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武陵春》与西林春《水调歌头》之比较

合集下载

《武陵春》李清照释义及解析

《武陵春》李清照释义及解析

《武陵春》李清照释义及解析《武陵春》李清照释义及解析《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境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武陵春》李清照释义及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句注释⑴武陵春:词牌名。

此词在《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

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

”(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⑸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

《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⑹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

和水调歌头相似的诗

和水调歌头相似的诗

和水调歌头相似的诗
哎呀,说到和相似的诗,那可真是不少呢!比如说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难道不就像苏轼在里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样,把那种深情与不舍表达得淋漓尽致吗?
再看看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种豪迈与壮志,难道不与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纠结与思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一份细腻的情感抒发,不也像中对亲人的思念那样,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弦吗?
这些诗不都和一样,用优美的词句,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得如此生动?它们不都是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吗?
我觉得呀,这些和相似的诗,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四篇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四篇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那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创作。

过程与方法: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在《鹧鸪天·桂花》中所表现出的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崇敬之情;感悟作者在《永遇乐》中所表达的盛衰之概和身世之悲。

教学重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鹧鸪天·桂花【导入语】播放李清照的词作歌曲《一剪梅》视频,询问学生,这首歌曲的作词者是谁(李清照),现在我们来学习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鹧鸪天·桂花》。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赞。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王氏也工文章。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与丈夫都喜好读书。

他们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买书。

他们起书库,造书橱,收藏之富,冠绝一时。

于是买书、藏书、校书,几乎成了书痴。

李清照结婚之初,北宋已濒临危亡的边缘。

钦宗靖康元年,即李清照42岁时,金兵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后,朝廷南迁,北宋灭亡,赵明诚时在山东做官。

第二年即李清照43岁时,金兵攻陷山东,夫妇南逃到建康(南京)。

从山东流亡到建康,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加上沿途风霜劳顿,使赵明诚病倒了。

李清照词二首(武陵春、醉花阴)

李清照词二首(武陵春、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 于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 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在这里,词人巧妙 地将思妇与菊花相 比,展现出两个迭 印的镜头:一边是 萧瑟的秋风摇撼着 羸弱的瘦菊,一边 是思妇布满愁云的 憔悴面容,情景交 融,创设出了一种 凄苦绝伦的境界。
极喻相思 愁绝之情
写室 瑞脑销金兽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
句意:薄雾弥漫,时云又烘层托浓出密环,境烦的恼凄白寂 天太长,
香可料见在,这金两兽句香虽炉为中景烧语尽,却了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
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寂寞、怨恨、 愁苦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不只是肌肤所感 之凉意,更是心 灵所感之凄凉。
这三句写 出了词人 点明在时令重,阳也暗佳示心 绪不节好,孤心眠事重独重的 寝原、因夜。半 相思的凄 苦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 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 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 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 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 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 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醉 花 阴
这首词是前期的 怀人之作。婚后不久, 丈夫赵明诚便“ 负 笈远游”,深闺寂寞, 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 丈夫。这年,时届重 九,人逢佳节倍思亲, 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 明诚。
朗 诵 体 会
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 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由室 薄雾浓云愁永昼
外转
词人内心的 无聊愁苦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 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 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 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 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 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 愤恨。

宋词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赏析

宋词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赏析

宋词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赏析文/老桂唐朝是诗的国度,宋朝是词的国度,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宋朝几位大词人的一首代表作。

这个很难选择啊,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只是小编的一己之言,各位也可以积极发表意见。

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4、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5、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6、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适合人生感悟的词牌

适合人生感悟的词牌

适合人生感悟的词牌
以下是一些适合表达人生感悟的词牌:
1. 《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2. 《鹧鸪天》: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此调为北宋新声,深受词人喜爱。

3. 《清平乐》: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此调以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为正体,感情基调较为婉约。

4. 《水调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此调气势雄浑,适合抒发豪迈之情。

《武陵春 春晚》读后感

《武陵春 春晚》读后感

《武陵春·春晚》读后感
《武陵春·春晚》是李清照的词作。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上阕写词人在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春日里,日晚倦梳头。

词人面对落花满地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无奈。

她的心情犹如那些凋谢的花朵一样,渐渐地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下阙通过“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两句表达出词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她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出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她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想要乘船去那里游玩,舒缓一下自己的心情。

但又担心自己内心的忧愁太过沉重,连那小小的舟船也无法承载。

这首词以浅近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体现了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词充满了婉约哀怨之情,让人感受到词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在晚春的景色中,词人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迷茫,都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李清照最出名十首诗词题

李清照最出名十首诗词题

李清照最出名十首诗词题【实用版】目录一、李清照简介二、李清照最出名的十首诗词1.《如梦令》2.《声声慢》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5.《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6.《玉楼春》7.《点绛唇·寂寞深闺》8.《浣溪沙》9.《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10.《夜泊牛渚怀古》正文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以其才子佳人的身份和卓越的诗词成就备受瞩目。

她的诗词作品大多反映了她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李清照最出名的十首诗词。

1.《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奈。

词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描绘出了作者当年悠闲惬意的生活,而“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则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喜悦。

2.《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以秋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故人的思念之情。

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被誉为“七叠”,充分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于作者晚年,描绘了昨夜的雨风和清晨的花朵,寓言着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短暂。

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李清照的另一代表作,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作者的离愁别绪。

词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5.《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是李清照的词作,描绘了庭院的深深和作者的落寞之情。

词中“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6.《玉楼春》是李清照的名篇之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恋情。

词中“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表现出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7.《点绛唇·寂寞深闺》描绘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词中“柔肠一寸愁千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深处的痛苦。

8.《浣溪沙》是李清照的词作,描绘了作者的悠闲生活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 , 却依 旧感 人至 深 。现举 李清 照《 武陵 春 》 与西林
春《 水 调歌 头 》 如下 : 《 武陵春 》
《 武 陵春 》 一 词创作 于北 宋 “ 靖康 之 变” 之后 , 李 清
照南 迁 、 第一 任 丈夫 赵 明 诚 去 世 , 词 人 与 第 二 任 丈夫
张汝 舟 短暂 婚 姻 也 走 到 尽 头 , 自此 孤 苦 无 依 直 到 终
老 。全词 语 言简 练 , 首 句用 “ 风住” 、 “ 尘 香” 、 “ 花尽 ” 来 交代 创作 此词 时 的社会 情 况 : “ 靖康 之 变” 如 同狂风暴
雨 扫过 , 此 时 已然停止 了 嘶吼 , 整个 社 会经 历 战祸 , 凌
乱不 堪 。马 蹄下 死亡 的魂 魄和 词 人流走 的 青春 时光 , 像一 线 烟香飘 渺 随 风 , 像 花 朵 成 泥 归尽 , 这 三个 简 短
《 水 调歌 头 》
中秋 独 酌 , 用 东坡 韵
云 净 月如洗 , 风 露湛 青 天 。 不知 今 夕 何 夕 , 陈事
忆 当年 。 多 少 销 魂 滋 味 , 多少飘 零 踪迹 , 顿觉 此心 寒 。
何 日谢 尘 累 , 肥 逐 水 云 间。沃 愁肠 , 凭 浊酒 , 枕 琴 眠。
任 他 素魄 , 广 寒 清 影 自团圆。 谁 管秋 虫春 燕 , 毕 竟 人
生如 青 ,各 自 得 天 全 。 且 尽 杯 中 物 ,翘 首 对 婵
娟。 [ 。 ]
二词 均创 作 于二 位词 人 中年丧 夫之 后 , 是为 悼念 亡 夫之 作 。
全词 第三 、 第 四句历 来广 为世 人 熟识 , “ 物是人 非
( 一) 李清 照《 武陵 春》 的特 色
1 . 语 言 细腻 , 情 思 哀 婉
折都 没有 将 二位 伟 大 女 性 击 倒 。丧 夫 之 后 在 漫漫 且 孤辛 的人生 之路 上 , 二位 词人 隐忍 坚强 的 品质 以及体 现 在词 作 中感人 至深 的情 感 , 虽经 时 间洗磨 流逝 了千
生 活 的 艰 难 。 特 别 是“ 婚 姻” 的 不 幸 对 二 位 词 人 的人 生 、 诗词创作具有 重要的影响。
[ 关键 词] 李清照; 西林春 ; 《 武 陵春 》 ; 《 水调歌头》 ; 思 想 内容 ; 艺 术 特 色
[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0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7 0 7 0 ( 2 0 1 4 ) 0 3 —0 0 9 6 —0 3
9 6

军, 等
李清 照《 武陵 春 》 与 西林 春《 水调 歌头 》 之 比较
2 0 1 4年 7月
李 清 照《 武 陵春 与 西 林 春 水 调 歌 头 之 比较
佘 军, 马 婧 伟
(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 陕西 汉 中 7 2 3 0 0 1 )
[ 摘 要] 李 清 照 的《 武 陵春 》 与西 林 春 的《 水调歌头》 都 是 对 亡 夫 以 及 过 往 岁 月 的 怀念 之 作 。 二 词 相 似 性 的 主 题 是 二 人 相 似 性 命 运 的反 映 , 她们都经历 过婚姻 的美满与破 灭、 山河沦 落的动 荡、 独自
事事 休” 一 句所 表 达今 昔 不 同 、 生死 难 测 的感 慨 让 后
[ 收 稿 日期 ] z o 1 4 —0 4 —2 0
[ 作者简介] 佘 军( 1 9 8 8 一 ) , 男, 陕 西榆 林 人 , 陕西 理 工学 院 文学 院 中 国古 代 文 学 专 业 2 0 1 2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究方向 : 唐 宋 文 学 马婧伟( 1 9 8 9 一 ) , 女, 山西太原人, 陕 西理 工学 院 文学 院 文字 学 专 业 2 0 1 2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究方向 : 现代汉语语法 。
2 0 l 4年 7月
J u 1 . 2 0 1 4
桂 林 师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Gu i l i n No r ma l Co l l e g e
第 2 8卷
第 3期 ( 总第 9 9 期)
Vo 1 . 28 NO. 3 ( Sum NO. 9 9)
风住 尘 香 花 已尽流 。
的意象 不仅 交代 了社 会状 况 , 更 说 明了 当时作 者 的处
境 已经 走过 青 春到 达 中 年 , 生 平 有 过 幸 福 的婚 姻 、 再 嫁 的悲 哀 、 对亡 夫 的感 怀 、 社会 动 荡带 来 的磨难 , 这 一 切 或痛 苦或 幸福 都 像 花 朵 枯 萎 一般 走 到 了终 点 。词 人 如 同看 开 了生离死 别 的智者 , 在 感慨 一切 都 归 于尘 埃 的 时候 让 我 们 不 免 对 词 人 有 苏 轼 “ 生 世 浮 沉 雨 打 萍, 一蓑烟 雨任平 生” 的 豁 达 淡 定 。词 的 第 二 句 中 “ 倦” 字 的运 用形 容词 人 当时 的生 活状 态恰 到好 处 , 词
人 的 疲 倦 不 仅 是 对 日常 梳 理 的 漫 不 经 心 , 更 多 的 是 对 这些 人生 经历 所产 生 的疲惫 之感 。
2 . 对 心 理 活 动 的 描 写
闻说 双溪 春 尚好 , 也拟 泛 轻舟 , 只恐 双溪 舴艋 舟 ,
载不 动 , 许 多愁 。 [ _ J ( H
西 林 春 与 李 清 照 二 位 女 性 词 人 虽 然 生 活 在 不 同


二词主题 、 艺术 之 比 较
历史 时 期 , 但 她们 人 生 经 历 、 性 格 等 方 面 却有 很 多 相 似之 处 。二人 都 经历 了中年丧 夫之 苦痛 、 社 会更 迭之
灾难 、 弱势女 子 生 活 之艰 难 。生 活 之苦 难 、 感 情 之 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