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防汛抢险应急预案.doc

合集下载

景区防汛应急抢险预案

景区防汛应急抢险预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条例》,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任务,确保景区在汛期安全稳定运行。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景区范围内发生的洪水、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及由此引发的城市内涝等紧急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景区防汛应急指挥部,由景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面协调、指挥、调度景区防汛应急抢险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协调、监督、检查和评估景区防汛应急抢险工作。

3. 各部门职责:(1)景区保卫部:负责景区内安全巡查,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协助指挥部调度抢险力量;(2)景区设施设备部:负责景区内排水设施、防洪设施等设备的维护、检查和修复;(3)景区后勤保障部:负责物资储备、人员调配、应急抢险队伍组建等工作;(4)景区医疗救护部:负责景区内受伤人员的救治、转移和医疗救护;(5)景区宣传部门:负责宣传防汛应急知识,提高游客、员工防汛意识。

四、应急响应等级及措施1. 预警阶段(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加强景区内安全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3)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2. 紧急响应阶段(1)启动应急响应,迅速成立应急抢险队伍;(2)疏散游客,确保游客生命安全;(3)关闭景区内危险区域,禁止游客进入;(4)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修复受损设施;(5)及时上报抢险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3. 处理阶段(1)根据抢险情况,调整应急响应等级;(2)恢复景区内基础设施,确保景区正常运行;(3)总结防汛应急抢险经验,完善预案。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防汛物资,如沙袋、排水泵、救生衣等,确保应急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2. 人员保障:组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抢险能力。

3. 技术保障: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预警、监测、调度等能力。

景区防汛紧急预案

景区防汛紧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保障景区在汛期期间的安全,防止因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景区范围内因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类紧急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景区防汛指挥部(1)成立景区防汛指挥部,由景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分管领导担任副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指挥部负责景区防汛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和指挥。

2. 防汛办公室(1)成立防汛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办公室设在景区管理部门,由一名副科级干部担任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3. 防汛小组(1)景区各部门成立防汛小组,负责本部门防汛工作的组织实施。

(2)各部门负责人为组长,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

四、预警及响应1. 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水利等部门发布的洪水、暴雨等预警信息。

(2)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启动本预案。

2. 响应(1)预警信息发布后,景区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景区设施安全。

②加强人员值班,确保信息畅通。

③做好物资储备,确保抢险救灾需要。

④疏散游客,确保游客生命安全。

(2)根据预警等级,启动相应响应措施:①一级响应:景区全面停业,启动应急抢险救援。

②二级响应:景区部分区域停业,启动应急抢险救援。

③三级响应:景区正常开放,加强巡查,做好应急准备。

五、应急处置1. 洪水、暴雨预警发布后,景区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

(2)加强人员值班,确保信息畅通。

(3)做好物资储备,确保抢险救灾需要。

(4)疏散游客,确保游客生命安全。

2. 险情处置(1)景区防汛指挥部根据险情,及时启动应急抢险救援。

(2)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作战,迅速处置险情。

(3)抢险救援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 恢复生产(1)险情得到控制后,景区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迅速恢复正常生产。

景区景点防汛应急预案

景区景点防汛应急预案

景区景点防汛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预防和减轻景区景点自然灾害的影响,确保游客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景区景点应对防汛突发事件的能力,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景区景点实际情况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景区景点在防汛期间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成立防汛指挥部成立景区景点防汛指挥部,由景区景点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指挥部负责景区景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决策指挥和协调联络。

2.2 设立工作机构防汛指挥部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汛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办公室设在本景区景点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预防和预警3.1 信息收集与传递建立健全防汛信息收集与传递制度,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洪水预警等信息,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等防汛相关信息。

3.2 风险评估与防范定期组织对本景区景点的防汛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防范区域和关键环节。

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汛措施和应急预案。

3.3 宣传教育与培训加强防汛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和居民的防汛意识。

定期组织防汛培训和演练,提高景区景点防汛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

四、应急响应4.1 响应分级根据雨情、水情、工情等防汛相关信息,制定响应分级标准,明确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

4.2 响应措施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

根据响应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2.1 Ⅳ级响应(1)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防汛相关信息。

(2)做好防汛物资和设备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3)加强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的巡查和防守。

4.2.2 Ⅲ级响应(1)在Ⅳ级响应的基础上,加强防汛值班和信息传递。

(2)启动防汛预案,组织防汛队伍进入临战状态。

景区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景区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保障景区在汛期安全,预防自然灾害,提高景区应对突发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景区内发生的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景区防汛抢险指挥部,由景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实施。

3. 各部门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景区安全隐患排查,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2)物业管理部:负责景区内建筑物、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3)旅游管理部门:负责游客接待、疏散和安置工作;(4)后勤保障部:负责物资储备、供应和调配;(5)医疗救护组:负责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急救工作;(6)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物资抢运和转移游客。

四、预防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2. 安全隐患排查:对景区内建筑物、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安全稳定。

3.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4. 物资储备:储备必要的抢险救援物资,如救生衣、绳索、帐篷、食物、药品等。

5. 人员培训:定期对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五、应急响应1. 预警:当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时,景区防汛抢险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疏散: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3. 救援:抢险救援组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4. 疏导:对滞留游客进行疏散,确保其安全。

5.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部负责物资供应和调配,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六、善后处理1. 确认灾情:对受灾区域进行评估,确定损失情况。

2. 抢险重建:根据灾情,制定重建计划,尽快恢复景区正常运行。

3. 总结经验: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4. 赔偿处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灾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进行赔偿。

景区防汛抢险应急救援预案

景区防汛抢险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应对景区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保障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景区正常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快速响应,确保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及时、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减轻灾害损失。

3. 加强景区防汛设施建设,提高景区抗洪能力。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景区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防汛抢险救援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应急救援组、安全保卫组、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宣传报道组等。

四、预案内容1. 预警响应(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相关部门的预警信息,及时发布景区防汛预警。

(2)对景区内易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控,确保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位游客和工作人员。

2. 应急响应(1)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物资保障、医疗救护等力量投入救援工作。

(2)疏散游客和工作人员,确保其安全撤离到安全区域。

(3)对景区内易受洪涝灾害影响的设施设备进行加固或拆除,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 救援行动(1)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行动。

(2)对被困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搜救,确保其生命安全。

(3)对受灾区域进行排涝,降低水位,减少损失。

4. 后期处置(1)对受灾区域进行评估,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2)对救援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

(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预案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如救生衣、救生圈、绳索、水泵等。

2.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援能力。

3. 通信保障:确保景区内通信畅通,确保救援信息及时传递。

4. 交通保障:确保救援车辆、船只等交通工具的畅通。

六、预案实施与更新1. 本预案由景区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

2. 每年对预案进行一次修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确保景区在发生洪涝灾害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景点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景点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景点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确保旅游景点在汛期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突发水灾事件,保障游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维护旅游秩序,制定本预案。

1.2 原则(1)预防为主,防抢结合: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提高旅游景点的防洪防汛能力,同时制定抢险救援措施,确保发生水灾时能够迅速应对。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建立健全防汛抢险指挥体系,明确各级职责,确保防汛抢险工作有序进行。

(3)快速反应,协同配合:旅游景点应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救援机构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确保在发生水灾时能够迅速调动各方力量进行救援。

(4)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确保游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始终是防汛抢险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应急组织机构2.1 防汛抢险指挥部成立防汛抢险指挥部,负责对旅游景点防汛抢险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指挥部设指挥长、副指挥长、成员等职位,成员包括旅游景点管理层、安全部门、后勤部门、游览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2 防汛抢险队伍成立防汛抢险队伍,负责旅游景点的防汛抢险具体实施工作。

队伍包括安全员、巡查员、救援人员等,成员应具备一定的防汛抢险知识和技能。

三、预防措施3.1 建立健全防汛责任制明确旅游景点防汛抢险工作的责任人和各级负责人,确保防汛工作落到实处。

3.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旅游景点的防汛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主要包括:排水设施、防水设施、防洪设施等。

3.3 制定防汛预案根据旅游景点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汛预案,明确应对各类水灾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方法。

3.4 开展防汛培训和演练定期组织防汛培训和演练,提高旅游景点员工的防汛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3.5 做好防汛宣传教育加强对游客的防汛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自我防护意识。

四、应急响应流程4.1 预警信号根据当地防汛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旅游景点应立即启动相应的防汛应急响应措施。

4.2 信息报告旅游景点应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发现汛情及时报告指挥部。

景区防汛应急抢险预案

景区防汛应急抢险预案

一、总则为有效应对汛期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确保景区游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原则,确保景区防汛工作有序进行。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景区防汛指挥部(1)成立景区防汛指挥部,负责景区防汛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

(2)景区防汛指挥部由景区总经理担任指挥长,副总经理担任副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景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1)负责景区防汛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2)办公室设在景区安全管理部门,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主任。

3. 景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1)景区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防汛工作任务。

(2)景区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汛工作。

四、防汛预警及响应1. 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等信息,及时掌握汛情动态。

(2)根据预警信息,景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预警信息,通知景区各部门及游客。

2. 响应(1)根据汛情等级,景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启动相应响应级别。

(2)景区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五、应急处置1. 洪涝灾害预警(1)景区各部门要加强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

(2)景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人员、物资投入抗洪抢险。

2. 洪涝灾害应急处置(1)景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协调抗洪抢险工作。

(2)景区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全力投入抗洪抢险。

(3)景区要确保游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疏散游客,转移物资。

六、灾后恢复1. 灾后评估(1)景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灾情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灾后恢复计划。

2. 灾后重建(1)景区各部门按照灾后恢复计划,开展重建工作。

(2)景区要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七、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1)景区要确保防汛资金投入,用于购置防汛物资、设备等。

景区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景区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景区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给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景区设施设备及环境带来的危害,确保景区安全运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景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国家、地方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景区安全管理规定及相关行业标准,综合考虑景区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游客数量等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景区在汛期(5月至9月)可能发生的水患、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确保游客和员工生命安全;(2)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5)科学决策,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成立防汛抢险指挥部成立景区防汛抢险指挥部,由景区总经理担任指挥,副总经理担任副指挥,各部门、子公司负责人为成员。

指挥部负责对景区防汛抢险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指挥。

2.2 设立防汛抢险工作小组指挥部下设立防汛抢险工作小组,包括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物资调运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组、交通管制组、后勤保障组等,各组分别负责相应的工作职责。

2.3 职责分配(1)综合协调组: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收集、整理和传递信息,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组织宣传和培训工作。

(2)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抢险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行动,确保游客和员工生命安全。

(3)物资调运组:负责筹备、调配和管理防汛抢险物资,确保物资充足、及时供应。

(4)治安保卫组:负责维护景区治安秩序,保障抢险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5)医疗救护组:负责为受伤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协助卫生部门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6)交通管制组:负责协调交通部门,实施交通管制,确保抢险救援车辆和人员顺利通行。

(7)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抢险救援所需的后勤保障,确保抢险救援人员的生活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山大峡谷景区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为快捷、有序、高效地展开抢险工作,努力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景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根据中央、自治区、市有关防汛抗洪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天山大峡谷景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为依据,以落实责任制为总抓手,围绕健全组织、理顺关系、分解任务、明确程序的思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具体职责任务,熟悉掌握基本套路,超前做好各项保障,以敢打硬仗、恶仗的战斗姿态,全力抢险救灾,严防死守关隘,切实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坚决杜绝亡人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景区成立天山大峡谷景区防汛抢险指挥部(下简称景区防指),由景区总经理任指挥,副总经理任副指挥,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天山大峡谷景区的防汛抢险工作。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天山大峡谷,天山大峡谷局长梁东田任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吕新东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落实指挥部的重大决策,协调部署抗洪抢险等工作。

各管理区也要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以便上下对接、统一领导,全面做好景区的抗洪抢险工作。

三、工作原则
防汛抢险工作遵循下列原则:①预防为主、防抢结合;②条块互
动、以块为主;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④分级管理、统一领导;⑤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四、职责分工
防汛抢险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景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对照各自的职责任务,积极主动抓好工作落实。

具体职责明确如下:
1、景区总经理对天山大峡谷景区的防汛抢险工作负总责,副总经理协助谭主任开展工作,具体负责整个景区防汛抢险工作的调度和指挥。

2、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辖区、本系统的防汛抢险工作;各管理区应指定第二责任人(A、B角),两位责任人在汛期不得同时外出,第一责任人外出时,应向第二责任人做好交接工作。

3、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协作,加强配合,自觉服从天山大峡谷景区防汛抢险指挥部的调度和指挥,高标准完成上级临时赋予的各项任务。

4、抢险队伍:
各管理区要组建20人以上的抢险突击队,指定一名副区长担任突击队队长,具体由安办督促落实。

天山大峡谷景区医疗救护中心组建15人的医疗救护队,由医疗救护中心主任任队长,重点负责伤员救护、水质化验及疫区消毒等工作,具体由卫生环保局督促落实。

5、景区保安部、宣教办和机关服务中心按照各自职能,重点做好治安维护、宣传报道和通信保障工作。

6、景区办公室具体负责指挥部成员的生活保障、接待接访和车辆保障;主汛期间,固定一大一小车辆为防汛专用车。

7、经济发展局负责做好灾区损失的评估登记、恢复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8、社会事业局负责做好灾区的生活供给、救灾物质发放、学校复课和重建家园等工作。

9、其它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做好本系统的防汛抢险工作,或完成景区防指临时赋予的其它任务。

10、景区属各防指要加强汛情调度,平时每日一报,大雨天每日(早、中、晚)三报,暴雨天每时一报;遇有紧急情况,险情发生5分钟内,必须电话报景区防指,60分钟内书面报景区防指办公室。

景区防指及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情况。

五、汛前准备
1、景区属各单位要在汛前安排专门时间、专门人员,认真对辖区内的水库塘坝、河道桥涵、古树名木、危旧房屋等,集中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要逐一做好登记造册,立足自身抓紧整治;自身难以排除的,要抓紧拿出除险加固申请书,务于5月20日前报防汛抢险办公室备案。

2、各部门、各单位要依据自身防汛实际,参照往年防汛物质器材储备情况,抓紧备齐备足各类物资器材。

今年防汛的物质器材,景
区不再统一下达指标,由各部门、各单位自行组织储备。

5月30日前务必把储备的数量、存放地点、联系人、负责人、联系电话报景区防指办公室。

6月初,景区将对物质器材储备情况展开大检查。

3、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责任制要求,细化具体防汛抢险实施方案,对辖区内的水库塘坝、河道桥涵、文物古迹等重要设施,必须逐一明确责任承包人,并搞好上下对接,签订好责任承包书,务求做到责任主体唯一。

各部门、各单位重要设施责任承包对照表,于5月底报景区防指办公室备案。

4、景区属各部门、各防指要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洪准备出发,细化具体遭遇特大洪水时的应急对策,拿出切实可行的抗洪抢险预案。

要采取防汛“明白纸”的形式,事先明确撤离信号、撤离路线、安置区域,力求超前积极安排,汛期遇险能够安全转移、妥善安置。

各部门、各防指的防汛抢险预案,于5月20日前报景区防指备案。

六、预案实施
汛期,各部门、各单位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超前收集掌握预测信息,密切关注恶劣天候动态,适情做出应急抢险反应。

1、当接到气象台发布24小时内有暴雨(降雨量50-100毫米)时:
(1)景区防指应及时把预测信息、防范要求通知景区属各成员单位,督促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做好应急抢险工作。

(2)景区属各部门、各防指要尽快收拢人员,盘点物质器材储备,适情加强水库、塘坝、桥涵等重点部位的物质调度,积极做好备战抢险的一切准备。

(3)加强汛期值班监测,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保持与景区防指的通信联系,每日(早、中、晚)三次调度上报有关情况。

(4)接到出险命令,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景区防指明确的抢险任务,迅速启动各自应急预案,快速进入指定区域展开工作,并注意加强与景区防指的通信联系,及时调度上报有关情况,按照景区防指下达的指令,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当接到气象台发布24小时内有暴雨或特大暴雨(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时:
(1)景区防指应立即把预测信息、防范要求通知景区属各成员单位,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先行细化48小时内的应急措施,每时调度上报一次雨情、水情,发生险情必须立即上报,果断予以先行处置。

(2)景区防指及景区属各防指主要领导要坚守岗位,吃住在值班室,随时掌握雨情、水情,协调调度防汛部署;各防指分管水库塘坝、河道桥涵的主责人,要昼夜24小时扎在观测室,亲自督查排除隐患,核查物质器材准备情况,务求做到万无一失。

(3)景区属各部门、各防指要立即收拢人员,适情调整补充物质器材,全员进入临战状态。

督促各村街管理中心要酌情搞好动员发动,督促下游存有遇险隐患的群众,切实做好撤离前的各项准备。

(4)各防指要加强对水库塘坝、河道桥涵的巡查督查,及时发现和整治潜在隐患;水库塘坝要严格按照汛限水位运行,必要时可报请景区防指同意,酌情泄洪腾出部分库容。

凡超过汛限水位,可能溢
洪的水库塘坝,要提前通知下游群众做好防范工作;非景区防指下达指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闸泄洪。

(5)出现险情、灾情时,景区属各部门要按照景区防指的指令,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快速进入指定区域展开工作;受灾单位要全力投入抢险,撤离安置好遇险群众,尽最大可能减少灾害损失;景区属各单位要坚决执行景区防指的指示,自觉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迅速整合有生力量,支援遇险单位集中打好攻坚战。

(6)机关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员深入一线,协同受灾单位搞好自救互救,慰问遇险受灾群众。

尤其是要做好防病治病和赈灾物质发放工作,切实保障好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七、善后工作
1、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清点防汛物质器材,区分已用和留存两种情况,逐一搞好登记造册,并及时向景区防指办公室报告;
2、机关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会同遇险单位深入灾区一线,调查评估受灾损失,研究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方面的工作,拿出专题报告供领导决策;
3、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景区的统一部署,认真疏理防汛抢险中好的经验,深入查找暴露出的问题,扎实搞好先进单位、优秀个人评选,大力宣扬典型、弘扬正气,努力营造昂扬上进的良好氛围;
4、景区防指全面收集掌握情况,科学评估灾害损失,如实汇报工作得失,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写出专题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