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及经营管理课件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

种子生产:依据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特性和繁殖方式,按照科学的技术方法,生产出符合数量和质量要求的种子。
种子生产程序:育种者种子、基础种子、合格种子、生产用种子。
①育种家种子: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种子。
②基础种子:利用育种者种子直接繁殖并经过严格选择的种子。
③合格种子:是由基础种子进一步繁殖而得到的种子。
④生产用种子:是指用于大田种植的种子。
区域试验:对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的多年多点的联合比较试验。
区域试验的任务:1、鉴定参试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2、确定各地适宜推广的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
3、为优良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区域。
品种区域化鉴定:通过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栽种试验对品种的利用价值、栽培范围进行评定。
区域化试验六基本要求:代表性,准确性,重复性。
生产实验(生产示范):表现优良的少数品种在交大面积下生产产量的比较实验。
生产试验原则上在区域实验点附近地区进行,同一生态区内实验点不少于5个。
生产实验应选择地力均匀的田块,一个生产实验点的种植面积视作物而定,每品种不少于300㎡,不大于3000㎡。
实验时间为一个生产周期。
申报省级品种审定条件:有性生殖:通过授粉受精过程,由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而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
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朵花内的花粉而繁殖后代的作物。
水稻,小麦,大麦,燕麦,花生。
异花授粉:雌蕊通过接受其他花朵的花粉而繁殖后代的作物。
常异花授粉基本特征:雌雄同花,花瓣色彩鲜艳,能分泌蜜汁,以引诱昆虫传粉,雌蕊外露,易接受外来花粉。
花朵开放时间长,雌雄蕊不等长,或不同期成熟。
无性繁殖:不通过有性繁殖而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
分为营养繁殖、无融合繁殖、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繁殖植物的方法。
无性繁殖系:以营养繁殖或组织培养方式生产的无性繁殖繁殖后代。
纯系:从一个自交的纯和单株所衍生的后代。
品种混杂退化:新品种在推广过程中,纯度下降,种性变劣的现象. 典型性下降是最主要表现。
种子生产与经营ppt课件

种子生产与经营
1
人民卫生出版社
农作物种类有哪些
• 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 菜作物、嗜好作物)、工业原料作物、饲 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 粮食作物以水稻、豆类、薯类、青稞、蚕 豆、小麦为主要作物;
• 经济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胡麻、大 麻、向日葵等为主;蔬菜作物主要有萝卜、 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 瓜、莲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莴笋、 黄花、辣椒、黄瓜、西红柿等;人民果卫类生有出版梨社、2
• 一、成就及荣誉
• 河南省十大科技名人。 • 成功的研究出“百农64、矮抗58”等小麦品种,获国家“首席专家”称号,全国各大
媒体曾多次报道。并将国家奖给个人的两部高级轿车捐献给河南科技学院,为小麦的 优良品种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被人民誉为“小麦之父”。 • 主持“抗病虫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九五”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 • 参加“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筛选与种子加工技术研究”——国家重点项目; • 承担“优质抗病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研究”——国家863项目…… • 茹振钢瞄准国际尖端育种技术,建成了小麦抗蚜虫育种新体系,育成抗病虫优质小麦 品种“百农64”、“百农160”等,为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提供了环保型的优质种 源…… • 2014年1月10日获得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民卫生出版社52
• 二、社会评价
•
茹振钢率领他的团队,相继培育出了家喻户晓的百农系列小麦新品种——“百
农62”、“百农64”、“百农矮抗58”等,累计种植超亿亩,增产效益达30多亿元。
种子生产及经营管理课件(PPT59张)

• 1、取消政府指定经营和计划管理,打破了地方 垄断和市场封锁,让所有的种子企业公平竞争, 搞好服务,共同繁荣种子市场。 • 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种子经营许可证制度。 种子经营者必须先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后,方可 凭种子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 或者变更营业执照。 • 3、取消了种子合格证书,实行真实标签,要求 标签标注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否则即是 劣质种子,对种子质量要求更加严格。
• 1.申请人申请种子经营许可证应向审核 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 (1)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申请表。 • (2)种子检验人员、贮藏保管人员、加 工技术人员资格证明。 • (3)种子检验仪器、加工设备、仓储设 施清单、照片及产权证明。 • (4)种子经营场所照片。
• 禁止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 子经营许可证;禁止任何单位和 个人无证或者未按照许可证的规 定经营种子。 • 种子经营许可证有效期限为5年
《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和主要 林木的商品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 度。
• 一是《种子法》规定的稻、小麦、玉米、 棉花、 大豆以及农业部确定油菜、马铃薯、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确定的其他1~2种农作物,转基因种 子无论是否是主要农作物都必须办理生产许可证。 • 二是必须是商品种子。农民自繁自用、科研教学 单位研究自用、种质资源扩繁保存以及种子公司 自用扩繁亲本和原种等非商品种子,不需要办理 种子生产许可证。
章种子生产及经营管理
• 节种子生产概述 • • 节种子生产许可制度 • • 节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和档案管理制度 • • 节种子经营管理的概述 • • 节种子经营许可制度
一、种子生产的概念 • 种子生产是指对选育出并经过 审定合格的需要大面积推广的 新优品种和现有推广品种,继 续大量繁殖以备生产上使用的 过程。
精品课程《种子经营管理学》电子课件ppt课件(全)

• 绪论 • 第1章 种子市场与营销 • 第2章 种子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分析 • 第3章 种子企业管理概述 • 第4章 种子企业品种研发管理 • 第5章 种子质量管理 • 第6章 种子企业内部管理 • 第7章 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 • 第8章 国际市场战略 • 第9章 种子法规
绪论
• 1.1 国内外种子产业现状 • 1.2 我国种子进出口状况 • 1.3 WTO与中国种业
• 1)、体制不完善 • 2)、行业规模小,人员多,亏损大 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信息网络不健全 • 4)、竞争力不高,品种保护力度不够 • 5、产业发展基础仍较薄弱 • 6、未形成强有力的执法体系
1.3.2 国际化条件下的中国种业发展思路
• 1)、更新观念,树立竞争意识 • 2)、合理运用WTO有关规定,保护国内种子市场 • 3)、完善法制强化管理,科技创新增强后劲 •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大型种业集团 • 5)、强化质量意识和服务理念 • 6)、加强信息工作,完善种业市场网络 • 7)、增加投入,强化种业科学研究 • 8)、建立种业风险保障制度,提高竞争力 • 9)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科技创新培养
• 五大基因巨头:杜邦、孟山都、先正达、 Aventis、道化工控制90%转基因种子市场。 杜邦-先锋公司玉米占43%,圣尼斯蔬菜种 子占20-26%份额。
• 我国占0.8%。
(5)种业科技竞争激烈
• 育种技术创新竞争 在生物技术育种领域十分激 烈。1996-2004年,转基因作物占170万公顷-8100 万公顷,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大豆56%,棉花 28%、玉米14%。五大基因巨头控制100%转基因 种子。
(3)跨国种业巨头扩张
• 种业集团向规模化、集团化、全球化, 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角。跨国种业拥有资 金、技术和经营优势,
种子生产与管理

品种混杂:在某一作物品种群体中,混 有其它作物、杂草或同一作 物其它品种的种子或植株。 品种退化:作物品种群体经济性状衰退、 变劣的现象。
我国种子生产的三个阶段:
原原种 原种 良种
原原种:育种单位育成的新品种最原始 的种子。(育种者种子) 原种: 由原原种直接繁殖出来的,或由 推广品种提纯更新后,达到国家 规定的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基础种子) 良种: 由原种繁殖若干代后,符合质量 标准,供应大田生产播种用的种子。
品种更换:用新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替换 生产上表现不良的另一品种。 品种更新:用提纯方法生产出纯度高、 质量好的原种种子,更新生产 上已经混杂、退化的同一品种 种子。
品种的合理布局: 在一个较大的地区范围内,选用、配置 具有不同特点的品种,确保品种高产、 稳产的做法。
品种合理搭配: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有主次的搭配种 植具有不同特点的作物品种。
第三节 种子生产
种子生产:新品种经过审定被批准推广 后,要不断地进行种子繁殖,在繁殖过 程中,还要保持品种的优良种性,以不 断地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种子,供大 田生产用。这种繁殖、生产良种的过程, 称为种子生产。
第十五章 种子生产与管理
第十五章 种子生产与管理
第一节 品种审定 第二节 品种推广 第三节 种子生产
第一节 品种审定
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品种区域试验结 果和生产试验表现,对品种进行审定, 审定通过的品种,颁发合格证书, 方结果和 品种审定意见,确定品种在相应的适宜 地区范围推广的过程。
《如何做好种子经营》PPT课件

3、省审(认)定或引种批准的适宜区域应当有全省或 淮北的字样。
4、引种批准的还应当注意批准使用的年限。以前审定 的品种是否已退出。
常规作物种子经营 许可证
500万元的资产,以及 相应的仓库、加工机械、 晒场、标准检验室,持 证的检验员、持证的加 工和仓贮人员。
有哪几种类型的种子经营者可以不要 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一是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
二是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书 面委托代销其包装种子的;
(3)通过品种审定可以加速新品种的推广,促 使生产上不断地用新育成的优良品种取代原有生产 能力差的品种,从而使育种科技成果迅速和有效地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注意事项
1、国家审定的品种要注意适宜区域:国家审定区域小 麦、大豆是黄淮南片,玉米、棉花、水稻、油菜黄淮 海区域;目前国家审定一般划到省的区域。不在审定 适宜区域内的视为未审定品种。
三是种子经营者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的有效 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
四是农民个人自繁自用常规种子有剩余,在 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的。
种子经营的主体:
一是持有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 二是接受委托方委托的受托经营者; 三是持有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在
规定的有效区域内设置的分支机构。
种子质量国家标准
种子质量国家标 准是销售种子的 最低质量标准, 主要是指纯度、 发芽率、水分和 净度四项指标。
常规作物、亲本种子质量和杂交 种子质量
常规种子和 纯度 (%)发芽率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课件转换文档

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根、茎、苗、芽、叶、花等。
农业生产上种子的类别(1)真种子: 植物学上所定义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的器官(2)类似种子的果实(3)营养器官:由块根、块茎、球茎、鳞茎等营养器官作为无性繁殖器官(4)人工种子:是指将通过组织培养产生的大量胚状体,利用包壳类物质制成的类似种子的繁殖材料种子的重要性亲代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者;植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为下一代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保障;易传播、贮藏,能长期保持生命力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有利于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
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种子生产的意义1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满足市场需求2加速新品种的繁殖,以代替生产上的老品种,实行品种更换3实现持续、稳定增产和调整品种结构或产业结构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4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措施种子生产的任务1迅速生产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加速繁殖新育成、新引进的优良品种,实现品种更换;生产高纯度生产用种,实现品种更新2提高品种纯度:防杂保纯,保持或提高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特性,延长使用年限3研究总结种子生产技术:增强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果4其他:新品种试验示范、品种评价种子产业化是指将新品种选育、引进、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
世界各国种子生产程序育种者种子--基础种子----合格种子---生产用种子中国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原种---良种种子生产的特点1繁殖方式多样性2自然因素制约性3种子生产的时效性4种子质量鉴定的困难性商品种子生产量=计划销售量-上年库存量+风险存量原种(亲本种子)生产量=商品种子生产面积×单位面积用种量+风险存量品种的经济类别特性经济性、时效性、可生产性、地域性、商品性栽培品种的DUS三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主要农作物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区域试验的任务1鉴定参试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2. 确定各地适宜推广的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 3. 为优良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区域 4. 了解优良品种的栽培技术5. 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符合审定条件的新试验的基本要求:代表性、准确性、重复性和客观公正性品种审定就是根据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和生产试验的表现,对参试品种 (系)科学、公正、及时地进行审查、定名的过程种子生产基本原理有性繁殖是指由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相融合,通过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最后发育形成种子的一种繁殖方式。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1. 引言1.1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重要性种子是农作物生产的基础,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种子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经营管理则关乎着种子市场供应的稳定和良好运转,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种植效益和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能够提升种子的销售额和知名度,使种子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也是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有效降低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并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安全性。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技术、做好市场营销,才能推动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字数:202】2. 正文2.1 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生产技术是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种子生产技术包括选种、育种、繁殖、生产等一系列操作。
选种是种子生产技术的第一步,通过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亲本植株,可以保证后代种子的优良性状。
育种是指通过杂交、选择、改良等方法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繁殖是将育成的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中进行扩繁,确保种子的产量和供应。
生产则是指种子的收获、加工和包装,保证种子的质量和保存。
在种子生产技术中,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合理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如大棚、温室、自动化种植机械等,也可以提高种子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种子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地推动种子生产技术的进步,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种子的需求,推动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未完,还可以继续补充】。
2.2 种子经营管理种子经营管理是种子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种子的销售、营销、分发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直接影响着种子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当注明许可证编号、 生产者名称、生产者住所、法定代表人、 发证机关、发证时间、生产种子的作物 种类、品种、地点、有效期限等项目。
• 有效期限为3年;生产种子是转基 因品种的,应当注明。
• 商品种子生产应当执行种子生产 技术规程和种子检验、检疫规程。
• 《种子法》第25条规定商品种子生产者应 当建立种子生产档案。
审核
• 审核机关应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 完成审核工作。
• 审核时应当对生产地点、晾晒烘干设施、 仓储设施、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进行实地 考察。对具备规定条件的,签署审核意见, 上报审批机关。
• 审批机关应在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20日内 完成审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发给生产 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退回审核机关并 说明原因。
• 1.生产地点情况:生产地点所在的县、乡、村,生产地块的环境、隔 离条件、前茬作物等影响种子生产的其他情况。
• 2.亲本(原种)情况:亲本(原种)的来源、标明的质量等级,以及生产 单位对亲本(原种)的复检、加工(包衣)和发放过程。
• 处理情况。
《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和主要 林木的商品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 度。
• 一是《种子法》规定的稻、小麦、玉米、 棉花、 大豆以及农业部确定油菜、马铃薯、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确定的其他1~2种农作物,转基因种 子无论是否是主要农作物都必须办理生产许可证。
• 二是必须是商品种子。农民自繁自用、科研教学 单位研究自用、种质资源扩繁保存以及种子公司 自用扩繁亲本和原种等非商品种子,不需要办理 种子生产许可证。
•
申请种子生产许可证应提交的材料
• 1、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申请表,需要保密的由 申请单位或个人注明; 2、种子质量检验人员和种子生产技术人员资格证明; 3、注册资本证明材料; 4、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清单、照片及产权证明; 5、种子晒场情况介绍或种子烘干设备照片及产权证明; 6、种子仓储设施照片及产权证明; 7、种子生产地点的检疫证明和情况介绍; 8、生产品种介绍,品种为授权品种的,还应提供品种 权人同意的书面证明或品种转让合同;生产种子是转基因 品种的,还应当提供农业转移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9、种子生产质量保证制度。
种子生产许可必须具备的条件
• 1.生产常规种子(含原种)和杂交亲本种子的,注 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生产杂交种子的,注册资 本500万元以上。
• 2.有种子晒场500平方米以上或者有种子烘干设 备。
• 3.有必要的仓储设施。 • 4.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
检验人员2名以上,专业种子生产技术人员3名以 上。
范、监督的活动。进行宏观的管理,主要 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并组织实施, 其目的
是提高商品种子的质量,减少种子事故, 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安全供给。 由于
《种子法》调整的是商品种子,它所规范 的是商品种子的生产。
《种子法》所指的种子生产可 以认为仅指种子的田间生产
第二节 种子生产许可制度
• 种子生产许可是指种子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为保证种子质量,对种子生产采取一般性禁止。 只有行政相对人具备种子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 条件,经过申请并通过国家种子行政主体审查批 准,发给相应许可证才能解除这种禁止,从事种 子生产活动。
第六章 种子生产及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种子生产概述 • 第二节 种子生产许可制度 • 第三节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和档案管理制度 • 第四节 种子经营管理的概述 • 第五节 种子经营许可制度
一、种子生产的概念
• 种子生产是指对选育出并经过 审定合格的需要大面积推广的 新优品种和现有推广品种,继 续大量繁殖以备生产上使用的 过程。
• 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与一般的商品不同,假种 子与真种子、较强活力的种子与生活力丧失的种 子很难区分;
• 在我国种子生产与投入生产上使用的间隔时间比 较短,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鉴定种子的质量尤其是 纯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 种子生产过程的管理就显得特别重,
• 种子生产管理是指种子行政主体对农作物 种子生产单位和个人的生产行为 进行规
• 种子生产包括: • 杂交种子生产 • 亲本种子生产 • 原种和原原种生产 • 常规大田种子的生产
• 种子生产与一般的粮食生产不同,要求所 生产的种子遗传特性不会改变,产量潜力 不会降低,种子活力得到保障。因此,种 子生产需要在特殊的环境、特殊的生活条 件下进行,并要求有一定的种子生产技术 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指导。
• 4.去杂去雄时间、次数、效果及技术负责人。
• 5.田间检验(疫)记录:田间检验(疫)时间、次数、参加人员,田间检 验(疫)结果以及田间检验(疫)不合格情况的处理结果。
• 6.种子收获时间、晾晒、保管、收购等内容以及人库时质量检验情况, 检验人员、保管人员。
• 7.种子的流向(按批次填写) ,以便使用者查询。
• 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 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 管部门审核,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 主要农作物常规种的大田用种生产许可证由生产 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核发。
• 生产所在地为非主要农作物,其他省(自治区、直 辖市)为主要农作物,申请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的, 生产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并核发。
种子生产与相邻权纠纷
• 甘肃省酒泉市制种农户和非制种农户之间土地相 邻权问题日渐加剧和恶化。
• 据不完全统计,笔者所在的法院,两年来该辖区 已经审理了107件非制种农户在制种区域种植大 田玉米的纠纷,铲除非制种玉米青苗780亩,直 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该类案件被法院确定为 相邻权纠纷。
• 笔者认为该类纠纷除涉及土地法、农业法、种子 法、合同法和民法外,还应当涉及村民委员会自 治法等法律。但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上,却存在农 地使用权的法律地位;非制种农户的种植行为性 质;行为主体、法律适用不当等问题,所以,不 能单纯适用民法通则中的相邻权条款。