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四章-区段站、编组站设备确定
铁路区段站

区段站
1. 区段站的作业
根据区段站所担负的任务,其主要办 理的作业有以下几种:
(1)客运业务:与中间站办理的客运 业务基本相同,只是数量较大。
(2)货运业务:与中间站办理的货运 业务大致一样,但作业量要大。
区段站
(3)运转作业:与旅客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主 要办理通过旅客列车的接发作业,有的车站还办理局 管内或市郊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及个别车辆的 甩挂作业;与货物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主要办理无改 编中转列车的接发和有关作业;对区段列车和沿零摘 挂列车要进行解体和编组作业;同时还办理向货物线、 工业企业线取送作业车等业务。某些区段站还担当少 量的始发直达列车的编组任务。
区段站
横列式区段站图型的主要优点是布置 紧凑、站坪长度短、占地少、设备集中、 管理方便、作业灵活性大、对各种地形的 适应性强;其缺点是一个方向的列车机车 出入段的走行距离长,对站房同侧的货物 取送车和正线有交叉干扰。
区段站
2. 纵列式图型 在复线铁路上,当运量较大时,为了减少站内两端咽喉
区上、区段站可采用纵列式图型。在区段站上,当上、下行 到发场分设在正线两侧在其中一个到发场一侧设一个双方向 共用的调车场时,称为纵列式区段站图型,如图4-9所示。
区段站
(2)铁路网规划。根据铁路网规划所确定的该区段 站在路网中的位置和作用、线路引入方向的数目、与相 邻区段站(或编组站)的分工及合理组织车流等因素来 确定区段站的规模及位置。
(3)地区及城镇发展规划。区段站的位置应与城镇 规划相配合,并应尽量靠近城镇。这样,既可以为居民 的旅行和托运货物提供便利条件,又有利于解决铁路职 工的生活供应、医疗、教育及文化生活等。
图4-8 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图型
区段站
《铁道概论》目录结构

章
节
知识点
第四章铁路车辆
第一节概述
车辆种类及标记
第二节车辆构造
车辆的构造
车钩缓冲装置
车辆制动装置
第五章铁路机车
第一节概述
铁路机车的分类
第二节内燃机车
内燃机车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第三节电气化பைடு நூலகம்道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第四节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六章铁路动车组
第一节概述
第八章铁路运输组织
第一节旅客运输组织
铁路旅客运输概述
第二节货物运输组织
货物运输概述
第三节铁路行车组织
列车编组、列车运行图、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简介
第九章高速铁路和重载运输
第一节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概述
第二节重载运输
重载运输概述
第四节轨道
轨道的组成
道岔
第五节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
建筑限界
第三章铁路车站
第一节概述
车站的定义及分类
区间、闭塞分区、区段及站界
车站线路种类与线路间距
股道和道岔的编号及股道有效长
第二节中间站
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及布置图
第三节区段站
区段站的作业和设备及布置图
第四节编组站
编组站的任务和职业作业及布置图
第五节铁路枢纽
《铁道概论》目录结构
章
节
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交通运输的作用、性质和种类
现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性质和种类
第二节铁路运输业
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史
第三节和谐铁路建设
和谐铁路建设
第二章铁路线路
第一节概述
铁路货运检查第四章

• (3) 货运检查作业办公场所应设在车到站、发场, 便于进行预检 作业的适当位置。货运检查作业路线应用水泥板或细道砟铺平, 作 业现场需设灯桥等照明设施。
• (4) 货运检查站应充分利用已开通使用的TMIS 预确报、现车 管理系统和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 并在货运检查办公场 所配置系统终端, 实现信息共享, 方便货运检查作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货运检查站
• 四、货运检查工具和备品管理
• (1) 货运检查站应配备以下主要工具和备品: 对讲机、限界尺、 工具包、钢尺、吊锤、电工刀、断线钳、铁锤、撬棍、照明灯具、8 号镀锌铁线、10 号镀锌铁线、绳索、扒锔钉、钉子、绞棍以及施 封锁、消防器材、危险货物检测仪、应急救援防毒面具等。这些工具 和备品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 能满足货检的需要。
• ④ 企业自备车、企业租用空车填写“自备” 和“租用” 字样; 军运 货票填写军运号码。
• ⑤ 整车运送铁路集装箱时, 按实际情况填写“箱型、重(或空)、 箱数”; 汽车箱填写“汽、箱型、重(或空)、箱数” (其中25 英尺箱归入20 英尺箱填写, 50 英尺箱归入40 英尺箱填写)。
• (12) 货物名称栏: 按货运票据记载的货物名称填写。对下列特 殊情况应按规定填写:
• ① 沿途零担车填写“沿零”, 整装零担车填写“整零”。 • ② 运用空车填写“空” 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列车
• ③ 非运用车填写非运用种别(含守车), 如“检修” “代客” “路 用” 等字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 列车
• (10) 载重栏: 根据货运票据记载的货物实际重量(无实际重量 按计费重量) 填写。一票多车只有合计载重吨数时, 成组中的第一 辆和最后一辆用“ - ” 表示, 中间用“ + ”表示。
铁路局连结员应知应会模块-基本规章-技规-培训资料

连结员应知应会模块-基本规章-技规-培训资料第一章一般要求第一条调车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技规217条)车站的调车工作,应按车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调车作业计划进行。
参加调车作业的人员应做到:1.及时编组、解体列车,保证按列车运行图的规定时刻发车,不影响接车;2.及时取送客货作业和检修的车辆;3.充分运用调车机车及一切技术设备,采用先进工作方法,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调车任务;4.认真执行作业标准,保证调车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行车安全。
第二条调车作业九固定内容(技规218条)调车工作要固定作业区域、线路使用、调车机车、人员、班次、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地点、工具数量及其存放地点。
作固定替换用的调车机车及小运转机车,应符合调车机车的条件(有前后头灯、扶手把、防滑踏板等)。
第三条调车区划分及规定(技规219条)调车工作繁忙、配线较多的车站,可划分为几个调车区。
没有做好联系和防护,不准越区或转场作业。
调车机车越区作业的联系和防护办法,应在《站细》内规定。
第四条调车作业采用无线调车灯显设备的要求(技规220条)调车作业应采用无线调车灯显设备,并使用规定频率,其显示方式须符合有关要求。
无线调车灯显设备应与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配合使用,无线调车灯显设备的使用、维修及管理办法由铁路局规定。
无线调车灯显设备正常使用时停用手信号,对灯显以外的作业指令采用通话方式;无线调车灯显设备发生故障时,改用手信号作业。
第二章领导及指挥第五条调车工作的统一领导(技规221条)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车站调度员(未设车站调度员的,由车站值班员)统一领导。
各场(区)的调车工作,由负责该场(区)的车站调度员或该场(区)的调车区长领导。
第六条调车作业的单一指挥(技规222条)调车作业由调车长单一指挥。
利用本务机车进行调车作业时,可由车站值班员或助理值班员担任指挥工作。
遇有特殊情况,可由有任免权限的单位鉴定、考试合格的连结员代替。
第七条调车长在调车作业前应做到(技规223条)调车长在调车作业前,必须亲自并督促组内人员充分做好准备,认真进行检查。
站场及枢纽之__第四篇 编 组 站

第一章 编组站作业、设备及分类
作业过程: 编组站运输生产也和工厂企业 生产一样,有一个生产作业程序, 这个生产程序称技术作业程序.图 中所示是编组站技术作业流程 框.它是以一个包括三个车场的纵 列式编组站为例,三个车场各有分 工.到达场主要办理列车到达(按 车)、车列停留,直通列车发车等 作业;编组场主要办理列车解体, 集结和编组等作业;出发场主要办 理编成的列车的发车作业。图中流 程是对有改编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 若是直通列车,即不需要改编的列 车,只须在到发场做技检、货检等 工作后就发车。
全国500多个铁路枢纽中,主要铁路枢纽有50多个,铁路枢纽中编组站 可能设置1个,也可能设置多个,如:北京铁路枢纽中有3个大型的编组站, 而郑州只有1个大型编组站。
第四篇 编 组 站
全路49个编组站 ① 路网性15个: 郑州北(郑州)、丰台西(北京)、徐州北(徐州)、阜阳北(安徽阜 阳)、鹰潭(江西鹰潭)、沈阳西(沈阳)、沈阳南(沈阳)、山海关(河北 秦皇岛市)、哈尔滨南(哈尔滨)、南翔(上海嘉定)、济南西(济南)、石 家庄(石家庄)、株州北(株洲)、南京东(南京)、襄樊北(襄樊) ② 区域性17个: 南仓(天津)、江村(广州)、四平(吉林四平)、贵阳南(贵阳)、江 岸西(武汉汉口)、武昌南(武汉武昌)、兰州西(兰州)、重庆西(重庆)、 南岔(黑龙江伊春市)、三间房(齐齐哈尔)、大同(大同)、西安东(西 安)、宝鸡东(宝鸡)、向塘西(南昌)、衡阳北(衡阳)、柳州南(柳州)、 成都东(成都) ③ 地方性17个: 梅河口(吉林通化市)、牡丹江(黑龙江牡丹江市)、长春北(吉林长 春)、通辽(内蒙通辽)、艮山门(杭州)、怀化南(怀化)、乌鲁木齐西 (乌鲁木齐)、太原北(太原)、乔司(杭州)、包头西(包头)、安康东 (陕西安康)、青岛西、(青岛)、淮南西(安徽淮南市)、来舟(福建南平 市)、昆明东(昆明)、武威南(甘肃武威市)、迎水桥(宁夏中卫市)
第四章-区段站、编组站设备确定

C 3×0.5+2×1+3×1+2×2=10.5(对) (19+21.5+10.5)/2=25.5(对) 查表得:到发线可以确定为6条
一、到发线
3.到发线数量确定还需考虑因素
(3)正线除外时对到发线数量的影响
在横列式区段站上,正线可作为到发线使用,且利用率较高。 在纵列式区段站上,其中有一条正线是作通过线使用的, 但有时也还能抽空接发列车。 在客货纵列式区段站上,两条正线势必都需作通过线使用, 不能用来接发列车。 目前,《站规》把正线除外,不计入到发线数量之内,鉴 于上述情况,在横列式图型中采用表中下限,纵列式或客货纵 列式图型中选用表中上限。
L2 进路比较灵 活,l咽较尽头 式短,无隔开 进路时,安全 性差。
DF1
L效=l机+20m+5m=55m
四、机车出入段线
要设置。当每昼夜机车出入次数≥60次,设2条
当每昼夜机车出入次数<60次,设1条
实例
确定机走线数量以及位置,机待线位置,机车出 入段线数量。这里,图形为横列式,机务段位于 站对右。
机务段位于站对右:机走线设于上下行到发场之间 机务段位于站对左: 设有外包机务段第Ⅲ正线时,机走线设于到发场之间; 不设有外包机务段第Ⅲ正线时,机走线设于到发场与调车场 之间。
无交叉
3、机车走行线的位置
交叉
三、机待线
1.机待线的作用
便于出入段机车的停留,保证出发列车能及时连挂机车,减 少机车出入段与车站其他作业的交叉干扰,增加咽喉区的平行 作业。一般要设置。
• (3)到发线分配: • 根据各方向的行车量,分配各方向的线路数。
• 如例题中。上下均衡,可以各分配3条线路。
第四章铁路车站掌握区间和分界点的概念

第 四 章
铁 路 车 站
第 四 节 编 组 站
第
四
章
按能力分:
驼峰分类:
铁
大能力驼峰、
路
中能力驼峰、
车
小能力驼峰。
站
按设备条件:
简易驼峰、
第
非机械化驼峰、
四
机械化驼峰、
节
半自动化驼峰、
编
自动化驼峰。
组
站
南京东驼峰
驼峰组成:
第
四 推送部分:指第一钩车到峰顶时列车全长。
章 溜放部分:从峰顶到相应警冲标后50-100米处,
章
纵列式:所有主要车场顺序排列时叫纵列式布置。
混合式:部分车场纵列,另一部分车场横列,叫混合式车场。
铁
路
车
站
第 四 节 编 组 站
第
3、我国编组站主要形式:(共6种主要的)
四
单向横列式、单向纵列式、单向混合式、双向横列式、双向纵
章
列式、双向混合式。
铁 路
4、几场几级的含义
车
站
我国铁路现场对编组站图型有所谓的“几级几场”
和道岔编号及股道有效长
铁
•掌握区段站的作业和设备以及特点
路
•掌握编组站在作业和设备上的特点
车
•了解铁路枢纽的概念
站
第一节 概述
第 四
一、作用和分类:
章
1、作用:
铁
车站既是铁路办理客、货运输的基地,又
路
是铁路系统的一个基层生产单位。
车 站
2、分类:
• 按地位分: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三 等站、四等站、五等站;
路 车 站
第 二 节 中 间 站
铁道概论课后习题电子版

第一章绪论复习题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几种?说明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2.简述我国铁路的发展情况。
3.简要说明我国铁路的管理体制结构。
4.结合你所在的专业说明该专业对应的铁路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5.查找资料阅读《铁路“十三五”规划》,了解我国铁路的发展方向第二章铁路线路复习题一.填空题1.铁路线路是由( )、( )和( ) 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2.路基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 ) 、( )两种基本形式。
3.路基本体主要由( )和( )两种基本形式。
4桥梁主要由( )、( ) 、( )组成。
5. ( )指设于隧道内两侧边墙上交错养列的后属建筑是为车通过时便于工作入员、行人及运料小车躲避而修建的。
6.铁线路上钢轨与轨枕的连接主要依靠( )联结零件。
7.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 )和( )两种。
8.单开道主要由( )、( )、( )组成。
9铁路直线地段的标准轨距是( )。
10.线路平面由( ) ( )和( )组成。
11.线路纵断面由( ) ( )和( )组成。
二、判断题1.路基是指轨道的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时,以开挖方式构成。
( )2.铁路线路曲线半径越大,列车所受阻力越小。
( )3.轨距是钢轨头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同的最小距高。
( )4.基水设施仅是用来引排地表水。
( )5.常用轨枕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和木材两种。
( )6.涵洞是用以通过车辆或行人的一种建筑物。
( )7.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25m和12.5m两种,对于75kgm的钢轨标准长度只有25m一种。
( )8.无缝线路是整条线路无轨缝。
( )9.设置翼轨的目的是防止当列车通过辙叉有害空间时出现轮缘走错辙叉槽而引起脱轨。
( )10.轨道爬行往往引起轨缝不匀、轨枕歪斜等线路病害,因此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三、简答题1.什么叫铁路线路?2.什么叫缓和曲线?其作用是什么?3.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各有什么优缺点?4.在铁路沿线为什么要设置线路标志?常见的线路标志有些?5.无缝线路和无砟轨道有什么优点?6.道岔是一种什么设备?请画出普通单开道岔组成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表得:到发线可以确定为6条
一、到发线
3.到发线数量确定还需考虑因素
(3)正线除外时对到发线数量的影响 在横列式区段站上,正线可作为到发线使用,且利用率较高。 在纵列式区段站上,其中有一条正线是作通过线使用的,
但有时也还能抽空接发列车。 在客货纵列式区段站上,两条正线势必都需作通过线使用,
无交叉
3、机车走行线的位置 交叉
三、机待线
1.机待线的作用
便于出入段机车的停留,保证出发列车能及时连挂机车,减 少机车出入段与车站其他作业的交叉干扰,增加咽喉区的平行 作业。一般要设置。
2.机待线的设置
⑴横列式区段站:设有机车走行线时,在无机务段一端的 咽喉区,应设置机待线;
⑵纵列式区段站:机务段对侧到发场出发端的咽喉区应设置 机待线。
2.影响调车线数量和长度的主要因素
(1)衔接线路方向数:改编量,交换车流; (2)有调作业车的数量及其性质; (3)列车编组计划; (4)调车作业方法
五、调车线
3.调车线数量和有效长
⑴有解编作业的区段站 每一衔接方向设调车线一条,l效≥l到发效;
本站作业车停留线一条; 待修车和其他车辆停留线一条; 工业企业线车辆,增加一条; 危险品车辆停留线一条。
3+10+8+3 B
3+10+8+3
一、到发线
1. 到发线数量确定
(3)实例
例2:A 6+9+3+2→
6+9+3+2←
C
→5+11+4+2 B
←5+11+4+2
旅客(停站)+直通+区段+摘挂
一、到发线
1. 到发线数量确定
旅客(停站)+直通+区段+摘挂 A 6×0.5+9×1+3×1+2×2=19(对) B 5×0.5+11×1+4×1+2×2=21.5(对) C 3×0.5+2×1+3×1+2×2=10.5(对)
• 例题可以定性得到: • 调车线:4条; • 牵出线:2条
第三节 编组站各车场线路数目的确定
一、到发线数目的确定
编组站到发线数量的确定应满足衔接方向列车运行图和车站技术 作业过程的需要。在我国《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中,提出按 表4-3-2确定到达场、到发场和出发场线路数目。
表4-3-2 到达场、到发场和出发场线路数目
• 如例题中。上下均衡,可以各分配3条线路。
二、机车走行线
1.设置原因 2.数量的确定
横列式、肩回运转交路每昼夜通 过机车≥36次,设1;≥100次,2条
①据每昼夜通过该线的机车次数而定 ②列车对数及机车运转方式 ③布置图类型及机务段位置
横列式、肩回运转交路: 纵列式:不设 客货纵列式:不设
3、机车走行线的位置
三级三场, 到达场和出发场各增加一条调机 走行线。机务段设在出发场旁反向一侧,到达场 还需增加一条本务机车走行线。
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
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
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
三、调车场线路数目和有效长的确定 1.调车线的用途
(1)种类 ①供各类列车解体、集结、编组的线路 ②供空车解体、集结、编组的线路 ③本站作业车或交换车使用的交换线 ④其他专业作业用的车辆停留线
一、到发线
1. 到发线数量确定
(3)实例
例1:
3+10+8+3
A 3+10+8+3
本站
注:客+直达直通+区段+摘挂 A 3×0.5+10×1+8×1+3×2=25.5(对)
B 3×0.5+10×1+8×1+3×2=25.5(对)
则:(25.5+25.5)/2=25.5(对) 则查表到发线可以确定为6条
一、到发线
1.到发线数量确定
(2) 到发线条数确定方法
①换算对数法; ②分析计算法;
换算对数法: 不同性质的列车占用到发线的时间不相同,பைடு நூலகம்了反映
这些因素的影响,这里引入列车换算系数,来计算列车的 换算对数,从而依据此数据确定到发线的数量。
一、到发线
2. 到发线数量确定
区段站某一方向的列车换算对数,等于
不能用来接发列车。 目前,《站规》把正线除外,不计入到发线数量之内,鉴
于上述情况,在横列式图型中采用表中下限,纵列式或客货纵 列式图型中选用表中上限。
一、到发线
3.到发线数量确定还需考虑因素
(4)布置图形影响的考虑 在横列式、纵列式区段站上:客、货线路使用没有分开,所
以在确定到发线时,可以同时考虑。即上述的方法。旅客列车 利用换算系数同时考虑。
有效长应按该线 上所集结的最大车 辆数确定
⑵无解编作业的区段站
调车线一般应设2条,主要作为本站作业车和待修车停留和 调车之用。
六、牵出线
1.影响牵出线数量的因素
调作业车数量的多少;改编列车的编组要求;调车作业的 方法;站内调机的台数及分工;货场与工业企业线的位置及 其作业量。
2.牵出线长度
主牵出线:不应小于到发线有效长,困难可减小; 次牵出线:不应小于到发线有效长的一半。
在客货纵列式区段站上:客、货线路使用分开,所以在确 定到发线时,应分开考虑。
货运到发线按货物列车换算系数考虑 旅客到发线应按照客运站到发线数量来确定。
一、到发线
4.到发线布置
(1)布置原则 区段站的主要任务,是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技术作业,如无
地形条件限制,应将到发线尽量布置在直线上。因在曲线上, 了望条件不好,作业不便,不利于检车员进行列车的技术检查。
实例
确定机走线数量以及位置,机待线位置,机车出 入段线数量。这里,图形为横列式,机务段位于 站对右。
3+10+8+3 A
本站
3+10+8+3
注:客+直达直通+区段+摘挂
3+10+8+3 B
3+10+8+3
机走线:
(10+8+3)×2=42(次)〉36次 要设一条机走线,位于两到发场之间
实例
确定机走线数量以及位置,机待线位置,机车出 入段线数量。这里,图形为横列式,机务段位于 站对右。
3+10+8+3 A
本站
3+10+8+3
注:客+直达直通+区段+摘挂 机待线:位于非机务段一端。
3+10+8+3 B
3+10+8+3
机车出入段线:
(10+8+3)×4=84(次)〉64次
要设两条机车出入段线。
五、调车线
1.用途
用来解编列车及集结、停放车辆。其数量有效长及总容 车数对车站改编能力(牵出线及驼峰能力)能否充分发挥有 密切关系。
1.单线横列式区段站 减少机车出入段与接发列车
进路的交叉,降低交叉的严重性。 与车站布置图、机务段位置相关。
出发交叉
站对右: 到发线之间
到达交叉
3、机车走行线的位置
1.单线横列式区段站
出发交叉
到达交叉
站对左:到发场与调车场之间
3、机车走行线的位置
2.双线横列式区段站
机务段位于站对右:机走线设于上下行到发场之间 机务段位于站对左: 设有外包机务段第Ⅲ正线时,机走线设于到发场之间; 不设有外包机务段第Ⅲ正线时,机走线设于到发场与调车场 之间。
3.机待线的布置形式
⑴贯通式机待线; ⑵尽头式机待线。
机待线
机待线
三、机待线 L1
DF1
L效=l机+10m+5m=45m
L2 DF1
L效=l机+20m+5m=55m
有隔开进路, 比较安全。一般 宜采用。
进路比较灵 活,l咽较尽头 式短,无隔开 进路时,安全 性差。
四、机车出入段线
要设置。当每昼夜机车出入次数≥60次,设2条 当每昼夜机车出入次数<60次,设1条
三、调车场线路数目和有效长的确定 2.调车线的数量确定
①类:主要线路>到发线有效长 (解体照顾编组),根据列车编组计划的组号和车流量 确定,通常一个组号或一个去向设一条。 ②类: >到发线有效长 每站至少一条。若空车多,可以分车种考虑使用线路。 ③类: >到发线有效长 根据卸车地定线路数量。 ④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到发线有效长
该方向各类客、货物列车对数(可按该 方向接发的各类列车列车数除以2求得) 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后相加的总数。 查表确定到发线数量时,尽端式区段站 按接发车一端的各个方向相加后总的换
算对数确定到发线数量,但可适当减少; 贯通式区段站按各个方向相加后总的换 算对数的1/2确定到发线数量。换算系数 可采用;直通、直达、小运转为1;有解 编作业的直达、直通、区段、摘挂和快 零货物列车为2;始发、终到的旅客列车 为1;立即折返的小编组旅客列车为0.7; 停车的旅客列车为0.5;机车乘务组换班 不列检的货物列车为0.3;不停站的客、 货列车不计
四、牵出线数目和有效长的确定
1.牵出线数 :据调车作业量和调车区的划分确定。 ①头尾能力协调:按照驼峰最大解体能力计算确定牵出
线的数量。 ②站型: 横列式:一般尾部设两条牵出线 二级式:头部为小能力驼峰时,尾部设2条牵出线 头部为大、中能力驼峰时,尾部需设3条 编发作业较多时,也可减为2条。 三级式:尾部牵出线一般应设3条或更多。
(2)到发线进路设置 ①横列式和纵列式区段站接发旅客列车的到发线,应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