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是现代社会中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基础。
传播制度是指一套规范和约束媒体行为的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自律机制等。
媒介规范则是指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保证媒体工作的公正、客观和负责。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是为了解决媒体行业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产生的。
在传播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
因此,传播制度的建立和媒介规范的制定是必要的,它们可以规范媒体的行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保护公众的利益和权益。
首先,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
媒体作为信息传递和传播的中介,其内容和形式对公众的认知和理解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传播制度应当规定媒体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媒介规范也应当限制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和误导公众。
其次,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工具。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规范媒体的行为,防止媒体滥用权力,传播虚假信息或挑起社会矛盾。
通过建立权威的传播制度和明确的媒介规范,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稳定。
此外,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还可以促进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媒介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都面临着经济利益和商业竞争的压力。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规范媒体行业的竞争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和恶性竞争的出现。
同时,它们也可以规范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提高整个行业的职业水平和声誉。
综上所述,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媒体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它们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促进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依托于合理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媒体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和有价值的信息。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媒体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规范理论

言论自由的三层辩护理由
第一层,无论是政府抑或民众中的大多数, 都无权禁止一种意见的发表。 “多数的暴政”
言论自由的核心含义在于保护少数派言论, 少数派言论的保护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言 论自由程度的重要标准。
限制言论自由的危害 : 第一,限制言论自由使得人们不得不隐瞒 自己的意见。
安东尼•刘易斯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 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 文案》 Make No Law :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安东尼•刘易斯(Anthony Lewis),1927年3月生于 纽约,毕业于哈佛学院。 曾任《纽约时报》记者编 辑。1955年、1963年两度 获普利策奖。
第一,功利主义并不能时刻维护言论自由。 功利主义以言论自由的实际效果作为评判 标准,关注听者的利益而非言者的利益, 将言论自由变成只具有工具价值的手段。 如果社会以功利主义原则维护言论自由, 就隐含着限制言论自由的危险。一旦言论 自由危害功利主义者珍视的其他目标时, 功利主义者就会限制言论自由。
有的国家的政客熟谙新闻传播的这一特征,将其转化 为控制新闻的手段。例如安排“有时间性的人为制造 的事件”。如果不想让媒体大张旗鼓报道,就延迟至 周五晚间发布消息,让记者没有充分时间和机会采访 求证,因而较易接受发布方的见解。
在截稿时间的压力下, 记者不得不依赖消息 来源,造成报道的肤 浅或片面。反之,则 在白天稍早发布消息, 以方便记者多方收集 材料来深入报道,从 而扩大议题的影响力。
第二,思想市场并 非完全竞争,言论 的“沉寂化效应” 会促使政府干涉言 论。
费斯《言论 自由的反讽》 新星出版社
第三,密尔缺乏对理论假设的论述。 功利主义者对言论自由的辩护有一个先验 的假设,即真理的相对性、暂时性、多元 性。如果真理是绝对的、唯一的、永恒的, 那么言论自由不仅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 甚至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传播学 第八章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关于传媒制度的规范理论归纳为以下六种: 1、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媒介规范理论;
2、自由主义( Libertarian )媒介规范理论; 3、社会责任( Social responsibility )媒介规范理
论; 4、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
5、苏联的共产主义( Soviet-totalitarian )媒介理
论; 6、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7、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
传播制度的概念
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 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包括:
与政府的关系; 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 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
反映了一般民众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 垄断程度的加强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呼声。
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少地方自治体规 定,商业有线电视必须开设“开放频道”,允许受 众个人或团体可以按申请时间先后顺序播出自己制 作的节目。
返回
五、苏联的共产主义
( Soviet-totalitarian )媒介理论;
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 一句话,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
关系的复杂性。
返回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为了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 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例如英国和日本 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的制度, 德国和部分欧洲国家采用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 意大利是公私合营制度,美国主要采用私有企业制 度,但规定实行特许制,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的规范理论

新华社接到群众举报后,高度重视,要求严肃查处。中纪委 驻新华社纪检组和社监察局立即成立调查组,对4名记者的违纪问 题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决定给予鄯宝红开除党籍、开除 公职处分,给予安小虎开除留用察看处分,分别给予王东平、谭 旭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据悉,在采访事故前后,《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和 《山西生活晨报》3家新闻单位的7名记者收受矿主杨治兴等人送 的现金共4.5万元,其中:《山西经济日报》记者苏勇收受8000元, 《山西法制报》驻忻州记者站站长刘玉柱收受8000元,《山西法 制报》驻忻州记者站记者白建芳收受7000元,《山西法制报》驻 忻州记者站记者闫珍寿收受7000元,《山西生活晨报》
不说谎骗人,不索要骗取财物,这是任何一个人都应遵守 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作为专业工作者的记者,理应 做得更好一些。 (作者:梁发芾)
• 1.4.2 行业自律 • 行业自律是为了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行利益关系,维护行业间的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
促进行业发展。自律就是自我约束。
• 阿特休尔的控制研究 1984年,阿特休尔发表了《权势的媒介》 所有的媒介,历来都是某种权势的“吹鼓手”
• 美国学者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的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 我修正过程,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这两个原则的基本假设是:
• 第一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
• 第二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 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
• 第三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 为前提,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权利;
4种操纵媒介的方式: 官方形式 商业形式 利益形式 非正式形式
第8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pptx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 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机制。 理论基础:17、18世纪启蒙思想运动。 核心:以权利、自由为主体的自由主义思想。
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 实行集权主义传播制度的国家主要是封建君主 专制的国家与军人独裁的国家。
❖ 中国的焚书坑儒、文字狱,民国时期几位名记 者之惨遭暗杀皆在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之下。
❖ 西方在中世纪时的黑暗,上个世纪法西斯的强 化控制等,尤以戈培尔控制舆论为甚。
❖ 法西斯主义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中的重要实 践和表现,其宣传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方针是 至高无上的领袖与国家意志、民族优越和对 外扩张。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控制研究
❖ 大众传播者: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通过大众 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活动的职业传播者。
❖ 大众传播者从事大众传播活动的专业性权利: 编辑权、采访权、著作权、秘匿权(消息来 源保护权)、安全保护权。
四种控制形态
❖ 政治控制:主要是政府控制; ❖ 经济控制:媒介所有权;广告商;读者; ❖ 文化控制: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 ❖ 自我控制:自律;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
援助。
❖ 传播不仅无法摆脱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种 关系的束缚和控制,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史就 一部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历史。
回顾:5个W:
❖ 传播者处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是 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
《传播学》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4、现代责任理论的原理原则 (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媒介机构必须对社
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 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 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 的内容;
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 ,是实行自律的 自由企业。
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原则: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
别许可;
(2)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 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 容不受到任何强制;
(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 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 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
(二)社会责任理论
1、时间:20世纪40年代,美国“新闻自由委员 会”提出,代表作《自由与负责的报刊》
2、产生的背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改良、修正 3、观点: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 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
主张媒介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伴随着 一定的义务,享受着政府赋予的特权地位的报刊, 有义务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利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 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 的;
(4)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 厉的法律制裁。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1、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
理论
第八章传播媒介制度与媒介规范

NC-17 17岁以下不得观看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美国的MPAA,它的全称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即“美国 电影协会” 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
·G级
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 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 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 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 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禁止不满12岁儿童观看的影片;
禁止不满16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和众所周 知的X级影片。此外,
还有TP级,即所有人可以观看的影片
TP+avert级,为大众可看,但要警惕某些 内容。
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 目的管理通知
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1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传播每体的控制权主 要控制在垄断资产阶级手中。
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反映 传播制度: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
间接地起着制约控制的部分。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3、广大受众的是社会监督控制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四种形式: A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例如英国和日
本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以公营为主、私营为 辅的制度,德国和部分欧洲国家采用公营和 私营的“双轨制”,意大利是公私合营制度, 美国主要采用私有企业制度,但规定实行特 许制,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
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 活动施加影响。如工会
3、诉诸于法律手段。(名誉权、隐私权)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
动。(如BBS传播可影响发行量或销售量)
传播学概论8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包 括对传媒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分配传播 资源
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① 与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 ② 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 ③ 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 ④ 淫秽和非法出版物 ⑤ 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
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 援助
① 美国《1996年电信法》,提出“信息高速 公路”计划
② 我国在每个五年计划中大力发展媒介和文化 产业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 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 控制研究 控制研究的三项内容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指社会上的各种因素和 力量对大众传播实施的控制。
控制研究:在传播学中,“控制”这一术语可 以细分出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传播者对信息流 通所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左右和操纵;另一层 意思指传播者受其时代与社会的制约,不得不 屈从于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诸多政治的、经 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压力,从而成为某种意 志的代言人。
市民》 诉诸法律手段 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具体来说,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分析 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及理论(即把 关与施控);二是分析传播者的现实受控情况, 如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三是从理论上概 括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制、经济控 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即受控的理论分 析)。
传播制度体现的是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 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与影响。它 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控制研究两个方面P129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国家与政府四个方面的控制P130-131二、利益禾逵刖 檬屏Φ目刂疲郝⒍献时究刂泼浇榈娜 种饕 绞絇132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受众对媒介控制的四种手段P132-133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麦奎尔的“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P134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P135;理论的四个坚持主要内容P135二、资本注意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P136;主要原理原则P136(二)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背景P138;主要原理原则P1339(三)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P139;主要观点P1339-140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一)渊源:马恩关于党报思想的要点P141;列宁主要观点P141-142(二)苏联:五个原则和规范P142(三)我国:我过传播制度极其基本规范的四个方面内容(公有制、党性原则、多方面职能、经济功能)P143-144四、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麦奎尔概括的五个方面内容P145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集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一般来说第一节不做重点把握,把社会制度,传播制度大概把握一下就可以了。
第二节是本章重点,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四种媒介规范理论,一定要重点把握。
特别要强调的是他们形成的背景!如集权主义理论主要知道134面的定义,135面第一段的形成背景。
内容适当知道下就可以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个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17,18世纪)——社会责任(20世纪40年代)——民主参与(20世纪70年代)。
这三个内容是个联系且修正的关系,要联系把握,注重背景。
*自由主义制度除了把握“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些关键词外,还要注意到137面最后一段第一句所说到的其优点,还有138面第一段提到的其缺点。
*社会责任理论138面背景牢记!还要补充点的就是其媒介垄断的形成原因就是:世界大战的结果和电子媒介使用资源的有限。
139面第三段由背景引到了该理论的目的,而最后一句话“仅仅把希望寄托媒介自律”体现了其缺点。
*民主参与理论同样背景重点掌握,其主要观点:知晓权,传播权,媒介接近权的定义要明确记得(178面),140面第一段最后一句“核心价值”要记得,最后一段要知道其缺点。
这样把握就可以了。
146面的第5题就是一个整体把握的题目,所以线索要清晰。
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制度大概了解下,个人觉得不必做重点了解。
这一章看似很难把握,但是认真看下,还是很清晰的,不用死背,当历史一样认真看下就明了了。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会把大众传播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控制研究: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
控制研究包括两方面:1、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
2、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一定的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体现为一定形态的传播制度。
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以强大的资本为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实行垄断。
通过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
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个人的信息反馈。
来信、来电、来访,批评和建议。
最常见的受众监督方式。
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诉诸于法律手段。
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公众利益”是制约传媒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则。
美国电信法中设有“公正原则”。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麦奎尔归纳了六种关于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也称权威主义。
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从与外部权力或权威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
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
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极权主义的媒介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利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
自由主义理论主要原则: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新闻出版不应该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密尔顿《论出版自由》,提出出版自由是人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米尔〈论自由〉:假如全人类都意见相同,而只有一个人持有反对意见,即使在这种场合,人类也没有迫使这个人沉默的权利。
早期的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
但这种制度所保障的实质上是私有资本的利益。
社会责任理论:40年代提出。
1947〈自由与负责的报刊〉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改良。
背景:1、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社会矛盾激化。
2、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制度化措施:限制暴力和色情内容的“V芯片”制度和节目内容分级制度。
)现代社会责任理论的几个原理原则: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媒介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
出现背景:信息与传播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
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民主参与理论正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
巴隆〈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权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属于一种体制外的规范理论。
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媒介规范理论是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我国目前的传播制度及其规范: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的根本制度,也是实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党性原的具体要求:在思想上,要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新闻工作的准绳;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人民的实际行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1、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服务作用;2、新闻传播事业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兴的信息和知识产业的骨干,新闻传播媒介大多以事业机构采用企业化经营的方式参与着市场活动。
面临的一些问题:商业主义和营利主义的抬头。
一些媒介出现了片面追求发行量或收视率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不正当竞争,虚假新闻,变相广告,传播内容的低俗化、刺激化和煽情化现象日益严重。
使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传播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问题、传播媒介的自律问题、社会和广大受众对媒介活动的社会监督等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麦奎尔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种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的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问题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信息主权”口号下,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课后练习题:1、传播制度的定义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充分体现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国家和政府对传播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主要);②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淫秽和非法出版物,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3、受众对传播的社会监督控制手段①个人的信息反馈(来信、来电和来访等形式,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等);②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众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③诉诸法律手段;④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