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共享)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共享)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共享)

---------------------------------------------------------------最新资料推荐------------------------------------------------------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共享)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胆郁滞证:

右胁胀满疼痛,痛引右肩,遇怒加重,胸闷脘胀,善太息,嗳气频作,吞酸嗳腐。

苔白腻。

(二)肝胆湿热证:

右胁胀满疼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心烦,大便粘滞,或见黄疸。

舌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

右胁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

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

(四)肝郁脾虚证:

右胁胀痛,倦怠乏力,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腹胀,嗳气叹息,口苦,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大便稀溏或便秘。

舌淡或暗,苔白。

(五)胆腑郁热证:

右胁灼热疼痛,或绞痛或胀痛或钝痛或剧痛。

疼痛放射至右肩胛,脘腹不舒,恶心呕吐,大便不畅或见黄疸或伴发热。

1 / 14

舌质红,苔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右胁疼痛 1.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与饮食、体位、睡眠的关系。

若疼痛剧烈、可能有出血或出现休克现象者,立即报告医生。

2. 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禁饮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胆囊穴、章门、期门等穴。

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右侧肝俞、右侧胆俞、太冲、侠溪等穴。

5.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交感、神门等穴。

6. 遵医嘱穴位注射:

取胆囊等穴。

7. 遵医嘱肝病治疗仪治疗。

(二)右胁胀满不适 1. 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 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 腹部行顺时针方向按摩。

4.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脾俞、胃俞、神阙、中脘等穴。

5. 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胆囊等穴。

6.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大肠、交感等穴。

7.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胆囊、天枢等穴。

---------------------------------------------------------------最新资料推荐------------------------------------------------------ (三)嗳气、恶心、呕吐 1. 观察嗳气、恶心、呕吐的频率、程度与饮食的关系。

2. 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

3. 呕吐患者汤药宜少量频服,服药前用生姜汁数滴滴于舌面或姜片含于舌下,以减轻呕吐。

4. 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胆囊等穴。

5.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中脘、胆囊等穴。

6.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胆囊、胃、内分泌、交感、神门等穴。

7. 遵医嘱艾灸,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等穴。

8.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肝俞、胆俞、中脘、足三里等穴。

(四)纳呆 1. 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

2.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脾俞、胃俞、中脘、阳陵泉等穴。

3.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小肠、大肠、神门等穴。

4.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胃俞、足三里等穴。

(五)发热 1. 观察体温变化。

2. 保持皮肤清洁,汗出后及时擦干皮肤、更换衣被,忌汗出当风。

3. 遵医嘱穴位注射,取曲池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 1. 内服中药(1)

3 / 14

肝郁脾虚证中药宜温服,恶心呕吐者宜浓煎频服,湿热证者宜凉服。

(2)服用含有大黄成分的中成药后,要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及性质,尤其关注年老体弱的患者。

(3)其他见附录 1。

2. 注射给药(详见附录 1)。

(二)特色技术 1. 穴位贴敷(详见附录 2)。

2. 耳穴贴压(详见附录 2)。

3. 穴位注射(详见附录 2)。

4. 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2)。

5. 艾灸(详见附录 2)。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 1. 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 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二)饮食指导 1. 肝胆郁滞证:

宜食疏肝利胆的食品,如苦瓜、芹菜、白菜、丝瓜等。

忌食壅阻气机的食品,如豆类、红薯、南瓜等。

2. 肝胆湿热证:

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薏苡仁、黄瓜、芹菜、冬瓜等。

3. 气滞血瘀证:

宜食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的食品,如山楂、大枣等。

4. 肝郁脾虚证:

宜食疏肝健脾的食品,如莲藕、山药等。

---------------------------------------------------------------最新资料推荐------------------------------------------------------ 5. 胆腑郁热证:

宜食清热泻火的食品,如冬瓜、苦瓜、菊花泡茶饮等。

(三)情志调理 1. 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

2. 指导患者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其注意力。

针对患者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变化,可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

3. 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4. 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五、护理难点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较困难解决思路:

1. 利用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食疗及养生方法。

2. 利用图表等形式向患者演示饮食不当诱发胆囊炎的机理,使患者了解疾病与饮食的相关性,并嘱家属协同做好督促工作。

3. 定期进行电话回访,鼓励坚持正确的饮食习惯。

定期门诊复查,筛查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六、护理效果评价附: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

5 / 14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

是□ 否□ 证候诊断:

肝胆郁滞证□ 肝胆湿热证□ 气滞血瘀证□ 肝郁脾虚证□ 胆腑郁热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右胁疼痛□ 1. 观察□ 2. 肝病治疗仪□ 3. 其他护理措施:

1. 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 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最新资料推荐------------------------------------------------------ 天 4. 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 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请注明,下同)好□ 较好□ 一般□ 差□ 右胁胀满不适□ 1. 观察□ 2. 活动□ 3. 腹部按摩□ 4. 其他护理措施:

1. 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 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 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 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 一般□ 差□ 嗳气、恶心、呕吐□ 1. 观察□ 2. 体位□ 3. 服药护理□ 4. 其他护理措施:

7 / 14

1. 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 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 艾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 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 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 一般□ 差□ 纳呆□ 1. 口腔清洁□ 2. 其他护理措施:

1. 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 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 其他:

---------------------------------------------------------------最新资料推荐------------------------------------------------------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 一般□ 差□ 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发热□ 1. 监测体温□ 2. 皮肤护理□ 3. 其他护理措施:

1. 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 一般□ 差□ 其他:□(请注明)1. 2. 3. 好□ 较好□ 一般□ 差□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中医护理技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穴位按摩艾灸健康指导 / / / 签名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9 / 14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VkDV3lDV3lDV3 lDV3lDW4mEW4mEW4mEW4mEX5nFX5nFX5nFX5nFX6oGY6oGY6oGY6oGY6pHZ 7pHZ7pHZ7pHZ7pI#8

qI#8qI#8qI#8qI!9rJ!9rJ!9rJ!9rJ$asK$asK$asK$asK$btL%btL%btL% btL%buMcuMcuMcuMcuN*dvN*dvN*dvN*dvN(ewO(ewO(ewO(ewO(fxP)fxP )fxP)fxP)gyQ-gyQ-gyQ-gyQ-gzR+hzR+hzR+hzR+hzS0iAS0iAS0iAS0iA S1j BT1jBT1j BT1jBT1 kCU2kCU2kCU2kCU2kDV3 lDV3lDV3lDV3lEW4mEW4mEW4mEW4mEX5nFX5nFX5nFX5nFX6oGY6oGY6oGY 6oGY6pHZ7pHZ7pHZ7pHZ7pI#8

qI#8qI#8qI#8qI!9rJ!9rJ!9rJ!9rJ$asK$asK$asK$asK$btL%btL%btL% btL%buMcuMcuMcuMcuN*dvN*dvN*dvN*dvN(ewO(ewO(ewO(ewO)fxP)fxP )fxP)fxP)gyQ-gyQ-gyQ-gyQ-gzR+hzR+hzR+hzR+hzS0iAS0iAS0iAS0iA S1jBT1jBT1j BT1jBT1 kCU2kCU2kCU2kCU2lDV3lD V3lDV3lDV3lEW4mEW4mEW4mEW4mEX5nFX5nFX5nFX5nFX6oGY6oGY6oGY6o GY6pHZ7pHZ7 pHZ7pHZ7pI#8qI#8qI#8qI#8 qJ!9rJ!9rJ!9rJ!9rJ$asK$asK$asK$asK$btL%btL%

btL%btL%buMcuMcuMcuMcuN*dvN*dvN*dvN*dvO(ewO(ewO(ewO(ewO)fxP )fxP)fxP)fxP)gyQ-gyQ-gyQ-gyQ-gzR+hzR+hzR+hzR+hzS0iAS0iAS0iA

---------------------------------------------------------------最新资料推荐------------------------------------------------------

S0iAS1j BT1jBT1jBT1j BT2kCU2kCU2kCU2kCU2lDV3lDV3lDV 3lDV3lEW 4mEW4mEW4mEW4mEX5nFX5nFX5nFX5nFX6oGY6oGY6oGY6oGY6pHZ7pHZ7pH Z7pHZ7qI#8qI#8qI#8qI#8qJ!9rJ!9rJ!9rJ!9rJ$asK$asK$asK$asK$bt L%btL% btL%btL% buMcuMcuMcuMcuN*dvN*dvN*dvN*dvO(ewO(ewO(ewO(ewO)fxP)fxP)fxP )fxP)gyQ-gyQ-gyQ-gyQ-gzR+hzR+hzR+hzR+hzS0iAS0iAS0iAS0iAT1jB T1j BT1jBT1j BT2kCU2kCU2kCU2kCU2lDV3lDV3lDV3 lDV3lEW4mEW4mEW4mEW4mEX5nFX5nFX5nFX5nFX6oGY6oGY6oGY6oGY7pHZ 7pHZ7 pHZ7pHZ7qI#8qI#8qI#8qI#8 qJ!9rJ!9rJ!9rJ!9rJ$asK$asK$asK$asK$btL%btL% btL%btL% buMcuMcuMcuMcvN*dvN*dvN*dvN*dvO(ewO(ewO(ewO(ewO)fxP)fxP)fxP )fxP)gyQ-gyQ-gyQ-gyQ-gzR+hzR+hzR+hzR+hAS0iAS0iAS0iAS0iAT1j BT1jBT1j BT1j BT2kCU2kCU2kCU2kCU2lDV3lDV3lDV3 lDV3lEW4mEW4mEW4mEW4mEX5nFX5nFX5nFX5nFY6oGY6oGY6oGY6oGY7 pHZ7pHZ7pHZ7pHZ7qI#8qI#8qI#8qI#8qJ!9rJ!9rJ!9rJ!9rJ$asK$asK$ asK$asK$btL%btL%btL%btL%cuMcuMcuMcuMcvN*dvN*dvN*dvN*dvO(ewO (ewO(ewO(ewO)fxP)fxP)fxP)fxP)gyQ-gyQ-gyQ-gyQ-gzR+hzR+hzR+hz R+hAS0iAS0iAS0iAS0iAT1j BT1j BT1jBT1j BT2kCU2kCU2kCU2kCU2lDV3lDV3lDV3lD

V3lEW4mEW4mEW4mEW4mFX5nFX5nFX5nFX5nFY6oGY6oGY6oGY6oGY7pHZ7p HZ7pHZ7pHZ7qI#8qI#8qI#8qI#8qJ!9rJ!9rJ!9rJ!9rJ$asK$asK$asK$a

11 / 14

sK%btL%btL%btL%btL%cuMcuMcuMcuMcvN*dvN*dvN*dvN*dvO(ewO(ewO( ewO(ewO)fxP)fxP)fxP)fxP)gyQ-gyQ-gyQ-gyQ-hzR+hzR+hzR+hzR+hAS 0iAS0iAS0iAS0iAT1jBT1j BT1jBT1j BT2kCU2kCU2kCU2kCU2lDV3lDV3lDV

3lDV3mEW4mEW4mEW4mEW4mFX5GZ7pHZ7pHZ7pHZ7

pHZ8qI#8qI#8qI#8qI#8rJ!9rJ!9rJ!9rJ!9rK$asK$asK$asK$asL%btL% btL%btL%btLcuMcuMcuMcuMdvN*dvN*dvN*dvN*dwO(ewO(ewO(ewO(ewP) fxP)fxP)fxP)fxP-gyQ-gyQ-gyQ-gyQ+hzR+hzR+hzR+hzR+iAS0iAS0iAS 0iAS0iBT1jBT1j BT1jBT1j BU2kCU2kCU2kCU2AS0iAS0iAS0iAT1j BT1j BT1jBT1j BU2kCU2kCU2kCU2kCU3lDV3lDV3 lDV3lDV3mEW4mEW4mEW4mEW4mFX5nFX5nFX5nFX5nFY6oGY6oGY6oGY6oGY 7

pHZ7pHZ7pHZ7pHZ8qI#8qI#8qI#8qI#8rJ!9rJ!9rJ!9rJ!9rK$asK$asK$ asK$asK%btL%btL%btL%btL%cuMcuMcuMcuMdvN*dvN*dvN*dvN*

dwO(ewO(ewO(ewO(ewP)fxP)fxP)fxP)fxP-gyQ-gyQ-gyQ-gyQ-hzR+hzR +hzR+hzR+hAS0iAS0iAS0iAS0iBT1j BT1jBT1j BT1jBU2kCU2kCU2kCU2kCU3lDV3lDV3lDV

3lDV3mEW4mEW4mEW4mEW4mFX5nFX5nFX5nFX5nFY6oGY6oGY6oGY6oGZ7pH Z7pHZ7pHZ7pHZ8qI#8qI#8qI#8qI#8rJ!9rJ!9rJ!9rJ!9rK$asK$asK$as K$asK%btL%btL%btL%btLcuMcuMcuMcuMdvN*dvN*dvN*dvN*dwO(ewO(ew O(ewO(ewP)fxP)fxP)fxP)fxP-gyQ-gyQ-gyQ-gyQ-hzR+hzR+hzR+hzR+i AS0iAS0iAS0iAS0iBT1j BT1jBT1j BT1jBU2kCU2kCU2kCU2kCU3

---------------------------------------------------------------最新资料推荐------------------------------------------------------ lDV3lDV3lDV3lDV3mEW4mEW4mEW4mEW4mFX5nFX5nFX5nFX5nGY6oGY6oGY 6oGY6oGZ7pHZ7pHZ7pHZ7pHZ8qI#8qI#8qI#8qI#8rJ!9rJ!9rJ!9rJ!9rK $asK$asK$asK$asK%btL%btL%btL%btLcuMcuMcuMcuMdvN*dvN*dvN*dvN *dw

O(ewO(ewO(ewO(ewP)fxP)fxP)fxP)fxP-gyQ-gyQ-gyQ-gyQ+hzR+hzR+h zR+hzR+iAS0iAS0iAS0iAS0iBT1jBT1jBT1j

BT1jBU2kCU2kCU2kCU2kCU3lDV3lDV3lDV3lDV

3mEW4mEW4mEW4mEW4nFX5nFX5nFX5nFX5nGY6oGY6oGY6oGY6oGZ7pHZ7pH Z7pHZ7pHZ8qI#8qI#8qI#8qI#8rJ!9rJ!

9rJ!9rJ!9rK$asK$asK$asK$asL%btL%btL%

btL%btLcuMcuMcuMcuMdvN*dvN*dvN*dvN*dwO(ewO(ewO(ewO(ewP)fxP) fxP)fxP)fxQ-gyQ-gyQ-gyQ-gyQ+hzR+hzR+hzR+hzR+iAS0iAS0iAS0iAS 0iBT1j BT1jBT1j BT1j BU2kCU2kCU2kCU2kCU3lDV3lDV3 lDV3lDV4mEW4mEW4mEW4mEW4nFX5nFX5nFX5nFX5nGY6oGY6oGY6oGY6oGZ 7

pHZ7pHZ7pHZ7pHZ8qI#8qI#8qI#8qI#8rJ!9rJ!9rJ!9rJ!9sK$asK$asK$ asK$asL%btL%btL%btL%btLcuMcuMcuMcuMdvN*dvN*dvN*dvN*dwO(ewO( ewO(ewO(ewP)fxP)fxP)fxP)fxQ-gyQ-gyQ-gyQ-gyQ+hzR+hzR+hzR+hzR +iAS0iAS0iAS0iAS0iBT1j BT1jBT1j BT1j BU2kCU2kCU2kCU2kCV3lDV3lDV3

lDV3lDV4mEW4mEW4mEW4mEW4nFX5nFX5nFX5nFX5nGY6oGY6oGY6oGY6oGZ

13 / 14

7pHZ7pHZ7pHZ7pHZ8

qI#8qI#8qI#8qI#9rJ!9rJ!9r%btL%btL%btMcuMcuMcuMcuM*dvN*dvN*d vN*dvN*ewO(ewO(ewO(ewO(fxP)fxP)fxP)fxP)fyQ-gyQ-gyQ-gyQ-gyR+ hzR+hzR+hzR+hzR0iAS0iAS0iAS0iAS0j BT1jBT1j BT1jBT1j CU2kCU2kCU2kCU2kDV3

lDV3lDV3lDV3lDW4mEW4mEW4mEW4mEW5nFX5nFX5nFX5nFX5

oGY6oGY6oGY6oGY6oHZ7pHZ7pHZ7pHZ7pH#8qI#8qI#8qI#8

qI!9rJ!9rJ!9rJ!9rJ!asK$asK$asK$asK$atL%btL%btL%btL%btMcuMcu McuMcuM*dvN*dvN*dvN*dvN*ewO(ewO(ewO(ewO(fxP)fxP)fxP)fxP)fyQ -gyQ-gyQ-gyQ-gyR+hzR+hzR+hzR+hzR0iAS0iAS0iAS0iAS0jBT1j

BT1jBT1j BT1kCU2kCU2kCU2kCU2kDV3lDV3lDV3 lDV3lDW4mEW4mEW4mEW4mEW5nFX5nFX5nFX5nFX5oGY6oGY6oGY6oGY6oHZ 7pHZ7pHZ7pHZ7pI#8qI#8qI#8qI#8qI!9rJ!9rJ!9rJ!9rJ!asK$asK$asK $asK$atL%btL%btL%btL%btMcuMcuMcuMcuM*dvN*dvN*dvN*dvN(ewO(ew O(ewO(ewO(fxP)fxP)fxP)fxP)fyQ-gyQ-gyQ-gyQ-gyR+hzR+hzR+hzR+h zR0iAS0iAS0iAS0iAS1jBT1jBT1j BT1jBT1 kCU2kCU2kCU2kCU2kDV3lDV3

lDV3lDV3lDW4mEW4mEW4mEW4mEW5nFX5nFX5nFX5nFX5oGY6oGY6oGY6oGY 6pHZ7pHZ7pHZ7pHZ7pI#8qI#8qI#8qI#8qI!9rJ!9rJ!9rJ!9rJ!asK$asK $asK$asK$atL%btL%btL% btL%btMcuMcuMcuMcuN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总结分析报告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总结分析报告 2017年06月 一、基本情况 肺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21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7年01月01日至2017年06月30日,遵义县中医院在内一科应用“肺胀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 5例,患者平均住院日6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5例:肺肾气虚4例,痰浊阻肺1例,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体位、有效咳嗽、胸部叩击、振动排痰、体位、氧疗、呼吸功能锻炼、皮肤护理、口腔清洁、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艾灸,穴位贴敷,中药塌渍,中药湿敷各种理疗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穴位贴敷,其次是艾灸。分析其原因:1、穴位贴敷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师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且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2、艾灸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且相对经济实惠,临床易于实施。(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为100%。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为100%。 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2、《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3、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 临床中,我医院的营养食堂未能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 2、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建议通过

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规范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目标 到2015年1月医院每个病区均实施相应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院 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数达到20个以上,每个病种完成病例20-30例(不 足者按实际收治病例数实施)。 三、实施步骤 1、培训、考核阶段:2014.6—2014.12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全院培 训及科室培训,进行培训效果考核,达到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方案的应用。 2、实施阶段:2015.1—2015.6各科室对所收治病人第一诊断为相 应病种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3、效果评价分析阶段:2015.6.1—2015.6.15对所实施病种中医护 理方案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四、重点内容 1、进行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提高护理

人员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能力。 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合医院实际,选择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分科室进行实施。 3、加强医护配合,重点落实辨证施护及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提高中医护理效果。 4、收集数据,对实施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院医护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保中医护理方案落到实处。 (二)、成立医院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爱书 副组长:袁法林 成员:焦雪彦武志清王会敏 职责: 1、制定医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3、对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 4、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实施情况。 (三)、护理部成立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工作实施小组 组长:焦雪彦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长葛市中医院内一科 肺胀 一定义:肺胀就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心慌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则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 二临床表现 1、痰浊壅肺。 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2、痰热郁肺 咳逆喘息气粗,烦躁,胸满,痰黄或白,黏稠难咯,或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溲黄,便干,口渴舌红,舌苔黄或黄腻,边尖红,脉数或滑数。 3、痰蒙神窍。 神志恍惚,谵妄,躁烦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或肢体润动,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 4、外寒里饮

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胸部膨满。或伴口干不欲饮,面色青暗,周身酸楚,头痛,恶寒,无汗。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苔白滑,脉浮紧。 5、阳虚水泛 面浮,下肢肿,甚则一身水肿,腹部胀满有水,心悸,喘咳,咯痰清稀, 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暗,脉沉细。6、肺肾气虚 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自如沫,咯吐不利,胸闷,心慌,形寒汗出,舌淡或暗紫,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 三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患者卧床休息胸闷喘息取半卧位,病情缓解或轻症可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不宜过劳。 3、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浮肿者记录出入量。 4、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体位引流。 四临证护理 1、痰热郁肺、痰粘难咳时,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呼吸困难、呼多吸少、动则喘促、紫绀时,立即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观察吸氧效果,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工作,

呼吸内科肺胀中医护理学方案计划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痰浊壅肺证:胸满,短气喘息,稍劳即著,咳嗽痰多,咯痰白粘或带泡沫,气喘,劳则加重,怕风易汗脘腹痞胀,便溏,倦怠乏力。舌体淡胖,或紫暗,苔薄腻或浊腻;脉细滑。 (二)痰热郁肺证:咳逆,喘息气粗,胸闷,烦躁,痰黄粘稠,不易咯出,面红,口干但饮水不多,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浮数。 (三)痰蒙神窍证:咳逆喘满不得卧,痰鸣声响;意识朦胧,表情淡漠,或谵妄,烦躁不安, 撮空理线,严重者昏迷;或肢体震颤,抽搐。舌质暗红或紫绛,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 (四)阳虚水泛证:面浮足肿,腹满尿少,心悸喘咳不得卧,咳清稀痰,形寒怕冷,气短动则甚,面唇青紫,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细数或结代。 (五)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细弱。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味等; 2.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雾化吸入、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

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选取膻中、肺俞、脾俞、肾俞、大椎、天突等穴; 6.遵医嘱拔火罐,选择背部太阳经及肺经,辨证取穴,运用闪罐、走罐、留罐等多种手法进行治疗; 7.遵医嘱针灸:根据不同证候选择热敏灸、雷火灸等,辨证取穴或循经取穴,如肺脾气虚证配气海、丰隆,肺肾气虚证配太溪等; 8.遵医嘱穴位注射:可选曲池穴、足三里、尺泽、丰隆穴,或者辨证取穴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9.遵医嘱使用中药雾化、穴位埋线、中药离子导入、电针疗法、沐足疗法、砭石疗法、五音疗法、经络刺激疗法等。 (二)喘息、气短 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刺激性气味; 2.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3.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五音疗法等; 4.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吹气球、行走锻炼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6.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忌食肥甘油腻、辛辣甘甜之品,戒除吸烟习惯,避免海腥发物。

肺胀病中医护理常规

肺胀病中医护理常规 肺胀病:又称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以气道和肺部炎症为主要发病机制,引起气道和肺部结构改变和粘液汗毛功能障碍灯病变,最终导致不完全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三大主要症状。 一护理评估 1、咳嗽、咯痰、喘息及痰量、性质、颜色和气味。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寒饮束肺证、痰湿臃肺证、痰热郁肺证、痰蒙心窍证、肺肾气虚证。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喘息、浮肿、咳嗽、咯痰等变化。 (2)出现神志恍惚、面色青紫、痰声漉漉、四肢发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浮肿者记录出入量。 (4)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体位引流。 三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患者卧床休息,胸闷喘息取半卧位,病情缓解或轻症可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不宜过劳。 (3)出现面赤谵语、胸中闷胀、烦躁不安、舌强难言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出现神志不清、气促、冷汗、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四给药护理 (1)饮食宜清淡可口、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 (2)寒饮束肺者,忌食生冷水果。 (3)痰热郁肺者,可饮清热化痰之品。 (4)有心衰和水肿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5)多汗者,注意补液,给予含钾食物。 (6)纳呆者,可少食多餐,并注意饮食的色、香、味。 五情志护理 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指导患者自我排解方法,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六临证施护 (1)痰热郁肺、痰粘稠难咯出时,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出现呼吸困、呼多吸少、动则喘促、紫绀时,立即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观察吸氧效果,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协助医师进行抢救。 (3)躁动不安者,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七健康指导 1、加强锻炼,劳逸结合。 2、慎风寒,防感冒。 3、饮食有节,戒烟酒。 4、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去医院复查。

呼吸内科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痰浊壅肺证:胸满,短气喘息,稍劳即著,咳嗽痰多,咯痰白粘或带泡沫,气喘,劳则加重,怕风易汗脘腹痞胀,便溏,倦怠乏力。舌体淡胖,或紫暗,苔薄腻或浊腻;脉细滑。 (二)痰热郁肺证:咳逆,喘息气粗,胸闷,烦躁,痰黄粘稠,不易咯出,面红,口干但饮水不多,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浮数。 (三)痰蒙神窍证:咳逆喘满不得卧,痰鸣声响;意识朦胧,表情淡漠,或谵妄,烦躁不安, 撮空理线,重者昏迷;或肢体震颤,抽搐。舌质暗红或紫绛,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 (四)阳虚水泛证:面浮足肿,腹满尿少,心悸喘咳不得卧,咳清稀痰,形寒怕冷,气短动则甚,面唇青紫,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细数或结代。 (五)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细弱。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

控制在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味等; 2.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法。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雾化吸入、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选取膻中、肺俞、脾俞、肾俞、大椎、天突等穴; 6.遵医嘱拔火罐,选择背部太阳经及肺经,辨证取穴,运用闪罐、走罐、留罐等多种手法进行治疗; 7.遵医嘱针灸:根据不同证候选择热敏灸、雷火灸等,辨证取穴或循经取穴,如肺脾气虚证配气海、丰隆,肺肾气虚证配太溪等; 8.遵医嘱穴位注射:可选曲池穴、足三里、尺泽、丰隆穴,或者辨证取穴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9.遵医嘱使用中药雾化、穴位埋线、中药离子导入、电针疗法、沐足疗法、砭疗法、五音疗法、经络刺激疗法等。 (二)喘息、气短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胆郁滞证:右胁胀满疼痛,痛引右肩,遇怒加重,胸闷脘胀,善太息,嗳气频作,吞酸嗳腐。苔白腻。 (二)肝胆湿热证:右胁胀满疼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心烦,大便粘滞,或见黄疸。舌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右胁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 (四)肝郁脾虚证:右胁胀痛,倦怠乏力,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腹胀,嗳气叹息,口苦,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大便稀溏或便秘。舌淡或暗,苔白。 (五)胆腑郁热证:右胁灼热疼痛,或绞痛或胀痛或钝痛或剧痛。疼痛放射至右肩胛,脘腹不舒,恶心呕吐,大便不畅或见黄疸或伴发热。舌质红,苔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右胁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与饮食、体位、睡眠的关系。若疼痛剧烈、可能有出血或出现休克现象者,立即报告医生。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禁饮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胆囊穴、章门、期门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右侧肝俞、右侧胆俞、太冲、侠溪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交感、神门等穴。 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胆囊等穴。 7.遵医嘱肝病治疗仪治疗。 (二)右胁胀满不适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腹部行顺时针方向按摩。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脾俞、胃俞、神阙、中脘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胆囊等穴。 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大肠、交感等穴。 7.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胆囊、天枢等穴。 (三)嗳气、恶心、呕吐 1.观察嗳气、恶心、呕吐的频率、程度与饮食的关系。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 3.呕吐患者汤药宜少量频服,服药前用生姜汁数滴滴于舌面或姜片含于舌下,以减轻呕吐。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胆囊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中脘、胆囊等穴。 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胆囊、胃、内分泌、交感、神门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等穴。

年度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20XX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情况总结 20XX年12月黔东南州中医医院护理部 一、基本情况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更好的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实施“全员培训、全面推行、动态管理”的原则,据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科室共9个,20XX年以来共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数20个,病例数892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365例、中风(脑梗死急性期)9例、中风(脑梗死恢复期)31例、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127例、尪痹(类风湿关节炎)4例、面瘫病(面神经炎)63例、胸痹心痛病25例、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40例、混合痔51例、胆胀(胆囊炎)55例、肺胀(COPD稳定期)20例、喘病(COPD急性发作期)25例、吐酸病(胃食管返流)1例、胃脘痛(慢性胃炎)21例、呕吐(急性胃炎)10例、肺癌16例、白疕3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22例、紫癜风(过敏性紫癜)3例、乳腺癌1例。各科室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护理效果评价、中医护理技术效果分析及护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汇报。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 1、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

2、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各科室患者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三)各科室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治疗时间不定,患者有时不能及时得到治疗 2、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单一 3、护患沟通欠缺 4、患者对护士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有待提升 整改措施:1、各科室应根据科室情况同一时间为患者治疗,以免患者不在病房耽误治疗时间,造成患者不满。 2、各科室加强护患沟通,通过加强护士培训,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3、各科室根据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多沟通,结合其他中医护理技术联合治疗。 4、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对宣教理解能力不同;个别科室护理人员忙于护理操作,未能充分进行健康指导;在今后护理操作中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于最佳治疗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 1、评价方法 对各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天数及次数),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 3、护理效果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以症状改善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

肺胀病中医护理_方案护理_效果分析报告

肺胀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分析 肺病科 一、基本情况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汉川市中医院肺病科应用“肺胀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742例,患者平均住院日7. 14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742例痰浊阻肺证509 例,痰热郁肺证146例,2.补充证候诊断的病例数87例:肺阴亏虚证40例,痰湿蕴肺证16例,气滞血瘀证13例,水饮凌心证13例,痰浊上蒙证5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有效咳痰/深呼吸训练、体位护理、翻身拍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口腔护理、情志护理、氧疗、辨证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耳穴埋豆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穴埋豆。分析其原因:1.中药离子导入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离子导入。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穴位贴敷。分析原因:它能减轻肺胀患者咳嗽、喘息、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中药穴位贴敷、耳穴埋豆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271人(94%);②一般:18人(6%);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强:266人(92%);②实用性较强:17人(6%);③实用性一般:6人(2%);不适用:0人(0%)。 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II性、随机性。2.《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科学。3.系统规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共享)

---------------------------------------------------------------最新资料推荐------------------------------------------------------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共享)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胆郁滞证: 右胁胀满疼痛,痛引右肩,遇怒加重,胸闷脘胀,善太息,嗳气频作,吞酸嗳腐。 苔白腻。 (二)肝胆湿热证: 右胁胀满疼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心烦,大便粘滞,或见黄疸。 舌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 右胁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 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 (四)肝郁脾虚证: 右胁胀痛,倦怠乏力,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腹胀,嗳气叹息,口苦,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大便稀溏或便秘。 舌淡或暗,苔白。 (五)胆腑郁热证: 右胁灼热疼痛,或绞痛或胀痛或钝痛或剧痛。 疼痛放射至右肩胛,脘腹不舒,恶心呕吐,大便不畅或见黄疸或伴发热。 1 / 14

舌质红,苔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右胁疼痛 1.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与饮食、体位、睡眠的关系。 若疼痛剧烈、可能有出血或出现休克现象者,立即报告医生。 2. 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禁饮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胆囊穴、章门、期门等穴。 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右侧肝俞、右侧胆俞、太冲、侠溪等穴。 5.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交感、神门等穴。 6. 遵医嘱穴位注射: 取胆囊等穴。 7. 遵医嘱肝病治疗仪治疗。 (二)右胁胀满不适 1. 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 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 腹部行顺时针方向按摩。 4.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脾俞、胃俞、神阙、中脘等穴。 5. 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胆囊等穴。 6.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大肠、交感等穴。 7.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胆囊、天枢等穴。

青盲中医护理方案

20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我司组织重点专科护理协作组在梳理、验证和优化各地有效中医护理方案、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等20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司医疗管理处。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廖穆熙邴媛媛 电话:010— 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 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方案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 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丹毒中医护理方案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护理方案附录1 护理方案附录2

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郁气滞证:视物模糊,视野中央区或某象限可有大片暗影遮挡;心烦郁闷,口苦胁痛,头晕目胀,舌红苔薄白。 (二)肝肾不足证:双眼昏矇日久,渐至失明,口眼干涩,头晕耳鸣,腰酸肢软,烦热盗汗,男子遗精,大便干,舌红苔薄白。 (三)气血两虚证:视力渐降,日久失明,面色无华,唇甲色淡,神疲乏力,懒言少语,心悸气短,舌淡苔薄白。 (四)气滞血瘀证:视神经萎缩见于外伤或颅内手术后,头痛健忘,舌暗红有瘀点。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视物模糊 1.做好安全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跌倒/坠床评估等,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2.加强巡视,及时了解患者所需,协助服药到口,防止漏服、误服。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肾、眼、神门等穴。 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太阳穴、肾俞、肝俞等穴。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太阳穴。 6.遵医嘱艾灸,取光明、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二)心烦郁闷 1.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室内光线柔和,温度适宜。

肺胀中医护理优化方案

肺胀中医护理优化方案 兰方美杨丹丹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科室肺胀患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发现肺胀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后,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也缩短了患者年均住院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认为应用护理方案可有效缓解病情,防止病情加重,减少并发症,提高肺胀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胀;中医护理;优化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且呈进行性发展,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反复住院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升为第四位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肺胀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1】。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发病次数,,改善肺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COPD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室突出中医护理特点,对老年肺胀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及个体化健康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科收治COPD稳定期患者480例,其中男280例,女200例,年龄60-78岁,病程2-23年,肺脾气虚证120例、肺肾气虚证180例、肺肾气阴两虚证180例。其诊断均符合我国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医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 2.辨证分型及观察要点 2.1肺脾气虚证: 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2.2肺肾气虚证: 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2.3肺肾气阴两虚证: 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3.临证护理 3.1咳嗽、咳痰: 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排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氧气雾化吸入和/或排痰仪震动排痰。异丙托2毫升和沙丁氨醇吸入剂2毫升交替使用,每日4次,排痰仪治疗,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注意事项:a.不宜在饱餐时进行,宜在餐前或餐后1~2小时为宜;b.叩击头应避开胃肠、心脏、等部位。C.使用一次性布套,防止

胆胀-积聚试题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单选题: 1.右胁胀满疼痛,痛引右肩,遇怒加重,胸闷脘胀,善太息,嗳气频作,吞酸嗳腐。苔白腻。辨证为:() A. 气滞血瘀证 B.肝胆湿热证 C. 肝胆郁滞证 D.胆腑郁热证 2.右胁胀满疼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心烦,大便粘滞,或见黄疸。舌红苔黄腻。 A. 气滞血瘀证 B.肝胆湿热证 C. 肝胆郁滞证 D.胆腑郁热证 3.右胁刺痛较剧,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口干口苦。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 A. 气滞血瘀证 B. 肝郁脾虚证 C. 肝胆郁滞证 D.胆腑郁热证 4.右胁胀痛,倦怠乏力,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腹胀,嗳气叹息,口苦,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大便稀溏或便秘。舌淡或暗,苔白。 A. 气滞血瘀证 B. 肝郁脾虚证 C. 肝胆郁滞证 D.胆腑郁热证 5.右胁灼热疼痛,或绞痛或胀痛或钝痛或剧痛。疼痛放射至右肩胛,脘腹不舒,恶心呕吐,大便不畅或见黄疸或伴发热。舌质红,苔黄。 A. 气滞血瘀证 B.肝胆湿热证 C. 肝胆郁滞证 D.胆腑郁热证

6.胆胀(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宜( ) A.适度活动 B.卧床休息 二、多选题: 1.胆胀(胆囊炎)出现右胁疼痛应观察疼痛的() A.部位 B.性质、程度 C.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 D.与饮食、体位、睡眠的关系 2.胆胀(胆囊炎)出现右胁疼痛急性发作时宜( ) A.卧床休息 B.给予精神安慰 C.禁饮食 D.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 胆胀(胆囊炎)出现右胁疼痛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穴( ) A.肝 B.胆 C.交感 D.神门 4.胆胀(胆囊炎)出现右胁胀满不适应观察胀满的( ) A.部位 B.性质 C.程度、时间 D.诱发因素 E.伴随症状。 6. 胆胀(胆囊炎)出现右胁胀满不适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穴() A.肝 B.胆 C.大肠 D.交感

内科中医护理常规

第一章内科中医护理常规 (3) 第一节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3) 第二节心血管科疾病护理常规 (4) 一、胸痹心痛病 (4) 二、脉胀 (6) 三、心衰病 (9) 四、心悸 (11) 第三节脑病科疾病护理常规 (13) 一、中风 (13) 二、颤病 (18) 三、痴呆 (20) 四、眩晕 (23) 第四节脾胃病科疾病护理常规 (25) 一、胃脘痛 (25) 二、胃疡 (29) 三、呕血/便血 (31) 四、积聚(肝硬化) (33) 五、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 (36) 第五节风湿病科疾病护理常规 (38) 一、痛风 (38) 二、尪痹 (41) 第六节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 (43) 一、消渴病 (43) 二、消渴病肾病 (46) 三、消渴病足病 (48) 四、消渴病痹症 (50) 五、瘿病 (52) 第七节肾病科疾病护理常规 (54) 一、慢性肾衰 (54) 二、肾病综合征 (57) 三、肾风 (59) 四、淋证 (62) 第八节呼吸科疾病护理常规 (64) 一、喘病 (64) 二、肺胀病 (67) 三、风温肺热病或咳嗽病 (71)

四、哮病 (73) 第九节肿瘤科疾病护理常规 (76) 一、大肠癌 (76) 二、肺癌 (79) 三、肝癌 (83)

第一章内科中医护理常规 第一节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环境与休息】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3、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得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生命体征监测】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7、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8、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入院评估】 1、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自理能力分级。 2、皮肤评估:运用Branden评估表等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3、跌倒风险评估:运用跌倒护理单评估患者跌倒风险。 4、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量表进行入院评估。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1、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2、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3、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得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4、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与情志等方面得问题,实施相应得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 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得时间、温度与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得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得宣教。 【饮食护理】 辨证施膳,满足患者康复需要。

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胆胀(结石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是常见疾病,按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胆囊炎又根据其内有无结石分为结石性和无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炎,与胆石病常为因果关系。胆囊炎症多先有胆囊结石,当胆石引起胆囊管梗阻时,胆汁淤积,细菌繁殖,发生感染而致胆囊炎;也有一部分无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功能异常,排空功能障碍,或致病细菌自血循环传播而引起。胆管炎症可由于胆管结石和肠道致病细菌逆行感染引起,少数由胆管癌和胆道蛔虫病所致。而胆道经常的感染发生炎症,尤其是大肠杆菌和厌氧菌属的感染,又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致病因素。本病属于中医的胆胀、胁痛范畴。 一、诊断 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1.病史:患者常有右胁隐痛史、厌油、劳累或生气后常引起疼痛发作,有的并有典型的胆绞痛史或黄疸史。 2.症状:(1)腹痛,常为右上腹或上腹中部,大多向右肩背部放射。 (2)大多数患者在腹痛发作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 (3)可伴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3.体征:在慢性间歇期体征不明显,急性炎症期可有体温上升或黄疸,上腹部压痛明显,或有反跳痛,或可触到肿大之胆囊,莫菲氏征阳性,波阿氏征阳性。 4.检查 (1)慢性间歇期实验室检查变化不明显,急性发作期可见白细胞上升,中性升高,GPT、转肽酶、胆红素均升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提示梗阻性黄疸。 (2)B型超声:胆道系统炎症可见到胆管壁或胆囊壁毛糙不光滑或增厚,正常胆囊壁厚度不超过0.4cm,若超过此限度往往表示有过慢性炎症。若在B超上见有强光团并拖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高热 3、神昏 4、中风 5、中暑 6、急性出血 7、痛证 8、暴泻 9、脱证 10、中药中毒 二、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风温 3、感冒 4、内伤发热 5、咳嗽 6、哮喘 7、悬饮 8、肺痈 9、肺胀 10、胃脘痛 11、呕吐 12、便秘 13、泄泻 14、黄疸 15、积聚 16、水臌 17、水肿 18、肾衰 19、淋证 20、癃闭 三、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3、疖 4、疔 5、痈 6、发 7、丹毒 8、疔疮走黄 9、流痰 10、窦道 11、压疮 12、脱疽 13、乳痈 14、乳岩 15、石癭 16、肠痈 17、肠梗阻 18、石淋 19、噎膈 20、烧伤 四、中医妇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3、妇科手术护理常规 4、月经不调 5、痛经 6、崩漏 7、绝经前后诸证 8、带下病 9、妊娠恶阻 10、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 11、异位妊娠 12、子痫 13、产后发热 14、产后恶露不绝 15、产后缺乳 16、阴挺 17、癥瘕 五、中医儿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肺炎喘嗽 3、鹅口疮 4、泄泻 5、疳证 6、惊风 7、痫证 8、水肿 9、麻疹 10、水痘 11、痄腮 12、顿咳 13、小儿暑温 14、疫毒痢 15、遗尿

16、紫癜 六、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肛肠科手术护理常规 3、痔 4、肛痈 5、肛漏 6、肛裂 7、脱肛 8、直肠息肉 七、中医皮肤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黄水疮 3、蛇串疮 4、面游风 5、脚湿气 6、粉刺 7、瘾疹 8、湿疮 9、药毒 10、摄领疮 11、白庀 12、猫眼疮 13、风瘙痒 14、皮痹 15、天疱疮 16、红蝴蝶疮 17、淋病 18 梅毒 八、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3、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4、牵引术护理常规 5、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6 、骨折 7、上肢骨折 8、下肢骨折 9、脊柱骨折 10、骨盆骨折 11、脱位 12、伤筋 13、腰椎间盘突出症 14、骨折患者得功能锻炼法 九、中医眼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3、椒疮 4、天行赤眼 5、聚星障 6、凝脂翳 7、瞳神紧小 8、绿风内障 9、圆翳内障 10、云雾移睛 11、视瞻昏渺 12、高风雀目 13、风牵偏视 十、中医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耳疖、耳疮 3、耳鸣、耳聋 4、耳眩晕 5、中医鼻科一般护理常规 6、鼻槁 7、鼻鼽 8、鼻渊 9、鼻衄 10、中医咽喉科一般护理常规 11、喉痹 12、喉关痈 13、喉喑 14、急喉风 十一、中医口腔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口疮 3、牙宣 十二、中医针灸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十三、中医肿瘤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放疗护理常规 3、化疗护理常规

妇产中医护理方案

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热瘀结证:下腹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舌质红,苔黄腻。 (二)气滞血瘀证:下腹刺痛,带下量多,经行不畅、有块,情志不畅。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 (三)寒湿瘀滞证:腰腹冷痛,带下色白质稀伴月经量少或后期痛经。舌质黯,苔白腻。 (四)肾虚血瘀证:下腹绵绵作痛,腰骶酸痛,带下色白质清稀,头晕耳鸣。舌质黯淡,苔白。 (五)气虚血瘀证:下腹坠痛,带下量多,色白,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舌淡黯,苔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卧床休息,可取半卧位,避免久站、久走,禁止重体力劳动。 3.注意腹部或腰骶保暖,湿热瘀结证者慎用热敷。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5.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等穴。 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7.遵医嘱中药湿敷,取小腹、腰骶部;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8.遵医嘱药熨法,取下腹部和腰骶部,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9.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10.遵医嘱中药熏洗,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二)带下异常 1.观察带下量、色、味的变化。 2.保持会阴清洁。 3.遵医嘱中药外洗。 (三)月经异常 1.观察月经的量、色、质,月经周期及伴随症状,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 2.注意经期卫生,选择宽松透气的衣裤,不使用不洁卫生用品。 3.教会患者通过自查基础体温等简单方式监测月经周期。 4.遵医嘱耳穴贴压,痛经者取神门、交感、内分泌、子宫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6.遵医嘱药熨法,取下腹部和腰骶部,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7.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关元、血海、三阴交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2.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3.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4.药熨法(详见附录2)。 5.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

肺胀中医护理常规

肺胀中医护理常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肺胀中医护理常规 因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是肺气涨满,不能敛降所致。以胸中涨满,痰涎壅盛,喘咳上气,动后尤显,甚者面色、唇舌发绀,心慌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涉及心、脾、肾。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证型及临床表现 1.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2.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3.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病情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喘息、浮肿、咳嗽、咳痰等变化。 2.咳嗽、咳痰:观察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咳出痰的性状、颜色气 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 3.喘息、气短: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 4.出现神志恍惚、面色青紫、痰声漉漉、四肢发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5.出现面赤谵语、胸中闷胀、烦躁不安、舌强难言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6.出现神志不清、气促、冷汗、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配合处 理。 临证护理:

咳嗽、咳痰 1.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音最明显处。 5.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6.遵医嘱中药雾化。 喘息、气短 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 自汗、盗汗 1.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腹胀、纳呆 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