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导学案(含答案)
《卖油翁》导学案0001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宣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温故互査】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 ,他是_______ 朝_______ 家、 __________ 家,号________ ,晚年又号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2.给加列加点宇注音尧咨 ____________ 自矜_________ 家圃_______________ 睨之___________ 念然__________ 覆其口 __________ 颔之_________ 酌油_______________ 遗之___________ 沥之__________ 3.解释词语的意思善射 ____________ 自矜_______________ 尝_______________ 睨_____________释担 _________________ 但微颔______________ 念然_______________ 酌油______________ 因 _________ 惟_________ 遗 _____________【设问导读】1.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渎准宇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宇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请同学宣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4-精渎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蕴含什么道理?(2)文中出现丁哪两个人物?哪个才是主要人物?(3)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4)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5)卖袖翁有什么特长?他对待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态度?(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誇原因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用法。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的能力。
(3)通过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2. 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哲理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文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与拓展: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做好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深入思考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卖油翁》导学案+答案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积累掌握文言词汇。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
3、学习本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积累掌握文言词汇。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揭示的道理。
【预习案】宋八大家”之一。
2、积累字词:(1)注音:咨(_____)矜(_____)圃(_____)睨(_____)矢(_____)颔(_____)忿(_____)酌(_____)覆(_____)杓(_____)(2)解释字词:善:擅长矜:夸耀尝:曾经释:放下睨:斜着眼看去:离开颔:点头汝:你知:懂得、了解精:精湛、高超但:只安:怎么轻:轻视酌:舀取,这里是倒入。
置:放覆:盖徐:慢慢地沥:注入因:于是、就惟:只遣:打发(乃:于是、就)(3)通假字:①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②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4)一词多义:A、射:①陈康肃公善射(动词,射箭)②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本领)B、以:①公亦以此自矜(凭借)②以我酌油知之(凭)③以杓酌油沥之(用)④以钱覆其口(用)C、尔:①尔安敢轻吾射(你)②无他,但手熟尔(同“耳”,罢了)D、而:①释担而立(表顺承连词,不译)②久而不去(表转折,却)③而钱不湿(表转折,但是)④笑而遣之(表修饰,不译)E、之:①睨之(________________)②颔之(__________________)③酌油知之(______)④酌油沥之(_______)⑤笑而遣之(________)(5)词类活用:①尔安敢轻吾射: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射不亦精乎: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但微颔之: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句子翻译: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3)掌握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如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卖油翁》的朗读与背诵。
(2)卖油翁形象特点的理解。
(3)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2)对卖油翁形象深层次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文言文中的字词问题。
3. 合作学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探究学习:(1)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国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和文言文句子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考虑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生字词表:列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谦虚礼貌、勤奋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客观公正、辩证思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3. 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刻领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背景及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深入研究相关话题。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小短文。
3. 深入研究课文主题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写作和心得体会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新人教版七下语文导学案编制人:夏阿萍第12课课型:新授课课题卖油翁编号:审核人:班级:姓名:课时:2【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3、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入手,体会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2【教学难点】3【预习案】1、走近作者:欧阳修( 1007 -1072 ),北宋 ________ 、 ________ ,字 ________ ,自号________ ,晚年又号 ________ (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之一。
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只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的需要老师点拔。
这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积累字词:( 1)注音:咨( _____ )矜( _____ )圃( _____ )睨(_____)矢(_____)颔( _____ )忿(_____)酌(_____)覆(_____)杓(_____)自主学习部分主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下文注释,主动学习,课堂检测。
个别纠错并强调易错者。
( 2)解释字词:善: ________ 矜: ________ 尝: ________ 释: ________ 睨: ________去: ________ 颔: ________ 汝: ________ 知: ________ 精: ________但: ________ 安: ________ 轻: ________ 酌: ________ 置: ________覆: ________ 徐: ________ 沥: ________ 因: ________ 惟: ________ 遣: ________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文中实词的掌握和巩固。
最新12、《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

12、《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朝代及评价: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影响。
代表作:《六一诗话》、《醉翁亭记》。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本文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片短小精悍的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二、拓展延伸:1.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2.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3.文人居士: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4.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温故互查】1.本文作者是,他是朝家、家,号,晚年又号,是之一。
2.给加列加点字注音尧咨.自矜.家圃.睨.之忿.然覆.其口颔.之酌.油遣.之沥.之3.解释词语的意思善射自矜尝睨释担但微颔忿然酌油因惟遣【设问导读】1.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字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 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卖油翁》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1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了解文章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概述课文内容。
2、培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学【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
2、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一)自主学习1、预习检查:注音咨()矜()圃()睨()失()颔()忿()酌()沥()杓()2、范读文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自渎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义。
(二)合作学习1、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轻:尔安敢轻.吾射!”()射:尝射.于家圃()尔安敢轻吾射.()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以杓酌油沥之.()笑而遣之.()2、按以下提纲复述故事:(1)尧咨善射(2)尧咨自衿(3)卖油翁微颔(4)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5)卖油翁酌油(6)陈尧咨笑而遣之思路:(1)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3、思考:(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2)卖油翁是在怎样场景中出现的?动作、神态如何?二、展1、组内展示2、全班展示三、点1、学生点评2、教师点评四、练1、当堂练习2、当堂测试(1)欧阳修,字,自号,晚年又号,吉州永丰人。
(2)唐宋八大家:唐代:、;宋代:、、、、、。
【课后反思】12《卖油翁》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2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学习过程】一、学(一)自主学习1、学生齐读课文。
2、根据上节课的提纲,复述课文。
3、分小组讲《卖油翁》的故事。
(二)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2、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及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的前后变化,你觉得陈尧咨从中悟出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3、品味文言词语的独特情味。
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这是因为:(1)剪裁合理。
(宾主分明,繁简得当)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详略处理。
主角是卖油翁,写陈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
因此,写陈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
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
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
细部清晰,动作、神态:手艺和议论,均写得精确。
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
(这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现象烂熟于心。
)(2)对比鲜明。
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陈尧咨卖油翁技艺: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绝技)见地:自矜大巧若拙态度:浮躁从容、沉着(3)语言精炼。
高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精炼,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可生如绘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动词、形容词等。
4、思考:下列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神情和态度?(1)公亦以此自矜..(“矜”表现了陈尧咨扬扬自得、喜欢自我炫耀之意。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睨”展示卖油翁满不在乎的情态。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微颔”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表演只略微赞赏,并不怎样。
)(4)康肃笑.而遣之(“笑”说明陈尧咨翻然悔悟)二、展1、组内展示2、全班展示三、点1、学生点评2、教师点评四、练1、当堂练习:背诵课文2、当堂测试①解释下面加点的词的意义善.射()自矜..()尝.()释.担()颔.()无他..()②一词多义:以此自矜()释担而立()以以我酌油知之()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以钱覆其口()笑而遣之()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之睨之()笑而遣之()酌油沥之()③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有以下四种意见。
记得比较全面的一项是()。
A、这篇短文有力地阐明了勤学苦练、熟能生巧的道理。
B、这篇短文说明不应恃技骄傲这个深刻道理。
陈尧咨“善射自矜”是本文的纲,其实质就是骄与谦的矛盾。
这篇不在勉勤,是在戒骄。
C、本文通过康肃公“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小事,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一个人有些专长并不神秘,这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不能因此而“自矜”,更不应因此而目空一切。
D、本文通过陈尧咨在卖油翁面前威风受挫的事,表现了作者对这位不务正业而又骄横的权贵的奚落。
【课后反思】12《卖油翁》(教师版)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1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了解文章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概述课文内容。
2、培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学【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
2、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一)自主学习导入: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本文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
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下面,我们就来结识欧阳修笔下的这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1、预习检查:注音咨(zī)矜(jīn)圃(pǔ)睨(nì)失(shǐ)颔(hàn)忿(fèn)酌(zhuó)沥(lì)杓(sháo)2、教师范读文章,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学生自渎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义。
(二)合作学习1、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轻:尔安敢轻.吾射!”(作动词用,看轻。
)射: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剑术)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代词,指陈射箭)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箭也是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代词,代“油”)笑而遣之.(代词,代“卖油翁”)附:《卖油翁》翻译: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
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
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2、教师依次出示《卖油翁》的提纲让学生复述故事:(1)尧咨善射(2)尧咨自衿(3)卖油翁微颔(4)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5)卖油翁酌油(6)陈尧咨笑而遣之思路:(1)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射者、骄傲自满、暴躁)(2)卖油翁是在怎样场景中出现的?动作、神态如何?(静中有动)二、展1、组内展示2、全班展示三、点1、学生点评2、教师点评四、练1、当堂练习2、当堂测试【课后反思】1、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应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等。
本文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一定要联系整个句子,只有掌握这些重点词语的意义,才能较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12《卖油翁》(教师版)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2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学习过程】一、学(一)自主学习1、学生齐读课文。
2、根据上节课的板书,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3、分小组讲《卖油翁》的故事。
(二)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明确:陈尧咨队卖油翁的态度变化是:自矜――忿然――笑而遣之,陈尧咨对卖油翁前后的变化说明他已有所醒悟。
2、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及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的前后变化,你觉得陈尧咨从中悟出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明确:“熟能生巧”3、品味文言词语的独特情味。
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这是因为:(1)剪裁合理。
(宾主分明,繁简得当)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详略处理。
主角是卖油翁,写陈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
因此,写陈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
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
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
细部清晰,动作、神态:手艺和议论,均写得精确。
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
(这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现象烂熟于心。
)(2)对比鲜明。
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陈尧咨卖油翁技艺: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绝技)见地:自矜大巧若拙态度:浮躁从容、沉着(3)语言精炼。
高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精炼,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可生如绘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动词、形容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