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地质大学就业前景如何推荐

合集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会计硕士就业前景怎么样

中国地质大学会计硕士就业前景怎么样

中国地质大学会计硕士就业前景怎么样会计硕士(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专业代码125300,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会计硕士也是我国目前升温最快的考研专业,一则得益于随着国家对专业硕士的日渐重视,MPAcc的社会认可度逐渐与学术硕士平起平坐,二则MPAcc属于应用型硕士教育,注重理论结合实践,采用双导师制度,由校内导师和实务界导师共同指导学习、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实务结合更紧密,侧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其毕业生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学制较短,就业前景乐观。

中国地质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地大硕士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会计硕士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

各个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需要大量的会计人才加盟。

就业方向: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职能部门、金融与证券投资部门以及三资企业、外贸公司等经济部门与单位从事会计及财务管理。

下面凯程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地大会计硕士专业:一、地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在于:(1)既要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深入探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有规律;(2)必须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3)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与保障制度,保证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和培养质量;(4)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合理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并要积极选聘会计实际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5)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主要实行案例教学和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要与会计实际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和合作,能提供良好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基地。

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doc

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doc

2019年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
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
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
全国共有18所地质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同济大学,以下是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列表
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南京大学2中国地质大学3同济大学4中南大学5中国矿业大学6西南交通大学7长安大学8成都理工大学9兰州大学10山东科技大学11西安科技大学12河南理工大学13安徽理工大学14西南科技大学15河海大学16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7三峡大学18桂林理工大学
以上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是根据地质工程专业在热门省市(北京、湖北、广东等)的录取分数线综合排名,供大家参考。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工程地质、岩土钻掘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相关的工程训练,能在城镇建设、土木水利、能源交通、资源开发、国土防灾等各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单位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资源勘探与采掘、岩土钻掘与工程监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在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资源勘探与采掘、岩土钻掘工艺与设备开发等的能力。

本专业可设置工程地质和岩土钻掘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培养要求可各有侧重。

2023年地质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2023年地质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2023年地质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地质工程师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地质学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良好的职业前景。

本篇文章将就地质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进行调查分析。

一、地质学专业就业方向1.地质勘探与发展地质工程师在地质勘探与发展领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地质勘探是评估一个石油或天然气储层的能力,它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进行实地考察,还需要进行各种测试。

地质工程师必须了解地质勘探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帮助确定最佳的勘探位置、找到最佳的保管和提取方法。

2.矿产资源开发地质学专业毕业生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也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分析地质实验数据来确定矿产资源的分布、品质和利用方法。

此外,地质学专业背景的人员还可以负责矿物提取和矿物处理,以确保矿产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3.环境保护地质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地下水和土地污染的监视和处理来维护环境安全。

他们还可以在环境影响评估中扮演关键角色,以确保规定和准则得到充分遵守。

此外,地质专业背景的人员还可以参与矿物废料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4.科学研究地质学专业毕业生也可以从事矿床成因、地质构造、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研究工作,他们可以应用自己所学掌握的理论知识开展前沿领域研究,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观点,并推进学科的发展。

二、地质学专业前景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管理的迫切需要、地质勘探技术和矿产资源的开发需求都为地质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根据相关合作单位调查,地质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前景非常广阔,并且就业市场前景较好。

随着地球科学的快速发展,地质学专业日益增加的时候成为一个重要的需求市场。

由于矿产资源的消耗和不断减少,所以对于寻找现有和新的矿产资源也是迫切的任务,而地质专业背景的人员则能够担当重要角色。

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

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

春季
春季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李胜苗 夏建勋 谢迎春 张广宇 郑子敬 吴斌 范宇峰 张兴 陈良玺 吴天乐 程毅 赵子铭 冯留雷 许小春 彭杨伟 孟健寅 胡鸿飞 程先锋 郭谱 付于真 苏大勇 聂晓勇 吴胜华 刘敏
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签就业协议 定向 定向 定向 签就业协议 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签就业协议 定向 定向 定向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北京三纪兰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调查局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 石家庄经济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 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西藏地质调查院 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春季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薛晓华 叶邦银 邵帅 祁生胜 周道卿 马楠 谭红艳 李关清 王新利 杨俊泉 陈芳 孙文燕 武国忠 张会琼 董学发 李丰丹 吕长禄 于成广 王沛东 李宏亮 戴慧敏 侯红星 屈海英 高远
签就业协议 定向 签就业协议 定向 签就业协议 签就业协议 定向 定向 定向 签就业协议 签就业协议 签就业协议 签就业协议 签就业协议 签就业协议 签就业协议 定向 签就业协议 签就业协议 定向 签就业协议 签就业协议 签就业协议 签就业协议

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去向

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去向

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去向中国地质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地质学院,在培养地质学和相关学科的专业人才方面具有优势。

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从事以下几个方向的职业发展:1. 政府部门: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地方政府或相关的政府部门,从事地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地质灾害治理等工作。

他们可以运用所学的地质知识,参与地质调查、监测和评价地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 能源资源行业: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大国,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行业,从事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和生产。

他们可以参与地质勘探工作,寻找新的油气田或矿藏,利用地质技术提高资源开采效率。

3. 社会环境领域: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城市规划等工作。

他们可以评估自然环境的状况,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他们还可以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 工程建设行业: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地质勘察、地基处理和工程安全等工作。

他们可以根据地质条件评估工程地质风险,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稳定。

他们还可以参与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利用地质技术解决地下水、地面沉降等问题。

5. 高等教育和科研:一些毕业生选择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

他们可以在大学任教,培养更多的地质学人才;他们也可以从事地质学的研究,扩展地质学的知识领域,提高我国在地质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地质大学的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政府部门、能源资源行业、社会环境领域、工程建设行业以及高等教育和科研等方向的职业发展。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他们都可以运用所学的地质知识,为国家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作出贡献。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分析与建议——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分析与建议——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分析与建议——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分析与建议——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引言:当前社会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英语已经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

在理工类院校中,英语专业的学习与就业关系紧密。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对该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1.1 基本情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整体就业竞争压力较大。

就业率普遍维持在70%左右,但大多数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

1.2 就业地区分布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就业,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这些城市相对于其他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薪资待遇。

1.3 就业行业分布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外贸、教育、翻译、新闻媒体、旅游等领域。

其中,外贸行业对英语专业学生需求最大,但近几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就业问题分析2.1 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英语文化、语言,但缺乏针对具体职业的实践能力。

这导致了不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不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2.2 就业形势不稳定随着社会发展的推动,一些外贸行业的岗位已经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加上外语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使得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稳定。

2.3 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在校期间注重英语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很少有机会实践。

企业招聘时往往更看重学生的实践经验,这对英语专业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就业困难。

三、就业建议3.1 增强实践能力学校应加强英语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例如开设实习基地,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3.2 提升综合素质英语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因此,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学校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3年地质学专业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2023年地质学专业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2023年地质学专业就业前景调查报告地质学专业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矿产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地质工程、地震预警等。

在当下的社会中,地质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备受关注。

本篇文章将通过对市场需求、行业趋势,以及个人素质等多个方面的分析,探讨地质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一、市场需求1. 矿产资源勘探行业建设和发展国家经济需要大量的各类矿产资源,这一领域也需要专业人才为之服务,因此矿产资源勘探行业是地质学专业的主要就业领域之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时期,矿产资源勘探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在矿产资源勘探领域,地质学专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矿床勘探、矿产资源评价、地质灾害调查等领域都需要地质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地质学专业在矿产资源勘探领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2. 环境保护行业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环境保护工作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事业。

在环境保护领域,地质学专业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地下水治理、地质环境监测、土壤污染治理等都需要地质学专业的人才。

在环境保护领域,地质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比较乐观。

3. 地质工程行业地质工程是指利用地质学、土力学等知识和技术,经过系统设计和施工,在土地和地下水层中开展工程勘探、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活动的一种工程技术和科技领域。

在当前,随着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地质工程领域,地质学专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向。

例如,地下隧道工程、地质灾害控制等领域都需要地质学专业的人才。

因此,在地质工程行业,地质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

二、行业趋势1. 绿色发展矿业绿色发展矿业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始终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工艺、改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发展矿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意识越来越强,因此,绿色发展矿业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考研院校地质学专业排名前10排名高校

考研院校地质学专业排名前10排名高校

考研院校地质学专业排名前10排名高校我们在参加地质学专业考研的时候,选择一个好的院校很重要,我们考研参考一些排名前10的高校。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地质学专业排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地质学专业排名第十名:【浙江大学】第九名:【中国矿业大学】第八名:【中国石油大学】第七名:【成都理工大学】第六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五名:【吉林大学】第四名:【西北大学】第三名:【北京大学】第二名:【中国地质大学】第一名:【南京大学】考研地质工程就业前景怎样地质工程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掌握地质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基础(数学、力学知识)扎实,工程概念和动手能力强,地质知识全面,且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从事资源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探、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资源勘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察与评价、管理和各类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

毕业后可在国土资源、工矿企业、工程设计院、资源勘查与评价,环境评价,城市与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开发、科研与管理工作。

考研择校最现实考虑考研专业确定之后,接下来同学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结合“城市”选学校。

在选学校的时候为什么要考虑“城市”的因素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们发现70%的研究生就业是选择本地就业,因此在报考的时候就要认真思考自己毕业之后是否想留在高校所在地工作。

第二,中国地大物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城市的高校培养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打上当地的烙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以及特点,因此当地研招办对于当地的生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就业前景如何推荐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底蕴深厚,历史沿革系京汉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

学校于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在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

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

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建校以来,地大人锲而不舍、开拓创新,用智慧与汗水,用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豪情壮志,谱写了地大辉煌的乐章,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毗邻光谷,环境优雅宜求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望山下,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拥有国家4A级旅
游景区——逸夫科技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133496平方米,建筑面积772426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272192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56443平方米。

长约380米的“地大隧道”贯通学校西、北校区,记载着上亿年历史的化石林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宇交相辉映,勾画了东校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井然有序的现代化教学楼群、窗明几净的学生公寓、设施先进的实验大楼、宽阔的林荫大道,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

目标远大,地球科学创一流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顺应时代潮流,坚持突出办学特色,完善学科体系,提升办学水平,完成了从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的战略转变。

全校师生把“建设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阶段性目标,把“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长远目标。

正是在这一远大目标的指引下,学校的各项事业正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空间广阔而深远。

师资雄厚,办学实力呈强势
学校拥有一支研教并重、实力雄厚的优秀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130人,专任教师159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博士生导师148人,教授390人,副教授450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4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
教授32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5人。

近5年来,学校新增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4人。

2008年,我校成秋明教授成为继我校赵鹏大院士之后,再次荣获国际数学地质学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的第二个亚洲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各类研究院(所、中心)9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1个。

学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地球科学类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

目前学校收藏各类图书资料共计20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资料139.69万册,中文电子图书80万册。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三峡等地建立了6个教学实习基地,成千上万的学生通过实习基地得到系统的专业训练。

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依托三峡秭归实习基地,正在建设的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其影响辐射全国。

学科集优,科研成果谱新篇
学校大力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在继续巩固地学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与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纳米、材料、生物、能源、环保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

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两个专业全国排名第一,被列为自然科学、理学A级以上学校。

学校现有8个国家级重点
学科和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与“地质学”2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有17个学院(课部)、59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硕士学位授予点11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有16个工程硕士专业和20个高校教师专业;拥有MBA、MPA、MFA、J.M等5个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科技工作。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主持、参与各类科学研究2000余项,2008年学校科研合同经费达2.7亿元。

近年来,科研经费平均以40%的年速度增长。

2004-2008年,学校主持“863”项目及子课题、“973”课题及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200余项。

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

殷鸿福院士主持完成的确定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子”(国际标准)的科技成果荣获“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的殊荣;2004年,我校作为唯一的高校参加了被称为“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的国家级高科技工程——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科学研究。

在“神舟”飞船的7次顺利飞行中,我校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独立研发的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飞船的“返回搜救系统”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我校师生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杂志Nature上发表论文4篇。

2008年,学校共有7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拥有10项国家甲级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地质灾害评估、设计和监理甲级资质证书,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资质证书和全国土地利用规划机构甲级资质证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服务平台。

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光盘版收录,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系统(CSSCI)。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就业前景如何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