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江苏高考试题(数学_word解析版)

2019年江苏高考试题(数学_word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参考公式:棱锥的体积13V Sh =,其中S 为底面积,h 为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19年江苏省5分)已知集合{124}A =,,,{246}B =,,,则A B = ▲ .【答案】{}1,2,4,6。

【考点】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分析】由集合的并集意义得{}1,2,4,6AB =。

2.(2019年江苏省5分)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 ▲ 名学生. 【答案】15。

【考点】分层抽样。

【解析】分层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

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同质层,再在各层内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分层抽样的特点是将科学分组法与抽样法结合在一起,分组减小了各抽样层变异性的影响,抽样保证了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因此,由350=15334⨯++知应从高二年级抽取15名学生。

3.(2019年江苏省5分)设a b ∈R ,,117ii 12ia b -+=-(i 为虚数单位),则a b +的值为 ▲ . 【答案】8。

【考点】复数的运算和复数的概念。

【分析】由117ii 12i a b -+=-得()()()()117i 12i 117i 1115i 14i ===53i 12i 12i 12i 14a b -+-+++=+--++,所以=5=3a b ,,=8a b + 。

4.(2019年江苏省5分)下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k 的值是 ▲ .【答案】5。

【考点】程序框图。

【分析】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变量值变化如下表:是否继续循环k 2k 5k 4-+循环前 0 0 第一圈 是 1 0 第二圈 是 2 -2 第三圈 是 3 -2 第四圈 是 4 0 第五圈 是 5 4 第六圈否输出5∴最终输出结果k=5。

2019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试题(江苏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印位置上。

1.函数)42sin(3π+=x y 的最小正周期为 .【答案】π【解析】T =|2πω |=|2π2 |=π.2.设2)2(i z -=(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模为 . 【答案】5【解析】z =3-4i ,i 2=-1,| z |==5.3.双曲线191622=-y x 的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 【答案】x y 43±= 【解析】令:091622=-y x ,得x x y 431692±=±=. 4.集合}1,0,1{-共有 个子集.【答案】8【解析】23=8.5.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 . 【答案】3【解析】n =1,a =2,a =4,n =2;a =10,n =3;a =28,n =4. 6则成绩较为稳定(方差较小)的那位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 . 【答案】2【解析】易得乙较为稳定,乙的平均值为:9059288919089=++++=x .方差为:25)9092()9088()9091()9090()9089(222222=-+-+-+-+-=S . 7.现在某类病毒记作n m Y X ,其中正整数m ,n (7≤m ,9≤n )可以任意选取,则n m , 都取到奇数的概率为 .【答案】6320 【解析】m 取到奇数的有1,3,5,7共4种情况;n 取到奇数的有1,3,5,7,9共5种情况,则n m ,都取到奇数的概率为63209754=⨯⨯. 8.如图,在三棱柱ABC C B A -111中,F E D ,,分别是1AA AC AB ,,的中点,设三棱锥ADE F -的体积为1V ,三棱柱ABC C B A -111的体积为2V ,则=21:V V .【答案】1:24【解析】三棱锥ADE F -与三棱锥ABC A -1的相似比为1:2,故体积之比为1:8.又因三棱锥ABC A -1与三棱柱ABC C B A -111的体积之比为1:3.所以,三棱锥ADE F -与三棱柱ABC C B A -111的体积之比为1:24.9.抛物线2x y =在1=x 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区域为D (包含三角形内部和边界) .若点),(y x P 是区域D 内的任意一点,则y x 2+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2,12 ]【解析】抛物线2x y =在1=x 处的切线易得为y =2x —1,令z =y x 2+,y =—12 x +z 2 . 画出可行域如下,易得过点(0,—1)时,z min =—2,过点(12 ,0)时,z max =12 .10.设E D ,分别是ABC ∆的边BC AB ,上的点,AB AD 21=,BC BE 32=, 若21λλ+=(21λλ,为实数),则21λλ+的值为 . 【答案】12【解析】)(32213221AC BA AB BC AB BE DB DE ++=+=+=xAB C1A DE F1B1C213261λλ+=+-=所以,611-=λ,322=λ,=+21λλ12 . 11.已知)(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

2019年江苏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江苏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求证:(1)A B ∥平面 DEC ;
11
1
(2)BE⊥C E. 1
17.(本小题满分 14 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椭圆 C:
x2 a2
y2 b2
1(a b 0) 的焦点为 F (–1、0), 1
F (1,0).过 F 作 x 轴的垂线 l,在 x 轴的上方,l 与圆 F : (x 1)2 y2 4a2 交于点 A,与椭圆 C
111 1
1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P
是曲线
y
x
4 x
(x
0)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 P
到直线
x+y=0
的距离的最
小值是▲.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 在曲线 y=lnx 上,且该曲线在点 A 处的切线经过点(-e,-1)(e 为自
然对数的底数),则点 A 的坐标是▲.
uuur uuur uuur uuur 12.如图,在△ABC 中, D是 BC 的中点, E在边 AB 上,BE=2EA,AD 与 CE 交于点O.若 AB AC 6AO EC ,
满分 14 分.
解:(1)因为a 3c, b
2,cos B 2 , 3
由余弦定理 cos B
a2 c2 b2 2ac
2 (3c)2 c2 ( ,得 3 2 3c c
2) 2
,即 c2
1
.
3
所以 c
3
.
3
(2)因为
sin a
A
cos B 2b

由正弦定理
a sin A
b sin B
15 .
5
因此道路 PB 的长为 15(百米).

2019年高考真题数学(江苏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真题数学(江苏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参考公式:样本数据12,,,n x x x …的方差()2211n i i s x x n ==-∑,其中11n i i x x n ==∑.柱体的体积V Sh =,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13V 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1,0,1,6}A =-,{|0,}B x x x =>∈R ,则AB = ▲ .2.已知复数(2i)(1i)a ++的实部为0,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实数a 的值是 ▲ . 3.下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S 的值是 ▲ .4.函数276y x x =+-的定义域是 ▲ .5.已知一组数据6,7,8,8,9,1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 ▲ .6.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则选出的2名同学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的概率是 ▲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2221(0)y x b b-=>经过点(3,4),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8.已知数列*{}()n a n ∈N 是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若25890,27a a a S +==,则8S 的值是 ▲ .9.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是120,E 为1CC 的中点,则三棱锥E -BCD 的体积是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是曲线4(0)y x x x=+>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直线x +y =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在曲线y =ln x 上,且该曲线在点A 处的切线经过点(-e ,-1)(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点A 的坐标是 ▲ .12.如图,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E 在边AB 上,BE =2EA ,AD 与CE 交于点O .若6AB AC AO EC ⋅=⋅,则ABAC的值是 ▲ .13.已知tan 2π3tan 4αα=-⎛⎫+ ⎪⎝⎭,则πsin 24α⎛⎫+ ⎪⎝⎭的值是 ▲ . 14.设(),()f x g x 是定义在R 上的两个周期函数,()f x 的周期为4,()g x 的周期为2,且()f x 是奇函数.当2(]0,x ∈时,2()1(1)f x x =--,(2),01()1,122k x x g x x +<≤⎧⎪=⎨-<≤⎪⎩,其中k >0.若在区间(0,9]上,关于x 的方程()()f x g x =有8个不同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1)若a =3c ,b 2,cos B =23,求c 的值; (2)若sin cos 2A B a b =,求sin()2B π+的值. 16.(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AB =BC . 求证:(1)A 1B 1∥平面DEC 1; (2)BE ⊥C 1E .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焦点为F 1(–1、0), F 2(1,0).过F 2作x 轴的垂线l ,在x 轴的上方,l 与圆F 2:222(1)4x y a -+=交于点A ,与椭圆C 交于点D .连结AF 1并延长交圆F 2于点B ,连结BF 2交椭圆C 于点E ,连结DF 1. 已知DF 1=52.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求点E 的坐标.18.(本小题满分16分)如图,一个湖的边界是圆心为O 的圆,湖的一侧有一条直线型公路l ,湖上有桥AB (AB 是圆O 的直径).规划在公路l 上选两个点P 、Q ,并修建两段直线型道路PB 、QA .规划要求:线段PB 、QA 上的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已知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为AC 和BD (C 、D 为垂足),测得AB =10,AC =6,BD =12(单位:百米).(1)若道路PB 与桥AB 垂直,求道路PB 的长;(2)在规划要求下,P 和Q 中能否有一个点选在D 处?并说明理由;(3)对规划要求下,若道路PB 和QA 的长度均为d (单位:百米).求当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19.(本小题满分16分)设函数()()()(),,,R f x x a x b x c a b c =---∈、()f 'x 为f (x )的导函数. (1)若a =b =c ,f (4)=8,求a 的值;(2)若a ≠b ,b =c ,且f (x )和()f 'x 的零点均在集合{3,1,3}-中,求f (x )的极小值;(3)若0,01,1a b c =<=,且f (x )的极大值为M ,求证:M ≤427. 20.(本小满分16分)定义首项为1且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为“M -数列”.(1)已知等比数列{a n }*()n ∈N 满足:245324,440a a a a a a =-+=,求证:数列{a n }为“M -数列”;(2)已知数列{b n }满足:111221,n n n b S b b +==-,其中S n 为数列{b n }的前n 项和. ①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②设m 为正整数,若存在“M -数列”{c n }*()n ∈N ,对任意正整数k ,当k ≤m 时,都有1k k k c b c +成立,求m 的最大值.数学Ⅱ(附加题)21.【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A.[选修4-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矩阵3122⎡⎤=⎢⎥⎣⎦A (1)求A 2;(2)求矩阵A 的特征值.B.[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10分)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点3,,42A B ππ⎛⎫⎫ ⎪⎪⎝⎭⎭,直线l 的方程为sin 34ρθπ⎛⎫+= ⎪⎝⎭. (1)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2)求点B 到直线l 的距离. C.[选修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满分10分) 设x ∈R ,解不等式||+|2 1|>2x x -.【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2.(本小题满分10分)设2*012(1),4,n n n x a a x a x a x n n +=++++∈N .已知23242a a a =.(1)求n 的值;(2)设(1na +=+*,ab ∈N ,求223a b -的值.23.(本小题满分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集{(0,0),(1,0),(2,0),,(,0)}n A n =⋯,{(0,1),(,1)},{(0,2),(1,2),(2,2),,(,2)},.n n B n C n n *==∈N令n n n n M A B C =.从集合M n 中任取两个不同的点,用随机变量X 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1)当n =1时,求X 的概率分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答 案一、填空题: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运算和基本思想方法.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1,6}2.23.54.[1,7]-5.536.7107.2y x =±8.16 9.10 10.4 11.(e, 1) 12.313.21014.12,34⎡⎫⎪⎢⎪⎣⎭二、解答题15.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4分. 解:(1)因为23,2,cos 3a cb B ===, 由余弦定理222cos 2a c b B ac +-=,得2222(3)(2)323c c c c +-=⨯⨯,即213c =.所以33c =. (2)因为sin cos 2A Ba b =, 由正弦定理sin sin a b A B =,得cos sin 2B Bb b=,所以cos 2sin B B =. 从而22cos (2sin )B B =,即()22cos 41cos B B =-,故24cos 5B =.因为sin 0B >,所以cos 2sin 0B B =>,从而25cos 5B =. 因此π25sin cos 25B B ⎛⎫+== ⎪⎝⎭. 16.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4分.证明:(1)因为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 所以ED ∥AB .在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B ∥A 1B 1, 所以A 1B 1∥ED .又因为ED ⊂平面DEC 1,A 1B 1⊄平面DEC 1, 所以A 1B 1∥平面DEC 1.(2)因为AB =BC ,E 为AC 的中点,所以BE ⊥AC . 因为三棱柱ABC-A 1B 1C 1是直棱柱,所以CC 1⊥平面ABC . 又因为BE ⊂平面ABC ,所以CC 1⊥BE .因为C 1C ⊂平面A 1ACC 1,AC ⊂平面A 1ACC 1,C 1C ∩AC =C , 所以BE ⊥平面A 1ACC 1.因为C 1E ⊂平面A 1ACC 1,所以BE ⊥C 1E .17.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圆的方程、椭圆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圆及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4分. 解:(1)设椭圆C 的焦距为2c .因为F 1(-1,0),F 2(1,0),所以F 1F 2=2,c =1. 又因为DF 1=52,AF 2⊥x 轴,所以DF 2=222211253()222DF F F -=-=, 因此2a =DF 1+DF 2=4,从而a =2. 由b 2=a 2-c 2,得b 2=3.因此,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143x y +=.(2)解法一:由(1)知,椭圆C :22143x y +=,a =2,因为AF 2⊥x 轴,所以点A 的横坐标为1.将x =1代入圆F 2的方程(x -1) 2+y 2=16,解得y =±4. 因为点A 在x 轴上方,所以A (1,4). 又F 1(-1,0),所以直线AF 1:y =2x +2.由22()22116y x x y =+-+=⎧⎨⎩,得256110x x +-=, 解得1x =或115x =-. 将115x =-代入22y x =+,得 125y =-,因此1112(,)55B --.又F 2(1,0),所以直线BF 2:3(1)4y x =-. 由221433(1)4x y x y ⎧⎪⎪⎨⎪+=-⎩=⎪,得276130x x --=,解得1x =-或137x =. 又因为E 是线段BF 2与椭圆的交点,所以1x =-. 将1x =-代入3(1)4y x =-,得32y =-.因此3(1,)2E --. 解法二:由(1)知,椭圆C :22143x y +=.如图,连结EF 1.因为BF 2=2a ,EF 1+EF 2=2a ,所以EF 1=EB , 从而∠BF 1E =∠B .因为F 2A =F 2B ,所以∠A =∠B , 所以∠A =∠BF 1E ,从而EF 1∥F 2A . 因为AF 2⊥x 轴,所以EF 1⊥x 轴.因为F 1(-1,0),由221431x x y ⎧⎪⎨+==-⎪⎩,得32y =±.又因为E 是线段BF 2与椭圆的交点,所以32y =-. 因此3(1,)2E --.18.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解方程、直线与圆等基础知识,考查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16分. 解:解法一:(1)过A 作AE BD ⊥,垂足为E .由已知条件得,四边形ACDE 为矩形,6, 8DE BE AC AE CD =====.' 因为PB ⊥AB ,所以84cos sin 105PBD ABE ∠=∠==.所以12154cos 5BD PB PBD ===∠.因此道路PB 的长为15(百米).(2)①若P 在D 处,由(1)可得E 在圆上,则线段BE 上的点(除B ,E )到点O 的距离均小于圆O 的半径,所以P 选在D 处不满足规划要求. ②若Q 在D 处,连结AD ,由(1)知2210AD AE ED =+=,从而2227cos 0225AD AB BD BAD AD AB +-∠==>⋅,所以∠BAD 为锐角. 所以线段AD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 因此,Q 选在D 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 综上,P 和Q 均不能选在D 处. (3)先讨论点P 的位置.当∠OBP <90°时,线段PB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不符合规划要求; 当∠OBP ≥90°时,对线段PB 上任意一点F ,OF ≥OB ,即线段PB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符合规划要求.设1P 为l 上一点,且1PB AB ⊥,由(1)知,1P B =15, 此时11113sin cos 1595PD PB PBD PB EBA =∠=∠=⨯=; 当∠OBP >90°时,在1PPB △中,115PB PB >=. 由上可知,d ≥15. 再讨论点Q 的位置.由(2)知,要使得QA ≥15,点Q 只有位于点C 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QA =15时,2222156321CQ QA AC =-=-=.此时,线段QA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综上,当PB ⊥AB ,点Q 位于点C 右侧,且CQ =321时,d 最小,此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PQ =PD +CD +CQ =17+321.因此,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17+321(百米). 解法二:(1)如图,过O 作OH ⊥l ,垂足为H.以O 为坐标原点,直线OH 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因为BD =12,AC =6,所以OH =9,直线l 的方程为y =9,点A ,B 的纵坐标分别为3,−3. 因为AB 为圆O 的直径,AB =10,所以圆O 的方程为x 2+y 2=25. 从而A (4,3),B (−4,−3),直线AB 的斜率为34. 因为PB ⊥AB ,所以直线PB 的斜率为43-, 直线PB 的方程为42533y x =--. 所以P (−13,9),22(134)(93)15PB =-+++=. 因此道路PB 的长为15(百米).(2)①若P 在D 处,取线段BD 上一点E (−4,0),则EO =4<5,所以P 选在D 处不满足规划要求.②若Q 在D 处,连结AD ,由(1)知D (−4,9),又A (4,3), 所以线段AD :36(44)4y x x =-+-. 在线段AD 上取点M (3,154),因为22221533454OM ⎛⎫=+<+= ⎪⎝⎭,所以线段AD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 因此Q 选在D 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 综上,P 和Q 均不能选在D 处.(3)先讨论点P 的位置.当∠OBP <90°时,线段PB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不符合规划要求; 当∠OBP ≥90°时,对线段PB 上任意一点F ,OF ≥OB ,即线段PB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符合规划要求.设1P 为l 上一点,且1PB AB ⊥,由(1)知,1P B =15,此时1P (−13,9); 当∠OBP >90°时,在1PPB △中,115PB PB >=. 由上可知,d ≥15. 再讨论点Q 的位置.由(2)知,要使得QA≥15,点Q 只有位于点C 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QA =15时,设Q (a ,9),由15(4)AQ a ==>,得a =4+所以Q (4+9),此时,线段QA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综上,当P (−13,9),Q (4+9)时,d 最小,此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4(13)17PQ =+-=+.因此,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17+.19.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考查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满分16分.解:(1)因为a b c ==,所以3()()()()()f x x a x b x c x a =---=-. 因为(4)8f =,所以3(4)8a -=,解得2a =. (2)因为b c =,所以2322()()()(2)(2)f x x a x b x a b x b a b x ab =--=-+++-, 从而2()3()3a b f 'x x b x +⎛⎫=-- ⎪⎝⎭.令()0f 'x =,得x b =或23a bx +=. 因为2,,3a ba b +,都在集合{3,1,3}-中,且a b ≠, 所以21,3,33a b a b +===-.此时2()(3)(3)f x x x =-+,()3(3)(1)f 'x x x =+-.令()0f 'x =,得3x =-或1x =.列表如下:所以()f x 的极小值为2(1)(13)(13)32f =-+=-.(3)因为0,1a c ==,所以32()()(1)(1)f x x x b x x b x bx =--=-++,2()32(1)f 'x x b x b =-++.因为01b <≤,所以224(1)12(21)30b b b ∆=+-=-+>, 则()f 'x 有2个不同的零点,设为()1212,x x x x <.由()0f 'x =,得12x x ==.列表如下:所以()f x 的极大值()1M f x =. 解法一:()321111(1)M f x x b x bx ==-++()()221111211(1)32(1)3999b b x b b b x b x b x -+++⎛⎫=-++--+ ⎪⎝⎭()2321(1)(1)227927b b b b b --+++=++23(1)2(1)(1)2272727b b b b +-+=-+(1)24272727b b +≤+≤.因此427M ≤. 解法二:因为01b <≤,所以1(0,1)x ∈.当(0,1)x ∈时,2()()(1)(1)f x x x b x x x =--≤-. 令2()(1),(0,1)g x x x x =-∈,则1()3(1)3g'x x x ⎛⎫=-- ⎪⎝⎭. 令()0g'x =,得1x =.列表如下: 所以当13x =时,()g x 取得极大值,且是最大值,故max 14()327g x g ⎛⎫== ⎪⎝⎭. 所以当(0,1)x ∈时,4()()27f x g x ≤≤,因此427M ≤. 20.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代数推理、转化与化归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6分. 解:(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所以a 1≠0,q ≠0.由245321440a a a a a a =⎧⎨-+=⎩,得244112111440a q a q a q a q a ⎧=⎨-+=⎩,解得112a q =⎧⎨=⎩.因此数列{}n a 为“M —数列”.(2)①因为1122n n n S b b +=-,所以0n b ≠. 由1111,b S b ==得212211b =-,则22b =. 由1122n n n S b b +=-,得112()n n n n n b b S b b ++=-,当2n ≥时,由1n n n b S S -=-,得()()111122n n n nn n n n n b b b b b b b b b +-+-=---,整理得112n n n b b b +-+=.所以数列{b n }是首项和公差均为1的等差数列. 因此,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为b n =n ()*n ∈N .②由①知,b k =k ,*k ∈N .因为数列{c n }为“M –数列”,设公比为q ,所以c 1=1,q >0.因为c k ≤b k ≤c k +1,所以1k kq k q -≤≤,其中k =1,2,3,…,m .当k =1时,有q ≥1; 当k =2,3,…,m 时,有ln ln ln 1k kq k k ≤≤-. 设f (x )=ln (1)x x x >,则21ln ()xf 'x x -=. 令()0f 'x =,得x =e.列表如下:x (1,e)e (e ,+∞) ()f 'x+0 –f (x )极大值因为ln 2ln8ln 9ln 32663=<=,所以max ln 3()(3)3f k f ==. 取33q =k =1,2,3,4,5时,ln ln kq k,即k k q ≤,经检验知1k q k -≤也成立.因此所求m 的最大值不小于5.若m ≥6,分别取k =3,6,得3≤q 3,且q 5≤6,从而q 15≥243,且q 15≤216, 所以q 不存在.因此所求m 的最大值小于6. 综上,所求m 的最大值为5.数学Ⅱ(附加题)参考答案21.【选做题】A .[选修4–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主要考查矩阵的运算、特征值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0分.解:(1)因为3122⎡⎤=⎢⎥⎣⎦A ,所以231312222⎡⎤⎡⎤=⎢⎥⎢⎥⎣⎦⎣⎦A=3312311223222122⨯+⨯⨯+⨯⎡⎤⎢⎥⨯+⨯⨯+⨯⎣⎦=115106⎡⎤⎢⎥⎣⎦.(2)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为231()5422f λλλλλ--==-+--.令()0f λ=,解得A 的特征值121,4λλ==. B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主要考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0分.解:(1)设极点为O .在△OAB 中,A (3,4π),B ,2π),由余弦定理,得AB =. (2)因为直线l 的方程为sin()34ρθπ+=,则直线l 过点)2π,倾斜角为34π.又)2B π,所以点B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sin()242ππ⨯-=. C .[选修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主要考查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0分. 解:当x <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122x x -+->,解得x <–13:当0≤x ≤12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1–2x >2,即x <–1,无解; 当x >12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2x –1>2,解得x >1. 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1}3x x x <->或.22.【必做题】本小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组合数等基础知识,考查分析问题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0分.解:(1)因为0122(1)C C C C 4n n nn n n n x x x x n +=++++≥,, 所以2323(1)(1)(2)C ,C 26n nn n n n n a a ---====, 44(1)(2)(3)C 24nn n n n a ---==. 因为23242a a a =,所以2(1)(2)(1)(1)(2)(3)[]26224n n n n n n n n n ------=⨯⨯,解得5n =.(2)由(1)知,5n =.5(1(1n +=02233445555555C C C C C C =++++a =+解法一:因为*,a b ∈N ,所以024*********C 3C 9C 76,C 3C 9C 44a b =++==++=,从而222237634432a b -=-⨯=-. 解法二:50122334455555555(1C C (C (C (C (C (=+++++02233445555555C C C C C C =--+-.因为*,a b ∈N ,所以5(1a =-.因此225553((1(1(2)32a b a a -=+-=⨯-=-=-.23.【必做题】本小题主要考查计数原理、古典概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等基础知识,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0分.解:(1)当1n =时,X的所有可能取值是12X的概率分布为22667744(1),(C 15C 15P X P X ======,22662222(2),(C 15C 15P X P X ======. (2)设()A a b ,和()B c d ,是从n M 中取出的两个点. 因为()1()P X n P X n ≤=->,所以仅需考虑X n >的情况. ①若b d =,则AB n ≤,不存在X n >的取法;②若01b d ==,,则AB =≤所以X n >当且仅当AB =此时0 a c n ==,或 0a n c ==,,有2种取法; ③若02b d ==,,则AB =,因为当3n ≥时,n ≤,所以X n >当且仅当AB =,此时0 a c n ==,或 0a n c ==,,有2种取法;④若12b d ==,,则AB =≤所以X n >当且仅当AB =此时0 a c n ==,或 0a n c ==,,有2种取法. 综上,当X n >时,X,且22242442(,(C C n n P X P X ++====.因此,2246()1((1C n P X n P X P X +≤=-=-==-.。

2019年高考真题数学(江苏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真题数学(江苏卷含答案)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 4 页,均为非选择题(第 1 题 ~第 20 题,共 20 题 )。

本卷满分为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片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从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试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参考公式:样本数据 x1, x2,⋯ , x n的方差 s21nn12x i x ,其中 xi1 nnx i.i 1柱体的体积 V Sh,其中 S 是柱体的底面积, h 是柱体的高.锥体的体积 V 1 Sh,其中 S 是锥体的底面积, h 是锥体的高.3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计 70 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已知集合 A { 1,0,1,6} , B { x | x 0, x R} ,则 A B ▲.2.已知复数 (a 2i)(1 i) 的实部为 0,其中 i 为虚数单位,则实数 a 的值是▲. 3.下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S 的值是▲.4.函数 y7 6x x 2 的定义域是 ▲.5.已知一组数据 6, 7, 8, 8, 9, 1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 .6.从 3 名男同学和 2 名女同学中任选 2 名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则选出的 2 名同学中至少 有 1 名女同学的概率是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双曲线 x 2y21(b 0) 经过点( 3, 4),则该双曲线的b 2渐近线方程是▲. 8.已知数列 { a n }( n N *) 是等差数列, S n 是其前 n 项和 .若 a 2a 5a 80, S 9 27,则S 8的 值是 ▲.9.如图,长方体 ABCDA 1B 1C 1D 1 的体积是 120,E 为 CC 1 的中点,则三棱锥 E-BCD 的体积是 ▲.4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P 是曲线 y x ( x 0)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 P 到直线 xx+y=0 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 在曲线 y=lnx 上,且该曲线在点 A 处的切线经过点 ( -e ,-1)(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则点 A 的坐标是▲ .12.如图,在 △ ABC 中, D 是 BC 的中点, E 在边 AB 上, BE=2EA , AD 与 CE 交于点 O .若 AB AC 6AO EC ,则 AB的值是 ▲ .AC13.已知 tan 2 ,则 sin 2 π的值是 ▲.π 3 4 tan 4 .设 f ( x), g(x) 是定义在 R 上的两个周期函数, f ( x) 的周期为, g( x) 的周期为 ,且 14 4 2k( x 2),0 x 1f (x) 是奇函数 .当 x (0, 2] 时, f( x) 1 (x 1)2, g( x) 1 2 ,,1 x2 其中 k>0.若在区间 (0, 9]上,关于 x 的方程 f ( x) g(x) 有 8 个不同的实数根,则 k的取值范围是▲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计 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 14 分)在△ ABC 中,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 1)若 a=3 c , b= 2 , cosB= 2,求 c 的值; 3( 2)若sin Acos B,求 sin( B ) 的值.a 2b216.(本小题满分 14 分)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 A 1B 1C 1 中, D ,E 分别为 BC , AC 的中点, AB=BC .求证:( 1) A 1B 1∥平面 DEC 1;( 2)BE ⊥ C 1E .17.(本小题满分 14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 C: x2y21(a b 0) 的焦点为(– 1、0),a2b2F1 F2( 1, 0).过 F 2作 x 轴的垂线 l ,在 x 轴的上方, l 与圆 F2:(x 1)2y24a2交于点A,与椭圆 C 交于点 D.连结 AF1并延长交圆 F2于点 B,连结 BF2交椭圆 C 于点 E,连结 DF 1.已知 DF1=5.2(1)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2)求点 E 的坐标.18.(本小题满分16 分)如图,一个湖的边界是圆心为O 的圆,湖的一侧有一条直线型公路l ,湖上有桥AB( AB是圆 O 的直径).规划在公路l 上选两个点P、Q,并修建两段直线型道路PB、QA.规划要求 :线段 PB、QA 上的所有点到点 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 O 的半径.已知点A、B 到直线 l 的距离分别为百米).( 1)若道路PB 与桥ACAB和 BD(C、D垂直,求道路为垂足),测得 PB 的长;AB =10, AC=6, BD=12 (单位 :( 2)在规划要求下,P和Q 中能否有一个点选在D 处?并说明理由;( 3)对规划要求下,若道路PB 和QA 的长度均为d(单位:百米).求当d 最小时, P、Q 两点间的距离.19.(本小题满分16 分)设函数 f ( x) ( x a)( x b)( x c), a, b, c R 、 f ' ( x) 为 f( x)的导函数.(1)若 a=b=c, f( 4)=8,求 a 的值;( 2)若a≠ b,b=c,且f(x)和f ' ( x) 的零点均在集合{ 3,1,3} 中,求f( x)的极小值;( 3)若 a 0,0 b, 1,c 1 ,且 f (x)的极大值为 M,求证 :M≤4.27 20.(本小满分16 分)定义首项为1 且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为“M-数列” .( 1)已知等比数列{ a n} (n N* ) 满足:a2a4a5 , a3 4a2 4a4 0 ,求证 :数列{ an}为“ M -数列”;( 2)已知数列 { bn} 满足 : b11, 1 2 2 ,其中 Sn 为数列 { bn} 的前 n项和.S n b n b n 1①求数列 { bn} 的通项公式;②设 m 为正整数,若存在“M -数列” { c n } ( n N * ) ,对任意正整数 k,当 k≤ m 时,都有 c k剟b k c k 1成立,求 m 的最大值.数学Ⅱ ( 附加题 )21.【选做题】本题包括 A、 B、 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A.[ 选修 4-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满分10 分)3 1已知矩阵 A2 2(1)求 A2;(2)求矩阵 A的特征值 .B.[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10分)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点 A 3, , B2, ,直线 l的方程为 sin 3 .4 2 4(1)求 A, B两点间的距离;( 2)求点 B到直线 l的距离 . C.[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本小题满分 10分)设 x R ,解不等式 |x|+|2 x 1|>2 .【必做题】第22 题、第 23 题,每题10 分,共计20 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2. (本小题满分 10 分)设 (1 x)n a0a1 x a2x2a n x n , n⋯4, n N * . 已知a32 2 a2 a.4(1)求 n的值;( 2)设 (1 3) n a b 3 ,其中 a,b N*,求 a23b 2的值 .23(.本小题满分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点集 A n {(0,0),(1,0),(2,0), ,( n,0)} ,B n(0,1),(n,1)},C n{(0,2),(1 ,2),(2,2), ,( n,2)}, n N .令 M n A n B n C n .从集合 Mn中任取两个不同的点,用随机变量 X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1)当 n=1时,求 X的概率分布;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答案一、填空题: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运算和基本思想方法.每小题 5分,共计 70分 .1.{1,6}2.23.54.[ 1,7]56.7 7.y 2x 5.1038.16 9.10 10.4 11. (e, 1) 12. 3 13. 2 14. 1 , 210 3 4二、解答题15.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满分 14分 .解:( 1)因为 a 3c, b 2,cos B 2 ,3由余弦定理 cosB a2c2b2,得 2 (3c)2c2( 2)2,即 c2 1 .2ac 3 2 3c c 33.所以c3( 2)因为sin A cos B ,a 2b由正弦定理 a b ,得 cos B sin B,所以 cosB 2sin B .sin A sin B 2b b4 从而 cos2 B (2sin B)2,即 cos2 B 4 1 cos2 B ,故 cos2 B .5因为 sin B 0 ,所以 cosB 2sin B 0,从而 cos B 2 5. 5因此 sin B π 2 5. 2cosB516.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满分 14 分.证明:( 1)因为 D ,E 分别为 BC, AC 的中点,所以 ED ∥AB .在直三棱柱 ABC-A1 B1C1 中, AB∥A1B1,所以 A1B1∥ ED .又因为 ED? 平面 DEC1, A1 B1 平面 DEC 1,所以 A 1B 1∥平面 DEC 1.( 2)因为 AB=BC , E 为 AC 的中点,所以 BE ⊥ AC.因为三棱柱 ABC-A 1 B 1C 1 是直棱柱,所以 CC 1⊥平面 ABC.又因为 BE? 平面 ABC ,所以 CC 1⊥ BE.因为 C1C? 平面 A1ACC1, AC? 平面 A1ACC1, C1C ∩AC=C ,所以 BE ⊥平面 A 1ACC 1.因为 C1E? 平面 A1ACC1,所以 BE ⊥ C1E.17.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圆的方程、椭圆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圆及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满分 14分.解:( 1)设椭圆C 的焦距为 2c.因为 F1(-1, 0), F 2(1, 0),所以 F 1F 2=2,c=1.又因为 DF1=5 , AF 2⊥x 轴,所以 DF 2= DF 12 F 1 F 22(5)2 223 , 2 2 2因此 2a=DF 1+DF 2=4,从而a=2.由 b 2=a 2-c 2,得 b 2=3.因此,椭圆 C 的标准方程为x2y 21 .4 3 ( 2)解法一:由( 1)知,椭圆 C :x2y 2 1, ,4 3 a=2因为 AF 2⊥ x 轴,所以点 A 的横坐标为 1.将 x=1 代入圆 F 2 的方程 (x-1) 2+y 2=16 ,解得 y=± 4.因为点 A 在 x 轴上方,所以 A(1,4).又 F1(-1, 0),所以直线 AF1: y=2x+2.y 2x 2 ,得 5x 26x 11 0,由1) 2 y 2( x 16 解得 x 1 或 x11.115 12将 x 代入 y 2x 2 ,得 y ,5 5因此 B( 11, 12) .又 F 2(1, 0),所以直线 BF 2: y 3(x 1) .5 5 4y3( x 1) 13由 4,得 2 ,解得 x 1 或 x y 2 7x 6x 13 0 .x 2 1 74 3又因为E 是线段 BF2 与椭圆的交点,所以x 1 . 将 x 1 代入 y 3( x 1) ,得 y3.因此E( 1, 3). 4 2 2解法二:由( 1)知,椭圆 C :x2y 21 .如图,连结 EF1.43因为 BF 2=2 a ,EF 1+EF2=2a ,所以 EF1 =EB ,从而∠ BF 1E=∠ B.因为 F2A=F2B ,所以∠ A=∠ B ,所以∠ A=∠ BF1E ,从而 EF1∥ F2A.因为 AF 2⊥ x 轴,所以 EF 1⊥ x 轴 .x13 因为 F1(-1 ,0) ,由x 2y2,得 y. 4 123又因为 E 是线段 BF 2 与椭圆的交点,所以 y 3 .23因此 E( 1, ).18.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解方程、直线与圆等基础知识,考查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满分 16分 .解:解法一:( 1)过 A 作 AE BD ,垂足为 E.由已知条件得,四边形 ACDE 为矩形, DE BE AC 6, AE CD 8.'因为 PB ⊥ AB ,所以 cos PBDsin84ABE.10 5BD 12所以 PB 15 .cos PBD 45因此道路 PB的长为 15(百米) .(2)①若 P在 D 处,由( 1)可得 E在圆上,则线段 BE 上的点(除 B, E)到点 O的距离均小于圆 O的半径,所以 P选在 D 处不满足规划要求 .②若 Q在 D处,连结 AD ,由( 1)知AD AE 2ED 210 ,AD 2 AB2BD 27 ,所以∠ BAD 为锐角 .从而 cos BAD 02AD AB 25所以线段 AD上存在点到点O的距离小于圆O的半径 .因此, Q选在 D 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综上, P和 Q均不能选在 D处 .( 3)先讨论点 P的位置 .当∠ OBP<90°时,线段 PB上存在点到点 O的距离小于圆 O的半径,点 P不符合规划要求;当∠ OBP≥90°,对线段时PB上任意一点 F , OF ≥OB ,即线段 PB 上所有点到点 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 O的半径,点 P符合规划要求 .设 P1为 l上一点,且PB1AB ,由( 1)知, P1 B=15 ,此时 PD1 PB1 sin PBD1PB1 cos EBA 15 39 ;5当∠ OBP>90°时,在△ PPB 中, PB PB1 1 由上可知, d≥15.再讨论点 Q的位置 .由( 2)知,要使得Q A≥15,点 Q只有位于点15.C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 QA=15 时,CQ QA2AC 215262 3 21 .此时,线段 QA上所有点到点 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 O的半径 .综上,当 PB⊥ AB ,点 Q位于点 C右侧,且 CQ= 3 21时, d最小,此时 P, Q两点间的距离PQ=PD +CD +CQ=17+ 3 21.因此, d最小时, P, Q两点间的距离为17+ 3 21 (百米) .解法二:( 1)如图,过 O作 OH⊥ l ,垂足为 H.以 O为坐标原点,直线OH为 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因为 BD=12, AC=6,所以 OH =9,直线 l的方程为 y=9,点 A, B的纵坐标分别为3,- 3.因为 AB为圆 O的直径, AB=10 ,所以圆 O的方程为 x2+y2=25.从而 A( 4, 3), B(- 4, - 3),直线 AB的斜率为3.4因为 PB⊥ AB,所以直线 PB的斜率为 4 ,4 253x直线 PB的方程为y.3 3所以 P( - 13, 9),PB( 13 4)2(9 3)2 15 .因此道路 PB的长为 15(百米) .(2)①若 P在D 处,取线段 BD上一点 E( - 4, 0),则 EO=4<5 ,所以 P选在 D处不满足规划要求 .②若 Q在 D处,连结 AD ,由( 1)知 D( - 4, 9),又 A( 4, 3),所以线段 AD:y3x 6( 4剟x 4) . 4在线段 AD 上取点 M( 3,15),因为 OM3215 232425,4 4所以线段 AD上存在点到点O的距离小于圆O的半径 . 因此 Q选在 D 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综上, P和 Q均不能选在 D处 .( 3)先讨论点 P 的位置 .当∠ OBP<90°时,线段 PB 上存在点到点 O 的距离小于圆 O 的半径,点 P 不符合规划要求;当∠ OBP ≥ 90°时,对线段 PB 上任意一点 F ,OF ≥OB ,即线段 PB 上所有点到点 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 O 的半径,点 P 符合规划要求 .设 P 为 l 上一点,且PB AB ,由( 1)知, P B=15 ,此时 P ( - 13,9);1 11 1当∠ OBP>90°时,在 △ PPB 1 中, PB PB 115 . 由上可知, d ≥15. 再讨论点 Q 的位置 .由( 2)知,要使得 QA ≥15,点 Q 只有位于点 C 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 .当 QA=15 时,设Q ( a ,9),由 AQ (a 4) 2 (9 3)215(a 4) ,得a= 4 3 21 ,所以 Q( 4 3 21, 9),此时,线段 QA 上所有点到点 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 O 的半径 .综上,当 P ( - 13, 9), Q( 43 21 , 9)时, d 最小,此时 P , Q 两点间的距离PQ 4321 ( 13) 17 3 21.因此, d 最小时, P , Q 两点间的距离为17 3 21 (百米) .19.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考查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满分16分.解:( 1)因为 a b c ,所以 f(x)(x a)( x b)( xc) ( x a)3 . 因为 f (4) 8 ,所以(4 a)38 ,解得 a 2 . (2)因为 b c ,所以 f( x)( x a)( x b)2x 3(a 2b)x 2b(2 a b) x ab 2 ,从而 f ' ( x)3( x b)x 2a b.令 f ' ( x) 0 ,得x b 或 x 2a b .33因为 a, b, 2ab,都在集合{3,1,3} 中,且a b ,3所以2a b1,a 3,b3 .3此时 f ( x) ( x 3)(x 3)2, f '( x)3(x 3)( x 1) .令 f ' (x) 0,得x 3 或 x 1 .列表如下:x ( , 3) 3 ( 3,1) 1(1, )f '( x)+ 0 –0+f ( x)极大值极小值所以 f ( x) 的极小值为 f (1) (1 3)(1 3)232 .(3)因为 a 0, c 1,所以 f (x) x( x b)( x 1) x3(b 1) x2bx ,f ' ( x) 3x22(b 1)x b .因为 0 b 1 ,所以4(b 1)212b (2 b1)2 3 0 ,则 f ' (x) 有 2个不同的零点,设为x1 , x2x1x2.由 f ' (x) 0,得 x1 b 1 b2 b 1 , x2 b 1 b2 b 1 .3 3列表如下:x (, x1 )x1x1 , x2x2( x2, )f '( x) + 0–0 +f ( x)极大值极小值所以 f ( x) 的极大值M f x1.解法一:M f x1x13(b 1)x12bx122(b 1)x1 b x1b 1 2 b2 b 1 b(b 1)3x13 9 9 x192 b 2b 1 (b 1) b(b 1) 2 23b b 1279 27b(b 1) 2(b1)2 (b 1) 2 (b(b 1) 1)327 27 27b(b 1) 24.因此M 4 .27 27 27 27 解法二:因为0 b 1 ,所以 x1(0,1) .当 x (0,1) 时, f( x)x(x b)( x 1) x( x 1)2.令 g ( x) x(x 1)2 , x (0,1) ,则 g'( x) 3 x1 ( x1) .31令 g' ( x) 0 ,得 x .列表如下:3x (0, 1) 1 (1 ,1)3 3 3g' ( x)+ 0 –g ( x)极大值所以当x 1时, g( x) 取得极大值,且是最大值,故g (x)max g1 4 .3 3 27所以当x (0,1) 时, f(x)4,因此 M4g ( x) .27 2720.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代数推理、转化与化归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6分.解:( 1)设等比数列{ an } 的公比为 q,所以 a1≠ 0, q≠0.a2a4 a5,得a12 q4a1q4a1 1由4a24a10 a1q2,解得.a34a1q 4a1 0 q 2 因此数列 { a n} 为“ M —数列” .( 2)①因为1 2 2,所以 b n0 .S n b n b n 11 2 2由 b11,S1b1 得1 1 b2,则 b2 2 .1 2 2S n b n b n 1,由b n,得2(b n 1b n )S n b n 1当 n 2 时,由 b n S n S n 1,得b nb n b n 1 b n 1b n,2 b n 1b n 2 b n b n 1整理得 b n1b n 1 2bn .所以数列 { bn} 是首项和公差均为1的等差数列 .因此,数列{ b n} 的通项公式为bn=n n N*.②由①知, bk=k,k N* .因为数列 { cn} 为“M –数列”,设公比为 q,所以c1=1, q>0.因为ck≤bk≤ck+1,所以q k 1k qk,其中k=1 2 3,⋯,m.,,当 k=1时,有 q≥1;当 k=2,3,⋯, m时,有ln k ln q lnk .k k 1设 f ( x) =ln x1),则 f '(x)1lnx( xx2.x令 f ' (x) 0 ,得 x=e.列表如下:x (1,e) e(e +∞),f ' ( x) +0–(f x)极大值因为ln 2ln8ln9 ln 3f ( k) max f (3)ln 32 6 6,所以3.3取 q 3 3 ,当 k=1, 2,3, 4, 5时,lnk ,ln q ,即k q k,k经检验知 q k 1k 也成立.因此所求 m的最大值不小于5.若m≥6,分别取 k=3 ,6,得 3≤q3,且 q5≤6,从而 q15≥ 243,且q15≤ 216,所以 q不存在 .因此所求 m的最大值小于 6.综上,所求 m的最大值为 5.数学Ⅱ ( 附加题 ) 参考答案21.【选做题】A. [选修 4– 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主要考查矩阵的运算、特征值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0分.解:( 1)因为 A3 12 ,2所以 A23 1 3 12 2 2 23 3 1 2 3 1 1 2 11 5=3 2 2 2 1 2 =10.2 2 6 ( 2)矩阵 A的特征多项式为f ( )3 1 25 4 .2 2令 f( ) 0 ,解得 A的特征值1 1,2 4.B. [选修 4– 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主要考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0分.解:( 1)设极点为 O.在△ OAB 中, A( 3,), B( 2 ,),4 2由余弦定理,得 AB= 32( 2)22 3 2 cos( ) 5 .2 4( 2)因为直线 l的方程为sin( ) 3 ,4则直线 l过点 (3 2,) ,倾斜角为3.2 4B l的距离为(3 2 2) 3 ) 2 .又 B( 2, ) ,所以点到直线sin(2 4 2C.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主要考查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0分.解:当 x<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1 2 x 2 ,解得 x<–1:3当 0≤x≤1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1–2x>2,即 x<–1,无解;2当x> 1时,原不等式可化为 x+2 x–1>2 ,解得 x>1.2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 | x 1 或 x 1} .322.【必做题】本小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组合数等基础知识,考查分析问题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满分 10分.解:( 1)因为 (1 x)n C n0C1n x C n2 x2 C n n x n,n 4 ,所以 a2 C n2n(n 1) , a3 C n3n( n 1)(n 2) ,2 6a4C n4n( n1)(n 2)( n3) .24因为 a322a2 a4,所以 [ n(n1)(n 2)] 2 2 n(n 1) n( n 1)(n 2)(n 3) ,6 2 24解得 n 5.( 2)由( 1)知,n 5 .(1 3) n(1 3) 5C50C15 3 C52( 3)2C53 ( 3)3C54( 3)4C55( 3)5a b 3 .解法一:因为 a,b N*,所以 a C503C529C5476, b C513C539C5544 ,从而a23b2762 3 44232 .解法二:(1 3)5C50C15( 3) C52 ( 3)2C53( 3) 3C54( 3)4C55 ( 3)5C50C15 3 C52 ( 3)2C53 ( 3)3C54 ( 3)4C55( 3)5.因为 a,b N*,所以 (1 3) 5 a b 3 .因此 a23b2( a b 3)( a b 3) (1 3) 5(1 3) 5 ( 2)532 .23.【必做题】本小题主要考查计数原理、古典概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等基础知识,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0分.解:(1)当 n 1时, X 的所有可能取值是 1, 2 ,2 ,5 .X 的概率分布为P(X 1) 7 7,P(X 2)4 42 2 ,C615 C615P(X 2) 2 2 ,P(X 5) 2 2 .C6215 C 6215( 2)设 A(a ,b) 和 B(c ,d ) 是从 M n中取出的两个点.因为 P(X n) 1 P( X n) ,所以仅需考虑X n 的情况.①若 b d ,则AB n ,不存在 X n 的取法;②若 b 0 ,d 1,则AB(a c) 2 1 n21,所以 X n 当且仅当AB n2 1 ,此时 a 0,c n 或 a n,c 0,有 2 种取法;③若 b 0 ,d2,则AB(a c)2 4 n24,因为当 n 3 时,(n 1)2 4 n,所以 X n 当且仅当ABn24,此时 a 0 ,c n 或a n ,c 0 ,有 2 种取法;④若 b 1,d 2 ,则AB(a c) 2 1 n21,所以 X n 当且仅当AB n2 1 ,此时 a 0,c n 或 a n,c 0 ,有 2 种取法.综上,当 X n 时,X的所有可能取值是n2 1 和n2 4 ,且P( X n 21)4,P(X n24)2.C2n2 4 C2n2 4P( X n) 1 P(X n2 1) P( X n24)1 6因此,C2n24 .。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和答案(江苏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和答案(江苏卷)

1.已知集合 A = {−1, 0,1, 6}, B = {x | x 0, x R},则 A B = ▲ .
2.已知复数 (a + 2i)(1+ i) 的实部为 0,其中 i 为虚数单位,则实数 a 的值是 ▲ .
3.下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 S 的值是 ▲ .
1
4.函数 y = 7 + 6x − x2 的定义域是 ▲ .
15.(本小题满分 14 分) 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1)若 a=3c,b= 2 ,cosB= 2 ,求 c 的值; 3
(2)若 sin A = cos B ,求 sin(B + ) 的值.
a 2b
2
16.(本小题满分 14 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D,E 分别为 BC,AC 的中点,AB=BC. 求证:(1)A1B1∥平面 DEC1; (2)BE⊥C1E.
19.(本小题满分 16 分)
设函数 f (x) = (x − a)(x − b)(x − c), a,b,c R 、 f '(x) 为 f(x)的导函数.
(1)若 a=b=c,f(4)=8,求 a 的值;
(2)若 a≠b,b=c,且 f(x)和 f '(x) 的零点均在集合{ − 3,1,3} 中,求 f(x)的极小值;
当 x (0, 2] 时, f (x) =
1−(x
−1)2

g(x)
=

1 ,1 2
x

2
,其中 k>0.若在区间(0,9]上,关
于 x 的方程 f (x) = g(x) 有 8 个不同的实数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

2019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已知集合{}123A =,,,{}245B =,,,则集合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 【答案】52.已知一组数据4,6,5,8,7,6,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__. 【答案】63.设复数z 满足234z i =+(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模为_______.4.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的结果S 为________. 【答案】75.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只球,其中1只白球,1只红球,2只黄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只球,则这2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566.已知向量()21a =,,()2a =-1,,若()()98ma nb mn R +=-∈,,则m-n 的值为______. 【答案】-37.不等式224x x -<的解集为________. 【答案】(-1,2)8.已知tan 2α=-,()1tan 7αβ+=,则tan β的值为_______.【答案】39.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与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点)0,1(为圆心且与直线)(012R m m y mx ∈=---相切的所有圆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 【答案】22(1)2x y -+=11.数列}{n a 满足11=a ,且11+=-+n a a n n (*N n ∈),则数列}1{na 的前10项和为 .【答案】2011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为双曲线122=-y x 右支上的一个动点.若点P 到直线01=+-y x 的距离对c 恒成立,则是实数c 的最大值为 .13.已知函数|ln |)(x x f =,⎩⎨⎧>--≤<=1,2|4|10,0)(2x x x x g ,则方程1|)()(|=+x g x f 实根的个数为 .【答案】414.设向量)12,,2,1,0)(6cos 6sin ,6(cos =+=k k k k a k πππ,则∑=+111)(k k k a a 的值为 .【答案】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4题图)15.(本小题满分14分)在ABC 中,已知2,3,60.AB AC A === (1)求BC 的长; (2)求sin2C 的值.解:(1)由余弦定理得,7BC =(2)由正弦定理得,43sin 2C =16.(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已知1,AC BC BC CC ⊥=,设1AB 的中点为D,11.B C BC E ⋂= 求证:(1)11//DE AACC 平面 (2)11BC AB ⊥ 证明:(1)只需证明DE//AC;(2)需先证AC ⊥平面11BCC B ,再证1BC ⊥平面1AB C .17.(本小题满分14分)某山区外围有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型公路,为进一步改善山区的交通现状,计划修建一条连接两条公路的山区边界的直线型公路,记两条相互垂直的公路为12l l ,,山区边界曲线为C,计划修建的公路为l,如图所示,M,N 为C 的两个端点,测得点M 到12l l ,的距离分别为5千米和40千米,点N 到12l l ,的距离分别为20千米和2.5千米,以12l l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假设曲线C 符合函数2ay x b=+(其中a,b 为常数)模型. (I)求a,b 的值;(II)设公路l 与曲线C 相切于P 点,P 的横坐标为t.①请写出公路l 长度的函数解析式()f t ,并写出其定义域; ②当t 为何值时,公路l 的长度最短?求出最短长度. 解:(1)由题意知,点,M N 的坐标分别为(5,40),(20,2.5),将其分别代入2ay x b =+中得,10000a b =⎧⎨=(2)由勾股定理得,62410()3,[5,20]4tf t t t =+∈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当102t =时,min ()153f t =Ml 1y CPl18.(本小题满分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且右焦点F 到左准线l的距离为3.(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过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l 和AB 于点P ,C ,若PC=2AB ,求直线AB 的方程.解:(1)2212x y += (2)分AB 与x 轴垂直和不垂直两种情况讨论, 得直线AB 的方程为10x y --=或10x y +-=19.(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32()(,)f x x ax b a b =++∈R ; (1)试讨论)(x f 的单调性;(2)若a c b -=(实数c 是与a 无关常数),当函数)(x f 有三个不同零点时,a 的取值范围恰好是33(,3)(1,)(,)22-∞-+∞求c 的值 解:(1)当0a <时,()f x 在2(0,)3a -上递减,在2(,0),(,)3a-∞-+∞上递增; 当0a =时,()f x 在(,)-∞+∞上递增; 当0a >时,()f x 在2(,0)3a -上递减,在2(,),(0,)3a-∞-+∞上递增. (2)1c =20.(本小题满分16分)设1234,,,a a a a 是各项为正数且公差为d (0)d ≠的等差数列 (1)证明:31242,2,2,2a a a a依次成等比数列(2)是否存在1,a d ,使得2341234,,,a a a a 依次成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3)是否存在1,a d 及正整数,n k ,使得351234,,,n n k n kn k a a a a +++依次成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 解:(1)证明:因为11222(1,2,3)2n n n na a a da n ++-===是同一个常数,所以31242,2,2,2a a a a 构成等比数列.(2)用假设法,可证不存在1,a d ,使得2341234,,,a a a a 依次成等比数列.(3)用假设法,可证不存在1,a d 及正整数,n k ,使得351234,,,n n k n kn k a a a a +++依次成等比数列.附加题21、(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 、D 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ABC ∆中,AC AB =,ABC ∆的外接圆圆O 的弦AE 交BC 于点D 求证:ABD ∆≈AEB ∆ 证明:只需证ABD E ∠=∠,而BAE ∠为公共角,易证.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R y x ∈,,向量⎥⎦⎤⎢⎣⎡-=11α是矩阵⎢⎣⎡⎥⎦⎤=01y x A 的属性特征值2-的一个特征向量,矩阵A 以及它的另一个特征值. 解:1120A ⎡-⎤=⎢⎥⎦⎣,另一个特征值为1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2sin()404πρθ+--=,求圆C 的半径. 解:r =D .[选修4-5:不等式选讲]解不等式|23|3x x ++≥ 解:1(,5][,)3-∞--+∞2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PA ⊥平面ABCD ,且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2ABC BAD π∠=∠=,2,1PA AD AB BC ====(1)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2)点Q 是线段BP 上的动点,当直线CQ 与DP 所成角最小时,求线段BQ 的长 BQ =23.已知集合*{1,2,3},{1,2,3,,}()n X Y n n N ==∈,设},,|),{(n n Y b X a a b b a b a S ∈∈=整除或整除,令()f n表示集合n S 所含元素个数.A第21——AP A BC DQ 第22题(1)写出(6)f 的值; (6)13f =(2)当6n ≥时,写出()f n 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略。

2019年高考真题江苏卷数学试卷(详解版)(加密版)

2019年高考真题江苏卷数学试卷(详解版)(加密版)

2019 年高考真题江苏卷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70 分)1.已知集合A = {−1,0,1,6},B = {x|x > 0, x∈R},则A∩ B = .【答案】{1,6}【解析】A = {−1,0,1,6},B = {x|x > 0, x∈ R},∴A∩ B = {1,6}.2.已知复数(a + 2i)(1 + i)的实部为0,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实数a的值是.【答案】2【解析】复数(a + 2i)(1+i)的实部是0,∵(a + 2i)(1+i)= a− 2 + (a + 2)i,∴a− 2 = 0,∴a = 2.3.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S的值是.【答案】5【解析】执行第一次,S = S + x= 1 , x = 1 ⩾ 4不成立,继续循环,x = x + 1 = 2;2 2执行第二次,S = S + x= 3 , x = 2 ⩾ 4不成立,继续循环,x = x + 1 = 3;2 25执行第三次,S = S + x = 3, x = 3 ⩾ 4不成立,继续循环,x = x + 1 = 4;2 执行第四次,S = S + x= 5, x = 4 ⩾ 4成立,输出S = 5.24.函数y = √7 + 6x − x 2的定义域是.【答案】[−1,7]【解析】 y = √7 + 6x − x 2的定义域,7 + 6x − x 2 ⩾ 0, −(x − 7)(x + 1) ⩾ 0,∴−1 ⩽ x ⩽ 7,定义域为[−1,7]. 故答案为:[−1,7].5.已知一组数据6,7,8,8,9,1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 .【答案】5 3【解析】 由题意,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7+8+8+9+10= 8,6所以该组数据的方差是1[(6 − 8)2 + (7 − 8)2 + (8 − 8)2 + (8 − 8)2 + (9 − 8)2 +6(10 − 8)2] = 5.36.学校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则选出的2人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的概率为 (结果用数值表示). 【答案】710【解析】 学校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基本事件总数n = C 2 = 10. 选出的2人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 = C 1C 1 + C 2 = 7,3 2 2则选出的2人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的概率为p = m = 7.n 10故答案为: 7.10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x 2 − y 2= 1(b > 0)经过点(3,4),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b 2是.【答案】 y = ±√2x【解析】 双曲线x 2 − y 2= 1(b > 0)经过点(3,4),b 2∴9 − 16= 1,b 2∴b 2 = 2, ∴双曲线方程x 2 −y 2 = 1,2∴渐近线方程y =±√2x . 故答案为:y = ±√2x .8.已知数列{a n }(n ∈ N ∗)是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若a 2a 5 + a 8 = 0,S 9 = 27,则S 8的值是 .【答案】 16【解析】 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设公差为d ,a 2a 5 + a 8 = 0,S 9 = 27,(a 1 + d )(a 1 + 4d ) + a 1 + 7d = 0∴{ q (a 1+a 1+8d )= 27, 2解得a 1 = −5,d = 2,S 8 = 8(a 1+a 1+7d )2=8(−10+14)2= 16.9.如图,长方体ABCD − A 1B 1C 1D 1的体积是120,E 为CC 1的中点,则三棱锥E − BCD 的体积是 .【答案】 10【解析】 因为长方体ABCD − A 1B 1C 1D 1的体积为120,所以AB ⋅ BC ⋅ CC 1 = 120, 因为E 为CC 1的中点,所以 1,CE = 2 CC 1由长方体的性质知CC 1 ⊥底面ABCD ,所以CE 是三棱锥E − BCD 的底面BCD 上的高, 所以三棱锥E − BCD 的体积:V = 1 × 13 2 AB ⋅ BC ⋅ CE1 1 1 1= 3 × 2 AB ⋅ BC ⋅ 2 CC 1 = 12 × 120 = 10.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是曲线y = x + 距离的最小值是.4(x > 0)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直线x + y = 0的 x【答案】 4【解析】 P 是曲线y = x +4 (x > 0)上的一个动点,x则点P 到直线x + y = 0的距离的最小值,设P (x 0 , x 0 + 4 ),x 0|x 0+x 0+ 4|2x 0+ 4P 到直线x + y = 0的距离d =x 0= x 0,设g (x ) = 2x + √2√24(x > 0),xg ′(x ) = 2 −4x 2= 2x 2−4,x 2令g ′(x ) = 0,则x = √2,∴g (x )在(0, √2)单减,在(√2, +∞)上单增,∴g (x )min = g (√2) = 4√2, ∴d min = 4.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在曲线y = ln x 上,且该曲线在点A 处的切线经过点(−e, −1)(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点A 的坐标是 .【答案】(e, 1)【解析】 点A 在曲线y = ln x 上,且该曲线在点A 处的切线经过点(−e,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已知集合{1,0,1,6}A =-,{|0,}B x x x =>∈R ,则A B =▲.2.已知复数(2i)(1i)a ++的实部为0,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实数a 的值是▲.3.下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S 的值是▲.4.函数y =的定义域是▲.5.已知一组数据6,7,8,8,9,1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6.从3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则选出的2名同学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的概率是▲.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2221(0)y x b b-=>经过点(3,4),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8.已知数列*{}()n a n ∈N 是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若25890,27a a a S +==,则8S 的值是▲.9.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是120,E 为1CC 的中点,则三棱锥E -BCD 的体积是▲.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是曲线4(0)y x x x=+>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直线x +y =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在曲线y =ln x 上,且该曲线在点A 处的切线经过点(-e ,-1)(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点A 的坐标是▲.12.如图,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E 在边AB 上,BE =2EA ,AD 与CE 交于点O .若6AB AC AO EC ⋅=⋅ ,则ABAC的值是▲.13.已知tan 2π3tan 4αα=-⎛⎫+ ⎪⎝⎭,则πsin 24α⎛⎫+ ⎪⎝⎭的值是▲.14.设(),()f x g x 是定义在R 上的两个周期函数,()f x 的周期为4,()g x 的周期为2,且()f x 是奇函数.当2(]0,x ∈时,2()1(1)f x x =--,(2),01()1,122k x x g x x +<≤⎧⎪=⎨-<≤⎪⎩,其中k >0.若在区间(0,9]上,关于x 的方程()()f x g x =有8个不同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4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1)若a =3c ,b ,cos B =23,求c 的值;(2)若sin cos 2A B a b =,求sin(2B π+的值.16.(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AB =BC .求证:(1)A 1B 1∥平面DEC 1;(2)BE ⊥C 1E .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焦点为F 1(–1、0),F 2(1,0).过F 2作x 轴的垂线l ,在x 轴的上方,l 与圆F 2:222(1)4x y a -+=交于点A ,与椭圆C 交于点D .连结AF 1并延长交圆F 2于点B ,连结BF 2交椭圆C 于点E ,连结DF 1.已知DF 1=52.(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求点E 的坐标.18.(本小题满分16分)如图,一个湖的边界是圆心为O 的圆,湖的一侧有一条直线型公路l ,湖上有桥AB (AB 是圆O 的直径).规划在公路l 上选两个点P 、Q ,并修建两段直线型道路PB 、QA .规划要求:线段PB 、QA 上的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已知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为AC 和BD (C 、D 为垂足),测得AB =10,AC =6,BD =12(单位:百米).(1)若道路PB 与桥AB 垂直,求道路PB 的长;(2)在规划要求下,P 和Q 中能否有一个点选在D 处?并说明理由;(3)对规划要求下,若道路PB 和QA 的长度均为d (单位:百米).求当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19.(本小题满分16分)设函数()()()(),,,R f x x a x b x c a b c =---∈、()f 'x 为f (x )的导函数.(1)若a =b =c ,f (4)=8,求a 的值;(2)若a ≠b ,b =c ,且f (x )和()f 'x 的零点均在集合{3,1,3}-中,求f (x )的极小值;(3)若0,01,1a b c =<= ,且f (x )的极大值为M ,求证:M ≤427.20.(本小满分16分)定义首项为1且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为“M -数列”.(1)已知等比数列{a n }*()n ∈N 满足:245324,440a a a a a a =-+=,求证:数列{a n }为“M -数列”;(2)已知数列{b n }满足:111221,n n n b S b b +==-,其中S n 为数列{b n }的前n 项和.①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②设m 为正整数,若存在“M -数列”{c n }*()n ∈N ,对任意正整数k ,当k ≤m 时,都有1k k k c b c + 成立,求m 的最大值.数学Ⅱ(附加题)21.【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A.[选修4-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矩阵3122⎡⎤=⎢⎥⎣⎦A (1)求A 2;(2)求矩阵A 的特征值.B.[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10分)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点3,,42A B ππ⎛⎫⎫ ⎪⎪⎝⎭⎭,直线l 的方程为sin 34ρθπ⎛⎫+= ⎪⎝⎭.(1)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2)求点B 到直线l 的距离.C.[选修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满分10分)设x ∈R ,解不等式||+|2 1|>2x x -.【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2.(本小题满分10分)设2*012(1),4,n n n x a a x a x a x n n +=++++∈N .已知23242a a a =.(1)求n 的值;(2)设(1n a +=+*,a b ∈N ,求223a b -的值.23.(本小题满分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集{(0,0),(1,0),(2,0),,(,0)}n A n =⋯,{(0,1),(,1)},{(0,2),(1,2),(2,2),,(,2)},.n n B n C n n *==∈N 令n n n n M A B C = .从集合M n 中任取两个不同的点,用随机变量X 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1)当n =1时,求X 的概率分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1.{1,6}2.23.54.[1,7]- 5.536.7107.y =8.169.1010.411.(e, 1)13.21014.12,34⎡⎫⎪⎢⎪⎣⎭15.解:(1)因为23,3a cb B ===,由余弦定理222cos 2a c b B ac +-=,得2222(3)(2)323c c c c+-=⨯⨯,即213c =.所以33c =.(2)因为sin cos 2A Ba b =,由正弦定理sin sin a b A B =,得cos sin 2B Bb b=,所以cos 2sin B B =.从而22cos (2sin )B B =,即()22cos 41cos B B =-,故24cos 5B =.因为sin 0B >,所以cos 2sin 0B B =>,从而25cos 5B =.因此π25sin cos 25B B ⎛⎫+== ⎪⎝⎭.16.证明:(1)因为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所以ED ∥AB.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 ∥A1B1,所以A1B1∥ED.又因为ED ⊂平面DEC1,A1B1⊄平面DEC1,所以A1B1∥平面DEC1.(2)因为AB=BC ,E 为AC 的中点,所以BE ⊥AC.因为三棱柱ABC-A1B1C1是直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又因为BE ⊂平面ABC ,所以CC1⊥BE.因为C1C ⊂平面A1ACC1,AC ⊂平面A1ACC1,C1C ∩AC=C 所以BE ⊥平面A1ACC1.因为C1E ⊂平面A1ACC1,所以BE ⊥C1E.17.解:(1)设椭圆C 的焦距为2c.因为F1(-1,0),F2(1,0),所以F1F2=2,c=1.又因为DF1=52,AF2⊥x 轴,所以32==,因此2a=DF1+DF2=4,从而a=2.由b2=a2-c2,得b2=3.因此,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143x y +=.(2)由(1)知,椭圆C :22143x y +=,a=2,因为AF2⊥x 轴,所以点A 的横坐标为1.将x=1代入圆F2的方程(x-1)2+y2=16,解得y=±4.因为点A 在x 轴上方,所以A(1,4).又F1(-1,0),所以直线AF1:y=2x+2.由22()22116y x x y =+-+=⎧⎨⎩,得256110x x +-=,解得1x =或115x =-.将115x =-代入22y x =+,得125y =-,因此1112(,)55B --.又F2(1,0),所以直线BF2:3(1)4y x =-.由221433(1)4x y x y ⎧⎪⎪⎨⎪+=-⎩=⎪,得276130x x --=,解得1x =-或137x =.又因为E 是线段BF2与椭圆的交点,所以1x =-.将1x =-代入3(1)4y x =-,得32y =-.因此3(1,)2E --.18.(1)过A 作AE BD ⊥,垂足为E.由已知条件得,四边形ACDE 为矩形,6, 8DE BE AC AE CD =====.'因为PB ⊥AB ,所以84cos sin 105PBD ABE ∠=∠==.所以12154cos 5BD PB PBD ===∠.因此道路PB 的长为15(百米).(2)①若P 在D 处,由(1)可得E 在圆上,则线段BE 上的点(除B ,E )到点O 的距离均小于圆O 的半径,所以P 选在D 处不满足规划要求.②若Q 在D 处,连结AD ,由(1)知2210AD AE ED =+=,从而2227cos 0225AD AB BD BAD AD AB +-∠==>⋅,所以∠BAD 为锐角.所以线段AD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因此,Q 选在D 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综上,P 和Q 均不能选在D 处.(3)先讨论点P 的位置.当∠OBP<90°时,线段PB 上存在点到点O 的距离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不符合规划要求;当∠OBP ≥90°时,对线段PB 上任意一点F ,OF ≥OB ,即线段PB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点P 符合规划要求.设1P 为l 上一点,且1PB AB ⊥,由(1)知,1P B=15,此时11113sin cos 1595PD PB PBD PB EBA =∠=∠=⨯=;当∠OBP>90°时,在1PPB △中,115PB PB >=.由上可知,d ≥15.再讨论点Q 的位置.由(2)知,要使得QA ≥15,点Q 只有位于点C 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QA=15时,2222156321CQ QA AC =-=-=.此时,线段QA 上所有点到点O 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 的半径.综上,当PB ⊥AB ,点Q 位于点C 右侧,且CQ=321时,d 最小,此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PQ=PD+CD+CQ=17+321因此,d 最小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17+321(百米).19.解:(1)因为a b c ==,所以3()()()()()f x x a x b x c x a =---=-.因为(4)8f =,所以3(4)8a -=,解得2a =.(2)因为b c =,所以2322()()()(2)(2)f x x a x b x a b x b a b x ab =--=-+++-,从而2()3()3a b f 'x x b x +⎛⎫=-- ⎪⎝⎭.令()0f 'x =,得x b =或23a b x +=.因为2,,3a ba b +,都在集合{3,1,3}-中,且a b ≠,所以21,3,33a ba b +===-.此时2()(3)(3)f x x x =-+,()3(3)(1)f 'x x x =+-.令()0f 'x =,得3x =-或1x =.列表如下:x(,3)-∞-3-(3,1)-1(1,)+∞()f 'x +0–0+()f x极大值极小值所以()f x 的极小值为2(1)(13)(13)32f =-+=-.(3)因为0,1a c ==,所以32()()(1)(1)f x x x b x x b x bx =--=-++,2()32(1)f 'x x b x b =-++.因为01b <≤,所以224(1)12(21)30b b b ∆=+-=-+>,则()f 'x 有2个不同的零点,设为()1212,x x x x <.由()0f 'x =,得1211,33b b b b b b x x ++==.列表如下:x1(,)x -∞1x ()12,x x 2x 2(,)x +∞()f 'x +0–0+()f x极大值极小值所以()f x 的极大值()1M f x =.()321111(1)M f x x b x bx ==-++()()221111211(1)32(1)3999b b x b b b x b x b x -+++⎛⎫=-++--+ ⎪⎝⎭()2321(1)(1)227927b b b b b --+++=++23(1)2(1)(1)2272727b b b b +-+=-+(1)24272727b b +≤+≤.因此427M ≤.20.解:(1)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 ,所以a1≠0,q ≠0.由245321440a a a a a a =⎧⎨-+=⎩,得244112111440a q a q a q a q a ⎧=⎨-+=⎩,解得112a q =⎧⎨=⎩.因此数列{}n a 为“M —数列”.(2)①因为1122n n n S b b +=-,所以0n b ≠.由1111,b S b ==得212211b =-,则22b =.由1122n n n S b b +=-,得112()n n n n n b b S b b ++=-,当2n ≥时,由1n n n b S S -=-,得()()111122n n n nn n n n n b b b b b b b b b +-+-=---,整理得112n n n b b b +-+=.所以数列{bn}是首项和公差均为1的等差数列.因此,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bn=n ()*n ∈N .②由①知,bk=k ,*k ∈N .因为数列{cn}为“M –数列”,设公比为q ,所以c1=1,q>0.因为ck ≤bk ≤ck+1,所以1k k q k q -≤≤,其中k=1,2,3,…,m.当k=1时,有q ≥1;当k=2,3,…,m 时,有ln ln ln 1k kq k k ≤≤-.设f (x )=ln (1)x x x >,则21ln ()xf 'x x -=.令()0f 'x =,得x=e.列表如下:x(1,e)e (e ,+∞)()f 'x +–f (x )极大值因为ln 2ln8ln 9ln 32663=<=,所以max ln 3()(3)3f k f ==.取q =k=1,2,3,4,5时,ln ln kq k,即k k q ≤,经检验知1k q k -≤也成立.因此所求m 的最大值不小于5.若m ≥6,分别取k=3,6,得3≤q3,且q5≤6,从而q15≥243,且q15≤216,所以q 不存在.因此所求m 的最大值小于6.综上,所求m 的最大值为5.数学Ⅱ(附加题)参考答案21.A .[选修4–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主要考查矩阵的运算、特征值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0分.解:(1)因为3122⎡⎤=⎢⎥⎣⎦A ,所以231312222⎡⎤⎡⎤=⎢⎥⎢⎥⎣⎦⎣⎦A =3312311223222122⨯+⨯⨯+⨯⎡⎤⎢⎥⨯+⨯⨯+⨯⎣⎦=115106⎡⎤⎢⎥⎣⎦.(2)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为231()5422f λλλλλ--==-+--.令()0f λ=,解得A 的特征值121,4λλ==.B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主要考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0分.解:(1)设极点为O.在△OAB 中,A (3,4π),B ,2π),由余弦定理,得AB==.(2)因为直线l 的方程为sin(34ρθπ+=,则直线l 过点2π,倾斜角为34π.又)2B π,所以点B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sin(242ππ⨯-=.C .[选修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主要考查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和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0分.解:当x<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122x x -+->,解得x<–13:当0≤x ≤12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1–2x>2,即x<–1,无解;当x>12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2x –1>2,解得x>1.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1}3x x x <->或.22.解:(1)因为0122(1)C C C C 4n n nn n n n x x x x n +=++++≥ ,,所以2323(1)(1)(2)C ,C 26n n n n n n n a a ---====,44(1)(2)(3)C 24nn n n n a ---==.因为23242a a a =,所以2(1)(2)(1)(1)(2)(3)[26224n n n n n n n n n ------=⨯⨯,解得5n =.(2)由(1)知,5n =.5(1(1n=+02233445555555C C C C C C =++++a =+因为*,a b ∈N ,所以024135555555C 3C 9C 76,C 3C 9C 44a b =++==++=,从而222237634432a b -=-⨯=-.23.解:(1)当1n =时,X的所有可能取值是12.X的概率分布为22667744(1),(C 15C 15P X P X ======,22662222(2),(C 15C 15P X P X ======.(2)设()A a b ,和()B c d ,是从n M 中取出的两个点.因为()1()P X n P X n ≤=->,所以仅需考虑X n >的情况.①若b d =,则AB n ≤,不存在X n >的取法;②若01b d ==,,则AB =≤所以X n >当且仅当AB =此时0 a c n ==,或 0a n c ==,,有2种取法;③若02b d ==,,则AB =≤,因为当3n ≥n ≤,所以X n >当且仅当AB =,此时0 a c n ==,或 0a n c ==,,有2种取法;④若12b d ==,,则AB =≤所以X n >当且仅当AB =此时0 a c n ==,或 0a n c ==,,有2种取法.综上,当X n >时,X,且22242442(,(C C n n P X P X ++====.因此,2246()1((1C n P X n P X P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