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展示城市文化特色的滨水空间规划设计_宿迁市古黄河西楚文风概要
宿迁市湖滨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及重点项目旅游策划

宿迁市湖滨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及重点项目旅游策划一、引言宿迁市湖滨新区地处江苏省中部,是一片拥有丰富资源和悠久历史的宝地。
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制定一个全面规划和策划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旨在探讨宿迁市湖滨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总体规划以及重点项目的旅游策划,希望能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二、总体规划1. 概况宿迁市湖滨新区地处长江流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
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旅游示范区,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 规划内容(1) 宏观定位: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文化传承为灵魂,以旅游创新为动力。
(2) 发展目标:力争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重点任务: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旅游名镇名村,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三、重点项目旅游策划1. 沿江生态带建设(1) 规划建设多条生态长廊,打造湿地公园、生态农庄等吸引游客的景点。
(2) 强化自然保护,开展生态修复,保护江河湖泊水系。
2. 建设文化主题小镇(1) 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具有独特主题的文化小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
(2) 开展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吸引游客参与。
3. 打造特色民宿(1) 鼓励当地农民转型发展,建设特色民宿,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
(2) 开展民宿体验活动,如采摘果蔬、制作手工艺品等,增加游客互动。
4. 开发旅游线路(1) 联合当地景点,推出多样化的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强化景区间的交通连接,方便游客畅游整个旅游示范区。
四、总结宿迁市湖滨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规划和策划需要全面考虑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传承文化遗产。
只有在统筹规划、精心策划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提升当地形象和吸引力。
希望宿迁市湖滨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蓬勃发展,成为华东地区的旅游热门目的地。
塑造富有个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宿迁市项王故里规划设计为例

口。宿迁市项王故里规划设计就是以 “ 塑造富有个 多的反思:城市建成区的快速形成 、对大型和巨型 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为目标导 向的城市规划项 目, 城市空间的极端关注致使城市中相对缺乏一些贴近 在探索不同体验模式的基础上,提 出了两种不同的 城市生活的人性化、精致化的公共空间;在新建的、
所 ……
1 2对城市公共空间作用的重新认识 .
相对缺乏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根本原因在 于: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和特点缺少正确、全面
11 . 对宿迁市城市公共空间现状的认识
的认识。城市设计的核, 务是创造适合多样城市 任
位于徐州城市东南部的宿迁市,虽然是一个新 生活的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而多样变化的城市公
古黄河河水的几次改道使得13地都是水面和湿地滩涂经过多次修建的防洪堤也使得基地中央的地平标高比周围22整合基地现状城市公共空间是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前提幸福路是宿城区的最主要城市干道这条线性开放空间起源于宿城老城区是宿迁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最主要的南北向城市干道因此它在宿迁城市历史上所起38古防洪堤两侧的街巷空间道路低m如此之多的水面和巨大的高差为组织水上游活动和塑造多样的滨水的富有亲和力的公共空间提供了可能
筹建的人 口为 5 5 1 万的地级市,但老城区宿城区却 共空间实际上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城市公共活动内容
20 牵 0 8 第5翔第2 卷3 4 7
维普资讯
和 不 同 的城市 公共 活 动参 与 者的要 求
“
。
正
的作 用
义
基于理性思维与感性构思的新城规划与设计——以宿迁市湖滨新城概念规划国际征集为例

23 3 . 号方案 ( 4 图 )
提 出新城功能定位 综合性新城 区。 以 条码城市 的设计理念 ,强调原 生态的 自然环境 +鱼骨状的空间结构 ,以此提供 富有成长性 的新城空间架构 . 体 现各组团发展机会 的均 等性 以及 设施共享的均等性 。 主要特点 :较好地 处理 了城市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 护之 间的关系 .利于湖 滨新城 与主城 区联系和 实施 有序发展 ;注重 对湖滨地 区的保护 ,留出了较充足的 滨湖绿带 ,有利于骆马湖水体保护和滨湖新城未来环境 品质 的提升 。
图2 1 号方案
Fi . a n n c e o 1 g 2 Pl n i g s h me N .
和 反规划”的设计方法 .结合基地特征开辟 自然的生态廊道 ,于湖滨与城市建 设用地 之间设 立绿化缓 冲区。提 出了浮岛 、生态型居住的设计概念 。
北部生态旅游组团的 集 中分散式 的组团空间结构形态。
主 要特 点 :对基 地 环 境 进 行 了较 细致 的分 析 , 重 与 基 注
地现状条件的结合 , 总体规 划结构合理 , 土地利 用组合类型 多样 ;规划内容全面 ,有一定的深度 :城市设计手法娴熟 .
【 文章 编号】 1 0 —1 2 2 07 0 —0 8 —0 2 9{ 0 ) 6 0 8 5 0 3 【 中图分类号】 T U9 84 【 文献 标识 码】B
大运河与主城接壤 ,总面积 8 ( 1 现状 用地 中包括 1m 图 ) k 小部分城镇建成 区、约 1k 0m 高教 园区.村庄 用地和少量耕 地 .同时已形成 四纵十三横 的道路系统 。 江苏 省 十一五 ”规划 明确提 出重点加大对宿迂 的扶 持, 为增强城市发展 的动力 ,宿迁市委 、 市政府提 出了 ” 引 湖纳 山 的空 间发展战略 , 在此背景下 , 0 6 5 20 年 月宿迁市 规划局组织 了宿迁市 湖滨新城概念规 划国际征集 ,希望通 过征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方案 ,明确湖滨新城 的功能定位 , 确定适宜的开发规模 ,探讨科学合 理的空间结构 、土地使 用 、交通组织 、滨水资源利用 、生态保 护等 ,为该地 区下阶 段的规 划和 开发建设 提供 技术支撑 。
基于展示城市文化特色的滨水空间规划设计_宿迁市古黄河西楚文风景区景观设计

图 2 规划总平面图
规划设计析与周边大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现该区域与 城市的协调发展, 并成为全面提升周边整体景观 环境品质和带动周边用地开发建设的龙头。
3.3 融入文化, 体验时尚 挖掘西楚文化的精华, 在尊重宿迁传统历 史文脉的基础上, 融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手 法, 突出体现浓郁的人文气息与文化氛围, 创 造具有宿迁特色的生态滨水文化廊。
城市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充分认识城市的 文化意蕴, 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去认识城市、 把握城市, 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 践,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优秀的城市滨水空 间规划设计, 对整个城市文化特色的展示有着 重要的意义。 在现今每个城市都非常关注城市 特色的展示, 人们自然对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 体现也愈来愈关注, 特别对城市河流、 水道的 文化特色期待也就愈来愈多。 因此, 城市特 色、 历史文化与滨水空间的关系显得尤为突 出, 城市滨水景观的文化塑造, 再度成为景观 规划设计的重点。
1.2 现状分析 楚地文风景区位于古黄河-运河风光带风 景名胜区内, 紧邻宿迁学院, 周边有项王路、 黄河南路、 厦门路、 富康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与 城市相连, 面积 121.3 公顷。 目前古黄河成为宿迁城市的一条景观河 道。 经过调查分析, 发现目前古黄河两岸在社 会经济、 用地布局、 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和沿 河景观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表 1)。 但是宿迁古黄河也有很多潜在的优势条 件。 它不仅是宿迁城市的主要水脉, 还是西楚 文化的源泉, 是宿迁先民的摇篮。
【参考文献】 [ 1] 武延 海 . 追 求 城 市 的 灵 魂 [ J ] . 城 市 规 划 , 1997( 3) :25- 28. [ 2] 王建国,吕志鹏. 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 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J ] . 城市规划, 2001( 7) : 41- 46. [ 3] 张翠蓁, 姚亦锋. 滨水景观设计及其历史文 化承载再现的研究—南京外秦淮河规划. 中国 园林, 2004( 4) . [ 4] 徐欣宏. 城市水系与江南地区城市特色的传 承—以 湖 州 市 南 浮 区 新 中 心 区 城 市 设 计 为 例 . 南方建筑,2006( 1) .
宿迁古黄河楚地文风景观片区概念规划

提 升 和 重 塑 了城 市 形 象 。
关 键 词 : 市 滨水 景 观 ; 史文 化 ; 市形 象 城 历 城 d i1 .9 9 isn1 0 — 5 42 00 .7 o:03 6 [i .0 6 8 5 .01 .80 2 .s
1 项 目背 景
果。
3 规 划 定 位
31 系 统 定 位 .
基地周边水 网密布 , 东邻京杭运河 , 北邻骆马湖 , 西邻 民便
河; 南侧紧邻环城南路 , 周边有项王路 、 黄河南路 、 厦门路 、 富康
大 道等 城 市 主干 道 与 城 市 相 连 ;基 地 周 边 用 地 主 要包 括 居 住 、
教育、 商住 、 商业金融 、 公共绿地等 ; 西侧 紧邻宿迁经济开发 和创造人工环境 、 把 建筑及其空 间序
列, 达到人 与 自然 的共生 。
52 发 展 闲暇 。 . 带动 服 务
北至金田国际广场: 南至环城南路, 总面积约为17 1 1. 公顷。 6 基
地 内 现状 用 地 较 单 一 , 本 为林 地 、 塘 , 外有 少 量 居 住 用 地 基 水 此
规划将 “ 楚地文风 ” 区打造成 为古黄河风光带上重要 的 片
旅游 区, 建成宿迁市最具 特色的城市休 闲服务业基 地 , 为宿 成
迁展示城市形象的窗 口, 构建以放松心情 、 恢复体力 、 受生活 享 为 目的的休闲天堂。
5 规 划 理 念
51 生 态 先 导 . 度 开 发 . 适
在古黄河风景区中重点体现 “ 西楚文化 ” 。
32 . 功 能 定位
宿迁—— “ 第一江山春好处 ” 。 宿迁市古黄河风光带风景名胜区2 0 年 1 0 5 月被江苏省林业 局批准设立为省级森林 公园 ,0 5 7 2 0 年 月被 宿迁 市人 民政府批 准为市级风景名胜 区 ,0 6 月被江苏省人 民政府批 准为省 20 年8
滨水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

滨水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滨水沿岸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一、项目概况*******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于地级宿迁市,南濒洪泽湖,北连沭阳县,西南与泗洪县接壤,西北与宿豫区毗邻,东部与淮安市淮阴区交界。
泗阳历史悠久,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两千年建县史的古老城市,夏商时属徐州,周代属青州,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建凌县,汉武帝元鼎元年在泗水下游之北置*******,始称泗阳。
西汉泗水国都城驻跸之所,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
中国八大名酒——洋河大曲自此发源,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穿境而过,全国四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依膝而卧。
京杭运河是我国发展内河水运“两横一纵两网”总体布局规划方案中南北纵向大通道,是内河运输的黄金水道。
宿迁段全长112km,等级为内河二级,经徐州从宿迁西北横贯东南,主要承担从山东、徐州到苏南、上海、浙江的煤炭、矿建、水泥等运输任务,根据宿迁段四个梯级船闸的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全年货物通过量为59986万吨。
可以说她是宿迁境内最重要的内河航道,在宿迁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与公路、铁路一起构成的宿迁交通运输总骨架中发挥着水路运输的重要作用。
按照新一轮*******城总体规划确立的“以两河风光、楚汉文化为特色,以纺织服装、精深木业和电光源为支撑的新兴中等工贸生态城市”的定位,由运河北岸中心城区、运河南岸古镇区及省级经济开发区构成的“三区”用地格局已经形成。
本次“*******京杭运河沿岸景观风貌规划”是旨在保护古运河,为古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实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古城风貌、改善人居环境,使之成为泗阳城市新亮点、新名片的一个文化、旅游、商贸景区综合建设项目;需要进一步挖掘运河水文化,彰显滨水城市特色,充分发挥运河的历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打造“滨水城市、运河新城”。
二、项目思考1、本案重点解决的问题(1)如何避免城市与河关系的脱节(2)如何保证河流两岸设计的整体性(3)如何增强沿岸地区生态建设(4)如何解决运河滨水区域的可达性、可视性、参与性和经营性,使之成为*******休闲旅游的品牌和城市绿廊,并能增加就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5)如何提高地段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营造出特色鲜明又富有地方文化内涵的城市形象(6)景观水体往往与自然界中的大水体相连,水位受大水体涨落的影响非常大,造成亲水平台的设计受到极大制约,建成后也常常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留下了安全隐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7)如何综合考虑政府、开发商以及当地居民等多方面利益要求,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争取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2、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思路(1)按照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风貌要求,促进城市近河区域的发展,适当增加生活服务用地的比例;根据防洪要求与实际地形,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岸线设计,使河流与堤岸间实现自然过渡与衔接,增强亲水性。
宿迁宿城区:文化底蕴与人文景观的穿越之旅

宿迁宿城区:文化底蕴与人文景观的穿越之旅宿迁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中,宿城区是宿迁市的核心区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宿城区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闻名,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古老文明的瑰宝。
一、秦楼汉廊:历史文化的见证宿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
在秦楼汉廊中,可以欣赏到大量保存完好的秦汉文物,如瓮棺、壁画、陶俑等。
这些文物有着悠久的历史,见证了宿城区的繁荣和发展。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秦汉文明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艺术造诣。
二、古街小巷:文化底蕴的熏陶宿城区保存着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街小巷,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并且完好地保留着古代的建筑风貌。
这些古街小巷如同一本书,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和居民的生活。
走在石板铺就的小巷中,仿佛能够穿越到过去的岁月,感受到古人的生活场景,领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三、古城墙:古老壮丽的城市边缘宿城区的古城墙是宿迁市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之一。
这座古老而壮丽的城墙见证了宿城区的繁荣和沧桑。
登上城墙,远眺宿城区的全景,可以一览无遗地领略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城墙上还设有观光平台,游客可以在那里欣赏到城市的美景,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
四、名胜古迹:文化底蕴的精彩展示宿城区还拥有许多名胜古迹,如丰收园、双桥亭、赵官衙等,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壮丽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
丰收园是宿城区最大的园林景区,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闻名。
双桥亭是一处古老的建筑群,拥有精美的石刻和雕塑,展现了宿城区的艺术魅力。
赵官衙是一处具有浓厚古代氛围的古迹,保留着完整的古代政府机构和建筑构造。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瑰宝宿城区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苏州评弹、楚剧、丝绸制作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宿城区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评弹是一种精致细腻的音乐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音乐的艺术瑰宝。
楚剧是宿城区的传统戏曲表演形式,以其激情奔放和豪放不羁而著称。
楚风汉韵 宿迁城市展览馆

步 入 总体 规 划 展 区 , 宿 迁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数 字 沙 盘 赫 然 在 目。 墙 面 三 折 幕 投 影 ,
” 的 亲 民思 想 和 现 代 化 展 览 馆 的参 与 字 沙 盘 、 3 D未 来 影 院 空 间 、 多 媒 体 城 市 笑 动 的 布 展 氛 围 。 如 果 说 材 料 是 展 示 的 身
互动 性 。展 陈 设 计 多 元 化 、 立体 化 , 功 脸 墙 、 智 慧 城 市 综合 体 验 区 , 充 分 体 现 亲 民 体 , 那 么 光 效 就 是 展 示 的 灵魂 。 该 馆 除 了 局精 、 美、 特、 真 , 是一座集 规划展示 、 互动 这一特点 , 让 市 民可 以 零 距 离 “ 触 摸” 传 统 的普 通 照 明外 , 还 根 据 不 同 的 展 示 区 域、 展 陈 内容 , 应 用 视 觉 传 达 照 明 和 气 氛 照
媒体 互 动 触 摸 桌 , 将 宿 迂 酒 文 化 相 关 内 容
陈列其 中 , 参 观 者 可 通 过 互 动 点 击 了 解 详 情; 在 古 色 古香 的青 砖 墙 面 上 , 以 图文 写 真
结 合 多媒 体 影 片 , 向 参 观 者 直 观 呈 现 酒 都 宿迁千年酒 文化 的深厚渊源 , 品 味 中 国 酒 都 的厚 重 香 醇 。
内敛 的第 一 感 觉 。正 前 方一 面 古 朴 卷 轴 式 的城 市 主题 浮 雕 墙 率 先映 入 眼 帘 , 凸显 “ 楚
I 宿 迁城 市展 览馆 夜景
中国 酒都 ” 互动 演示 区 3 充 满线 条感 与延 伸感 的展 示空 间
一
层平 面 图
0 4 05
; 二 层平 面 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脉:
——
—指构建“楚地文风”基本结构的古黄河景观水脉。
二核:
——
—以古楚桥为中心的滨水休闲景观核;
——
—以古楚街为依托形成的文化休闲景观核;
三区:
楚歌雄风景观风貌区——
—滨水商务休闲区——
城市文化特色就是指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有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其地域文化与其景观空间的完美结合,是人们认知一个城市并对这个城市所体验的形象性、艺术性和生活性的概括。
宿迁素有“西楚霸王”故里、
“杨树之
乡”的生态城市,历史悠久,运河文化、西楚文化积淀深厚。现今宿迁古黄河结束以往通航、行洪的历史使命,将担任体现宿迁滨水城市特色的新使命。近几年宿迁市政府首先从古黄河清污和驳岸整治开始,经过精心规划和多年的建设,取得一些成绩,但同时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
析与周边大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该区域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并成为全面提升周边整体景观环境品质和带动周边用地开发建设的龙头。
3.3融入文化,体验时尚
挖掘西楚文化的精华,在尊重宿迁传统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手法,突出体现浓郁的人文气息与文化氛围,创造具有宿迁特色的生态滨水文化廊。
4景观策略研究
4.1对滨水岸线中与重要的景观区域相邻接的部分给予关注,并满足大量游览者所需要的硬地广场及步行通道,以及从河对岸出发的可达休闲空间系统。
4.3增强空间的休闲功能,方便市民健身康体需求。
4.4完善旅游观光系统,充分考虑电瓶车和水上观光的需求。
注重不同时段和季节的景观营造,重点突出夜景打造(图2。5景观结构研究
—演绎一幕霸王豪情的生活片段
楚萃文风景观风貌区——
—滨水文化休闲区——
—吟诵一首西楚国学荟萃的诗歌
楚韵民风景观风貌区——
—滨水民俗休闲区——
—讲述一串民俗文化特色的市井故事
6规划设计构思研究
规划构思的目的是让楚地文风景区成为宿迁城市的文化品牌和象征,让人们充分感受宿迁西楚文化特色的文化氛围。针对地段内历史沿革和功能发展的特点,以及不同区段的文
1规划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
1.1背景分析
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
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国内外对于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我国长江流域的很多城市都有着水的文化积淀。宿迁城市水网密集,滨水区建设也有很长的历史渊源,黄河
公园、运河公园、湖滨新城等。这些都是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特色,同时也是构成城市整体架构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说城市滨水空间在城市的产生、选址、发展和繁荣的这一系列过程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文化;规划设计城市是文化的集中表现,充分认识城市的文化意蕴,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去认识城市、把握城市,对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秀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对整个城市文化特色的展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今每个城市都非常关注城市特色的展示,人们自然对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体现也愈来愈关注,特别对城市河流、水道的文化特色期待也就愈来愈多。因此,城市特色、历史文化与滨水空间的关系显得尤为突出,城市滨水景观的文化塑造,再度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
但是宿迁古黄河也有很多潜在的优势条件。它不仅是宿迁城市的主要水脉,还是西楚文化的源泉,是宿迁先民的摇篮。
2规划目标及概念研究
2.1规划目标研究
通过对古黄河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和污水治理,创造宿迁特有的滨水历史文化区。充分体现古黄河作为纵贯宿迁南北,联系老城和新城的轴线作用,展示宿迁历史文化资源,体现西楚文化特色,使其成为记录生态宿迁城市的一条景观河;养育生态宿迁城市的一片生态林;滋润生态宿迁城市的一股西楚风。
图3主题特色示意图
图4古楚园效果图
图5下相印象效果图
化、自然特色和现状特点,进行以下分段规划构思:
1.2现状分析
楚地文风景区位于古黄河-运河风光带风景名胜区内,紧邻宿迁学院,周边有项王路、黄河南路、厦门路、富康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与城市相连,面积121.3公顷。
目前古黄河成为宿迁城市的一条景观河道。经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古黄河两岸在社会经济、用地布局、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沿河景观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表1。
2.2规划概念研究
根据楚地文风景区自然地貌特征以及沿岸历史遗迹分布情况,本研究把景区分为3个景观风貌区即:楚歌雄风景观风貌区、楚萃文风景观风貌区、楚韵民风景观风貌区(图1。
规划以西楚文化为主要线索,提出6个规划概念:
(1将宿迁西楚文脉中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民生故事,以现代的元素进行提炼,强调文化的互动式参与和体验。
(2将百姓人家的生活场景,用景观设计的语言表述,为市民带来层次丰富的休闲场所。
(3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进行空间环境的再创造,把握和创造人工环境、建筑和空间序列与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
(4创造连续不断的滨水步行道路及旅游交通线路。
(5恢复楚街轴线,突出古楚园商贸区的繁华历史,优化环境。
(6配合古运河、骆马湖、民便河规划,增强城市滨水生态网。
表1
古黄河楚地文风景区存在的问题
张鑫磊张彧王云翔曹隽
基于展示城市文化特色的滨水空间规划设计
———宿迁市古黄河西楚文风景区景观设计
【摘要】在对宿迁地区历史文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就古黄河历史文化特色进行了论述,探讨历史文化与滨水空间的关系,及如何在滨水景观中传承历史文化。现以宿迁市古黄河西楚文风景区景观规划为例,对该地的资源现状作了调查,剖析今后发展方向,探讨如何对历史文脉进行归整、再现,最后讨论滨水景观设计对历史古迹及文化再现的重要性和宿迁滨水城市发展的特色之处,以期在城市建设中尽量发扬和构建地域文化特色。
3开发策略研究
3.1发展闲暇,带动服务
大力发展服务闲暇业,形成具有重要城市服务功能的大型滨河节点。整合基地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创造一个便于城市居民使用的游憩休闲生活空间。
3.2完善结构,推动发展
完善古黄河的城市景观结构,形成古黄河中部以西楚文化为特色的城市休闲景观空间。分
图2规划总平面图
图1功能分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