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家庭作业练习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初一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3)

初一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3)

初一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家的变迁课文理解题1.答案:家世代相传,是一个家族在同一地方连续生活和繁衍的意思。

2.答案: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3.答案:他决定为了家族传统,留在村中并继续守护。

4.答案:20195.答案:村子的房屋拆迁,以及年轻人选择去城市工作,导致了村庄的空心化。

词语解释题1.心甘情愿:形容情愿而且心里情感愿意。

2.回想:回忆。

3.传承:传统的发扬和继续。

4.诀别:道别,告别。

5.空心村:形容村庄人口减少或大部分房屋无人居住的现象。

问题解答题1.解答:你觉得村子会变成什么样子?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根据故事中的描述,村子面临房屋拆迁和年轻人外出工作的情景,可能会导致村子的人口减少,房屋空置,村庄变成空心村的情况。

因此,未来村庄可能变得荒凉,不再繁华。

2.解答:你认为家族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答案:家族传统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家族的精神支柱。

而现代发展则强调时代性和个人利益。

家族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也可以相互融合和平衡。

在遵循家族传统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保持家族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单元姨妈的礼物课文理解题1.答案:表现在妈妈对姨妈的态度有些疏远。

2.答案:苏珊,妈妈的妹妹。

3.答案:妈妈没有像把姨妈当成家庭的一员来关心和尊重。

4.答案:妈妈为人处事比较时尚,注重外表。

5.答案:大人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词语解释题1.羞耻:因为自己的错误或者某些事情感到难堪。

2.不快:不舒服或者不痛快。

3.灰心:由于不如愿或有所失望而感到无精神,气馁。

4.原谅:接受对方的过错或者错误后,不再追究或记恨。

5.惭愧:因为自己干得不好或者亏欠他人而感到不好意思。

问题解答题1.解答:姨妈为什么送给苏珊一个礼物?答案:姨妈知道苏珊在学校里面有些受伤,对自己没有什么自信心,所以想要用这个礼物鼓励她,让她重新振作起来。

【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教案完整全套【含习题解析答案】

【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教案完整全套【含习题解析答案】

【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教案完整全套【含习题解析答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包含了本学期所学的重点知识点,如重点词汇、语法、阅读理解、作文等。

通过本专题的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语文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还存在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巩固。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运用。

2.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3.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句和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如PPT、教案、习题等。

2.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语文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对本学期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呈现,如重点词汇、语法等。

通过具体的例句和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操练(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

如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篇阅读材料,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家庭作业汇总~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家庭作业汇总~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家庭作业汇总~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家庭作业是冀教版第五章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重中之中,大家必须注意起来,不要手懒,赶紧行动起来吧~ >>>《论语十则》
 一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家,____家,是____家学派创始人。

 二《论语》是___家学派经典着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及其门徒的
____,与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三按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为学》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________
 2.吾资之昏,不逮人也资:逮:________
 3.旦旦而学之旦旦:学:________
 4.久而不怠焉久:怠:________
 >>>《论读书》
 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消遣()运筹()装潢()轻鄙()
 狡黠()挑剔()咀()嚼驰惰()()
 >>>《我的长生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写在雪地上的书家庭作业题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写在雪地上的书家庭作业题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写在雪地上的书家庭作业题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ku…ng()野脊()背翅()膀泥w‘()2、按原文填空。

⑴它在旷野里一蹦一跳,( )了个弯,( )个大圈,然后( )过自己的脚印,往一边跑了。

⑵兔子一头( )进了雪地,大雕( )过去,一对大翅膀在雪地上啪啪扑扇,把泥污都( )了起来。

3、标题“写在雪地上的书”是指。

4、根据雪地上的脚印和痕迹,作者读出了二个故事,一个是,一个是。

5、俗话说:“狡兔三窟”,结合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认识。

6、除了雪地上的脚印以外,大自然还用很多方式向我们讲述故事,你能讲一个吗?第二部分:(一)⑴动物们走来走去,把脚印留在雪地上。

那些脚印并不是一下子都能弄清楚的。

⑵左边,那矮树林下面出现的是兔子的脚印。

后脚留下的脚印是长条形的,前脚留下的脚印是小圆形的。

兔子的脚印多半留在旷野间。

右边,是另一种动物的脚印,要略大一点,雪地上留下它锋利爪子的深痕,这是狐狸的脚印。

而兔子脚印的另一边还有一串脚印,也是狐狸留下的,只不过这只狐狸是向后跑的。

⑶兔子在旷野里兜了个圈子,狐狸也跟着兜了个圈子。

兔子的脚印向另一方向延伸,狐狸也跟着。

两串脚印在旷野中不见了。

⑷瞧,在另一边又出现了兔子的脚印。

一下不见了,一下又出现了……⑸兔子走着,走着,后来突然不见了,就像是钻进了地里!在兔子脚印消失的地方,留下一个乱糟糟的雪窝,四面有一条条光滑的痕迹,仿佛是人用手指头去抹过油似的。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内容。

8、兔子的脚印和狐狸的脚印有什么不同?9、下列分层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二)兔子能跳着跑,能跳得很远,它跳着跑的时候,后脚一下下都碰到前脚,这时候留下的脚印就是飞奔的脚印。

它飞奔起来,人眼都看不清楚。

路上有树桩。

兔子偏身一绕,就过去了。

可在树桩上……在树桩上蹲着一只大雕!大雕一见是兔子,马上飞起,追上兔子;一追上,就用它那双铁钩般的利爪去钩兔子脊背!兔子一头钻进了雪地,大雕扑过去,一对大翅膀在雪地上啪啪扑扇,把泥污都扇了起来。

初一语文《最后一片叶子》家庭作业练习题北师大版

初一语文《最后一片叶子》家庭作业练习题北师大版

初一语文《最后一片叶子》家庭作业练习题北师大版《最后一片叶子》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家品格,初一语文最后一片叶子家庭作业练习题来检测一下大家对这篇文章了解多少哦~一、基础知识1、读下面的词语,用线标出注音有错的字,在后边括号里写上正确的拼音。

触摸(cùmō)()忧郁(yóuyù)()愚蠢(yūchǔn)()蔑视(miěshì)()2、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账款昵称苔藓错综复杂B、倾泻嘲弄愚蠢提心吊胆C、一幢暴燥窗槛唠唠叨叨D、纳闷疲倦颤抖面面相觑3、文章中的“最后一片藤叶”指的是什么?它与文章中的琼西、贝尔曼先生有什么关系?4、把题目《最后一片藤叶》换成《最后的常春藤叶》好不好?为什么?5、“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的“透”你觉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6、贝尔曼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有什么美好的品质?二、同步解读"有五成希望,"医生一面说,一面把苏细瘦的颤抖的手握在自己的手里,"好好护理,你会成功的。

现在我得去楼下看另一个病人。

他的名字叫贝尔门--听说也是个画家。

也是肺炎。

他上年纪了,身体又弱,病得很重。

他是治不好的了;今天要把他送到医院里,让他舒服一点。

"第二天,医生对苏说:"她已经脱离危险了,你成功了。

现在只剩下营养和护理了。

"下午苏跑到琼西的床前,琼西正靠在那儿,安详地编织着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毛线披肩。

苏用一只胳臂连枕头带人一把抱住了她。

"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小家伙,"她说,"贝尔门先生今天在医院里患肺炎去世了。

他只病了两天。

头一天早晨,门房发现他在楼下自己那间房里痛得动弹不了。

他的鞋子和衣服全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

他们搞不清楚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他究竟到哪里去了。

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涂抹着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面,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家庭作业练习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家庭作业练习冀教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业练习一、给加黑的字注音:1.拔拨2、溯漱 3.、挑衅河畔 4,、穿梭英俊 5 、慷慨气概6、惟妙惟肖肖邦7、屋檐瞻仰赡养 8.、徒弟陡峭迁徙二、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人民英雄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____(屹立、矗立、耸立)在天安门广场南部。

2.____(愤激、愤慨、愤怒、愤懑)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

3.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_____(峻险、峻峭、陡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____(茂密、茂盛、浓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

4.国民党认为不能_____(逾越、跨越、穿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

5.纪念碑是用一万七千块____(坚硬、坚固、坚实)的花岗石和____(银白、雪白、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

6.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____(会集、齐集、集中、集结)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

7.浮雕上_____(呈现、显现、显示、展示)出抗日战争的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

三、熟读课文后填空。

1.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在天安门____和____遥遥相对。

它的兴建时间是____。

2.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____,是用____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

3.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方向朝____、__,碑心石重_____,高____,毛主席题字是_____。

4.人民英雄纪念碑共有_____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

•浮雕高______,合在一起共长____。

每幅浮雕里有_____英雄人物。

四、判断下列句子正误,错误的予以改正。

1.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是鸦片战争。

2.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3.“八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

4.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是“抗日敌后游击战”。

10往事依依—语文人教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测试(含解析)

10往事依依—语文人教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测试(含解析)

10 往事依依—语文人教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作家之路①童年时代,我跟好多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孩子一样,打弹子,飞香烟牌子,打康乐球,抽转轴儿,滚铁环……哪样不玩啊!光是这样玩玩也不够味儿,我经常想新花样,不是到绍兴路上那不花钱的小花园去玩“官兵捉强盗”,就是穿过襄阳南路或岳阳路,到肇嘉浜去摸螃蟹、捉小鱼……②别人不敢往楠竹竿的顶上爬,我能爬上去,还往下做鬼脸;别人不敢从丈来高的围墙上往下跳,我敢跳下来,明明脚板心好痛,我还嘻嘻笑;下一节课的时候,我经常在偷偷地做上一节课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等到放了学,我把家庭作业做完了,于是就拉着没做作业的同学一起去玩。

我爸老是叹气说,这么发展下去的话,长大了会变成个什么样子……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少儿期刊《儿童时代》。

这本有字有画的书,很快吸引了我。

里面的小故事、寓言、猜谜语、小游戏,还有念起来朗朗上口的小诗,比我那调皮捣蛋的生活有趣多了;比我们那条长长的弄堂,比弄堂外灰白色的柏油马路,也有趣多了。

从这本薄薄的书上,我知道了世界上有高山、大海、冰川。

啊,原来书里面有这么多吸引人的东西呢!读了这一本书,我又开始寻找另外一本。

我读了一本又一本《儿童时代》,还津津有味地学着做那上面刊登的小游戏,挖空心思猜着上面的谜语。

④就这样,《儿童时代》给我打开了通向世界的门户。

每读到一本,我总是又惊喜、又震动,读完了,还兴致勃勃地给小伙伴讲呢!书本以它壮丽绚烂的境界给我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图画,给我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它逐渐深深地吸引了我。

空闲时的我,差不多都扑到书本上去了。

爱上了书,弄堂里小伙伴们的喧哗声我听不见了,滚铁环、踢足球的声响也不会惹得我心痒了。

⑤随着日子过去,书越读越多,差不多已经脱离了顽童行列的我,开始变得好幻想起来了。

⑥在儿童时代的这一时期,我做过多少梦啊。

读了描写天空生活的书,我想着长大了当一个飞行员;读了描写大海生活的书,我立志要当一个体魄强壮的海员;读了描写战争的书,我又想着该当一名司令员……⑦所有的梦都像肥皂泡那样一个一个破灭了。

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暑假作业Word版111附答案

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暑假作业Word版111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暑假作业作业要求:1、整个作业书写一定要认真,用正楷书写,版面整洁,字体清晰。

2、成语作业要认真查阅成语含义并造句。

3、文言文作业要每行写不少于五个重点词的解释,在空白处写短文的翻译,理解短文含义。

4、现代文阅读要认真阅读文章,每篇文章做不少于五处的批注,做题时用黑色笔书写,红笔修改错误。

5、摘抄类作业可以摘抄精彩片段,也可以写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6、作文要自己创作,不允许摘抄,可以参考精彩的描写语句,不可以整篇摘抄。

7、家长要认真检查孩子每天的作业,检查后方可签字。

作业清单:七年级语文暑假作业(一)一、词语积累。

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因人成事:解释:造句:(2)三寸之舌:解释:造句:(3)伤弓之鸟:解释:造句:(4)梅开二度:解释:造句:(5)窃符救赵:解释:造句:(6)胡服骑射:解释:造句:二、记叙文阅读。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莫言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今天是大集。

”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

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我熟悉这棵白菜。

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

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

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

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七年级家庭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蜕化( ) 洗濯( ) 倔强( )
②玷污( ) 扒窃( ) 诅咒( )
2.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①无精打彩( ) 改斜归正( )
②可望不可既( ) 不能自己(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矿泉水的小店。

②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③通过对《理想》的学习,使我明白了诗的写作特点。

④我国的诗歌有悠久的历史。

4.根据上面诗句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诗句。

月光照耀在水面上,
月光也照耀远近的田野和山岗;
它照耀无数的农村和都市,
5.《理想》节选自《》,作者是代作家。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6.怎样理解“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这句话?
7.找出与《在山的那边》内涵相同的句子?
8.“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既是“获得”
又是“牺牲”矛盾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9.最末一节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10.你有什么理想?准备如何实现你的理想?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测试二
一、基础部分
1.给加点字拼音标调。

点燃( ) 黎明( ) 缀连( ) 脊梁( )
倔强( ) 鬓发( ) 洗濯( ) 玷污( )
2.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wēn( )饱fán( )荣hú( )线zǔ( )咒荣yù( ) 寂liáo( ) pāo( )弃妖mó( )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倔强:(性情)刚强不屈洗濯:洗
B.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玷污:弄脏
C.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寂寥:寂寞
D.绝处逢生:无路可走时又出现转机碌碌:平庸,没有生活目的
4.对诗的内容解说有误的一句是
A.《理想》这首诗不仅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理想,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如何为理想奋斗。

B.诗中有一些富有哲理的诗句,含义深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C.“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引你走到黎明。

”这一段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只有排比。

D.“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是说一个平凡的人只有你有理想,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二、阅读
阅读下面几段诗,完成5~8题。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_______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 )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 )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_______;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_______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5.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字。

6.给加点的字注音。

7.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1)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2)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8.对这几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有罪的人重新树起理想,就能重新做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B.失去理想的人就是平庸的人,就会怨天尤人。

C.英雄本有理想,但一味地夸耀自己的功勋也便成了庸人。

D.最后两句告诉了我们实现理想的社会背景是二十世纪50年代的中国社会。

参考答案
测试一
一、1.①tuì zhuójué ②diàn pá zǔ
2.①“彩”改为“采” “斜”改为“邪” ②“既”改为“即” “己”改为“已”
3.④
4.(参考)它也照耀着遥远的我的故乡。

5.流沙河诗集当流沙河
二、(一)6.理想能指引遇到艰难困苦、没有出路的人奋勇前进,克服不幸与坎坷找到生路。

7.(参考)《在山的那边》:“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
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理想》:”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以上诗句都说,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

(不止这些,还可以再找,说说相同之处)
8.不矛盾。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

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

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9.比喻、对偶。

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幸福,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请乘理想之马……”两句象征大好形势。

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我们实现美好理想的的年代。

10.(参考)当一名作家。

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努力学习,多读多练。

(其他的也可以,但必须是思想健康的、向上的)
测试二
一、
1.rán lí zhuì jǐ jiànɡ bìn zhuó diàn
2.温繁弧诅誉寥抛魔
3.C
4.C
二、
5.玷污功勋诅咒
6.pá tuì
7.(1)理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总有些人丢弃理想,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没有理想,庸庸碌碌醉死梦生。

(2)为理想奋斗,最终就会实现理想。

8.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