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行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4分)中国古代木结构的抗震智慧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②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
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
③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
④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
历史上,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
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
⑤此外,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
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____ 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______ 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⑥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
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
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
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
2014年上海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上海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悠然把酒对西山陈从周①?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
写了这两句诗句。
一望而知是从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胎而来的。
不管?对?也好,?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
这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
把远景纳为园中一景,增加了该园的景色变化。
这在中国古代造园中早已应用,明计成在他所著《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有了定名。
他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
?已阐述得很明白了。
北京的西郊,西山统蜒若屏,清泉汇为湖沼,最宜建园,历史上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明清两代,蔚为大观,其中圆明园更被称为?万园之园?。
②这座在历史上驰名中外的名园—圆明园,其于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
圆明园的成功,在于?因?、?借?二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手法的具体表现。
圆明园在1860年英法联军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已全被焚毁,今仅存断垣残基。
如今,只能用另一个大园林颐和园来谈借景。
③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10公里,万寿山耸翠园北。
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洵美。
颐和园是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模拟故西堤、水岛、烟柳画桥,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景虽有相同,趣则各异。
④园面达三、四平方公里,水面占四分之三,北国江南因水而成。
人东宫门,见仁寿殿,峻宇翠飞,峰石罗前。
绕其南豁然开朗,明湖在望。
⑤万寿山面临昆明湖,佛香阁踞其颠,八角四层,俨然为全园之中心。
登阁则西山如黛,湖光似镜,跃然眼帘;俯视则亭馆扑地,长廊萦带,景色全囿于一园之内,其所以得无尽之趣,在于借景。
小坐湖畔的湖山真意亭,玉泉山山色塔影,移人槛前,而西山不语,直走京畿,明秀中又富雄伟,为他园所不及。
⑥廊在中国园林中极尽变化之能事,颐和园长廊可算显例,其予游者之兴味最浓,印象特深,廊引人随,中国画山水手卷,于此舒展,移步换影,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宜其清代帝王常作园居。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3分) ①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刀,为善可以造福人类,为恶可以致祸。
为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和造福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进行了艰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
然而有时结局却不尽如人意,违反了科学家的初衷,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这种事史不绝书。
②伤寒是一种可怕的疾病。
一战中,及战后几年内有数百万人死于伤寒。
化学家缪勒在研究如何消灭传染伤寒的虱子时,找到了一种杀虫剂,简称DDT,经过实验认为对人畜无害,1944年正式投入使用。
DDT对防止伤寒病的传染、避免二战重演一战的惨剧起了决定的作用;DDT也是有效的灭蚊剂,对防止疟疾传染贡献良多。
缪勒因此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③但是,在长期使用DDT后,人们发现了许多后遗症:DDT会经由皮肤、呼吸道及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内引起中毒,产生多种症状,严重的足以致命;DDT结构稳定、不易分解,残留在生物的食物链中,导致北美洲的秃鹰濒临灭绝。
美国在1972年明令禁止使用DDT,最近联合国有关机构正在讨论是否在全世界范围内禁用,引起了赞成和反对两派的辩论。
反对派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缪勒的发现,开始被认为是好事,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奖,隐藏的恶果在几十年后才暴露出来。
④应用科学如此,纯科学如何?著名科学家哈代在1940年写道:“真正的数学对战争毫无影响。
至今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火药味的东西是数论或相对论造成的,___A__将来很多年看来也不会有人能够发现这类事情。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十年以后,被誉为“数学皇冠上得明珠”的数论,___B__成了军方用来编制和破译密码的重要工具!___C__原子弹的理论依据恰好就是相对论的质能相当原理。
纯科学___D__接触到实际,同样面临“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难题。
⑤以上都是历史了。
展望未来,科学技术正以空前的规模加速发展,其双刃剑作用与日俱增,这迫使科学家在做出每一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发现的同时,不得不认真考虑社会责任的问题。
上海市八校2014-2015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第1页,总9页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八校2014-2015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试卷第2页,总9页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是个“双面侠” 柯利尔·津萨贝尔 ①上海是我中国之旅的第一站,她所呈现出来的力量和雄伟令我感到疑惑,惊奇甚至有点望而生畏。
除了纽约,她是我平生见过的最宏伟的都市,处处充满着庄重的气息。
那绝对是一个人造奇迹,它让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深深爱恋并肃然起敬。
当我们行走于这雄伟的城市间,都市景观极度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可谓包罗万象,势不可挡。
②□一开始的时候,你还会觉得一种随波逐流的快感,但顷刻间你就会被一种放任离弃、格格不入的感觉笼罩着。
你会发觉,城市生活让人感到身心疲惫,即使对于那些一开始兴致勃勃想要融入城市生活的人来说也不例外。
在这种极度的刺激和兴奋状态下,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
③在城市里,每天都上演着戏剧性的相遇,让那些原本没有交集的各类社会群体有了交汇的一天。
几乎在所有的大都市里,都同时包容了精英团体和弱势群体,腰缠万贯的富人和流离失所的穷人,满怀希望的人和垂头丧气的人,目标明确的人和漫无目的的人。
形形色色的人不断地在城市进进出出,给她注入新鲜血液,添加全新的社会元素。
有的人来此地追求他人的认可,有的则是寻求藏身之所。
他们居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却奉行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哲学。
但毕竟他们身在“同一屋檐下”,经常会擦肩而过甚至有面对面的交流。
对他们而言,分歧在所难免,但是很多时候总能够求同存异,殊途同归。
对于那些不是在城市里出生的群体而言,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很多时候意味着一种抉择:即不要带着家乡的习俗去生活,而要入乡随俗,学习城市的生活方式。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B . 王弋参加了2013年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面对同样优秀的结果,究竟是上南京大学还是上复旦大学,他显得非常踌躇。
C . 旅居海外已经五十多年的翟老先生非常思念故土,想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家乡的有关部门领导,表达了他安土重迁的强烈愿望。
D . 提倡节约反对奢靡正成为中学生的自觉行为,据了解,四中参与“光盘行动”的同学达到80%,规模空前绝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应明白:考试不是学习的唯一追求,学校不是学习的唯一场合,课堂不是学习的唯一渠道,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
B . 本次机构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针,具体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C . 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少一些“拼爹门”,公民才会多一分平常心;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自怨自艾,感叹什么大材小用、怀才不遇。
D . 面对新交规严厉的处罚条款,很多有车一族、有证一族小心翼翼,恶补新交规,尽管如此,还是有部分驾驶员因为学艺不精而吃了苦头。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的公司终于成功上市,个人资产已经跃居该省首位,但他却深感自己知识欠缺,身无长物,决定继续到大学深造。
B . 近年来,省旅游管理处积极筹划,巧立名目,开发了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C . 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不少成年人对自己提笔忘字,不仅不汗颜,还等闲视之,认为这是电脑时代的必然代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卷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 . 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在路上的历史,这个以无数相遇和碰撞的片段构成的语录,铺就成了几千年漫漫的道路。
B . 我突然记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的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C . 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D .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香烟的危害,特别是劝阻有瘾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2. (2分) (2016高二下·石林期末)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初到西方时,张大千的创作以水墨画为主,但水墨画在西方并无,张大千只好全力攻克西方油画技艺。
②黄世博又跟随厦门东屿行、厦门骏豪、福建骏豪、石家庄永昌一路从丙级、乙级、中甲打到了中超,并且在中超赛场上拥有自己的。
③宁夏战役失利后,五万红军被围困在甘北,形势十分严峻。
不仅作战回旋余地太小,还有粮食和冬装也极端匮乏。
A . 一隅之地一席之地立锥之地B . 一席之地一隅之地立锥之地C . 立锥之地一席之地一隅之地D . 一席之地立锥之地一隅之地3. (2分) (2015高二上·台州期中)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些人主张拆除城墙,理由是:;;;。
简单地说,意思是:留之无用,且有弊害,拆之不但不可惜,且有薄利可图。
①城墙是封建帝王的遗迹②城墙阻碍交通,限制或阻碍城市的发展③现在已失去了功用,它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
④城墙是古代防御的工事⑤拆了城墙可以取得许多砖,可以取得地皮,利用为公路A . ④⑤③①②B . ④③①②⑤C . ①⑤②④③D . ②①④③⑤4. (2分) (2017高一下·黄骅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冰窗花儿的美,还在于它变幻、亮丽的色彩。
上海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8分)(1)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
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
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2)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
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
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
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
好象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于是胡思乱想:(3)“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4)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事情,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都无结果,到后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5)“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我家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么办?’‘怎么办吗,拿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6)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
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7)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
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
(8)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簧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
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上海名校真题系列】行知中学2014-2015高一上期中语文卷(含答案)

上海市行知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4分)怀疑和想象是创新的前提葛剑雄①人类认识世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是一个漫长而无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观念和理论。
稍有哲学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些知识、观念和理论绝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谬误,有的是建立在谬误的基础上的。
()至今仍被认为无懈可击的,()只是相对真理,只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保持其正确性。
如果没有人对它们提出怀疑和挑战,是不会进步和完善的。
怀疑不一定正确,但排除怀疑的过程却必不可少。
如果怀疑被证明为错误,实际上是更巩固了原来的知识、观念或理念。
反之,如果怀疑被证实为正确,那就意味着原来的知识、观念或理论存在局部或整体的谬误,或者需要修正或完善,或者必须完全否定或清除。
无论如何,都为新的知识,观念或理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我们称某一真理为“颠扑不破”或“战无不胜”,就表明它不害怕被怀疑,经得起怀疑,并且能在不断的怀疑中坚持其主体部分,同时在局部得到经常性的修正与完善。
任何不允许怀疑的事物,并不能表明它的正确,恰恰显示了它的虚弱。
实际上连它的持有者和拥护者心里都明白,它是经不起怀疑的,史害怕受到挑战。
②创新的途径很多,但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否定或破坏旧有的,一是在空白的基础上建立新的。
前者不能完全脱离旧有的,后者却能凭空产生崭新的。
所谓凭空,并非没有实际基础,或者不符合客观条件,只是人们此前尚未认识或拥有。
这就需要想象,想象力越丰富越好。
想象力可以来自个人的天赋和灵感,也可以出于对被当作天经地义的规律或真理的突破或颠覆。
多数想象一时无法成为现实,甚至永远无法证实,但在想象和求证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新的成果。
一部分想象纯属胡思乱想,或者被证实是谬误。
但只要有一小部分想象产生效果,就能带来人类社会的飞跃。
模仿只能形成量的增加,是一时的捷径或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却只能永远跟在创新者的后面,更不会形成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