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教案(首页)
中医护理学教案教案首页

中医护理学教案教案首页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2. 课时安排:共5 节3. 教学目标: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理解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中医护理的定义中医护理的原则(整体护理、辨证施护、预防为主、因人施护)2. 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望、闻、问、切四诊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煎煮、针灸、拔罐、按摩等)3.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常见病症的中医护理措施中医护理在慢性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2. 实践操作法:演示和指导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实例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中医护理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2. 操作演示:评估学生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理解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医护理学教材2. 教学PPT:展示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3.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模型:用于实践操作演示和练习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中医护理学资料和案例分析六、教学活动1. 第一节课:介绍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进行课堂问答,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
2. 第二节课:讲解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进行实践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并掌握中医护理技术。
3. 第三节课:讨论中医护理原则在临床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中医护理原则的实际运用。
4. 第四节课:学习常见病症的中医护理措施,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病情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5. 第五节课:总结中医护理在慢性病和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医护理的实际应用。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以及如何根据病情运用中医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学教案教案首页

中医护理学教案教案首页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2. 课时安排:共计32 课时3.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中医护理学知识进行临床护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1. 中医护理学基本理论(4课时)2. 中医护理诊断与评估(4课时)3.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8课时)4. 中医常见病证的护理(12课时)5. 中医护理管理等(8课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演示法:用于演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3. 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中医护理诊断与评估、中医常见病证的护理等。
4. 小组讨论法:用于探讨中医护理管理等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积极性。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训课中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中医护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中医护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医护理学教材2. 实训基地:提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实训环境。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中医护理学的学习网站、论文等资料。
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和进度的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六、教学环境与材料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2. 实训室环境:配备必要的中医护理实训设备,如针灸、拔罐、按摩等器材。
3. 教材与资料:准备中医护理学教材、教案、PPT、案例等教学材料。
七、教学过程与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与演示:讲解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并进行相关技术操作的演示。
3. 案例分析:分析中医护理诊断与评估、中医常见病证的护理等案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中医护理管理等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八、课后作业与练习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自主练习中医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中医护理学教案教案首页

中医护理学教案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教学目标:1. 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 了解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医护理概述1.1 中医护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中医护理的原则和特点1.3 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和重要性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2.1 望诊和闻诊2.2 问诊和切诊2.3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第三章:中医护理评估与计划3.1 中医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步骤3.2 中医护理计划的原则和内容3.3 中医护理计划的实施和评价第四章:中医护理在常见病症中的应用4.1 内科病症的中医护理4.2 外科病症的中医护理4.3 妇产科病症的中医护理第五章:中医护理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5.1 老年人的中医护理5.2 儿童的中医护理5.3 孕妇的中医护理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和指导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病症的中医护理案例。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的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掌握情况。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具体病症中医护理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中医护理学教材。
2. 多媒体课件:用于讲解和展示中医护理知识和案例。
3. 操作模型:用于实践操作技术的演示和练习。
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3. 第三章:4课时4. 第四章:4课时5. 第五章:3课时教学总结: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了解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和价值。
学生应能够进行中医护理评估和计划,并在常见病症和特殊人群的中医护理中应用所学知识。
第六章:中医护理中的膳食调理6.1 中医膳食调理的基本原则食物的四气五味理论膳食平衡与营养搭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调理原则6.2 常见病症的膳食调理实证、虚证、寒证、热证的膳食选择常见病症(如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的膳食调理方案6.3 中医护理中的膳食指导膳食调理在中医护理中的作用患者膳食管理的实际操作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儿童)的膳食调理要点第七章:中医护理中的情志调理7.1 中医情志理论基础情志与脏腑的关系五志过极伤身的原理情志调理的方法和原则7.2 情志病的中医护理常见情志病的中医护理策略情志调理在疾病恢复期的应用情志护理中的沟通技巧7.3 中医护理中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的情志调理能力培养患者心理状态评估与干预家庭和社会支持在情志调理中的作用第八章:中医护理中的环境调理8.1 中医环境调理的原则环境与人体的相互影响五行相生相克与环境卫生室内外环境调理的要点8.2 睡眠与休息的中医护理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调理不同类型体质的睡眠指导休息与养生的关系8.3 日常生活中的环境调理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的中医视角四季养生与环境调理中医护理中的节能减排理念第九章:中医护理中的中药应用9.1 中药的基本知识中药的分类与性能中药的配伍与禁忌中药的煎煮与服用方法9.2 中医护理中的中药应用中药外治法的护理应用药浴、药敷、药枕等特色中药应用中药护理文件的记录与保管9.3 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中药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措施发生不良反应时的紧急处理流程第十章:中医护理的质量管理10.1 中医护理质量标准中医护理质量的内涵与外延国家和地方中医护理质量标准中医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10.2 中医护理过程管理护理工作流程与标准化操作中医护理风险管理患者安全与护理差错防范10.3 中医护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中医护理科研项目与实践护理人员培训与职业发展教学方法与评估、教学资源、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总结等内容可根据前五章的模式进行编写和调整,以保持教学计划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中医护理学教案教案首页

中医护理学教案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教学目标:1. 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 了解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1. 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难点:1. 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2.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教学PPT。
2. 准备相关的中医护理教材和参考资料。
3. 准备教学用具,如模型、图谱等。
教学过程:第一章:中医护理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中医护理的原则。
1. 中医护理的概念。
2. 中医护理的原则。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中医护理原则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医护理概念和原则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
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
二、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技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基本技术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对中医护理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中医护理的方法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中医护理的方法。
1. 中医护理的方法包括:中药护理、食疗护理、情志护理、运动护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护理的方法。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医护理方法的理解和经验。
四、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医护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章: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疾病护理、康复护理、慢性病护理。
中医护理学教案(首页)

中医护理学教案第一章:中医护理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3. 理解中医护理在现代医疗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3. 中医护理在现代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医护理学定义和发展历程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医护理基本原则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2. 理解中医护理原则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整体护理原则。
2. 辨证施护原则。
3. 预防和调护原则。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案例中中医护理原则的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医护理基本原则的理解。
2. 临床模拟:评估学生运用中医护理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中医护理的基本技能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技能。
2. 学会运用中医护理技能进行临床护理。
二、教学内容:1.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应用。
2. 中医护理技术(如拔罐、按摩、刮痧等)的操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四诊的应用。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和练习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医四诊的理解。
2.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中医常见病的护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医常见病的病因和病机。
2. 掌握中医常见病的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 感冒的护理。
2. 咳嗽的护理。
3. 泄泻的护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常见病的病因和病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案例中中医常见病的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34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中医护理学课程教案
在这一学年中,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
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中医护理学教案

中医护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原则。
2. 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如脉诊、望诊、闻诊、问诊等。
3. 学会运用中医护理知识评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4. 理解中医护理在预防疾病、康复和养生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中医护理学的定义中医护理学与西医护理学的区别中医护理学的特点2. 中医护理原则整体护理辨证施护预护结合个性化护理3. 中医护理基本操作技能脉诊望诊闻诊问诊4. 中医护理评估与处理病情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5. 中医护理在预防疾病、康复和养生方面的应用预防疾病康复护理养生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原则和护理操作技能。
2. 实践操作:演示和指导脉诊、望诊、闻诊、问诊等中医护理操作。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引导学生运用中医护理知识进行评估和处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中医护理在预防疾病、康复和养生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脉诊、望诊、闻诊、问诊等技能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病例进行中医护理评估和处理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医护理学教材或相关参考书籍。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原则和护理操作技能。
3. 实践操作模型:用于指导学生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实践。
4. 实际病例: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5.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相关资料和拓展知识。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原则。
2. 中医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如脉诊、望诊、闻诊、问诊等。
3. 中医护理评估与处理的方法和步骤。
4. 中医护理在预防疾病、康复和养生方面的应用。
中医护理学教案(首页)

中医护理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技能和治疗方法。
3. 学会运用中医护理知识进行病人评估和护理计划。
4. 能够运用中医护理技能进行病人护理和健康教育。
第一章:中医护理概述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的概念和特点2. 中医护理的历史和发展3. 中医护理的原则和目标4. 中医护理的伦理和道德教学活动:1. 讲解中医护理的概念和特点2. 介绍中医护理的历史和发展3. 讨论中医护理的原则和目标4. 分析中医护理的伦理和道德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2. 学生对中医护理概念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中医护理历史的了解程度4. 学生对中医护理原则和目标的掌握情况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中医护理概念和特点的短文2. 研究中医护理的历史发展,制作一份PPT进行展示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技能教学内容:1.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2. 中医诊断和辨证的方法3. 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如针灸、拔罐、按摩等)4. 中医护理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教学活动:1. 讲解中医四诊的方法和意义2. 演示中医诊断和辨证的过程3. 教授中医护理操作技能4. 讨论中医护理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演示和练习的情况2. 学生对中医四诊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中医诊断和辨证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中医四诊的短文2. 观察一位患者,运用中医四诊进行诊断,并写出诊断结果第三章:中医护理治疗方法教学内容:1. 中药治疗的方法和原则2. 中医饮食治疗的原则和技巧3. 中医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技巧4. 中医护理治疗方法的选用和评价教学活动:1. 讲解中药治疗的方法和原则2. 介绍中医饮食治疗的原则和技巧3. 教授中医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技巧4. 讨论中医护理治疗方法的选用和评价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和练习的情况2. 学生对中药治疗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中医饮食治疗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中医康复治疗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中药治疗方法的短文2. 设计一份中医饮食治疗计划,并实施第四章:中医护理评估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步骤2. 中医护理评估的工具和技巧3. 中医护理评估的结果和分析4. 中医护理评估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教学活动:1. 讲解中医护理评估的方法和步骤2. 演示中医护理评估的工具和技巧3. 分析中医护理评估的结果和数据4. 讨论中医护理评估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演示和练习的情况2. 学生对中医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中医护理评估工具和技巧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中医护理评估结果和数据的分析能力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中医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的短文2. 运用中医护理评估工具,对一位患者进行评估,并写出评估报告第五章:中医护理计划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计划的概念和目的2. 中医护理计划的方法和步骤3. 中医护理计划的内容和格式4. 中医护理计划的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1. 讲解中医护理计划的概念和目的2. 演示中医护理计划的方法和步骤3. 教授中医护理计划的内容和格式4. 讨论中医护理计划的实施和评价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演示和练习的情况2. 学生对中医护理计划概念和目的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中医护理计划方法和步骤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中医护理计划内容和格式的应用能力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中医护理计划概念和目的的短文2. 制定一份中医护理计划,并实施第六章:中医护理诊断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诊断的概念和特点2. 中医护理诊断的方法和步骤3. 中医护理诊断的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4. 中医护理诊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教学活动:1. 讲解中医护理诊断的概念和特点2. 演示中医护理诊断的方法和步骤3. 教授中医护理诊断的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4. 讨论中医护理诊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演示和练习的情况2. 学生对中医护理诊断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中医护理诊断方法和步骤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中医护理诊断常用术语和表达方式的熟练程度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中医护理诊断概念和特点的短文2. 运用中医护理诊断方法,对一位患者进行诊断,并写出诊断报告第七章:中医护理措施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措施的类型和目的2. 中医护理措施的方法和技巧3. 中医护理措施的实施和评价4. 中医护理措施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教学活动:1. 讲解中医护理措施的类型和目的2. 演示中医护理措施的方法和技巧3. 教授中医护理措施的实施和评价4. 讨论中医护理措施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演示和练习的情况2. 学生对中医护理措施类型和目的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中医护理措施方法和技巧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中医护理措施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中医护理措施类型和目的的短文2. 设计一份中医护理措施计划,并实施第八章: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2.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3.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评价4.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教学活动:1. 讲解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2. 演示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3. 教授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评价4. 讨论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演示和练习的情况2. 学生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短文2. 针对一位患者,设计一份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第九章:中医护理管理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结构2. 中医护理管理的方法和技巧3. 中医护理管理的实施和评价4. 中医护理管理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教学活动:1. 讲解中医护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组织结构2. 演示中医护理管理的方法和技巧3. 教授中医护理管理的实施和评价4. 讨论中医护理管理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演示和练习的情况2. 学生对中医护理管理基本原则和组织结构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中医护理管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中医护理管理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中医护理管理基本原则和组织结构的短文2. 设计一份中医护理管理计划,并实施第十章:中医护理研究与发展教学内容:1. 中医护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2. 中医护理研究的方法和步骤3. 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和趋势4. 中医护理研究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教学活动:1. 讲解中医护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2. 演示中医护理研究的方法和步骤3. 教授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和趋势4. 讨论中医护理研究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演示和练习的情况2. 学生对中医护理研究意义和目的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中医护理研究方法和步骤的理解程度4. 学生对中医护理研究现状和趋势的了解程度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中医护理研究意义和目的的短文2. 针对一个中医护理问题,设计一份研究计划,并实施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中医护理的概念和特点:需要重点关注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和与西医护理的差异,以及中医护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学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教学对象护理专科(中医护理方向)
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护理的起源、各朝代中医护理的发展。
2.了解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的关系。
3.熟悉《伤寒杂病论》、《外科精义》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贡献。
4.掌握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含义。
5.掌握《千金方》妇儿护理的内容、《内经》、《侍疾要语》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贡献。
1.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
1.中医护理学的内容和地位。
2.中西护理文化的内涵
3.《内经》、《伤寒杂病论》、《外科精义》、《侍疾要语》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贡献。
1.教学难点
1.中医护理学的地位。
2.中国医学史与本学科的关系。
3.现代护理学与本学科的关系。
1.解决办法
1.通过相关的典故、图片、临床病案比较中西方护理文化的异同。
2.适当举例中医护理临床研究的应用。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试行单机模拟网络教学。
教具电脑、PPT、激光笔等。
教材
与参考书:1.教材: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1第一版2.主要参考书:
陈佩仪等,《中医护理学基础》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7修订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第三版网路课程:广州中医药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音像教材: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一~四)中华音像出版社2001.07
3.其他参考书籍:《世界传统医学护理学》、《中医护理学》、《现代护理学》、《伤寒与护理》等。
中医护理学教学内容
引言
一、中医护理学基地位
二、中医护理学基础的任务
三、中医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
第一章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一、萌芽时期(原始社会)
二、夏-春秋时期
三、战国-东汉时期
《内经》、《伤寒杂病论》、华佗。
(一)《黄帝内经》与中医护理学基础
(二)《伤寒杂病论》与中医护理学基础
(三)华佗对护理的贡献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脉经》、《肘后救急卒方》
五、隋唐五代时期
《诸病源候论》、《千金方》
《外台秘要》、《食疗本草》、《刘涓子鬼艾方》
六、宋金元时期
(一)《太平圣惠方》
(二)《饮膳正要》
(三)《脾胃论》
(四)《保生要录》
(五)《妇人大全良方》
(六)《卫济宝书》
(七)《外科精义》
七、明清时期
(一)明代:《本草纲目》、《温疫论》
(二)清代:《温热论》、《治疫全书》、《侍疾要语》第二节近代中医护理学
一、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二、中医办学的发展
三、创办中医院
四、护士队伍的形成
第三节现代中医护理学
一、学科的形成与地位
二、中医护理的管理、教育、科研、学术与临床
补充:中西护理文化内涵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