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气的形成过程

合集下载

水蒸发的原理

水蒸发的原理

水蒸发的原理
水蒸发是指液体水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

水蒸发的原理是液体分子热运动速度分布中高速分子因与其他分子碰撞而从液体表面逸出,成为水蒸气分子。

在液体水表面,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形成表面张力。

表面上的分子能够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更容易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这种吸引力,从而逸出液体表面。

这些高速分子逸出后形成水蒸气,从而实现了水的蒸发。

蒸发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温度,温度升高会增加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使得更多的分子能够达到逸出的能量要求,从而加快蒸发速率。

还有空气中的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越低意味着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低,从而有利于水蒸气在空气中扩散,加快蒸发速率。

此外,液体表面积的大小也会影响蒸发速率,表面积越大,液体的分子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就越大,有利于更多的分子进入蒸发状态。

总的来说,水蒸发的原理是液体水分子因热运动而逸出液体表面形成水蒸气。

温度、相对湿度和液体表面积等因素都会影响水蒸发的速率。

水变水蒸气的过程

水变水蒸气的过程

水变水蒸气的过程嘿,咱今天就来讲讲水变水蒸气这神奇的过程呀!水,那可是咱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东西啦。

你想想,每天咱都得喝水吧,洗个手、洗个脸也都得用到水。

那水要是想变成水蒸气,得先经历点啥呢?就好像咱人要成长,得经历各种事儿一样。

水要变成水蒸气,就得受热呀!给它来点温度,它就开始“不安分”啦。

你看那锅里煮水的时候,水在下面咕嘟咕嘟地响,慢慢地,就有一些小水珠开始往锅盖上跑啦。

这就好比一群小朋友,在那热热闹闹地玩耍,然后有几个调皮的就开始往上蹦跶。

随着温度越来越高,水就越来越“兴奋”。

那些小水珠聚在一起,变成了一团团的水汽。

这不就像咱过年放烟花,一个小火星不起眼,可好多小火星聚在一起,那可就灿烂啦!然后呢,这些水蒸气就开始在空气中飘呀飘。

它们自由自在的,想去哪就去哪。

有时候会飘到窗户上,在那凝结成小水珠;有时候会飘到你的脸上,让你感觉潮潮的。

你说这水变水蒸气的过程神奇不神奇?就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一下子就从水变成了气态。

咱再想想啊,要是没有水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那咱的世界得少多少乐趣呀。

没有了那白白的水汽,那冬天的时候,咱就看不到窗户上漂亮的冰花啦;没有了水蒸气在空中飘着,那下雨的时候从哪来那么多水呀。

而且呀,水蒸气还能帮咱做很多事情呢。

比如蒸馒头的时候,就是靠水蒸气把馒头蒸熟的。

还有那熨斗,也是靠水蒸气把衣服熨平的。

哎呀,这水变水蒸气的过程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它就这么悄悄地在咱身边发生着,给咱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的变化和便利。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神奇的自然现象呀,是不是?所以说呀,别小看了这普普通通的水,它一旦变成水蒸气,那可就有大作用啦!咱也得像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里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给周围的人带来好处。

不管是液态的水,还是气态的水蒸气,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呢!。

水蒸气的蒸发原理

水蒸气的蒸发原理

水蒸气的蒸发原理一、引言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无论是对于生命的存在还是人类的生活,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水蒸气的形成和蒸发原理更是水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水蒸气的蒸发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二、水蒸气的定义水蒸气是指水在一定温度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状态。

当水分子的热运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将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是大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蒸发的过程蒸发是水从液态向气态转变的过程。

在液体表面,水分子因为热运动而具有不同的速度。

一部分水分子具有较高的速度,能够克服液体表面的吸引力,从而从液体中跃出,进入气态形成水蒸气。

这个过程被称为蒸发。

四、蒸发的影响因素蒸发的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温度是影响蒸发速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温度越高,水分子的平均能量越大,热运动越剧烈,蒸发速率也就越快。

2.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

当空气中的湿度较低时,空气中的水分子较少,水蒸气蒸发得较快;当湿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水分子较多,蒸发速率较慢。

3. 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水分子能够从液体中跃出的机会就越多,蒸发速率也就越快。

4. 气流:气流可以将水蒸气迅速带走,加快蒸发速率。

当有风吹过液体表面时,水分子与气流相互作用,蒸发速率会增加。

五、蒸发的应用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许多自然现象和工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蒸发的应用:1.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当水温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分子开始蒸发形成水蒸气。

2. 蒸发冷却器:蒸发冷却器是利用蒸发的原理来降低温度的设备。

在蒸发冷却器中,水蒸气从液态水中蒸发出来,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从而使周围环境变凉。

3. 蒸发干燥:蒸发干燥是一种将液态物质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在蒸发干燥过程中,液态物质首先蒸发成水蒸气,然后通过降温或吸附等方式使水蒸气再次凝结成固态。

水蒸气物理现象

水蒸气物理现象

水蒸气物理现象水蒸气是水在高温下发生气化形成的气体态水分子。

在自然界中,水蒸气是非常常见的物理现象,它在大气层中的存在对于维持地球的水循环和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蒸气的基本特性、形成过程以及在大气中的运动和相变等物理现象。

一、水蒸气的特性水蒸气是水分子在高温下气化形成的状态,具有以下特性:1.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无法直接观察到。

只有当水蒸气与冷凝物接触时,才能形成可见的水滴或云雾。

2. 水蒸气具有较轻的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为18.015。

相比之下,氧气和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2.00和28.01,水蒸气的分子量较小,因此在大气中常常会比较活跃地运动。

3. 水蒸气是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而变化的。

当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时,水蒸气的存在量会增加;相反,温度下降或压力增加会导致水蒸气的减少。

二、水蒸气的形成过程水蒸气的形成过程主要与水的气化过程相关,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蒸发:当水的温度升高,水分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一部分水分子会脱离液体表面,形成气态的水蒸气。

蒸发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2. 沸腾:当水的温度升至10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平均能量大到可以克服液体表面的压力,大量水分子会同时从液体表面脱离,产生气体态的水蒸气。

沸腾是水在达到饱和状态时,液体内部释放出气体的过程。

3. 升华:当冰在低温下直接转变为水蒸气,称为升华。

水蒸气的形成过程不经过液态的阶段,直接由固态转变为气态。

三、水蒸气在大气中的运动水蒸气在大气中的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保持着地球上的水循环平衡。

以下是水蒸气运动的几种方式:1. 对流:水蒸气通过对流运动,随着热空气上升,被带到较高的大气层中。

当水蒸气上升到较高的高度时,遇到较冷的大气层,会发生冷凝,形成云朵或雾霭。

2. 扩散:在大气层中,水蒸气会随着风的吹动而扩散,向周围的地区传播。

这种扩散现象导致了水蒸气的平衡分布,使得地球上各地的水分都能够得到合理的供应。

水蒸气是怎么形成的

水蒸气是怎么形成的

水蒸气是怎么形成的水蒸气是由水或冰的转变而形成的气态物质。

水蒸气也是机械、化工、冶金等工业部门中最常用的工质之一。

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水蒸气的形成过程和原因相关知识。

形成水蒸气的原因水蒸气,简称水汽或蒸汽,是水(H₂O)的气体形式。

当水达到沸点时,水就变成水蒸气。

在海平面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 或212°F或373.15K。

当水在沸点以下时,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

而在极低压环境下(小于0.006大气压),冰会直接升华变水蒸气。

水蒸气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是一种温室气体。

此外,水蒸气不是能源,也不是二次能源,更不是再生能源,水蒸气只是水以气态方式存在的一种表现。

水蒸气的变化形态雨科学地应说,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地变为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就叫蒸发。

地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在天上形成了白云;如果水蒸气凝结成较大的水滴,水滴就会落下来形成雨或者雪。

白气大量水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时,常呈现一团"白气”状,“白气”常被误认为水蒸气。

使沸腾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在空气中受冷,便可通过比较“白气”和水蒸气的颜色、形态、发生部位的不同,可以知道“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

一般我们称“白气”为“雾”。

水蒸气基本组态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在自然界,纯水是非常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

纯水可以用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

水是一种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

固态的水称为冰;气态叫水蒸气。

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气态水便不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

从热物理学上讲:水蒸气:指特定空间的水全部以气的形式存在,当然这必须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

水蒸汽:指特定空间的水存在形态是气或液二相,其中液相可以是“雾”状分散形式存在,也可以是大量液滴聚集形式存在,当然这也必须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

水蒸气原理

水蒸气原理

水蒸气原理水蒸气是指水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气体的状态。

水蒸气是大气中最常见的气体之一,也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蒸气的形成和变化受到温度、压力和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了解水蒸气的原理对于气象预测、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蒸气的形成是由于水分子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动能,当水分子的动能超过一定数值时,水分子就会脱离液态形成气态,这个过程叫做蒸发。

蒸发是水蒸气形成的第一步,它是水分子从液态向气态的转变过程,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水蒸气的变化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温度越高,水分子的动能越大,蒸发速度也越快。

而压力越大,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越大,蒸发速度则越慢。

这就是为什么在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比低海拔地区低的原因。

在低温低压下,水分子的动能不足以使水蒸发成气态,而在高温高压下,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太大,也会影响水的蒸发。

除了温度和压力外,空气湿度也是影响水蒸气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空气中的湿度越大,水蒸气的浓度也就越高。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形成云雾和降水,这也是水循环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水蒸气的原理对于气象预测、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气象预测中,了解水蒸气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气象学家准确预测降水量和降水时间,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参考。

在环境保护方面,了解水蒸气的原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大气中的水蒸气浓度,减少大气污染和酸雨的形成。

在工业生产中,控制水蒸气的形成和变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湿度和温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总之,水蒸气的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科学问题,了解水蒸气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对于气象预测、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水蒸气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一般情况下水蒸气的温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般情况下水蒸气的温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般情况下水蒸气的温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水蒸气是由水分子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状态。

在自然界中,水蒸气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气体形式,它存在于大气中,也存在于许多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和现象中。

水蒸气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水分子在加热的情况下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使其分子运动加快,克服表面张力和外界压强,逐渐脱离液态自由分子状态而转为气态。

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各种温度条件下,但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蒸气的形成速度会增加。

水蒸气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

首先,水蒸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液态水达到动态平衡,这意味着在一定的温度下,水分子会以一定的速率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同时也会以相同的速率从气态转变为液态。

其次,水蒸气具有一定的热容量,即其在吸收和释放热量时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水蒸气能够在大气中传递热量的原因之一。

在一般情况下,水蒸气的温度取决于其环境的温度和压力。

在常见的大气环境中,水蒸气的温度通常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近或略高。

然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例如高山地区或者高温环境中,水蒸气的温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了解水蒸气在不同温度下的特点和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水蒸气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水蒸气的形成过程、其特点和性质以及其温度的变化规律。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水蒸气温度的探讨:1. 引言: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个概述,介绍水蒸气的基本特性以及为什么研究水蒸气的温度变化是重要的。

2. 正文:这一部分将分为三个子章节,分别讨论水蒸气的形成、性质以及温度变化。

2.1 水蒸气的形成:我们将解释水蒸气是如何形成的,涉及水的蒸发和气态转变的过程,并讨论影响水蒸气形成的因素。

2.2 水蒸气的性质:在这一小节,我们将探讨水蒸气的一些基本性质,如密度、压力、容积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蒸气的特性。

2.3 水蒸气的温度变化: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研究水蒸气的温度变化规律,从气体动力学的角度分析水蒸气的温度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水蒸气—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热工课件)

水蒸气—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热工课件)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1. 水蒸气的定压生产过程
过冷度:在一定
过热度:在一定压力下,过热蒸汽的温度高于相应压力下的饱和
温度的差值。
过冷度和过热度分别衡量了未饱和水和过热蒸汽远离饱和温度的状
态,差值越大,越远离。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2. 水蒸气的p-v图和T-s图
水蒸气定压生产过程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1. 水蒸气的定压生产过程
干度:1kg湿蒸汽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湿蒸汽的干度,用x表
示。

x=
+
mvap—湿空气中饱和蒸汽的质量,kg;
mwat—湿空气中饱和蒸汽的质量,kg;
显然,x=0~1,对于饱和水,x=0;对于饱和蒸汽,x=1.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2. 水蒸气的p-v图和T-s图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2. 水蒸气的p-v图和T-s图
序号
类 型

1
一 点
临界点
2
两 线
饱和水线AC、饱和蒸汽线BC
三 区
未饱和水区、湿饱和蒸汽区、
过热蒸汽区
3
4

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
五种状态
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1. 水蒸气的定压生产过程
工程中所用的水蒸气是在锅炉中定压加热产生的。定压下生产水
蒸气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五种状态。




预热阶段:未饱和水→饱和水;


汽化阶段:饱和水→湿蒸汽→饱和蒸汽; 状

过热阶段: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定压下水蒸气的生产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
T dT c Ts p T
5.2 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7-4 水蒸汽表和图
水与水蒸汽的状态参数p、v、t、h、s均可从水
蒸汽图表中查到,图表中没有的参数,可根据 参数间的一般关系计算得到,如u 按 u=h-pv 计算。
热力学性质表很简单,它是把热力学性质以一一对 应的表格形式表示出来,其特点表现在:对确定点 数据准确,但对非确定点需要内插计算,一般用直 线内插。
5.2 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u0 0 kJ / kg s0 0 kJ /(kg K ) v0 0.00100021 m3 / kg h0 u0 p0v0 0 kJ / kg
二. 温度为0.01oC、压力为P的过冷水
忽略水的压缩性,即比体积v不变,又温度不变,则:
uo=u0’=0, w=0 q=0 so=so’=0, h0= uo+p0 v0=0
未饱和水(过冷水)
饱和水
p const.
p const.
t ts v v
t ts v v
s s
s s
h h
h h
这个阶段所需的热量称为液体热 ql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汽化阶段
湿饱和蒸汽:饱和水与饱 和蒸汽混合物
饱和水
湿(饱和)蒸汽
干饱和蒸汽
p const.
p const.
5.2 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内插法介绍
y y2 ya
1
y1
x1
2
h ya y2 y1 xa x2 x
已知 x1, y1, x2 , y2 , xa
求 ya ?
由图可看出ya y1 h
两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

y2 y1 h x2 x1 xa x1
整理得
h
y2
y1
xa x2
x1 x1
5.2 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三. 温度为t、压力为P的未饱和水
T
q 273.16 cpdT
h h0' q
s
T q
T 273.16
T 273.16
cp
dT T
饱和水状态: ql h' s'
5.2 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四. 压力为P的干饱和蒸汽
Ts (s"s') h"h' (u"u') p(v"v')
5.2 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已知p(或t)及某一比参数y(v或s或h),判
断水或蒸汽所处的状态 查饱和表得已知压力(或
温度)下的y’、y”:
y y 未饱和水
y
y
y
湿蒸气(算出干度x)
y
y
过热蒸气
在湿蒸汽区干度及其它参数的的计算:
所以
ya
y1
y2
y1
xa x2
x1 x1
5.2 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已知(p,t),判断水或蒸汽所处的状态
查饱和表得已知压力(或温度)下的饱和温度ts(p)
(或饱和压力ps(t) ):
t ts ( p) t ts ( p) t ts ( p)
未饱和水 饱和状态或湿蒸气(给出干度x) 过热蒸气
在湿蒸汽区,p、t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因 此不能由p、t确定状态点。
过热阶段
干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p const.
p const.
t ts v v
t ts v v
s s
s s
h h
h h
这个阶段所需的热量称为过热热 qsup。t-ts称为过热度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二. 水蒸汽定压生成过程中热量的计算
水的定压预热阶段
液体热 ql h ' h0 kJ/kg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三. 水蒸汽的p-v图和T-s图
p
C
Ⅰ 20 2 ' 2x
Tc 2"
T


10 1'
1x
1"
x
T
pc
C
Tc


2'
2x 2"

1'
1x
1"
20
10 x
v
s
水蒸汽的p-v图和T-s图
5.2 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一.水与水蒸汽表
水及水蒸汽的参数计算中不必求其绝对值, 仅求其增量或减少量,故可规定一任意起点。国 际水蒸汽会议规定,水的三相点即273.16K的液 相水作为基准点,规定其热力学能及熵为0,即 对于t0=ttp=273K、p0=ptp=611.7Pa的饱和水有:
结论:一定的饱和温度对应于一定的饱和压 力,反之也成立,即两者间存在单值关系。
ps f ts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水的定压加热过程
未饱和水状态 饱和水状态 湿饱和蒸汽状态 干饱和蒸汽状态 过热蒸汽状态
水的预热阶段
饱和水的汽化阶段
过热阶段
水蒸汽的定压生成过程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预热阶段 状态及状态参数: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第五章 水蒸气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5.2 水蒸气的状态参数 5.3 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一.汽化与凝结
汽化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汽态的过程。
汽化方式 蒸发:汽化过程在液体表面发生。 沸腾:汽化过程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同时发生.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凝结:物质由汽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凝结的速度 取决于空间蒸汽的压力。
t ts v v
t ts v v v
s s
s s s
h h
h h h
这个阶段所需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 g
p const. t ts v v s s h h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干度x:
湿蒸汽中饱和蒸汽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x mg mf mg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饱和状态:
液体分子脱离其表面的 汽化速度

汽体分子回到液体中 的凝结速度
这时液体与蒸汽处于动态 平衡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饱和液体 饱和蒸汽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处于饱和状态的汽、液温度相同,称为饱 和温度ts,蒸汽的压力称为饱和压力ps ts上升, ps上升; ps上升, ts上升。
五. 压力为p的湿饱和蒸汽
vx xv"(1 x)v' xv"
hx xh"(1 x)h' h' x
sx
xs"(1
5.2 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六. 压力为P的过热蒸汽
过热度:t – ts
T
qsup Ts c p dT
h h"qsup
s
c TS
273.16 p
dT T
饱和水的定压汽化过程
汽化潜热 r h" h' kJ/kg
T
2
Ts
1'
1x
1"
1
ql
r
qsu
s'
s" s
r Ts s" s' kJ/kg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水蒸汽的定压过热过程
过热
qsu h2 h" kJ/kg
1kg水从1状态被加热到2状态所吸收的热量:
q ql ' r qsu (h ' h0) (h" h ') (h2 h") h2 h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