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钒钛磁铁矿有限责任公司青沟尾矿库安全预评价报告.
XX公司新建尾矿库安全预评价报告

目录1 评价目的与依据 (5)1.1 评价目的、原则 (5)1.1.1评价目的 (5)1.1.2评价原则 (5)1.2 评价对象、范围和内容 (5)1.3 评价依据 (6)1.3.1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行业规定 (6)1.3.2标准规范 (7)1.3.3建设项目合法证明文件 (7)1.3.4建设项目技术资料 (8)8.................................................... 评价程序1.4 2 建设项目概况....................................................102.1 建设单位概况 (10)2.2 建设项目概况 (10)2.3 地理位置及交通 (10)2.4 气象、水文 (10)2.5 尾矿库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11)2.5.1区域地质构造 (11)2.5.2场地地层及岩性特征 (12)2.5.3冻土 (13)2.5.4库区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13)2.5.5岩土工程地质评价 (13)2.6 地震及场地抗灾效应 (14)2.7 建设方案概况 (15)2.7.1尾矿库总体布置 (15)2.7.2尾矿库基础资料 (15)2.7.3尾矿库简述 (15)2.7.4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分析 (17)2.7.5防洪系统 (19)2.7.6安全监测设施 (23)3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243.1 库区地质条件分析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24)3.2尾矿库及尾矿坝类型分析 (24)3.3尾矿库在设计、施工、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潜在事故因素分析 (24)3.3.1尾矿库失事原因分析 (24)3.3.2尾矿库失事与坝型的关系分析 (25)52........................ 尾矿库失事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3.3.3.3.3.4最终坝坡的稳定性分析 (26)3.3.5尾矿坝发生坝坡失稳的危险性分析 (26)3.3.6尾矿坝垮坝危险性分析 (28)3.3.7坝体塌陷、滑坡与裂缝危害的危险性分析 (28)3.3.8坝体渗漏危险性分析 (29)3.3.9尾矿库坝体破坏分析 (29)3.4 安全管理缺陷分析 (30)3.5 工程施工期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0)3.6 其它危险和有害因素 (31)3.7 重大危险源辨识 (31)3.8 事故案例 (32)4 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344.1 评价单元划分 (34)4.2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评价方法简介 (34)4.2.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 (35)4.2.2安全检查表法(SCL) (35)5 定性定量评价....................................................375.1 尾矿库选址单元安全评价 (37)5.2 尾矿坝单元安全评价 (38)5.3 防洪系统单元安全评价 (41)5.4 工程施工单元安全评价 (42)5.5 作业环境与职业卫生单元安全评价 (45)6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476.1 制定对策措施建议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47)6.2 尾矿库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建议 (47)74............................ 尾矿排放与筑坝对策措施建议6.2.1.6.2.2尾矿库防汛对策措施建议 (48)6.2.3渗流控制对策措施建议 (48)6.2.4尾矿库的防震与抗震对策措施建议 (48)6.3 尾矿库在运行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典型事故对策措施 (48)6.3.1坝体出现滑坡处理措施 (48)6.3.2坝体出现裂缝对策措施 (49)6.3.3坝外坡面破坏对策措施 (49)6.3.4堆积坝滑动塌方预防措施 (49)6.3.5粉尘危害预防措施 (50)6.4 尾矿库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建议 (50)6.5 尾矿库安全设施专项投资估算 (53)6.6 尾矿库施工过程中应重视的安全管理措施 (54)7 安全预评价结论及建议............................................567.1 安全预评价结果综述 (56)7.1.1尾矿库施工、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56)7.1.2尾矿库应重视的安全措施建议 (56)7.2 安全预评价结论 (57)7.3 应当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57)附件...............................................................591 评价目的与依据1.1 评价目的、原则1.1.1评价目的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项目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为危险源监控、事故预防、减少损失和投资安全提供依据。
尾矿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概述1.1编制依据( 1 )洋县钒钛青沟尾矿库工程施工图及相关资料;( 2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Y5418—95);《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DLT5129—2001);《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水工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3 )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安全管理标准》等相关规定。
( 4 )现场情况。
1.2 工程概况洋县钒钛磁铁矿有限责任公司青沟尾矿库工程位于陕西省洋县桑溪镇外门垭青沟沟内。
桑溪镇距洋县县城约75Km,有简易公路相通,桑溪镇--外门垭--青沟有简易道路通行,交通较为便。
初期坝(轴线位置)坝高37.0m,为碾压堆石坝型,坝顶标高617.0m,坝顶轴线长119.50m,坝顶宽4.0m。
初期坝外坡比1:2.1,内坡比1:1.68,内、外坡在标高605.0m和593.0m均设有马道,内坡马道宽1.2m,外坡马道宽2.0m,内、外坡采用0.3m厚干砌石面层护坡。
排洪系统工程:自上而下分别设3#排洪井(竖井)、2#排洪井(竖井)、1#排洪井、2#、1#排洪支洞、排洪隧洞、消力池。
3#、2#竖井直径5m,3#、2#竖井深16.5m、11.0m,1#、2#井架高18.0m,1#井内径3.0m,3#、2#井架内径6.0m,3#井架高36m。
1#、2#支洞和隧洞为城门洞型,1#支洞B×H=2.0×2.5m,长98.89m,2#支洞B×H=3.5×4.0m,长124.6m,隧洞B×H=3.5×4.0m,长960.9m。
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3 工作范围工程主要范围包括初期坝、排洪系统工程和甲方安排的其他工作。
1.4 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一览表1.5 施工要求工期要求:总工期四个月,2012年6月30日前确保工程竣工。
尾矿库——安全预评价报告

(5)对策措施建议: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 果,遵循针对性、激素后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具体详 实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危害的技术和管理对策措施建议。 (6)安全预评价结论: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的做 出安全预评价结论。从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洪庄矿区铁矿建设项目 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符合性结 论,给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以及采取安全对策 措施后的安全状态等。 (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是安全预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 和概括性总结。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评价对象应 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明确评 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 受控的程度如何。给出评价对象洪庄矿区铁矿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 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要求。
2.4 库区下游主要情况 西沟总长约 1300m,库址选在西沟和金家沟交岔点南 250m 处筑坝,库区 下游仅有一户居民,已搬迁,坝址下游 500m 范围内无居民及其他重要设 施;沟口为季节性河流,有简易通道可通车,沟内两岸山坡生长有乔灌木, 植被较好。 2.5 尾矿库工程设计简述 2.5.1 尾矿库设计相关资料 该企业选厂入选原矿主要分为二大部分:其一,产自于相邻的卢氏县小桐 乡的钼矿;其二,收购本地铁矿石。矿石产地多变,矿石性质复杂,相关 工艺资料如下: (1)选厂生产规模: (2)工作制度: 己的矿山,根据矿方三 年来实际运转资料确定) ; (3)磨矿细度: (4)尾矿真比重: (5)原矿品位: (6)精矿品位: (7)选矿回收率: (8)年处理原矿量: (9)尾矿平均产率: -200 目占 65~85%; 2.85t/m3; Fe:22%,Mo:0.06%; Mo:46%,Fe:62%; 85%; 3.75 万吨; 70%。 150t/d; 250 天/年,3 班/天,每班 8 小时(由于没有自
尾矿库《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尾矿库《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写提纲前言简述项目基本情况、评价项目委托方及评价要求、评价工作过程等。
1. 评价目的与依据1.1评价对象和范围描述评价项目名称,根据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初步设计资料和有关法律法规等明确安全验收评价范围。
安全验收评价范围一般从空间范围或生产系统组成进行说明,应说明不包括哪些方面(一般不包括输送系统和回水系统)。
1.2评价目的和内容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简述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3评价依据1.3.1法律法规列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应遵循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1.3.2标准规范列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应遵循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有关规范。
1.3.3建设项目合法证明文件列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所依据的合法证明文件(包括发文单位、日期和文件号等相关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文件:(1)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批复文件及重大设计变更批复文件;(3)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委托书(任务书、合同书)。
1.3.4建设项目技术资料列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所依据的有关技术资料(包括文件名称、编制单位和日期等相关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文件:(1)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资料和设计变更;(3)建设项目地质勘察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4)建设项目施工记录(含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及中间验收记录)、竣工报告及竣工图;(5)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记录和施工监理报告。
1.3.5其他评价依据列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所依据的其他有关文件。
1.4评价程序简要介绍开展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2. 建设项目概述2.1建设单位概况简要介绍建设单位历史沿革、经济类型、隶属关系等基本情况,建设项目背景及立项情况。
简要介绍建设项目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及交通等。
尾矿库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尾矿库作为人工形成的高位泥石流危险源,主要特征是具有较高的能量。
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勘察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运行管理因素及自然因素等方面。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或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本尾矿库是存储洛家河铜矿选矿厂铜矿石选矿废渣,根据本矿矿石性质不含有毒、易燃、易爆物质,选矿中添加的药剂也不是有毒、易燃、易爆物质。
所以洛家河尾矿库存储的物质没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 号的规定:尾矿库全库容 > 100万立方米或坝高》30m,构成重大危险源。
洛家河铜矿杂木交沟尾矿库设计总库容400 万立方米,坝高82 米,因此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要素,故本尾矿库是重大危险源。
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应进行申报和备案。
第二节生产中危险因素分析与措施尾矿库从勘察、设计、施工到使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导致尾矿库不能正常使用,甚至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勘察因素造成的危害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是未做必要的勘察,有的是勘察深度不够,造成设计计算参数选用上科学依据不足。
而设计上的失误造成的工程隐患,往往到运行阶段才会暴露出来,造成管理人员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恰当的措施。
对库区、坝基、排洪管线等处的不良地质条件未能查明,就可能造成库内滑坡、坝体变形、坝基渗漏、排洪涵管断裂、排水井倒塌等危害。
对尾矿坝坝体及沉积滩的勘察质量低劣,则导致稳定分析、排洪演算等结论的不可靠。
洛家河铜矿杂木交沟尾矿库2008 年委托太原市兴华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对库区进行了勘察,并出具了勘察报告。
尾矿库安全检查工作汇报

尾矿库安全检查工作汇报一、尾矿库基本情况全县两家铁矿共建设10 座尾矿库,其中使用运行的有七座,依法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两座试运行(苏坑、山西尾矿库)一座未运行(坑美尾矿库),经市安监局组织专家进行了设计方案审查通过,并正在进行现场安全评估中。
所有尾矿库都是委托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和省冶金设计院等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的。
在设计前对坝址进行了论证,根据设计单位的工勘要求,委托省工程勘察院对堤坝重要部位进行工程地质勘探。
依据工程勘察结果对尾矿库进行设计,设计文书经省赣安安全评价机构进行了安全评价;市安监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通过后,委托具有施工资质的市水电工程公司进行施工和有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建设项目完工后,委托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了现场安全评估。
按照工程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要求,市安监局组织专家对尾砂坝现场验收合格后颁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其余三家尾矿库正在进行现场安全评估之中。
二、开展尾矿库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根据市安委会《通知》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要求,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县安监局主要领导到全县各尾矿库进行督查,要求企业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做好整改工作,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
县安监局多次组织人员到全县各尾矿库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查出各类安全隐患8条,现场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4 份,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到位。
并将检查情况按照《通知》要求每周上报市安监局。
对个别尾矿库排洪设施没有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的,要求企业请专家进行安全评估评价。
通过开展尾矿库安全生产大检查,促进了企业对尾矿库存在安全隐患的整改进程,落实了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和安全措施,确保了各尾矿库的安全运行。
三、尾矿库运行安全管理情况油盘铁矿、县赣闽铁矿按照《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和《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规定的要求及安全监管部门制定的《尾矿库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方案》通知的安排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按方案做好工作。
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共34页word资料

第一章概述1.1 任务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及《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要求,矿山企业及其生产系统应进行安全评价,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尾矿库作为矿山企业一个独立的生产系统,应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根据以上要求,2019年5月××选矿厂委托我公司对其所使用的××尾矿库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1.2 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18号)■《企业职工伤亡及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规定》(国家安监局令第14号令)■《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国家安监局安监管技装字[2019]79号)■《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国家安监局安监管技装字[2019]93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第9号令)■《噪声作业分级》(LD80-9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码》(GB/T13861-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安全电压》(GB3805-83)■《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95)■《安全标志》(GB2894-1996)■《矿山安全术语》(GB/T15295-1994)■《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2019)■《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94)■《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冶金矿山尾矿设施管理规程》((90)冶矿字第185号)■《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20号)■《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尾矿库加固治理扩容方案设计》(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2019年1月)■××提供的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资料。
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案例)【模板】

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案例)一.前言围绕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系统提升公司尾矿库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强化落实尾矿库各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公司结合国家、地方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按照省应急管理厅印发的《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导则》要求,全面开展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估。
公司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部署风险评估工作安排,各部门、车间按职能全面落实风险评估具体工作,确保尾矿库风险评估工作全面展开和落实。
尾矿库风险评估应按照“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覆盖”的原则,将“头顶库”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点对象,同时坚持结果导向,自下而上开展风险评估分级,建立完整的尾矿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厘清尾矿库现有安全风险分布情况、已采取的管控措施及落实情况,按照风险分级评估结果实施风险差异化动态管控,有效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
二.尾矿库概况(一)尾矿库基本情况某尾矿库属山谷型,设计总库容1560万m³,设计总坝高76m,其中初期坝高15m,堆积坝61m,为三等库。
采用上游式湿式排放,冲积法堆积尾砂,机械筑坝,子坝高2m,顶宽2m,内外坡比1:3,马道宽3m,总坡比1:4;设计防洪标准为500年一遇,库汇水面积为0.65k㎡。
库区周边山体较稳定,无显著的滑坡和泥石流现象,库区总体植被较发育。
库下游1km范围内有散居的住户5户18人,另有一乡村公路通过,因此该库属头顶库。
尾矿库排洪系统采用溢流井一隧洞式排水系统,设4座框架式排水井,井高25m,内径3m,已封堵1座,现用2号井,主隧洞长650米。
坝体每上升10米铺设一层排渗席垫,坝体排渗效果较好,浸润线埋深保持在16m以下,每级子坝布置横向、网状排水渠与坝肩渠纵横相接,随坝体延伸,形成了有效的坝面防排洪系统。
建立了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和人工监测网,在坝面安装修建人工和在线浸润线观测孔(共12个)、2个位移基准观测点,9个GPS监测点,6台高清摄像机,能够实时全方位检测到尾矿坝整体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