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棉花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全国棉花生长情况调查及产量预测

2014年全国棉花生长情况调查及产量预测(2014年7月)∙字号∙∙∙评论邮件纠错2014-08-27 10:00:00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项目承担: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新疆华泰棉花专业合作社监测对象:13个主产棉省、市、区2736户棉农目前新疆棉田面积核查工作已告一段落。
受政策影响,新疆以前被隐藏的面积计入,导致全国植棉面积大于前期统计。
7月全国大部棉花处于开花期,新疆天气条件总体适宜,棉花生长较前期好转;内地虽有部分地区受灾,但总体状况仍处于较好年景,如果后期能保持较好天气,今年棉花有望获得丰收。
按照被调查棉农植棉面积加权平均计算,全国植棉面积为6340万亩,同比下降9.4%。
截止7月底,全国棉花长势较好的超过一半,病虫害发生程度略重于上年。
中国棉花协会进行第一次测产,按照被调查棉农产量加权平均计算,预计全国总产为673万吨。
黄河流域棉区7月总体降水偏少,部分棉区较为干旱,对花铃生长有一定不利影响,一些落花落铃增加。
有灌溉条件的棉田棉花株健壮、株型紧凑、病虫害较轻,长势较好,单产有望高于去年;无灌溉条件或疏于管理的棉田,主茎停止生长,果枝少、株型小,花已到顶,出现早衰兆头,且上部蕾铃脱落较为严重,减产基本已成定局。
其中河南旱情较重,个别棉区连吃水都成问题。
截止7月底,被调查户平均每株蕾比例为44%,花铃比例为56%,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受干旱影响,病虫害发生程度较6月减轻,被调查户中认为病害较轻的占87%,较上年同期增加了7个百分点,其中枯黄萎病发生较轻;认为虫害较轻的占69.4%,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是白粉虱、红蜘蛛和盲蝽蟓等。
棉花总体长势较前期有所好转,认为棉花长势较好的占总调查户的56.2%,环比增加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8个百分点。
长江流域棉区出现阶段性高温、干旱和强降水等不利天气,对棉花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6月底至7月初部分棉区低温阴雨,棉花生长缓慢,生育期普遍推迟10天左右,平均比去年少3-4台果枝,坐桃率相对较低,伏桃数量较少;低温寡照还导致枯黄萎病高发,中期的高温晴热加重了病害发生程度,且中后期的高温干旱使得部分棉花出现早衰迹象;月底降水虽然缓解了旱情,但低洼棉田又出现渍涝灾害。
2014年棉花价格走势分析报告

2014年棉花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国际棉花价格具有上涨预期 (3)1、全球棉花消费保持平稳 (3)2、美棉价格决定国际棉价 (5)3、美棉种植收益水平偏低,政府补贴有减弱趋势 (7)4、国际棉价与全球经济走势长期中趋同 (8)5、结论:全球棉花价格具有上涨预期 (9)二、国内棉花直补后,内棉价格将小幅下跌 (9)1、2014年国内棉花产量较难继续增长 (9)2、国内棉花消费量止跌企稳 (12)3、国内棉花由国家定价 (13)(1)2011 年5月是国内棉花价格形成机制的分水岭 (13)(2)我国棉花由国家定价,形成机制非市场化 (13)4、中储棉对国内棉花具有决定性影响能力 (15)5、国内棉花定价机制改革将致棉花价格小幅下降 (16)6、结论:国内棉花价格短期持稳,定价机制改革将致棉价小幅下跌 (17)一、国际棉花价格具有上涨预期棉花是全球主要农作物和大宗商品之一。
除了供求因素外,国家政策、替代品、期货市场等因素均对棉花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世界上较为通用的棉花价格指标为Cotlook 棉价指数(包括Cotlook:A 指数和Cotlook:B 指数)。
Cotlook 棉价指数由棉花展望有限公司根据每天从各个渠道得到的北欧主要港口的棉花到岸价计算得出,报价单位为“美分/磅”。
本报告采用Cotlook:A 指数代表国际棉价进行研究。
1、全球棉花消费保持平稳近十年来全球棉花生产和消费总体平稳。
2002 年至今,全球棉花产量总体保持平稳,由0.99 亿包增长至2012 年的1.27 亿包,复合增速为2.5%。
消费量方面,从2002 年的0.94 亿包增长至2012 年的1.03 亿包,复合增速为0.9%。
1978年-2014年新疆棉花品种审定信息表

陆地棉
新陆中35 号
2007
否
巴州富全新科种业 有限责任公司
新审棉 2008年32 号
905
陆地棉
新陆早38 号
2008
否
新疆农七师农科所
新审棉 2008年33 号
315
陆地棉
新陆早39 号
2008
否
奎屯万氏棉花种业
新审棉 2008年34 号
K20—7
陆地棉
新陆中36 号
2008
否
新疆巴州一品种业
新审棉 2008年35 THA—27 号
陆地棉
新陆中28 号
2006
否
新疆汇丰种业
新审棉 2006年65 号
鄂0491
新陆中29 陆地棉 号(新杂 棉一号)
2006
否
新疆优质杂交棉开 发公司
新审棉 新陆中31 2007年54 康地4036 陆地棉 号 号
2007
否
新疆康地种业
新审棉 2007年55 号
98—6
陆地棉
新陆中32 号
2007
K215
陆地棉
新陆中51 号
2011
否
新疆石大科技公司
新审棉 2011年47 号
7-6
陆地棉
新陆中52 号
2011
否
兵团农七师农科所
新审棉 新陆中53 2011年48 康地4039 陆地棉 号 号
2011
否
新疆康地种业科技 公司
新审棉 2011年49 号
兆丰28
陆地棉
兆丰28
2011
否
湖南兆丰种业有限 公司
新疆棉花品种审定信息表(
审定编号 审定机构 植物种类 品种名称 审定年度 是否转基 因 选(引)育单位 (人)
2014年国家审定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品种介绍最新2014.10

第三届国家品审会第四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一、初审通过品种目录(一)稻品种二、初审通过品种简介(一)稻品种名称:陵两优7717申请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育种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品种来源:H750S×HY717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1.5天,比对照株两优819长2.8天。
株高82.1厘米,穗长18.7厘米,亩有效穗数22.7万穗,穗粒数105.0粒,结实率85.8%,千粒重26.9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白背飞虱7级;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1.5%,长宽比2.6,垩白粒率96%,垩白度21.6%,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1%。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6.5千克,比对照株两优819增产5.2%;2012年续试,平均亩产498.9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1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2.7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7.9%;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3.1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1.软盘旱育抛秧3月25日左右播种、水育秧3月底前后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2.5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
2.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水育秧5叶期移栽,栽插密度16.5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种子苗。
3.需肥水平中等偏上,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后期严控氮肥,中等肥力田块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35千克作底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7.5千克,幼穗分化初期亩施氯化钾7.5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
4.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以润为主,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
5.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2014年棉花种子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棉花种子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0月目录一、行业发展概况 (5)1、国际种业发展概况 (5)(1)行业高度集中 (6)(2)兼并重组成为企业扩张的主要手段 (7)(3)技术进步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7)2、我国种业发展概况 (8)(1)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稳固 (9)(2)市场进一步成熟 (9)①科研、生产及销售环节相互脱节的状况逐步得以改变 (9)②种子公司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的情况预计将逐步得到改变 (10)③我国种子行业开始逐步融入全球种子行业的市场竞争之中 (10)(3)种子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10)(4)技术进步加快 (11)3、我国棉种行业发展概况 (12)二、市场规模情况 (13)三、行业管理体制 (15)1、行业主管部门 (15)2、行业政策 (16)3、种子行业主要的相关制度 (17)(1)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 (17)(2)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 (17)四、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9)1、有利因素 (19)(1)国家政策重点支持 (19)(2)市场潜力巨大 (19)(3)已形成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20)2、不利因素 (20)(1)行业体制制约 (20)(2)行业人才缺乏 (20)(3)行业集中度低,缺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21)(4)市场对外开放形成的冲击 (21)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21)1、制度壁垒 (22)2、技术壁垒 (22)3、生产壁垒 (23)4、营销网络及品牌壁垒 (23)六、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23)1、周期性 (23)2、区域性 (24)3、季节性 (24)七、行业风险特征 (25)1、政策风险 (25)3、自然灾害风险 (26)八、市场竞争格局 (26)1、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 (27)2、山东鑫秋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3、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种子是农业种植和加工的前提,是农业产业链的起点和基础,是推动现代农业生产进步的最主要动力。
中国棉花生产布局变迁及其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棉花生产布局变迁及其比较优势分析肖海峰;俞岩秀【摘要】合理的生产区域布局可充分利用不同地区资源优势,提高棉花生产的比较利益.在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棉花生产布局变迁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棉花资源禀赋指数、生产成本一级概率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从资源禀赋、生产成本和生产规模三方面研究我国棉花生产布局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传统棉区棉花生产不断萎缩,新疆棉区快速发展,总体呈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光热资源丰富和气候干燥地区集中趋势;我国各产区棉花生产比较优势差异较大且具有动态变化性,新疆、山东、河北三省区是我国棉花生产优势产区,表明我国棉花生产布局现状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优化棉花生产布局,促进棉花生产发展的政策建议.【期刊名称】《农业经济与管理》【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10页(P38-47)【关键词】棉花;生产布局;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作者】肖海峰;俞岩秀【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3一、引言棉花是我国第一大经济作物及第二大农作物,是纺织工业重要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保证棉花主产区棉农收入,对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影响深远。
我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最早种植记载出现在宋元时期,广泛种植始于明朝初期,逐渐成为我国具有战略地位的经济作物。
我国适于植棉的地域辽阔,产区覆盖东北、东南、中部、西南、西北区域,主要分布于新疆、山东、河北、湖北、安徽、湖南、河南、江苏、江西、陕西、甘肃、天津、浙江、山西和四川15个省区。
我国棉花主产省区不断演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棉花生产布局经历两次大范围结构性调整:第一次调整在80年代,棉区从南向北转移,长江流域棉花种植大省种植面积迅速萎缩,黄河流域鲁冀豫三省棉花面积增长迅速,山东省成为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省区;第二次调整在90年代,棉花种植空间布局重心由黄淮海流域和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向西北内陆新疆地区迁移,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成为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省区,形成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平原、西北内陆“三足鼎立”格局(朱启荣,2005)。
山东棉花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编辑:杨风光大田作物nyzszz@文/ 山东省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毛向明55第1月 上半月刊械化程度不高。
棉花的生产管理过程需要经过40多道程序,从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摘、拔棉柴,全家人从4月到10月要忙碌半年多,冗长的种植过程决定了管理的复杂性和劳动的艰巨性。
与其他大宗农作物相比,由于生产周期长且机械化水平低,山东种棉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比小麦、玉米两季劳动力投入量之和还多一倍多。
(二)棉花生产成本高、纯收益低。
近些年来山东省棉花生产总成本一直呈递增状态,近三年来虽出现了下降趋势,但伴随着棉花收购价格走低,纯收益率出现负值。
2015年每亩总成本为1878元,纯收益率为0.21%;2016年每亩总成本为1715.5元,纯收益率为5.4%;2017年每亩总成本为1483元,纯收益率为-3.4%;2018年每亩总成本为1532.5元,纯收益率为-1.85%。
种棉花收益低,成了赔本的事情。
在不断上升的植棉成本和不断下降的植棉效益双重夹击下,农民植棉收益甚微,山东棉花种植面积的连年下滑成为必然结果。
(三)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
随着国家棉花生产战略布局向西北转移,以新疆建设兵团为主的西北棉区逐渐成为国家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的重点,而对山东棉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减弱,造成山东棉区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棉花生产衰退困境加剧。
山东(含国家)对产粮大县和超级产粮大县奖励10多亿元,有的县一年获得国家产粮大县补贴数千万元,有着荣誉和经济双重激励效应,而对棉花生产大县却没有相关奖励政策,这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对棉花生产的重视程度。
(四)棉花质量不高,销路不畅。
山东是全国第二植棉大省,更是全国第一用棉大省,产棉量约占全国1/7,用棉量则占全国1/3以上,存在每年约300万吨的棉花供需缺口。
但由于山东棉花品级较低、质量较差、品种构成单一,难以满足纺织行业加工高档产品和多种纺织品的要求。
山东的籽棉收购时常出现滞销和压价现象,许多本地棉企宁愿花费较高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使用质量品质优势明显的新疆棉和进口棉,也不收购山东棉花。
2014年棉花甜菜经济作物种植行业简析

2014年棉花甜菜经济作物种植行业简析一、国家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概况 (3)二、行业市场规模 (4)1、棉花 (4)2、甜菜 (5)三、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 (5)四、行业壁垒 (6)1、土地资源、水资源壁垒 (6)2、资金规模壁垒 (6)3、技术及专业人才壁垒 (7)五、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扶持 (7)1、行业监管体制 (7)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 (8)六、影响行业发展的风险因素 (10)1、气候环境风险 (10)2、税收优惠、政策补贴风险 (10)3、下游市场环境风险 (10)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全球最多的农民数量和农业面积,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农业十二五规划》,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强化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条件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到90年代中期,农业发展属于在局部地区自下而上的起步兴起阶段,以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为代表;9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在国家政策鼓励和各级政府有力指导下,农业产业化步入由点到面整体推进、健康发展阶段;近年在农业国际化和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影响逐步显现的环境条件下,随着我国农业与食品产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步入持续发展和提高的新阶段。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体现为四个“转变”:①龙头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方向转变;②产业化经营向为消费者提供绿色食品和实施产业链全过程质量标准控制转变;③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区域规模种植和精深加工增值转变;④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日趋活跃,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导农户家庭经营从“小规模、大群体”向规模化、企业化方向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棉花行业分析
报告
2014年3月
目录
一、棉花产业链现状:内外棉价差大造成多数棉企经营不善 (3)
1、棉花政策历史回顾 (3)
2、扭曲的棉花产业链造成多数棉企经营不善的困境 (3)
3、棉花直补政策将试点新疆,每亩补贴380元 (6)
二、棉花直补政策将促进内外棉价差收窄 (6)
1、棉花直补政策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理论测算 (6)
2、市场反应已证明了未来棉价将跌至1.6元/吨 (9)
3、直补政策利好从农民到棉纺企业的全产业链 (10)
4、棉花供需分析:需求平稳,近90%产量被国家收储 (12)
(1)2013/14年度棉花供给分析 (12)
(2)2013/14年度棉花需求分析 (13)
(3)2013/14年度棉花进口分析 (13)
5、未来棉花走势长期判断 (14)
(1)内棉价格向下大趋势已定 (14)
①内棉种植面积和产量分析 (14)
②内棉未来价格走势:内棉价格向下大趋势已定 (15)
(2)外棉花价格将温和上升 (15)
①外棉种植面积和产量现状 (15)
②外棉未来价格走势:尚有上行空间,但涨幅有限 (16)
三、棉花直补政策长期利好棉纺产业链相关企业 (17)
1、纺织产业链拆分 (17)
2、中长期看,棉花直补政策利好棉纺企业 (19)
3、投资标的 (20)
(1)产能释放、毛利提升拉动色纺企业业绩好转 (20)
(2)出口回暖推动优势出口企业业绩好转 (22)
一、棉花产业链现状:内外棉价差大造成多数棉企经营不善
1、棉花政策历史回顾
不收储阶段:2011 年之前,国家对棉花不采取临时收储政策,棉价长期在1.2万元-1.6 万元/吨之间波动。
国家收储阶段:2010 年,面对突然跳水的棉花价格,国家为了保护棉农利益、保障供给及稳定市场,国家出台了临时收储政策。
2011 年收储价在1.98 万元/吨,2012-13 年收储价在2.04 万元/吨。
棉花直补政策阶段:2014 年开始,棉花直补政策将试点新疆,2 月下旬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获悉,每亩补贴将达380 元。
我们预计棉花价格最终将降至1.6 万元/吨。
2、扭曲的棉花产业链造成多数棉企经营不善的困境
2010 年,我国棉花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年初,棉花价格高开高走,至同年3 月,中国棉花价格突然开始持续下跌,五个月跌幅高达39%。
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出台了临时收储政策保护棉农利
益来保障供给、稳定市场。
但近年来,棉花需求萎缩、国际棉价下跌,中国棉价却在临时收储价格的支撑下保持高位,这样的反差致使内外棉价差严重过倒挂,目前价差稳定在每吨3000 元左右。
国家临时收储政策虽然保障了供给、稳定了市场,但其对棉农到棉企到国家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棉农方面: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并没有将农民和市场区隔开来、直接补贴,棉花从农民手中采购直到棉纺企业手中经历层层中间商,临时收储政策带来的大部分收益被这些中间商所获取,农民获得直接收益并没有显著改善。
棉企方面:国家临时收储政策造成内外棉价差较大,目前内外棉价差高达3000元/吨。
内棉价格决定成本,外棉走势决定价格,高价差使得多数棉纺企业几乎无利可图,再加上下游需求疲软,人力、燃料等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造成订单流失,国内棉纺企业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