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编组站布置图基本概述

合集下载

第二章编组站布置图

第二章编组站布置图

一.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三)布置图分析 3.加强能力措施 (5)选择最佳的驼峰头、尾部设备匹配和能力协调方案。
一.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四)采用条件 双方向改编车流较均衡、解编作业量不大或地形条
件困难、远期又无大发展的中、小型编组站,也可作为
其它大中型编组站的过渡图型,解编作业量适应3200- 4700辆/日。
二.单向纵列式三级三场编组站
(一) 设备布置特点
1.共用的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依次纵列配置; 2.一般机务段设于出发场附近反向通过车场的外侧; 3.车辆段布置在调车场旁侧。便利取送; 4. 正线外包,到发进路立交疏解。
二.单向纵列式三级三场编组站
(二)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反向改编列车接发进路分析 反接:反向到达解体列车从到达场出口咽喉处接入; 反发:反向列车由出发场入口咽喉端直接发车;
第二章
编组站布置图
第一节
(一) 设备布置特点
编组站布置图分析
一.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1.两到发场分设在调车场两侧,三场横列,设一套调 车设备; 上、下通过车场位于两到发场外侧。
一.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一) 设备布置特点 (1)到发场分工
两到发场,单线一般可按线路别使用。
一.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二.单向纵列式三级三场编组站
(四) 布置图分析 3.加强能力措施 (1)反向改编列车接车进路的疏解问题 反接、反发时,采用立交或平交,考虑三方面:
①行车安全能否得到保证。采用立交可保证安全,但对车 站扩建为双向不利;需要较多投资;有时受地形限制需采用 较大坡度和较小曲线半径。 ②通过能力是否需要。
一.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纵列式车站布置图

纵列式车站布置图

下行
到达场 机务段
出发通过车场
编组场
车辆段
编组场
出发通过车场
整备设备
到达场
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
下行
出发及通过车场
到达场 机务段
编组场
出发及通过车场
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

(
辆 方
段 案
)
车辆在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内作业流程图
下行
无调中转车辆
改编车辆 到达场
下行

下 行
Ⅰ Ⅱ
横列式中间站布置图
货(场方案) (方案)
单列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城镇
下行
上行
机务段
到发场 编组场
货场
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一级三场编组站布置图
机务段
到发、通过车场 编组场
到发、通过车场 一级三场编组站布置图

(
辆 方
段 案
)
纵列式车站布置图
下行

警 '

' 警 '

' ' 警 '
下行

下行
Ⅰ Ⅱ
纵列式中间站布置图
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下行
到达场
编组场
出发及通过车场
机务段方案
机务段
车辆段
环接方案
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
纵列式布置改编车流作业流程图
下行
无调中转车辆
改编车辆
到达场
编组场
出发及通过车场
无调中转车辆
改编车辆
纵列式布置改编车流作业流程图
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6-1 编组站的作业和设备

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6-1 编组站的作业和设备
项目六
编 组 站
项目六
编组站
任务一 编组站的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设备
任务二 编组站的布置图
任务一
编组站的作业和设备
一、编组站的作业
二、编组站的设备
一、编组站的作业
编组站:在铁路网上办理货物列车解体、编组作业, 并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站。
1、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编组作业和出发作业。
2、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解体列车的到达作业和解体作业,始发列车的集结、
换挂机车和列车技术检查作业。
3、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变更列车重量、变更列车运行方向或进行成组甩挂
4、本站作业车的作业
货场及工业企业线进行货物装卸或倒装,重点是取
送车作业
5、机务作业
机车出段、入段、段内整备及检修作业
6、车辆检修作业
列车技术检查及不摘车的经常维修、轴箱及制动装
置的经常保养,摘车的经常维修,货车的段修。
7、其他作业
客运作业
货运作业
军运列车供应作业
二、编组站的设备
1、调车设备 调车设备是编组站的核心设备。包括调车驼峰、 调车场、牵出线等几部分。当区段车流较大时,
可设置专门的辅助调车场。
2、行车设备 办理接发货物列车作业的到发线。 3、机务设备 用以对机车进行各项整备和修理作业的线路和设备
4、车辆设备 指供到发的车辆进行检查和修理的设备。日常 检修的列检所通常设在到达场、出发场和到发 场的适当地点。 5、货运设备 (1)整倒装设备 (2)牲畜、鱼苗车的上水换水设备 (3)货场。
6、其他设备 (1)客运设备 客运业务很少,利用正线办理客车到发(通过)。 列车较多时,设1~2条到发线及1~2个旅客站台。 (2)站内外连接线路设备 进出站线路、站内联络线和机车走行线

3-6-2编组站图型

3-6-2编组站图型

一.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四)采用条件 双方向改编车流较均衡、解编作业量不大或地形条件
困难、远期又无大发展的中、小型编组站,也可作为其
它大中型编组站的过渡图型,解编作业量适应3200- 4700辆/日。
二.单向混合式二级四场编组站布置图
(一) 设备布置特点
1.各衔接方向的共用到达场和调车场纵列配置,而上、下
(二)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环接环发
环接
交叉
环发
二.单向纵列式三级三场编组站
(二)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反向改编列车到发交叉疏解 (1)平面疏解 优点:工程费用省,有利于车站发展,进出站线路的平纵 断面的条件较好。 缺点:不能保证交叉进路上的绝对安全,严重限制了两进路 上的通过能力。 (2)立体疏解:优缺点与平面疏解相反。
行出发场并列设在调车场的两侧。 2.上、下行通过车场分别设在两个出发场的外侧。 3.机务段一般设在到达场旁边、反驼峰方向一侧。 4.车辆段设在调车场尾部适当地点。 5.在到达场与调车场之间,设有中小能力驼峰。


西








西



怀


三.单向混合式二级四场编组站布置图
(二) 作业流程
(三) 布置图分析 1.优点
(1)取消顺向出发兼通过场,全站车场相当集中,便于车站 运营管理。到发线数量可相对减少,节约用地和工程量。
(2)顺向设编发线,自编列车不必转线,节省转线时间约 15m,提高尾部变阻能力,解决头尾能力不协调问题。
(3)保留二级四场编组站优点,站坪可缩短1/3。
四.单向混合式二级三场编组站

最新36编组站布置图型09汇总

最新36编组站布置图型09汇总
“场”指全站主要车场的总数。
“式”指车场互相排列的形式
横列式:上、下行到 发场与调车场并列配 置。
纵列式:主要车场顺序排列。
D
B
F
混合式:部分主要车场 纵列、另一部分车场横
D
列。
DF B DF
B DF
迎水桥
宝鸡东
兰州西
襄樊北
沈阳西
济南西
郑州北
编组站各项设备的配置要求 前提:能力大
⑷改编能力较低。存在牵出和转线行程。
可采用混合式或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4、适用条件
适用于: 双方向改编车流较均衡、解编作业量不大
或地形条件困难、远期又无大发展的中、小 型编组站
也可作为其它大中型编组站的过渡图型, 解编作业量适应3200-4700辆/日。
3.6.3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
1、结构特点
3.6.2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布置图 1、 结构特点
两到发场分设在调车场两侧,三场横列,避免 了列车到发与车列牵出或转线所造成的交叉。
正线外包,消除了横列式区段站图型的客货交 叉。
机务段设在接发列车较多的到发场出口咽喉处
车辆段设在调车场尾部正线外侧,站修所一般 设在调车场外侧的线路上。
调车场头尾各设两条牵出线,驼峰的位置应据 主要改编车流方向、地形、风向以及进一步发 展条件确定。
优点:布置紧凑、作业灵活、发展条件好 缺点:交叉严重、改编车流站内作业折返走行 3、适用条件 解编作业量2300-2700辆/日
编组站与区段站的区别
编组站和区段站在作业的数量和性质以及 设备的种类和规模上均有明显区别。区段站以 处理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为主,办理少量区段、 摘挂列车的改编作业。而编组站以处理改编中 转货物列车为主,编解包括小运转列车的各种 货物列车,负责路网上和枢纽中车流的组织, 同时还供应列车动力,对机车进行整备和检修, 使其性能良好地投入运营,并对车辆进行日常 维修和定期检修,作业数量和设备规模均较大。

2.4编组站.

2.4编组站.
8
双向布置图——设两套调车设备,配合到达 场、出发场组成的车站图型。在一般情况下, 两个系统的主要驼峰应顺着各自的主要改编 车流运行方向。 (2)根据上下行到发场(或到达场、出发 场)与编组场的相对位置划分: 横列式布置图——上、下行到发场与调车 场并列配置; 纵列式布置图——所有主要车场顺序排列 布置;
5
3)设在编组站的机务段,整备、检修机 车,为列车运行和编组站运转提供性能良 好的铁路机车。 4)设在编组站的车辆段,对铁路车辆进 行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 以上作业内容,决定了在铁路的各种车 站中,编组站拥有的技术设备最多,作 业量最大,作业过程也最复杂,车辆在 站的停留的时间也最长。以上因素都直 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生产指标的好坏。
第四节
编组站
1
学习要求: 理解编组站的作业内容与配备的设备;编组 站作业与设备的特点。 了解编组站的布置图形。 了解编组站的调车设备。
2
(一)编组站概述
编组站是铁路网上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编 组作业,并为此设有较完善调车设备的车站。
编组站
3
编组站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列车编组计划 的要求,大量办理各种货物列车的解体 和编组作业,并且按照列车运行图规定 的时刻正点接发车。
9
混合式布置图——主要车场纵列,另一部分 车场横列布置。
综合以上两种分类方法, 我国编组站布置图 的基本类型归纳起来共有六种。即:单向横 列式、单向纵列式、单向混合式,双向横列 式,双向纵列式,双向混合式。
10
3、编组站的命名 在我国铁路现场,对编组站图型有“几级 几场”的称呼。
“级”是指车场排列形式。一级式就是所 有车场横列布置,二级式就是到达场与调 车场纵列布置,而三级式即到达场、调车 场、出发场顺序排列。

编组站布置图PPT课件

编组站布置图PPT课件
满足需要的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 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营支出 车站各组成部分工作上的协调性 车站作业的流水性和设备使用的灵活性 减少进路交叉和作业干扰 缩短机车车辆的走行距离和在站停留时间 便于采用现代化技术装备
单向编组站布置图 双向编组站布置图 编组站布置图的选择 编组站的分阶段发展
各车场配量形式的选择
单向编组站特点
作业相同的主要车场集中设置,可减少作业交叉,节约用地,便于管理,有 利于编组站设备现代化改造
到达场和调车场顺序纵列布置,可保证到达和解体“流水”作业,提高驼峰 能力
调车场和出发场横列或纵列布置需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货物列车属于长、大、重的国家,调车场和出发场呈横列布置占较大比重.以缩短站坪长度, 减少反向改编列车的走里程
编组站布置图
编组站布置图的主要类型
编组站布置图
单向
横列式混合式Fra bibliotek纵列式
横列式
一级一场
二级三场
一级二场 横列式区段站
二级四场
一级三场
二级二场 三级三场
双向
混合式
纵列式
二级四场
三级六场
二级五场
二级六场
三级五场
影响编组站布置图的主要因素
编组站所处路网位置、衔接干支线的数目、运量及车流性 质、车站作业持点、城市规划要求及工程条件等
单项编组站能力不能满足要求 单向能满足要求,但双向改编车流较均衡,且折角车流很小,通过
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双向编组站
单项编组站不能满足要求,但折角车流又比较大(大于 15%),怎么办?
路网或枢纽内布置两个单向编组站代替一个双向编组站(不提倡)
双向编组站的驼峰方向问题
双向系统 单向双系统
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

铁路车站编组站

铁路车站编组站

编组站布置型式
编组站实例图
编组站实例图
编组站实例图
编组站实例图
编组站驼峰示意图
作业和设备
编组站主要设备是
调车场和调车设备。调
车作业的效率与安全,
除了与调车人员的技术
水平和熟练程度有关外,
主要取决于车站所采用
的调车设备和技术设施。
调车工作按使用的设备
不同,分为牵出线调车
和驼峰调车两种。
平面牵出线基本设于平道上,调车时,车 辆溜放的动力是靠调车机车的推力。牵出线设 于调车场尾部,适合于车列的编组作业。 驼蜂系骆驼的峰背而得名。调车时,车辆溜放 的动力以其本身的重力为主,调车机车的推力 为辅。驼蜂一般设在调车场头部,适合于列车 的解体作业。
易行车和难行车),在编组线上,有两个问题经常出现:
一是易行车接近停留车时,走行速度超过使用铁鞋的
极限速度,和停留车超速连挂,造成车辆破损,货物
损坏;另一个问题,难行车走行不到应该停留的位置,
比如车组停在了距停留车还有30米或者50米的距离,
这30米或50米习惯上称做天窗。天窗多了,一条编组
线上停留的车辆还不足一列车要求的数量,就已经
中国铁路目前采用的减速器,主要有压力式钳形减速
器和重力式减速器两种。
压力式钳形减速器
压力式钳形减速器利用空气作为动力,由 钢轨两侧的制动夹板挤压车轮进行制动。
重力式减速器主要借助于车辆本身的重量 使制动夹板产生对车轮的压力而进行制动。这 种减速器类型很多,我国通常使用一种叫做双 轨条油压重力式减速器。
“满线”,这时必须由机车去推,(习惯上叫推场子),
把停留车全部连挂在一起。
综合自动化驼峰编组站
综合自动化驼峰编组站是比较高级的编组 站,由溜放控制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构成。信 息处理系统也称作运营管理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编组站与区段站的区别
编组站和区段站在作业的数量和性质以及设备的种类 和规模上均有明显区别。
区段站除提供动力外,以处理无改编为主,即仅对区
段内零星车流起到组织作用,因此,车站设备布置以紧靠 正线的无改编中转列车到发场为主体,而调车设备则较为 简易。 编组站除提供动力外,主要办理改编车流,以处理改 编中转货物列车为主,按照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大解大编, 在路网上起到车流组织作用,因而必须具备强大而完善的
调车设备。
四、编组站的设备
1.调车设备: 调车驼峰、调车场(线)、牵出线、调车机 车;辅助调车场; 2.行车设备:接发货物列车的到发线; 3.机务设备:机务段,整备设备; 4.车辆设备:列检所、站修所、车辆段; 5.货运设备 (1)整倒装设备; (2)加冰设备:加冰所,一般设在调车场附近; (3)牲畜、鱼苗车的上水换水设备:给水栓; (4)货场; (1)客运设备; 6.其它设备 (2)站内外连接线路设备:有进出站线路、 站内联络线和机车走行线。
二、编组站的作业
1.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解体列车:到达作业 解体作业 始发列车:集结、编组作业 出发作业 到达、出发作业 (换挂机车 列车技术检查作业)
2.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3.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调车作业
(变更列车重量 变更列车运行方向 进行成组甩挂)
二、编组站的作业
4.本站作业车作业
第六节
编 组 站
• • • • •
主要内容 分三个部分 1部分:介绍编组站的概况 2部分:编组站的图型 3部分:图形的选择
第一部分 编组站概况
第一节 编组站作业、设备及分类
一、编组站在路网上和枢纽中的作用
编组站:在铁路网上办理货物列车解体、编组作业,并 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站。 (1)组织车流。干线车流和枢纽地区车流的组织。 (2)供应列车动力。对机车进行整备和检修作业,使机 车性能良好地投入运营。 (3)确保投入运营的车辆技术状态良好,对车辆进行日 常维修和定期检修。
单向横列式、单向纵列式、单向混合式 双向横列式、双向纵列式、双向混合式 (1)“向”指调车系统 单向:上、下行改编车流共用一套调车设备;
双向:两套调车设备分别承担上、下行改编车流解编作业
“级”指在车站一个调车系统内纵向排列的车场数。
五、编组站的分类
3.根据布置图型的不同
(2)“级”指在车站一个调车系统内纵向排列的车场数。
单方向作业 为主不少于4个; 双方向作业为 主不少于8个。 2500辆(解 编合计)以上
有调 作业量
6000辆(解 编合计)以上
五、编组站的分类
2. 在一个枢纽内有两个或以上的编组站时,根据作业 量和作业分工
(1)主要编组站
主要担当路网上中转车流的改编任务,以解编直达、直通
列车为主的车站。
(2)辅助编组站
到达解体列车中需在本站(枢纽)装卸的车辆以及本地 区(货场及工业企业线)已装、卸完毕需挂出的车辆称为 本站作业车或地方作业车。 本站作业车的取送: (1)编开枢纽小运转列车 本站货运量很小,枢纽内货运站运量较大且装卸车作业 点多而分散时采取。 (2)调车取送 编组站设有货场并有工业企业线联接且货运量较大时, 固定配属专用调机,担当取送作业。
二、编组站的作业
5.机务作业:机车出段、入段、段内整备及检修作业; 6.车辆检修作业 ⑴列车技术检查及不摘车的经常维修,轴箱及制动装置 的经常保养; ⑵摘车的经常维修:站修(站修线、车辆段); ⑶货车的段修:大修、中修、年修。 7.其它作业 ⑴客运作业:旅客乘降及换乘 ⑵货运作业:包括货物装卸、换装,保温车加冰加盐, 牲畜车上水、除粪便,鱼苗车换水等 ⑶军运列车供应作业
协助主要编组站作业,以解编地区小运转车流为主,个别 情况也编组少量直达列车的车站。
北京枢纽编组站分工
丰台西编组站,铁路特等站,主要编组站。承担京山、
京广、京秦、京通、京原、京承和丰沙共7条铁路干线的 车流中转和北京地区货流集散任务。该站为双向三级八场
纵列式编组站,上、下行驼峰均为半自动化驼峰。
丰台站,铁路特等站,辅助编组站。担负北京枢纽小运
一级 二级
三级
(3)“场”指全站主要车场的总数。
五、编组站的分类
3.根据布置图型的不同
(4)“式”指车场互相排列的形式。
DF
DC
DF
横列式:上、下行到发场与调车 场并列配置;
D D DC F DC DF
纵列式:主要车场 顺序排列;
混合式:部分主要车场纵 列、另一部分车场横列。








转、京山、京广、丰沙、京原干线区段列车的改编任务, 是中国7大零担中转站之一。站型为二级四场,调车场两
端分别设有简易驼峰。 双桥站,铁路一等站,辅助编组站。担负着京承、京秦
方向及枢纽小运转列车的解编任务。站型为二级三场,进 路控制部分采用驼峰自动集中微机控制。
五、编组站的分类
3.根据布置图型的不同


西


西







西




















西











西











西






西







西










西



五、编组站的分类
1.根据编组站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作业量类别ຫໍສະໝຸດ 条件编组直达 到站总数
路网性 区域性 地方性 编组站(15) 编组站(17) 编组站(17)
不少于6个 不少于3个
单方向作业 为主不少于10 个;双方向作 业为主不少于 15个。 4000辆(解 编合计)以上
少数编组2个
单方向作业 编组列车 为主不少于20 个;双方向作 到站总数 业为主不少于 25个。



西






成 都 东
北到发场:设到发线7条 出发场:设到发线6条
赵 驼峰:双推单溜点连式调 成 速系统

车辆段 及站修 所
环货场及选车场
调车场:设调车线23条
机务段
到达场:设到发线10条

路 红
路 龙





西






广












怀




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