焦,就是启动细胞的运动。
什么药起这个作用呢?蒲公英、黄芪、人参都是启动下焦的,但是各有利弊。
蒲公英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它的气、味特别薄,所以它在走窜过程中没有阻力,无孔不入,推动、撞击了少腹部的运动,达到了能量充足。
蒲公英达到了能量充足,让少腹部都运动起来了,肠系膜运动起来了,膀胱运动起来了,肾区运动起来了,子宫运动起来了,所以蒲公英能治疗这么多部位的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英2克,引导能量从下焦部位向上运动,越过肩胛到达背部外焦空间;
7克,增强下焦部位能量运动,能量运动增强后,向上运动,对上部空间能量产生撞击,在
下焦掀起海啸运动,下焦所有的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都得以更新和改变,可以治疗大便干、大
便稀、腹泻、月经多、月经少、白带、黄带、肝癌、膀胱癌、子宫癌等等。
如果
舌根大面积低下,说明下焦细胞动力不足,可应用公英7克
独活:运行于外焦空间,引能量由头部下行至足,化解外焦空间的能量积聚。
外焦空间畅通,公转才能畅通。
3克,引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到胸椎;
5克,引导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至腰椎;
7克,引导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到足部空间。
独活与公英的配伍,畅通人体公转运行。
独活、公英能推动公转的运行,
公英7克,浓度大,所以在肚脐部位搅动,推动能量向上运行,会阴部位压力降低,独活5克,行至尾闾,尾闾部位压力增高,尾闾和会阴之间存在压力差,尾闾能量才能通过会阴,
到达任脉段。
在这个过程中,任脉段下方的能量被带动,向上运行,至任督交界的上方,任
脉段能量压力增高,督脉段上方能量的压力降低,能量由任脉段向督脉段运行。
公英和独活
的密切配合,推动公转整体运行,公英和独活也是小方中必备的两味药
香附;推动中焦能量上升至膻中,使中焦畅通,三焦气化通焉,促进人体清升浊降的实现。
香附推动中焦能量向上运动,为下焦能量开辟通路,所以对下焦多种疾病都有治疗的作用,
例如下肢病变、肾病、妇科病等。
另外,香附引能量上升,增加膻中能量,可补充膻中能量
不足,治疗精神恍惚等疾病。
在用量上,
4克,自中腕向上推动,2克,自膻中向上拉动,对中焦的能量来讲,是一推一拉。
香附用于舌中下焦隆起的情况,舌尖高厚勿用
佩兰:吸收人体空间多余的水分,多用于清除人体中焦空间的湿浊。
人体空间医学认为,中焦
空间湿度过大,会影响下焦与上焦的畅通。
传统中医有脾被湿困或脾湿下注的说法。
香附虽
然可以引领中焦能量上升,但湿度过大,香附则无法发挥作用,需用佩兰清除中焦湿气。
佩
兰2克,祛湿的作用微弱,所以用于上焦。
佩兰4克,其祛湿之轻,故用之便稀,或晨便。
佩兰7克,祛湿之甚,故可止泻。
佩兰,用于水湿舌或舌面高低不平者,大便2-3次/日或腹泻者用之
当归:能增加胞内水分,化胞内淤滞。
当归2克能疏通末梢的血脉(微循环),
7克增加血管内的水分及压力。
干燥舌、裂纹舌使用,大便不畅、大便数日一次或者大便头
干者用之
桂枝:打开细胞壁,使细胞内的物质与细胞外的能量自由转化,调节平衡。
2克,打开表层细胞壁(腠理),
4克,打开中层细胞壁(骨、脉、筋),
7克,打开深层细胞壁(身体各部及其少运动的细胞)。
配合其他五味药发挥作用,配合当归,活血通便,配合佩兰,芳香化浊。
舌薄、淡白、平坦
者用之,舌尖高厚者勿用
舌诊与小方用药总结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922人已读
如舌根的舌苔很薄,传统医学认元气不足,气血不足。
泻舌尖部能量至舌根---金生水。
假如舌尖也很厚,舌中也很厚,则更不可搬舌中,而应掏空舌尖引向大海,此谓:先搬至高点。
舌前半部中间高的——石菖蒲——冲破舌尖入海口。
如果舌中间不太高,而是舌前边高——浙贝母。
如果舌前边有楞楞,大便干燥——瓜蒌仁。
舌后根低——杜仲。
舌前高舌后低——石菖蒲、杜仲。
舌前面这一片高,中间不突出,不明显——浙贝母、杜仲。
舌前边有楞楞的——瓜蒌仁1克,大便很干,瓜蒌仁2克。
舌两边高,前面不高——桔梗1克,一般可以。
舌中间高的——石菖蒲7克,直达命门处
——石菖蒲2克,才到舌尖
如舌尖红、紫、瘀的厉害——赤芍1克(但一切癌症不用血药,可用桂枝1克;或不动该处
细胞,用冲击力冲开,则菖蒲7克、杜仲1克
如舌中心高,一定将舌的前方挖空,石菖蒲也治疗中心高,也可用大贝母或桔梗。
如舌后边高,一直高到中间,如大便次数多的、稀的、晨起大便的,可不中动间,用焦三鲜
各3克(小孩)5克,把后边的物质就地消化。
如大便干,则把后边的物质从肠部泻下去——
焦四鲜各3克(一般量)。
如果舌苔整个都高,且大便干燥或舌苔非常大,舌燥肠部不揉动的,只要不是癌症的——当
归2克、桂枝1克,则能使肠部揉动。
如果是癌症的——焦四鲜各3克、桂枝1克,照常使
腹腔运动。
如果舌苔整个很厚,水湿舌苔,大便次数多——佩兰2克,桂枝1克。
依此调整水分,舌苔
自下。
尽可能不用血药。
舌苔高的地方,是最显症状的地方。
药物的运用,必须掌握起点和终点,如此才能做到能量搬家。
柴胡——起于肝区周围——越膈膜至头部,故用1克效果超过2克3克。
佩兰——用于水分多;当归——用于水分少。
无水不能行舟,故1克用量足矣。
若水泻厉害,佩兰2克即可。
若缺水,当归1克足够,大便干的厉害,当归2克、桂枝1克。
不可用量多,因为同时也改变了其他细胞的水分。
川厚朴——能使腹腔的能量运到细胞内从而减少腹腔空间的压力。
亦可使背部空间能量下降。
舌根部高厚可用之,低洼者则不用。
黄芪——从会阴向上运动,归经入肺,故治大便多、子宫下垂、消化不良、前列腺病、治疗
尾闾疼痛,可治疗会阴区至足的各种病变。
人参——诸参起源于丹田向上运动。
桔梗——起于两肋至肺部,推动细胞运动,故言宣肺。
薄荷——把细胞内的热量转发到细胞外,能使肝脏细胞内的水分清亮,故传统医学认为薄荷辛凉解表。
桂枝——能使细胞开合;加赤芍——进门;加葛根——出门;加麻黄——出门。
公英——肚脐以下病皆治。
2克消散舌尖瘀滞及疏通背部。
香附——中焦满而舌尖平坦无瘀用之,从中焦越膈膜而上。
舌根比较薄,用前拉后推的方法——杜仲。
桔梗——从两肋至肩胛,常用于舌前低舌两边高。
焦三鲜——化解中焦瘀滞;
焦四鲜——针对中下焦的高厚舌苔,并且年纪小的。
如是老年人要考虑用焦三鲜。
杜仲——能清亮命门至尾闾的空间。
舌根部舌苔白腻,杜仲可清其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