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大学美育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大学美育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大学美育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大学美育心得体会(精选14篇)高校美育心得体会1特别荣幸参与了这次区教育局主办的由铜仁民族学院承办的“美育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的倾听和学习,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美育是培育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力量,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

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

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

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运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会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同学、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

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

物理学家们已经发觉了某些奇异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

自然中的很多形态都是圆形的。

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善、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

大自然本身好像就是根据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

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善。

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赞叹根据数学上对数外形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

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长,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

这种生理的打算,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消失不舒适、反感。

但自然界,肯定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

绘画假如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肯定对称是不美的。

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

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

符合真善美的抱负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我认为,只有对四周世界布满美妙憧憬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细心培育一代新人。

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同学,才会对同学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布满美。

大学美育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美育实践心得体会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美育被视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系列美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校园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以下是我对大学美育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美育实践的意义大学美育实践,是指通过开展各类美育活动,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美育实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审美能力: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参与艺术创作,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美的追求。

2. 丰富精神世界:美育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情感、表达自我的平台,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丰富精神世界。

3. 促进全面发展:美育实践强调个体在审美、情感、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 培养创新精神:在美育实践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创新,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美育实践的形式大学美育实践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艺术鉴赏: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戏剧、音乐会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2. 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参与绘画、摄影、音乐、舞蹈等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作能力。

3.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文化节、读书节、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

三、我的美育实践体验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各类美育实践活动,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体验:1. 艺术鉴赏:我曾多次观看学校组织的音乐会和戏剧表演,这些活动让我感受到了音乐和戏剧的魅力,也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

2. 艺术创作:我加入了学校的摄影社团,通过学习摄影技巧,我逐渐掌握了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美,并用镜头记录下来。

3. 校园文化建设:我参与了学校举办的文化节,负责策划和组织文艺表演,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也提升了我的组织能力。

对高校美育工作的感想

对高校美育工作的感想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美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感美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高校美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此,我想就高校美育工作谈一些感想。

首先,美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人们往往将美育视为一种附属教育,认为它只是一种兴趣爱好,与学术成绩、职业技能等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美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校美育工作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高校美育工作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美育不仅是艺术欣赏、审美教育,还包括艺术创作、审美实践等方面。

在高校美育工作中,我们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观看音乐会、戏剧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美的魅力。

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如书法、绘画、摄影、舞蹈等,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到美的创造过程。

再次,高校美育工作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高校美育工作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

在开展美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例如,针对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开设绘画课程;针对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开设音乐欣赏和演奏课程。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美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此外,高校美育工作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美育教师是美育工作的关键,他们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美育工作的质量。

因此,我们要重视美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美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美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最后,高校美育工作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美育学习心得

大学美育学习心得

大学美育学习心得美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情感、审美和创造能力。

在大学美育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美育对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以下是我对大学美育学习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拓宽审美视野在大学美育学习中,我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演出。

通过观看和欣赏各类艺术作品,我拓宽了自己的审美视野,对不同类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欣赏不同艺术形式中的美,从绘画作品到雕塑艺术,从古典音乐到摇滚乐,都能够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带来的美的冲击和震撼。

二、培养审美情趣大学美育学习还帮助我培养了审美情趣。

通过观摩各种艺术作品和聆听音乐,我逐渐培养了对于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对于绘画作品,我学会了欣赏画中的构图、色彩和线条;对于音乐,我开始喜欢品味和感悟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美妙旋律。

通过不断地观察、思考和享受美的过程,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品味,也更加懂得如何去感受和表达美。

三、激发创造力大学美育学习给予我了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创造。

在美术课堂上,我学习了绘画的技巧和表现形式,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理解。

在音乐课上,我学会了弹奏乐器和演唱歌曲,通过音乐的创作和演绎,我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这些实践和创作的机会,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也更加了解了自己对于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四、提升综合素质大学美育学习还有助于提升我的综合素质。

在参与美育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合作与协调。

无论是在合唱团还是画室,我都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或演出。

这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提升了我的综合素质。

同时,美育学习也培养了我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我能够从中捕捉到艺术家的意图和信息,并进行深入思考和思考。

这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我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大学美育学习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大学美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美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美育的几点思考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美育”“美育”是人们进行审美时必须要经历的一种高级过程,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审美也是以基于“美育”之上并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为目的,所以,审美既是精神的象征,也是对于人格魅力的自我锤炼。

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

什么叫做“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我需要审美,需要美感修养,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美是一种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美”能让世界充满爱,能让人类和谐!就当今的大学教育的来说,我们往往是重视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之重要的“美育”。

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审美”,“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美”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那它还会剩下什么呢?或许就是“丑”与“恶”,那么在人的骨子里也就一定“装满”着报复、仇恨、怀疑,如果是这样:这个世界就会缺失来了“爱”,剩下的只有掠夺和战争了。

希特勒少年时原本酷爱美术,但因考试未能及第,与美术无缘。

试想:如果当时的主考官“高抬贵手”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多了一个创造美、爱美的人,就会少了一个战争狂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可以避免一场战争。

可见,这个世界如果缺失了“美”,现实将会变得多么地可怕。

当今社会,尤其是当今大学生,他们并不缺乏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过份渲染和教育,往往会冲淡和流失应存在他们心里的那份“爱”,往往会让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根本来不及“修炼”自己的那份“美”。

我们为什么要“美育”呢?答案很简单:通过“美育”可以美化人们的心灵,并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美”了,真正的“美”是可以改变社会的。

二、通过“美育”使大学生正确地“审美”(一)“美育”途径的多样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同学科的人感叹不懂艺术,不懂审美,他们觉得美很神秘、很遥远……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们去认识“美”去发现“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大学美育学习心得

大学美育学习心得

大学美育学习心得美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修养以及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参加大学美育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艺术的魅力和美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大学美育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大学美育学习拓宽了我的艺术视野。

在大学美育学习中,我接触到了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戏剧等。

每一门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通过学习这些艺术形式,我丰富了自己的艺术知识,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

我学会了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了对美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

其次,大学美育学习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艺术,我逐渐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观点。

在欣赏一幅画作或者听一首音乐时,我能够发现其中的细微之处,理解艺术家的用心之处。

同时,我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去解读艺术作品,形成独特的审美观点。

这些能力的提升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使我在生活中更加有品味。

第三,大学美育学习培养了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艺术学习中,我们经常进行创作实践,如绘画、写作等。

通过这些创作实践,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将其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这不仅提升了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些能力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能够得到应用,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四,大学美育学习让我在艺术实践中感受到了快乐和享受。

艺术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探索,我通过参与艺术实践,深刻体验到了其中的快乐和享受。

在创作过程中,我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尽情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种自由的艺术实践让我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快乐,也让我从中汲取到了积极向上的能量。

最后,大学美育学习促进了我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在大学美育学习中,我经常与同学一起欣赏艺术作品、讨论艺术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我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培养了我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完成任务的合作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不仅学习到了他们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也提高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大学美育的心得体会

大学美育的心得体会

大学美育的心得体会
第一,大学美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提高文化素养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各种形式的美学素养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二,大学美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感。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使学生在人生不同领域取得成功时,能够把握美和优美,发掘优秀艺术作品的价值,培育自己的审美情趣。

第三,大学美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同时也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通过团队协作、群体讨论等活动,学生们会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相互依存,也会意识到美术艺术对社会的贡献。

第四,大学美育能够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如今,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行业发展趋势有所转变。

大学的美育教育应该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和个人意愿,开设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以及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就业规划。

总之,大学美育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四维素质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大学美育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画画或者演奏乐器,更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

优秀的美育教育不仅是注重学生的艺术成就,也应该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个人兴趣发展。

大学美育学习心得范文(5篇)

大学美育学习心得范文(5篇)

大学美育学习心得范文(5篇)第1篇: 大学美育学习心得“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最著名的一句名言,他认为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美,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通过学习一学期的《美学概论》使我对“美”这种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在以前我只是通过感性来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这种认识也是非常肤浅的。

以前我对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看,美丽、漂亮,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美”与美相对应的就是丑。

学习了《美学概论》我知道了美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

美学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现实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

在《美学概论》里我们可以学习和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美感心理、审美活动的构造与形态等。

学习美学不仅可以学会审美、认识美,更能够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或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并在生活中用美学的思维来引领我们的生活方式。

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学会怎样正确的去认识美,发现美和审美。

有了正确的审美方式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当今社会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目的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在学习美学后我把美学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起来,通过总结我领悟到了素质教育应该包含:“德、智、体、美”。

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强调了教育的作用。

柏拉图尤其指出了美育的重要影响。

他主张美育与德育应该统一。

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的思想的萌芽。

学习美学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修养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更能够提高我们的品味。

罗丹一直坚信:“艺术即感情”。

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

他认为只要人们自己对某件事情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与心血,就一定能够发现美,即使是别人都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也能够发现美的所在。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同样在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大学美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近些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还要培养和塑造完美人格。

美育对人的思想、感情、意志、性格等都能产生深刻影响,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特殊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大学美育的现状
现在许多国家,如德国的“缪斯教育论”,就把美学、哲学、教育学与美育联系起来,并把美育作为探索的出发点;美国的“创造教育运动”,把培养人的创造力这一美育的中心课题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通过发掘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日本的“全人教育”也主张美育是培养完全人格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我国,为了解决教育领导观念上的问题,原国家教委体卫艺术司从上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各省教委主任、高校校长和教研机构领导干部美育培训班,从而使美育在许多地区的高校内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如北京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学校都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与爱好,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是,我们还应清楚地看到,美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全国高校还没有统一的美育大纲,也没有公认而且具体的测评标准。

另外,关于大学美育价值的全面认识,大多还是孤独地存在于那些哲学式的高深学术讨论或零星的教育实践中,远没有成为大众的观念或者至少是教育界广泛的观念和行动,这些对于高校审美教育的深入开展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二、美育对大学生的道德、智能以及身心素质的培养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美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根支柱,它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审美、创美能力,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今,我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德育,它往往忽视了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的主体性,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铄过程成为我国许多学校德育的主流特征,而信念的建立单靠理性的说教或简单的行为训练,已在全球范围内被证明是难以奏效的。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美育的储善、导善和立善功能。

美育之所以具备这个功能,是因为审美作为自由感受,含有自由意志的因素,有助于把对大学生道德规范的硬性要求转变为对他们自由意志的培养。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情感活动作为一种信息通道,将审美与伦理道德两种心理结构沟通起来,道德规范的强制性将逐渐被意志自由性取代,道德的法律将日益转化为个体的自律,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智能素质中最主要的是心智能力,即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对于有无美感的学生,他们的直接感受和认识程度大不一样。

美感并不单纯是由视觉和听觉来决定,同时还要有思维、感觉、愿望、联想以及其他种种。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右半球的开发,主要依赖于形象教育为特征的美育,美育能使高度活跃的形象思维通过“胼胝体”导入专司抽象思维的左半球,进而调入表象储存,进行重新组合,构成现实中没有的新的表象,从而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和创造能力。

我们知道,体育是健与美相结合的艺术,体育运动中矫健的体态、敏捷的动作、优美的造型以及高雅的风度,都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可以使人的心情舒畅、肌肉放松,保持大脑皮层抑制与兴奋的平衡,消除各种有害健康因素的干扰,促进有益于健康的生物化学物质分泌,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能,加强他们对于健美的自觉认识,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锻炼身体,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目前,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生活压力的加重以及自我调适能力的限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在承受着严峻的考验,并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

美育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它能够促进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种成分之间的协调,也能够促进个体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协调。

学生在欣赏和感悟各种美的同时,会沉浸在一种无比愉悦的精神境界中,这种来自视、听等高级感官的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如情感、想象、理解),会使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愉悦体验。

美育还可以使人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活力旺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以平和的心态和顽强的精神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挑战。

三、对实施大学美育的几点建议
空间上,审美教育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时间上,它贯穿于每个社会成员一生的各个时期。

大学美育具有系统性和深刻性,体现在高校学生教学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实施大学美育,我们应该:
(一)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

根据学生年级、个性的不同编写教材,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配以适当的教学场地,来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建设良好的校风、校园文化。

校风的美育作用,就在于能促使学生将人生价值内化,有意或无意地按照它的基本精神来塑造自己,这实际上也是提高学生自我价值与独立人格的过程。

(三)以人为本,创设优美的学校管理环境。

要通过管理服务进行审美教育,也就是使管理服务工作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而达到情化即情感化。

这首先要求管理人员敬业爱岗,并具备热心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使他们亲身感受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和开放性,与学校管理者产生情感共鸣。

(四)建立美育的评估体系,这在美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美育的评估体系既涉及到对已有美育活动的充分评价,又关系到美育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价值取向。

建立与完善美育的评估体系还能充分肯定美育工作者的成绩,对他们的工作和努力予以大力支持,使大学美育朝着健康方向不断发展。

因为美育涉及到的审美对象千变万化,即使面对同一对象,此人和彼人主体个性心理不同,此时和彼时的感受也会不同,几乎很难用不变的某个数量加以精确描述,而没有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公正的、科学的评价就很难实现。

因此,可以利用量的确切性和在一定范围内多级性的特点,采用调查问卷等具体形式,对审美活动及欣赏能力进行量化评估。

大学美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只有这样,美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因此,我国大学美育应根据时代的需求,吸收当代教育学、美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新的美育理论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加强大学审美教育,是人类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钟仕伦,李天道著.高校美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高华平著.中国传统哲学与美育和素质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