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有例题,高中所有种类对照都有)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用探析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用探析作者:刘文屹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5年第10期理论上来讲,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属于实验过程的整体,其在不涉及无关变量的干预条件之下是相等的存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实验结果的差异也就可以被我们认定为是实验最后产生变量所得到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不但是可信的,同时也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的.在高中生物教材当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对照实验都在本文档中被举例说明了出来.一、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对照实验种类(一)空白对照:对照实验一般指的是对所实验的同一个对象进行不同的实验操作,在保证其它因素一致的前提下得到两种实验结果,并进行对比的一种实验体系.我们通常会把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主要做的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所需要的目的性的实验,而对照组主要是作为实验组的参照物和对比物而存在,其本身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并不需要做任何实验.我们在教学当中经常见到的空白对照,能够清楚地对比出实验中变化量的结果,显著的增加实验的说服力和对比性,比如《分子与细胞》当中的过氧化氢在不同环境下的分解实验就是最好的例子,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四个玻璃试管,我们分别向标号为1、2、3、4的四个试管当中注入两毫升的过氧化氢溶液,一号保持不变,将二号放入水中加热,将三号中滴入适当的FeCl3溶液,四号滴入肝脏研磨液,之后观察其反应,最后可以得出结论,过氧化氢在高温、FeCl3、和肝脏研磨液当中都会加速其分解作用,这项实验本身显著地展现了空白对照的作用.(二)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指的是实验的过程和对比都在同一个实验对象上进行,实验之前的对象被定义为对照组,实验之后的对象作为实验组;由于整个实验的对照是都是在实验对象本身上进行的,因此无关变量也就被减低到最小,这项对照实验,会根据实验的前后变化来得到最终的结论.比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这项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这项实验先是对比了紫色的洋葱外皮细胞在高浓度的糖中细胞壁和细胞质的分离状态与正常情况下细胞质壁的分离情况,得知在高浓度的糖中,细胞液泡会缩小,细胞液紫色加深,质壁分离的现象十分严重;接着,对比的是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在清水中和不在清水中的质壁恢复情况,结果显示植物细胞在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液体中会发生严重的失水现象,而在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会进行吸水.(三)相互对照:相互对照主要是将几个实验组进行相互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会设置对照组,通过实验的结果来直接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研究不同的环境下对于实验对象产生的不同影响.相互对照一般都是在实验环境、因素等对实验最终结果所造成的干预模糊不清的情况之下才被使用的,也被生物学当中普遍称为对比试验.比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达尔文看到到“植物具有向光性”,并以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对向光性的原因提出解释性假说:植物在阴暗处的时候,它的叶面会向有阳光处伸展,同时,其生长方向也会向有阳光一面弯曲生长;单侧光的照射能够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背光面就会比向光面生长更快.接着,詹森的实验推知:胚芽鞘尖端会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影响下面的生长.匈牙利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巧妙、简洁的“相互对照”实验:2个胚芽鞘的尖端分别置于2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部的左侧和右侧,这样放置尖端的一侧接受刺激多,远离尖端的一侧接受刺激少“左侧”和“右侧”相互对照.在黑暗中生长一段时问后,奇迹出现了:彼此相向弯曲生长(都弯向放置尖端的对侧).推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一般来说,在等组实验中,如果不设空白对照,则大多是运用相互对照.相互对照能较好地平衡和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四)条件对照:条件对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实验对象进行某种实验干预性的处理,这种条件对照主要是为了确保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完整性,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五)配对对照:配对对照往往会将进行实验研究的对象和所处的实验环境、条件相互调配成一对,并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最后来比较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证明植物在阳光下会产生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将绿色的液质放在无光的暗处进行遮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够快速的消耗干净叶片当中所储存的营养物质,之后,我们将叶片一半放在有光的地方,另一半放在无光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使用碘蒸气进行处理,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叶片在有光的一半合成了淀粉,,而在没有光的一半没有淀粉的形成,这种配对对照能够有效的显示出植物在光合作用之下可以形成淀粉这一实验结论.二、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对照实验能够有效地展现出实验的结果,对照实验可以清晰地反映实验体在不同的物质和环境之下会产生的作用和结果,同时为了能够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我们也需要设置对照组,在关系到与定量有关的实验时,由于实验体的变化经常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刺激和影响,我们也就需要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照实验来纠正实验当中所存在的差异性.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得知,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划分,要依据不用的实验来定,实验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因此对于实验对象的最后处理方式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定夺,对于一项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分也可以根据实验最后的结果来区分,对照实验能够很有效的控制好无关变量,让无关变量处于影响最小的环境条件之下,确保整个实验过程不受无关变量的干预,然而,无关变量的来源是多元化的、不可预知的,这也就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实验对比中慢慢的探索和预防,也需要我们多进行实验,以保证最终实验的结果正确无误.。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类型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类型(1)空白对照:自然状态下,即不做任何处理,或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如生理盐水,酒精溶剂,假手术等)。
例1: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加入试剂的是实验组,不加试剂(零剂量)的为对照组,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例2:在“验证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中,曝光组为对照组。
例3: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中,灭菌组为实验组。
(2)自身对照: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观察实验处理前后现象的变化。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验组。
例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就出现了两次对照,第一次是在0.3g/ml 蔗糖溶液处理下,质壁分离状态与自然状态形成对照;第二次是在清水处理下,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形成对照。
例2:在“探究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实验中,把某一植株横放,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
例3:在“探究某一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实验中,缺某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之间的对照是空白对照。
植株出现代谢异常后添加某元素,观察其是否恢复正常,为前后对照!谁说一个实验只有一个对照?谁说一个题里不可以出现多个自变量?(3)相互对照: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实验组的对照组。
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未知的情况下使用,通过相互对比,确立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的关系。
例1: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个条件,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例2: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可以通过相互对比推出相对最适浓度。
例3:在“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实验中,可把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现番茄吸收钙多,吸收硅少,而水稻与之相反。
对照实验格式

对照实验格式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学绝大多数的学科规律和机理是通过实验研究推导出来的。
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实验方式是要设计对照实验(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是指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常规处理或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对照实验类型:1.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例如,在“DNA粗提取与坚定”实验中的鉴定,两支试管均加入等量(5ml)的2mol/L的NaCl和4ml 的二苯胺试剂,一支试管加入DNA提取物,另一支试管则什么都不加,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
那么,前者为实验组,后者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组。
2.相互对照:指不另设空白对照,而是设有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来进行研究,如不同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了多个系列梯度温度进行处理,它们之间成为相互对比对照关系。
3.条件对照:指给实验对象施以某些额外的实验处理。
如“甲状腺激素激素对小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
高中必修二教材中的艾弗里在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了“S型菌的DNA、S型菌的蛋白质或荚膜多糖、S 型菌的DNA加DNA酶”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其中的最后一组处理就是条件对照。
4.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高中生物高考试题中的对照实验类型

生物高考试题中的对照实验类型某某省麻城市第一中学何磊“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实验的一个重要原则。
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可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对照实验就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此条件(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这一组就是“实验组”,而不包含此条件(因素)的一组称为“对照组”。
在生物高考试题中,常见的对照实验有如下四种类型:(一)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这里的不作处理,并不是什么因素都不给予,而是针对实验所要研究的条件(因素)不给予,以体现实验条件(因素)的有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说服力。
例(2007年某某高考)右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
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解析:该实验是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图中a装置内没有CO2为实验组,b装置内有CO2,相当于不作处理的正常植株,为对照组。
答案:B(二)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
例(2008年全国卷I)为了验证用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解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实验变量是胰岛素,反应变量是血糖含量,而血糖含量不是直接测量,而是通过实验动物的症状变化(实验现象)体现出来的。
例谈不同类型生物学实验中对照的作用

例 1 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 否能分解农药 , 人用 . 有 “ 敌草隆” 一 种除草剂 ) ( 进行 了实验 。取 等量 土壤分 装于相 同的两容器 中, 组高压灭菌 , a b组不灭菌 , 下列 有关事项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 组为实验组 , a b组为对照组 B 向 ab中喷入等量敌草隆 . , c 置于同一恒温箱 中培养相 同时间 . D 检测敌草隆消失的情况 , . 预计 a 组敌 草隆含量
理创设 实验组 , 即去 除光照条 件( 暗中培养 ) 黑 。为了
明某种条件与特定结 果 的因果 关联 , 就必 须对研究 对
象施加某种影响 以观察结果 , 谓之实 验组 。而 影响 此 实验结果 的因素是 多方面 的, 为了确证 实验组 的结果 是 由人为进行 的这种 处理 引起 的 , 需要用 同样 的研究
主动 , 加深了对实验 内容和方法 的理解 , 增强学生 实际 动手操作 能力 , 提高能力 素质 。为 了使 学生掌 握该 技 术, 教师对每个实验小组进行示范操作 , 对一些 常见的
操作错误进行剖析 。
市场价值的组培 品种 , 高组培 的生命 力。有些植物 提
组培周期短 , 做实验 还可 以, 但是市 场不认 可 , 也没 什 么用处 , 只能作 为植物组培 的对照 品种 , 但是有一些组 培植物 品种虽然组培 周期 长 , 能适应 市场需求 。学 但 生虽然看不到全部过程 ( 启动 、 继代 、 生根、 炼苗 、 盆 , 上
实验控制的原理包括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两种 : 与常态相 比, 为增 加某种条 件 即加 法原理 , 人 人
实验是指根据 一定 的研究 目的, 人为控 制 或干 在 预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如果研究 目的是证
对照实验类型

生物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
(1)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通常指在自然状态下或已知影响因素所造成的结果的一组实验;而实验组通常指某种自变量的改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未知,需要人为探索的一组实验。
对照组能帮助人们排除无关变量所造成的实验误差,与实验组对照有助于得出真实可信的结果或结论。
(2)对照类型:①空白对照。
设置两组实验,其中施加实验变量(要研究的因素)处理的为实验组,常态或未施加实验变量(要研究的因素)处理的为对照组。
自变量为实验变量的有无。
一般验证性实验采用空白对照。
②相互对照。
设置三组以上的实验,每一组既作为实验组,同时又是其他组的对照。
自变量为实验变量的不同量度(或类别)。
一般探究“××最适(佳)条件”的实验采用相互对照。
③自身对照。
实验组、对照组在同一实验对象上进行,即实验处理前的为对照组,处理后的为实验组,自变量为实验变量的处理与否,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④条件对照。
增设了与实验变量无关的一。
浅谈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有例题,高中所有种类对照都有)

浅谈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广东省揭东县登岗中学曾鹏光摘要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
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对照原则“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配对对照、标准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安慰剂对照等9种类型。
1 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
该实验设计缺少()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解析:本题考查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例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种类和作用

例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种类和作用唐晓明
【期刊名称】《生物学教学》
【年(卷),期】2014(39)5
【摘要】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实验,既包括单纯“观察”类的活动,也包括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实验”(实验法)。
“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只靠“观察”看不到的知识,其主要方式是对实验变量实施控制的“对照实验”。
本文以实例分析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种类和作用。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唐晓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 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相关信息”的价值及有效使用 [J], 罗玲
2.区域资源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模块中的开发探究——以甘肃临夏地区为例[J], 辛光珠;潘龙龙
3.区域资源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模块中的开发探究——以甘肃临夏地区为例[J], 辛光珠;潘龙龙
4.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中“问题探讨”栏目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J], 钟能政;吴俊伟;宋银;雕玲
5.浅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习题的使用 [J], 张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广东省揭东县登岗中学曾鹏光摘要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
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对照原则“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配对对照、标准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安慰剂对照等9种类型。
1 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
该实验设计缺少()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解析:本题考查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本题的实验目的有两个,一是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二是探究有机肥的肥力是否优于化肥。
就实验目的一而言,施用有机肥的农田只有与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农田作对照,才能说明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
答案:B2 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
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看清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出现了两次对照,其中第一次对照是在高浓度溶液处理下,质壁分离状态与自然状态形成对照;第二次对照是在低浓度溶液处理下,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形成对照。
又如:要研究植物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背重力性,可把某一植株横放于培养基上,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
这里,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个体上进行,属于自身对照。
例题剖析: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将体重、大小和年龄相同的成年小鼠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的两步连续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验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以及它们在调节血糖过程中的拮抗作用B.该实验的对照有同组内的自身对照、甲乙间的相互对照,设计丙组作空白对照无必要C.该实验所用的胰岛素溶液和胰高血糖素溶液应是生理盐水与相应激素配制而成D.该实验同一步所用的三种溶液用量必须相等,同一组前后两步所用溶液用量可以不等解析:该实验通过甲组和乙组的自身对照,可验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以及它们在调节血糖过程中的拮抗作用。
实验要严格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该实验所用的胰岛素溶液和胰高血糖素溶液应是生理盐水与相应激素配制而成,而且该实验同一步所用的三种溶液用量必须相等,同一组前后两步所用溶液用量可以不等。
该实验有组内的自身对照(第一步与第二步对照),也有甲乙两组的相互对照,但是丙组的空白对照也很有必要,因为只有与空白对照相比较才能够看出实验组的情况是否异常。
答案:B3 相互对照相互对照是指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级别的对照组,由此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通过实验的相互对比,确立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的关系。
在等组实验法中,若不设空白对照,则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例如,“植物的向性运动”的等组实验中,5个实验组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又如“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吸收的特性”,可把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元素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现番茄吸收Ca多,吸收Si少;而水稻吸收Si多,吸收Ca少。
以上就是两个实验组的相互对照。
再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个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典型分析: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1)实验对象:加了相同淀粉糊的四支试管。
(2)对照处理: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将四支试管分别放在温度为80℃、60℃、37℃、0℃的不同环境中,并同时逐个加入相同的唾液。
(3)实验结果:对相同时间内四组溶液中淀粉糊消化程度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值。
(4)对照分析:通过对四组检测值之间相互对比,得出淀粉糊消化程度最高组的温度,即为本探究实验的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例题剖析: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2)实验步骤: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②。
③。
④。
(3)结果预测:。
(4)结论:。
(5)在上述试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
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的浅,其原因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实验设计的基本技能,要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因此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1)实验目的是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所以要设计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用蔗糖作为底物,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蔗糖溶液,并分别向这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且适量的蔗糖酶溶液和唾液淀粉酶溶液;另一组是用淀粉作为底物,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并分别向这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且适量的蔗糖酶溶液和唾液淀粉酶溶液。
(2)承接表中实验设计步骤,充分混合后,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
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均并置于50℃~65℃水浴一段时间。
(3)实验的结果最可能是: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试管甲),以及含有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乙)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4)该实验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5)根据酶的特性,温度为37℃左右是哺乳动物细胞中酶活性的最适温度,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故红色试管中的颜色较浅。
(2)②混均,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均,50℃~65℃水浴一段时间(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试管甲),以及含有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乙)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5)红色试管中的颜色较浅 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4 条件对照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给定的处理因素正是为了保证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只是少了实验变量的影响,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通常施以条件因素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施以实验因素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实验组是“R型活细菌+S型细菌的DNA混合培养”,条件对照组是“R型或细菌+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混合培养”。
再如,“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以蝌蚪为实验材料,甲组(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条件对照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丙组(空白对照组)对蝌蚪不做任何处理。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条件对照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得出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例题剖析:请用DNA酶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完成下列的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实验方案设计第一步:。
第三步:。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2)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3)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的新的结论是。
解析:在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的实验中,只有B组加入了S 型细菌的DNA,其培养基中会产生S型细菌,而其他培养基中均没有产生S型细菌,证明S 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1)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2)A组、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说明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3)DNA的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5 配对对照配对对照是指严格一致的成对对象分置不同实验变量的对比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例如萨克斯的实验,巧妙地设计了对照实验,自变量是光照(一半叶片置光下、一半置黑暗),因变量是颜色变化,比较光合作用放氧率,实验结果可信度高。
6 标准对照生物生理、生化的某些项目也都有相应的标准,将观察测定的实验数值与规定的标准值相比较,以确定其正常与否的对照方法。
例如,用一种已确认的药物作标准对照组,比较新药的药效。
7 阳性对照阳性对照是指给对照组施以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因素。
例如,研究某化合物是否致癌的长期动物实验中,实验组为用该化合物处理,阳性对照组用已知的致癌物感染。
又如实验者在研究一种新的抗生素时,可以用已经被证明有抗菌作用的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与有效的青霉素有同样的作用,则这种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得到证明,反之,则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